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震上乾下。孔子《宣圣讲义》上震下乾。乾为《易经证释》大壮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大壮卦

易经证释

大壮卦

大壮。

震上乾下。

孔子《宣圣讲义》

上震下乾。

乾为父。

震为子。

应为乾内震外。

言震代乾主外也。

震二一陰一在上。

一陽一在一陰一下。

一陰一降一陽一升。

一陽一得时位。

故卦德为动。

卦象为雷。

雷动之时。

天下同春。

万物同生。

今以合于乾。

乾本纯一陽一。

接震之一一陽一。

四一陽一连居于内。

秉持于中。

是为一陽一盛之象。

而二一陰一在上。

以与相交。

其德不胜。

其志难谐。

虽不与一陽一争。

而一陽一难与之协。

为一陽一独往独来之象。

在卦用以一陰一陽一二者均匀和协为善为吉。

为中和之道。

若违此例。

非有过。

即不及。

大壮则一陽一太过也。

与大过有类似处而不同。

大过亦四一陽一连亘于中。

是相类也。

而其初上为一陰一。

两一陰一包纳四一陽一。

与大壮之两一陰一被摈于外者不同。

是其异也。

故大壮称壮。

明其一陽一得势。

非如大过之无本为栋桡也。

大壮虽两一陰一蔽其外。

而一陰一不得时。

遂自避。

如云翳中天。

不久自散。

不敌日之光热也。

然以其翳也。

有一时蔽明之害。

虽终复退散。

而一陽一德不免有过。

为其摧扫云烟。

必迅奋而自损其一精一。

是进之过。

进则易濒于衰老。

若忍耐不求速进。

而暂安于蔽障。

必晦昧而自隐其明。

是守之过。

守则易败于安佚。

此大壮以二一陽一所生之过。

虽不如大小过之无本。

而其害则为易始而难终。

有本而略末。

盛于内而忘其表。

明于近而不及于远。

盖乾刚自囿于震。

而震动乃牵拘于乾惕。

两卦虽若同心。

而强弱异势。

上下殊情。

故在天道无可是非。

若论人事。

则有宜否。

一陽一甚则易燥。

刚甚则易折。

四一陽一连而无一陰一与协。

则长而忘自慎。

群刚进而不得柔以谐。

则盛而莫自克。

故在人道。

必先利贞而不务于亨大。

先克己而毋求于胜物。

以大壮已壮矣。

太壮矣。

壮之不已。

衰老继之。

事极必变。

物极必败。

敉极必改。

道极必害。

大者极也。

极壮则无可再壮。

欲其不衰。

不得也。

故圣人名以大壮有数义焉。

一言一陽一之盛大。

指一陽一如临为大。

以一陽一长也。

故卦名大壮。

为四一陽一胜两一陰一。

而得位乘时也。

一言一陽一与一陰一消息往来。

遯为一陰一长。

大壮为一陽一壮。

一陽一壮以时。

时用见于春二月。

雷鸣天上。

万物皆生。

是一陽一盛即物繁庶之原。

故卦名大壮。

以震动得时。

遂乾大生之德也。

一言刚盛柔一弱。

进行以时。

一陽一升一陰一降。

发育有道。

震以生一陽一协乾健。

迅动应一陽一刚。

刚则易折。

一陽一则易歇。

飞腾发越。

其害过于利。

进不如止。

故卦名大壮。

欲人知其壮之极必衰。

而预养其气。

毋过发泄也。

一言物有盛衰。

人有壮老。

一陽一生一陰一贼。

天覆地载。

春秋递嬗。

生杀交至。

前之弱者今之强。

今之繁者后之敝。

循回不息。

纯乎造化之力。

故卦名大壮。

欲人知壮之有衰。

来之有往。

长保不老。

必求于不壮。

果已壮矣。

必思所以守其明强。

如日之明。

不以云而蔽晦。

如金之坚。

不以石而窳腐。

是壮者气之所本。

志之所尚。

有其中而后形于外。

刚在内者柔其外。

强于本者弱其末。

此道之以柔克。

而因壮以见其自韧之有术也。

一言进退无恒。

秉天之行。

显隐无因。

依气之根。

一陽一立其本。

一陰一与之均。

无过不及。

斯底于平。

故卦名大壮。

欲人知君子进必以方。

退必有常。

去必以道。

留必以坊。

遯明其隐。

壮见其章。

遯以退休。

壮则利行。

遯志于草野。

壮则留于庙廊。

是用世之所法。

而人道达乎安康。

一人之行止有度。

家国之福利无疆。

不外时地之所宜。

与夫出处之堂皇。

因遯则抱道而自藏。

因壮则善与人同。

而德沛无量。

天地且见其生化之迹。

春日煦以温良。

斯大壮之大用。

以震乾之合。

而焕其有光。

故大壮者顾名思义。

因地尽利。

顺以致之。

安和其类。

二月之春。

无方不被。

物类繁滋。

天下同壮。

则为天者自然元亨。

为人者先以利贞。

知一陽一之长。

善保用之。

知一陰一之弱。

善育存之。

刚于中而不过。

健于己而不伐。

先明遯退之情。

始推壮止之义。

盖止者留也。

言留以有为也。

留一陽一之毋过。

则刚德永康。

留一陰一之仅存。

则柔道可协。

而人事可济天时。

物类克孚数命。

岂非大壮之所志哉。

读者勿徒用其壮。

而忘其所止也。

大壮乾在内。

震在外。

二卦同秉一陽一刚之德。

主持发生之力。

其气壮甚。

其势严甚。

一陽一为大。

而进为壮。

升进以时。

义无反顾。

此所以与遯为反对也。

然以内互泽夬。

外互天风姤与山天大畜。

是其用包有夬姤大畜之象。

而以夬为大壮之进。

一一陽一上进。

变兑则为夬。

按之时令。

大壮二月。

夬三月。

夬更进则为乾。

四月也。

皆以一陽一上升为用。

夬者快也。

缺也。

决也。

言一陽一行至顺速。

而其距乾犹缺一间。

而与一陰一成决绝之势也。

大壮既内互夬。

则亦应含此三义。

既感其至之快速。

则当行以纡徐。

既知其道之有缺。

则当志于自足。

既明其与一陰一之决绝。

则当推其留恋之意。

和协之情。

而勿太过。

故大壮天道。

而利贞人道。

本乎天者易过。

则变大壮为大过矣。

及诸人者致中。

则可因大壮而就于中孚。

此用大壮者所当先知也。

震主迅动。

而得乾健为之基。

其势至疾。

其力至充。

则天道自然所至也。

有过必有不及。

天道不平。

视时自复。

复则平矣。

人道则无时不求其平。

切勿自干于过。

故当用壮之日。

己存自弱之心。

弱以成其壮。

则永保其强。

壮以行乎壮。

则终变为弱。

此春秋递嬗。

而寒暑代迁。

天道之往复也。

永致其中和。

还守其柔一弱。

人道之止至善也。

故大壮分天人。

而易教先反己。

读者要明传所称大壮则止之义。

方不悖夫圣人垂教之深意欤。

宗主疏述

大壮昔亦作太壮。

古大太二字原通用。

凡称大至极者曰太。

如太极太一太初太素太古等。

皆言其至极无以加也。

大壮亦然。

卦为震乾合。

震为长子。

以乾视之。

为诸子中最大者。

今反居乾上。

犹长子已成立。

能代父经理外事。

则必年富力强之时。

故谓之壮。

若以爻言。

则为一陽一壮。

因大壮四一陽一在内。

由下而上。

一往直前。

气充势盈。

故谓之壮。

一陽一固可名壮。

以其刚也。

而大壮又刚之甚者。

故名大壮。

譬之生物。

方长未已。

体质肥伟。

一精一力满盛。

则称为壮。

人生二十曰弱。

三十曰壮。

亦以其年龄正盛。

体力方刚。

任事不劳。

作业不倦。

有同卦之四一陽一正长。

有进无退。

其气既沛然直上。

其志更坚持突前。

非如临之始大。

又不似夬之将衰。

故名大壮。

谓其壮恰至极。

较泰之平均。

更进一步。

而不及夬之老大。

一陽一者上达。

由夬再进。

则归于纯乾。

乾为老一陽一。

一陽一之至尊而至纯者。

不得与其他论强弱。

故虽有天行健之称。

而不得谓为大壮。

是大者承乾之德。

迈诸卦之上。

而駸駸乎有同于乾也。

盖震本奋迅之用。

出于坤。

有志乎乾。

今以乾在其内。

是又体乾而用坤。

坤为万有之母。

震为众生之先。

万物皆以坤育。

以震出生。

震雷一动。

天下同春。

乾为纯一陽一为其根。

则其生化无垠。

而世界繁庶无比。

故震合乾而名大壮。

则又状物之盛多矣。

雷天易位为无妄。

无妄无物。

以乾在震上。

震生之。

乾成之。

生于地者成于天。

故曰无妄。

即无物也。

纯乎一性一情之一精一。

返于虚灵之真。

更何物乎。

物与无妄。

同归于天而已。

