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久积于中。自当清凉以解。寒气久滞于内。更当辛一《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温散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三·散剂-温散

本草求真

上编 卷三·散剂-温散

热气久积于中。

自当清凉以解。

寒气久滞于内。

更当辛一温一以除。

故一温一散之味。

实为中虚寒滞所必用也。

然中界乎上下之间。

则治固当以中为主。

而上下亦止因中而及。

是以一温一以守内而不凝。

散以行外而不滞。

并施。

而病不致稍留于中而莫御矣!第不分辨明晰。

则治多有牵混不清。

如缩砂密木香香附干姜半夏一胡一椒吴茱萸使君子麦芽松脂。

皆为行气快滞之味。

然缩砂密则止暖胃快滞。

木香则止疏肝醒脾。

香附米则止开郁行结活血通经。

半夏则止开痰逐湿。

干姜则止。

一胡一椒则止一温一胃逐痰除冷。

吴茱萸则止逐肝经寒气上逆肠胃。

使君子则止燥胃杀虫。

麦芽则止消谷磨食。

松脂则止祛风燥湿。

而有不相兼及者也。

至于而兼及上。

则有如荜茇之散胸腹寒逆。

藿香之醒脾辟恶宽胸止呕。

菖蒲之通心开窍醒脾逐痰。

玄一胡一索之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安息香之通活气血。

各有专司自得之妙。

而兼及下。

则有如益智之燥湿逐冷缩泉。

蛇一床一子之宣风燥湿。

蒺藜之祛肝肾风邪。

大小茴之逐肝肾沉寒痼冷。

各有主治独得之趣。

而兼通外。

则有草果之一温一胃逐寒辟瘴辟疟。

苏合香樟脑大蒜山柰甘松排草之通窍逐邪杀鬼。

白檀香之逐冷除逆以引胃气上升。

良姜红豆蔻之一温一胃散寒。

艾叶之除肝经沉寒痼冷以回一陽一气将绝。

一胡一椒之通心脾小腹辟恶发痘。

烟草之通气爽滞辟瘴除恶。

白芥子之除胁下及皮里膜外之风痰。

锻石之燥血止血散血。

乌药之治气逆胸腹不快。

各有其应如响之捷。

而至通上彻下。

则有如丁香之泄肺暖胃燥肾止呃。

川椒之一温一脏除寒杀虫。

各有气味相投之宜。

若使独见于上。

则有如草豆蔻之逐胃口上之风寒。

止当心之疼痛。

薰草之通气辟恶止痛。

其效俱不容掩。

且而独见于上下。

则有如薤之通肺除痹。

通肠止痢。

其效又属不泯。

其一。

而气味各殊。

治效各别。

有不相同如此。

然绣窃谓之味。

其气兼浮而升。

则其散必甚。

之味。

其气必沉而降。

则其散甚微。

其气既浮。

而又表里皆彻。

则其散更甚而不可以解矣!是以丁香白蔻之降。

与于草豆蔻白檀之升。

绝不相同。

即与缩砂密之散。

木香之降。

亦且绝不相似。

良姜气味过散。

故止可逐外寒内入。

而不可与干姜一温一内同比。

藿香气味稍薄。

故止可除臭恶呕逆。

而不可与木香快滞并议。

乌药彻上彻下。

治气甚于香附。

故为中风中气所必需。

薤白气味辛窜。

行气远驾木香。

故为胸痹肠滞所必用。

凡此是一温一是散。

皆有义理。

错综在人细为体会可耳!

