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寒《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热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四·泻剂-泻热

本草求真

上编 卷四·泻剂-泻热

内经帝曰。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

何也。

岐伯曰。

寒气外凝内郁之理。

腠理坚致。

玄府闭密。

则气不宣通。

湿气内结。

中外相薄。

寒盛热生。

观此则知热之由作。

悉皆外邪内入而热。

是即本身元一陽一为邪所遏。

一步一步而不得泄。

故尔变而为热耳。

然不乘势以除。

则热更有进而相争之势。

所以古人有用三黄石膏。

及或大小承气。

无非使其热泻之谓。

余按热病用泻。

考之方书。

其药甚众。

然大要在肺则止用以黄芩知母。

在胃则止用以石膏大黄朴硝。

在心则止用以黄连山栀连翘木通。

在肝则止用以青黛龙胆。

在肾则止用以童便青盐。

在脾则止用以石斛白芍。

此为诸脏泻热首剂。

至于在肺。

又有他剂以泻。

盖以热邪初成未盛。

则或用以百合百部马兜铃。

毒气兼见。

则或用以金银花牛蒡子。

久嗽肺痿。

则或用以沙参。

脚气兼见。

则或用以薏苡仁。

咽疮痔漏。

则或用以柿干柿霜。

热挟气攻。

则或用以牵牛。

三焦热并。

则或用以栀子。

烦渴而呕。

则或用以竹茹。

热而有痰。

则或用以贝母。

热而气逆不舒。

则或用以青木香。

热而溺闭。

则或用以车前石苇。

久嗽兼脱。

则或用以五倍子百药煎。

一乳一水不通。

则或用以通草。

若更兼有血热。

则又当用生地紫菀。

此泻肺热之大概也。

在胃又有他剂以泻。

盖以热兼血燥。

犀角宜矣。

毒盛热炽。

绿豆宜矣!中虚烦起。

粳米宜矣。

暑热渴生。

西瓜宜矣。

时行不正。

贯众宜矣。

疫热毒盛。

人中黄金汁雪水宜矣。

咽疮痔漏。

柿蒂柿干宜矣。

便结不软。

玄明粉宜矣。

一乳一痈便闭。

漏芦宜矣。

蛊积不消。

雷丸宜矣。

热盛呃逆。

竹茹芦根宜矣。

肠毒不清。

白头翁刺 皮宜矣。

口渴不止。

竹叶宜矣。

若更兼有血热。

则又宜于地榆槐角槐花苏木三七干漆。

此泻胃热之大概也。

而大肠热结。

仍不外乎硝黄白头翁黄芩绿豆蜗牛生地之药矣。

在心又有他剂以泻。

则或因其溺闭。

而用瞿麦木通。

气逆而用赭石。

痰闭而用贝母天竺黄。

暑渴而用西瓜。

一精一遗而用莲须。

一抽一掣而用钩藤。

咳嗽而用百合。

疝瘕而用川楝。

与夫血热而更用以犀角射干童便血余红花辰砂紫草生地郁金桃仁茜草苏木丹参没药莲藕益母草熊胆等药。

又可按味以考求矣。

此泻心热之大概也。

在肝又有他剂以泻。

则如肝经气逆。

宜用赭石以镇之。

肾气不固。

则用石南叶以坚之。

溺闭不通。

则用车前子以导之。

痰闭不醒。

则用牛黄以开之。

目翳不明。

则用秦皮空青蒙花石燕青葙子石决明以治之。

咳嗽痰逆。

则用全一胡一以降之。

蛊积不消。

则用芦荟以杀之。

湿郁惊恐。

宜用琥珀以镇之。

神志昏冒。

宜用枣仁以清之。

若使热在于血。

其药众多。

大约入肝凉血。

则有赤芍赭石蒲公英青鱼胆红花地榆槐花槐角侧柏叶卷柏无名异凌霄花猪尾血紫草夜明砂兔肉旱莲草茅根蜈蚣山甲琥珀芙蓉花苦酒熊胆之类。

入肝破血。

则有莪术紫贝灵芝紫参益母草蒲黄血竭莲藕古文钱皂矾归尾鳖甲贯众茜草桃仁之类。

入肝败血。

则有三七虻虫 虫螃蟹瓦楞子水蛭花一蕊石之类。

皆当审实以投。

此泻肝热之大概也。

而泻胆热之味。

又岂有外空青铜绿铜青熊胆胆矾前一胡一等药者乎?在肾又有他剂以泻。

如龙胆防己。

为肾热盛溺闭者所宜用也。

秋石为肾热盛虚咳嗽溺闭者所必用也。

寒水石为肾热盛口渴水肿者所必用也。

地骨皮为肾热盛有汗骨蒸者所必用也。

食盐为肾热盛便闭者所必用也。

琥珀海石为肾热盛血瘀溺秘者所必用也。

若使热在于血。

则药亦不出乎童便地骨皮血余银柴一胡一蒲公英生牛膝旱莲草赤石脂自然铜古文钱青盐之类。

而泻膀一胱热结。

其用猪苓泽泻地肤子茵陈黄柏黄芩龙胆川楝子药者。

又可按其症治以考求矣。

此泻肾热之大概也。

脾热泻药无多。

惟有脾经一血热。

考书有用郁李射干紫贝姜黄莲藕皂矾蚯蚓。

然亦须辨药症以治。

要之治病用一药。

须当分其脏腑。

然其是上是下。

毫微之处。

未可尽拘。

如药既入于肺者。

未有不入于心。

入于肝者。

未有不入于脾。

入于肾者。

未有不入于膀一胱。

且药气质轻清者上浮。

重浊者下降。

岂有浮左而不浮右。

重此而不重彼者乎?但于形色气味重此。

比较明确。

则药自有圆通之趣。

又奚必拘拘于毫茫间互为较衡。

而致局其神智者乎?

