风为一陽一邪。寒为一陰一邪。风属《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驱风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三·散剂-驱风

本草求真

上编 卷三·散剂-驱风

风为一陽一邪。

寒为一陰一邪。

风属一陽一。

其一性一多动而变。

寒属一陰一。

其一性一多静而守。

故论病而至于风。

则症变迁而莫御。

论药而至于风。

则其药亦变迁而莫定矣。

如肝属风。

病发于风。

则多由肝见症。

乃有风不在肝。

而偏在于肌肉之表。

症见恶风自汗之当用桂枝以解其肌。

风在太一陽一膀一胱。

症见游风攻头之当用以羌活。

症见一身骨痛之当用以防风。

症见风攻巅顶之当用以 本者。

有如斯矣。

且有风在少一陰一肾经。

症见伏风攻头之当用以独活。

症见口干而渴之当用以细辛。

与风在骨髓。

症见痰迷窍闭之当用以冰片。

风在皮肤骨髓。

症见惊痪疥癞之当用以白花蛇。

风在关节。

症见九窍皆闭之当用以麝香。

症见风湿痹痛之当用以茵芋。

风在经络。

症见疮疡痈肿之当用以山甲。

症见痰涎壅塞之当用以皂角。

风在十二经络。

症见顽痹冷痛之当用以威灵仙。

风在肠胃。

症见恶疮肿毒之当用以肥皂。

风在一陽一明胃经。

症见头面诸疾之当用以白附白芷者。

又如此矣。

更有风热在肺。

症见鼻塞鼻渊之当用以辛夷。

症见目翳眩晕之当用以甘菊。

症见恶寒发一热无汗而喘之当用以杏仁。

症见痈肿疮毒之当用以牛蒡。

症见喘嗽体肿之当用以白前者。

又如此矣。

至于风已在肝。

而症又挟有湿。

则如秦艽既除肠胃湿一热。

又散肝经风邪。

浮萍既入肝经散风。

复利脾经之湿。

海桐皮以疗风湿诸痛。

草以治麻木痛冷。

苍耳子以治皮肤疮癣。

通身周痹。

巴戟狗脊寄生以强筋骨之类。

而葳蕤萆 茵芋白芷白附之偕。

风湿而治。

可类推矣。

风已在肝。

而症见有热成。

则如全蝎之治胎风发搐。

钩藤之治惊痫螈。

蝉蜕之治皮肤瘾疹。

薄荷之治咽喉口齿。

石南叶之能逐热坚肾。

决明子木贼蕤仁之治风热目翳之类。

而辛夷冰片牛蒡之偕。

风热以理。

又可想矣。

风病在肝而症见有痰气。

则如南星之散经络风痰。

天麻之治肝经气郁虚风。

川芎之散肝经气郁之类。

而麝香之偕。

痰气并理。

又可思矣。

风病在肝而症见有风毒。

则有如蛇蜕之能杀蛊辟恶。

蜈蚣之能散瘀疗结之类。

而山甲草乌牛蒡肥皂之偕。

风毒以理。

又其余矣。

风病在肝而更见有寒湿之症。

则有宜于蔓荆僵蚕五加皮乌尖附之类。

但其功用治效。

则有殊矣。

风病在肝而症见有骨痿不坚之症。

则有宜于虎骨虎胶之类。

但其气味缓急。

则有间矣。

至于风病在肝而症见有肌肤燥一热。

则不得不用荆芥以达其肤而疏其血。

风病在肝而症见有疮疥目赤。

则不得不用蒺藜以散其风而逐其瘀。

风病在肝而症见有湿一热燥痒。

则不得不用芜荑以泄其湿。

要皆随症审酌以定其趋。

但其理道无穷。

变化一靡一尽。

其中旨趣。

在于平昔细为体会。

有非仓卒急迫所能得其一精一微也。

羌活

(山草)散足太一陽一膀一胱游风头痛兼治风湿相搏骨节痛

羌活(专入膀一胱。

兼入肝肾。

按大明曰。

独活是羌活母也。

则知羌活即为独活之子。

又按时珍言羌活独活是一物二种。

正如川芎抚芎苍术白术之义。

)辛苦一性一温一。

味薄气雄。

功专上升。

凡病因于太一陽一膀一胱。

而见风游于头。

发为头痛。

(经曰。

身半以上。

风受之也。

身半以下。

湿受之也。

故风多达巅顶。

)并循经脊强而厥。

发为刚 柔 。

(足太一陽一之脉行于身背。

凡伤寒无汗为刚 。

伤风有汗为柔 。

症皆是风寒干于太一陽一。

故见脊强。

)并当用此调治。

(症宜同独活调治。

头痛宜同川芎调治。

若血虚见 忌用。

)且能兼入足少一陰一肾足厥一陰一肝。

而使肌表八风之邪。

并周身风湿相搏百节之痛。

皆能却乱反正。

而治无不愈者也。

盖羌活独活虽皆治风之品。

(张介宾曰。

风之为病最多误治者。

在不明其表里耳。

盖外风者。

八方之所中也。

内风者五脏之本病也。

八风自外而入。

必先有发一热恶寒头疼身热等症。

五风由内而病。

则绝无外症。

而忽病如风。

其由内伤可知也。

内伤者由于七情。

故多一陰一虚。

凡脏气受伤。

脾病者病在肢一体。

或多痰饮。

肾病者或在骨髓。

或在二一陰一。

心病者或在血脉。

或在神志。

肺病者或在营卫。

或在声音。

肝病者或在筋爪。

或在血脉。

此五脏之类风。

未有不由一陰一虚而然者。

人知一陰一虚有一。

而不知一陰一虚有二。

如一陰一中之水虚。

则病在一精一血。

一陰一中之火虚。

则病在神气。

盖一陽一衰则气去。

故神志为之昏乱。

非火虚乎?一陰一亏则形坏。

故肢一体为之废弛。

非水虚乎?今以神离形坏之症。

乃不求水火之源。

而犹以风治。

鲜不危矣。

试以天道言之。

其象亦然。

凡旱则多燥。

燥则风生。

是风木之化从乎燥。

燥则一陰一虚之候也。

故凡治类风者。

专宜培补真一陰一以救根本。

则风燥自除矣。

甚至有元气素亏。

卒然仆倒。

上无痰。

下失一禁。

瞑目昏沉。

此厥竭之症。

尤与风邪无涉。

设非大剂参附。

安望其复真气于将绝之顷哉?倘不察其表里。

又不能辨其虚实。

但以风之为名。

多用风药。

不知风药皆燥。

燥复伤一陰一。

风药皆散。

散复招风。

以内伤作外感。

以不足为有余。

是促人之死也。

)而此专治太一陽一之邪。

上攻于头。

旁及周身肌表。

不似独活。

专理下焦风湿。

病在足少一陰一肾气分。

而不连及太一陽一经也。

但羌活一性一雄。

力非柔懦。

凡血虚头痛及遍身肢节痛者。

皆非所宜。

(伤气损血。

独活

(山草)搜足少一陰一肾伏风头痛并两足湿痹

独活(专入肾)。

辛苦微一温一。

比之羌活。

其一性一稍缓。

凡因风干足少一陰一肾经。

伏而不出。

发为头痛。

