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
明夷卦
。
坤上离下。
孔子《宣圣讲义》
。
以离合坤。
亦同晋。
而离反在下。
故谓之明夷。
言明入地下也。
以卦爻论。
离二一陽一一一陰一。
坤三一陰一。
与晋同为四一陰一二一陽一卦。
一陽一在下为一陰一蔽。
如日西坠。
光为地所蔽。
一陽一间于一陰一。
欲进不得。
欲升不可。
此退亡之象。
与晋相反。
传曰明夷诛也。
盖以明夷时当幽暗。
道当晦塞。
行多蔽障。
势多挫阻。
则非光明正大可也。
夜行者。
君子之羞。
昧进者。
小人之志。
则身于邪僻之处。
蹑足于宵小之间。
果冒昧以求荣。
必言诡随以戾道。
若挺拔以脱俗。
必诬陷以遭刑。
故进止皆难免于诛。
而去留之匪易也。
夫夷者伤也平也。
删削之谓平。
克伐之谓伤。
如芟夷是也。
邪正不并存。
明昧不同行。
君子小人所攸分。
而时违地偏。
不得夫公平。
在上者昏庸紊乱。
在下者一奸一宄横行。
此衰世也。
将难以图存。
故传称为诛。
明示其不可免也。
诛与赏对。
晋以有德有功而受赏。
明夷则以失道失势而被诛。
此图由君子言也。
若在小人幸进取容。
谲行得宠。
明私为恶。
一婬一邪以逞。
自以为得志。
而终必遭天戮。
德之不齐。
理之不讲。
权势有时尽。
则騈首市曹。
系身囹圄。
君子犹或非其罪。
小人则实蔽其辜。
此诛字乃概良莠言之也。
正如日之既西。
则不论高卑而俱暗。
时之已夜。
则不问主客而皆息。
为其时地所为。
非但一方一族之所关也。
而君子则尤当重视焉。
以其为道之所存。
德之所明。
言行足为世法。
行止必以光明。
故当暗昧之时。
必取法于君子之行。
虽不免于诛夷。
而有道以全其一性一命。
或亡或囚。
以正为训。
罪至不辞。
法加自忍。
情以诚见。
志以行证。
侭当世之汶汶。
而协乎遯世无闷。
任他人之纷纷。
而确乎知止有定。
此明夷不害其伤。
虽诛亦无所悔吝也。
以晋为进。
进者易损。
进之不已。
变而为伤。
此明夷之由晋变也。
依辞义明指离日。
明夷即日之伤也。
虽非日伤。
光之损也。
晋以光盛而有功。
明夷以光伤而多过。
光者明之本。
无光明。
光之不足。
明乃暗焉。
此明夷以离在下。
光为地蔽。
而成明伤。
明既伤矣。
将何以照。
如人目之不明。
将何以视。
推之在上者。
不聪不明。
将何以辨邪正。
察善恶哉。
则明夷之伤。
不独言明之伤。
实包视之不见。
不独目之不见。
且包辨察之不明也。
夫不明与不明遇。
其伤必大。
如盲人瞎马之险也。
在上不明。
在其臣下之一奸一。
则民人莫不伤矣。
故明夷之伤。
实天下之伤。
非一人一物之谓也。
人而遇无目者。
不可与争视。
国而遇无明者。
不可与论辨察。
以其视邪亦若正。
视善亦若恶。
苟强争之。
反触其忌。
此乱世君子。
惟有诛责囚亡而已。
君子不免诛责囚亡。
是君子之伤。
即人道之伤。
民以君子为保。
失君子即失其保。
失保之国。
欲其不伤得乎。
此明夷之时。
惟商纣之时。
文王之囚辱。
箕子之逃亡。
足以喻之。
以其所伤渐大。
天下人民。
无不疾首蹙额。
同悼于伤也。
故象辞特引二人以明之。
读者可知明夷为诛与伤之义矣。
《宗主附注》
明夷与晋。
一往一来。
实则坤离两卦上下之异而已。
在晋离居坤上。
如日出地面。
明夷离移坤下。
如日入地中。
然地中非土中也。
地原圆体。
上下皆空。
日在空中。
亦未尝附于地。
不过光所及。
只地一面。
晋照一陽一面。
明夷则照其一陰一面。
日犹一也。
而地有别。
人道重一陽一。
易亦以一陽一为主。
日光在一陽一面为地上大明之时。
则谓之晋。
迨日光下于地。
虽一陰一面亦如一陽一之光明。
而一陽一面反成黑暗。
故谓之明夷。
此易之取名。
本乎一陽一言也。
亦即本乎在一陽一面所居之人而言。
盖地无论何面。
皆有明暗时。
皆有人物生存其上。
此之为一陽一。
即彼之一陰一。
此之为明。
即彼之暗。
实不过时之差。
位之异耳。
苟合日与地言。
初无所谓晋明夷之分。
固无所谓一陽一与一陰一之特别区域。
凡受光者。
则为晋为一陽一。
背光者。
则为明夷为一陰一。
只可视之为日与夜耳。
晋为昼。
明夷为夜。
日之光明未改。
地之承受未停。
所视为改或异者。
此地面之人物已耳。
地固无上下。
无背面。
日更无朝夕。
无近远。
其光久明。
其热永在。
地虽自有远近之度。
向背之差。
而自天空言。
所关亦甚微。
易之所以必为别之者。
亦以人物耳。
人物既胥赖日以生成长育。
以离合变化。
则必先辨其向背之道。
远近之数。
而后可以润其生化之本。
发育之原。
此以晋明夷分状其昼夜之象。
而见夫一陰一陽一之异用。
生灭之殊途也。
故晋为吉利。
明夷则否。
晋为进而有功。
明夷则退而获罪。
晋为荣升邀赏之日。
明夷则为逃亡被诛之时。
虽言天道。
实指人事。
读者须先体会之也。
《宗主疏述》
明夷与晋皆称明不称日者。
以离固象日。
亦象火。
而以德用言。
皆明也。
日之光。
火之焰。
虽发于其体。
而所被者乃为明。
盖无明则日火之功用不着。
虽有其体。
不足称其德。
日之照物。