牵牛

(蔓草)入肺泻气分湿一热

牵牛(专入肺。

兼入大小肠)。

有白有黑。

白者其一性一入肺。

专于上焦气分除其湿一热。

故气逆壅滞。

及大肠风秘者。

得此以治。

黑者其一性一兼入右肾。

能于下焦通其遏郁。

故肿满脚气。

及大小一便秘。

俱得以治。

但下焦血分湿一热。

湿自下受。

宜用苦寒以折。

牵牛气味辛辣。

久嚼雄烈。

服之最能泄肺。

若以下焦血病而于气分有损之药以为投治。

是以血病泻气。

不使气血俱损乎。

(杲曰。

牵牛少则动大便。

多则泄下如水。

乃泻气之味。

其味辛辣。

久嚼猛烈雄壮。

所谓苦寒安在哉?故肿受湿气不得施化。

致大小一便不通。

斯宜用之。

若湿从下受。

下焦主血。

血中之湿。

宜苦寒之味。

反以辛药泄之。

伤人元气。

)惟是水气在肺。

喘满肿胀等症。

暂用以为开泄。

俾气自上达下。

而使二便顿开。

以快一时。

(时珍曰。

一宗室夫人。

年几六十。

平生苦肠结病。

旬日一行。

甚于生产。

服养血润剂。

则泥膈不快。

服硝黄通利药。

则若罔知。

如此三十余年矣。

时珍诊其人一体肥膏粱而多忧郁。

日吐酸痰盈碗许乃宽。

又多火病。

此乃三焦之气壅滞。

有升无降。

津一液皆化为痰饮。

不能下滋肠腑。

非血燥比也。

润剂留滞。

硝黄徒入血分。

不能通气。

俱为痰阻。

故无效也。

乃用牵牛末皂荚膏丸与服。

即便通利。

自是但觉肠结。

一服就顺。

亦不妨食。

且复一精一爽也。

)若果下焦虚肿。

(虚字宜审。

)还当佐以沉香补骨脂等味。

以为调补。

俾补泻兼施。

而无偏陂损泄之害矣。

(时珍曰。

外甥柳乔。

素多酒色。

病下极胀痛。

二便不通。

不能坐卧。

立哭呻一吟者七昼夜。

医用通利药不效。

遣人叩予。

予思此乃湿一热之邪在一精一道。

壅胀隧路。

病在二一陰一之间。

故前阻小一便。

后阻大便。

病不在大肠膀一胱也。

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

入牵牛加倍。

水煎服。

一服而减。

三服而平。

)取子。

淘去浮者。

舂去皮。

得木香干姜良。

大黄

(毒草)入胃下热攻滞

大黄(专入脾胃)。

大苦大寒。

一性一沉不降。

用走不守。

专入一陽一明胃府大肠。

大泻一陽一邪内结。

宿食不消。

(三承气汤皆有大黄内入。

仲景治伤寒邪由太一陽一而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则用调胃承气。

取其内有甘草之缓。

不令有伤胃府之意也。

治邪由一陽一明之经直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则用大承气。

取其中有枳实之急。

得以破气气之壅也。

治邪由少一陽一之经而入一陽一明之府者。

则用小承气。

取其中无芒硝之咸。

致令泄下以伤其胃也。

)故凡伤寒邪入胃府。

而见日晡潮热。

(一陽一明旺于申酉。

)谵语斑狂。

便秘硬痛手不可近。

(喜按属虚。

拒按属实。

)乃瘟热瘴疟。

下痢赤白。

腹痛里急。

黄胆水肿。

积聚留饮宿食。

心腹痞满。

二便不通。

与热结血分。

一切症瘕血燥。

血秘实热等症。

用此皆能推陈致新。

定乱致治。

故昔人云有将军之号。

(成无己曰。

热一婬一所胜。

以苦泄之。

大黄之苦。

以荡涤瘀热。

下燥结而泄胃强。

)然苦则伤气。

寒则伤胃。

下则亡一陰一。

故必邪热实结。

宿食不下。

用之得宜。

(宗 曰。

有是证者。

用之无不效。

惟在量其虚实而已。

颂曰。

梁武帝因发一热。

欲服大黄。

姚僧垣曰。

大黄乃是劫药。

至尊年高。

不可轻用。

帝勿从。

几至委顿。

梁元帝常有心腹疾。

诸医咸谓宜用平药。

可渐宣通。

僧垣曰。

脉洪而实。

此有宿妨。

非用大黄。

无瘥理。

帝从之遂愈。

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

偶中便谓之神。

不中不语用一药之失。

可不戒哉!)若使病在上脘。

虽或宿食不消。

及见发一热。

只须枳实黄连以消痞热。

宿食自通。

若误用大黄推荡不下。

反致热结不消。

为害不浅。

(时珍曰。

大黄病在五经一血分者宜用之。

若在气分用之。

是谓诛伐无过。

泻心汤有大黄。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

乃真心之气不足。

而心包肝脾胃之邪火有余也。

虽曰泻心。

实泻四经一血中之伏火也。

又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

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此亦泻脾胃之湿一热。

非泻心也。

病发于一陰一而反下之。

则作痞满。

乃寒伤营血。

邪气乘虚结于上焦。

胃之上脘在于心。

故曰泻心。

实泻脾也。

素问云。

太一陰一所致为痞满。

又曰。

浊气在上。

则生 胀是也。

病发于一陽一而反下之。

则成结胸。

乃热邪陷入血分。

亦在上脘分野。

仲景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

亦泻脾胃血分之邪。

而降其浊气也。

若结胸在气分。

则只用小陷胸汤。

痞满在气分。

则用半夏泻心汤足矣。

或曰。

心气不足而吐衄。

何以不用补心而反泻心。

震亨曰。

心一陰一不足。

肺与肝俱各受火而病作。

故黄芩救肺。

黄连救肝。

肺者一陰一之主。

肝者心之母。

血之合也。

肝肺之火既退。

则一陰一复其旧矣!仲景伤寒论云。

太一陽一病外症未解。

不可下。

脉浮大。

不可下。

恶寒。

不可下。

呕多有一陽一明症。

不可下。

一陽一明病不能食。

攻其热必呕。

一陽一明病应汗。

反下之。