(痛在脑齿。

)则能善搜而治矣。

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

非此莫痊。

(风胜湿。

故二活兼胜湿。

)风毒齿痛。

(肾主骨。

齿者骨之余。

)头眩目晕。

非此莫攻。

(肘后方用独活煮酒。

热漱之。

)缘此有风不动。

无风反摇。

故名独摇草。

(摇者动活之意。

故名独活。

)因其所胜而为制也。

且有风自必有湿。

故羌则疗水湿游风。

而独则疗水湿伏风也。

羌之气清。

行气而发散营卫之邪。

独之气浊。

行血而一温一养营卫之气。

羌有发表之功。

(表之表。

)独有助表之力。

(表之里。

)羌行上焦而上理。

(土属气。

故云羌活入气。

)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

独行下焦而下理。

(下属血。

故云独活入血。

)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

二活虽属治风。

而用各有别。

不可不细审耳。

去皮焙用。

蠡实为使。

防风

(山草)有膀一胱上焦筋骨风邪仍为风药通用

防风(专入膀一胱。

兼入脾胃)。

味甘微一温一。

虽入足太一陽一膀一胱。

以治上焦风邪。

头痛目眩。

脊痛项强。

周身尽痛。

(之才曰。

得葱白能行周身。

)然亦能入脾胃二经。

(杲曰。

若补胃。

非此引用不能行。

)以为去风除湿。

(凡风药皆能胜湿。

)盖此等于卑贱卒伍。

任主使唤。

能循诸经之药以为追随。

故同解毒药。

则能除湿扫疮。

同补气药。

则能取汗升举。

(或同黄 芍药以止汗。

或合黄 固表为玉屏风散。

)实为风药润剂。

比之二活。

则质稍轻。

气亦稍平。

凡属风药。

皆可通用。

但血虚 急。

头痛不因风寒。

泄泻不因寒湿。

一陰一虚盗汗。

一陽一虚自汗。

火升发嗽者。

则并当知所禁矣。

(凡表药多有损于脏腑气血。

)出北地黄润者佳。

泗风车风。

不堪入药。

上部用身。

下部用梢。

畏萆 。

恶干姜白蔹芫花。

杀附子毒。

荆芥

(芳草)散肝 肌肤气分风邪仍兼血分疏泄

荆芥(专入肝)。

辛苦而一温一。

芳一香而散。

气味轻扬。

故能入肝经气分。

驱散风邪。

凡风在于皮里膜外。

而见肌肤灼一热。

头目昏眩。

咽喉不利。

身背疼痛者。

用此治无不效。

(时珍曰。

其治风也。

贾丞相称为再生丹。

许学土谓有神圣功。

戴院使许为产后要药。

萧存敬呼为一捻金。

陈无择隐为举卿古拜散。

夫岂无故而得此隆誉哉?)不似防风气不轻扬。

之必入人骨肉也。

是以宣散风邪。

用以防风之必兼用荆芥者。

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

且既入于肝经风木之脏。

则肝即属藏血之地。

故又能以通利血脉。

俾吐衄肠风崩痢产后血晕疮毒痈肿血热等症。

一靡一不藉其轻扬。

以为宣泄之具。

宁于风木之脏既于其气而理者。

复不于血而治乎!(本入肝经气分。

兼入肝经一血分。

)玩古方产后血晕风起。

(血去过多则风自内生。

故常有崩晕之患。

不待外风袭之也。

)有用荆芥为末。

同酒。

及或童便调治。

崩中不止。

有用炒黑荆芥以治。

于此可见其概矣。

连穗用。

治血须炒黑。

(穗在于巅。

故善升发。

黑能胜赤。

故必炒黑。

)反鱼蟹河豚驴肉。

(芳草)散肝气祛肝风

芎 (专入肝。

兼入心包胆)。

辛一温一升浮。

为肝胆心包血分中气药。

故凡肝因风郁。

而见腹痛胁痛血痢寒痹筋挛目泪。

及痈疽一切等症。

治皆能痊。

(痈从六腑生。

疽自五脏成。

皆属血气阻滞所致。

)缘人一身血气周流。

无有阻滞。

则百病不生。

若使寒湿内搏。

则血滞而不行。

(为不及。

其毒为一陰一。

)热湿内搏。

则血急而妄沸。

(为太过。

其毒为一陽一。

)气郁于血。

则当行气以散血。

血郁于气。

则当活血以通气。

行气必用芎归。

以血得归则补。

而血可活。

且血之气。

又更得芎而助也。

况川芎上行头目。

(元素曰。

川芎其用有四。

为少一陽一引经。

一也。

诸经头痛。

二也。

助清一陽一之气。

三也。

去湿气在头。

四也。

)下行血海。

其辛最能散邪。

血因风郁。

得芎入而血自活。

血活而风自灭。

又何有毒有痹有痛有郁。

而致病变多端哉?是以四物用之以散肝经之风。

头痛必用以除其郁。

(杲曰。

头痛必用川芎。

如不愈。

加各引经药。

太一陽一羌活。

一陽一明白芷。

少一陽一柴一胡一。

太一陰一苍术。

厥一陰一吴茱萸。

少一陰一细辛是也。

)然气味辛窜。

能泄真气。

单服久服。

令人暴亡。

(时珍曰。

芎 肝经药也。

若单服既久。

则辛喜归肺。

肺气偏胜。

金来贼木。

肝必受邪。

久则偏绝。

岂不夭亡。

验胎法云。

妇人过经三月。

用芎数钱为末。

空心热汤调一匙服。

腹中微动者是胎。

不动者是经闭。

)蜀产大块。

里白不油。

辛甘者良。

一江一南产者为抚芎。

秦产为西芎。

白芷为使。

畏黄连硝石滑石。

恶黄 山茱萸。

白芷

(芳草)散足一陽一明胃经风湿

白芷(专入胃。

兼入肺大肠)。

色白味辛。

气一温一力浓。

通窍行表。

为足一陽一明(胃)经祛风散湿主药。

故能治一陽一明一切头面诸疾。

(一陽一明之脉起于鼻。

络于目。

故病多属头面。

)如头目昏痛。

(王百一选方云。

王定国病风头痛。

至都梁求明医杨介治之。

连进三丸。

即时病失。

恳求其方。

则用香白芷一味。

洗晒为末。

炼蜜丸弹子大。

每嚼一丸。

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

遂命名都梁丸。

)眉棱骨痛。

(丹溪纂要属治风热与痰。

白芷片芩酒炒。

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