非日体之加于物。
乃光明之被于物也。
物之去日远矣。
而其所接之明。
则咫尺不离。
是日之德用。
必以明称也。
明对暗言。
无明即暗。
如日之昼。
光被一地。
是为天下之明。
明既入地。
乃变为暗。
如日之夜。
大地同暗。
是为天下之夜。
明夜皆以光为主。
光之所向为明。
所背为夜。
日固未尝一时大。
亦未尝一时少其光。
此晋与明夷。
但以明称。
不得以日言也。
日之体大矣。
行于空中。
所照者远且广。
原无明暗之分。
其所受之地或他宿有向背。
始有明暗。
此明与夜。
乃由所受者言。
非日为之明暗也。
晋为明。
明夷为暗。
所系在坤。
非关夫离。
已如前言。
坤在下则明。
在上则夜。
亦以地之一面言。
地同而所受之光异。
分为朝夕正午。
是一面亦有明暗之殊。
可见物之大者无分。
物之小者多异。
一室有门窗。
则有明暗之别。
一器有表里。
则有明昧之殊。
皆有其体所受之光不同也。
日岂有歧视哉。
故晋与明夷。
乃人物所感者不同。
非日光所照者不一。
因其物之大小。
距之远近。
行之向背。
而后受有多寡。
感有浓淡。
皆物之异。
与日无涉也。
故论道必先衡诸事。
着用必先析诸行。
晋明夷之差。
原自地面人物定之也。
在晋曰明出地上。
在明夷曰明入地中。
一出一入。
乃朝夕日光升坠之象。
而卦遂分为二。
在地上即吾人之昼。
入地中即吾人之夜。
不曰日者。
可见古人早知地圆。
日无入地中之理。
故但言明。
明即光也。
光入地中。
即光照地之下面。
光虽未易。
而地已有一半暗。
一半明。
明者为晋。
暗则明夷。
故晋字日在下。
示自下上也。
明夷明字在上。
示自下上也。
夷者平也。
明之上曰升。
下曰平。
平犹降也。
言自天空渐行及地平线而西坠也。
夷又易也。
交易之意。
古称东方曰夷。
以其与中国交易。
而自异其类也。
明夷亦含日月互易。
而日西下。
月东升。
光自日出。
而东易为月。
月之明。
即日之明。
是明夷有光明互易之义。
在字言。
夷为伤。
明之伤。
即光之暗。
以为物蔽障。
不得见其光明。
日入地平。
光为地蔽。
地上人物不见其明。
是曰明夷。
言明即伤于所蔽。
而希明者不得其明。
亦自伤也。
如大地即夜。
人虽有目。
不能视。
岂非明之伤乎。
虽有月之继明。
烛之照暗。
而非如日之光明。
故曰明伤。
不曰无明。
以日固在地之下。
天之空。
未尝自隐其明。
不过地上之人有不得见。
遂觉其伤耳。
夫明夷与晋。
虽象昼夜。
亦犹春夏之与秋冬也。
又如两极之与地中带。
其明暗恰相反。
寒暖恰相殊也。
夏之与冬。
虽亦有昼夜。
而昼夜长短不同。
虽亦受光热。
而光热温凉则异。
亦地上所承受者不类也。
两极与中带亦然。
或为多昼。
或为多夜。
或为长夏。
或为长冬。
其所受日光不同。
则所感气象大异。
是皆有晋与明夷之别也。
人寄生于地。
不得离地以为生。
则不得去地以为明。
地上之昼人之昼。
地上之夜人之夜。
地面之冬人之冬。
地面之夏人之夏。
人固视地所承受者。
为其所承受也。
虽高一峰有异于邃谷。
隆峰有异于海洋。
然以一方言。
则所差亦仅。
则以日之行有度。
地之动有规。
必其向光之时。
始有大明之照。
必其直近之日。
始为温煖之时。
以日与地非连附者也。
同凭于空。
而托于气。
即随天以运行不息。
则依数而周旋无端。
此之谓天道。
圣哲之士所难尽知者也。
谓日为悬。
则孰为之轴。
谓地为平衍。
则孰为之基。
谓皆行于空。
则孰尽其道而莫之越。
谓皆固于伍。
则孰引其光而以时还。
此天道之冥冥。
有非智之所能测也。
然吾人但就其所习见。
推其所当然。
则可知其朝必有暮。
夜必有旦。
春必有夏。
秋必有冬。
以循回不息之行。
定往复有稽之度。
则可见晋之后。
必继以明夷。
而光明之余。
必臻诸暗昧。
此盛衰之理。
隆替之情。
天且不违。
而况人乎。
故圣人示易。
欲因变以知常。
由常以防变。
岂徒状朝夕之日。
见明暗之时。
而指天道为已知耶。
故天者人之所法。
时者人之所贵。
数者人之所倚。
道者人之所由。
德者人之所仿。
观于二卦之同异。
与夫吉凶祸福之所成。
则可以明易数矣乎。
明夷。
利艰贞。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全卦彖辞也。
明夷内离外坤。
一陰一在表而一陽一在里。
如日下入地之象。
故曰明夷。
夷伤也。
易也。
灭也。
以日之光隐于地下。
地上不得见。
名之明夷。
称明不称日者。
非日之灭。
乃光之蔽。
非光之息。
乃明之潜。
光与明有别。
如日之景。
照及物者曰光。
若不见其景。
而物仍显形。
则明也。
亦犹天空无云。
则日光照耀。
若云蔽其景。
则仅有明及物。
盖明与暗对。
室内不见日光。
而有门窗。
不阻其明。
物背不被日光。
而在白昼。
仍受其明。
高山之下。
日光不至。
明则无异。
朝夕之时。
日光未射。
明亦未泯。
是卦以明称。
不及日或光者。
只以物能显形为限耳。
明之生也。
必日之升于地面。
明之灭也。
必日之坠于地下。
若风雨。
昼晦密室常暗。
非明之生灭。
乃物为之蔽也。
然日入地下。
亦地为之蔽。