此为大逆。

太一陽一陽一明合病。

喘而胸满。

不可下。

少一陰一病。

一陽一虚尺脉弱者。

不可下。

脉数。

不可下。

恶水者。

不可下。

头痛目黄者。

不可下。

虚家不可下。

一陽一微不可下。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

)况先辈立药治病。

原有成则。

如大黄芒硝。

则泻肠胃之燥一热。

牵牛甘遂。

则泻肠胃之湿一热。

巴豆硫黄。

则泻胃之寒结也。

虽其所通则一。

而一性一实有不同。

当为分视。

至于老人虚秘。

腹胀少食。

妇人血枯。

一陰一虚寒热。

脾气痞积。

肾虚动气。

及一陰一疽色白不起等症。

不可妄用。

以取虚虚之祸。

川产锦纹者良。

生用峻。

熟用纯。

忌进谷食。

(得谷食。

不能通利。

)黄芩为使。

连翘

(隰草)解心经热邪

连翘(专入心)。

味苦微寒。

质轻而浮。

书虽载泻六经郁火。

然其轻清气浮。

实为泻心要剂。

(连翘形像似心。

但开有瓣。

)心为火主。

心清则诸脏与之皆清矣。

然湿一热不除。

病症百出。

是以痈毒五一淋。

寒热鼠 。

瘰 恶疮。

热结蛊毒等症。

书载皆能以治。

(汪昂曰。

凡痈而痛者为实邪。

肿而不痛为虚邪。

肿而赤者为热结。

肿而不结者为留气痰饮。

)且经有言。

诸痛疮疡。

皆属心火。

连翘实为疮家圣药也。

然多用胃虚食少。

脾胃不足者慎之。

况清而无补。

痈疽溃后勿服。

火热由于虚者忌投。

前一胡一

(山草)降肝胆外感风邪痰火实结

前一胡一(专入肝胆)。

味苦微寒。

功专下气。

凡因风入肝胆。

火盛痰结。

暨气实哮喘。

(气有余便是火。

)咳嗽呕逆。

痞膈霍乱。

及小儿疳气等症。

升药难投。

须当用此苦泄。

俾邪去正复。

不似柴一胡一性一主上升。

引邪外出。

而无实痰实气固结于其中也。

按二一胡一均是风药。

一升一降。

用各不同。

若使兼有外感风邪。

与痰火实结。

而用柴一胡一上升。

不亦如火益热乎?故必用此下降。

但症外感绝少。

只属一陰一虚火动。

并气不归元。

胸胁逆满者切忌。

(以其苦泄故也。

皮白肉黑。

味甘气香者良。

半夏为使。

恶皂荚。

忌火。

(今有剂片。

以混当归片料。

可恨。

白薇

(山草)泻肺燥一热

白薇(专入肺)。

味苦而咸。

一性一寒无毒。

凡人一陰一虚火动。

则内热生风。

火气焚灼。

身一体壮热。

支满痰涌。

忽不知人。

与夫汗出一血厥。

酸痛淋闭。

其在妇人。

则或廷孔郁结。

(廷孔。

妇人溺孔也。

)神无所依。

而见淋露不净。

并血枯热胜。

而见虚烦上呕。

非不用此苦泄咸降利水。

使一陰一气自上而下。

则热何由泄乎?是以金匮安中益气竹皮丸。

用此以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

(经疏云。

古方调一经种子。

往往用之益不一孕。

缘于血热而少其源。

起于真一陰一不足。

一陽一胜而内热。

故营血日枯也。

益一陰一清热。

则自生旺而有子矣。

须佐以归地芍药杜仲苁蓉等药。

)千金葳蕤汤。

用此以治风一温一身热汗出身重。

又有白薇芍药汤。

以治妇人遗尿。

(白薇芍药等分。

酒调服。

)不拘胎前产后。

皆能补一陰一平一陽一而兼行肺。

以清膀一胱上源。

并非虚寒不禁之比也。

但胃虚泄泻。

一陽一气外越者禁用。

似牛膝而短小柔软。

去须酒洗用。

恶大黄大戟山茱姜枣。

白蔹

(蔓草)散肝脾湿一热内结

白蔹(专入肝脾)。

敷肿疮疡。

清热解毒。

散结止痛。

久为外科所用要药。

然目赤惊痫。

一温一疟一陰一肿。

滞下淋浊失一精一。

金疮生血。

凡因湿一热湿毒而成者。

何一不可以为内科之用。

如金匮薯蓣丸。

用此以解风气百疾蕴蓄。

(张璐曰。

其汤全以桂枝汤和营散邪。

合理中汤兼理药误。

君以薯蓣。

大理脾肺。

毫不及乎补益肾肝。

)又书载同地肤子。

则可以治淋浊失一精一。

同白芨则可以敛金疮失血。

(故曰血饮。

)同甘草则可以解野狼毒之毒。

岂尽痈肿解毒而已哉?但此味辛(入肺)主散。

味苦主降。

味甘主缓。

故止可以散结解热。

若胃气虚弱。

痈疽已溃者。

均非所宜。

蔓赤一茎一有五叶。

根如一卵一。

长有三五枚同窠。

皮黑肉白。

代赭石为使。

反乌头。

色赤为赤蔹。

功用皆同。

紫菀

(隰草)泻肺血热

紫菀(专入肺)。

辛苦而一温一。

色赤。

虽入至高之脏。

仍兼下降。

故书载入肺金血分。

(辛入肺。

赤入血。

)能治虚痨咳嗽惊悸吐衄诸血。

又能通调水道。

(苦可下降。

)以治溺涩便血。

用此上下皆宜。

且此辛而不燥。

润而不滞。

(李士材比为金玉君子。

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

)于肺实为有益。

然疏泄一性一多。

培养力少。

与桑白皮杏仁同为一类。

但桑白皮杏仁则泻肺经气分。

此则专泻血经气分也。

故肺虚干咳禁用。

(干咳类多血虚。

不宜再泻。

)紫色润软者良。

(人多以车前旋复花乱之。

)其药虽分上中与下。

然下疏泄尤甚。

蜜炒用款冬为使。

白者名女菀。

入气分。

大一泄肺气。

肘后方用此三分。

铅丹一分。

并酸浆服一刀圭。

日进三服。

至二十一日。

能令面黑转白。

过服不宜。

去头须。

蜜水炒用。

款冬为使。

恶天雄瞿麦 本远志。

畏茵陈。

芦根

(隰草)泻胃中热呕

芦根(专入肺胃。

兼入心)。

治无他奇。

惟清肺降火。

是其所能。

凡人胸中有热。

则火升上呕。

逆气不下。

脾肺热起则消渴便数。

甚至不能少忍。

(金匮玉函治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

芦根五两锉。

以水三大盏煮服。

)故必得此苦寒以治。

则诸症悉除。

(汪昂曰。