故无妄古名毋忘。

或毋亡。

言毋忘所生。

或毋亡而不知所归耳。

若大壮则与无妄反。

存于天者生于地。

畜于一精一者施于物。

由真境而化生世界。

由无有而造成繁荣。

斯谓之大壮。

四一陽一在下。

与遯卦相对且反。

以遯四一陽一在上也。

而与无妄大畜为类似卦。

皆四一陽一二一陰一。

一陰一陽一分明不杂。

不似其他四一陽一二一陰一卦也。

惟大过卦四一陽一连互于中。

颇与相近。

而二一陰一分列初终。

则有不同。

然以卦为圆象。

终而复始。

则大过亦可作大壮与遯卦之变体。

大壮二一陰一在上。

遯二一陰一在下。

中互艮巽震兑四卦。

皆与乾合。

遯则互乾巽。

大壮则互兑乾。

以二至五相互成卦。

各不同也。

而一则为姤。

有一陰一陽一相遇之象。

一则为夬。

有一陽一与一陰一决之意。

故在遯本不求合。

而其变则反有遇。

在大壮本便于亨达。

多所包被。

而其变则反成决绝。

而不克相容。

此正与变有殊用。

以其时位辨之也。

圣人示天道于未然。

定人事之先预。

故于辞中指其趣。

如遯本宜退。

而有亨利之辞。

大壮本宜进。

而有利贞之语。

且传更明示大壮则止四字。

以见大壮于时为大。

而不能忘其小。

于位为高。

而不能忽其卑。

于行为进。

而不能志于止。

正皆顺天道之易变。

而定人事因应之方也。

盖遯于前者。

必亨于后。

进于此者。

必止于彼。

元亨利贞。

相环成用。

春夏秋冬。

相旋成时。

遯犹秋冬。

而有亨利之占。

大壮犹春夏。

而重利贞之德。

此由二卦彖辞。

可以见天道一靡一常。

人事必预之旨也。

大壮之对卦为风地观。

上下易位为地风升。

以一陽一与一陰一爻对。

先天八卦方位。

乾坤震巽皆相对。

故大壮有与观升二卦相应者。

一陽一之用以一陰一。

刚之用以柔。

大壮一陽一刚特盛。

故宜取升观二卦之用为辅益。

在时令。

大壮二月卦。

观则八月卦。

一春一秋。

互相照映。

如日与月。

昼夜代明。

此大壮虽秉春和盛茂之时。

亦含秋冬清宁之象。

盖本末表里不同也。

故大壮彖辞独称利贞。

即明乾为体。

坤为用。

刚为道。

柔为德也。

以二月春雷初振。

万物向荣。

一陽一之所生。

必赖一陰一以成之。

此河图之例。

亦生化之大则也。

人多昧于此义。

谓大壮因雷天之奋迅。

宜升腾之无涯。

而传乃曰止。

殊与数不合。

不知大壮之止。

乃天道也。

四时异气。

各有中和。

即二五八十一四仲月也。

仲月居一时之中。

为一气之最中和者。

二月仲春。

节当春分。

春方及半。

天地和凝。

前乎此则犹寒。

后乎此则已温。

是春令之至正。

春德之至平。

如一室之中央。

一日之中午。

不偏不颇。

乃均乃匀。

人道法天地者。

必依此为准绳。

而推其德用。

达于无垠。

故谓之止。

止犹正也。

中止也。

无进无退。

不弛不张。

悠然自足。

闇焉自章。

此中庸之道。

独往复而勿旁徨。

斯称之为止。

谓天道立而人道建。

万物存荣。

而文质至美善也。

凡恰好不过者。

方可以止。

若有未尽。

不得止也。

大壮既当盛时。

易濒侈泰。

苟不知止。

必以过而受其害。

盖大小过以失中而称。

大壮又类乎大过。

而况其变也。

知止不殆。

不过何害。

大学所谓止于至善。

以其知所止耳。

愈进不已。

其敝也反为退。

愈升不已。

其敝也反为沉。

皆不善于止也。

而所至反其行。

故大壮志于壮。

而人道则先利贞。

利贞者一性一情也。

反求诸己也。

知止而克止也。

易道四德。

元亨为行。

利贞为止。

明此义矣。

自无疑于大壮之止矣。

大壮。

利贞。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彖辞也。

乾卦四德。

元亨利贞。

而大壮只云利贞者。

以乾在内。

一陽一刚在下。

有类于泰。

泰以坤上乾。

大壮震上乾。

震出于坤。

其卦为一陽一。

其用则一陰一。

故称利贞。

言本坤德也。

利贞于时为秋冬。

于地为西北。

于道为恬静。

于令为收藏。

于德为义信。

盖纯人道之本。

而法乎坤以同于乾也。

乾既在内。

不得如重乾兼主外事。

而卦用又依震之迅奋。

合乾之刚健。

其用过强。

其名大壮。

强必有弱。

壮必有衰。

以志乎中和。

则惟利贞之先。

盖刚动于始者。

必柔静于终。

壮强于前者。

必衰弱于后。

岁有秋冬。

始有春夏。

令有收藏。

始有生长。

为之先者。

亦为之继。

在其后者。

亦居其前。

气数回圈。

无一时之息。

去来者道。

往复者理。

大壮之先也。

由复而临而泰。

是其进以渐也。

大壮之后也。

由乾而姤而否。

是其退亦以渐也。

君子察其既往。

知其将来。

明其已盛。

知其将衰。

鉴于进之駸駸。

乃期其行之徘徊。

惧于数之倐忽。

乃志于艰贞干固之才。

推夫作始之匪易。

乃洄溯乎既植之根荄。

故以元亨之立致。

而先勉利贞之克谐。

物之荣者反其寂。

道之放者归之怀。

愈减则愈益。

愈明则愈晦。

止者行之机。

沉者升之背。

利则无往不亨。

贞者还元可待。

是以守己不失。

反己不昧。

纯柔以履至刚。

因利以避于害。

则大壮之所重。

而人道别有贵也。

夫圣人抱道于躬。

行止不离。

畜物于家。

一精一窳不移。

为有所固守勿失。

乃顺夫天道而无为。

一陽一虽盛于春夏。

而有秋冬之继。

物虽见其强壮。

而有衰老之至。

惟返躬而立诚。

乃至善而无忮。

此大壮彖辞。

惟称利贞二字。

读者览于卦爻。

当知立辞微义矣。

大壮壮字。

有肥硕伟大之意。

且兼有庄严广穆之象。

盖以一陽一德主生善育。

既多生一殖。

复能广育。

万物皆备。

万类同荣。

如日中天。

无物不被其蒸煦。

而欣欣向荣也。

生机既盛。

仪表自雄。

如人少之时。

丰度翩翩。

威仪至好。

此即一陽一德所见于物也。

又如春夏之际。

花木齐开。

芬芳悦人。

山林壮美。

大地一新。

亦即一陽一德所敷。

无物不同壮美。

不独乾大生之用。

且以震勇振之力。

故天地人物。

皆以壮为难能可贵。

而易则取震乾之合。

称为大壮。

为四一陽一渐长。

一陰一不与争。

而一陽一上四爻。

既近天界。

又居人爻。

天人合德。

且包地位。

此较三一陽一开泰。

又进一层。

故名大壮。

而继泰卦之后。

泰称后以财成万物。

及翩翩不富以其邻。

可见泰已有壮之美盛。

较之大有近似。

而壮则与大有异曲同工。

大有为离合乾。

与大壮乾居震下。

及大畜之乾居艮下。

三卦皆以乾称名。

皆一陽一在下。

能生多育。

物富力强。

而称大。

大有为人言。

大畜为己言。

大壮则兼人己。

包物我而言也。

盖大有明物之丰盈。

足比于丰岁。

大畜明畜之众庶。

足比于家之富饶。

大壮则明人物之盛强。

足比于人之年少。

时之当春。

内外充盈。

形神伟丽。

而三卦之取义。

莫不由乾之在内。

惟乾能以美利利天下。

惟乾大生。

故三卦皆以乾而见其有畜且壮也。

一陽一者称大。

泰亦大也。

临之称大。

大之始。

泰则大之中。

至壮则大之极。

谓大壮恰当大时。

而犹未过也。

大有大畜亦然。

若大过则过矣。

过则不得为壮。

君子必期毋过。

大壮之辞曰利贞。

盖欲人戒于过而时中耳。

彖曰。

大壮。

大者壮也。

刚以动。

故壮。

大壮利贞。

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

以一陽一盛得名。

大指一陽一言。

壮指盛言。

故曰大者壮也。

与大过卦辞大者过也一意。

皆以一陽一称大。

而一陽一又正在其壮旺时也。

大过四一陽一在中。

大壮四一陽一在下。

皆多于一陰一。

其势正盛。

得位乘时。

故称大。

临以二一陽一渐长。

亦称大。

则以二一陽一在下。

其气勃兴。

其势突前。

足迫众一陰一也。

大壮固以一陽一壮称。

且因一陽一之渐升。

由泰而进。

如物由生而长。

由弱而强。

故曰大者壮也。

言前已大。

今愈壮矣。

大犹外形。

壮则内实。

既有伟岸之貌。

又具强盛之一精一。

