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自外生者宜表宜散。热自内生者宜清宜泻《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散热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三·散剂-散热

本草求真

上编 卷三·散剂-散热

热自外生者宜表宜散。

热自内生者宜清宜泻。

热自外生而未尽至于内者宜表宜散。

热自内成而全无表症者宜攻宜下。

凡人感冒风寒。

审其邪未深入。

即当急撤其表。

俾热仍从表解。

不得谓热已成。

有清无散。

而不用表外出也。

第热之论乎散者。

其法不一。

有止就热以言散者。

如升麻之升诸一陽一引热外出。

干葛之升一陽一明胃气引热外出。

柴一胡一之升少一陽一胆热外出。

淡豆豉之升膈热外出。

夏枯草之散肝热外出。

野菊花之散肝肺热外出也。

有合风热以言散者。

如辛夷能散肺经风热。

冰片能散骨蒸风热。

木贼能散肝胆风热。

蕤仁决明子炉甘石薄荷能散肝经风热也。

有合湿一热而言散者。

如芜荑能散皮肤骨节湿一热。

香薷能散肺胃心湿一热是也。

有就风火热毒而言散者。

如蟾蜍蟾酥之能升拔风火热毒外出是也。

有就血热而言散者。

如锻石能散骨肉皮肤血热。

谷一精一草能散肝经一血热也。

至于热结为痰。

有藉吐散。

如木鳖则能引其热痰成毒结于胸膈而出。

瓜蒂则能引其热痰结于肺膈而出。

胆矾则能引其风热之痰亦结在膈而出也。

若使表症既罢。

内症已备。

则又另有法在。

似无庸于琐赘。

升麻

(山草)升一陽一

升麻(专入脾胃。

兼入肺大肠)。

似与葛根一类。

但此辛甘微苦。

能引葱白入肺。

发散风寒出汗。

引石膏能治一陽一明顶巅头痛齿痛。

引参耆能入脾胃补脾。

且同柴一胡一能引归耆白术甘一温一之药。

以补卫气之散。

而实其表。

并治一切风陷下痢。

(后重里急。

症不一端。

有应用承气大下者。

有应用升柴上升者。

要在辨症明确。

以识升降之宜耳。

不得概以升举为事也!)久泄(经曰。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脱一肛一。

足寒一陰一痿。

暨蛊毒一精一鬼。

(一陽一升则一陰一散。

)与一切风热斑疹。

(斑疹有虚有实。

须审兼症以治。

汪昂曰。

成朵如锦纹者为斑。

隐隐见红点者为疹。

盖胃热失下。

冲入少一陽一。

则助相火而成斑。

冲入少一陰一。

则助君火而成疹。

)疮毒一靡一不随手辄应。

以升其一陽一而散其热。

俾邪尽从外解。

而浊自克下降。

故又曰能以解毒。

不似葛根功专入胃升津解肌。

而不能引诸药以实卫气也。

但升麻佐于葛根。

则入一陽一明升津解肌有效。

同柴一胡一升气。

则柴能升少一陽一肝经之一陽一。

升麻能升一陽一明胃经之一陽一。

一左一右。

相需而成。

(时珍曰。

大抵人年五十以后。

其气消者多。

长者少。

降者多。

升者少。

秋冬之令多。

而春夏之令少。

若禀受弱而有诸般一陽一虚等症者。

并宜以升一陽一等药活法治之。

)但一陰一火动。

及气虚汗出切忌。

(朱肱活人书言犀角地黄汤。

如无犀角。

可用升麻以代。

意在引药以入一陽一明耳。

朱二允言犀角地黄汤不宜用升麻以代犀角。

意在升麻能引一陰一血上涌。

二者见解俱是。

但须察其病气浅深。

脏气偏纯。

以明治之得失。

)里白外黑。

紧实者良。

名鬼脸升麻。

细削。

皮青绿色。

谓鸡骨升麻。

去须芦。

蒸曝用。

入补剂。

蜜水炒用。

葛根

(蔓草)入胃升一陽一解肌退热生津

葛根(专入胃。

兼入脾)。

辛甘一性一平。

轻扬升发。

能入足扬明胃经鼓其胃气上行。

生津止渴。

(汪昂曰。

风药多燥。

葛根独能止渴者。

以其能升胃气入肺而生津耳。

)兼入脾经开腠发汗。

(脾主肌肉。

)解肌退热。

缘伤寒太一陽一病罢。

传入一陽一明。

则头循经而痛。

胃被寒蔽。

而气不得上升。

入肺则渴。

胃主肌肉。

气不宣通则热。

故当用此以治。

俾其气升津生。

肌解热退。