肺为水之上源。

脾气散一精一。

上归于肺。

始能通调水道。

下输膀一胱。

肾为水脏而主二便。

三经有热。

则小一便数。

甚至不能少忍。

火一性一急速故也!芦中空。

故入心肺清上焦热。

热解则肺之气化行。

而小一便复其常道矣。

)且解虾鱼中毒酒毒。

然此止宜实热。

不宜虚寒。

若误用之。

必致见害。

取逆水土内甘美者效。

若露出一水面者。

损人。

去芦节。

贯众

(山草)杀虫辟时行不正

贯众(专入肝胃)。

即俗称为管仲者是也。

味苦微寒无毒。

世遇天时行不正之气。

人多用此置之水缸。

使人食之不染。

且不独力能解毒。

凡遇崩中带下。

并症瘕斑痘。

虫蛊骨鲠。

皆可用之。

盖以苦能杀虫。

寒能故也。

(以诸症皆因热成。

)昔王 百一选方。

言食鲤鱼羹。

为骨所鲠。

百药不效。

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

一喀而出。

可见软坚之功。

其殆若是之神矣!形似狗脊而大。

汁能制三黄。

化五金。

伏钟一乳一。

结沙制汞。

解毒软坚。

青葙子

(隰草)泻肝经风热

青葙子(专入肝)。

即鸡冠花子者是也。

备要又言即草决明。

味苦微寒无毒。

入足厥一陰一肝。

凡人一身风痒。

虫疥得蚀。

口一唇色青。

青盲翳肿。

多缘热盛风炽所致。

(亦有不尽风热者。

此则专就风热言。

)书言服此目疾皆愈。

唇青即散。

三虫皆杀。

风痒即绝。

无非因其血热除。

(寒能胜热。

)血脉和。

而病自可愈耳。

无他义也。

但瞳子散大者切忌。

(以能助火。

)类鸡冠而穗尖长。

捣用。

竹茹

(苞木)清肺凉胃解烦除呕

竹茹(专入肺胃)。

味甘而淡。

气寒而滑。

凡因邪热客肺。

肺金失养。

而致烦渴不宁。

膈噎呕逆。

恶阻呕吐。

吐血衄血等症者。

皆当服此。

(诸症皆就肺胃热论。

)盖味甘则中可安而烦不生。

味寒则热得解而气悉宁。

(又皮入肺上焦。

一温一胆汤用之。

)所以金匮之治产后虚烦呕逆。

则有竹皮大丸。

千金之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

则有甘竹茹汤。

(竹茹一升。

甘草茯苓黄芩各二两。

水煎服。

)产后虚烦头痛。

短气闷乱不解。

则有淡竹茹汤。

皆有至理内存。

不可不知。

取竹刮去外膜。

取二层如麻缕者良。

竹叶

(苞木)清脾胃凉心止渴除烦

竹叶(专入胃心)。

体轻气薄。

味甘而淡。

气寒微毒。

据书皆载凉心缓脾。

清痰止渴。

为治上焦风邪烦热。

咳逆喘促。

呕哕吐血。

一切中风惊痫等症。

(杲曰。

除新久风邪之烦热。

止喘逆气胜之上冲。

)无非因其轻能解上。

辛能散郁。

甘能缓脾。

凉能入心。

寒能疗热故耳。

然大要总属清利之品。

合以石膏同治。

则能解除胃热。

而不致烦渴不止也。

(叶生竹上。

故治上焦。

仲景治伤寒发一热大渴。

有竹叶石膏汤。

乃假其辛寒以散一陽一明之热邪也!)竹生一年。

嫩而有力者良。

(心尤妙。

天竺黄

(苞木)泻心热

天竺黄(专入心)。

系天竺国之竹。

一精一气结成。

其粉形如竹节。

味甘气寒。

与竹沥功用略同。

皆能逐痰利窍。

但此凉心去风除热。

为小儿惊痫风热。

痰涌失音。

较之竹沥。

其一性一和缓。

而无寒滑之患也。

(味甘故缓。

)今市肆多骨灰葛粉杂入。

不可不辨。

秦皮

(乔木)除肝热泻肾气

秦皮(专入肝胆肾)。

味苦气寒。

色青一性一涩。

功专入肝以除热。

入肾以涩气。

是以因风而见湿痹惊痫目障之症者。

则当用此苦燥苦降之味以除。

因脱而见崩带肠 下痢之症者。

则当用此取涩寒气以固。

如仲景白头翁之用秦皮苦涩之类。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等分。

)老子云。

天道贵涩。

惟涩故补。

服此不惟泄热止脱。

而且益肾有子矣。

至治赤眼肿痛。

则合黄连等分频点。

并秦皮一味。

煎汤以洗甚效。

(或加滑石黄连等分。

出外台秘要。

)但此气寒伤胃。

总不宜于胃虚少食之人耳。

出西上。

皮有白点。

渍水碧色。

书纸不脱者真。

大戟为使。

恶吴茱萸。

川楝子

(乔木)解郁热狂燥疝瘕蛊毒

川楝子(专入心包小肠膀一胱)。

即苦楝子。

因出于川。

故以川名。

又名金铃子。

楝实者是也。

味苦气寒微毒。

凡人冬时感冒寒邪。

至春而发则为一温一。

以致症见狂燥。

并疝瘕。

热被寒束。

症见囊肿一茎一强。

掣引作痛。

与夫寒热积聚。

(积由五脏所生。

聚由六腑所成。

)三虫内蚀者。

俱宜用此调治。

(有虫耗其津一液而渴。

须用此根叶加麝以投。

)以苦主有泄热之功。

寒有胜热之义。

故能使热悉除。

而毒蛊瘕疝。

亦得因其自心下降。

由于小一便而乃泄矣。

但人止知此为除疝之味。

(内经七疝。

曰冲、曰 、曰 癃、曰狐、曰 、曰瘕、曰厥)而不知有逐热解狂之力。

以至废而不治。

即其治疝。

亦不分其是寒是热。

是偏是平。

与夫偏有错杂多寡之异。

其痛亦不分其所痛之处。

是否自下而上。

从上而下。

(治病要在辨症。

)惟计古方茴香川楝。

历为治疝千古俎豆。

讵知疝属于热则痛。

必见囊肿一茎一强。

其痛亦必从下而上。

用以川楝纳入以为向导。

则热可除。

(热疝必用。

)如其疝并非热。

其痛自上而下。

痛引入腹。

且有厥逆吐涎。

非用辛一温一不能见效。

若以川楝同入。

则于理不免岐而二矣。

(寒疝不宜用。

)然古人立方治疝。

偏以川楝同投。

其意奚似。

盖缘邪有错杂。

则治不得不尔。

若以错杂之邪而概用以辛燥。

不更使病相左乎?绣尝语诸同人。

凡人用一药治病。

须当明其偏平。

偏症偏治。

平症平治。

错杂多寡不一之症。

则即当以错杂不一以治。

(括尽治病种类。

)昔绣治一族叔字次周一陰一疝。

其症是偏不平。

毫无一症混杂。