其内充盈。

其外洪廓。

内外皆盛。

其名大壮。

则以下乾上震。

乾为刚。

震为动。

内刚外动。

其势莫犯。

其进莫御。

其前无与敌。

其至无与抗。

故曰刚以动故壮。

言徒刚不得称壮。

徒动不得为壮。

必刚以动。

方名壮也。

亦因大壮乾主于内。

震奋于外。

本其行健之道。

发为振动之行。

合成雷鸣于天之象。

则其称壮。

固有由矣。

大壮既以刚动。

雷震天惊。

无物不兴。

生一陽一发越。

无物不亨。

则宜以元亨称。

而彖辞曰大壮利贞。

何也。

是圣人立戒明教之微旨。

见盛者不可过。

而强者不能久。

天道尚消息盈虚。

天数终则有始。

故以大壮之壮。

而特重利贞也。

谓元亨者天道。

大壮所固有。

利贞者人道。

大壮所宜先。

调盈济虚。

裒多益寡。

此本泰只平之道。

而求永致中和。

故申之曰大者正也。

正指贞言。

以大壮利贞四字。

合诠之则为大正二字。

盖大壮已大。

而利贞克正。

正且大矣。

则生生不绝。

物物恒春。

则天道有常。

至德永平。

则乾健受于坤顺。

雷动协夫巽行。

则无过不及。

而履乎正大光明。

则天地之情可见。

人物之数可知。

回圈以返求诸己。

顺变以达乎无为。

则大壮为明天道。

而利贞实人事之师。

因其壮而念其未衰。

见其壮而思其将衰。

一陰一陽一互为消长。

大道乃若轮回。

其进也。

即其所止。

其弱也。

即强之阶。

其刚动也。

即柔以静。

其大正也。

即至行达于毫微。

盖一平一陂。

一往一复。

天地之情。

去而又续。

惟人道志乎至中。

不求其过。

乃无不足。

故以利贞为辞。

俾学者无矜无忽耳。

释彖辞末语有深意。

后人多未能明解。

盖大者正也。

即与上大者壮也正相对。

即同大过卦。

大者过也恰相应。

以大过一陽一之过。

大壮一陽一之盛。

盛则过。

惟有就于正。

始免于过。

而长保其壮。

故震乾合德。

乾居震下。

以刚在内。

九二中位。

而与上六五相应。

内刚外柔。

则一陽一不至过。

巽乎大过之二五皆刚矣。

大壮既以九二主内。

六五主外。

则与地天交泰之象同。

又与道体刚用柔之例合。

是即就正之义。

言一陽一虽盛。

而不失其正也。

然凡卦一陽一以九五为正。

而此反称六五为正。

抑又何也。

则以大壮原异纯乾。

乾以九五正位。

六爻皆刚故也。

大壮四一陽一两一陰一。

实已兼坤之德。

类泰之象。

一陽一与一陰一合。

为后天大则。

合而后生。

和而后长。

今四一陽一势盛。

已难与一陰一协。

不似泰之平匀。

则其用恒易过。

苟至于过。

则非大过。

即成遯。

以一陽一日升。

四一陽一升一爻。

则成大过。

升两爻。

则成遯。

皆不得中和。

而将悖乎天地交一合之情。

违乎一陰一陽一生化之道。

是以圣人为防其过。

且鉴于遯。

乃因两一陰一在外。

柔主外正。

足见天地之情。

尚志于谐协。

一陰一陽一生化之道。

不乖于中和。

故以利贞二德。

明大壮之大用。

在能以大就正也。

由四德言。

即以亨返贞之意。

亦如春风甫和。

生机渐鬯。

正仲春天气。

雷动而物茁。

日暖而花开。

却不忘冬令培育之功。

坤地煦养之德。

虽温而非热。

虽生而非长。

其气虽盛于内。

而其外未达繁荣之极。

其势虽发于上。

而其成未臻丰满之时。

此不以亨称。

而先志于贞也。

贞足兼利。

地道所光。

春月之一陽一自地雷复始。

由临而泰而大壮。

仍系地下一线之一陽一。

逐渐升腾发越。

则德重利贞。

乃不忘本之意。

不独人道当如是。

即以天地之情论。

亦不以既长者忘所生。

既壮者忘其稚。

则四一陽一虽盛。

不陵六五正位。

而两一陰一虽衰。

仍抱涵濡初衷。

盖一陰一爻主降。

是其志也。

志见乎情。

情见乎迹。

此以大而就正。

以一陽一盛而从六五之正位。

实足见天地之情。

为生化之本。

在泰卦三一陽一既平。

一性一情均至。

故为交泰。

明其和合自然。

若大壮则已判多寡。

分强弱。

而其求合之志。

相慕之情。

则犹可见。

是即因六五正位。

足见之也。

大过九五。

不能见。

大壮进而至夬。

亦不能见。

皆以其徒自盛。

而忘生化之本。

交一合之情耳。

在一一陽一来复。

辞称见天地之心。

则以一陰一多于一陽一。

如母育子。

不可以情称。

惟大壮本泰已合之后。

虽成父子之象。

无复夫妇之拟。

而其和协之情。

犹未消失。

是即所谓正大之效。

乾大而坤正。

九二大于内。

六五正于外。

正大既协。

两情克谐。

此大壮彖辞以利贞称也。

读者宜体会之。

《宗主附注》

爻既与各卦辞相关。

而最要者。

夫子所讲彖辞大者壮也。

大者正也二句之义。

实全易各卦。

以大称者如大有。

大畜。

大过。

皆以一陽一盛得名。

而临虽无大名。

其用亦以大称。

则亦以一陽一长也。

至于泰卦之称名。

固不异于大。

古大太泰三字原一义。

而字形不同。

则地方或时世殊也。

泰即太也。

太即大也。

一陽一自地出。

其初为复。

其进为临。

复不得称大。

临则可谓大。

进至于泰。

则已大矣。

谓一陽一由震之一爻。

渐进渐长。

以至于乾。

三一陽一具备。

是其盛已至矣。

故不独称大。

且称太焉。

古文称大之极。

则曰太。

如太初。

太古。

太上。

太鸿。

太素。

太一。

皆极大也。

亦皆可作泰。

泰自太变。

后人恐太大字形易混。

乃别作泰。

实即太字。

而以卦言。

一陽一极于乾。

凡有乾卦。

或中互乾象者。

皆可得大之称。

如大壮。

大有乾在离下也。

山天大畜。

乾在艮下也。

而大过虽非乾之合。

却中互重乾。

则以四一陽一在中。

由二至四。

三至五。

皆为乾也。

大壮之象。

亦以乾在震下。

一陽一由泰更进一爻。

遂成大壮。

故曰大者壮也。

言乾自称大。

震之一一陽一又连于乾。

是大且壮也。

与大过以重乾包于二一陰一之内。

成大者过也之象。

正相印证。

大过一陽一固大。

而失于不得本末之固。

遂为大过。

与小过相类耳。

然大壮前称大者壮也。

而后又出大者正也。

则以一陽一盛而不过。

下有其本。

上协于一陰一。

九二六五。

交得其正。

故有大正之称。

由体言曰大壮。

由用言曰大正。

二者非不同。

乃体用之别耳。

正如大有为一陽一能有一陰一。

大畜为一陰一能畜一陽一。

皆得相孚相协之用。

是大壮为一陽一能正一陰一。

以成其壮。

一陽一正而一陰一从之。

上下翕合。

内外同壮。

此所以名大壮。

而用为大正也。

象曰。

雷在天上。

大壮。

君子以非礼弗履。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全卦象辞也。

大壮震上乾下。

为雷在天上之象。

雷天皆一陽一。

亦皆气也。

而天则本来居上。

雷则自地上升。

是雷在天上。

犹曰雷上于天。

与需卦之云上于天同意。

顾不曰雷上于天。

而曰雷在天上者。

则以雷虽自云出。

云有水气。

终成雨雪而降于地。

是云原属下也。

故曰上。

若雷则以云中所含之电。

电发为雷。

其声也。

电流为火。

其光也。

光与声虽异乎气。

而凭气以行其行也。

随所之而即逝。

不似雨雪必降于地。

天亦气也。

雷在天上。

正其所居。

盖天空无非气也。

雷鸣成声。

电行成光。

皆在空中。

是雷在天上。

如云之自下上而终降也。

雷行于空。

声既赫然。

光复闪然。

为天威之所见。

天以雷伸其威势。

壮其神力。

神威之施。

无物不畏。

是则雷在天上。

乃见天之庄严。

神之雄伟。

庄严雄伟。

故名大壮。

谓雷天合德。

乃天神之壮。

亦即一陽一气之壮也。

一陽一气为天神之体。

亦天神之德。

施于天下。

天下皆得其威力以同壮。

是天神之壮。

即万物之壮。

因万物莫不赖此威力以生化也。

春雷一动。

万物同荣。

其动也。

必在天上。

若在地中。

不得动也。

动则为灾。

惟其动于天空。

乃克成其生化之用。

则以雷鸣之后。

雨泽继之。

润物之功。

雷雨共之。

故雷动以时。

天神之威德乃显。