草豆蔻

(芳草)逐胃口上风寒止当心疼痛

草豆蔻(专入脾胃)。

辛热香散。

功与肉蔻相似。

但此辛热。

燥湿除寒。

一性一兼有涩。

不似肉蔻涩一性一居多。

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

又功与草果相同。

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

症见当心疼痛。

不似草果辛热浮散。

专治瘴疠寒疟也。

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

服之最为有效。

若使郁热内成。

及一陰一虚血燥者。

服之为大忌耳。

(时珍曰。

草豆蔻治病。

取其辛热浮散。

能入太一陰一陽一明。

除寒燥湿。

开郁化食之力而已。

南地卑下。

山岚烟瘴。

饮啖酸咸。

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

故食疗必用与之相宜。

然过多亦能助脾热。

伤肺损目。

或云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

助其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无偏胜之害。

盖草果治太一陰一独胜之寒。

知母治一陽一明独胜之火也。

)闽产名草蔻。

如龙眼而微长。

皮黄白薄而棱峭。

仁如砂仁而辛香气和。

滇广所产名草果。

如诃子。

皮黑浓而棱密。

子粗而辛臭。

虽是一物。

微有不同。

(草果其义另详。

)面裹煨熟取仁。

忌铁器。

草果

(芳草)一温一胃逐寒治瘴疠寒疟

草果(专入胃。

)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

功效无别。

服之皆能一温一胃逐寒。

然此气味浮散。

(出自汉广。

)凡冒巅雾不正瘴疟。

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故合常山用则能以截久疟。

同知母用则能以除瘴疠寒热。

(义详草豆蔻。

)同橘半用则能以除膈上痰。

同楂曲用则能以解面湿鱼肉。

若使非由疯瘴。

或因湿一热。

而见瘀滞。

与伤暑而见暴注溲赤口干者。

则并禁焉。

忌铁。

使君子

(蔓草)一温一脾燥胃杀虫除积

使君子(专入脾胃)。

味甘气一温一。

功专补脾杀虫除积。

凡人症患五疳便浊。

泻痢腹虫。

皆脾胃虚弱。

因而一乳一停食滞。

湿一热瘀塞而成。

服此气味甘一温一以助脾胃。

则积滞消。

湿一热散。

水道利。

而前症尽除矣。

时珍曰。

凡杀虫之药。

多是苦辛。

独使君子榧子而杀虫亦异也。

每月上旬。

虫头向上。

中旬虫头向中。

下旬虫头向下。

于上旬空心服此数枚。

则虫皆死而出也。

但忌热茶同服。

则令人作泻矣。

出闽蜀。

五瓣有棱。

内仁如榧。

亦可煨食。

久则油一黑不可用。

白豆蔻

(芳草)宜散肺分寒滞一温一暖脾胃

白豆蔻(专入肺脾胃。

兼入大肠)。

本与缩砂密一类。

气味既同。

功亦莫别。

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

上入肺经气分。

而为肺家散气要药。

且其辛一温一香窜。

流行三焦。

一温一暖脾胃。

而使寒湿膨一胀。

虚疟吐逆。

反胃腹痛。

并翳膜(必白睛见有白翳方用。

)目 红筋等症悉除。

不似缩砂密辛一温一香窜兼苦。

功专和胃醒脾调中。

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

是以肺胃有火。

及肺胃气薄切忌。

故凡用一药治病。

最宜审谅气味。

分别形质。

以为考求。

不可一毫忽略。

竟无分别于其间耳。

缩砂

(芳草)一温一脾暖胃快滞

缩砂(专入脾胃。

兼入肺肾大小肠膀一胱)。

辛一温一而涩。

故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

然亦兼入肺肾大小肠膀一胱。

是以同檀香白豆蔻则能入肺。

同人参益智则能入脾。

同黄柏茯苓则能入肾。

同赤石脂则能入大小肠。

其言醒脾调胃。

快气调中。

则于腹痛痞胀有功。

(痛有喜按拒按之别。

若使痛喜手按。

多属脾胃虚寒。

治须用此。

否则切禁。

痞有因寒因热因暑因湿因痰因气因血因食之别。

亦须审其兼症兼脉以求。

不可尽以砂仁为治也。

)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

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

(泻痢由于寒湿者宜用。

热湿者勿用。

)至云止痛安胎。

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

亦是中和气顺之意。

(胎挟寒滞者始宜。

热属虚浮者方用。

)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

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

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

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出岭南。

研碎用。

木香

(芳草)疏肝醒脾泄滞和胃

木香(专入肝脾)。

味辛而苦。

下气宽中。

为三焦气分要药。

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

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

肝虚寒入而见气郁气逆。

服此辛香味苦。

则能下气而宽中矣。

中宽则上下皆通。

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剂。

(宗 曰。

木香专泄。

快胸腹间滞寒冷气。

他则次之。

得橘皮肉一豆蔻生姜相佐使绝佳。

效尤速。

好古曰。

本草云。

生气劣。

气不足。

补也。

通壅气。

导一切气。

破也。

安胎健脾胃。

补也。

除 癖症块。

破也。

其不同如此。

洁古张氏但言调气。

不言补也。

)至书所云能升能降。

能散能补。

非云升类升柴。

降同沉香。

不过因其气郁不升。

得此气克上达耳。

况此苦多辛少。

言降有余。

言升不足。

言散则可。

言补不及。

一不审顾。

任书混投。

非其事矣!番船上来形如枯骨。

味苦粘舌者良。

名青木香。

非今所用马兜铃根者是也。

(今用皆广木香土木香。

)入理气药。

磨汁生用。

若实大肠。

面煨熟用。

今医妄以西香代木香治痢。

殊谬。

香附米

(芳草)入肝开郁散滞活血通经

香附米(专入肝胆。

兼入肺)。

辛苦香燥。

据书备极赞赏。

能入肝胆二经开郁(郁有痰郁火郁气郁血郁湿郁食郁)散滞。

活血通经。

兼行诸经气分。

(张子和谓圣人啬气。

如持至宝。

庸人役物。

反伤太和。

又曰。

气本一也!因有所触而怒喜悲恐寒热惊思劳九气于焉而分。

盖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

热则气泄。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劳则气耗。

此九气之至也。

须分虚实以治。

)凡霍乱吐逆。

泄泻崩漏。

(经候须详病症用一药。

如将行而痛者。

属气之滞属实。

行后而痛者。

属气与血俱虚。

痛而喜按者属虚。

痛而拒按者属实。

痛而喜按血淡者属虚。

痛而拒按色紫者属实。

大抵崩漏多因气虚血热而成。

故须凉血补气为要。

三焦不利等症。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治皆有效。

又云生则上行胸膈。

外达皮肤。

熟则下走肝肾。

外彻腰足。

炒黑则止血分补虚。

盐水浸炒则入血分润燥。

青盐炒则补肾气。

酒浸炒则行经络。

醋浸炒则消积聚。

姜汁炒则化痰饮。

得参术则补气。

得归地则补血。

得木香则疏滞和中。

得檀香则理气醒脾。

得沉香则升降诸气。

得川芎苍术则总解诸郁。

得栀子黄连则能降火热。

得茯苓则一交一济心肾。

得茴香补骨脂则引气归元。

得三棱莪术则消磨积块。

得浓朴半夏则决壅消胀。

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

得艾叶则暖子一宫。

乃气病之总司。

大抵妇人多郁。

气行则郁解。

故服之尤效。

非云宜于妇人不宜于男子也。

(时珍曰。

妇人以血用事。

气行则无疾。

老人一精一枯血闭。

惟气是资。

小儿气日充。

则形乃固。

大凡病则气滞而馁。

故香附于气分为君。

举世所罕知。

臣以参耆。

佐以甘草。

治虚怯甚速也。

)按此专属开郁散气。

与木香行气貌同实异。

木香气味苦劣。

故通气甚捷。

此则苦而不甚。

故解郁居多。

且一性一和于木香。

故可加减出入以为行气通剂。

否则宜此而不宜彼耳。

但气多香燥。

一陰一虚气薄禁用。

或酒。

或童便。

或盐水浸炒。

各随本方制用。

忌铁。

荜茇

(芳草)散胸腹寒逆

荜茇(专入胃。

兼入脾膀一胱。

)气味辛热。

凡一切风寒内积。

逆于胸膈而见恶心呕吐。

(一陽一明胃府)见于下部而见肠鸣冷痢水泻。

(太一陽一膀一胱经)发于头面而见齿牙头痛鼻渊。

(一陽一明胃经)

停于肚腹而见中满痞塞疼痛。

(太一陰一经)俱可用此投治。

以其气味辛一温一。

则寒自尔见除。

其曰鼻渊头痛。

(涕脓而臭者为渊。

涕清而不臭者为鼽。

鼻渊有肉痛极而不下垂者为息肉。

下垂而不痛者为鼻痔。

)亦是取其辛热能入一陽一明以散浮热之意。

是以病患偏头痛风。

须先口一含一温一水。

随左右以此末吹鼻最效。

牙疼必同干姜细辛调治。

亦取能以除寒之意。

(热痛。

石膏牙硝。

风痛。

皂角僵蚕峰房二乌。

虫痛。

锻石雄黄。

)总之。

气味既辛。

则凡病属寒起。

皆可以投。

然亦泄人真气。

不可任意多服。

以致喘咳目昏。

肠虚下重。

丧其真气也!