乃有附城一医。

必执古方。

用以川楝。

绣谓病症不杂。

何须用是。

然终谓其古方所用川楝。

稽书何无一语活动。

间有指属反佐。

亦无一语申明。

以致蒙混不解。

(书不尽言。

)绣只据理投服。

随手辄应。

而不为方所执。

及阅张璐本经逢原。

其辨川楝功用。

分为一陰一陽一二疝。

及有错杂之邪必用川楝之说。

始叹理道本同。

而古人则先于我而获。

绣益信己所治族叔之病。

而不敢用川楝者。

未始不有理存。

而竟所揆而如一也。

(理终不易。

)否则几为古方所误矣。

故凡疝因热邪。

及因蛊虫内蚀。

宜于川楝。

若使脾胃虚寒。

症属一陰一疝。

则川楝其切忌焉。

楝以川产为正。

去皮取肉。

去核用根。

有雌雄二种。

雄根色赤。

无子。

大毒忌火。

雌根白子多微毒。

可采。

去青留白。

单味酒煎投服。

杀虫治疟。

煎汤洗之。

可治中蛊。

即时吐出。

茴香为使。

密蒙花

(灌木)消肝热治青盲

密蒙花(专入肝)。

因冬不凋。

花开蒙密。

故以蒙名。

甘而微寒。

功专入肝经。

除热养营。

盖肝开窍于目。

目得血而能视。

虚则青盲肤翳。

热则赤肿眵泪。

目中赤脉。

及小儿痘疮余毒。

疳气攻眼。

得此甘能补益。

寒能除热。

肝血足而诸症无不愈矣。

然味薄于气。

佐以养血之药。

更有力焉。

取蜀中产者良。

酒浸一宿。

候干蜜拌。

蒸晒三次。

柿蒂

(山药)敛内郁热起

柿蒂(专入肺胃)。

味苦气平。

(时珍谓其苦一温一。

似非。

)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

然一辛热而一苦平。

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

(医通本草谓济生方治呃逆。

专取柿蒂之涩以敛内蕴之热。

丁香生姜之辛以散外郁之寒。

)如系有寒无热。

则丁香在所必用。

不得固执从治。

必当佐以柿蒂。

有热无寒。

则柿蒂在所必需。

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

是以古人用一药。

有合数味而见效者。

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

要使药与病对。

不致悖谬而枉施耳。

(竹茹芦根。

则较柿蒂一性一凉。

)柿霜专清肺胃之热。

能治咽喉口舌疮痛。

肠风痔漏。

然必元气未离。

始可投服。

若虚烦喘嗽切忌。

柿干同于柿霜。

但力少缓。

俱忌蟹。

(山果)泻胃肺热结

梨(专入肺胃)。

成于秋。

花皆白。

得西方金气之最。

味苦微酸。

气寒无毒。

功专入肺与胃。

凡胸中热结热嗽。

痰咳便秘。

狂烦咽干喉痛。

中风因热反胃不食。

(反胃有因热成。

有因寒致。

不可不辨。

)并汤火伤疮痈疽目障。

丹石热气。

一切属于热成者。

惟食梨数枚。

即能转重为轻。

消弭于无事。

(总录反胃转食。

药物不下。

用大悉尼一个。

以丁香十五粒。

刺入梨内。

纸裹煨熟。

圣惠方治小儿风热。

昏懵燥闷不能食。

用消梨三枚切破。

同粳米煮粥以食。

时珍曰。

按类编云。

一士人状若有疾。

厌厌无聊。

往谒杨吉老。

诊之曰。

君热症已极。

气血消烁。

此去三年。

当以疽死。

士人不乐而去。

闻茅山有道士。

医术通神。

而不欲自鸣。

乃衣仆衣。

诣山拜之。

愿执薪水之役。

道士留置弟子中。

久之。

以实白道士。

道士诊之笑曰。

汝便下山。

但日日吃好梨一颗。

如生梨已尽。

则取干者泡汤。

食滓饮汁。

疾自当平。

士人如其戒。

经一岁复见吉老。

见其颜貌腴泽。

脉息和平。

惊曰。

君必遇异人。

不然。

岂有痊理。

士人备告吉老。

吉老具衣冠。

望茅山设拜。

自咎其学之未至。

此与琐言之说仿佛。

观夫二条。

则梨之功。

岂小补哉。

然惟一乳一梨鹅梨消梨可食。

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

)然必元气素实。

大便素坚。

方可与食。

(宗 曰。

梨多食动脾。

少则不及病。

用梨者当斟酌之。

惟病酒烦渴人。

食之甚佳。

终不能却疾。

)若使元气虚弱。

误啖多致寒中。

盖梨是冷利之物。

服之中益寒冷。

金疮一乳一妇。

亦忌投服。

恐血得寒益凝。

岂可概谓能食而不审而别之乎?捣汁熬膏良。

姜汁蜜制。

清痰止嗽。

用莱菔与梨相间收藏。

则不烂。

西瓜

( )解心胞胃热止消渴

西瓜(专入心胞胃)。

内穣。

今人遇值三伏天燥。

不论男妇大小。

朝夕恣食。

诚以燥渴之极。

得此味甘色赤。

能引心胞之热。

下入小肠膀一胱而出。

令其心胸顿冷。

烦渴冰消。

故书载治太一陽一(膀一胱)一陽一明(胃)中 及热病大渴等病宜投。

(如春一温一夏热等症。

)并有天生白虎汤之誉。

惟是禀气素浓。

遇热消渴。

及伏气发瘟。

得此如汤泼雪。

若以脾胃素虚。

恣服转渴。

朝夕恣食。

必待膈滞上涌。

或泻或肿或胀。

元一陽一已削。

方为觉误。

悔莫及矣。

卫生歌云。

瓜桃生冷宜少食。

免至秋来成疟痢。

又瓜本寒。

曝之寒气益聚而寒矣!犹之油一性一本热。

经火煎熬。

则其一性一稍革而不热矣!因述此以为好食瓜者一箴。

铜青

(金)泻肝胆积热除目翳

铜青(专入肝胆)。

即俗所云铜绿者是也。

与空青所产不同。

铜青气禀地一陰一。

英华外见。

藉醋结成。

故味苦酸涩气寒。

能入肝胆二经。

按酸入肝而敛。

所以能合金疮止血。

苦寒能除风热。

所以能去肤赤及鼻息肉。

苦能泄结。

所以醋蘸喉中。

则吐风痰而使血气心痛皆止。

为散能疗喉痹牙疳。

醋调揩腋下。

治一胡一臭。

姜汁调点烂沿风眼。

(锦囊用真川连三钱。

杏仁八粒。

去皮生用。

生甘草六分。

胆矾一分。

铜青三分。

大元枣一枚。

水煎乘热搽眼。