天恩同沛。

人物之生机乃昭。

天人相通。

生息无间。

其壮也。

其大壮也。

为其以雄伟之力。

成雄伟之观。

以庄严之威。

致庄严之果。

始终莫不壮也。

惟壮矣。

大壮矣。

雄伟者易成衰惫。

庄严者易至颓唐。

是天道一靡一常。

而人事宜慎。

故在大壮之际。

亟思保全之方。

则君子必自警惕。

而先非礼弗履之戒也。

盖大壮乾主于内。

震持于外。

乾有乾乾之训。

震有虩虩之思。

皆不外以其极盛。

则怀其将衰。

鉴其至充。

则忧其过满。

胡朝乾夕惕。

以求无咎者。

乾之君子也。

震来虩虩恐惧戒慎者。

震之人道也。

大壮以之。

则先自惕自戒。

而一言以蔽之。

曰非礼弗履。

古者圣人首畏天命。

笃恭神明。

而于月令。

春雷发声之时。

通告天下。

戒其容止。

莫非明天神之威德。

重礼教之防闲。

君主以下。

至于庶民。

皆以敬天为先。

守礼为要。

礼始祭祀。

而特先祀天。

为报本也。

天雷初鸣。

生机始见。

尤为怀德畏威之日。

返本报恩之时。

不独惮其庄严。

敬其雄伟已也。

人物既生而有身。

则必思生之所自。

身之所育。

父母养之。

而非得天赋之一性一命。

不克生也。

生必本一陽一气。

一陽一气者天之一体。

神之本德。

一陽一气周布。

生息无垠。

此人物所同也。

非礼弗履。

包一切言行。

言犹曰。

凡不合于礼者。

皆不为也。

履犹作也。

行步曰履。

人有所动作。

或曰行。

或曰履。

一也。

非仅指步履也。

又履字与天泽履有相关连。

履卦以上天下泽定名。

分尊卑上下。

为礼所本。

故履者行也。

立也。

或行或止。

无不由礼。

有礼则安。

无礼则危。

非礼之事。

君子所戒。

而不明示于履。

乃见于此者。

大壮雷天之威。

自当有所警惕。

有所戒惧也。

中庸首章所称戒慎恐惧。

亦推大壮象辞之义。

而溯源见一性一明生之道。

以志于中和位育之功也。

夫大壮乘时之盛。

因位之宜。

既大且壮。

最易干非礼之愆。

濒大过之害。

则以处艰危易。

处安泰难。

君子知其弊。

则先忧其忧。

后乐其乐。

故于大壮之日。

先戒慎于其行止焉。

而象辞所称。

亦犹申彖辞利贞之义为重。

在返己而就正。

以成其大壮也。

正则自无非礼之履矣。

全卦之用。

一正字足以概之。

惟正始克中和。

惟利贞始克达元亨。

惟以非礼弗履。

始克全大壮之行也。

《宗主附注》

大壮以乾之健主于内。

震之动持于外。

譬之家有严父。

主其家政。

一切规模。

全依先人之训。

上下和睦。

男一女齐正。

当其年老。

又得克家长子。

继承父业。

为之奔走于外。

父命不违。

行止不悖于孝道。

则其家必兴。

门庭光大。

安富尊荣。

此即大壮之象。

既大且壮。

德足以为世法。

势足以令众服。

则一言足以动乡里之视听。

一举足以立族戚之楷模。

是其所成。

必能化俗移风。

垂教作则。

不独善其身家已也。

故大壮不必自有作为。

不待己居显要。

为其积之已厚。

本根早固。

如大木盘根错节。

培植有素。

则垂荫必广。

风声必大。

此乃理数自至。

不求而得者也。

故大壮与大畜相类。

大有相通。

大畜比于家之富饶。

大有比于年之丰稔。

皆生育优美。

营养畅通之象。

而以远大者言。

则天地生成之初。

以近细者言。

则人物发育之事。

正如大畜。

良马童牛猪豕。

无不随所畜而壮一盛。

依所求而良好也。

观大壮爻辞。

亦数以羊为象。

即可见壮即肥也。

畜之肥腯。

即人之伟岸。

事之丰盈。

推而言之。

天地生化之蘩荣。

万物生一殖之蕃衍。

皆大壮也。

皆天地之德也。

而君子法之。

则位育之道。

中庸称位育。

端在致中和。

大壮以乾在震下。

上以六五为正位。

而彖辞独言利贞。

以柔用刚。

皆无非因大壮之易过。

而特求其中和。

有六五主全卦正位。

则四一陽一不偏盛而得中矣。

四一陽一安于下。

而让两一陰一在其上。

一升一降以相协。

则得和矣。

此中和之致。

即由一陽一能自反以就正。

不徇己以大过。

是即反大过以成中孚之旨。

故初爻称其孚。

而象辞则以非礼弗履自勉。

于释彖辞更明揭正大二字。

可见天地之情。

此皆圣人以易明教之心。

读者切勿随意念过。

又曰大壮与夬皆属乾前之卦。

而大壮四一陽一称壮。

夬五一陽一反不以壮称。

却名为夬。

此中意义。

大可深思。

盖壮虽以一陽一盛见称。

实则一陽一之盛极反成衰。

如夬以五一陽一名夬。

则明其有缺也。

对乾言为缺一爻。

对一陰一陽一平匀言。

为缺二爻。

以缺则非全。

又不得平和也。

惟泰为平。

惟既济为和。

惟乾坤为全。

此夬之不得与数卦同论也。

而大壮则虽较泰多一一陽一。

较乾少二一陽一。

却以四一陽一连居于内。

两一陰一调协于外。

一陰一虽不匀。

而无忌姤之心。

一陽一虽过中。

而有和平之志。

则以一卦六爻。

初二为地爻。

即坤位。

五上为天爻。

即乾位。

今大壮初二地位。

反为一陽一。

五上天位。

反为一陰一。

是天地交泰。

水火既济之象。

可见乾虽盛。

而未尝有陵坤之志。

刚虽过。

而未尝忘和柔之情。

即本泰之只平。

既济之交和为用耳。

其名壮者。

不在天地。

而在人爻。

则以三四皆一陽一。

乃成刚过之象。

然中爻向难独用。

必本于二五之交和。

二五苟和。

中爻纵过亦不为害。

以卦原分上下。

中爻不附于上下之一爻。

则为全卦言。

不得以中爻。

而弃其他四爻之情志也。

大壮既以天地同志。

一陰一陽一孚情。

则中爻虽盛。

仍不能悖夫交协之道。

此彖辞以利贞为用。

而释彖以大正为言。

既重利贞。

则虽过而不失其和。

既先大正。

则虽盛而不乖于中。

此大壮以中爻之刚称名。

而以天地交协之情明用。

虽似大过。

而仍归于中孚。

此壮之所以称。

有非夬之所拟也。

夬以过而名缺。

正见过必有失之理数。

欲其无缺。

先期无过。

大壮之克称壮者。

亦以其善于补缺。

而自盖其过耳。

初九。

壮于趾。

征凶。

有孚。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初九爻辞也。

初九在全卦之下。

即乾之初爻。

以上合震。

异于乾之潜龙。

而以震之迅奋。

应乾之刚健。

一陽一德既盛。

其道已行。

故曰壮于趾。

凡初爻多称趾。

明所始也。

如噬嗑与贲。

及后夬与艮诸卦。

初爻皆曰趾。

犹人之所立处。

人一体虽壮。

必先有其趾。

以为立身之基。

行步之始。

如贲之贲其趾。

始见所贲不离足下。

足下既贲。

诸礼随之。

则犹木之有根也。

大壮已壮矣。

而所始先壮于趾。

亦见壮之有本。

如人之健。

必先有健步之足。

若足痿不克立。

不一良于行。

虽有肥硕之躯。

终无所用之。

为其不得称壮也。

且趾字从止。

立也立而后行。

未有不能立而行者。

亦未有行不先立者。

大壮以壮为用。

必先有所立。

以壮其本。

则犹物之茂盛。

必有其基。

事之繁昌。

必树其础。

壮于趾者。

壮之基础也。

震以动为用。

今壮于趾。

是有所行进之备。

而以初爻在下。

犹乾勿用之时。

虽可以行。

而不得即行。

故占征凶。

言徒壮于趾。

未及其他。

则未克大用。

宜于立守。

不宜于行进。

则不强行。

行则凶。

征犹远行也。

征凶犹不利远行。

盖以初九之壮。

非远大之期。

勇于下者。

易懦于上。

盛于近者。

恒衰于远。

强于细者。

辄弱于大。

此势理当然。

不可以其可行而肆志为之也。

故非不行。

不可征也。

如小儿才能自立。

不得责以远大之行。

非其时也。

时则为宜。

非时为凶。

初九之凶。

以其位之下。

时之早耳。

然壮于趾。

已谐乾行健之德矣。

是有孚也。

有孚谓虽孚而未全孚。

则以初九虽本乾之刚健。

却上合震之躁动。

则恐干于躁进之害。

而忽于勿用之时。

故明示其征凶。

且以有孚。

指所由凶也。

凡卦爻称孚。

皆切中孚言。

即包含中和之意。

今初九在下。

去中爻远。

上应九四。

为刚应刚。

过刚则折。

