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药冲淡和平。不寒不热。则非毒矣!《本草求真》上编 卷六·杂剂-毒物

本草求真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 上编 卷六·杂剂-毒物

本草求真

上编 卷六·杂剂-毒物

凡药冲淡和平。

不寒不热。

则非毒矣!即或秉一陽一之气为热。

秉一陰一之气为寒。

而一性一不甚过烈。

亦非毒矣!至于一陰一寒之极。

燥烈之甚。

有失冲淡和平之气者。

则皆为毒。

然毒有可法制以疗人病。

则药虽毒。

而不得以毒称。

若至气味燥迫。

并或纯一陰一无一陽一。

强为制伏。

不敢重投者。

则其为毒最大。

而不可以妄用矣!如砒霜 砂巴豆凤仙子草乌射罔钩吻。

是热毒之杀人者也。

水银铅粉木鳖 。

是寒毒之杀人者也。

蓖麻商陆野狼牙。

是不寒不热。

一性一非冲和。

寓有辛毒之气。

而亦能以杀人者也。

然绣窃谓医之治病。

凡属毒物。

固勿妄投。

即其一性一非毒烈。

而审症不真。

辨脉不实。

则其为毒最大。

而不可以救矣!况毒人之药。

人所共知。

人尚知禁。

若属非毒。

视为有益。

每不及防。

故余窃见人病。

常有朝服无毒之药。

而夕见其即毙者。

职是故也。

因附记以为妄用一药剂一戒。

凤仙子

(毒草)攻坚破硬拔毒

凤仙子(专入肾)。

又名急一性一子。

是俗所谓金凤花子是也。

其一性一急猛异常。

味苦气一温一。

小毒。

凡人病患顽痰积块。

噎膈骨鲠。

服之立刻见效。

以其气味急迫。

能于骨一穴一坚一硬处所。

极力搜治。

是以胜金丹用之以治狂痴。

取其急领砒毒吐泄。

同砒以点牙疼。

即落。

同独蒜捣汁以涂痞块。

即消。

(噎食不下。

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宿。

晒干为末。

酒丸绿豆大。

每服八粒。

一温一酒下。

不可多用。

即急一性一子也。

)加麝香阿魏尤捷。

投子以煮硬肉。

即烂。

但此生不虫蠹。

蜂蝶不近。

且多食则戟人喉。

似非无毒。

用之当细审量可耳。

巴豆

(乔木)祛脏腑沉寒通大便寒结

巴豆(专入肠胃)。

辛热大毒。

据书所载生猛熟缓。

可升可降。

能行能止。

开窍宣滞。

去脏腑沉寒。

为斩关夺命之将。

夫既能宣滞通窍。

则药能降能行。

何书又言能升能止耶?此数字不无令人少疑。

究之书之所言降者。

因有沉寒痼冷。

积聚于脏。

深入不一毛一。

故欲去不能。

不去不得。

非无辛热迅利斩关直入。

扫除一陰一霾。

推陈致新。

亦安能荡涤而如斯哉?是即书之所谓能降能行者耳。

至有久病溏泄。

服升提涩药而泻反甚。

脉滑而沉。

是明脾胃久伤冷积凝气所致。

法当用以热下。

则寒去利止。

而脉始得上升。

是即所谓能升能止者是也。

(时珍曰。

一妇年六十余。

溏泄五载。

犯生冷油腻肉食即作痛。

服升涩药泻反甚。

脉沉而滑。

此乃脾胃久伤积冷凝滞。

法当以热下之。

用蜡匮巴豆丸五十粒。

服一二日不利而愈。

自是每用治泄痢。

愈者近百人耳。

)夫医理玄远。

变化一靡一尽。

在人引伸触类。

毋为书执。

则用一药不岐。

即如大黄?亦属开闭通便之品。

然惟腑病多热者最宜。

若以脏一病多寒而用大黄通利。

不亦自相悖谬乎。

(故仲景治伤寒传里多热者。

多用大黄。

东垣治五积属脏者。

多用巴豆。

与大黄同服。

反不泻人。

)故曰。

误用有推墙倒壁之虞。

善用有戡乱调中之妙。

元素曰。

世以治酒病膈气。

而以巴豆辛热。

通开肠胃郁热。

(巴豆禀火烈之气。

)第郁结虽通。

血液随亡。

其一陰一亏损伤。

寒结胸膈。

小儿疳积。