而称明夷者。
则以地有异于云或室。
所蔽至广。
为暗至远。
凡同在地面。
无不因日入而暗。
故称之曰明夷。
实即日入地下为夜中之象也。
夫行路者必以明。
视物者必以目。
照夜者必以烛。
若夜中无烛。
人生无目。
则不见物。
为其不明。
则无所见。
为其不能见。
则不便于行。
如瞽者必赖人之扶持。
设不慎。
则有倾坠之祸。
此明夷之大用。
在以艰贞为利也。
艰者忍其艰难而不前。
贞者坚其节一操一而知止。
既以艰贞为利。
则其不便于行可知。
天下所恃以为生存者。
光明之道。
所藉以为安乐者。
正大之行。
明夷则与之反。
黑暗之时。
颠沛之地。
昏迷之道。
蒙昧之情。
将何如以行哉。
坤重一陰一也。
而在日之表。
如以帛束目。
以罩蒙灯。
则白刃当前。
而不知避。
深渊及足。
而不知止。
此明夷之可畏。
而徒利艰贞也。
艰则知其险而自忍。
贞则防其害而自守。
忍以守。
则不犯难行。
而仍保其身。
不涉险阻。
而终达于道。
此君子处危乱之时。
居臲尯之邦。
所取法者也。
乾卦四德。
贞居其末。
利在其次。
明夷象辞。
但以利艰贞为训。
足见其重在谨守。
而不希亨达也。
合之时序。
利贞犹秋冬也。
秋收冬藏。
万物同寂。
则有行亦无可进。
况险阻艰难。
历历在前乎。
故利艰贞三字。
分言之。
合于四德。
而志宜退守。
合言之。
则有历尽艰辛。
自返于慎约。
而永保其贞。
斯即与晋相反之行。
可互参也。
晋以进为志。
明夷则退。
晋以升为用。
明夷则屈。
晋以功德受赏。
明夷则罹法章当诛。
晋以光明得利。
明夷则以幽暗成伤。
此读象辞。
即可辨其用之大异。
道之殊也。
明夷固不宜于进行。
而以君子处之。
则仍有善身之道。
则以卦象坤在外。
坤道柔静。
安贞自守。
无时不臧。
内为离。
文明在中。
和易自持。
如人诚于中。
而以柔行诸外。
安于内。
而以静处诸物。
进止自在。
忧乐不关于怀。
艰苦不渝。
治乱不违于道。
则顺时有守。
不以物而疚于心。
保道为行。
不以得失而丧所守。
盖明夷虽暗昧。
吾心则终光明。
时世虽艰危。
我行则永坦适。
此君子以道淑世。
以德匡时者也。
贫贱不以易其一操一。
屈辱不以改其节。
困苦不以移其志。
颠沛不以隳其行。
故不独避难。
且能靖难。
不独免害。
且能袪害。
则利艰贞之所谓也。
人之所畏。
我弗恤焉。
人之所慕。
我弗忮焉。
则伸屈无干于心。
升沉不介于意。
时止则止。
遯世无闷。
履险如夷。
逢凶化吉。
此明夷之君子。
犹物之遇冬则蛰。
草木之见霜。
则先弃其叶。
而培其根也。
人生如寄。
物生如递。
孰为之耶。
不外夫日之光明与温一热也。
夜则憩息。
冬则闭藏。
亦惟顺日之晦明。
时之寒燠而已。
明夷果不可为哉。
守我文明。
遵彼柔顺。
则所行自利。
而永执厥中。
此即利艰贞之道。
如文王箕子之所为也。
更何咎焉。
故象辞但示此三字。
不及吉凶也。
彖曰。
明入地中。
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顺。
以蒙大难。
文王以之利艰贞。
晦其明也。
内难而能正其志。
箕子以之。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
明全卦大用。
示人道大则也。
明夷为卦名。
而有取于物。
凡卦皆有取象。
除八卦外。
如屯蒙需讼师比以下六十四卦。
或象事类。
取义不一。
皆有所象则同。
如明夷固以暗夜为象。
而物之为蔽障。
事事为暗昧者。
亦皆象之。
以物言。
如云雾之蔽空。
严谷之隐明。
固可视为明夷。
而推之如大一鸟之翼。
密室之帷。
有所蔽于光明。
使物生黑暗者。
亦可取象。
更推之人事之幽昧。
行为之诡秘。
迹近遮掩。
情同蒙盖。
有失光明者。
亦莫不类于明夷。
盖明夷与晋反。
晋以明着于外。
明夷则反藏于内。
晋以光照于远。
明夷则反翳于近。
是明夷之用。
以暗昧也。
彖辞释卦象曰明入地中明夷。
以见明夷之名所由来。
卦离在坤下。
如日入地中。
地中即地下。
明入地下。
地上莫之见。
是地上人物皆失其明。
瞽目曰失明。
以不见物也。
日入地下。
大地同暗。
有目亦如瞽。
故曰明夷。
言伤其明也。
然明夷虽伤其明。
非人物自伤其目。
乃因天黑不得见物。
只曰明夷。
示其过在时也。
时由位明。
晋以离在上。
为时之明。
此以离在下。
为时之暗。
时虽异。
而明之为明尚未改。
故曰伤明。
不曰无明。
若竟无日。
则无明矣。
日仍在空。
不过地为之蔽。
离仍在卦。
不过坤为之障。
此明夷之象。
实以坤蔽离明。
而非离不自明也。
即以离在内。
则内为文明。
坤在外。
则外为柔顺。
柔顺固坤之德。
不称一陰一昧。
而曰柔顺。
明时虽一陰一暗。
而用宜柔顺。
坤者地道也。
一陰一不先一陽一。
地不先天。
坤虽在外。
不得以其乘时在位。
而自丧其柔顺之德也。
斯易教微旨。
盖示人以应时之道。
顺变之方。
舍短取长。
隐恶扬善。
不以时之一陰一暗而随之。
乃本于德之柔顺而仿之。
故释文称为内文明而外柔顺也。
柔顺者一陰一道也。
一陽一之不振。
率而从一陰一。