)去疳杀虫。

所治皆厥一陰一之病。

(时珍曰。

吐痰须观人之虚实强弱而察其脉。

乃可投之。

海石

(石)散上焦积热软一下焦积块

海石(专入肺肾)。

即书所云浮石者是也。

其石系水沫结成。

浮于水上。

故以浮名。

色白体轻。

味咸气寒。

(时珍曰。

其质玲珑。

肺之象也。

)盖既有升上之能。

复有达下之力。

其曰能治上焦痰热。

目翳痘痈者。

以其气浮上达之谓也。

能治诸淋积块瘿瘤者。

以其咸润软坚之意也。

(余琰席上腐谈云。

肝属木当浮而反沉。

肺属金当沉而反浮何也。

肝实而肺虚也。

故石入水则沉。

而南海有浮水之石。

木入水则浮。

而南海有沉水之香。

虚实之反如此。

)至于实则宜投。

虚则忌服者。

以其忌有克削之气也。

味咸者良。

煨过水飞用。

空青

(石)泻肝积热除内外目翳

空青(专入肝)。

感铜一精一气而结。

故专入肝明目。

盖人得水气之清者为肝血。

其一精一英则为胆汁。

开窍于目。

血者五脏之英。

注之为神。

胆汁充则目明。

减则目昏。

铜亦清一陽一之气所生。

其气之清者为绿。

犹肝血也。

其一精一英为空青之浆。

犹胆汁也。

其为治目神药。

盖亦以类相感耳。

(出时珍)况人多怒则火起于肝。

水虚则火起于肾。

故生内外翳障。

得此甘酸大寒以除积热及火。

兼之以酸则火自敛。

兼得金以平木。

故治赤肿青盲。

其空青所含之浆。

可取点眼。

壳亦磨翳要药。

书云不怕人间多瞎眼。

只愁世上无空青。

但空青中水久则干。

必须验其中空内有青绿如朱者即是。

如无绿。

青亦可。

不必拘泥。

(圣济录治黑翳覆瞳。

用空青矾石烧各一两。

贝子四枚。

研细日点。

石膏

(石)清胃热解肌发汗

石膏(专入胃腑。

兼入脾肺)。

甘辛而淡。

体重而降。

其一性一大寒。

功专入胃。

清热解肌。

发汗消郁。

缘伤寒邪入一陽一明胃府。

内郁不解。

则必日晡热蒸。

口干舌焦唇燥。

坚痛不解。

神昏谵语。

气逆惊喘。

溺闭渴饮。

暨中暑自汗。

胃热发斑牙痛等症。

皆当用此调治。

(成无己曰。

风一陽一邪也。

寒一陰一邪也。

风喜伤一陽一。

寒喜伤一陰一。

营卫一陰一陽一。

为风寒所伤。

则非轻剂所能独散。

必须轻重之剂同散之。

乃得一陰一陽一之邪俱去。

营卫之气俱和。

是以大青龙汤以石膏为使。

石膏乃重剂。

而又专达肌表也。

)以辛能发汗解热。

甘能缓脾益气。

生津止渴。

寒能清热降火故也。

按石膏是足一陽一明府药。

邪在胃府。

肺受火制。

故必用此辛寒以清肺气。

所以有白虎之名。

肺主西方故也。

(杲曰。

石膏足一陽一明药也。

故仲景治伤寒一陽一明症。

身热目痛。

口干不眠。

以身以前。

胃之经也。

胸前肺之室也。

邪在一陽一明。

肺受火制。

所以有白虎之名。

)但西有肃杀而无生长。

如不得已而用。

须中病即止。

切勿过食以损生气。

(时珍曰。

此皆少壮肺胃火盛能食而病者言也。

若衰暮及气虚血虚胃弱者。

恐非所宜。

)况有貌属热症。

里属一陰一寒而见斑黄狂燥。

日晡潮热。

便秘等症。

服之更须斟酌。

惟细就实明辨。

详求其真可也。

(汪昂曰。

按一陰一盛格一陽一。

一陽一盛格一陰一二症。

至为难辨。

盖一陰一盛极而格一陽一于外。

外热而内寒。

一陽一盛极而格一陰一于外。

外冷而内热。

经所谓重一陰一必一陽一。

重一陽一必一陰一。

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也。

当于小一便分之。

便清者外虽燥一热而中实寒。

便赤者外虽厥冷而内实热也。

再看口中之燥润。

及舌胎之浅深。

胎黄黑者为热。

宜白虎汤。

亦有胎黑属寒者。

舌无芒刺。

口有津一液。

急宜一温一之。

误投寒剂则殆矣!又按热在胃。

热症见斑疹。

然必色赤如锦纹者为斑。

隐隐见红点者为疹。

斑重而疹轻。

斑疹亦有一陰一陽一。

一陽一症宜石膏。

又有内伤一陰一症见斑疹者。

微红而稀少。

此胃气极虚。

一逼一其无根之火游行于外。

当补益气血。

使中有主。

则气不外游。

血不外散。

若作热治。

生死反掌。

医者宜审。

)取莹白者良。

(亦名寒水石。

非盐一精一渗入土中结成之寒水石也。

)研细。

或甘草水飞。

或火 。

各随本方用。

鸡子为使。

忌豆铁。

青盐

(石)除肾血分实热

青盐(专入肾。

兼入心)。

即名戎盐。

禀至一陰一之气凝结而成。

不经煎炼。

生于涯 之一陰一。

其味咸。

气寒无毒。

能入少一陰一肾脏以治血分实热。

故凡病因肾起而见小一便不通。

胃中瘀赤涩昏。

及吐血溺血。

齿舌出一血。

牙龈热痛。

暨蛊毒邪气固结不解者。

宜以此味投治。

(普济方治风眼烂弦。

用戎盐化水点之。

仲景《金匮方》治小一便不通。

用戎盐弹丸大一枚。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水煎服之。

)俾肾补而热除。

咸入而坚软。

经曰。

热一婬一于内。

治以咸寒。

正此谓耳。

出西羌。

不假煎 。

方棱明润色青者良。

(石)补心润肾软坚除热

盐(专入心肾)。

之品类甚多。

有生海、(一江一淮南北)生池、(山西解州)生井、(四川云南)生土、(戎盐)生阶、(光明盐)生石、(石盐)生树、(水盐)生草(蓬盐)之各异。

然寒气味则一。

盐味咸气寒。

加以皂角末同煎。

则味又兼微辛。

五味惟咸润下。

故凡大小一便闭者。

得此则通。

五味惟咸走血。

故凡血热血痛者。

得此则入。

五味惟咸入骨。

故补肾药。

必当盐汤送下。

而诸骨筋痛。

借此则坚。

(骨消筋缓。

皆因湿一热所致。

经曰。

热一婬一于内。

治以咸寒。

譬如生肉易溃。

得盐一性一寒咸则能坚久不坏。

时珍曰。

肾主骨。

咸入骨也。

)五味惟咸润燥。

而辛又能泄肺。

故凡痰饮喘逆。

得此则降。

(时珍曰。

吐药用之者。

咸引水聚也。