用之不死亦危。

奈何庸人畏大黄而不畏巴豆。

以其一性一热剂小耳。

试以少许轻擦皮肤。

须臾发泡。

况下肠胃。

能无溃灼熏烂之患乎?即有急症。

不得已而用之。

(汪昂曰。

缠喉急痹。

缓治则死。

用丸。

雄黄一两。

郁金一钱。

巴豆十四粒去皮油。

为丸。

每用五分。

津咽下。

雄黄破结气。

郁金破恶气。

巴豆下稠涎。

然系厉剂。

不可轻用。

或用纸捻蘸巴豆油。

燃火刺喉。

或捣巴豆绵裹。

随左右纳鼻中。

吐出恶涎紫血即宽。

)压去其油。

取霜少许入药可也。

(时珍曰。

巴豆紧一小者为雌。

有棱及两头尖者是雄。

雄者更峻耳。

用之得宜。

皆有功力。

不去膜则伤胃。

不去心则作呕。

)或用壳用仁用油。

生用炒用。

醋煮烧存一性一用。

研去油。

名巴霜。

芫花为使。

畏大黄黄连凉水。

(中其毒者。

以此解之。

或黑豆绿豆汁亦佳。

)得火良。

砒石

(石)热毒杀人兼治哮疟顽痰

砒石(专入肠胃)。

出于信州。

故名信石。

即锡之苗。

故锡亦云有毒。

色白。

有黄晕者。

名金脚砒。

炼过者曰砒霜。

色红最劣。

一性一味辛苦而咸。

大热大毒。

炼砒霜时。

人立上风十余丈。

其下风所近草木皆死。

毒鼠鼠死。

猫犬食亦死。

人服至一钱者立毙。

(烟火家用少许。

则爆声更大。

急烈之一性一可知矣。

)若酒服及烧酒服。

则肠胃腐烂。

顷刻杀人。

虽绿豆冷水。

亦无解矣!奈何以必死之药。

治不死之病。

惟膈痰牢固。

为哮为疟。

果因寒结。

不得已借此酸苦涌泄吐之。

(时珍曰。

凡痰疟及 喘。

用此真有劫病立起之效。

但须冷水吞之。

不可以饮食同投。

静卧一日。

或一一夜。

亦不作吐。

少物引发。

即作吐也。

一妇病心痛。

数年不愈。

一医用人言半分。

茶叶一分。

白汤调下。

吐瘀血一块而愈。

)及。

(恶疮。

砒石铜绿等分为末。

摊纸上贴之。

其效如神。

)枯痔外敷。

畏醋绿豆冷水羊血。

(石)消肉食不化

砂(专入肠胃)。

系卤液所结而成。

秉一陰一毒之气。

含一陽一毒之一精一。

其味苦咸与辛。

其一性一大热。

五金八石。

俱能消磨。

(本草言能化人心为血。

)硬肉难化。

入砂即烂。

(故治噎膈症瘕肉积。

有殊功。

)其一性一猛烈。

殆不堪言。

况人脆肠薄胃。

其堪用此消导乎?第或药与病对。

有非峻迫。

投治不能奏效。

(时珍曰。

砂大热有毒之物。

噎膈反胃。

积块内瘕之病。

用之则有神功。

盖此疾皆起于七情饮食所致。

痰气郁结。

遂成有形。

妨碍道路。

吐食痛胀。

非此物化消。

岂能去之?)如谷食不消。

则必用以曲柏。

鱼鳖不消。

则必用以橘叶紫苏生姜。

菜果不消。

则必用以丁香桂心。

水饮不消。

则必用以牵牛芫花。

至于肉食不消。

又安能舍此阿魏砂而不用乎?第当详其虚实。

审其轻重缓急。

以求药与病当耳。

(洁古云。

实中有积。

攻之而不可过。

况虚而有积者乎?但谓壮实之人。

其在初时。

果有大积。

攻之自便。

若属虚人。

纵有大积。

或应攻补兼施可耳。

如其置虚不问。

徒以实治。

似属偏见。

未可法也。

)如其审证不明。

妄为投治。

祸犹指掌。

不可不慎。

出西戎。

如牙硝。

光净者良。

用水飞过。

醋煮干如霜。

刮下用之。

忌羊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草求真》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凡药冲淡和平。不寒不热。则非毒矣!《本草求真》上编 卷六·杂剂-毒物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