是大难之世也。
君子不离时以生。
不逃世以存。
时暗而世难。
则不得漠然无与。
则惟有坦然直受。
故曰以蒙大难。
以字连上句言。
谓君子以内文明外柔顺之道。
蒙时世之大难也。
时世虽难。
吾德不回。
时世虽暗。
吾行不昧。
此文王处明夷之道也。
文王当商纣之际。
朝政失纲。
愠于群小。
幽囚获罪。
几不自保。
而卒能遇难不害。
履险如夷者。
则以其深明明夷之易教。
内保其文明。
外示其柔顺。
诗所谓忧心悄悄。
又所谓小心翼翼者也。
悄悄见其外行之顺。
翼翼见其内心之明。
此文王因明夷之教。
而有以处明夷之世也。
利艰贞晦其明。
乃言明夷之时。
天地且自蔽其明。
吾人自当取法。
以自晦其明。
晦犹蔽也。
晦其明。
非不明。
乃蔽之不以明示物。
如行夜者自笼烛。
则内明而外不能逃其照。
如视物者自御镜。
则光凝而形不能遁于前。
是晦明之义。
犹含蓄其光不外露也。
亦利艰贞之意。
艰贞以为利。
则所行无阻。
光不外泄。
则神愈清。
明不外显。
则志益寗。
清寗之用。
孚于诚明。
此天道以贞立极。
而岁序以冬育物也。
全卦坤在外。
而离居中。
与地雷复相类。
而更进则九三一爻为初九应也。
两一陽一中含一一陰一。
以成目之一精一明。
虽坤重一陰一蔽之。
而光仍充盈于中。
时至则自昭于天下。
故晦明为育其明。
而非自害其视。
艰贞为成其利用。
而非自弃其守持。
此人道之明夷。
即重在三字也。
以晦明而不欲昭于外。
则其丁于时艰可知。
以艰贞而克成其利。
则其坚于正志可见。
内恤于难。
而不忘其正志。
则虽佯狂不为病。
逃亡不为疏。
厕于奴隶不为辱。
覊于刑役不为屈。
此箕子之用明夷也。
箕子病于时君之邪。
朝政之败。
宗社之不保。
家国之必亡。
不得谏正于前。
不得逃徙于外。
乃佯狂为奴。
役身下隶。
以期匡救于后日。
苦心远虑。
忍一性一屈行。
又与文王有异。
文王为疏。
箕子为亲。
文王为远。
箕子为近。
故文王能体坤而行其柔顺之道。
箕子则不得不鉴于离之附丽。
而出于晦明之行。
成其艰贞之志。
故曰内难而能正其志。
内难则有其近亲之情。
正志则明其艰贞之利。
以明行暗。
以正从邪。
委曲求全。
欲不佯狂为奴。
不可得也。
故一卦有内外之异。
主客之殊。
时同而人自分。
世一而境自别。
行有所择。
志有所辨。
文王箕子皆是取法者。
而所为逈殊。
时位攸关。
出处以判。
亲疏所系。
情志不同。
此二圣者。
易地则皆然矣。
《宗主附注》
明夷彖辞利艰贞三字。
可分读。
亦可合读。
分读则言明夷赅四德之二。
即利与贞。
而艰字介其间。
上属利。
为艰于利。
下属贞。
为艰以守贞。
实则不外艰难困苦之义。
虽有利贞之德。
必先艰苦之行。
能艰苦。
则能达利贞之用。
不能艰苦。
则虽有其德。
而无其功。
此一艰字为最重要也。
若合读之。
则言明夷之用。
只有利艰贞之道。
如坤卦所称利一牝一马之贞是也。
明夷坤在外。
亦本坤之德用。
坤利一牝一马之贞。
即明所利上于一牝一马之贞。
非乾之具全德者可比。
坤地也。
地居天下。
其用有限。
其行有疆。
故其德有定量。
明夷亦然。
利止于艰贞。
非艰贞自持。
则利反为害。
以其时之不适。
位之不当。
果乘艰苦之行。
贞固之志。
则不独不得利。
其祸且不旋踵。
为明夷暗昧之世。
昏迷之时。
进退均难。
动定易蹶。
惟有知其艰难而自惕励。
见其迷惘而自慎戒。
勉于行止。
严于把持。
不失其贞。
则物我不溷。
不悖其道。
则人己同谐。
此利艰贞三字。
重在明天道。
示人道也。
天道渺茫。
人道践实。
天道变化。
人道守常。
诚以明夷本坤之德。
推柔静之义。
先安贞之吉也。
细读坤卦六爻辞象。
即可见明夷彖辞之微旨矣。
又曰明夷释象辞引文王箕子。
分释明夷之用。
二人行止不同。
而遭逢时难则一。
文王为之臣。
以当纣之世。
上不见谅于君。
下不见信于僚属。
举国昏乱。
莫可辨白。
以其疏远。
不宜过于谏诤。
乃安于幽囚。
终以恭谨。
此即内文明外柔顺以蒙大难之道。
本于卦象坤在外。
外则以柔顺之德。
邀安贞之吉也。
箕子为之亲。
故以纣之君。
即切于亲近之情。
又定于君臣之义。
身为元老。
不能匡救朝廷之非。
心念危亡。
不能逃遁海陬之外。
此以佯狂自病。
取辱不辞。
期以苦心救君之非。
忍一性一感众之志。
此即自晦其明。
内艰而正志之道。
本于卦象。
离在坤下。
潜光和尘。
既不克悖于离丽之情。
又不得昭其离明之德。
委曲求全。
艰苦不二。
故能体明夷之用。
应明夷之时也。
二人皆不免于伤或诛。
而其成则异。
文王终还其国。
光昭其德。
厚抚其民。
卒开有周之业。
箕子则降志辱身。
无济于时。
动心忍一性一。
无回于数。
终视商社之屋。
徒留禾黍之悲。
虽亡国之余。
犹邀兴君之顾。
边疆之土。
犹与分茅之荣。
其志之苦乐不同。
其行之广狭大别。
则不外所处地有内外之异。
于其君有远近亲疏之分耳。
故卦一而人之用也各不类。
爻一而事之置也各异宜。
明夷虽同。
而文王箕子之行则别。
行虽别。
而文王箕子之圣则仍同。
所谓易地皆然。
不可以其同而忘其异。
亦不得执其异而非其同。
彖辞特分明言之。
