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养葵曰。真火者。立命之本。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不《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火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四·泻剂-泻火

本草求真

上编 卷四·泻剂-泻火

赵养葵曰。

真火者。

立命之本。

为十二经之主。

肾无此。

则不能以作强。

而伎巧不出矣。

膀一胱无此。

则三焦之气不化。

而水道不行矣。

脾胃无此。

则不能腐水谷。

而五味不出矣。

肝胆无此。

则将军无决断。

而谋虑不出矣。

大小肠无此。

则变化不行。

而二便闭矣。

心无此。

则神明昏而万事不应知。

治病者。

的宜以命门真火为君主。

而加意以火之一字。

观此则火不宜泻也明矣。

而丹溪又言。

气有余便是火。

使火而果有余。

则火亦能为害。

乌在而不泻乎?

惟是火之所发。

本有其基。

药之所主。

自有其治。

气味不明。

则治罔不差。

如大黄是泻脾火之药。

故便闭硬痛。

其必用焉。

石膏茅根。

是泻脾胃之药。

口渴燥一热。

其必用焉。

黄芩生地。

是泻肺火之药。

膈热血燥。

效各呈焉。

火盛则痰与气一交一窒。

是有宜于栝蒌花粉。

火盛则水与气必阻。

是有宜于桑白皮。

火盛则骨必蒸。

是有宜于地骨皮。

火盛则三焦之热皆并。

是有宜于栀子。

火盛则肺化源不清。

是有宜于天冬麦冬。

火盛则必狂越躁乱。

是有宜于羚羊角。

火盛则气必逆而嗽。

是有宜于枇杷叶。

火盛则必挟胃火气上呃。

是有宜于竹茹。

此非同为泻肺之药乎。

黄连犀角。

是泻心火之药也。

燥一热湿蒸。

时疫斑黄。

治各着焉。

火盛则小肠必燥。

是有宜于木通灯草。

火盛则喉必痹而痛。

是有宜于山豆根。

火盛则目必翳而障。

是有宜于熊胆。

火盛则心必烦燥懊 。

是有宜于栀子。

火盛则口必渴而烦。

是有宜于竹叶。

火盛则肺失其养。

是有宜于麦门冬。

火盛则血必妄沸。

是有宜于童便生地。

火盛则忧郁时怀。

是有宜于萱草。

此非同为泻心之药乎?至于青黛胆草。

号为泻肝之火。

然必果有实热实火者方宜。

若止因火而见一抽一掣。

则钩藤有难废矣。

因火而见目障。

则熊胆其莫除矣。

因火而见骨蒸。

则青蒿草其必须矣。

因火而见惊痫骨痛。

则羚羊角其必用矣。

因火而见口舌诸疮。

则人中白其必进矣。

因火而见时疾斑毒喉痹。

则大青其亟尚矣。

因火而见寒热往来。

则黄芩其必用矣。

此非同为泻肝之用乎?而胆火之必用以胆草大青青黛者可思。

若在肾火。

症见骨蒸劳热。

不得不用黄柏。

症见咽痛不止。

不得不用玄参。

症见杨梅恶毒。

不得不用一胡一连。

症见头目不清。

痰涎不消。

不得不用茶茗。

症见火留骨筋。

不得不用青蒿草。

症见无汗骨蒸。

不得不用地骨皮。

此非同为泻肾药乎?而膀一胱火起之必用以人中白童便。

及三焦火起之必用以青蒿草栀子者。

又自可验。

诸火之泻。

当分脏腑如此。

但用而罔顾其病症之符脏气之合。

则其为祸最速。

可不深思而长虑乎?