艾叶

(隰草)除沉寒痼冷起一陽一气将绝

艾叶(专入肝脾。

兼入肾。

)辛苦一性一温一。

其气芳烈纯一陽一。

故可用以取火。

服之则走肝脾与肾。

能除沉寒痼冷。

凡一切病因寒湿而见血衄崩带。

腹痛冷痢。

霍乱转筋。

胎动腰痛。

气郁经水不调。

子一宫虚冷。

虫动疮疥者。

(诸症俱就寒湿论。

)服之能立见效。

(故治亦就寒湿起见。

若其一陽一气将绝之候。

灸之即能回一陽一。

且能通诸经以治百病。

(百病亦就寒湿论。

汪昂曰。

艾用火炎则气下。

入药则热气上冲。

)故古方有同阿胶以治虚痢。

及胎前后下血。

同香附制丸。

以调一经一血而一温一子一宫。

兼除心腹诸痛。

同干姜以蜜为丸。

以除冷恶鬼邪诸气。

(亦寒湿一陰一气。

同白矾为末。

以治疮疥。

又以熟艾布兜。

以治寒湿脚气及老人脐腹畏冷。

用绢裹以擦风瘙瘾疹。

皆取辛一温一则散之义。

若使症非寒湿。

而用是药燥烈以治。

其失匪轻。

(每见今人安胎。

不审寒热虚实。

辄用艾叶以投。

殊为荒谬。

)是以书载气虚血热者禁用。

(包尽多少病症。

取蕲州艾陈者良。

一揉一捣如绵。

谓之熟艾。

灸火用。

妇人丸散。

醋煮捣饼。

再为末用。

煎服生用。

(生用则一温一。

熟用则热。

)苦酒香附为使。

大茴香

(荤辛)除肝经络沉寒痼冷

大茴香(专入肝。

兼入肾膀一胱小肠。

古作 香也。

)辛甘一性一热。

据书所载。

功专入肝燥肾。

凡一切沉寒痼冷。

而见霍乱 疝。

一陰一肿腰痛。

及干湿脚气。

并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服皆有效。

(有肿谓湿脚气。

无肿谓干脚气。

)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属厥一陰一燥药。

但萸则走肠胃。

桂则能入肝肾。

此则体轻能入经络也。

必得盐引入肾。

发出一陰一邪。

故能治疝有效。

(若挟一陽一邪者休用。

按疝有血气寒水筋狐 七种之分。

其病亦有寒热虚实不同。

所当分症施治。

疝有病发于肝。

而见症于肾。

以肝脉络一陰一器故也。

茴香能散厥一陰一经络一陰一邪。

故多用此施治。

)余按茴香形类不一。

据书所载。

有言大如麦粒。

轻而有细棱者。

名大茴。

出宁夏。

(市中鲜有。

)他处小者。

名小茴。

自番舶来。

实八瓣者名八角香。

今市所用大茴。

皆属八角。

而宁夏之茴未见。

余细嚼审八角茴味。

其香虽有。

其味甚甘。

其一性一温一而不烈。

较之吴茱萸艾叶等味更属不同。

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

(甘多则滞。

)而谓能除沉寒痼冷。

似于理属有碍。

(似应用宁夏茴为胜。

)管见如斯。

未知有合后之同志否。

盐水炒用。

得酒良。

小茴

(荤辛)功逊大茴

小茴(专入肝胃。

又入肾膀一胱小肠。

)形如粟米。

辛香气一温一。

与宁夏大茴功同。

入肝燥肾一温一胃。

但其一性一力稍缓。

不似大茴一性一热。

仍看症候缓急。

分别用之耳!(时珍曰。

小茴一性一平。

理气开胃。

夏月祛蝇辟臭。

食料宜之。

大茴一性一热。

多食伤目发疮。

食料不宜过用。

)酒炒盐水炒。

各随病症活用。

益智

(芳草)一温一胃逐冷缩泉

益智(专入脾胃。

兼入肾。

)气味辛热。

功专燥脾一温一胃。

及敛脾肾气逆。

藏纳归源。

(气逆因寒而起。

故以益志为敛。

非之敛也。

)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

是以胃冷而见涎唾。

则用此以收摄。

(涎唾由于胃冷。

收摄亦是一温一胃。

不当作甘补看。

)脾虚而见不食。

(脾虚亦是脾寒。

不食不可作中空宜补看。

)则用此一温一理。

(只是逐冷。

)肾气不一温一而见小一便不缩。

则用此盐炒与乌药等分为末。

酒煮山药粉为丸。

盐汤下。

名缩泉丸以投。

(以一温一为缩。

)与夫心肾不足而见梦一遗崩带。

则用此以为秘一精一固气。

(以一温一为固。

非以收涩为固也。

若因热成气虚而见崩浊梦一遗等症者。

则非所宜。

(今人不审寒热虚实。

妄用益智固一精一。

味甚。

)此虽类于缩砂密。

同为一温一胃。

但缩砂密多有快滞之功。

此则止有逐冷之力。

不可不分别而审用耳!出岭南。

形如枣核者盐炒用。

山柰

(芳草)暖胃辟恶

山柰(专入胃。

)气味芳一香。

功能暖胃辟恶。

凡因邪气而见心腹冷痛。

寒湿霍乱。

暨风虫牙痛。

用此治无不效。

(仁存方用山柰为末。

铺纸上。

卷作筒。

烧灯吹灭。

乘热和药吹入鼻内。

痛即止。

摄生方用肥皂一个去穣。

入山柰甘松各三分。

花椒食盐不拘多少。

填满面包。

红取研。

日用擦牙漱去。

)以其气味芬芳。

得此则能一温一胃辟恶耳。

(水云录治妇人头屑。

用山柰甘松香零陵香一钱。

樟脑二分。

滑石半两。

为末。

夜擦。

旦篦去。

)若使诸症概非湿秽。

不得妄用。

出广东。

根叶与生姜同。

合诸香药用。

甘松

(芳草)醒脾开郁辟邪除恶

甘松(专入脾。

)甘一温一无毒。

考书俱载芳一香升窜。

功能醒脾开郁。

凡因恶气卒中。

而见心腹痛满。

风疳齿 者。

可同白芷并附子并用。

(圣济总录治风疳虫牙蚀肉至尽。

用甘松腻粉各二钱半。

芦荟半两。

猪肾一对。

切炙为末。

夜漱口后贴之。

有涎吐出。

)若脚气膝肿。

煎汤淋洗。

(惟寒湿则宜。

热湿者休用。

)此虽有类山柰。

但山柰气多辛窜。

此则甘多于辛。

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出凉州。

叶如茅根紧密者佳。

此属草部。

与松木松香不同。

良姜

(芳草)一温一胃除泄

良姜(专入胃)。

气味辛热。

治无他属。

凡因客寒(客寒为外至寒邪。

)积于胃脘。

而见食积不消。

绞痛殆甚。

暨霍乱泻痢。

吐恶噎膈。

瘴疟冷癖。

皆能一温一胃却病。

故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

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

若伤暑泄泻。

实热腹痛切忌。

此虽与干姜一性一同。

但干姜经炮经制。

则能以去内寒。

此则辛散之极。

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

(心口痛方云。

凡男一女心口一点痛者。

乃胃脘有滞或有虫也。

多因怒极受寒而起。

遂致终身。

俗言心气痛者非也!用高良姜酒洗七次。

同香附子醋洗七次。

焙研。

各记收之。

因寒加姜末为君。

附末佐之。

因怒附末为君。

姜末佐之。

寒怒兼有平用。

以米饮入生姜汁一匙盐一捻服之。

宜止。

)子名红豆蔻。

气味辛甘而一温一。

炒过入药。

亦是燥湿。

醒脾一温一肺之味。

且善解酒余。

并治风寒牙痛。

与良姜一性一同。

然有火服之。

伤目致衄。

不可不知。

干姜

(荤辛)

干姜(专入胃)。

其味本辛。

炮制则苦。

大热无毒。

守而不走。

凡胃中虚冷。

元一陽一欲绝。

合以附子同投。

则能回一陽一立效。

故书则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与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