足见其有益人道大矣。
象曰。
明入地中。
明夷。
君子以莅众。
用晦而明。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明明夷全卦象辞。
由天道而推及人道也。
明夷丁时之艰。
为天道之变。
而人道则因天变以立常行。
此象辞之义。
系推彖辞天时之变。
更明人道之正用也。
以明夷坤在外。
众一陰一包二一陽一。
离在内。
正位失其主。
二五为内外正位而皆一陰一。
可见明夷之时。
主暗于上。
群一奸一蒙蔽于下。
国乱民危。
政窳法敝之日也。
然易象之辞为人道言。
人道之本。
以君子为则。
故在彖辞释时之非。
天之变。
而见君子处变之道。
今在象辞则由变以明正。
由艰以知易。
使君子鉴于天时。
而因其变。
明于理数。
而立其常。
变者不渝其初。
常者永执其正。
是君子之于明夷。
仍有为也。
明入地中。
为明之伤。
实明之晦。
地蔽天日。
光明不久。
天下同暗。
人物同昏。
此用晦之时。
不宜独明也。
然明夷非无明。
乃明不昭。
非永暗。
乃时未见。
则明存于内。
光待其曙。
天日永不息其轨。
大地终复还于明。
此黑夜之必有晓也。
人之处世。
亦如之。
时虽不明。
吾心自昭。
世虽丁变。
吾行自正。
君子者众所望也。
亦犹日之在空。
万物所共仰也。
夜则盼其复曙。
冬则希其早春。
生机所存。
玄德之秉。
故有日。
则天无永暗之时。
岁无久寒之理。
为其往必复也。
晦者必明。
变者必正。
艰者必易。
乱者必平。
此君子虽在下。
而犹能抚有众也。
众以君子为主。
不必位也。
君子以众为所养。
不必以禄也。
故莅众不必高位。
而明夷之高位。
方无以莅其众。
如商纣之在位。
民皆叛离。
文王虽在下。
反为民所归附。
是即君子莅众之例。
不以位也。
君子只以德怀民。
以恩绥众。
以仁育物。
仁德之至。
天下归心。
此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也。
而商纣虽居天下之尊。
乃不若西伯之得众。
可见明夷之世。
惟君子能莅众也。
然众心所服者德。
众志所望者仁。
仁德不敷。
虽众亦散。
众叛亲离。
位谁与保。
此纣之必灭。
周之必兴。
全在能莅众与否。
而惟在明夷之明也。
若非其时。
则君子在位莅众。
不足为称。
明夷之莅众。
正以其在下也。
在下得众。
乃德之所感。
仁之所来。
既非位之所宜。
则为用之所变。
以乘时得位曰正。
非时无位曰变。
变以敌正。
必顺以为常。
此用晦而明之为贵也。
用晦者顺变。
而明者复常。
常虽未复。
终且至焉。
明虽未昭。
终且见焉。
如日之夜。
终必日焉。
如地之暗。
终必照焉。
君子之晦。
终必明焉。
天下之乱。
终必平焉。
商纣之不道。
终必禅焉。
周文王之在下。
终必代兴焉。
此即用晦而明之义也。
用晦者外也。
明者中也。
艰贞之利也。
内文明而外柔顺之行也。
故用晦以御时之变。
用明以复道之正。
人见其愈晦而愈明也。
如文王不辞囚辱。
不避险难。
三分有二。
仍以服殷。
此其晦也。
而世怀其德。
民归其仁。
天下相望。
惟恐或后。
此其明也。
明者。
即明明德于天下之明。
书所谓光被四表者也。
在卦象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一陽一寡一陰一众。
易道重一陽一。
寡则为贵。
故有莅众之象。
莅临也。
一陽一以临一陰一。
亦如地泽临。
以二一陽一临四一陰一也。
一陽一升一陰一降。
互若主客。
而一陽一能育一陰一。
刚能正柔。
此莅众之所由称也。
以一陽一在内。
且二爻为一陰一间之。
一陽一为一陰一蔽。
其光不显。
故虽莅众。
而必用晦。
以自潜其德。
幽其光也。
德虽潜而终明。
光虽幽而终昭。
久蛰者必启。
久屈者必伸。
时移事易。
数变用殊。
故虽用晦而终必明也。
明者吉也。
晦者末也。
用晦以应变。
终明以履常。
此君子体用之备也。
明夷故不易为。
而君子不敢少逸。
明夷故不宜进。
而君子毋或忘于成德。
虽在下而犹怀其民。
虽遇难而犹恤其众。
此文王之圣。
视民如伤之心也。
夷伤也。
明夷为明之伤。
即民之伤。
民不得明者。
为之君上。
则其伤岂止于不明哉。
文王忧之。
乃思有以济之。
此明夷彖辞利艰贞一语。
足以见其忧思之未已。
周公志之。
乃申述其义于释彖文。
更明揭内明外顺。
以蒙大难。
以示文王视民如伤。
忧心悄悄。
更未敢有越厥志。
小心翼翼。
顺帝之则。
无非为明夷之世。
君子莅位之怀。
用晦而明之道也。
故合三节读之。
可以直探文王作易之苦心焦虑。
为天下民众拨乱反正之证。
一则见其时之艰。
道之蔽。
一则见其所处之不易。
所求之不得。
更有微义。
则在述明武王伐纣之非得已。
文王得众之非有私图。
彼至亲尊如箕子。
尚不克免于狂奴之辱。
则疏远如文王者。
其能幸脱刑戮。
诚岂易哉。
故读明夷之辞。
固不独示后世君子处时艰之道已耳。
《宗主附注》
明夷总释象辞。
君子以莅象用晦而明此义。
后人讲释。
多未明了易经立言之旨。
与彖辞称利艰贞为全卦大用。
释文以内文明外柔顺。