茶清下。

)暨牙龈骨痛。

(用香白芷一钱。

朱砂五分。

为末蜜丸。

频用擦牙。

或以白芷吴茱萸等分。

浸水漱涎。

)面黑瘢疵者是也。

且其风热乘肺。

上烁于脑。

渗为渊涕。

移于大肠。

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 痈疽。

风与湿一热发于皮肤。

变为疮疡燥痒。

皆能一温一散解托。

而使腠理之风悉去。

留结之痈肿潜消。

诚祛风上达散湿之要剂也。

(好古曰。

同辛夷细辛。

用治鼻病。

入内托散。

用长肌肉。

宗 曰。

药一性一论言白芷能蚀脓。

今人用治带下。

肠有败脓。

淋露不已。

腥秽殊甚。

遂致脐腹冷痛。

皆由败脓所致。

须此排脓。

白芷一两。

单叶红蜀葵二两。

白芍药白枯矾各半两。

为末。

以蜡化丸梧子大。

每空心米饮下。

俟脓尽。

以他药补之。

又解蛇毒。

昔临川有人被蝮伤。

即昏死。

一臂如股。

少顷遍身皮胀黄黑色。

一道人以新汲水调香白芷末一斤灌之。

觉脐中 然。

黄水自口出。

腥秽逆人。

良久消缩如故云。

以麦冬汤调尤妙。

仍以末搽之。

)然其一性一升散。

血热有虚火者禁用。

色白气香者佳。

或微炒用。

当归为使。

恶旋复花。

薄荷

(芳草)疏肝气风及热内一婬一

薄荷(专入肝。

兼入肺)。

气味辛凉。

功专入肝与肺。

故书皆载辛能发散。

而于头痛头风发一热恶寒则宜。

辛能通气。

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

凉能清热。

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

是以古方逍遥。

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

小儿惊痫。

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

肠风血痢。

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

(辛能散。

凉能清。

)然亦不敢多用。

所用不过二三分而止。

恐其有泄真元耳。

(气虚食之。

令人虚汗不止。

一陰一虚火甚食之。

令人动消渴病。

)苏产气芳者良。

猫伤用汁涂之。

最妙。

(陆农师曰。

薄荷。

猫之酒也。

犬。

虎之酒也。

桑椹。

鸠之酒也。

茵草。

鱼之酒也。

(芳草)治风犯太一陽一巅顶头痛

本(专入膀一胱。

兼入奇督)。

据书载属辛一温一气雄。

能治太一陽一(膀一胱)风犯巅顶。

脑后俱痛。

号为是经要药。

(凡治巅顶头痛。

必兼防风酒炒。

升柴同入。

)且复言治脊强而厥。

(督与太一陽一之脉。

并行于背。

)并妇人疝瘕急迫肿痛。

此虽病属下见。

及系太一陽一(膀一胱)本经寒湿所致。

然非风邪内犯。

则病曷形。

本气味辛一温一。

一性一虽上行。

而亦下达。

非谓用此以治太一陽一巅顶头齿颊痛。

功止上建。

而于脊强而厥。

竟不循经下行也。

且据书言能治胃风泄泻。

(霍翁曰。

风客于胃。

饮以蒿本汤而止。

盖 本能治风湿耳。

)又治粉刺酒渣。

(同白芷。

作面脂。

)亦是风干太一陽一连累而及。

治则与之俱治。

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一性一颇有类于芎 。

皆能以治头痛。

然一主于肝胆。

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

一主太一陽一及督。

虽其上下皆通。

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

但春夏一温一热头痛。

及血虚火炎头痛者切忌。

根紫色似芎 而轻虚。

气香味麻。

恶 茹。

畏青葙子。

白附子

(毒草)散足一陽一明胃经冷风

白附子(专入胃。

时珍曰。

因与附子相似。

故得此名。

实非附子类也)。

辛甘有毒。

一性一燥而升。

为风药中之一陽一草。

东垣谓其纯一陽一。

能引药势上行于面。

为一陽一明经要药。

又按诸书皆载能治头面游风斑疵。

(一陽一明之脉行于头面。

故用此作脂消斑。

)及中风不语。

诸风冷气。

血痹冷疼。

一陰一下虚痒。

皆当用此调治。

玩此药非一性一燥。

何以可治冷气虚痒?设非冷气冷痒。

又曷可用燥烈之药以治乎?是以一陰一虚类中。

并小儿脾虚慢惊。

皆不宜用。

以其气味辛烈者故耳。

(辛能散气。

燥能劫一陰一。

)此与白芷同为一类。

但白芷则兼肌湿同理。

而不专及一陽一明风邪。

此则专散一陽一明风冷。

而于湿邪则未及耳。

此药久无真者。

今惟凉州生。

形如草乌头之小者。

长寸许。

干者皱纹有节。

入药妙用。

天麻

(山草)宣散肝经气郁虚风

天麻(专入肝)。

辛平微一温一无毒。

一性一升属一陽一。

为肝家气分定风药。

盖诸风眩掉。

皆属肝木。

肝郁不能荣筋。

故见头旋眼黑。

语言不遂等症。

天麻乃辛平之味。

能于肝经通脉强筋。

疏痰利气。

辛而不燥。

得气之平。

则肝虚风作。

自尔克治。

故又名为定风草。

若久服则遍身发出红斑。

是之验也。

是以小儿惊痫。

亦用此味以治。

若使肝虚在血。

症见口干便闭及犯类中等症者。

切不宜服。

以其辛能燥血者故耳。

(血燥须用养血之剂。

则风不除而自去矣。

古云。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根类黄瓜。

一茎一名赤箭。

有风不动。

无风反摇。

明亮结实者佳。

湿纸包裹。

熟切片。

酒浸一宿焙用。

天南星

(毒草)主散经络风痰

天南星(专入肝脾肺)。

味辛而麻。

气一温一而燥。

一性一紧而毒。

惟其味辛。

则凡中风不语。

(岐伯云。