(元素曰。

干姜气薄味浓。

半沉半浮。

可升可降。

一陽一中之一陰一也。

又曰。

大辛大热。

一陽一中之一陽一。

其用有四。

通心助一陽一。

一也。

去脏腑沉寒痼冷。

二也。

发诸经之寒气。

三也。

治感寒腹痛。

四也。

)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

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

同归芍则能入气而生血。

故凡因寒内入。

而见脏腑痼蔽。

关节不通。

经络阻塞。

冷痹寒痢。

反胃膈绝者。

无不借此以为拯救。

除寒炒黑。

其一性一更纯。

味变苦咸。

力主下走。

黑又止血。

辛热之一性一虽无。

而辛凉之一性一尚在。

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

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

较之别药。

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

功胜十倍矣!血寒者可多用。

血热者不过三四分为向导而已。

白净结实者良。

母姜晒干为干姜。

炒炮为炮姜。

炒黑为黑姜。

藿香

(芳草)醒脾止恶宣胸止呕

藿香(专入脾胃肺)。

辛香微一温一。

香甜不峻。

但馨香气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诸恶。

故凡外来恶气内侵。

而见霍乱呕吐不止者。

须用此投服。

(如藿香正气散用此以理脾肺之气。

俾正气通而邪气除。

)俾其胸开气宽。

饮食克进。

(寒去正复。

)故同乌药顺气散则可以利肺。

同四君子汤则可健脾以除口臭。

但因热作呕。

勿服。

熏香

(芳草)一温一气辟恶止痛

熏香(专入肺)。

即书所谓零陵香者是也。

味甘而辛。

一性一平无毒。

按书有言能治心痛恶气。

以痛与恶。

多属寒聚。

得此能以故耳!又言能除鼻中 肉鼻痈。

以鼻得香则开。

得臭则闭之意耳。

至云多服作喘。

亦能以香能耗气。

一温一服则气上应而作喘耳。

但此服之则少。

(亦有治鼻塞头风齿痛狐惑下痢等症。

)而香铺用以作料甚多。

(有妇人用此浸油省头。

)是亦众香中之不可缺也矣!出湖岭者佳。

??