黄芩

(山草)清上中二焦火热与湿

黄芩(专入心脾肺。

兼入肝大肠膀一胱)。

书载味苦入心。

又载入肺。

入脾除湿。

入大肠以治肠 腹痛。

(痢为肠 。

凡痢有寒有热。

痢属于热。

则其形气坚强。

脉必滑实有力。

身则畏热喜冷。

不欲衣被。

渴则恣好冷水。

愈凉愈快。

随饮随消。

小一便热赤涩痛不堪。

下痢纯红。

痛则便硬拒按。

并或头疼身热。

筋骨酸痛。

此其症之实者也。

痢属于寒。

则其形体薄弱。

颜色清白。

脉虽紧数。

而无力无神。

脉即真弦。

而中虚似实。

血则微红不鲜。

及或杂有紫红紫白屋漏水形。

所下之物。

或浅黄色淡。

不甚臭秽。

痛则不实不坚。

或喜一揉一按。

或喜暖熨。

或胸腹如饥而不欲食。

或胃脘作呕而多吞酸。

或数至圊欲出不出。

或口虽渴而不欲饮冷。

饮冷而不欲咽。

此其症之虚者也。

)入小肠膀一胱以治淋闭。

且治中焦实火。

及邪在少一陽一胆经。

得此以为清理。

一药而上下表里皆治。

其功力之泛涉。

殆有难为专主者耳。

不知内火冲激。

外邪传入。

皆能恣害。

上如胸膈咽喉。

下如肚腹二便。

中如表里之所。

一陰一陽一之界。

无不病症悉形。

以故腹痛肠 。

(痢)寒热往来。

(疟)黄胆淋闭。

胸高气喘。

痈疽疮疡。

火嗽喉腥。

经闭胎漏。

口渴津枯。

一皆湿之所一婬一。

热之所侵。

火之所胜。

(提出湿一热与火。

为诸病之要。

黄芩味苦一性一寒。

枯而大者轻飘上升以清肺。

肺清则痰自理矣。

(汪昂曰。

痰因火动。

当先降火。

)实而细者沉重下降以利便。

便利则肠 自去。

酒炒则膈热可除。

而肝胆火熄。

生用则实热堪投。

而腹痛斯愈。

(时珍曰。

仲景治少一陽一症小柴一胡一汤。

太一陽一少一陽一合病下痢黄芩汤。

少一陽一症下后心下满而不痛泻心汤并用之。

盖黄芩味苦气寒。

色黄而绿。

泻心火而除脾湿。

俾金不受胃火上刑。

故能救肺。

少一陽一之症。

虽曰病在半表半里。

为胸胁痞满。

实兼心肺上焦之邪。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

又兼脾胃中焦之症。

故用黄芩以治手足少一陽一相火。

黄芩亦少一陽一本经药也。

杨士瀛直指方云。

柴一胡一退热。

不及黄芩。

盖亦不知柴一胡一之退热。

乃苦以发之。

散火之标也。

黄芩之退热。

乃寒能胜热。

折火之本也。

)且得白术砂仁以安胎。

得浓朴黄连以除腹痛。

得芍药以治痢。

得柴一胡一以治寒热往来。

此虽合上与下。

表里皆治。

而究止为上中二焦除热与湿之味矣。

(东垣治肺热。

身如火燎。

烦燥引饮而昼盛者。

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方用黄芩一两。

)但肺虚腹痛属寒者切忌。

(时珍曰。

肺虚不宜者。

苦寒伤脾胃。

损其母也。

)黄明者良。

中虚者为枯芩。

即片芩。

内实者名条芩。

即子芩。

上行酒炒。

泻肝胆火。

猪胆汁炒。

山药龙骨为使。

畏丹皮丹砂。

黄连

(山草)大泻心火实热

黄连(专入心。

兼入肠胃脾)。

大苦大寒。

据书所载治功。

备极表着。

且以别录中有浓肠胃一语。

互为传播。

以至于今。

谬尤莫辟。

贻害无穷。

讵知黄连止属泻心之品。

除湿之味。

(好古曰。

黄连苦燥。

苦入心。

火就燥。

泻心者。

其实泻脾也。

实则泻其子也。

)即云肠 能止。

口干能除。

痞满腹痛能消。

痈疽疮疡能愈。

肝虚能镇。

与夫妇人一陰一蚀。

小儿疳积。

并火眼赤痛。

吐血衄血诸毒等症。

无不由此调治。

亦何莫不因湿一热火退而言。

岂于湿除火退之外。

尚有治效之着哉!(元素曰。

黄连其用有六。

泻心脏火。

一也。

去中焦湿一热。

二也。

诸疮必用。

三也。

去风湿。

四也。

赤眼暴发。

五也。

止中部见血。

六也。

朱震亨曰。

下痢胃口热噤口者。

用黄连人参煎汤。

终日呷之。

如吐。

再强饮。

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刘完素曰。

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

盖治痢惟宜辛苦寒药。

辛能发散。

开通郁结。

苦能燥湿。

寒能胜热。

使气宣平而已。

诸苦寒药多泄。

惟黄连黄柏一性一冷而燥。

能降火去湿而能泻痢。

故治痢以之为君。

杲曰。

凡眼暴发赤肿痛不可忍者。

宜黄连当归以酒浸煎之。

宿食不消。

心下痞满者。

须用黄连枳实。

)况此一性一禀纯一陰一。

在人肠胃素浓。

挟有燥湿火热。

服之过多。

尚有偏一性一为害。

而致胃一陽一顿绝。

生气澌灭。

(宗 曰。

今人多用黄连治痢。

盖执以苦燥之义。

下俚但见肠虚渗泄。

微似有血。

便即用之。

又罔顾寒热多少。

惟欲尽剂。

由是多致危困。

时珍曰。

黄连大苦大寒之药。

用之降火燥湿。

中病即当止。

岂可久服。