中风大法有四。

一偏枯。

半身不遂也。

二风痱。

四肢不收也。

三风 。

奄忽不知人也。

四风痹。

诸风类痹状也。

)及或破伤风瘀。

(玉真散治破伤风。

刀伤扑伤如神。

用南星防风。

等分为末。

如破伤风。

用一药敷疮口。

一温一酒调下。

打伤至死。

童便调灌二钱。

连进三服必活。

)故书载能克治。

以其辛能散风故也。

惟其一性一燥。

则凡稠痰固结。

筋脉拘挛。

得以能通。

以其燥能除湿而痰自去也。

惟其一性一紧。

则凡疝瘕结核。

胎产难下。

水肿不消。

得以攻逐。

以其一性一紧急迫而坚自去也。

一性一虽有类半夏。

然半夏专走肠胃。

故呕逆泄泻。

得之以为向导。

南星专走经络。

故中风麻痹。

亦得以之为向导。

半夏辛而能散。

仍有内守之意。

南星辛而能散。

决无有守之一性一。

其一性一烈于半夏也。

南星专主经络风痰。

半夏专主肠胃湿痰。

功虽同而用有别也。

但一陰一虚燥疾。

服之为切忌耳。

(血虚风中。

急宜养血滋一陰一固本。

若徒用南星等药逐痰。

误矣。

)根似半夏。

看如虎掌者良。

以矾汤或皂角汁浸三昼夜。

暴用。

或酒浸一宿蒸。

竹刀切开。

至不麻乃止。

或姜渣黄泥和包。

煨熟用。

造曲法以姜汁矾汤和南星末作小饼子。

安篮内。

楮叶包盖。

待上黄衣。

乃晒收之。

(火炮则毒一性一缓。

)胆制味苦一性一凉。

(得牛胆则不燥。

其法腊月取黄牛胆汁和南星末。

纳入胆中。

风干。

年久者弥佳。

)能解小儿风痰热滞。

故治小儿急惊最宜。

畏附子干姜防风。

(得防风则不麻。

威灵仙

(蔓草)治十二经风湿冷气

威灵仙(专入膀一胱。

兼入肠胃诸经)。

辛咸气一温一。

其一性一善走。

能宣疏五脏十二经络。

凡一切风寒湿一热。

而见头风顽痹。

症瘕积聚。

黄胆浮肿。

大小肠秘。

风湿痰气。

腰膝腿脚冷痛等症。

(麻属气虚。

木属湿痰死血。

肿属湿。

痛属热。

痛风新病属寒。

久病属热。

此死法耳。

未可以尽病情也。

仍须分其脏气偏纯以定。

脏寒则痛。

多根寒致。

其痛必喜手按。

纵脉坚实有力。

止是寒气奔迫。

未可为痛为实为热。

脏热则麻与木。

与痛与肿。

皆属热候。

且有实脉实症可证。

其痛手不可按。

不得谓麻必属气虚也。

脏寒初病固寒。

久病亦寒。

故有屡用附桂方愈。

不得谓久必属热也。

脏热初病固见热蒸。

久病亦见热成。

如一温一热等症。

初终皆用清凉。

不得谓初必属寒候。

总在识病根源。

相症明确。

方无有误。

此绣之管见有如此也。

)得此辛能散邪。

一温一能泄水。

苦能破坚。

服此一性一极快利。

通经达络。

无处不到。

诚风药中之善走者也。

(先时商州有人手足久废。

得遇新罗僧而愈。

索药乃知是威灵仙也。

)是以威喻其一性一。

灵喻其效。

仙喻其神耳。

气壮者服之神效。

若气弱服此。

则能泄真气矣。

(凡辛皆散气劫一陰一。

不独威灵仙是也!)和砂仁沙糖煎。

治诸骨哽。

根丛须数百条。

长者二尺余。

色深黑。

为铁脚威灵仙良。

忌茗面汤。

白蒺藜

(隰草)白蒺藜滋补肝肾兼散风邪逐瘀 沙苑蒺藜益一精一强肾

白蒺藜(专入肝肾。

兼入肺)。

质轻色白。

辛苦微一温一。

按据诸书。

虽载一温一能补肾。

可治一精一遗溺失。

暨腰疼劳伤等症。

然总宣散肝经风邪。

凡因风盛而见目赤肿翳。

并遍身白癜瘙痒难当者。

服此治无不效。

且此味辛(入肺)兼苦。

(入肾)则凡症瘕结聚。

喉痹一乳一痈。

暨胎产不下。

服此力能破郁宣结。

盖肝虽藏血之经。

而血非可留之物。

若竟认此作补。

而不审兼苦泄辛散以明其治。

其失一靡一轻。

缘此可升。

(质轻)可降。

(味苦)可散。

(味辛)可补。

(微一温一)故服凉剂。

则宜连刺。

(有刺)生捣用补剂则宜去刺。

酒拌蒸。

若沙苑蒺藜质细色绿似肾。

功专入肾。

故书载能益一精一强肾。

(风家用三角蒺藜。

补肾用沙苑蒺藜。

)亦须炒用。

但不辛香宣散耳。

(蒺藜根烧灰。

能治齿动。

决明子

(隰草)入肝散热明目

决明子(专入肝)。

气禀清一陽一。

味咸苦甘。

微寒无毒。

能入肝经除风散热。

凡人目泪不收。

眼痛不止。

多属风热内一婬一。

以致血不上行。

治当即为驱逐。

按此苦能泄热。

咸能软坚。

甘能补血。

力薄气浮。

又能升散风邪。

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

并可作枕以治头风。

但此服之太过。

搜风至甚。

反招风害。

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一精一草。

相为补助。

则功更胜。

谓之决明。

即是此意。

状如马蹄。

俗呼马蹄决明。

捣碎用。

恶大麻仁。

草乌头

(毒草)祛恶风顽痰顽毒

草乌头(专入肝。

兼入脾)。

辛苦大热。

按书论此。

惟长洲张璐辨之明晰。

言此与射罔。

乃至毒之物。

(草乌系野所生。

状类川乌。

亦名乌啄。

姜汁炒。

或豆腐煮。

熬膏名射罔。

敷箭。

兽见血立死。

)非若川乌头附子之比。

自非风顽急疾。

不可轻投。

此药止能搜风胜湿。

开顽痰。

治顽疮。

以毒攻毒而已。

本经治恶风洗汗出。

但能去恶风。

而不能回一陽一可知。

昔人病风癣。

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

甫入腹。

遂麻痹不救。

乌附五种。

主治攸分。

附子大壮元一陽一。

虽偏下焦。

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

天雄峻一温一不减于附。

而无顷刻回一陽一之功。

川乌专搜风湿痛痹。

却少一温一经之力。

侧子善行四末。

不入脏腑。

草乌悍烈。

仅堪外治。

此乌附之同类异一性一者。

至于乌啄。

禀气不纯。

服食远之可也!

