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湿与不同。者。受湿无多。止用甘《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湿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四·泻剂-泻湿

本草求真

上编 卷四·泻剂-泻湿

泻湿与不同。

者。

受湿无多。

止用甘平轻淡。

使水缓渗。

如水入土。

逐步渗泄。

渐渍不骤。

泻湿者。

受湿既多。

其药既须甘淡以利。

又须咸寒以泻。

则湿始从热解。

故曰泻湿。

然泻亦须分其脏腑。

如湿在肺不一泄。

宜用薏苡仁黑牵牛车前子黄芩白薇之类。

但薏苡仁则治水肿湿痹。

疝气热一淋。

黑牵牛则治脚气肿满。

大小一便秘。

黄芩则治癃一闭肠 。

寒热往来。

车前子则治肝肺湿一热以导膀一胱水邪。

白薇则治淋痹酸痛。

身热肢满之为异耳!如湿在于脾胃不泻。

宜用木瓜白藓皮蚯蚓白矾寒水石之类。

但木瓜则治霍乱泄泻转筋。

湿一热不调。

白藓皮则治关窍闭塞。

溺闭一陰一肿。

蚯蚓则治伏热鬼疰。

备极热毒。

白矾则能酸收涌吐。

逐热去沫。

寒水石则能解热利水之有别耳。

如湿在于脾胃不清。

宜用扁蓄茵陈苦参刺 皮之类。

但扁蓄苦参则除湿一热杀虫。

茵陈则除湿一热在胃发黄。

刺 皮则治噎膈反胃之不同耳。

如湿在心不化。

宜用灯草木通黄连连翘珍珠苦楝子之类。

但灯草则治五一淋伏热。

黄连则治实热湿蒸。

木通则治心热水闭。

连翘则治痈毒淋结。

珍珠则治神气浮游。

水胀不消。

苦楝子则治热郁狂燥。

疝瘕蛊毒之有分耳。

若在小肠湿闭而见淋闭一茎一痛。

则有海金沙以除之。

溺闭腹肿。

则有赤小豆以利之。

娠妊水肿。

则有赤茯苓以导之。

膀一胱湿闭而见水肿风肿。

则有防己以泄之。

暑湿内闭。

则有猪苓以宣之。

小一便频数。

则有地肤子以开之。

水蓄烦渴。

则有泽泻以治之。

实热炽甚。

则有黄柏以泻之。

暑热湿利。

则有滑石以分之。

他如肾有邪湿症见血瘀溺闭。

则有宜于琥珀海石矣。

症见水气浮肿。

则有宜于海蛤矣。

症见痔漏淋渴。

则有宜于文蛤矣!而寒水石苦参之能入肾除湿。

又自可见。

肝有邪湿。

症见惊痫疫疟。

则有宜于龙胆矣!症见风湿内乘。

小一便痛闭。

则有宜于萆 矣!而连翘珍珠琥珀之能入肝除湿。

又自可推。

凡此皆属之剂也。

至于水势澎湃。

盈科溢川。

则又另有法在。

似不必于此琐赘云。

泽泻

(水草)泻膀一胱气分湿一热

泽泻(专入膀一胱肾)。

甘淡微寒。

能入膀一胱气分。

以泻肾经火邪。

功专利水除湿。

故五苓散用又治水蓄烦渴小一便不利。

或吐或泻。

五苓散主之。

方用泽泻。

故知长于行水。

)八味丸用此以泻肾经湿火。

(时珍曰。

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

乃取其泻膀一胱之邪气。

非接引也。

古人用补药。

必兼泻邪。

邪去则补药得力。

一辟一阖。

此乃玄妙。

后人不知此理。

专一于补。

所以久服必有偏胜之害矣。

汪昂曰。

六味丸有熟地之一温一。

丹皮之凉。

山药之涩。

茯苓之渗。

山茱之收。

泽泻之泻。

补肾而兼补脾。

有补而必有泻。

相和相济。

以成之功。

乃平淡之神奇。