(芳草)辟恶宣滞

并宜烧之。

水肿浮气风疟。

浮气。

亦须香以通达。

使之气伸浮散。

故止可入外用。

(今妇人用此入油省头。

)若使作汤以服。

则经络遍布。

虽曰祛邪扶正。

而正气或虚。

则又因香而斫败矣。

(香散之极。

)故古人制方。

有宜于外者。

则即以外为主而内不投。

有宜于内者。

则即以内为要而外不行。

即云诸香有类于斯。

内亦见用。

然此补少泄多。

古人独于此味别为外治而不内入。

未必不有意义于其中也。

石菖蒲

(水草)入心宣气通窍醒脾逐痰

石菖蒲(专入心。

兼入脾骨膀一胱。

)辛苦而一温一。

香芳而散。

诸书尚论未透。

惟张璐发挥本经最明。

指此实为心气不足要剂。

(时珍云。

高皇御制碑中载之。

菖蒲气一温一味辛。

乃手少一陰一足厥一陰一之药。

心气不足者用之。

虚则补其母也。

肝苦急。

以辛补之是矣!)其言能补五脏。

以心为君主。

五脏系焉。

首言治寒湿痹。

是取其辛一温一开发脾气之力。

治咳逆上气者。

痰湿壅滞之喘咳。

故宜搜涤。

若肺胃虚燥之喘咳。

非菖蒲可治也。

其开心孔九窍。

明耳目。

出声音。

总取辛一温一利窍之力。

心孔开。

九窍利。

则痈疮之毒可解。

肠胃喜一温一恶寒。

肠胃既一温一。

则膀一胱之虚寒小一便不禁自止。

久服轻身者。

除湿之验也。

不忘不惑。

延年益智。

高寿不老。

皆补五脏通九窍气之力也。

其释本经如此。

又言能主肝虚心腹痛。

霍乱转筋。

消伏梁癫痫。

善通心脾痰湿可知。

千金治胎动不安。

半产漏下。

或抢心下血。

及产后崩中不止。

并以菖蒲一味煎服。

皆取辛能开窍。

血气安养之意。

观此菖蒲实为宣气通窍之剂。

故在杨士瀛亦谓噤口下痢。

可用石菖蒲加于参苓白术散内以开其胸。

则其义益着。

(杨士瀛曰。

下痢噤口。

虽是脾虚。

亦热气闭隔心胸所致。

俗用木香失之一温一。

用山药失之闭。

惟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

粳米饮调下。

或用参苓石莲肉少入菖蒲服。

胸次一开。

自然思食。

)但一陽一亢一陰一虚。

嫠寡失合者禁用。

以其能动心胞之火耳!取一寸九节紫花根瘦者佳。

去皮。

微炒用。

秦艽为使。

恶麻黄。

忌饴糖羊肉铁器。

半夏

(毒草)主散肠胃湿痰

半夏(专入脾胃胆。

兼入心)。

书言辛一温一有毒。

体滑一性一燥。

能走能散。

能燥能润。

和胃健脾。

补肝润肾数语。

业已道其主治大要矣。

第不详悉注明。

犹未有解。

盖半夏味辛。

辛则液化而便利。

故云能润肾燥也!(成无己曰。

半夏辛散行水而润肾燥。

盖燥去湿则水利。

辛化液则燥润。

局方半硫丸治老人虚秘。

皆取其润一滑也。

俗以半夏南星为一性一燥。

误矣。

湿去则土燥。

痰涎不生。

非二物之一性一燥也。

)脾苦湿。

必得味辛气一温一以为之燥。

半夏辛一温一。

能于脾中涤痰除垢。

痰去而脾自健。

故云能以健脾也。

(王好古曰。

肾主五液。

化为五湿。

在肾为唾。

在肝为泪。

在心为汗。

在肺为涕。

在脾为痰。

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

半夏泄痰之标。

不能泄痰之本。

泄本者泄肾也。

咳无形。

痰有声。

无形则润。

有声则燥。

所以为疏脾湿而润肾燥之剂也。

)胃为痰气壅塞。

则胃不和之极。

半夏既能一温一脾以除痰。

又合生姜暖胃以除呕。

若合柴苓以治少一陽一寒热往来。

则胃更见和谐。

故云能以和胃也。

(王好古曰。

俗以半夏为肺药。

非也。

止呕为足一陽一明。

除痰为足太一陰一。

柴一胡一为之使。

故柴一胡一汤用之。

虽云止呕。

亦助柴苓主寒热往来。

是又为足少一陽一药也。

时珍曰。

脾无湿不生痰。

故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按有声无痰曰咳。

盖伤于肺气。

有痰无声曰嗽。

盖动于脾湿也。

有声有痰曰咳嗽。

或因火因风因寒因湿因虚劳因食积。

宜分症论治。

大法治嗽当以治痰为先。

而治痰又以顺气为主。

宜以半夏燥其湿。

枳壳橘红利其气。

肺虚加一温一敛之药。

肺热加凉泻之剂。

)他如气逆能下。

(痰除而气自下。

)郁结能开。

(痰除而郁与结亦开。

)暴死。

以末吹鼻能救。

(如缢死溺死压死魇死产死之类。

)不眠。

以半夏汤通其一陰一陽一得卧。

(素问曰。

胃不和则卧不安。

半夏能和胃气而通一陰一陽一。

灵枢曰。

一陽一气满不得入于一陰一。

一陰一气虚故目不得瞑。

饮以半夏汤。

一陰一陽一既通。

其卧立至。

又有咳嗽不得眠者。

左不得眠属肝胀。

右不得眠属肺胀。

宜清肺。

)胸胀。

合栝蒌等药名小陷胸汤以除。

少一陰一咽痛生疮。

语声不出。

合鸡子苦酒名苦酒汤以服。

(仲景用此以治少一陰一咽痛。

)亦何莫非半夏之妙用。

而为开窍利湿之药。

(合陈皮茯苓甘草名二陈汤。

为治痰之总剂。

寒积佐以干姜芥子。

积热佐以黄芩栝蒌。

湿痰佐以苍术茯苓。

风痰佐以南星前一胡一。

痞痰佐以枳实白术。

更看痰所在加导引药。

惟燥痰非半夏所能司也已。

)但一陰一虚火盛。

热结胎滑痰涌等症。

则非所宜。

不可不慎。

(赵继宗曰。

二陈治痰。

世医执之。

内有半夏。

其一性一燥烈。

若风湿食诸痰则相宜。

至于劳痰失血诸痰。

用之反能燥血液而加病。

按古半夏有二禁。

汗家渴家忌之。

然亦间有用者。

)圆白而大陈久者良。

浸七日。

逐日换水。

沥去涎。

同皂荚白矾姜煮熟。

(半夏畏姜。

偏用姜以制其毒。

)或七日夜。

用净水淘浸。

(以除其涎。

)再用皂荚水浸七日夜。

(同皂荚可治风痰。

)又用灰水淘浸七日夜。

(可治脾胃痰。

)又用白矾水淘浸七日夜。

(可治清水痰。

)又用生姜水淘浸七日夜。

(可治寒痰。

)又用甘草水淘浸七日夜。

(可解其毒及调制药之一性一。

)洗净焙干用。

柴一胡一射干为使。

畏生姜秦皮龟甲雄黄。

忌羊血海藻饴糖。

(以甘腻凝滞故忌。

)恶皂荚。

反乌头。

(乌头辛燥悍烈。

故反。

)其用姜汁浸造。

名生姜曲。

矾水煮造。

(兼姜糊入)

名矾曲。

同皂角煮造。

(炼膏)名皂角曲。

同白芥子等分煮造。

(有竹沥三分之)名竹沥曲。

同麻油浸造。

炒干为末造成。

名麻油曲。

同黄牛胆与蜜造。

名牛胆曲。

同香附苍术抚芎和半熬膏造。

名开郁曲。

同芒硝(十分之三)煮与大黄煎膏造。

名硝黄曲。

同海粉雄黄(各十分之五)

炼蜜造。

名海粉曲。

同生黄牛肉熬膏。

名霞天曲。

并照造曲法草 七日。

待生黄衣。

悬干挂风处。

至用曲治之症。

则随制药能治病症之一性一以为治焉。

(如生姜治寒痰。

皂角治风痰。

白矾治湿痰。

牛肉治沉 痼痰之类。

烟草

(香草)通气爽滞辟山岚瘴毒

烟草(专入表与胃)。

下咽即能醉人。

且或醉倒而复苏。

其一性一力之猛。

殆非他物所能比类者矣。

景岳云。

吸其味。

则辛而鲜甘。

审其气。

则一温一而且热。

凡书所述烟草。

皆言在表则能散一陰一助一陽一。

如山巅恶毒瘴湿。

而致腠理闭密。

筋骨痹痛。

服此可以见效。

(因散故)在里则能开胃和中。

凡因风寒食滞。

而致霍乱呕吐。

宿食难消。

膨一胀郁结。

下陷后坠。

服此亦克有功。

(因一性一温一性一热故。

)且其气一入人口。

不比常度。

顷刻而周一身。

令人通体俱快。

(气窜善走。

)醒能使人醉。

醉能使人醒。

饥能使人饱。

饱能使人饥。

以之代酒代茗。

终身不厌。

卒不能以妨人。

其故何耶?盖缘烟一性一猛。

人不能胜。

故下咽即醉。

醉因气耗。

(辛散气。

)理固然也。

然烟气易散。

而人气随服。

一陽一性一留中。

旋亦生气。

虽散仍补。

此惟一陰一滞者用之如神。

(一陰一脏可用。

)若一陽一盛气越。

多燥多火。

(一陽一脏不可用。

)及气虚气短多汗者。

皆不宜用。

闽产者佳。

延一胡一索

(山草)行心肝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延一胡一索(专入心肝)。

气味辛一温一。

无毒。

入足厥一陰一肝手少一陰一心经。

能行血中气滞。

气中血滞。

故凡月水不调。

(月水或先或后。

多因血气凝滞。

)心腹卒痛。

小腹胀痛。

胎产不下。

筋缩疝瘕。

产后血冲血晕。

跌仆损伤。

不论是血是气。

积而不散者。

服此力能通达。

(诸症皆属气血凝滞。

)以其一性一温一。

则于气血能行能畅。

味辛。

则于气血能润能散。

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

往往独行功多。

(方勺泊宅编云。

一人病遍体作痛。

殆不可忍。

都下医或云中风中湿脚气。

悉不效。

周离亨言是气血凝滞所致。

用延一胡一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

一温一酒服三四钱。

随量频进。

以止为度。

遂痛止。

盖延一胡一索能活血化气。

第一品药也。

其后赵待制霆因导引失节。

肢一体拘挛。

亦用此数服而愈。

)然此既无益气之情。

复少养营之义。

徒仗辛一温一攻凝逐滞。

虚人当兼补药同用。

否则徒损无益。

(气虚血热切忌。

)根如半夏。

肉黄小而坚者良。

酒炒行血。

醋炒止血。

生用破血。

炒用调血。

丁香

(香木)泄肺一温一胃暖肾止呃

丁香(专入肺胃肾)。

辛一温一纯一陽一。

细嚼力直下达。

故书载能泄肺一温一胃暖肾。

非若缩砂密功专一温一肺和中。

木香功专一温一脾行滞。

沉香功专入肾。

而于他脏则止兼而及之也。

是以亡一陽一诸症。

一切呕哕呃逆反胃。

并霍乱呕哕。

心腹冷疼。

并痘疮灰白。

(诸症皆就胃寒论。

)服此逐步开关。

直入丹田。

(逐步开关四字形容殆尽。

)而使寒去一陽一复。

胃开气缩。

不致上达而为病矣。

(张璐曰。

呃逆宜辨寒热。

若寒热不辨。

用一药立毙。

凡声之有力而连续者。

虽有手足厥逆。

大便必坚。

定属大热。

下之则愈。

万举万全。

若胃中无实火。

何以激搏其声逆上而冲乎?