是所谓孚。

不过有孚于健动之德。

而非协于中和之道。

甚或以其健动。

致干躁愎之咎。

故有孚二字。

虽明其有合。

而戒其勿进。

仍不外彖辞利贞。

象辞非礼弗履之旨。

总为大壮已壮。

慎毋太过。

过则反非壮矣。

大过与大壮。

其异即在此初爻。

初爻克长保其刚健之德。

则全体成其壮。

若初爻因刚而折。

因健而挠。

则变成大过矣。

过壮之辨。

端在此爻之善用。

以地位既降。

时势宜潜。

则虽有乾震合德。

终以戒惧为重。

观于震之震来虩虩之辞。

则可见大壮初九之必慎矣。

象曰。

壮于趾。

其孚穷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象辞之义也。

穷指初九时位言。

凡卦多以上爻为穷。

以位极也。

而大壮初九。

非位之穷。

乃时之极。

则以乾与震合。

震两一陰一在上。

欲降不得。

而初九与九四应。

重刚不协。

故曰孚穷。

言不与一陰一孚。

而与一陽一应。

一陽一与一陰一协乃真孚。

如鸟之孵雏。

必雌雄和合。

今初九不得一陰一之谐协。

虽有孚而时不适。

是所孚者。

已极之一陽一。

故曰孚穷。

初与四应。

二与五应。

三与上应。

乃六爻正应之位。

大壮九二与六五。

九三与上六。

皆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相和相得。

惟初九与九四。

二爻皆刚。

虽应不协。

是为过刚。

过刚正如极位。

故亦曰穷。

且壮于趾。

其下已盛。

其上反穷。

盛于下而弱于末。

壮于趾而衰于外。

则不称也。

不称亦犹穷。

谓不及犹过也。

初九原盛。

易于进取。

而以位之下。

时之非。

欲通不通。

不通亦犹穷。

谓穷与通相反也。

大壮彖言利贞。

不言元亨。

正以其不得迳通。

不似泰之亨也。

亨与贞。

一为外达。

一为内守。

大壮宜守。

况在下者乎。

壮于趾者。

为固其立足地耳。

欲以之推行于外。

则必有待夫时。

有需于人事之合。

则必以一陽一就一陰一。

以刚就柔。

则必如九二之应六五。

九三之应上六。

相调相得。

以济于平。

则与泰之只平。

既济之相济。

中孚之致中和无殊。

此初九爻刚未充也。

故爻辞言其征凶。

释文解为孚穷。

凶则不可以行。

穷则不可以进。

初九虽壮于趾。

亦惟自立自守而已。

既不得进。

复不宜行。

则所孚者。

亦惟鉴于过刚而自柔。

戒于躁动而自静。

以保其壮。

则虽时有未至。

待之可也。

地有未当。

易之可也。

故至九二。

则变吉矣。

易数重在善用时以顺变。

大壮初九之辞。

尤可以明于此旨矣。

《宗主附注》

大壮与夬姤二卦。

为进退卦。

即以大壮四一陽一。

变夬五一陽一。

言一陽一自升进也。

而姤则与夬为颠倒之象。

一一陰一反下。

变上六为初六。

是一陽一更进。

而一陰一反退。

进于上则为乾。

退于下则为巽。

故巽卦为进退。

言一陽一进而一陰一退也。

然以卦言。

则又为一陰一进一陽一退。

盖卦以下位为本。

自下上者为进。

自上下者为退。

一陰一日进。

则一陽一日退。

正如震卦一陽一起自下。

一陰一乃曰上。

是震为一陽一进一陰一退。

退以让有力乘时者进也。

震进则成兑以至于乾。

三爻皆一陽一。

巽进则成艮。

以至于坤。

三爻皆一陰一。

故震为一陽一之进。

巽为一陰一之进。

由下爻言。

姤以巽承乾。

尤见一陰一之得地乘时。

一陽一不克与争。

廹而日退。

以迄于剥。

则仅一一陽一居上。

与夬之一一陰一在上者正对。

故姤夬为对应卦。

又为往复卦。

与剥复二卦相似。

剥复一在坤前。

一在坤后。

乃一陽一气消息往来之机。

夬姤一在乾左。

一在乾右。

乃一陰一气上下起伏之纽。

此四卦为全易六十四卦总枢户。

凡卦皆自此来去出入也。

以其旁夹乾坤。

统辖进退。

变化之中组。

交替之要道。

如人咽喉。

为出入之冲。

鼻管司呼吸之窍也。

故大壮与夬为进。

而与姤为退。

此夬姤两卦辞。

皆有关夫大壮也。

夬以一陽一进。

进必自下。

故初爻壮于趾。

明其来自大壮也。

而姤为一陰一进。

一陰一进而一陽一退。

退则自消。

进则自息。

消于上者息于下。

故姤一一陰一在初爻。

而辞称女壮。

明姤与大壮相反。

大壮为男壮。

姤则女壮。

亦即一陽一与一陰一盛衰之辨也。

读者细绎二卦辞。

当自知之。

九二。

贞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九二爻辞也。

九二内卦正位。

为乾之九二。

乾称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

释为德施普也。

可见九二得位乘时。

明体达用。

乃全卦吉爻。

而大壮九二。

则以上承震卦。

与六五相应。

一刚一柔。

一内一外。

体同于乾。

而用则异。

故辞但云贞吉。

而不及其他德用。

然内贞外悔。

卦之常例。

九二既得正位。

主持内政。

虽以刚健之德。

而秉幽静之道。

则由六五在外也。

坤之主位在二爻。

乾之主位在五爻。

今恰反其位。

是应兼备其道。

刚以柔用。

一陽一以一陰一行。

故占贞吉。

明其体乎乾。

而德效乎坤。

本于亨达。

而守致于利贞。

正位以自重。

中道以为行。

则贞吉赅天地之德。

而大壮之志以明。

彖辞称其正大。

可见天地之情。

实以九二与六五。

内外克孚于中行。

中则大本以立。

和则位育以成。

中和不乖于道。

大壮乃昭于神明。

如人之庄敬日强。

用配乎乾之行健。

静顺有守。

乃协夫坤之安贞。

在时为春之仲。

在物为生之盈。

在势为气之盛。

在用为内充实而外光明。

斯由九二之正。

乃克孚于壮之名也。

夫中行者。

道之大则。

中位者。

守之至德。

不偏不倚。

无颇无阙。

以一陽一刚立其基。

协于柔贞。

以发于德业。

壮于中形诸表。

固于下者舒于上。

安于己者广诸物。

富于往者裕于后。

是大壮之成用。

必有所栽培之。

而护育之。

天道无永盛。

物情无久盈。

裒多益寡。

损上以益下。

则虚者实之。

弱者壮之。

则大壮不以壮而以贞。

不以进而以止。

庶合于二气消息之数。

而长保其太和。

既克自正其一性一命。

乃致万类之生成。

此乾卦所谓乾道变化。

各正一性一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一节之义。

于此足以证明之也。

惟以贞而获吉。

则无待夫亨而自利矣。

惟以正而成其大。

则无虑夫壮之或过不及矣。

惟以刚而柔。

动而静。

则无惑于九二之占贞吉。

而克孚于彖辞之全旨矣。

象曰。

九二贞吉。

以中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言九二占贞吉者。

以得中位。

行中道。

有守有为。

故获斯占。

然此中字实包含正字义。

则以九二内卦正位。

守正行正。

乃全其中和之德。

凡称中者。

皆兼正言。

如悬物于中。

必不偏一方。

不偏即正。

又所谓中者。

必如室之中央。

器之中心。

无论自何方视之。

皆为恰中。

则名极中。

亦名至正。

以其视上下左右。

皆属极正位。

如九二在内卦。

下有初九。

上有九三。

其相距恰等。

故称中位。

或正位。

以其无偏斜于上下也。

而以九二言。

外得六五为应。

则刚柔相济。

无所偏私。

是亦中也。

二与四同功异位。

而多誉。

则以二爻得中也。

人道以时中为大。

时中者合地与时。

而皆恰中。

故曰时中。

如日之午。

为日中。

子为夜中。

若非子午。

则非中矣。

如截一日。

自午至子。

或自子至午为二。

则二者之中。

非复子午。

而为卯酉。

以卯在日。

酉在夕。

恰当子午之中也。

时中即视时之所宜。

而定其中。

非执一不移者也。

春之中为二月。

夏之中为五月。

秋之中为八月。

冬之中为十一月。

此四时之中也。

若以一岁论。

则六月为中。

若以半年论。

则三九月为中。

是所谓中随时定也。