所以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

即有加减。

或加紫河车一具。

或五味麦冬杜仲牛膝之类。

不过一二味。

极三四味而止。

今人或疑泽泻之泻而减之。

多拣本草补药。

恣意加入。

有补无泻。

且客倍于主。

责成不专。

而六味之功。

反退处于虚位。

失制方之本意矣。

此近世庸师之误也。

俾其补不偏胜。

则补始无碍耳。

岂曰泽泻补一陰一。

功同于地黄之列哉?第其湿一热不除。

则病症莫测。

故有消渴呕吐。

痰饮肿胀。

脚气一陰一汗。

尿血泄一精一种种等症。

(病症皆因湿一热为害。

)用此甘淡微咸以为渗泄。

(一精一泄安可渗利。

因于湿一热而成。

不得不渗利耳。

)则浊气既降。

而清气上行。

(故有耳聪目明之功。

)所谓一除而百病与之俱除也。

但小一便过利。

则肾水愈虚。

而目必昏。

(易老云。

泻伏水。

去留垢。

故明目。

小一便利。

肾气虚。

故目昏。

)此一定之理耳。

盐水炒。

或酒拌。

忌铁。

木通

(蔓草)泻心经小肠湿一热

木通(专入心。

兼入小肠。

古名通草。

今之通草。

即古所名通脱木)。

甘淡轻虚。

据书开载治效甚多。

然究不外清火通窍利水数端而已。

缘人一身上下。

外无风寒暑湿六一婬一郁而为热。

内无火气熏蒸。

则水道顺畅。

一身安养。

上自咽喉以迄心胸。

下自大腹以迄二便。

而无膈结不通之弊矣。

东垣曰。

凡人肺受热邪。

津一液气化之源绝。

(肺为水源。

)则泉水断流。

(源绝则流断。

)膀一胱受湿一热癃一闭约束。

则小一便不通。

(湿一热为害。

)朱二允曰。

火在上则口燥眼赤鼻干。

在中则心烦呕哕。

在下则淋闭足肿。

木通藤细有孔。

两头皆通。

体轻质浮。

味淡气渗。

能泻君火。

火退则小一便自利。

(心与小肠相表里。

)便利。

则诸经火邪皆从心水而下降矣。

是以行经下一乳一。

(火不内亢则经调一乳一通。

)破血除蒸。

(热除则血破。

血破则蒸除。

)止烦住痛。

(心热清则烦除痛止。

)排脓生肌。

(心热除则气血得养而肌肉生。

)开关利节。

(心窍通则经络流行。

故关节亦通。

)并凡因于湿一热而成者。

无不借此以为开导。

此虽类泽泻同为渗利。

但君火动则宜木通。

相火动则宜泽泻也。

惟神气亏损。

汗多外出。

及虚弱孕妇者切忌。

以一性一通利故耳。

车前子

(隰草)清肝肺风热以道膀一胱水邪

车前子(专入肝肺。

)甘咸一性一寒。

据书皆载能治膀一胱湿一热。

以通水道。

然余谓膀一胱之清。

由于肝肺之肃。

凡人泻利暴作。

小水不通。

并湿痹五一淋。

暑热泻利。

难产目赤。

虽有膀一胱水涸不能化一陽一。

然亦有为肝肺感受风热。

以致水不克生。

故须用此以清肝肺。

兼咸下降以清水道。

(圣惠方风热目暗。

用车前子宣州黄连各一钱为末。

食后一温一服效。

又景驻丸治肝肾俱虚。

眼目昏花。

或生障翳。

迎风有泪。

久服补肝肾。

增目力。

车前子熟地黄酒蒸三两。

菟丝子酒浸五两。

蜜丸。

时珍曰。

服此治目。

须佐他药。

如六味地黄丸之用泽泻也。

若单用。

则走泄太过。

恐非久服之物。

又欧一陽一公常得暴下病。

国医不能治。

夫人买市人药一帖进之而愈。

方叩其方。

则车前子一味为末。

饮服二钱匕云。

此药利水而不动气。

水道利则清浊分。

各藏自止矣!