其声低怯而不能上达于咽喉。

或时郑声。

虽无厥逆。

定属虚寒。

苟非丁附。

必无生理。

若胃中稍有一陽一气。

何至声音低怯不前也?盖胃中有火则有声。

无火则声怯。

误以柿蒂芦根辈治之。

仓扁不能复生矣。

)此为暖胃补命要剂。

故逆得一温一而逐。

而呃自可以止。

若止用此逐滞。

则木香较此更利。

但此热症忌用。

有雌雄二种。

雌即鸡舌香。

力大。

若用雄。

去丁盖一乳一子。

畏郁金火。

白檀香

(香木)逐冷除郁引胃气上行

白檀香(专入肺胃脾。

兼入肾)。

气味辛一温一。

熏之清爽可一爱一。

(形容殆尽。

)凡因冷气上结。

饮食不进。

气逆上吐。

抑郁不舒。

服之能引胃气上升。

(力并上行。

)且能散风辟邪。

消肿住痛。

(力主外散。

)功专入脾与肺。

不似沉香力专主降而能引气下行也。

(时珍曰。

楞严经云。

白旃檀涂身。

能除一切热恼。

今西南诸番酋。

皆用诸香涂身。

取此义也。

杜宝大业录云。

隋有寿禅师妙医术。

作五香饮济人。

沉香饮檀香饮丁香饮泽兰饮甘松饮。

皆以香为主。

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

兼补益人也。

)但此动火耗气。

一陰一虚火盛者切忌。

取白一洁色白者佳。

紫色为紫檀。

气寒味咸。

专入血分。

苏合香

(香木)通窍逐邪杀鬼除疟

苏合香(专入诸窍)。

味甘气一温一。

出于天竺昆仑诸国。

安南三佛齐亦皆有之。

治能辟恶杀鬼。

凡一温一疟蛊毒痫 。

并痰积气厥。

山岚瘴湿。

袭于经络。

寒于诸窍者。

非此不除。

(昔文正公气羸多病。

宋真宗面赐药酒一瓶。

令空腹饮之。

可以和气血。

辟外邪。

公饮之大觉安健。

次日称谢。

上曰。

此苏合香酒也。

每酒一斗。

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

极能调和五脏。

却腹中诸疾。

每冒寒夙兴。

则饮一杯而安。

)按香皆能辟恶除邪。

此合诸香之气煎就而成一物。

其通窍逐邪。

杀鬼通神。

除魇绝疟祛蛊。

宜其然矣。

以筋挑一起。

悬丝不断者真。

但血燥气弱。

勿用。

安息香

(香木)通心气活肝血

安息香(专入心肝)。

系西戎及南海波斯国树中之脂。

其香如胶如饴。

其气馨。

其味苦而兼甘。

其一性一平。

按凡香物皆燥。

惟此香而不燥。

香物皆烈。

惟此窜而不烈。

洵佳品也。

以之常熏。

则恶气悉绝而心肺皆沁。

神气通畅。

故凡传一尸一痨瘵。

霍乱呕逆。

蛊毒恶侵。

梦魇鬼一交一等症。

无不用此调治。

俾其邪辟正复。

所以苏合香丸、紫雪丹、七香丸。

(同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

香附子缩砂密炙甘草各五钱。

为末蜜丸。

以治小儿肚痛。

)亦皆用此。

以其独得香气之正也。

但元气虚损。

一陰一火旺者。

其切忌焉。

书言烧之能集鼠者真。

乌药

(香木)治气逆胸腹不快

乌药(专入胃肾。

兼入脾肺膀一胱)。

辛一温一香窜。

书载上入脾肺。

下通肾经。

如中风中气。

膀一胱冷结。

小一便频数。

反胃吐食。

泄泻霍乱。

女人血气凝滞。

小儿蛔虫。

外而疮疖疥疠。

并凡一切病之属于气逆而见胸腹不快者。

皆宜用此。

(许学士云。

暴怒伤一陽一。

暴喜伤一陰一。

忧愁不已。

气多厥逆。

往往得中气之症。

不可作中风治。

时珍曰。

局方治中风中气诸症。

同乌药顺气散者。

先疏其气。

气顺则风散也。

严用和济生方治七情郁结。

上气喘急。

用四磨汤者。

降中兼升。

泻中兼补也。

其方以人参乌药沉香槟榔各磨浓汁七分。

合煎。

细细咽之。

朱氏集验方治虚寒小一便频数。

缩泉丸用炒益智子等分。

为丸服者。

取其通一陽一明少一陰一经也。

)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

但木香苦一温一。

入脾爽滞。

每于食积则宜。

香附辛苦。

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

每于忧郁则妙。

此则逆邪横胸。

无处不达。

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气行则风自散。

(故不须治风。

)若气虚内热而见胸膈不快者。

非其所宜。

(乌药止可以除冷气。

)根有车毂纹形而连珠者良。

酒浸一宿。

或 研用。

吴茱萸

(味)逐肝寒气上逆

吴茱萸(专入肝。

兼入脾胃肾膀一胱)。

辛苦燥一热。

微毒。

专入厥一陰一(肝)气分。

除胀。

东垣云。

浊一陰一不降。

厥气上逆。

甚而胀满。

非吴茱萸不可治也。

多用损人元气。

故吞酸吐酸等症俱用。

(绣按吞吐酸水。

河间丹溪单指属热。

景岳专指属寒。

斯症寒热俱有。

在医于病所见。

兼症与脉。

及平昔脏气偏纯。

审实明辨可耳。

不可专祖一家治法。

)至如咽喉口舌生疮。

以茱萸末醋调。

贴两足心。

一一夜便愈者。

以热下行也。

兼入脾胃以除胸中寒冷。

又脾经一血分湿痹。

令其表里宣通。

而无拒闭之患矣!又兼入肾而治膀一胱受湿。

一陰一囊作疝。

久滑冷泻。

一陰一寒小腹作疼。

暨脚气水肿。

并口舌生疮。

除蛊杀虫。

(诸症皆作一陰一寒论。

)要皆气味辛燥所致。

但走气动火。

久服令人目昏发疮。

(以一温一肝经燥血故。

)血虚有火者尤忌。

陈者良。

泡去苦烈汁用。

止呕黄连水炒。

治疝盐水炒。

治血醋炒。

恶丹参硝石。

樟脑

(香木)通窍辟恶

樟脑(专入关窍)。

一性一禀龙火。

辛热香窜。

能于水中发火。

其焰益炽。

治能通关利窍。

凡中恶卒死者。

可用樟木烧烟熏之。

并能除湿杀虫。

置鞋中去脚气。

方书每和乌头为末。

醋丸弹子大。

置于足心。

火烘汗出为效。

且能熏衣箧。

辟蛀虫。

出韶郡诸山。

以樟木蒸汁。

煎炼结成樟脑。

升打得法。

能乱冰片。

川椒

(味)一温一脏除寒杀虫

川椒(专入肺脾肾)。

辛热纯一陽一。

(时珍曰。

其味辛而麻。

其气一温一以热。

禀南方之一陽一。

受西方之一陰一。

)无处不达。

治能上入于肺发汗。

中入于脾暖胃燥湿消食。