(因其体轻故解肌。

因其气升故生津。

)而无复传之势矣!(时珍曰。

本草十剂云。

轻可去实。

麻黄葛根之属。

盖麻黄乃太一陽一经药。

兼入肺经。

肺主皮一毛一。

葛根乃一陽一明经药。

兼入脾经。

脾主肌肉。

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

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绣曰。

麻黄入肺而不入脾。

因其中空象肺之故。

葛根入脾而不入肺。

因其体轻蔓延。

周身通达象肌之故。

)但葛根一味。

必其于头额侠之处(一陽一明经行于面额)。

痛如刀劈。

方谓邪传一陽一明。

其药可用。

(张元素曰。

头颅痛如刀破。

乃一陽一明中风。

可用葛根葱白汤。

)若使未入一陽一明。

又是引邪内入。

不可用也。

即邪在于太一陽一而略见于一陽一明。

则以方来之一陽一明为重。

故必用葛根以绝其路。

(仲景治太一陽一陽一明合病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又有葛根黄芩黄连解肌汤。

是用以断太一陽一陽一明之路。

非太一陽一药也。

)若使一陽一明症备。

而止兼有太一陽一。

则又以未罢之太一陽一为重。

故又不用葛根。

且一陽一明主肌肉者也。

而用干葛大开肌肉。

则津一液尽从外泄。

恐胃愈燥而一陰一立亡。

至于疹痘未发。

则可用此升提。

酒醉则可用此解酲。

火郁则可用此升散。

但亦须审中病辄止。

(如丹溪云。

治疟无汗要有汗。

散邪为主带补。

有汗要无汗。

扶正为主带散。

若一陽一疟有汗。

加参耆以敛之。

无汗加芩葛苍术以发之。

)不可过用。

以致胃气有伤也。

(如丹溪云。

斑疹已见红点。

不可更服升葛汤。

恐表虚反增斑烂。

柴一胡一

(山草)入足少一陽一胆升一陽一解热和表

柴一胡一(专入胆)。

味苦微辛。

气平微寒。

据书载治伤寒热传足少一陽一胆。

缘胆为清净之府。

无出无入。

邪入是经。

正在表里之界。

汗吐与下当禁。

惟宜和解。

故仲景之治伤寒邪入少一陽一。

而见寒热往来。

胁痛耳聋。

(少一陽一卫于身侧。

其脉循胁通耳。

邪由一陽一明而传少一陽一。

故必口苦咽干。

胁痛耳聋。

寒热往来。

脉则尺寸俱弦。

)妇人热入血室。

用之以泄其邪。

(冲为血海。

血海即血室也。

凡冲男一女皆有。

惟妇人所主在血。

故病多犯于此。

柴一胡一在表可解经邪。

在里可解血热。

)胎前产后。

小儿痘疹。

五疳羸热诸疟。

(先寒后热谓寒疟。

先热后寒谓一温一疟。

但热不寒谓瘅疟。

亦谓一温一疟。

寒多热少谓牡疟。

)并痈疽疮疡。

咸宜用之。

(喻嘉言曰。

其寒热所主之往来。

适在少一陽一所主之地。

偏一陰一则多寒。

偏一陽一则多热。

即其纯热无寒而为瘅疟一温一疟。

纯寒无热而为牡疟。

要皆自少一陽一而造其极。

补偏救弊。

亦必返还少一陽一之界。

一陰一陽一两协于和而后愈也。

施汗吐下之法以治实热。

施和一温一之法以治虚寒。

无非欲致其和平耳。

疟邪如傀儡。

少一陽一则提傀儡之线索。

一操一纵进退。

一惟少一陽一主张。

宁不恢恢乎有余刃耶?汪昂曰。

疟之不离乎少一陽一。

犹咳之不离肺也!)若病在太一陽一。

用之太早。

犹引贼入门。

病在一陰一经。

用之则重伤其表。

必得邪至少一陽一而药始可用矣。

(李士材曰。

疟非少一陽一经。

慎用。

)至云能治五痨。

必其诸脏诸腑。

其痨挟有实热者。

暂可用此解散。

(实热是外邪内郁而实。

)真虚而挟实热。

亦当酌其所宜。

虽引清一陽一之气左旋上行。

然升中有散。

若无归耆同投。

其散滋甚。

虚热不可寒。

血衰火毒者不可燥。

岂容误哉?(识此三弊。

则用柴一胡一不致有误。

宗 曰。

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

用柴一胡一止合宜尔。

服之无不效。

热去即须急止。

若或无热。

得此愈甚。

虽至死人亦不怨。

目击甚多。

日华子又谓补五痨七伤。