茵芋

(毒草)治关节风湿痹痛

茵芋(专入肝肾)。

本属毒物。

味辛而苦。

气一温一有毒。

据书所述。

治症多是风湿为用。

如治风痫。

则有茵芋丸。

治风痹。

则有茵芋酒。

治产后风。

则有茵芋膏。

凡风湿痹症。

多用茵芋。

与石南莽草同为一类。

(莽草辛一温一有毒。

能治头风痈肿。

一乳一痈疝瘕。

其叶煎汤热含。

能治牙虫喉痹。

)若云能疗虚羸寒热。

恐莫及耳。

(因虚当兼补虚。

)出彭城海盐。

一茎一赤。

叶如石榴而短浓者佳。

取一茎一叶一陰一干。

炙用。

桂枝

(香木)入卫表以除风邪

桂枝(专入肌表。

兼入心肝)。

系肉桂枝梢。

其体轻。

其味辛。

其色赤。

(故入心。

)有升无降。

故能入肺而利气。

入膀一胱化气而利水。

且能横行于臂。

调和营卫。

治痛风胁风。

(痛风其在灵枢谓之贼风。

素问谓之痹症。

金匮谓之历节。

后世又更其名曰白虎历节。

且有别名曰箭风箭袋。

然总谓之行痹。

其症则有因风因湿因寒因痰因瘀因虚之异。

须用桂枝以为向导。

胁风本属于肝。

凡治胁风之症。

当用桂枝入肝以平。

)止烦出汗。

散邪。

为解肌第一要药。

(时珍曰。

麻黄遍彻皮一毛一。

桂枝透达营卫。

)故书皆言无汗能发。

有汗能收。

然其汗之能发。

止是因其卫实营虚。

一陰一被一陽一凑。

故用桂枝以调其营。

营调则卫气自和。

而风邪莫容。

遂自汗而解。

非若麻黄能开腠理以发其汗也。

其汗之能收。

止因卫受风伤。

不能内护于营。

营气虚弱。

津一液不固。

故有汗发一热而恶风。

其用桂枝汤为治。

取其内有芍药入营以收一陰一。

外有桂枝入卫以除邪。

则汗自克见止。

非云桂枝能闭其汗孔。

昧者不察桂枝发汗止汗是何意义。

徒以顺口虚喝。

其失远矣!(经曰。

脉浮紧发一热无汗者。

不可与。

脉紧为伤寒。

与之则表益实。

而汗愈难出矣。

伤寒例曰。

桂枝下咽。

一陽一盛则毙。

承气入胃。

一陰一盛以亡。

周扬俊曰。

风既伤卫。

则卫气疏。

不能内护于营而汗自出矣。

汗者血之液也。

苟非用血药以桂枝和营散邪。

以芍药护营固里。

则不但外邪不出。

且入而为里患矣!然后知和营则外邪出。

外邪出则卫自密。

更不必用固表之药而汗自止矣。

王好古曰。

或问桂枝止烦出汗。

仲景治伤寒发汗。

数处皆用桂枝汤。

又曰。

无汗不得用桂枝。

汗多者桂枝甘草汤。

此又能闭汗也。

二义相通否乎?曰。

仲景云。

太一陽一病发一热汗出者。

此为营弱卫强。

一陰一虚一陽一必凑之。

故用桂枝发其汗。

此则调其营气。

则卫气自和。

风邪无所容。

遂自汗而解。

非若麻黄能开腠理。

发出其汗也。

汗多用桂枝者。

以之调和营卫。

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

非桂枝能闭汗孔也。

辛夷

(香木)散肺中风热

辛夷(专入肺)。

辛一温一气浮。

功专入肺解散风热。

缘人鼻气通天。

肺窍开鼻。

鼻主肺。

风热移于脑。

则鼻多浊涕而渊。

风寒客于脑则鼻塞。

经曰。

脑渗为涕。

胆液不澄。

则为浊涕如泉不已。

故曰鼻渊。

(鼻渊不尽外感。

在长洲张璐指为一陽一明伏火。

会稽景岳指为督火发。

海盐楚瞻指为肾经亏损。

要在相症施治。

)并头痛面 。

目眩齿痛。

九窍不利。

皆是风热上攻。

是宜用此芳一香上窜头目。

兼逐一陽一分风邪。

则诸症自愈。

但辛香走窜。

血虚火炽。

及偶感风寒不闻香臭者。

其并禁焉。

(时珍曰。

鼻气通于天。

天者头也。

肺也。

肺开窍于鼻。

而一陽一明胃脉。

环鼻而上行脑。

为元神之府。

而鼻为命门之窍。

人之中气不足。

清一陽一不升。

则头为之倾。

九窍为之不利。

辛夷之辛一温一走气而入肺。

其体轻浮。

能助胃中清一陽一上行通于天。

所以能。

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

汪昂曰。

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

人之记一性一。

皆在脑中。

小儿善忘者。

脑未满也。

老人健忘者。

脑渐空也。

凡人外见一物。

必有一形留影留于脑中。

昂思今人每记忆往事。

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

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

不经先生道破。

人皆一习一焉而不察矣。

)即木笔花。