使肃杀之令常行。

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秦观与乔希圣论黄连书云。

闻公以眼疾饵黄连至十数两。

犹不已。

殆不可也。

医经有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之说。

此虽大寒。

其味至苦。

入胃则先归于心。

久而不已。

心火偏胜则热。

乃其理也。

)矧有脾一陽一素弱。

因此一言流播。

而可恃为常服者乎?今人一见火炽。

不论是寒是热。

是虚是实。

辄以取投。

以致偏胜贻患。

暗受夭折。

殊堪叹惜。

(时珍曰。

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

古方治痢。

香连丸用黄连木香。

姜连散用干姜黄连。

变通散用黄连茱萸。

姜黄散用黄连生姜。

治消渴用酒蒸黄连。

治伏暑用酒煮黄连。

治下血用黄连大蒜。

治肝火用黄连茱萸。

治口疮用黄连细辛。

皆是一冷一热。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寒热互用之意。

而无偏胜之害。

汪昂曰。

黄连泻心火。

佐以龙胆泻肝胆火。

白芍泻脾火。

石膏泻胃火。

知母泻肾火。

黄柏泻膀一胱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肺火。

栀子佐之。

泻大肠火。

黄连佐之。

柴一胡一泻肝胆火。

黄连佐之。

泻三焦火。

黄芩佐之。

绣按柴一胡一。

止就肝胆邪郁而言。

若内实火用此。

愈增其害矣。

不可不知。

)出四川。

瘦小状类鹰爪。

连爪连珠者良。

姜汁炒。

(心火生用。

虚火醋炒用。

胆火猪胆汁炒。

上焦火酒炒。

中焦火姜汁炒。

下焦火盐水炒。

或童便炒。

食积火黄土炒。

湿一热在气分吴茱萸汤炒。

在血分干漆水炒。

眼赤人一乳一炒。

)黄芩龙骨为使。

恶菊花玄参僵蚕白藓皮。

畏款冬花牛膝。

忌猪肉。

(亦有不忌者。

如脏连丸黄连猪肚丸之类。

一胡一黄连

(山草)大泻脏腑骨髓一婬一火热邪

一胡一黄连(专入脏腑骨髓)。

出于波斯国。

近时秦陇南海亦有。

气味功用。

亦同黄连。

因以连名。

但此一性一专达下。

大伐脏腑骨髓一婬一火热邪。

凡骨髓劳热。

五心烦热。

三消五痔。

一温一疟泻痢恶毒等症。

皆得以治。

(经曰。

心移热于肺为膈消。

是渴而多饮。

上消肺热症也。

又曰。

二一陽一结而为消。

是多食善饥。

中消胃热症也。

渴而小一便数有膏。

为下消肾热症也。

又按经言痔因饱食。

经脉横解。

肠 为痔。

又言督脉生病痔漏。

又按书言痔有一牝一痔牡痔脉痔肠痔血痔之分。

皆湿一热下流伤于血分。

无所施泄。

则一逼一肛一门而为痔肿。

)故同猪胰。

以疗杨梅恶疮。

且同干姜。

以治小儿果积。

同鸡肝以治小儿疳眼。

同乌梅以治小儿血痢。

同甘草猪胰以治霉一疮。

又治妇人胎蒸。

较之黄连治功同而稍异耳。

但小儿肾脏不足。

脾胃虚寒者。

其切忌焉。

心黑外黄。

折之尘出如烟者真。

畏恶同黄连。

知母

(山草)治肺久伏热邪以清化

知母(专入肺。

兼入肾)。

辛苦微滑。

能佐黄柏以治膀一胱热邪。

缘人水肿癃一闭。

本有属血属气之分。

肺伏热邪。

不能生水。

膀一胱绝其化源。

便秘而渴。

此当清肺以利水者也。

热结膀一胱。

真一陰一干涸。

一陽一无以化。

便秘不渴。

此当清膀一胱以导湿者也。

黄柏气味纯寒。

虽能下行以除膀一胱湿一热。

但肺金不肃。

则化源无滋。

又安能上达于肺而得气分俱肃乎?知母味辛而苦。

沉中有浮。

降中有升。

既能下佐黄柏以泄肾水。

复能上行以润心肺。

(汪昂曰。

黄柏入二经一血分。

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俾气清肺肃。

而湿一热得解。

是以昔人有云。

黄柏无知母。

犹水母一之无虾。

诚以见其金水同源。

子母一义。

不可或离之义。

(震亨曰。

小一便不通。

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

宜清宜燥宜升。

又有隔二隔三之治。

如肺不燥但膀一胱热。

宜泻膀一胱。

此正治。

如因肺热不能生水。

则清肺。

此隔二之治。

如因脾湿不运而津不上升。

故肺不能生水。

则燥胃健脾。

此隔三之治。

泻膀一胱黄柏知母一之类。

清肺车前茯苓之类。

燥脾二术之类。

)故书皆言用此在上则能清肺止渴。

却头痛。

润心肺。

解虚烦喘嗽。

吐血衄血。

去喉中腥臭。

在中则能退胃火。

平消瘅。

在下则能利小水。

润大肠。

去膀一胱肝肾湿一热。

腰脚肿痛。

并治痨瘵内热。

一陰一火热一淋崩渴等症。

若谓力能补一陰一。

则大谬矣。

(补一陰一惟地黄为首。

)景岳谓此一性一最沉寒。

本无生气。

用以清火则可。

(的解)用以补一陰一。

则何补之有。

第其一陰一柔巽顺。