)是以五子衍宗丸。

用此以为四子之佐。

(五子衍宗丸。

枸杞菟丝各八两。

五味复盆各四两。

车前二两。

蜜丸。

遗泄者。

车前易莲子。

)金匮肾气丸。

用此以为诸药之助。

且此肝肺既清。

风热悉去。

则肺不受热而化源有自。

肝不破风而疏泄如常。

一精一与溺二窍。

本不相兼。

水得气而通。

一精一得火而泄。

故水去而火益盛。

一精一盛而气益固。

所谓服此令人有子。

(明医杂录云。

服固一精一药日久。

须服此行一房。

即有子。

)及渗利而不走气。

(冯兆张曰。

利膀一胱水窍而不及命门一精一窍。

故浊一陰一去而肾愈固。

热去而目自明也。

)与茯苓同功者。

正谓此也。

但气虚下陷。

肾气虚脱。

切勿服耳。

酒蒸捣饼焙研用。

灯草

(隰草)泻心火以消水

灯草(专入心)。

味淡而寒。

体小气微。

诸书皆称能降心火。

以其心治心也。

心火清则肺金肃。

(故书曰清肺。

)心与小肠相表里。

则热尽从小一便而出矣。

且热去而血亦宁。

故能止血通淋。

清上焦伏热。

五一淋之圣药也。

(五一淋有气血膏劳石之分。

)烧可治喉痹。

(一方。

灯心灰二钱。

蓬砂末一钱吹。

一方。

灯心箬叶烧灰吹。

一方。

灯心草红花。

烧灰酒服。

)及以灰涂一乳一上。

则儿饲不夜啼。

缚把擦癣。

则虫从草出。

浮水可见。

且能断根矣。

气虚小一便不禁者。

忌服。

扁蓄

(隰草)除湿一热杀虫

扁蓄(专入脾)。

味苦气平。

功专利水清热。

除湿杀虫。

是以小儿 病。

女子一陰一蚀浸一婬一瘙痒疽痔诸病。

无不借此以为主治耳。

(海上歌云。

心头急痛不能当。

我有仙人海上方。

扁蓄醋煎通口咽。

管教时刻便安康。

)以其味苦则热泄。

味苦则虫伏。

但此止属标治。

不能益人。

勿常用也。

叶细如竹。

弱一茎一蔓引。

促节有粉。

三月开细红花。

(蔓草)祛肝风除胃湿

萆 (专入肝胃)。

味苦气平。

功专祛风除湿固肾。

凡人一大便燥结。

小一便频数。

每于便时痛不可忍者。

此必大便热闭。

积热腐瘀等物。

同液乘虚流入小肠。

故于便时即作痛也。

(杨子建万金护命方云。

凡人小一便频数。

不计度数。

便时一茎一内痛不可忍者。

此疾必先大腑秘热不通。

水液只就小肠。

大腑愈加干渴。

甚则浑身热。

心燥思凉水。

如此即重症也。

此疾本因贪酒色。

积有余毒腐物瘀血之类。

随虚水入于小肠。

故便时作痛也。

此乃小一便频数而痛。

与淋症涩而痛者不同也。

宜用萆 一两。

盐水炒为末。

每服二钱。

使水道转入大肠。

仍以葱汤频洗谷道。

令气得通。

则小一便数及痛自减也。

)且水道不清。

则湿一热不除。

而肝火愈炽。

筋骨愈痿。

萆 气味苦平。

既能入肝祛风。

(时珍曰。

厥一陰一主筋属风。

一陽一明主肉属湿。

萆 之功长于去风湿。

所以能治缓弱痿痹。

遗浊恶疮。

诸病之属风湿者。

)复能引水归入大肠以通谷道。

俾水液澄清。

而无痛苦之患矣。

又安有痹痛腰冷。

膀一胱宿水。

与一陰一痿失溺。

痔漏恶疮之累乎?昔人云。

既有逐水之功。

复有摄一精一之力。

(湿一热除则一精一自不走泄。

)洵不诬耳!菝 土茯苓。