去外皮一毛一。

微炒。

恶石脂。

畏黄 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冰片

(香木)除骨髓内伏风邪自内出外

冰片(专入骨髓)。

辛香气窜。

无往不达。

(汪昂曰。

予幼时曾问家叔建侯云。

姜一性一如何。

叔曰。

体热而用凉。

盖味辛者多热。

然风热者必藉辛以散之。

风热散则凉矣。

此即本草所云冰片一性一寒之义同。

未有发明之者。

)能治一切风湿不留内。

在引火热之气。

自外而出。

然必风病在骨髓者宜之。

若风在血脉肌肉间用之。

反能引风直入骨髓。

如油入面。

故凡外入风邪变而为热。

仍自外解得宜。

若使火自内生而用此为攻逐。

其失远矣。

昔王纶云。

世人误以冰片为寒。

不知辛散一性一甚似凉耳。

诸香气皆属一陽一。

岂有香之至极而尚可云寒者乎?是以惊痫痰迷。

(痫有挟热挟痰挟火挟惊挟风挟气。

及一精一衰血耗气薄之异。

)风果入骨。

病应是治火郁不散。

九窍不通。

(如耳聋鼻 喉痹舌出骨痛齿痛之类。

)治应是行目赤肤翳。

(冰片外点。

正属劫药。

如姜末烧酒洗眼之意。

若误认为寒而朝夕常点。

遂致积热入目。

而增昏障之害。

故曰。

眼不点不瞎者此也。

)审属风寒。

病应外解。

(用一乳一调点以拔火邪。

从治法也。

)他如疮疡痈肿。

热郁不散。

亦当用此发达。

或令入油煎膏。

或研末吹掺。

然疮毒能出。

不可多用。

则真气立耗。

而有亡一陽一之弊矣。

更有目病一陰一虚。

不宜入点。

出南番。

老杉脂。

白如冰。

作梅花片者良。

但市人每以樟脑代充。

海桐皮

(乔木)散肝中风湿

海桐皮(专入肝)。

辛苦而一温一。

能入肝经一血分。

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

是以腰膝脚痛能疗。

(腰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

屈伸不能。

行则偻俯。

筋将惫矣。

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

肿者为湿脚气。

)赤白泻痢能止。

蛊牙风痛。

煎汤漱之能愈。

疳蚀疥疮。

磨汁涂之能消。

目赤肤翳。

浸水洗之能退。

一皆风祛湿散之力。

用者须审病自外至则可。

若风自内成。

未可妄用。

须随症酌治可耳。

皂角

(乔木)宣导风痰窍塞

皂角(专入肝。

肺大肠)。

辛咸一性一燥。

功专通窍。

故凡风邪内入而见牙关紧闭。

口噤不语。

胸满喉痹。

腹蛊胎结。

风癞痰喘。

肿满坚瘕囊结等症。

用此吹之导之。

则通上下之窍。

煎之服之。

则治风痰喘满。

涂之擦之。

则能散肿消毒。

以去面上风气。

熏之蒸之。

则通大便秘结。

烧烟熏之。

则治 疮湿毒。

(中风不省人事。

不可滴水入喉。

入则涎水系于心络而不去。

即成废人。

宜掐人中。

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

有嚏则生。

无嚏则死。

不开再用开关散擦牙。

熏鼻法熏鼻。

及以苏合香丸牛黄丸至宝丹之类。

相其寒热选用。

如寒闭牙关则当用以苏合香丸。

热闭牙关则当用以牛黄丸。

但此止可施于中脏闭症。

)然种类甚多。

形如猪牙。

名为牙皂。

较之大皂。

稍有不同。

大皂则治湿痰更优。

牙皂则治风痰更胜也。

一种皂角刺。

气味辛一温一。

功治略同。

但其锋锐。

直透患处。

溃散痈疽。

及妒一乳一风疠恶疮。

(经曰。

风盛为疠。

疠者恶也。

脉主血。

血热而杀疠之气袭之。

则血脉凝泣。

卫气不行。

其气不清。

故谓之疠。

须用此直达病所。

出风毒于营血中。

)皂子治大便燥结。

存一性一用。

(以辛能润之之义。

由结本非火结。

故辛则能以润之也!)恶麦冬。

畏人参苦参。

皂角以肥浓多脂者良。

炙酥烧灰用。

肥皂气味辛一温一。

亦治风一温一。

及敷无名肿毒。

去垢腻。

(澡身盥面必用。

肥皂荚

(乔木)除风湿去肠胃垢腻

肥皂荚(专入肠胃)。

生于六一陽一之盛。

成于秋金之月。

气味平一温一。

有毒。

不减皂荚皂刺之一性一。

凡因肠胃素有垢腻。

秽恶发于外。

则为瘰 恶疮。

肿毒泄于下。

则为肠风下痢脓血。

俱可用此以除。

以其力能涤垢除腻。

洁脏净府故也。

是以痴病胜金丹。

用此涌发。

不使砒一性一留于肠胃。

瘰 用此去核和药为丸。

以追其毒。

(治瘰 。

用肥皂去核。

入斑蝥在内。

扎紧蒸。

去斑蝥。