似乎有德。

犹之小人在朝。

国家元气受其剥削。

而有一陰一移而莫之觉者。

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辨之早也。

读此可为妄用知母黄柏一箴。

得酒良。

上行酒浸。

下行盐水拌。

忌铁。

青黛

(隰草)大泻肝经郁火

青黛(专入肝)。

系蓝靛浮沫。

搅澄。

掠出取干而成。

味咸一性一寒。

色青。

大泻肝经实火。

及散肝经火郁。

(衍义曰。

一妇患脐腹二一陰一。

遍生湿疮。

热痒而痛。

出黄汗。

二便涩。

用鳗鲡松脂黄丹之类涂之。

热痛愈甚。

其妇嗜酒。

喜食鱼虾发风之物。

乃用马齿苋四两。

研烂。

入青黛一两。

和涂。

热痛皆去。

仍服八正散而愈。

此中下焦蓄蕴风热毒气。

若不出。

当作肠风内痔。

妇不能禁酒物。

果仍发痔。

)故凡小儿风热惊痫。

疳毒丹热痈疮。

蛇犬等毒。

金疮血出。

噎膈虫食。

并天行头痛。

瘟疫热毒发斑。

吐血咯血痢血等症。

或应作丸为衣。

或用为末干渗。

或同水调敷。

或入汤同服。

或作饼子投治。

(如圣饼子治咯血。

用青黛同杏仁研置柿饼中煨食。

)皆取苦寒之一性一。

以散风郁燥结之义。

即云功与蓝等。

而止血拔毒之功。

与治膈化蛊之力。

似较蓝而更胜也。

和溺白 冰片。

吹口疳最妙。

取娇碧者。

水飞净锻石用。

蓝靛兼有锻石。

敷疮杀虫最奇。

蛊属下膈。

非此不除。

蓝叶与一茎一。

即名大青。

大泻肝胆实火。

以祛心胃热毒。

故于时疾一陽一毒发斑喉痹等症最利。

(斑由里实表虚而得。

故斑得以透肌。

斑如疹子者其热轻。

斑如锦纹者其热重。

斑如紫黑者其热重而胃烂也。

古治赤斑烦疼。

有犀角大青汤。

)蓝子止能解毒除疳。

故于鬼疫蛊毒之症最妙。

龙胆草

(山草)大泻肝胆实火兼除肾经湿一热

龙胆草(专入肝胆。

兼入膀一胱肾)。

大苦大寒。

一性一禀纯一陰一。

大泻肝胆火邪。

(时珍曰。

相火寄在肝胆。

有泻无补。

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

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

)兼入膀一胱肾经。

除下焦湿一热。

与防己功用相同。

故书载治骨间寒热。

惊痫蛊膈。

天行瘟疫。

热利疸黄。

寒湿脚气。

(脚气因足伤于寒湿而成。

但肿而痛者为湿脚气。

宜清热利湿搜风。

拘挛枯细。

痛而不肿者名干脚气。

宜养血润燥。

)咽喉风痹。

并酒炒。

同柴一胡一则治赤睛 肉。

(汪昂曰。

目疾初起。

宜发散。

忌用凉药。

)但此苦寒至极。

冯兆张云其等于严冬。

黯淡惨肃。

万草凋残。

苦寒伐标。

宜暂而不宜久。

如圣世不废刑罚。

所以佐德意之无穷。

苟非气壮实热者。

率尔轻投。

其败也必矣!甘草水浸。

暴用。

小豆贯众为使。

恶地黄。

玄参

(山草)制肾浮游之火攻于咽喉

玄参(专入肾)。

苦咸微寒。

色黑入肾。

书虽载能壮水。

以制浮游无根之火。

攻于咽喉。

(肾脉贯肝膈。

入肺中。

循喉咙。

系舌本。

凡肾水虚损。

相火上炎者。

多有喉痹咽肿咳嗽吐血等症。

)谓其肾水受伤。

真一陰一失守。

孤一陽一无根。

发为火病。

得此色黑一性一润。

微寒以为节制。

则一陽一得一陰一归。

而咽喉不致肿痛而莫已也。

然此只可暂治。

以熄其火。

非若地黄一性一禀纯一陰一。

力能壮水。

以制一陽一光。

即书有言服此玄参。

可以益一精一明目。

消痰除嗽。

及治一切骨蒸传一尸一发斑。

(发斑有一陰一有一陽一。

此止就一陽一毒言耳。

)懊 烦渴。

瘰 痈疽等症。

皆是从其浮游火熄起见而言。

病无不治。

非真真一陰一亏损。

必借此以为之壮。

(玄参其一性一微寒。

故止可以折火。

不能以滋一陰一。

)若使病非火起。

则服此寒滑之味。

不更使病转剧乎!是以书载脾虚泄泻。

服此黑参。

为大忌耳。

蒸过焙用。

勿犯铁器。

恶黄 山茱姜枣。

反藜芦。

射干

(毒草)清热解毒散血消痰

射干(专入心脾肝)。

形如乌羽乌扇。

又以乌羽乌扇为名。

辛苦微寒。

书载解毒。

散血消痰。

然究毒之所胎。

血之所聚。

痰之所积。

又皆因火结聚而成。

(归到火处为重。

)射干苦能降火。

寒能胜热。

兼因味辛上散。

俾火降热除。

而血与痰与毒。

与不因之而平矣。

是以喉痹咽痛。

结核疝瘕。

便毒疟母等症。

因于老血结于心脾。

痰涎积于太一陰一厥一陰一者。

(肺脾肝。

)无不可以调治。

如金匮之治咳气之用射干麻黄。

治疟母鳖甲煎丸用乌扇烧过。

千金之治喉痹用乌扇膏。

(擂汁醋和噙之。

)治便毒之用射干同生姜煎服。

皆取一性一主善降。

功多于上。

服则必泻之意。

若脾胃虚寒。

切忌。

泔浸煮熟。

炒用。

天门冬

(蔓草)消肺火以为化源之自

天门冬(专入肺)。

甘苦大寒。

据书载泻肺火及兼补肾。

然究止属苦寒。

安能滋肾而补水乎?