与萆虽不相类。

而功用不远。

白虚软者良。

薏苡为使。

畏大黄柴一胡一前一胡一。

忌茗醋。

(萆 根细长浅白。

菝 根作块赤黄。

海金沙

(隰草)利小肠血分湿一热

海金沙(专入小肠)。

味甘而淡。

气寒无毒。

为主通利小肠血分要药。

凡小肠热闭。

而见五一淋疼痛不止者。

服之使热尽从小一便而出。

且于伤寒热闭。

而见腹满狂燥。

则当于此加栀子朴硝蓬砂投治。

俾热亦从小一便而出。

此灶里一抽一薪之一义也。

但肾脏真一陽一不足切忌。

淘净。

取浮者晒干。

捻之不沾指者真。

忌火。

防己

(蔓草)除湿利水泻下焦湿一热

防己(专入膀一胱)。

辛苦大寒。

一性一险而健。

善走下行。

长于除湿通窍利道。

能泻下焦血分湿一热。

及疗风水要药。

(杲曰。

本草十剂云。

通可去滞。

通草防己之属是也。

夫防己大苦寒。

能泻血中湿一热。

通其滞塞。

亦能泻大便。

补一陰一泻一陽一。

比之于人。

则险而健者也。

幸灾乐祸。

能首为乱阶。

然善用之。

亦可敌凶一穴一险。

)故凡木湿喘嗽。

热气诸痫。

一温一疟脚气。

水肿风肿。

痈肿恶疮。

及湿一热流入十二经。

以致二一陰一不通者。

皆可用此调治。

若属脚气肿痛。

(湿则肿。

热则痛。

)如湿则加苍术薏苡木瓜。

热加黄芩黄柏。

风加羌活萆 。

痰加竹沥南星。

痛加香附木香。

血虚加四物。

大便秘加桃仁红花。

小一便秘加牛膝泽泻。

痛连臂加桂枝威灵仙。

痛连胁加胆草。

随症通活。

斯为善矣!但此气味苦寒。

药力猛迅。

若非下焦血分实热实湿。

(木通甘淡。

泻气分湿一热。

防己苦寒。

泻血分湿一热。

)及非二便果不通利。

妄用此药投治。

其失匪轻。

不可不知。

此虽有类黄柏地肤子。

但黄柏之泻膀一胱湿一热。

则并入肾泻火。

味苦而不辛。

此则辛苦兼见。

一性一险而健。

故于风水脚气等症兼理。

地肤子之泻膀一胱湿一热。

味苦而甘。

力稍逊于黄柏。

此则健险异常。

有辛无甘。

而为乱阶之首也。

其一泻热与湿。

而气味治功。

各别如此。

己有二种。

曰汉曰木。

治风须用木防己。

治水须用汉防己。

汉已根大而虚。

通心有花纹。

色黄。

木己黑点黄腥木强。

酒洗用。

恶细辛。

畏萆 。

茵陈

(隰草)治太一陽一陽一明湿一热

茵陈(专入膀一胱胃)。

味苦微寒。

诸书皆言湿一热伏于一陽一明。

(胃)用此以入太一陽一膀一胱发汗利水。

俾太一陽一陽一明湿一热之邪。

尽得于药而解矣!且治伤寒时疾狂一热。

瘴疟头痛头旋。

女人疝瘕。

亦是湿一热为病。

但黄原有一陰一陽一寒热之分。

一陽一黄者由热蕴于脾土。

如苗值于大旱。

则苗必燥而黄。

是苗因燥而黄者也。

太涝则苗必湿而黄。

是苗因湿而黄者也。

热为一陽一。

寒为一陰一。

故黄亦以一陰一陽一分之。

(一陽一黄身如橘色。

汗如柏汁。

寒黄黄而色晦。

当细辨别。

)是以仲景立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以治一陽一黄之症。

又立茵陈附子汤。

以治一陰一黄之症。

茵陈治黄通剂。

在人审其所因而酌治耳。