引文王为喻。
内艰正志。
引箕子为喻。
皆指臣下言。
以明夷之时。
君子多不得志。
屈辱所不免也。
而彖辞则又称君子以莅众。
是指在上一位言。
与彖辞有异。
象辞专重人道。
而略天时。
不似彖辞之先天数后人事也。
象辞既以人道为主。
则无论世之治乱。
时之安危。
凡在上一位。
宜尽人道之本。
在下位。
当本人道之规。
如文王箕子。
乃在下位之所为。
顺应时艰。
保全臣节。
不得违天悖数。
以求亨利。
若丁明夷之世而为上一位之君。
则不得诿于时艰。
隳其主德。
自当本畏天之训。
崇儆予之戒。
而自惕焉。
以先安一抚其民。
位育其众。
知天之方怒。
则不敢显其威仪。
察时之易迷。
则不敢忘其明夷。
故曰君子以莅众。
用晦而明。
人未省明夷之有君。
执谓易只重臣下。
又未明明夷之可解脱。
疑天道只宜退藏。
是以象辞与彖之异同。
多不克明其所谓。
而予莅众一语。
则含糊解释。
殊非圣人示教之意也。
莅众之道。
在平治时易。
在艰危时难。
惟其当明夷之时。
尤见须抚绥之道。
惟其际迷乱之国。
尤必赖明畏之君。
不问为商或周。
苟能昭其德。
行乎仁。
以安其民。
绥其众。
则天命必归。
人情必服。
此文王终以西伯而开有周之基也。
商之不保。
纣失其莅众之道。
非天之罪。
周之代兴。
文武得其莅众之功。
非天之功。
故莅众一语。
乃兴亡之所关。
亦治乱之所本。
人知莅众之贤。
莫如尧舜。
而不知莅众之难。
莫如汤武。
盖在位者。
不得耀其能。
无其基者。
方足显其德。
汤文武乃臣下也。
终以德之普施。
天命乃降。
民心乃归。
以履帝位。
以抚有众。
时艰以平。
世乱以治。
明夷易而泰。
岂非善用象辞者乎。
以平日言。
莅众故贵乎明察。
而在乱世则不宜。
如必以察察为明。
则一奸一宄反乘隙以进。
此桀纣也。
桀纣非昏庸也。
其智勇均有过于人。
而足害其身。
败其国。
即不知莅众之道。
在用晦而明也。
又曰前所讲释象辞义未尽。
兹续之。
莅众用晦而明句。
虽指明夷之君子。
而推原其义。
则凡关乎莅众之道。
实以此语为要。
固不独明夷之时。
危乱之世也。
众字不必限于人民。
凡多人集处。
皆谓之众。
一国则为庶民。
一家则为族属。
一乡则为邻里。
一署则为僚寀。
一军则为士卒。
一校则为弟子。
皆众也。
皆有其莅众之道。
即小如一店之伙友。
一宅之僮婢。
一厂之工徒。
一社之役夫。
果为所事宾士。
所执劳役。
必先有其贤良长上。
率之有方。
御之有礼。
方可善其业。
收其功。
此则莅众之道所见也。
众者受令之人。
莅者发令之主。
不问为官长。
或尊师。
或主人。
或管事。
果能指使其下。
督率其侪。
亦皆必明莅众之道。
而后可尽其职。
成其业。
所谓莅众之道。
究何指。
斯亦即易明夷象辞所称。
用晦而明四字而已。
盖莅众非易事也。
人益多。
情益纷。
志益乱。
国之民庶。
军之卒伍。
固最难驾驭指挥。
使之心悦诚服。
即家之子女。
店之工役。
亦非有周密教育之功。
详慎监察之力。
不足以抚绥就范。
黾勉任劳。
诚以人心难齐。
智能各异。
是非曲直。
辨之太过。
必愈纷争。
赏罚屈伸。
执之失平。
必多怨怼。
此用晦而明一语。
固已概括其要矣。
众之必有长。
犹国之必有主。
军之必有帅。
家之必有尊。
长之莅众。
犹主之临民。
帅之统卒。
尊之率下。
亲尽其一爱一。
则恩之所施。
尊尽其敬。
则威之所被。
二者阙一。
必将无以怀之绥之。
二者若过不及。
亦将无以平之正之。
故莅众者必明众情。
辨众志。
而必有温煦之德。
以示其恩。
有严肃之法。
以示其威。
此即用晦而明之所谓也。
惟晦则无察察。
伤于苛刻。
而永保其仁慈。
惟明则无汶汶。
陷于昏庸。
而长有其严正。
既宽以畅其和气。
推天地之生机。
复猛以壮其威仪。
本日月之明照。
斯众情毕显。
众志咸同。
更有不听命不协忠者哉。
此明夷象辞所称。
实为莅众最要之道。
读者当勿忽诸。
又曰明夷之用。
不外以坤之柔静行于外。
以离之文明存于中。
而坤重一陰一。
一陰一蔽一陽一光。
如云蔽日。
人之用明夷。
如行暗夜。
如入暗室。
目虽不见。
心自通明。
此象辞用晦而明。
实为人道大则。
盖乱世固宜韬光养晦。
即平时亦应含和同尘。
聪明只在自心。
浑厚以接万物。
此乃人生必循之道。
不必为明夷也。
故中庸曰君子之道。
闇然而日章。
小人之道。
的然而日亡。
又曰君子之道费而隐。
总不外用晦而明之意。
诚以显与隐。
若表里。
暗与昏。
若中外。
物皆有中外之差。
表里之辨。
不可齐也。
以表显者隐其里。
以外昭者昏其中。
是小人务为文饰。
而终于自欺。
即所谓的然日亡者也。
君子则畏名之张。
而先饬其行。
恶声华之露。
而豫约其一精一明。
故中心昭昭。
而外若昏。
里志显着。
而表若隐。
此所谓闇然日章。
费而隐者。
亦即明夷象辞用晦而明之道也。
惟其晦而后明。
隐而后显。
不使锋鋩外露。
则接物必和易。
不以智巧欺人。
则处世必温良。
而人亦亲之近之。
掬诚相与。
则物皆尽其用。
人皆尽其情。
此则莅众之最要者。
惟君子为能之。
《宗主疏述》
前言象辞莅众之道。
在能用晦而明。