下入命门。

治气上逆。

(冷气上逆。

)凡因火衰寒痼。

(提出诸症根源。

)而见一陰一衰溲数。

一陰一汗一精一泄。

并齿动摇。

目暗。

经滞症瘕。

蛔痛鬼蛀血毒者。

服此辛热纯一陽一。

无不奏效。

(上清诀云。

凡人吃饭伤饱。

觉气上冲心胸痞闷者。

水吞川椒即散。

以其能通三焦。

引正气下恶气。

消宿食也。

戴元礼云。

凡人呕吐服药不纳者。

必有蛔在膈间。

蛔闻药则动。

动则药出而蛔不出。

但于呕吐药中加川椒良。

盖蛔见椒则头伏也。

观此。

则仲景蛔厥乌梅丸中用椒。

亦此义耳。

按蛔蚀有腹痛。

面白唇红。

时发时止等症可察。

许叔微云。

凡人肾气上逆。

须以川椒引之归肾。

危氏神授丸治传一尸一劳。

用川椒炒出汗。

米饮送下。

二斤而愈。

)以其寒去脏一温一。

故能所治皆应。

此虽与一胡一椒同为一类。

但一胡一椒则止一温一胃除寒逐水。

此则更兼入肾杀虫。

而于逐水不甚专也。

出四川。

肉浓皮皱者是。

秦产名秦椒。

味辛过烈。

闭口者有毒杀人。

微炒去汗。

捣去里面黄壳。

取红用。

得盐良。

使杏仁。

畏款冬防风附子雄黄麻仁凉水。

子名椒目。

苦辛。

专行水道。

不行谷道。

能治水蛊。

除胀定喘。

及肾虚耳鸣。

一胡一椒

(味)一温一胃除寒逐水

一胡一椒(专入胃)。

辛热纯一陽一。

比之蜀椒。

其热更甚。

凡因火衰寒入。

痰食内滞。

肠滑冷痢。

及一陰一毒腹痛。

胃寒吐水。

牙齿浮热作痛者。

(同盐火 擦齿良。

)治皆有效。

以其寒气既除而病自可愈也。

但此止有除寒散邪之力。

非同附桂终有益元之妙。

况走气动火。

一陰一热气薄。

最其所忌。

毕茄向一陰一所生。

一性一逊一胡一椒。

主治略同。

松脂

(香木)祛风除湿生肌杀虫

松脂(专入肝脾)。

即属松木津一液。

流于皮干之中。

经久结成。

其液如脂。

芳一香燥结。

内可祛风除湿去痹。

外可贴疮长肉杀虫。

缘人风湿内一婬一。

则气血受阻。

故疮疥痈肿身重痹痛等症。

一靡一不因是而生。

得此苦以泄热。

一温一以祛风除湿。

则病悉愈。

然必蒸炼得法。

始堪服食。

至云久服轻身延年。

虽出经解。

未可尽信。

其亦过为称誉之意也乎!但火实有热者。

忌服。

麦芽

(造酿)专消谷食

麦芽(专入胃)。

味甘气一温一。

功专入胃消食。

又味微咸。

能软坚。

一温一主通行。

其生发之气。

能助胃气上行以资健运。

故能消食化谷。

及治一切宿食冷气。

心腹胀满。

下气除烦。

止霍乱。

消痰饮。

破症结等症。

然真火不充。

则一精一液不溉。

徒以一温一胃之品。

以为杀虫之具。

(王好古曰。

麦芽神曲。

胃虚人宜服之以伐戊己腐熟水谷。

李时珍曰。

无积而服之。

消人元气。

与白术诸药消补兼施。

则无害也。

)虽于逐坚破积。

偶有见效。

而一精一华实失。

肾气先损。

岂胃长服之味也乎?是以孕妇勿食。

恐坠胎元。

(外台方。

麦芽一升服。

下胎神验。

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一乳一胀。

几欲成痈。

单服麦芽一二两。

炒煎服。

立消。

其破血散气如此。

)虚者少煎。

防消肾水。

故必杂于补剂内用。

则无虑耳。

炒用。

豆蔻砂仁乌梅木瓜芍药五味为使。

大蒜

(荤辛)宣窍逐寒辟恶

大蒜(专入脾胃诸窍。

时珍曰。

按孙 唐韵云。

张骞使西域。

始得大蒜一胡一荽。

则小蒜乃中土旧有。

而大蒜出一胡一地。

故一名葫。

)气味辛一温一。

开胃健脾。

宣窍辟恶。

为祛寒除湿。

解暑散痰。

消肿散毒第一要剂。

然究皆因味辛则气可通。

一性一温一则寒可辟。

而诸毒诸恶诸湿诸热诸积诸暑。

莫不由此俱除矣!是以书云。

功能破坚化肉杀虫。

(宗 曰。

葫气极荤。

置臭肉。

反能掩臭。

时珍曰。

葫蒜其气熏烈。

能通五脏。

达诸窍。

去寒湿。

辟邪恶。

消痈肿。

化症积肉食。

此其功也。

)暨用此贴足。

则鼻衄能止。

(引一陽一归一陰一。

)用此导闭。

则幽明能通。

(辛以。

用此敷脐。

则下焦水气能消。

(辛能散水。

)用此切片艾灸。

则痈毒恶毒疮肿核能起。

(一江一宁府紫极宫刻石记其事云。

但是发背。

及痈疽恶疮肿核初起有异。

皆可灸之。

不计壮数。

惟要痛者灸至不痛。

不痛者灸至痛极而止。

疣赘之类灸之。

亦便成痂自脱。

其效如神。

李迅曰。

痈疽着灸胜于用一药。

缘热毒中隔。

上下不通。

必得毒气发泄。

然后解散。

初起便用独头大蒜切片灸之。

三壮一易。

百壮为率。

但头项以上。

切不可灸。

恐引气上行更生大祸也。

史源曰。

有灸至八百壮者。

约艾一筛。

初坏肉不痛。

直灸到好肉方痛。

至夜火 满背。

疮高阜而热。

非艾火出其毒于坏肉之里。

则内一逼一五脏而危矣!)但其气熏臭。

多食恐能生痰动火。

散气耗血。

损目昏神。

(藏器曰。

初食不利目。

多食却明。

久食令人血清。

使一毛一发白。

时珍曰。

久食伤肝损眼。

今北人嗜蒜宿炕。

故盲瞽最多。

)亦忌与蜜同食。

(与蜜得葱益胀意相同。

(荤辛)通肺气利肠胃

薤(专入肺大肠。

即 子)。

亦动滑药耳。

故书皆载调中助一陽一。

散血疏滞。

定喘。

安胎利产。

及治汤火伤损。

缘薤味辛则散。

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

味苦则降。

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

气一温一则散。

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

体滑则通。

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

是以下痢可除。

(王好古曰。

下重者气滞也。

四逆散加此以泄滞。

)瘀血可散。

(本经治金疮疮败。

取辛以泄气。

一温一以长肉也。

)喘急可止。

(是风寒喘急。

千金方用之。

)水肿可敷。

(是风寒水肿。

生捣敷之。

捣汁生饮。

)胸痹刺痛可愈。

(仲景用栝蒌薤白白酒汤。

)胎产可治。

(俱指寒滞而言。