若蓄血发黄。

则治不在茵陈之列。

以茵陈本属气分药也。

于血则不能治矣。

茵陈本有二种。

叶细而青蒿者可用。

若生子如铃。

则为山茵陈矣。

专于杀虫。

及治口疮。

地肤子

(隰草)泻膀一胱血虚湿一热利小一便淋闭

地肤子(专入膀一胱)。

治淋利水清热。

功颇类于黄柏。

但黄柏其味苦烈。

此则味苦而甘。

黄柏大泻膀一胱湿一热。

此则其力稍逊。

凡小一便因热而见频数及或不禁。

用此苦以入一陰一。

寒以胜热。

而使湿一热尽从小一便而出也。

(频数既谓之热。

则不禁当不得以热名。

然不禁亦有因于膀一胱邪火妄动而致者。

但频数不禁出于体旺。

则为一陽一火偏胜。

用以实治则可。

出于虚衰老弱。

虽有邪火内炽。

亦恐真一陽一不足。

当为详慎。

)但虚火偏旺而热得恣。

固当用以清利。

若不佐以补味同入。

则小水既利而血益虚。

血虚则热益生。

热生而淋其益甚矣。

故宜佐以牡蛎山药五味收涩之剂。

俾清者清。

补者补。

通者通。

涩者涩。

滋润条达而无偏胜为害之弊矣!且能以治因热 疝。

并煎汤以治疮疥。

至书所谓益一精一强一陰一。

非是具有补益之能。

不过因其热除。

而即具有坚强之意耳。

类蚕沙。

恶螵蛸。

(藏器曰。

众病皆起于虚。

虚而多热者。

加地肤子甘草。

白藓皮

(山草)泻脾胃湿一热

白藓皮(专入脾胃)。

味苦与咸。

一性一寒无毒。

盖一陽一明胃土喜燥恶湿。

一有邪入。

则一陽一被郁不伸而热生矣。

有热自必有湿。

湿一婬一则热益盛。

而风更乘热至。

相依为害。

以致关节不通。

九窍不利。

见为风疮疥癣。

一毛一脱疸黄。

湿痹便结。

溺闭一陰一肿。

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

(诸症皆就湿一热以论。

)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

以为开关通窍。

俾水行热除风息。

而症自克平。

(肘后治鼠 已破。

出脓血。

用白藓皮煮汁服一升。

当吐若鼠子也。

又陈延之治产后中风人虚不可服他药者。

一物白藓皮汤一温一服。

)奈世不察。

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

其亦未达本经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

若使素属虚寒。

切勿妄用。

根黄白而心实者良。

取皮用。

恶桑螵蛸茯苓桔梗萆 。

苦参

(山草)清热除湿杀虫

苦参(专入肾。

兼入脾胃)。

味苦至极。

古书有云。

虽在五参之外。

(人参。

沙参。

紫参。

丹参。

玄参。

)云参亦属有补。

然究止属除湿导热之品。

于补其奚济乎?(绣按。

五参除人参可以言补。

余不得以补名。

)凡味惟甘为正。

惟一温一为补。

苦参味等黄柏。

寒类大黄。

一陰一似朴硝。

(的解)号为极苦极寒。

用此杀虫除风。

治水去疸。

扫疥治癞。

开窍通道。

清痢解疲。

或云有益。

若谓于肾有补。

纵书立有是说。

亦不过从湿除热祛之后而言。

岂真补一陰一益肾之谓哉?