加入贝母天花粉玄参甘草牛蒡子连翘为丸。

白汤下。

以腹痛为效。

)且能澡身洗面。

及疗无名痈肿。

(集成云。

恶疮用生肥皂。

火 存一性一。

用油腻粉调敷。

奇疡恶毒。

用生肥皂。

去子弦及筋。

捣烂。

酽醋和敷。

立效。

)其子亦治大肠风秘。

及头面霉一疮有效。

(霉一疮。

用核同猪胰子金银花皂角刺芭蕉根雪里红五加皮土茯苓皂荚子白僵蚕木瓜蝉蜕白藓皮。

又腊梨头疮。

用皂去核填入沙糖。

并巴豆二枚。

扎定。

盐泥固 存一性一。

再入槟榔轻粉六七分。

研匀。

香油调搽。

先以汤洗净。

拭干乃搽。

一宿见效。

)但其仁须炒研为用。

庶于肾气不伤。

虎骨

(兽)入肝搜风补骨壮筋

虎骨(专入肝)。

味辛微热。

号为西方之兽。

通气于金。

风从虎。

虎啸风生。

风属木。

虎属金。

木为金制。

故可入骨搜风。

按五味惟辛为散。

而骨又能入骨散风。

故书载能强筋健骨。

定痛辟邪。

能治风痹拘挛疼痛。

惊悸癫痫。

犬咬骨鲠。

然虎之一身节节气力。

皆出前足。

故膝胫为胜。

而前左胫尤良。

以卧必用左胫为枕也!虎死而胫 立不仆。

是骨胜于他骨百倍。

借其气之有余以补其力之不足。

其功自尔立见。

若腰脊痛者。

当用脊骨。

骨以黄润为是。

若中箭药。

其骨必有微黑。

不可入药。

虎睛能治狂邪。

酒浸炙干用。

虎肚能治反胃吐食。

(汪昂云。

虎肚丸止有宜于食膈。

若寒膈气膈痰膈。

恐难见功。

)虎爪尤主辟邪杀鬼。

虎牙尤治犬咬。

用骨捶碎。

去髓涂酥。

或酒或醋炙。

各随方法入药。

山甲

(龙兽)通经达络破肺气行肝血

山甲(专入肝肺胃)。

咸寒善窜。

其一性一穴一山而居。

寓水而食。

惟其善窜。

所以通经达络。

无处不到。

且能入肝与胃。

而治惊啼悲伤。

大肠蚁 。

(弘景曰。

山甲能陆能水。

日中出岸。

张开鳞甲如死状。

诱蚁入甲。

即闭而入水。

开甲蚁皆浮出。

因接而食之。

汪昂曰。

有妇人项下忽肿一块。

渐延至颈。

偶刺破。

出一水一碗。

疮久不合。

此蚁漏也。

缘饭中误食蚁得之。

)外治疮疡痈肿。

下一乳一发痘之需。

(谚云。

穿山甲。

王不留。

妇人吃了一乳一长流。

)总因善走之功。

而为行气破血之药耳!(刘伯一温一多能鄙事云。

凡油笼渗漏。

剥山甲里面肉靥投入。

自至漏处补住。

又永州记云。

此物不可于堤岸杀之。

恐血入土。

则堤岸渗漏。

观此一性一之走窜可知。

故或烧灰。

敷毒即消。

同五积散加全蝎葱姜煎服。

则治风湿冷痹。

而见上下强直。

痛不可忍。

同木香自然铜捣末酒调。

以治一乳一痈肿。

同 皮豆蔻仁为末汤下。

以治气痔来脓。

及破水湿疟邪。

并察患在某处。

即以某处之甲用之。

尤臻奇效。

尾脚力更胜。

然总破气败血。

其力峻猛。

虚人切戒投服。

如鼍而短。

似鲤有足。

或生。

或烧炙。

醋炙。

童便炙。

油煎土炒。

随方用。

麝香

(兽)逐风逐滞开关利窍

麝香(专入经络肌肉)。

辛一温一芳烈。

开关利窍。

无处不到。

如邪气着人淹闭不起。

则关窍闭塞。

登时眼翻手握。

僵仆昏地。

故必用此辛香自内达外。

则毫一毛一骨节俱开。

而邪始从外出。

是以邪鬼一精一魅。

三虫诸毒。

皆能治也。

诸风诸气闭之关窍。

而不用此驱除。

则病安祛。

但不可过为用耳。

(麝香气味香窜。

用以开关利窍。

必其脉症俱实。

方可用耳。

如严用和所谓中风宜用。

是为实中风邪者设法。

若非中类中。

宁堪用乎?东垣云。

风在骨髓者宜用。

若风在肌肉用之。

为引风入骨。

如油入面。

故用自属不合耳。

非云严氏是而李氏非也。

总在临症能分虚实。

及识病之浅深耳。

)至于妇人难产堕胎。

尤善。

小儿惊痫客忤。

镇心安神。

鼻塞不闻香臭。

服此即开。

目疾内翳。

点此即除。

痔漏恶疮。

面黑斑疹。

暨鼠咬虫伤成疮。

用麝封固即愈。

痘疮闻之则靥。

服之即发。

药之辛香。

虽同冰片。

然冰片入口。

贴肉即冷。

稍顷热一性一即发。

不似麝香香气栗烈。

入耳与肉而不冷耳。

欲辨真假。

须于火炭上有油滚出而成焦黑者。

此即肉类属真。

若假则化白灰而为木类也。

(杲曰。

麝香入脾治肉。

牛黄入肝治筋。

冰片入肾治骨。

)研用。

凡使麝香。

用当门子尤妙。

忌蒜不可近鼻。

防虫入脑。

(麝见人捕而剔其香为生香。

最佳。

剔处草木皆黄。

但市人或插荔枝核以伪之。

白花蛇

(龙)搜风定搐

白花蛇(专入肝肾)。

何以名为搜风定搐之品。

不知蛇善数蜕。

如风之善行数变。

此蛇一性一窜尤急。