卦之中位。

以上下卦论。

则二与五爻。

若合全卦论。

则三四人爻。

亦有不同。

视所指而定也。

此九二中位。

乃本下卦乾言。

乾之中位。

固在九二。

而其本来主位。

则在五爻。

今以五爻为震之中位。

属柔。

而出于坤。

是乾所合者。

其本德为一陽一刚。

而所合则一陰一柔。

以柔济刚。

以一陰一协一陽一。

则九二之所行。

亦可称中。

谓中道也。

盖体乾用坤。

体刚用柔。

不使太过。

则底于中行。

此则不独兼位言。

实包德用言也。

故以中二字。

不着位或道字。

即由九二赅位与道。

为位既正。

为行又中。

九二之贞吉。

实由此中字得来。

而非徒指位或行也。

盖爻辞称贞。

已明其行矣。

若徒指九二之位。

宜本行健之道。

成亨达之功。

今乃以贞称。

足见其志在中和。

而先就于正也。

就于外六五之正。

以自成其正。

而孚于乾坤合德之大用。

以尽天地之情。

以全生化之德。

此九二之旨。

不在重己之正位。

而重在克谐于坤之正位。

不在重己之德用。

而重在终孚于坤之德用。

贞者坤之德用。

二者坤之正位。

九二乾履坤位。

九二贞者。

乾孚坤用。

此即大中之道。

大正之用。

亦即释文以中二字之义也。

读者要当会通彖象各辞。

细参之耳。

九三。

小人用壮。

君子用罔。

贞厉。

羝羊触藩。

羸其角。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九三爻辞也。

九三即乾九三。

居上下之间。

当人爻之始。

乾九三称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

无咎。

可见九三爻之不易处矣。

在乾以上下纯刚。

犹必朝乾夕惕。

敬慎戒惧。

方免于咎。

今大壮九三。

上接震卦。

与上六应。

与六五同功异位。

一刚一柔。

而与九四相连。

重刚难协。

是远有助而近不睦。

外有友而内难亲。

故在此爻。

虽当壮一盛之时。

却非直进之地。

因势廹而气莫降。

情切而志莫固。

小人乘其已盛。

不知反顾。

以壮用壮。

则必有危害之忧。

君子鉴于盛必有衰。

隆必有替。

明于行止之道。

慎于出入之位。

则因壮而就于弱。

当进而思其退。

故不用壮而用罔。

罔者枉也。

屈也。

否也。

弗也。

言与前相违也。

如网纵横。

有返侧辗转之象。

如鱼鸟在罗罟中。

有回翔上下之象。

故称为罔。

盖知其易进而难出也。

见其易升而难止也。

壮者衰之机。

盛者弱之导。

君子见几早省。

则不轻动。

而先测其变。

不迳取而豫谋其后。

是用罔者。

犹见于几微。

明于未来也。

罔无也。

未见之象。

未至之时。

人无所知。

无所闻也。

故曰罔。

是用罔犹不用耳。

正与小人用壮者相反。

小人进而君子退。

小人入而君子出。

小人贪于目前。

而忘无穷之忧。

君子明于变化。

而择适宜之道。

此君子小人之所以异也。

然卦称大壮。

爻以壮成。

九三上下皆一陽一。

是其壮尤甚。

君子小人皆知之矣。

皆欲用其壮矣。

不过小人只见其近。

而忽其远。

只贪其利。

而忘其害。

以壮用壮。

易壮为过。

而终受衰弱之灾。

君子则不然。

既知天道盈虚有常。

人道利贞为本。

则鉴于太过之害。

而求中和之功。

不用壮而用罔。

罔则克底于正。

而亦长保其壮矣。

故用罔非真不用也。

用之以道。

即老氏致柔守一之谓。

以静为动。

以退为进。

以不用成其大用。

则用罔者反成其壮。

而用壮者转为无用矣。

故曰贞厉。

贞则自固而不求于外。

厉则自惕而有戒于中。

贞以为己。

则德业日明。

厉以接物。

则道行日大。

贞厉二字。

即君子用罔之道。

亦即君子于九三成壮之道。

盖不外本乾九三之训耳。

壮与羸反。

羸则不壮。

羝羊牡羊。

肥壮之羊也。

以九三之象。

如肥羊。

而其行甚急。

其进甚勇。

故有触藩之象。

藩者阻也。

犹篱栅之类。

谓羝羊虽壮勇。

而在藩中。

虽触之。

而不易出。

乃羸其角。

则羊虽触藩。

仅出其角。

身在藩中。

虽壮无用。

惟角得出。

乃不以壮而以羸。

则明出者宜羸。

而不宜壮。

壮反为累。

羸则可进可退。

正如小人用壮。

反受其害。

君子用罔。

乃宜于行。

且以爻辞贞厉并举。

贞与厉亦反。

贞静而退也。

厉则动而进也。

可见九三一爻。

进退异宜。

动止异用。

小人知进而不知退。

知动而不知止。

故如羝羊触藩。

终以自困。

君子反是。

不求动而先止。

不求进而时退。

则如羝羊之角。

以羸而能出入于藩也。

九三过刚。

必先自柔。

柔则能成其刚。

若以刚行刚。

则不免于折。

此爻辞取羝羊触藩为喻。

非必有是事也。

而以象言。

九三与上六应。

刚柔各异。

正如羝羊体壮而角羸。

外隔九四。

不得与六五上六二一陰一交接。

有如藩离。

是九三原不宜直进以犯难。

必委宛罔从以待变。

若进至九四。

则为藩者已决。

为羸者反壮矣。

此应时顺变之道。

要在临事善审几宜。

用壮非壮。

用罔不罔。

皆由时地之所宜。

进止之所合耳。

大壮全卦大用。

传称为止。

足见其大端。

而九三人道所存。

人道先利贞。

合乾九三朝乾夕惕若厉。

此大壮九三贞厉二字由来。

能明斯义。

则知爻辞之旨矣。

卦自三至五互兑。

兑为羊。

而壮字义与畜应。

凡称肥壮。

多关畜类。

如涣卦马壮是其一例。

故爻辞引羝羊以喻其壮。

推而言之。

事务之肥盛者。

皆可由此引申之也。

盛者继之以衰。

前已言之矣。

故壮不可用也。

惟不自壮。

乃保其壮。

因卦四一陽一在下。

九三恰当四一陽一之半。

过半之势。

已渐变矣。

壮变为羸。

虽仅一角之微。

而已非全壮可知矣。

读者细绎爻辞。

则明易教指示人道之深意也。

象曰。

小人用壮。

君子罔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九三爻。

不宜于用壮。

而别求于不用之用。

是君子与小人异其趣也。

小人乘时得势。

固已壮矣。

则居壮行壮。

无复他虑。

而不知壮之与羸相倚伏。

徒见其壮。

却忘其羸。

则将如羝羊触藩。

进退维谷。

君子则不然。

知其壮必有羸。

则寗羸以全其壮。

不敢凭陵意气。

以蹈过甚之咎。

故鉴于小人之用壮。

而类于羝羊触藩。

乃用有喻于羊角之羸。

而克自在出入。

是君子之行。

必徘徊审慎。

瞻于前后。

推测常变。

定其进止。

人以为可者。

我则未敢遽信。

时以为宜者。

我则未遑迳行也。

皆本于大壮之道。

彖辞之旨。

以大就正。

以利贞成其元亨。

盈虚消息。

孚于天行。

得失成败。

豫于事先也。

苟明知其壮。

而以壮为可用。

在当时固足快志。

时过境迁。

壮反为衰。

欲其复壮。

已不可得。

则无寗守其未壮。

保其长壮之为愈也。

故不用壮而用羸。

适以成其壮也。

羸者如幼年。

虽今未壮。

后必有壮时。

若已壮者。

其进必衰。

此羸与壮之异。

在乎时也。

大壮原在长有其壮。

而上两一陰一爻。

待时以起。

则壮之不克长。

亦数也。

君子恐其速衰。

不用壮。

正体彖辞利贞之行。

以壮就正之道。

读者勿以为君子之畏葸不前为诈取罔道也。

《宗主附注》

不独与夬姤卦辞有关。

即风水涣亦有相通处。

以巽与震对。

而坎与先天乾为对位。

是巽坎合。

有类于大壮之震乾合也。

观于涣卦初六爻辞。

用拯马壮吉句。

则知涣亦有壮之用。

以壮为马。

仍与大畜相应。

而大壮称畜。

惟及羊。

而夬卦九四亦称羊。

与大壮九四相近。

皆有悔亡之语。

则皆以壮之为用。

不得过时。

及时为壮。

过时则衰。

如畜类牛羊犬马之属皆然。

其致用必其壮时。

如已衰老或犹稚弱者。

不足致于大用。

豕类虽以肥腯。

为宜于养生之需。

而其未壮。

则不堪食。

若已老惫。

更不应食。

为其不及或过于壮。

则虽有之。

不足成用。

如花果谷实亦然。

必其正熟。

方可食用。

未熟或既败。

皆不成用。

不堪食。

是皆非壮。

不及者无论矣。