此千古以来临民要术。
用明则晦。
用晦则明。
譬如视物。
由暗中视明处。
则情景毕显。
若由明处视暗中。
反一物不见。
非目光之殊。
乃用目之异也。
故象辞特揭一用字。
用晦非真晦也。
虽在光明之时。
亦宜隐蔽其视察之力。
即由暗窥明之意。
果用明以为明。
则物态纷陈。
光色已杂。
如聚五色日中。
欲辨其真色。
辄不可得。
此即由明窥暗之意。
明如在外。
而内反迷乱。
明如在中。
则外自清澄。
镜能照物。
为其不透光也。
灯能显物。
为其在暗处也。
故用晦者。
实足成其明。
人之自诩聪明。
视事物无可隐蔽者。
而往往为事物所欺。
即只知用明。
而不知用晦之过也。
为民上者。
尤不宜以明为明。
众情既纷。
众志且异。
偶有未察。
必招争论。
是以君子不用明而用晦焉。
俗云不痴不聋。
不作阿姑阿翁。
正以其痴聋成其聪明也。
聪明固人所喜。
而不知原出于痴聋。
故老氏曰。
大智若愚。
惟愚始成其智。
一用其智。
必反生其蔽。
是智之宜藏。
易传所称显诸仁。
藏诸用。
用即智也。
用晦者。
即藏智之谓也。
在安治之日。
犹当韬光藏智。
况在明夷之日乎。
书曰遵养时晦。
固不独莅众之道。
抑亦顺时应变之行也。
明夷象辞特拈出之。
非无由也。
又曰所谓智与愚固难言。
夫子称寗武子。
邦有道则智。
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即足证明夷象辞之义。
盖寗之愚。
即象辞用晦之意。
非真愚也。
一人之智愚。
决无因治乱而异之理。
则所谓智。
不过以明用明。
所谓愚。
不过以晦用明。
用有不同。
其成乃异。
是用晦者。
不失其用。
用愚者。
不失其智。
大智若愚。
亦只是以愚成其智而已。
岂真愚哉。
明夷之用晦。
非不欲明也。
以时之晦。
乃用晦。
达其成明之道。
故用晦之下。
仍揭而明二字。
足见用晦正求明也。
因明之不易。
非时之明。
适增其晦。
惟于晦中求明。
始得其明。
此明夷宜行寗武子邦无道之愚也。
然象辞大旨。
不仅重在用晦而明。
而重在以用晦而明。
成其莅众之道。
此原辞称君子以莅众也。
言以圣人处明夷之道。
推而及于君子莅众之道。
圣人处明夷。
必用晦而明。
君子之莅众。
亦必用晦而明。
是莅众与处明夷有同要焉。
即如寗武子之愚。
不必以治乱为限。
此则大智若愚之谓也。
以处乱世。
乃在下之事。
而莅众则在上也。
在上一位者。
宜时檩冰渊之戒。
恒存忧患之心。
不问为何世也。
在明夷之世。
固当如此。
在盛治之世。
亦不可忽。
为民众不易临也。
故传有云民犹水也。
能载舟。
亦能覆舟。
可见莅众之要。
正与在下位者之处乱世。
同其兢兢业业也。
易之立辞。
专为示教。
因明夷之用。
而示及莅众之道。
故用以字。
明其所推。
推用晦而明之效。
乃达夫临下有方之功。
二者似一。
而实二也。
则以在下与在上殊耳。
易教概本象数之用。
阐明人道之规。
而特着于各卦象辞。
读者幸勿忽焉。
初九。
明夷于飞。
垂其翼。
君子于行。
三日不食。
有攸往。
主人有言。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初九爻辞也。
明夷下为离。
初爻即离下爻。
亦与乾初九相类。
而以上合坤。
则与乾殊。
乾为潜。
此则为飞。
潜于下者不动。
飞于上者不进。
故飞而垂其翼。
以虽上而终降。
虽展而终敛也。
此有取喻于鸟之自空下坠。
物自上下降。
虽称飞而不名其为鸟或物。
则以有类于自上而下。
非类于鸟与物。
如鸟飞下地。
物坠下地。
皆与初九同。
言明夷于飞者。
以明夷原有似于翼之蔽空。
云之遮天。
有翳其明。
明受其伤也。
云之飞也。
亦自上下。
而复自下升。
亦如日之光明。
升于东而沉于西。
鸟之飞也。
自枝上升。
而复自空落地。
亦犹明夷之飞。
自垂其翼。
翼展则升。
垂则降。
虽有于飞之象。
而不免垂翼者。
以终当降落。
不克升进也。
乾之潜也。
以不欲升。
明夷之降也。
以不能升。
事同而志异。
则以明夷刚在下。
上为一陰一所障。
不似乾之纯一陽一也。
初九无位。
升固不能。
飞亦难久。
以离日之似鸟善飞。
而以初爻之在下易降。
占有以明于进退之道。
出入之情。
正如鸟因日暮。
倦飞自还。
云以风生。
任情自落。
境过志易。
不得常驻。
则一日夜之间。
明暗已殊。
作息有别。
初九犹将晚且息之时。
正万物归来之候。
故有于飞垂翼之情。
于飞言其已升。
垂翼状其将下。
作息既别。
行止自分。
而初九一陽一也。
一陽一志在动。
虽在下。
而犹思上。
虽将潜。
而仍思飞。
此君子有于行之备也。
行之与止。
亦如明之与暗。
止者复行。
暗者复明。
往复相因。
时地相成。
君子于行。
志也。
而三日不食。
为其行之难快。
不食则饥。
三日言其久也。
行而不免于久饥。
其不得志可见。
然志固在行。
饥亦弗苦。
此即彖辞利艰贞之谓也。
艰贞以为利。
忍饥以为行。
惟君子能之。
为其明于时之艰。
审夫道之晦。
求明而入于暗。
求安而犯乎难。
则惟忍苦甘辱。
励志向道。
蔑身从事。
期脱于艰险。
出于幽昧。
即于安坦。