况有用此擦牙。

而更见有腰痛伤肾之症。

其可谓之补肾者乎!(素问云。

五味入胃。

各归其所喜攻。

久则增气。

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王冰注云。

入肝为一温一。

入心为热。

入肺为清。

入肾为寒。

入脾为至一陰一而兼四气。

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

各从本脏之气用尔。

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

此其类也。

气增不已。

则脏气有偏胜。

偏胜则脏有偏绝。

故有暴夭。

是以药不具五味。

不备四气。

而久服之。

虽且复胜。

久必暴夭。

但人疏忽。

不能一精一候耳。

张从正云。

凡药皆毒也。

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

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

必有偏胜。

气增之患。

诸药皆然。

学人当触类而长之可也。

)至脾胃虚寒。

尤为切忌。

泔浸。

去腥气。

蒸用。

玄参为使。

恶贝母菟丝子漏芦。

反藜芦。

琥珀

(寓木)清肝肾热邪利水消瘀

琥珀(专入心肝。

兼入小肠肾)。

甘淡一性一平。

(承曰。

茯苓生于一陰一而成于一陽一。

琥珀生于一陽一而成于一陰一。

)按书虽曰脂入土而成宝。

合以镇坠等药。

则能安魂定魄。

色赤能入心肝二经一血分。

合以辛一温一等药。

则能消瘀破瘕。

生肌合口。

其味甘淡上行。

合以渗利等药。

则能治淋通便。

燥脾补土。

(经曰。

饮食入胃。

游溢一精一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一精一。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一胱。