能取豆腐。

与此同义。

)五味惟咸软坚。

故凡结核积聚。

得此则消。

五味惟咸补心。

故凡病因心起而见喜笑不休。

则当用此沸饮遏止。

(用盐 赤而饮。

亦水制火之意。

)至于痈肿恶毒。

眼目暴赤。

酒醉颠狂。

汤火急迫。

凡其因热而起者。

无不借此以寒胜热。

(主意)而使诸症其悉平矣!但咸虽能走血。

多食则血即凝。

咸虽下趋。

过咸则反水上吐。

所以霍乱臭毒头疼腹痛等症。

则可引涎上膈而吐之也。

水肿如何忌食。

恐其以水助水之意也。

横生逆生。

如何用盐即便缩入正产。

(千金方用盐摩产妇腹。

并涂儿足底。

仍急爪搔之。

)以其力有上舒之意也。

水蛭蚯蚓及蛊。

如何得此即化。

以其寓有以水济火之意也。

(孙真人治喉中生肉。

用绵裹筋头。

拄盐揩之。

日五六度。

圣惠方治帝钟喉风。

垂长半寸。

食盐频点之。

即消。

)多食如何口渴。

以其渗去胃中津一液也。

朴硝

(石)消脏腑热邪固结

朴硝(专入肠胃。

兼入肾)。

即皮硝。

生于卤地。

刮取。

初次煎成为朴。

由朴再煎为芒。

其一性一最一陰一。

善于消物。

故以硝名。

其味苦而且辛。

凡五金八石。

用此俱能消除。

况人脏腑积聚乎!然必热邪深固。

闭结不解。

用以苦咸以为削伐。

则药与病符。

自不见碍。

(时珍曰。

硝禀太一陰一之一精一。

水之子也。

气寒味寒。

走血而润下。

荡涤三焦肠胃实热一陽一强之病。

乃折治火邪药也。

好古曰。

硝利小一便而堕胎。

然伤寒妊一娠可下者。

用此兼大黄引之。

直入大腹润燥 坚泻热。

而母子俱安。

经云。

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

此之谓欤。

以在下言之。

则便溺俱一陰一。

以前后言之。

则前气后血。

以肾言之。

总主大小一便难。

溺涩闭结。

俱为水少火盛。

成无己曰。

热一婬一于内。

治以咸寒。

佐之以苦。

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用也。

汪昂曰。

丰城尉家有猫。

子死腹中。

啼叫欲绝。

医以硝灌之。

死子即下。

后有一牛。

亦用此法得活。

)如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之类。

虽其用有大黄。

可以除热。

然亦不得不假软坚之药耳。

若使病非实热。

及或热结不坚。

妄用承气朴硝等以为消削。

其不伤人一性一命几希。

(唐时腊日。

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

皆用此硝炼成者。

通治积热诸病。

有神效。

贵在用者的中尔。

)但朴硝初煎一性一急。

芒硝久煎差缓耳。

大黄为使。

玄明粉

(石)泻肠胃实热

玄明粉(专入肠胃)。

系芒硝再煎而成。

其色莹白。

辛甘而冷。

功用等于芒硝。

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

(陈不除则泻痢不止。

用宜同大黄推荡。

正书所云通因通用之意。

若热闭不解。

亦当用此下夺。

)然 过多遍。

其一性一稍缓。

不似芒硝。

其力迅锐。

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王好古曰。

玄明粉治一陰一毒一切。

非伏一陽一在内不可用。

若用治真一陰一毒。

杀人甚速。

时珍曰。

神农本草言朴硝炼饵。

服之轻身神仙。

盖方士窜入之言。

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

炼多遍。

佐以甘草。

去其咸寒之毒。

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

少年气壮者。

量与服之。

亦有速效。

若脾胃虚冷及一陰一虚火动者。

服之是速其咎矣。

)若佐甘草同投。

则膈上热痰。

胃中实热。

肠中宿热。

又克见其治矣。

兼洗眼目消肿。

(绣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

初觉一二次甚明。

召绣同搽。

绣揣眼病非热不得用。

是因未允。

越后族兄屡擦屡坏。

始信余言不谬。

)忌苦参。

寒水石

(石)解火热利水道

寒水石(专入胃肾)。

又名凝水石。

又名白水石。

生于卤地。

因盐一精一渗入土中。

年久结聚。

清莹有棱而成也。

味辛而咸。

气寒无毒。

书载能治时行大热口渴水肿。

盖以一性一禀纯一陰一故也。

经曰。

热一婬一于内。

治以咸寒。

又曰。

小热之气。

凉以和之。

大热之气。

寒以收之。

服此治热利水。

适相宜耳。

(永类方男一女转脬不得小一便。

寒水石二两。

滑石一两。

葵子一合。

水煎即利。

易简方汤火伤。

用寒水石烧研敷。

经验方小儿丹毒皮肤热赤。

用寒水石半两。

白土一分。

为末。

醋调涂。

)然此止可暂治有余之邪。

及敷汤火水伤。

若虚人热浮。

其切忌焉。

莹白含之即化者真。

否即是伪。

但真者绝少。

雪水

(天水)解热消燥

雪水(专入胃)。

气禀太一陰一。

水极似土。

虽于冬时置而不问。

然值伤寒一陽一毒。

瘟疫时毒。

丹毒内炽。

并盛夏暑热内一婬一。

而见燥一热殆甚者。

并可用此调治。

(宗 曰。

腊雪水大寒之水也。

故治以上诸病。

)且能以解烧酒诸毒。

是以书载凡治热症。

可用块置于两一乳一之间。

且云宋徽宗因食冰过甚致病。

医士杨介仍以冰煎诸药以治其源。

深得用冰义耳。

因知病因冰起。

还以冰解之也。

孩儿茶

井清上膈热痰

孩儿茶(专入心肺)。

味苦微涩。

一性一凉无毒。

功专清上膈热。

化痰生津。

收湿凉血生肌。

凡一切口疮喉痹。

时行瘟瘴。

烦燥口渴。