(的解)所云能补水者。

以肺本清虚。

凉则气宁而不扰。

热则气行而不生。

且肺为肾母。

肺金失养。

则肾亦燥而不宁。

肾气上攻。

则肺益燥而受克。

而凡咳嗽吐衄。

痰结燥渴。

肺痈肺痿等症。

一靡一不因之毕呈。

(肺痈本于五脏蕴火。

及胃积热上蒸。

与外感风寒。

内伤营血。

热结而成。

痿则本于津一液枯竭。

不能上输于肺。

及风热伤卫。

而致气竭力疲。

故痈则为一陽一实。

而痿则为一陰一虚。

痈则邪伤于营。

故唾有血而无沫。

而便多下脓垢。

痿则邪伤于卫。

故唾有沫而无血。

而便多下浊沫。

痈则口中辟辟作燥而渴。

痿则口中不燥而步武喘鸣。

冲击连声而痰始应。

痈则胸中隐隐作痛。

痿则胸中不痛而气馁不振。

痈则脉数而实。

痿则脉数而虚。

痈则宜表宜下。

痿则宜滋宜润。

治法因于内者。

从内酌治。

因于外者。

从外酌解。

因于虚者。

养血补气保肺。

因于实者。

豁痰。

开提升降。

)得此清肃之品。

以为化源之自。

则肾未必即补。

而补肾之基。

未必不于所清而先具也。

是以又云补肾。

但其一性一滑利。

脾胃虚寒。

及无热而泄者最忌。

(苦泄热。

寒胜热。

若无热而泄。

则不得用。

)取肥一大明亮者良。

去心皮。

酒蒸用。

地黄贝母为使。

恶鲤鱼二冬。

熬膏良。

牡丹皮

(芳草)泻肾血分实热治无汗骨蒸

牡丹皮(专入心肾肝)。

辛苦微寒。

能入手少一陰一心足少一陰一肾足厥一陰一肝。

以治三经一血中伏火。

时珍曰。

伏火即一陰一火也。

一陰一火即相火也。

相火炽则血必枯必燥必滞。

与火上浮而见为吐为衄。

(汪昂曰。

血属一陰一。

本静。

因相火所一逼一。

故越出上窍。

)虚损与风与痰与火相抟。

而见五痨惊痫螈 。

(螈则筋急而缩。

则筋缓而伸。

或伸或缩。

手如拽锯。

谓之螈 。

即俗所谓为搐惊。

则外有所触。

心无所主。

痫则卒然昏仆。

身软吐痰。

时发时止。

五痨。

一曰志痨。

二曰心痨。

三曰思痨。

四曰忧痨。

五曰疫痨。

)瘀结而见疮疡痈毒产难。

并无汗骨蒸。

(一陰一虚又兼邪郁。

故见无汗骨蒸。

)用此不特味辛而散血中之实热。

且有凉相火之神功。

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

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

盖黄柏恶寒而燥。

初则伤胃。

久则败一陽一。

苦燥之一性一徒存。

而补一陰一之功绝少。

丹皮赤色象离。

能泻一陰一中之火。

使火退而一陰一生。

所以入足少一陰一而佐滋补之用。

较之黄柏。

不啻霄壤矣。

张元素曰。

丹皮治无汗之骨蒸。

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

神不足者手少一陰一心。

志不足者足少一陰一肾。

(仲景)肾气丸用丹皮。

治神志不足也。

(内经曰。

水之一精一为志。

故肾藏志。

火之一精一为神。

故心藏神。

)但补一性一少而泄一性一多。

凡虚寒血崩。

经行过期不尽者。

为并禁焉。

赤者利血。

白者兼补气。

酒拌蒸用。

忌蒜一胡一荽。

伏砒。

黄柏

(乔木)大泻肾火及除膀一胱湿邪

黄柏(专入肾。

兼入膀一胱)。

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

名为知柏八味丸。

又同知柏各一两。

酒洗焙研。

入桂。

名为滋肾丸。

(时珍曰。

知佐黄柏。

滋一陰一降火。

有金水相生之义。

古云黄柏无知母。

犹水母一之无虾也。

盖黄柏能制命门膀一胱一陰一中之火。

知母能清肺金。

滋肾水之化源。

)谓其可滋真一陰一。

此说一出。

而天下翕然宗之。

以至于今。

牢不可破。

讵知黄柏一性一禀至一陰一。

味苦一性一寒。

行隆冬肃杀之令。

故独入少一陰一。

入膀一胱。

(好古曰。

黄芩栀子入肺。

黄连入心。

黄柏入肾燥湿。

所归各从其类也。

震亨曰。

火有二。

君火者人火也。

心火也。

可以湿伏。

可以水灭。

可以直折。

黄连之属可以制之。

相火者天火也。

龙雷之火也。

一陰一火也。

不可以水湿折之。

当从其一性一而伏之。

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

)凡人病因火亢而见骨蒸劳热。

目赤耳鸣。

消渴便闭。

及湿一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

(瘫痪本有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湿痰死血之别。

但因热伤血。

血不养筋。

而致 短而拘。

湿则伤筋。

筋不束骨而致弛长而痿。

宜用苍术黄柏。

名二妙散以治。

)水利。

黄胆水肿。

(杲曰。

长安王善夫病小一便不通。

渐成中满。

腹坚如石。

脚腿裂破出一水。

双睛凸出。

饮食不下。

痛苦莫可名状。

治通利小一便渗泄之药。

服遍矣。

予诊之曰。

此乃奉养太过。

膏粱积热。

损伤肾水。

致膀一胱久而干枯涸。

小一便不化。

火又逆上而为呕哕。

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一便。

格则吐逆者。

遂处以北方大苦寒之剂。

黄柏知母各一两。

酒洗焙研。

入桂一钱为引。

为丸。

每服二百丸。

少焉前一陰一如刀刺火烧。

涌如瀑泉一涌一出。

一床一下成流。

顾盼之间。

肿胀消散矣!)痔血疡风。

漏下赤白。

(皆湿一热为病。

)与夫诸痛疮痒。

蛔虫内攻。

(外台治口舌生疮。

用黄柏含之良。

深师用蜜渍取汁含之。

吐蛔。

寇氏衍义治心脾有热。

舌颊生疮。

用蜜炙黄柏青黛各一分为末。

入生龙脑一字掺之吐涎。

越筵散用黄柏细辛等分为末掺。

或用黄柏干姜等分亦良。

但用良药不效者。

须察脉症。

或因中气不足。

虚火上炎。

宜用参术甘草干姜附子之类。

或噙官桂引火归元。