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

)且能明目退翳。

(即退翳之效。

)逐鬼杀魅。

(即安魂魄之效。

)谓是水去热除安镇之意。

但此一性一属消磨。

则于真气无补。

气属渗利。

则于本源有耗。

此惟水盛火衰者。

用之得宜。

若使火盛水涸。

用之不能无虑。

(血瘀而小一便不利者宜用。

血少而小一便利者。

反致燥急之苦。

)松脂入土。

年久结成。

或枫脂结成。

以摩热拾芥者真。

(市人多煮鸡子及青鱼胆伪之。

摩热亦能拾芥。

宜辨。

芥即禾草。

)用柏子仁末。

入瓦锅同煮半日。

捣末用。

猪苓

(寓木)除膀一胱血分湿一热

猪苓(专入膀一胱肾)。

甘淡微苦。

一性一平无毒。

得枫根之余气以成。

形如猪屎。

故以猪名。

凡四苓五苓等方。

并皆用此。

(仲景用茯苓泽泻白术与桂。

名五苓散。

为治水之总剂。

方中用以肉桂。

盖以膀一胱津一液。

赖气以化。

则能以出。

用肉桂辛热。

所以化其气也。

除桂名四苓散。

李东垣曰。

无恶寒症。

不可用桂。

周扬俊曰。

五苓为渴而小一便不利者设。

若不渴则茯苓甘草足矣。

若但渴。

则四苓足矣。

)一性一虽有类泽泻。

同入膀一胱肾经。

解热除湿。

行窍利水。

然水消则脾必燥。

水尽则气必走。

泽泻虽同利水。

一性一亦类燥。

然咸一性一居多。

尚有润存。

泽虽治火。

一性一亦损气。

然润能滋一陰一。

尚有补在。

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

则润燥适均。

而无偏陂之患矣。

至于茯苓。

虽属渗剂。

有湿自可以去。

然茯则入气而上行。

此则入血而下降。

且与泽泻利水消肿。

治疟止痢等药。

审属暑邪湿一热内闭。

无不借此以为宣导之需。

(疟多由暑。

暑必成疟。

)古人已云清利小一便。

无若此快。

以故滋一陰一药中。

止有泽泻。

而不用及猪苓。

正谓此耳。

(故六味丸有泽泻。

无猪苓。

)但此专司引水。

津一液易耗。

久服多致损目。

(凡服利水药而明目者。

因除浊气湿一热而成明也。

用利水药而失明者。

因其走泄真气也。

)白而实者良。

去皮用。

赤小豆

(菽豆)利小肠湿一热

赤小豆(专入小肠。

)甘酸色赤。

心之谷也。

其一性一下行入一陰一。

通小肠而利有形之病。

故与桑白皮同为利水除湿之剂。

(十剂曰。

燥可去湿。

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是以水气内停。

而见溺闭腹肿。

手足挛痹。

痈肿疮疽。

非此莫治。

(朱氏集验方云。

宋仁宗在东宫时患 腮。

命道士赞宁治之。

取小豆七七粒为末。

敷之而愈。

中贵人任承亮后患恶疮近死。

尚书郎傅永授以药。

立愈。

叩其方。

赤小豆也。

予苦胁疽。

既至五脏。

医以药治之。

甚验。

承亮曰。

得非赤小豆耶。

医谢曰。

某用此活三十口。

愿勿复言。

有僧发背如烂瓜。

邻家一乳一婢用此治之如神。

但其一性一最粘。

敷毒。

干则难揭。

入苎根末。

即不粘。

此法尤佳。

)且能止湿解酒。

通胎下一乳一。

(陈自明。

予妇食素。

产后七日一乳一脉不行。

服药无效。

偶得赤小豆一升。

煮粥食之。

当夜遂行。

)至十剂取此为燥。

亦以水行而燥自生之意。

并非因其药一性一本燥而言也。

故书又戒多服。

则令人津一液枯槁而燥。

取紧一小而赤黯色者良。

(若半黑半红为相思子。

非赤小豆也。

滑石

(石)降上中下湿一热

滑石(专入膀一胱)。

何以滑名。

因其一性一滑而名之也。

滑石味甘气寒。

色白。

服则能以清热降火。

通窍利便。

生津止渴。

为足太一陽一膀一胱经药。

故凡中暑积热。

呕吐烦渴。

黄胆水肿。

脚气一淋闭。

水热泻利。

吐血衄血诸症。

肿毒一乳一汁不通。

胎产难下。

服此皆能荡热除湿。

通汁滑胎。

(同甘草。

为六一散。

)然其开窍利湿。

不独尽由小一便而下。

盖能上开腠理而发表。

(腠理为肺所生。

)是除上中之湿一热。

下利便溺而行。

是除中下之湿一热。

热去则三焦宁而表瑞安。

湿去则阑门通而一陰一陽一利矣!河间益元散。

(六一散或加辰砂。

)用此通治上下表里诸病。

其意在此。

滑石既属渗利。

如何又言止渴。

因其湿一热既渗。

则脾胃中和。

而渴自止耳。

故书又载能理脾胃。

义亦由此。

白而润者良。

石苇为使。

宜甘草。

(汪昂云。

凡走泄之剂。

宜用甘草以佐。

??

(石)

而小与坚不同。

功专利窍除湿解热。

故凡目翳不开。

热一淋不利。

妇人难产等症。

治当用此。

无有不效。

(必审诸病。

果因湿一热而成。

方用。

)但书所云难产令妇两手各执一枚。

其胎即下。

合之于理。

似属诳妄。

未可尽信。

磨汁服。

(书言因雷雨自石一穴一中出。

随雨飞堕者非。

刺 皮

(兽)祛肠胃湿一热血瘀

刺 皮(专入肠胃)。

其皮如刺。

因以刺名。

其兽属胃而入胃。

因以 号。

(宗 曰。

皮治胃逆。

开胃气有功。

)何书载治五痔一陰一蚀。

以其湿一热下注。

得此味辛入肠。

金属大肠。

故能以破其血耳!何书又载能治噎膈反胃。

(普济治反胃。

用 皮烧灰酒服。

或煮汁。

或五味淹炙食。

)以 属兽。

兼味辛苦。

故能散邪泄热。

使其胃气调和而不上逆故耳。

但食肉切宜除骨。

若误食则令人瘦劣。

节节渐小也。

似鼠而圆。

火褐色。

攒一毛一。

外刺如栗房。

黑存一性一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泻湿与不同。者。受湿无多。止用甘《本草求真》上编 卷四·泻剂-泻湿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