并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

及妇人崩淋经一血不止。

一陰一疳痔肿者。

服之立能见效。

出南番。

是细茶末入竹筒。

理土中。

日久取出。

捣汁熬成。

块小润泽者上。

大而枯者次之。

真伪莫辨。

气质莫考。

用宜慎之。

熊胆

(兽)凉心平肝

熊胆(专入心肝。

兼入脾大肠)。

味苦一性一寒无毒。

功专凉心平肝。

惟其凉心。

所以能治心痛疰忤热邪等症。

惟其平肝。

所以能治目赤翳障。

恶疮痔漏等症。

且能入脾而治黄胆湿邪。

入大肠而治久痢疳 湿一热。

并治小儿风痰壅塞。

发作惊痫。

要皆除热凉血。

而病自愈耳。

凡此只可作丸。

勿煎汤。

通明者佳。

(但以米粒之多点水出。

运转如飞者良。

)一性一善辟尘。

扑尘水上。

投胆少许。

则尘豁然而开。

又取少许。

研滴水中。

挂如线,直至水底不散者真。

鳢鱼胆

(无鳞鱼)鳢鱼肉补脾利水 鳢鱼胆泻心脾热治喉痹

鳢鱼胆(专入心脾)。

即属乌鳢。

又名七星鱼者是也。

其物伏土胜水。

味甘一性一寒无毒。

凡人身患十种水气。

垂死。

可用肉与冬瓜葱白以治。

且煮汤浴儿。

可以稀痘。

(杨拱医方摘要曰。

除夕黄昏时。

用大乌鱼一尾。

小者二三尾。

煮汤浴儿遍身。

七窍俱到。

不可嫌腥。

以清水洗去也。

若不信。

但留一手一足不洗。

遇出痘时。

则未洗处偏多也。

此乃异人所传。

不可轻易。

)胆味书虽载甘。

(日华曰。

诸鱼胆苦。

惟此胆甘可食。

为异也。

腊月收取。

)然尝之终苦。

凡喉痹将死者。

点入即愈。

病深者水调灌之亦可。

石决明

(蚌蛤)入肝除热磨翳

石决明(专入肝)。

一名千里光。

得水中一陰一气以生。

其形如蚌而扁。

味咸气寒无毒。

入足厥一陰一肝经除热。

为磨翳消障之品。

缘热炽则风必生。

风生则血被风阻而障以起。

久而固结不解。

非不用此咸寒软坚逐瘀清热祛风。

则热何能祛乎?故本事真珠母丸与龙齿同用。

皆取清散肝经积热也。

但此须与养血药同入。

方能取效。

且此气味咸平。

入服消伐过当。

不无寒中之弊耳。

亦治骨蒸劳热五一淋。

(汪昂曰。

能清肝肺故也。

)研细水飞点目。

能消外瘴。

痘后眼翳。

可同谷一精一草等分细研。

猪肝蘸食即退。

七孔九孔者良。

盐水煮。

面裹煨熟。

为末水飞。

恶旋复。

珍珠

(蚌蛤)除心肝热邪及脾肾湿一热

珍珠(专入心肝。

兼入脾胃)。

即蚌所生之珠也。

珠禀太一陰一精一气而成。

故中秋无月。

则蚌即无珠也。

此药冯楚瞻辨论最详。

谓其功用多入一陰一经。

其色光明。

其体坚一硬。

大小无定。

要以新完未经钻缀者为尚。

味甘微咸。

气寒无毒。

入手少一陰一心经足厥一陰一肝经。

盖心虚有热。

则神气浮游。

肝虚有热。

则目生翳障。

(目为肝窍。

)除二经之热。

故能镇心明目也。

耳聋本属肾虚有热。

(耳为肾窍。

)甘寒所以主之。

逆胪者胪胀也。

胸腹气逆胀满。

以及手足皮肤皆肿也。

经曰。

诸湿肿满。

皆属脾土。

诸满一胀一大。

皆属于热。

此脾虚有热。

兼有积滞所致。

珍珠味甘。

既能益脾。

寒能除热。

体坚复能磨积消滞。

故亦主之。

珠藏于泽。

则川自媚。

况涂于面。

宁不令人润泽颜色乎?至于疔毒痈肿。

长肉生肌。

尤臻奇效。

但体最坚一硬。

研如飞面。

方堪服食。

否则伤人脏腑。

外掺肌肉作疼。

蚌蛤无一陰一陽一牝一牡。

故珠专一于一陰一精一也。

金汁

(人)入解胃腑热毒

金汁(专入胃)。

系取粪入镡。

埋于土内。

三年取出。

莹清如水者是耳。

味苦气寒。

置于土中。

时久得其土气最浓。

故能入胃。

大解热毒。

凡湿一热时行。

毒势冲迫。

势危莫制者。

用此灌之。

下咽稍减。

以其气味相投。

故能直入其巢而破其毒耳。

(的解)即初生小儿周时内毒气方张。

用此服一二分。

既能化毒。

且能免后痘疹。

此最灵验。

但禀体气寒。

体瘦色白者。

不可误用。

恐其反夺天真耳。

不可不审。

灌花用此最良。

秋石

(人)涤肾热

秋石(专入肾)。

本于人溺。

因秋露水搅澄晒干刮取而成。

故名秋石。

味咸气一温一。

据书载能滋一陰一润脏。

退蒸软坚。

治痨止嗽。

通溺利便。

涩一精一固气。

且云经火 炼。

去其咸寒。

转为一温一补。

一温一而不燥。

润而不滞。

清不损元。

降不败胃。

为滋一陰一降火之圣药。

(为一精一火两衰而用。

)然绣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

一温一处少而寒处多。

(一温一止由于火 。

而非溺中浊气。

具有一温一补之一性一也。

)虚劳火重。

服此似不甚碍。

(以其具有清火之一性一耳。

)间有微功。

亦非补中正剂。

(补中惟参耆。

惟附桂。

惟地茱。

乃补中正剂耳。

)若使气薄。

火衰水泛。

纵经 炼。

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 炼。

亦不能以补命门之火。

以其气质本寒故也。

)法于秋时取童便。

每缸用石膏七钱。

桑搅澄。

倾去清液。

如此二三次。

乃入秋露水搅澄。

如此数次。

秽净咸减。

以重纸铺上。

晒干。

刮去在下重浊。

取轻清为秋石。

再研入罐。

铁盏盖定。

盐泥固济。

升打。

升起盏上者名秋水。

味淡而香。

乃秋石之一精一英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内经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寒《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热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