)诊其尺果洪大。

按之有力。

可炒黑暂用。

使其湿一热顺流而下。

一陰一火因尔潜伏。

则一陰一不受煎熬。

而一陰一乃得长矣。

非谓真一陰一虚损。

服此即有滋润之力也。

(发明曰。

非真能补也。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也。

相火退而肾固。

则无狂荡之患矣。

按肾本属水。

虚则热。

心本属火。

虚则寒。

)故于实热实火则宜。

(时珍曰。

东垣丹溪皆以黄柏为滋肾降火要药。

上古所未言也。

盖气为一陽一。

血为一陰一。

邪火煎熬。

则一陰一血渐涸。

故一陰一虚火动之病须之。

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

用之相宜。

)而于虚热虚火。

则徒有损而无益。

(时珍曰。

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

久服则有寒中之变。

近时虚损及纵一欲求嗣之人。

用补一陰一药。

往往以此二味为君。

日日服饵。

降令太过。

脾胃受伤。

真一陽一暗损。

一精一气不暖。

致生他病。

盖不知此苦寒而滑泄。

且苦味久服。

有反从火化之害。

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黄柏。

久服伤胃不能生一陰一之戒。

汪昂曰。

按火有虚火实火燥火湿火相火郁火之异。

虚火宜补。

实火宜泻。

燥火宜滋润。

郁火宜升发。

湿火由湿郁为热。

多病 肿。

经所谓诸腹胀一大。

皆属于热。

诸病 肿。

皆属于火是也。

宜利湿清热而兼补脾。

相火寄于肝肾。

乃龙雷之火。

非苦寒所能胜。

宜滋肾养血。

壮水之主。

以制一陽一光。

又按诸病之中。

火症为多。

有本经自病者。

如忿怒生肝火。

焦思生心火之类是也。

有子母相克者。

如心火克肺金。

肝火克脾土之类是也。

有脏腑相移者。

如肺火咳嗽。

久则移热于大肠而泄泻。

心火烦焦。

久则移热于小肠而为淋闭之类是也。

又有别经相移者。

有数经合病者。

当从其重者而治之。

)奈今天下人。

不问虚实。

竟有为去热治劳之妙药。

而不知一陰一寒之一性一。

能损人气。

减人食。

命门真元之火。

一见而消亡。

脾胃营运之职。

一见而沮丧。

元气既虚。

又用苦寒。

遏绝生机。

莫此为甚。

川产肉浓色深者良。

生用降实火。

蜜炙则不伤胃。

炒黑能止崩带。

酒制治上。

蜜制治中。

盐制治下。

桑白皮

(灌木)泻肺火利水通气

桑白皮(专入肺。

)辛甘一性一寒。

善入肺中气分。

利水。

除痰泄气。

缘气与水与痰。

止属病标。

其气逆不利。

与水饮胶结。

未有不因火结而成。

(罗谦甫曰。

是泻肺中火邪。

非泻肺气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去则气得安矣。

)久而不治。

则瘀结便秘。

喘嗽胸满。

唾血口渴。

水肿胪胀。

一靡一不色一色而见。

桑白皮辛甘而寒。

能于肺中治火利水。

俾火去而水自消。

水去而火即灭。

而气因尔而治。

(时珍曰。

桑白皮长于利小水。

乃实则泻其子也。

故肺中有水气。

及肺火有余者宜之。

十剂云。

燥可去湿。

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

咳嗽而后喘。

面肿身热。

泻白散。

用桑白皮炒一两。

地骨皮焙一两。

甘草炒半两。

每服一二钱。

入粳米百粒。

水煎。

食后一温一服。

桑白皮地骨皮皆能从小一便去。

甘草而缓中。

粳米清肺而养血。

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

)至书有云。

能补元气之不足。

不过云其气得自安。

若以甘寒之味可以补气。

则当置甘一温一于何地乎?况本草十剂篇云。

燥可去湿。

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故湿则为重。

宜燥剂以除之。

(燥字从湿去重除之后而言。

勿泥燥一热之燥看。

)但此一性一寒而裂。

(其裂亦作寒裂。

)虽有甘味。

不能以制。

故古人有戒勿多用之条。

及肺虚火衰水涸风寒作嗽者。

为切忌焉。

为线可缝金疮。

刮去皮取白。

或恐泻气。

蜜炙用。

续断桂心为使。

忌铁。

桑乃箕木之一精一。

其木能开关利水。

扎把燃火。

则能去风除痹。

故煎药熬膏宜用。

(时珍曰。

煎药用桑者。

取其能利关节。

除风寒湿痹诸痛也。

观灵枢经治寒痹内热。

用桂酒法。

以桑炭炙布巾。

熨痹处。

治口僻用马膏法。

以桑钩钩其口。

及坐桑灰上。

皆取此意也。

又痈疽发背不起发。

或瘀肉不腐溃。

及一陰一疮瘰 。

流注 疮。

顽疮恶疮。

久不愈者。

用桑木炙法。

未溃则拔毒止痛。

已溃则补接一陽一气。

亦取桑通关节。

去风寒。

火一性一畅达。

出郁毒之意。

其法以干桑木劈成细片。

扎作小把。

燃火吹息炙患处。

每吹炙片时。

以瘀肉腐动为度。

内服补托药。

诚良方也。

)桑椹甘凉色黑。

治能除热养一陰一止泻。

乌须黑发。

(月令云。

四月宜饮桑椹酒。

能理百种风。

又椹可以汁熬烧酒。

藏之经年。

味力愈佳。

)桑耳散血除瘀。

破症攻瘕。

桑叶清肺泻胃。

凉血燥湿。

去风明目。

(圣济录治吐血不止。

晚桑叶焙研。

凉茶服三钱。

只一服止。

后用补肝肺药。

千金方治头发不长。

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

七次可长数尺。

集简治风眼下泪。

用腊月不落桑叶煎汤。

日日一温一洗。

或入芒硝。

扶桑丸除风湿。

乌须明目。

用黑芝麻同桑叶等分为丸。

震亨曰。

经霜桑叶研末。

米饮服。

止盗汗。

栀子

(灌木)治心肺热邪曲屈下行

栀子(专入心肺)。

味苦大寒。

轻飘象肺。

色赤入心。

书言能泻心肺热邪。

使之屈曲下从小一便而出。

(肺清则气化行。