惟已过时。

则必有悔亡之咎。

谓悔其及时不用。

而坐视时之逝也。

正犹人少壮不努力。

则必有悲叹老衰之日。

此离卦所谓不鼓缶而歌。

则大耋之嗟。

皆以时光易逝。

壮年难竚。

而儆人早自惜也。

大壮固已壮矣。

不乘时自一爱一。

而因循玩忽。

则几何时。

衰且老。

更何有于德业之成。

心身之泰哉。

此夬初九称壮前趾。

谓在大壮时已壮矣。

而大壮爻辞一再称羝羊触藩。

亦明其不进则退。

不行则止。

苟无所努力于当前。

则必有追悔于既往。

甚哉壮之不易。

而欲长保其壮。

尤不易也。

苟明绎数卦之辞。

自可见易教寓意之深远矣。

九四。

贞吉。

悔亡。

藩决不羸。

壮于大舆之輹。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九四爻辞也。

九三称羝羊触藩。

羸其角。

此九三时位之所象也。

至九四则已变矣。

前之触者今已决。

前之羸者今已壮。

是以九四由九三之进。

而获时地之宜。

天数之孚。

人事之得。

皆称是占也。

九四已属外卦。

为震之初爻。

互兑之中爻。

兑为决。

合乾成夬。

亦决也。

卦既出外。

已成决藩之象。

而以震之一一陽一。

下连乾刚。

乃成大壮之体。

以壮至九四为极。

过则为一陰一爻而非壮。

故大壮自初九始。

至九四终。

乃克称壮。

壮原指一陽一言。

六五上六皆一陰一爻。

不得以壮用。

而九四之壮。

又胜前三爻。

则以壮由内而外。

内外皆充实。

故独壮。

若仅内充而外不足。

犹非至壮。

如九三已壮而非至壮。

犹有羸角之喻。

九四则不羸矣。

外得与两一陰一协。

而内得初九之应。

刚柔克和。

故藩决而行无阻。

惟九四本外卦之始。

以其属一陽一。

交接内卦之势。

德用亦与内同。

故有贞吉悔亡之占。

占吉者以内合九二。

自反于正。

而以刚行柔也。

悔亡者外本多悔。

今以行同于内。

德孚于坤。

故无悔。

又悔亡亦含自悔已往之意。

亡已往也。

悔其以往。

善其未来。

壮哉此行。

直前无阻。

行之所立。

必赖于车马。

大舆者。

行之利器。

而輹者舆之要机。

舆脱輹则不能行。

大小畜之所称。

皆以其行之未壮也。

今九四有舆輹之利。

以壮其行色。

则所行无不得志。

亦孚贞吉悔亡之占。

在初九爻辞称征凶。

言其不利于往。

九四则反是。

以初九壮之始。

仅具其趾。

车马未备。

不一良于行。

九四则既壮矣。

至壮矣。

身之所需。

物之所欲。

无不壮矣。

壮必有行。

故先见于舆輹焉。

藩已决。

则阻障除。

舆輹壮。

则远行易。

此九四所志也。

爻象外邻两一陰一。

本刚以临柔。

正如驰骏马于坦途。

御轻舟于顺水。

其行之利。

可以见矣。

而以九四持秉贞正之德。

内合刚健之情。

外既克成千里之行。

中又能持终身之守。

是不独壮于舆輹。

为威仪之伟岸可观。

即以其内守无亏。

亦贞固之德行不贰。

斯诚壮矣。

大壮矣。

夫壮于内者恒弱于外。

壮于表者恒弱于中。

皆非大壮。

为其守则难行。

行则难守。

初九有守矣。

而征则凶。

九三可进矣。

而近有阻。

是皆失其一也。

惟九二九四。

则兼具焉。

九二尚未大。

九四则已至矣。

故九四较各爻皆壮。

不独无缺无碍。

且宜或守或行。

守则孚贞吉悔亡之占。

行则获藩决輹壮之利。

是其志可达。

而功可成也。

大壮原有可为。

徒以壮必有衰。

故君子策之万全。

不肯躁进。

为恐以乾之刚。

而逢震之躁也。

至九四则一陽一爻已止于此。

再进则属柔爻。

柔以协刚。

顺以和躁。

则大壮不致易衰。

而行健之德。

克孚安贞之吉矣。

此爻辞明曰贞吉悔亡。

言既贞吉。

自免于悔耳。

悔由已往言。

则有之。

若九四则无可悔。

以其守正而行适宜。

尚何悔乎。

凡易辞称悔。

多以不能守正。

而行违时宜也。

九四有守。

又利于行。

自无悔矣。

大壮之用。

亦于是爻可以见之。

象曰。

藩决不羸。

尚往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九四居外卦之始。

得与六五上六协。

刚柔相济。

主客相洽。

如人有良朋益友。

相与偕行。

则所之无不如意。

既以九四之壮。

内本行健不息之乾。

且孚震动之用。

震之本用在此一一陽一。

一陽一进而升。

履乎柔位。

刚动而上。

合于外情。

在迩有亲。

在远有助。

怀柔四方。

无不欢洽。

故曰尚往。

嘉其行也。

既决九三之藩。

已壮九三之羸。

其势盛矣。

可孚贞吉之占。

且获悔亡之庆。

其道大矣。

盛大之行。

更何往而不宜哉。

夫大壮之用。

在能永保其壮。

九四一爻。

诚为壮之所称。

盖九三爻虽刚。

未及于外。

至充其用。

不过泰之只平。

未可与言壮矣。

惟大壮以九四一一陽一。

连附于乾。

承其盛气。

发为外仪。

则充实而有光辉之象。

斯壮之所以名。

而以两一陰一协合。

内外相得。

柔以达其刚。

外以成其内。

裁培有道。

溉润及时。

斯壮之所以长保。

既有其本。

又宏于用。

是九四之象。

宜有行于天上。

而遂其进取之志。

收其大成之功也。

易卦大旨。

均以人爻为成功开业之本。

九四与九三皆中爻。

虽属重刚。

却喜得六五居其外。

六五九二。

互成其德。

天地和合。

一陰一陽一交孚。

则在其中者。

无不欣欣向荣。

悠悠自得。

正如三春草木。

莫不竞长争华。

此可往之时。

宜往之地。

谓之尚往。

良有故矣。

六五。

丧羊于易。

无悔。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六五爻辞也。

六五居外卦正位。

为震卦中爻。

以一陰一加一陽一。

内与九二应。

刚柔原相协也。

而以五本乾位。

柔来履刚。

乃成丧羊之象。

全卦以一陽一盛为用。

六五无一陽一。

故有失也。

羊犹一陽一也。

九三上六。

均有羝羊触藩之喻。

皆以一陽一言。

谓一陽一不得竟行前进也。

六五则不独不前。

且将丧其原有。

则以时地使然。

易犹场也。

古字通用。

场易乃牧羊之地。

非畜羊之所。

故有丧失之虞。

羊本家畜之物。

至易忽失。

亦犹岐路亡羊之喻。

前在藩中。

不虞其亡。

今放之场易。

自不免于走失。

其失也。

或为人盗。

或为羊自逃。

亡虽不同。

而其为失则一。

在六五上接上六。

无复遮栏。

正如广场无离栅之防。

则易丧失。

原在意中。

曰无悔。

言无可悔也。

明知其易失。

而不留意。

虽丧之。

无异弃之。

将何悔乎。

且丧羊者六五也。

以为一陰一爻。

不克畜一陽一。

不似大小畜之相畜也。

故有羊而竟丧之。

丧之于易。

足见其失在易也。

正以六五地位卑平。

外无防范。

有如场也。

然大壮本以一陽一盛得名。

六五一陽一已尽。

一陰一继之。

在前为羝羊之被拘。

至此变而为放弛。

在前为触藩之不克行。

至此变而为广场任所之矣。

此爻象刚柔之别。

而人事得失之殊也。

凡卦爻之用。

有主有客。

有利有害。

一陽一爻为利。

至一陰一则反。

主人为得。

至客则异。

六五与九二应。

与九三同功异位。

九二视为利者。

六五则否。

九三以为有者。

六五则亡。

此理数也。

盖一陽一履一陰一为得。

一陰一加一陽一为失。

五虽全卦正位。

六则非爻之宜。

以坤加于乾。

犹臣上于君。

仆上于主。

谓之逆也。

故全卦以一陽一自卑谐协于一陰一为正。

而六五则以一陰一窃位比并于一陽一为失。

此二者吉凶利害。

因其位而有殊也。

要知大壮全卦。

以壮为用。

六五以上已失其壮。

卦用亦乖。

仅以其得正位。

为一陽一所亲。

故虽丧羊。

终无尤悔。

此无悔云者。

谓既无可悔。

亦无庸悔。

时地所使。

悔又奚为。

六五外卦本多悔。

以正位故无悔。

虽爻之刚柔不当。

而位之中正可贵。

读者勿泥其辞。

而疑大壮全体大用。

前后不同。

致失圣人立辞之旨耳。

象曰。

丧羊于易。

位不当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位犹地也。