药一性一论亦谓治痨乏羸瘦。

若此等病苟无实热。

医者执而用之。

不死何待。

时珍曰。

冠氏不分脏腑经络有热无热。

乃谓柴一胡一不治劳乏。

一概摈斥。

殊非通论。

)兼之一性一滑善通。

凡溏泄大便者。

当善用之。

热结不通者。

当佐当归黄芩以投。

差无误耳。

是以一陰一虚火炎。

骨蒸劳热。

肾虚泄泻。

书载不应服。

解散宜北柴一胡一。

虚热宜海一陽一软柴一胡一为良。

酒炒用。

半夏为使。

恶皂荚。

畏女菀藜芦。

(时珍曰。

行手足少一陽一。

以黄芩为佐。

行手足厥一陰一。

以黄连为佐。

香薷

(芳草)宣散三伏湿一热

香薷(专入脾胃心)。

气味香窜。

似属一性一温一。

并非沉寒。

然香气既除。

凉气即生。

所以菀蒸湿一热。

得此则上下通达。

而无郁滞之患。

搏结之一陽一邪。

得此则烦热顿解。

而无固结之弊矣。

是以用为清热利水要剂。

然必审属一陽一脏。

其症果属一陽一结。

而无亏弱之症者。

(气亏血弱。

)用此差为得宜。

若使禀赋素亏。

饮食不节。

其症有似燥渴而见吐泻不止者。

用此等于代茶。

宁无误乎?(时珍曰。

世医治暑病。

以香薷散为首药。

然暑有乘凉饮冷。

致一陽一气为一陰一邪所遏。

遂病头痛发一热恶寒。

烦躁口渴。

或吐或泻。

或霍乱者。

宜用此药以发越一陽一气。

散水和脾。

若饮食不节。

劳役作丧之人伤暑。

大热大渴。

汗泄如雨。

烦燥喘促。

或泻或吐者。

乃劳倦内伤之症。

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

若用香薷之药。

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

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如冬月之用麻黄。

气虚者尤不可多服。

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

不拘有病无病。

概用代茶。

谓能辟暑。

真痴人说梦也。

)今人但知暑即是热。

热即是暑。

(暑为一陰一症。

热为一陽一症。

经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故中暑宜一温一散。

中热宜清凉。

)暑热混为一气。

而不知暑属何形。

热属何象。

(暑一陰一热一陽一。

)暑何因是而名。

热何因是而号。

暑何因何体气而至。

(体一陰一召暑。

)热何因何体气而召。

(体一陽一召热。

)暑何用于香薷不宜。

(气虚伤暑。

再加香薷散气。

是益虚矣。

)热何用于香薷则效。

(热因邪郁。

散邪而热自除。

)其中旨趣。

在人领会。

未可为粗心人道也。

陈者良。

宜冷服。

(时珍曰。

热服令人泻。

淡豆豉

(造酿)升散膈上热邪

淡豆豉(专入心肺。

)本于黑豆蒸 而成。

按其味苦气寒。

(陈藏器曰。

豆一性一平。

炒熟热。

煮食寒。

作豉冷。

)似属苦降下行之味。

而无升引上行之力也。

然经火蒸 。

味虽苦而气则馨。

气虽寒而质则浮。

能升能散。

故得葱则发汗。

得盐则引吐。

得酒则治风。

得韭则治痢。

得蒜则止血。

炒熟又能止汗。

是以邪在上而见烦燥。

头痛满闷。

懊 不眠。

发斑呕逆者。

合于栀子。

则能引邪上吐。

不致陷入。

而成内结之症也。

然必一江一右制者方堪入药。

按古制豉法。

用黑大豆水浸一宿。

淘净蒸熟。

摊匀蒿覆。

候上黄衣。

取晒簸净。

水拌干湿得所。

安瓮中筑实。

桑叶盖。

浓泥封。

晒七日。

取出曝一时。

又水拌入瓮。

如此七次。

再蒸去火气。

瓮收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热自外生者宜表宜散。热自内生者宜清宜泻《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散热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