而膀一胱津一液。

亦得由气化而化。

故曰能利小一便。

究之皆泻肺心药耳。

)而三焦之郁火以解。

热厥心痛以平。

(心痛因热。

治当用此。

但丹溪谓心痛久则郁而成热。

此止就其大势论耳。

若使痛喜手按。

及痛喜饮热汤。

其痛虽久。

岂可以作热治乎?仍当以脏之一陰一陽一及今所见之兼症兼脉。

以分病之是寒是热。

药之宜一温一宜凉。

则得之矣。

不可以痛久成热为泥。

)吐衄血淋血痢之病以息。

(栀子止治热郁之血耳。

若经寒而血不归。

不可妄用。

本草汇曰。

治实火之血。

顺气为先。

气行则血自归经。

治虚火之血。

养正为先。

气壮则能自摄血。

绣窃见今医士。

不论寒热虚实。

但见病血。

即作热治。

妄用栀连芩柏。

殊为可惜。

且能治心烦懊。

五黄五一淋。

亡血津枯。

口噤目赤风疮等症。

此数语业已道其大要矣。

然更就其轻清以推。

则浮而上者其治亦上。

故能治心肺之火。

而凡在上而见消渴烦燥。

懊 不眠。

头痛目赤肿痛等症。

得此以除。

(烦属气。

燥属血。

仲景栀子豉汤用栀子以治肺烦。

用香豉以治肾燥。

又用栀子作吐药。

以散在膈之邪。

即经所谓高者因而越之是也。

故栀豉汤吐虚烦客热。

瓜蒂散吐痰食宿食。

)就其味苦而论。

则苦而下者。

其治亦下。

故能泻肝肾膀一胱之火。

而凡在下而见淋闭便结。

疸黄疝气。

吐衄血痢。

损伤血瘀等症。

得此以泄。

(易简方治衄血不止。

用山栀子烧灰吹之。

屡效。

普济方治小一便不通。

用栀子仁十四个。

独蒜头一个。

食盐少许。

捣贴脐及囊。

良久即通。

怪症奇方治吃饭直出。

用栀子二十四个。

微炒去皮。

水煎服。

食疗本草治下痢鲜血。

用栀子仁烧灰。

水服一钱匙。

绣按此惟实邪实热则宜耳。

)惟其气浮。

故仲景用此以吐上焦之痰滞。

惟其味苦能降。

故丹溪用此以降内郁之邪耳!但治上宜生。

治下宜炒宜黑。

虽其上下皆入。

而究则由自肺达下。

故能旁及而皆治者也。

此惟实邪实热则宜。

若使并非实热。

概为通用。

恐不免有损食泄泻之虞矣。

生用。

炒黑止血。

姜汁炒止烦呕。

内热用仁。

表热用皮。

地骨皮

(灌木)入肺降火入肾凉血凉骨

地骨皮(专入肺肾。

)即枸杞根也。

味甘气寒。

虽与丹皮同治骨蒸之剂。

但丹皮味辛。

能治无汗骨蒸。

此属味甘。

能治有汗骨蒸。

且丹皮原属入血散瘀之品。

汗者血也。

无汗而见血瘀。

则于辛于寒最宜。

若有汗骨蒸而更用以丹皮辛散。

不竟使夺汗无血乎?经曰。

热一婬一于内。

泻以甘寒。

地骨皮是也。

按地骨皮入肺降火。

入肾凉血凉骨。

凡五内热一婬一。

而见肌肉潮热。

二便癃一闭。

胸胁痛楚。

与夫于头而见风痛不休。

(外感之风宜散邪。

内生之风宜清热。

热除而风自熄。

)于表而见潮热无定。

(是内熏蒸而达于表。

朱二允曰。

能退内潮。

人所知也。

能退外潮。

人实不知。

病或风寒散而未尽。

作潮往来。

非柴葛所能治。

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

消其浮游之邪。

服之未有不愈者。

特表而出之。

)于肺而见消渴咳嗽不宁。

(肾火上蒸。

)一靡一不用此解除。

今人但知芩连以治上焦之火。

知柏以治下焦之火。

而不知地骨皮之甘淡微寒。

深得补一陰一退热之义矣。

时珍常以青蒿佐此退热。

屡有殊功。

李东垣曰。

地为一陰一。

骨为里。

皮为表。

服此既治内热不生。

而于表里浮游之邪。

无有不愈。

此为表里上下皆治之药。

而于下为尤切焉。

但脾胃虚寒者禁服。

(汪昂曰。

肠滑者忌枸杞子。

中寒者忌地骨皮。

掘鲜者同鲜小蓟煎浓汁。

治下疳甚妙。

)甘草水浸用。

枇杷叶

(山果)泻肺降气

枇杷叶(专入肺)。

味苦气平。

诸书皆言泻肺治嗽。

缘嗽多由胃气不和。

肺气不顺。

以致火气痰塞。

因而咳嗽不已。

丹溪云。

气有余便是火。

火起则痰生。

服此味苦而平。

则肺金清肃。

而气不得上逆而顺矣!气顺则痰与火皆顺。

(痰气火同为一类。

)而逆者不逆。

呕者不呕。

咳者不咳。

渴者不渴。

是以昔人用此。

合以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通等分。

大黄减半。

蜜丸。

以治肺热火嗽。

身如火炎。

令其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剂未终而病即愈。

则知此为清肺治火止嗽之要剂也。

取叶干重三钱者为气足。

拭净一毛一。

以免射肺作咳。

盐或姜炙。

或蜜炙。

各依方用。

茶茗

(味)清胃肾火

茶茗(专入胃肾)。

大者为茗。

小者为茶。

茶禀天地至清之气。

得春露以培。

生意克足。

纤芥滓秽不受。

味甘气寒。

故能入肺清痰利水。

入心清热解毒。

是以垢腻能涤。

炙爆能解。

凡一切食积不化。

(属滞。

属湿。

)头目不清。

(属热。

)痰涎不消。

二便不利。

消渴不止。

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

火伤目疾等症。

服之皆能有效。

(汤液云。

茶苦寒下行。

如何是清头目。

蒙筌曰。

热下降。

则上自清矣。

)但热服则宜。

冷服聚痰。

多服少睡。

(损神。

)久服瘦人。

(伤一精一。

)至于空心饮茶。

既直入肾削火。

复于脾胃生寒。

(一陽一脏服之无碍。

一陰一脏服之不宜。

万不宜服。

茶之产处甚多。

有以一陽一羡名者。

谓之真岩茶。

治能降火以清头目。

有以腊茶名者。

以其经冬过腊。

佐刘寄一奴一治便血最效。

有以菘萝名者。

是生于徽。

专于化食。

有以日铸名者。

生于浙绍。

专于清火。

有以建茶名者。

生于闽地。

专于辟瘴。

有以苦丁名者。

产于六一合。

专于止痢。

有以普洱名者。

生于滇南。

专于消食辟瘴止痢。

至于蒙山。

世所罕有。

且有许多伪充。

真伪莫辨。

然大要总属导痰宣滞之品。

(茶与生姜同煎。

名姜茶散。