地位不宜。

乃召来损失之咎。

则以六五一陰一居外卦正位。

下与九二相应相错。

成互易之象。

爻辞易字。

不独指其地。

亦兼明其事。

不独示其势必如此。

亦且见其原有其由。

谓六五以柔居外。

而内藏刚一陽一过盛。

一陰一难以协一陽一。

外难以御内。

比之庸懦之主。

其下悍暴。

不易统率。

归女之政。

其臣骄横。

不易裁抑。

则由位言为失人。

由人言为位不当。

正如放羊于易。

为非其所。

羊固失矣。

此由位不当。

即地不宜。

亦由处措乖常。

动止违道。

虽有其位。

仍无当也。

然大壮本以二五两爻。

上下交和。

刚柔互易。

以孚泰与既济之象。

六五反称不当。

何也。

则全卦合内外言。

而六五以一爻论。

一陽一为正。

一陰一为变。

正则可为。

变则易失。

故九二为当。

六五则否。

大壮既以一陽一称。

六五非一陽一。

而欲自壮。

终招亡失之害。

是未有其德。

徒据其位之喻也。

羊固有之矣。

至放非其地而丧之。

则以地之易失。

与牧之非宜。

其失由于无严固之防。

非全由于贪安逸之害。

皆以所居非当。

志意易骄。

所事非宜。

防闲未密。

是其蔽也。

震本乐勤动为用。

加以在外正位。

方谓无忧无虑。

而不知祸生反易。

咎由轻忽。

此爻辞有无悔之戒也。

盖六五果鉴于柔居高位。

而先自防。

不任放恣。

则如羊有牧。

虽放之原野。

亦无丧失之虞。

慎以责成。

则事有专任。

严以纠察。

则物无逃亡。

此彖辞先利贞。

而释文重大正也。

不贞不固。

不正不当。

六五虽正位。

徒以爻之非一陽一。

遂成不当之占。

此可见取人之不易也。

自来国政为一二女主所败者甚多。

何非大壮六五之类。

故权位在人。

治乱在德。

六五已有位矣。

尚不免于失。

况无正位而欲肆行者乎。

《宗主附注》

大壮六五爻辞丧羊于易。

为六五一陰一爻。

一陽一能摄一陰一。

一陰一不能摄一陽一。

故在九四九三。

均有羊之喻。

至六五则丧之。

非固无有。

乃已有而失之。

可见一陰一之不克畜物也。

易者场也。

场易无亡失之患。

亦犹用人者必饱之食。

安之以居。

范之以职。

使尽心竭力。

孳孳朝夕。

以在左右。

不然则不纵之使忲肆而无防。

必至苛之使怨恚而携贰。

是用人者之失。

不得咎及被用者也。

故虽悔。

亦于事无济。

且明者有所改也。

今羊已丧。

改亦无益于事。

故虽悔。

亦于事无济。

且明知其得丧。

而竟置之。

是丧在易之也。

易场古通用。

不曰场而曰易。

亦有深意。

谓其易亡故也。

广场不藩。

任其所之。

是虽在易。

犹逐于野。

放于郊。

驰驱于岐路。

既无牧者。

有不走失乎。

曰无悔。

言无可悔也。

悔尤同义。

无可悔。

即不得尤人。

不得怨天。

亦不得罪物也。

人之所有物。

必有以保守之。

固护之。

如牛之有圈。

豕之有栅。

鸡之有埘。

以备其豢养之具。

而后物畜得宜。

丧羊由于昏昧无觉耶。

抑鲁莽未慎也。

则悔在自己之过。

不干于物。

正如抛珍品于道中。

储米粟于野外。

慢藏诲盗。

更奚悔哉。

爻辞无悔云者。

正贵其咎有应得。

悔有不及耳。

犹戒人尔无后悔之意。

明示其不可为也。

上六。

羝羊触藩。

不能退。

不能遂。

无攸利。

艰则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大壮上六爻辞也。

上六居全卦之终。

为大壮之尽。

而以柔居上。

以一陰一反初。

卦本圆象。

上反为初。

亦巽之初爻。

有天风姤之象。

下与九三应。

内刚外柔。

亦似六五。

却因数极则变。

柔反为刚。

亦与九三同有羝羊触藩之喻。

然已异于六五矣。

六五丧羊。

正以外无防闲。

上六之外转为初九。

变成藩篱。

羝羊在内。

触而难出。

既不能进。

复不能退。

遂者犹罢也。

欲罢不能也。

凡事可直迳行曰遂。

言其顺也。

不能遂。

犹不克遂己之意。

遂与随相近。

观泽雷随卦辞。

可证上六爻之用。

上六在震之上。

而反下为乾。

有无妄之象。

故曰无攸利。

艰则吉。

以上六必本艰贞之德。

方孚吉利之占也。

羝羊已壮。

而触藩犹未失也。

不退则必进。

不遂则必艰。

虽此时无利。

而持之以坚。

守之以恒。

则终获吉利。

此与九三又不同也。

九三在卦中。

不克坚持恒久。

故虽壮而羸其角。

上六则不复羸。

惟以进退不易。

必待艰贞不屈。

忍苦耐劳。

以须时之至。

然后藩不阻。

而能防。

羊已肥。

而可食。

不徘徊于中道。

当黾勉于将来。

此易辞之微义。

明其灾咎不久即解。

而成大壮之全功。

仍不外利贞之行。

艰者利贞之本。

事未易而保全艰贞者。

亦未有艰贞而畏事之难者。

大壮本已固。

中已充。

苟外能孚艰贞之行。

则终必获吉利之果。

此大壮大用。

全在一艰字也。

人知壮为时义。

不知艰为正道。

故徒用壮。

而忽其羸。

徒见羝羊。

而忽其藩。

此六五之不免于丧失也。

同一羊也。

六五失之。

九三上六藩之。

是由地位之殊。

时势之异。

人情往往败于骄肆。

成于艰贞。

苟合全卦观之。

则知圣人立辞之意。

有由来矣。

各卦上爻多不可用。

大壮反占吉。

则以大壮一陽一多。

惟五上为一陰一。

一陰一以少为贵。

且其行降。

一陰一之在上。

同于一陽一之在初。

前途辽远。

正可自励。

故必艰贞而后吉也。

象曰。

不能退。

不能遂。

不详也。

艰则吉。

咎不长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上六已居极地。

原无可进。

而以下为一陽一。

一陰一被阻。

又不可退。

故有不退不遂之语。

盖壮者已壮。

求其再壮固不能。

求反于未壮亦不可。

此退难而遂不易。

亦犹羝羊在藩之象。

早已在藩。

欲出不得。

而已肥壮。

欲主人久畜不杀。

仍如未肥之时。

是又不能。

此触藩无济。

而进退两难。

释文称为不详。

详犹祥也。

又包有慎密之意。

既以进退不得。

则处地之不祥也。

复以触藩无功。

则初计之未密也。

明知被人豢畜。

肥则必宰。

而贪于美食。

日求其肥壮。

可见计之未审。

算之未周。

是不详者。

谓其先事未细思耳。

且详字从言从羊。

亦言羊之壮。

关夫卦爻之用。

羊固以壮为志。

畜羊者亦盼其壮至而供食为志。

上六已壮极矣。

无可再为留豢之时。

在羊言。

以壮为不祥。

在人言。

以壮为祥。

主客之用有殊。

故不曰祥而用详。

不独咎羊之未细思于前日也。

不详二字。

又含有不明不智之义。

明智之士。

决无进退两难之时。

羊之触藩。

是其不明不智之咎。

故不退不遂。

谓之不详。

熟虑审筹。

则先事有所豫。

一精一思密计。

则临难有可解。

豫解二卦。

皆震在外。

与大壮同。

用原可参。

是详不详。

无间在人在物。

均宜重视之也。

上六处位已高。

临时已尽。

虽有触藩之害。

不过一时之灾。

虽有不详之讥。

而终获艰吉之效。

则以知其不祥而自艰。

戒于触藩而善保。

时移位易。

仍不得解。

此由于上六处地之易变。

而咎害不久即免。

故爻辞称艰则吉。

释文明其咎不长也。

全卦大用。

不外利贞。

而上六之用。

则在艰吉。

其义一也。

不详者。

在以前求壮过急之害。

艰吉者。

在此后正大贞固之功。

虽再三以羝羊为喻。

而易辞之旨。

仍勉人鉴于羊。

而毋自用壮耳。

以羸则成壮。

以艰则成吉。

以贞则成利。

全卦辞一贯之旨。

读者于此。

尤宜详思。

苟忽于用壮之害。

忘其触藩之灾。

以为时地所宜。

而不知天道忌盈。

人道尚谦。

周详慎密。

为成功之本。

浮夸粗率。

为偾事之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大壮。震上乾下。孔子《宣圣讲义》上震下乾。乾为《易经证释》大壮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