又食石南藤。

其藤辛苦治风。

故能内走脏腑。

外彻皮肤。

透骨搜风。

截惊定搐。

并治风湿瘫痪。

(筋脉弛纵坦然不一举谓瘫。

气血涣散不用为痪。

)大疯疥癞。

若一陰一虚血少。

内热生风者。

非其所宜。

凡用蛇同糯米并曲造酒。

服酒时切忌见风。

并于开坛时须避其气。

免致面目浮肿。

以其峻厉之气。

先有犯其清道也。

疠风用大枫子仁服此而无效者。

以其大枫子气燥伤血。

服此血益受伤也!出衢州。

龙头虎口。

黑质白花。

胁有二十四方胜。

腹有念珠斑。

尾有佛指甲。

虽死而眼光不枯。

他产则否。

头尾有毒。

各去三寸。

亦有单用头尾者。

酒浸三日。

去尽皮骨。

大蛇一条。

只得净肉四两。

乌梢蛇一性一善。

不噬物。

无毒。

功用亦同。

(眼光至死不枯。

以尾细能穿钱者佳。

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

十两至一镒者中。

大者力减。

去头与皮骨。

酒煮或酥炙用。

蛇蜕

(龙)辟恶杀蛊解毒

蛇蜕(专入肝。

兼行皮肤)。

味甘而咸。

气平无毒。

凡治小儿惊痫风毒等症。

无不用此为主。

盖此具有四能。

一则一性一善辟恶。

而凡邪魅蛊毒者不敢近。

以其饮风吸露。

气极清虚故也。

二则一性一能。

而凡惊痫癫仆。

偏正头风。

喉舌诸疾者皆能除。

以其一性一极走窜。

力能故也。

三则一性一能杀蛊。

而凡恶毒痔漏疥癣。

无不用之即效。

以其此属毒物。

以毒攻毒故也。

四则能去皮肤之疾。

而凡眼目翳膜。

胎衣不下。

得此即为解脱。

以其气以类聚。

即从其类以除也。

色白如银者佳。

皂次。

水洗净。

或酒或醋。

或蜜浸炙黄。

或烧灰存一性一。

或盐泥固。

各随本方。

全蝎

(一卵一生)散肝血分风热治胎风发搐

全蝎(专入肝)。

味辛而甘。

气一温一有毒。

色青属木。

故专入肝祛风。

(诸风眩掉。

皆属于肝。

凡小儿胎风发搐。

大人半边不遂。

口眼 斜。

语言蹇涩。

手足一抽一掣。

疟疾寒热。

耳聋带下。

皆因外风内客。

无不用之。

故方书有用蝎尾膏以治胎风发搐。

内用蝎梢二十一枚。

入麝香少许屡效。

又用牵正散以治口眼 斜。

用全蝎同白附僵蚕。

为末酒服甚效。

又有同羌活柴一胡一当归生地。

名丁香柴一胡一汤。

以治月事不调。

寒热带下。

亦许蝎以散血分之风热耳。

但带下非风非热不用。

并一切内虚似风等症切忌。

全用去足焙。

或用尾。

尾力尤紧。

形紧一小者良。

忌蜗牛。

(被蝎伤者。

涂蜗牛即解。

蜈蚣

(湿生)入肝祛风通瘀散热解毒

蜈蚣(专入肝)。

本属毒物。

一性一善啖蛇。

故治蛇症毒者无越是物。

(蜈蚣本能刺蛇。

)且其一性一善走窜。

故瘟疫鬼怪得此则疗。

又其味辛。

辛则能以散风。

故凡小儿惊痫风搐。

脐风噤口。

得此入肝则治。

(炙末。

猪一乳一调治。

)又其一性一温一。

一温一则能以疗结。

故凡瘀血堕胎。

心腹寒热结聚。

得此则祛。

至于瘰 便毒等症。

书载能以调治(如趾甲内有恶肉突出。

俗名鸡眼睛。

用蜈蚣焙干为末敷上。

以南星末醋调敷围四处。

)亦是以毒攻毒之意耳!赤足黑头者佳。

火煨用。

畏蜘蛛蜒蚰(蜘蛛蜒蚰之路。

蜈蚣不敢经过。

触着即死。

被蜈蚣咬者。

但捕蜘蛛置咬处。

自吸其毒。

蜘蛛放水中吐而活之。

)鸡屎桑皮盐。

(中蜈蚣毒。

以桑汁盐蒜涂之即愈。

蝉蜕

(化生)轻虚入肝散风

蝉蜕(专入肝。

兼入皮肤)。

止一虫壳。

味甘气寒。

如何主治甚多。

盖蝉本木余气所化。

饮风露而不食。

其言能治肝经风热者。

因体气轻虚而味甘寒之意也。

其言能治妇人生子不下。

及退翳膜侵睛 肉满 者。

因其一性一有善脱之意也。

其言能治皮肤疮疥瘾疹者。

以其所取在壳之意也。

(皮以治皮意。

时珍曰。

治皮疮疡风热。

当用蝉蜕。

治脏腑经络。

当用蝉身。

各从其类也。

)其言能治中风不语者。

以其蝉声清响之意也。

(声以通声。

)其言能治小儿夜啼者。

以其昼鸣夜息之意也。

古人立药治病。

何在不有义存。

惟在人细自审用耳!色黑而大者良。

入药洗去泥土翅足。

浆水煮。

晒干用。

(攻毒全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风为一陽一邪。寒为一陰一邪。风属《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驱风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