能治赤白痢。

盖茶助一陰一。

姜助一陽一。

合用使其寒热平调。

)虽一日之利暂快。

而终身之累斯大。

损多益少。

服宜慎矣。

犀角

(兽)清胃大热兼凉心血

犀角(专入胃。

兼入心)。

苦咸大寒。

功专入胃清热。

及入心凉血。

盖胃为水谷之海。

无物不受。

口鼻为一陽一明之窍。

凡毒邪必先由于口鼻而入。

以至及于一陽一明胃腑。

(时珍曰。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风邪热毒。

必先干之。

饮食药物。

必先入胃。

)犀角为神灵之兽。

食百草之毒。

及众木之棘。

角尖一精一力尽聚。

用此苦寒之一性一。

使之专入一陽一明。

以清诸热百毒也。

热邪既去。

心经自明。

所以狂言妄语。

热毒痈肿。

惊烦目赤。

吐血衄血蓄血。

时疫斑黄。

痘疮黑陷等症。

无不由于入胃入心。

散邪清热。

凉血解毒之功也。

然痘疮心火。

初用不无冰伏之虞。

后用不无引毒入心之患。

故必慎用。

始无碍耳。

至于蛊毒之乡。

遇有饮食。

以犀箸搅之。

有毒则生白沫。

无毒则无。

若云可以发表取汗。

则必毒热闭表。

合以升发等味同投。

则见魄汗淋一漓。

若微毒单用。

则不及矣。

镑成以热掌摸之。

香者真。

(尤须乌而光润。

)不香者假。

成器多被蒸煮无力。

入汤剂磨汁。

入丸剂锉细。

纳怀中待热。

捣之立碎。

升麻为使。

忌盐。

羚羊角

(兽)专泻肝火兼清心肺

羚羊角(专入肝。

兼入心肺)。

苦咸大寒。

功专入肝。

兼入心肺二经。

考书所论主治。

多属冗统。

惟李时珍剖晰甚明。

言羊火畜也。

而羚羊则属木。

故其角入厥一陰一肝经甚捷。

同气相求也。

肝主木。

开窍于目。

其发病也。

目暗障翳。

而羚羊角能平之。

肝主风。

在合为筋。

其发病也。

小儿惊痫。

妇人子痫。

大人中气搐搦。

及筋脉挛急。

历节掣痛。

而羚羊角能舒之。

魂者肝之神也。

发病则惊骇下宁。

狂越僻谬。

魇寐卒死。

而羚羊角能安之。

血者肝之脏也。

发病则瘀滞下注。

疝痛毒痢。

疮肿瘰 。

产后血气。

而羚羊角能散之。

相火寄于肝胆。

在气为怒。

病则烦懑气逆。

噎塞不通。

寒热及伤寒伏热。

而羚羊角能降之。

羚之一性一灵。

而筋骨之一精一在角。

故又能辟恶而解诸毒。

碎佛牙而烧烟。

走蛇虺也。

本经别录甚着其功。

而近俗罕能发扬。

惜哉!时珍之论如此。

但此虽能清肝及肺。

若使过用久用。

则更有伐生之气耳。

多两角。

一角者胜。

(若一边有节而疏。

乃山驴山羊。

非羚羊也。

)锉研极细。

或磨用。

人中白

(人)泻肝膀一胱火

人中白(专入肝膀一胱)。

即溺白 之物。

故以白名。

味咸气平。

能泻肝经膀一胱火邪。

使之尽从小一便而出。

盖膀一胱系溺白之故道。

用此正以由其故道耳。

今人病口舌诸疮。

用之有效。

降火之验也。

(张杲医说云。

李士常苦鼻衄。

仅存喘一息。

张思顺用人中白散。

即时血止。

又延陵镇官鲁棠鼻衄如倾。

白衣变红。

头空空然。

张润之用人中白药。

治之即止。

并不再作。

此皆散血之验也。

)故可以治痨热消渴。

痘疮倒陷。

牙疳口疮等症。

但仅堪以涤热清火。

而不可以言补耳。

研用。

(刮取白。

新瓦上 。

童便

(人)清火降血

童便(专入膀一胱。

兼入肺胃肝心)。

系孩童津一液浊气。

渗入膀一胱而出。

味咸气寒无毒。

为除痨热骨蒸。

咳嗽吐血。

妇人产后血衄晕闷绝之圣药。

褚澄遗书云。

降火甚速。

降血甚神。

饮溲溺百不一死。

非真不死。

甚言功力之优也。

(又言人喉有窍。

则咳血杀人。

喉不停物。

毫发必咳。

血既渗入。

愈渗愈咳。

愈咳愈渗。

)经云。

饮入于胃。

游溢一精一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一精一。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一胱。

故人服小一便入胃。

亦随脾之气上归于肺。

下通水道而入膀一胱。

乃寻其旧路也。

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

凡人一精一气清者为气。

浊者为血。

浊之清者为津一液。

浊之浊者为小一便。

与血同类也。

故味咸而走血。

咸寒能伏虚热。

使火不上炎。

血不妄溢。

是以能疗诸血证也。

凡人久嗽失音。

劳渴烦燥。

吐衄损伤。

皮肤皴裂。

人咬火烧。

绞肠痧痛。

难产胞衣不下。

法当乘热饮之。

(薛已云。

予在居庸。

见覆车被伤七人。

仆地吟呻。

俱令灌此。

皆得无事。

凡一切伤损。

不问壮弱。

及有无瘀血。

俱宜服此。

若胁胀。

或作痛。

或发一热烦燥口渴。

惟服此一味。

胜似他药。

他药虽效。

恐有瘀血。

反致误人。

童便不动脏腑。

不伤气血。

万无一失。

军中多用此。

屡试有效。

)盖热则尚存真气。

其行自速。

冷则惟有咸味寒一性一矣。

若救一陰一却痨。

必以童便为优。

盖取混元之气。

清纯而不淆杂耳!(但胃寒食少者切忌。

)今人类用秋石。

虽亦能入肾除热。

但经水澄火炼。

真元之气全失。

其功不及童便多矣。

况多服久服。

则咸能走血。

令血凝气滞为病。

矧有一陽一气素虚。

食少肠滑者。

其可用之为治乎?取童子十岁以下。

相火未动。

不食荤腥酸咸者佳。

去头尾。

取中间一节。

清彻如水者用。

痰用姜汁。

瘀用韭汁。

冬月用汤一温一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赵养葵曰。真火者。立命之本。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不《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火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