)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

(汤火伤和蜜捣用。

肘后方治中恶卒死。

用薤汁灌鼻中。

韭汁亦可。

)实通气滑窍助一陽一佳品也。

功用有类于韭。

但韭则止入血行气及补肾一陽一。

此则专通寒滞及兼滑窍之为异耳。

取白用。

忌牛肉。

(黄帝云。

薤不可同牛肉作羹。

食之成瘕。

一胡一荽

(荤辛)通心脾达小腹辟恶发痘

一胡一荽(专入心脾)。

辛一温一香窜。

内通心脾小腹。

外行腠理。

达四肢。

散风寒。

及除一切不正之气。

是以发一热头痛能除。

谷食停滞俱消。

痘疮不齐。

煎酒喷之即出。

(时珍曰。

诸疮皆属心火。

营血内摄于脾。

心脾之气。

得芳一香则营运。

得臭恶则壅滞耳。

直指方云。

痘疹不快。

宜用一胡一荽酒喷之以辟恶气。

一床一帐上下左右。

皆宜挂之以御汗气一胡一臭天癸一婬一佚之气。

一应秽恶所不可无。

若儿虚弱及天时一陰一寒。

宜用此。

)目翳不退。

塞之鼻中即祛。

然多食久食。

损人一精一神。

令人多忘。

能发液臭。

非同补药可以常服。

白芥子

(荤辛)除胁下皮里膜外风痰

白芥子(专入肺)。

气味辛一温一。

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

非此不达。

古方控涎丹用之。

正是此义。

盖辛能入肺。

一温一能散表。

痰在胁下皮里膜外。

得此辛一温一以为搜剔。

则内外宣通。

而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

是以咳嗽。

反胃痹木。

脚气。

筋骨痈毒肿痛。

因于痰气阻塞。

法当用一温一用散者。

无不借此以为宣通。

(韩 用三子养亲汤以治老人痰气。

盖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

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

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

各微炒研。

看病所主为君。

)然此大辛大热。

中病即已。

久服耗损真气。

令人眩晕损目。

若肺热一陰一虚火盛者忌之。

芥菜豁痰利气。

主治略同。

但较北芥子力微有别。

雄黄

(石)散结行气杀虫辟恶

雄黄(专入胃肝)。

生山之一陽一。

得气之正。

味辛而苦。

气一温一有毒。

凡人一陽一气虚则邪易侵。

一陰一气胜则鬼易凭。

负二气之一精一者。

能破群妖。

受一陽一气之正者。

能辟幽暗。

故能治寒热鼠 。

恶疮疽痔。

死肌疥虫 疮诸症。

皆由湿一热侵于肌肉而成。

服此辛以散结。

一温一以行气。

辛一温一相合而虫杀。

故能搜剔百节中风寒积聚也!是以圣惠方之治狐惑。

(雄黄半两。

烧于瓶中。

即止。

肘后方之治一陰一肿如斗。

(雄黄矾石各二两。

甘草一尺。

水浸。

)家秘方之消疟母。

急救方之治风狗咬伤。

圣济之治白秃头疮。

(雄黄猪胆汁和敷之。

)何一不用雄黄以为调治。

(虞雍公允文感暑下痢。

连月不瘥。

忆壁间有药方。

其辞云。

暑毒在脾。

湿气连脚。

不一泄则痢。

不痢则疟。

独炼雄黄。

蒸饼和药。

别作治疗。

医家大错。

公依方服愈。

)至云能解蛇虺藜芦等毒。

以其蛇属一陰一物。

藜属一陰一草也。

(宗 曰。

焚之蛇皆远去。

)息肉癖气能治者。

以其一属气结。

一属积滞也。

目痛能愈者。

以其肝得辛散之意也。

明彻不臭者良。

醋浸。

入莱菔汁煮干用。

生山一陰一者名雌黄。

功用略同。

劣者名熏黄。

烧之则臭。

止可熏疮疥。

杀虫虱。

锻石

(石)燥血止血散血

锻石(专入肝脾)。

禀壮火之烈。

一性一非一温一柔。

味非甘缓。

其治亦属肌肤骨髓疮疡恶毒。

时行热气。

刀刃金伤。

腮肿毒等症。

其药止属外敷。

而内竟不用及。

则知一性一气之烈。

无是过也。

故书所言能去黑子息肉堕眉者。

以其火气未散。

一性一能灼物故也。

书言能主疽疡疥瘙。

热气恶疮。

癞疾死肌附骨疽者。

以其风热毒气。

浸一婬一于骨肉皮肤之间。

得此辛一温一以散之也!(汪昂曰。

有人脚肚生一疮。

久遂成漏。

百药不效。

自度必死。

一村人见之曰。

此鳝漏也。

以锻石一温一炮熏洗。

觉痒即是也。

洗不数次。

遂愈。

)书言能蚀恶肉而生新肉者。

以其燥能化湿。

而肉自克生新之意也。

书言能治金疮者。

以其一性一能坚物。

使不腐坏。

且血见灰即止之意也。

(时珍曰。

锻石止血神品也。

但不可着水。

着水即烂肉。

)但气味辛烈。

其用敷治。

务必视症酌施。

如杀痔虫等症。

则必用以乌头炮等为丸。

敷刀斧伤。

则必用以牛胆。

以灰纳于胆内一陰一干。

点疣痣去根。

则必和白糯米蒸透。

止泻痢崩带一陰一挺。

则必煎水洗收。

造酒味酸。

则必投以少许即解。

救溺死。

则必用化过洗灰下衬。

以渗其水。

总得燥湿止血散血之味耳。

风化自裂者良。

圹灰火毒已出。

主顽疮脓水淋一漓。

敛疮尤妙。

伏龙肝

(土)调中止血燥湿

伏龙肝(专入肝脾)。

系灶心赤土。

因其色赤如肝。

故以肝名。

味辛气一温一。

无毒。

按土为万物之母。

在人脏腑。

则以脾胃应之。

故万物非土不生。

人身五脏六腑非脾胃不养。

是以土能补人脾胃。

伏龙肝经火久熬。

则土味之甘已转为辛。

土气之和已转为一温一矣!凡人中气不运。

则是气是血。

一靡一不积聚为殃。

是瘀是水。

一靡一不蔓延作祟。

书言咳逆反胃。

肿胀脐疮可治者。

以其得此补土燥湿之谓也!书言吐衄崩带。

尿血遗一精一肠风可治者。

以其失血过多。

中气必损。

得此微一温一调和血脉也。

痈肿可消者。

以其辛散软坚之意也。

日华子取其能催生下胞者。

以其而镇重下坠也。

(博救方子死腹中。

水调三钱服。

)要之皆为调中止血燥湿之剂耳。

研细水飞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热气久积于中。自当清凉以解。寒气久滞于内。更当辛一《本草求真》上编 卷三·散剂-温散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