而达于光明。
此虽有三日不食之灾。
终不阻其于行之志也。
有攸往。
主人有言二句。
明夷之时。
潜居之际。
虽君子有行之志。
既不免久饥之患。
即有所往而难得招待之尽礼。
有言指有所讥讽。
而生争论。
主人指居停之处。
为地主者也。
不外以非时之行。
异地之客。
为人所疑。
不以礼相遇耳。
故有攸往。
虽我之志。
而主人有言。
则必遭非难之辞。
诚如黑夜叩不识之门。
且非近邻。
人将疑之为盗。
而不以礼接待也。
此明初九在下。
秉一陽一刚之德。
有远行之志。
陷于一陰一暗之内。
当其多阻之时。
欲前则艰险不辞。
欲进则纷难不已。
而以志之易动。
留之未能。
忍久饥以行远途。
犯非难以求安舍。
途穷日暮。
怅怅奚之。
乡异音歧。
惶惶奚止。
可见明夷之世。
行止都难。
艰苦之情。
神形俱瘁。
君子则方勖其坚苦之念。
卓越之行。
寗颠沛而自明。
毋诡随以同昧。
光明在望。
敢辞跋涉之劳。
屈辱何伤永怀陵轹之想。
是时暗而我不昧。
世浊而我独清。
鉴夫明夷之情。
勉为文明之行。
循于柔顺之道。
成其艰苦之功。
故飞者不以翼之垂。
而贪于安憩。
行者不以腹之饥。
而惮夫劬劳。
人固疑之。
我自信焉。
人固笑之。
我自訒焉。
此明夷初九之用。
惟君子斯能近焉。
解易者先求立辞之旨。
次合卦爻之情。
方知主客殊方。
升潜同用。
如本爻以离之丽而明。
行乾之刚而健。
虽不免重柔之囿。
而终达于艰贞之行矣。
象曰。
君子于行。
义不食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初九在下而思进。
在内而企远。
其志求用。
则不顾艰苦。
不避劳烦。
则虽三日不食。
分所宜忍。
不得以饥而废事。
以不食而降志。
况君子先事后食。
初九志于行。
非食之求。
果行矣。
则不计其余。
为饥饿固意中事也。
当明夷之世。
非亨利之行。
跋涉艰阻之中。
踟蹰荒远之道。
投止尚不易。
得食自尤难。
此犹暮夜奔走他乡。
人地皆疏。
叩门求宿。
人且生疑。
更望接之以礼。
饫之以食。
难矣。
故授餐适馆。
乃主人优礼之加。
纳牗进盂。
为中道粗疏之具。
今明夷初九均不得也。
行由于强。
遇由于卒。
有类逃亡。
安得款洽。
此三日不食。
非人之无礼。
乃时之未当。
地之未宜。
时地既乖。
食宿自靳。
故曰义不食。
或以此语为君子忍饥自洁。
如夷齐之耻食周粟。
谓为不义。
故不食其食。
固一义也。
而原旨则以不食为主。
非不甘食也。
不得食者。
行非其时。
至非其地。
人不我与也。
不甘食者。
人非所信。
食非所欲。
我不受人也。
而初九之象兼具焉。
以明夷之时。
艰阻之地。
行出于我尚不易。
食须于人自难得。
又以行志已决。
犯难无恤。
人固不与。
我亦弗求。
故释文义字。
明其含二义。
既以时地不宜。
又以主客不协。
孑身独往。
异国亡人。
如逃难之时。
更奚望优礼之主人乎。
可见不食基于行。
若不行当有食。
释文特以君子于行。
明三日不食之义。
君子所重非食。
不食亦毋害。
既成行矣。
其志已申。
不独不食为义。
即无所留宿。
夜卧荒野。
亦当弗辞。
为明夷彖辞明揭利艰贞一语。
而释彖又有蒙大难正其志二句。
足见明夷之行诚匪易。
而君子则以正志为重。
艰贞为先也。
初九刚爻而在下。
虽内明文德。
而丁夜暗之时。
此取喻于飞垂翼。
于行不食。
见其志在上进。
而事势多阻。
君子则惟正其志而已。
岂有他求哉。
此文王箕子之行。
足以昭垂千古矣。
明夷全卦六爻。
均以夷伤为言。
初九垂翼。
六二夷股。
皆伤及股肱之喻。
然伤者自伤。
用者自用。
如初九虽伤其翼。
而飞犹未绝。
君子虽不食。
而行犹未止。
则以全卦离在内。
坤在外。
一刚一柔。
一明一暗。
各有其用。
犹日入地下。
日未损也。
地虽暗。
其一部犹明。
此即内文明之谓也。
文明在内。
则外虽暗。
不足以害其全德。
亦如时世虽艰危。
不足以害君子之行。
君子善于用时。
正以其明济其暗。
如以烛照夜。
虽无天日。
仍能见物。
且君子以道为本。
道本柔静。
故无为无思。
而功德昭着。
所谓玄德不求其显。
诗云不显惟德。
百辟其刑之。
又云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
此道之至。
德之极也。
愈晦则愈明。
愈柔则愈健。
初九以刚在下。
不求其显。
而志于达。
故能忍饥甘辱。
不与世争。
而终成其行。
无非欲以一人救时艰。
以一身范天下也。
文王之德。
可谓至矣。
虽幽囚。
不改其臣节。
虽专征伐。
不失其仁德。
故能正明夷之乱。
开有周之基。
如初九所称之君子。
不食而不辍其行。
其被囚。
则垂翼之时。
忍饥受馁之日。
其得释。
则仍于飞之象。
正志之行。
此释文以为义。
言利艰贞。
即此义也。
义利一也。
利以和义。
守其义。
则得其利。
文王先坚持其义。
乃克享开国之利。
读明夷之辞。
即可见其至德也欤。
六二。
明夷。
夷于左股。
用拯马壮。
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六二爻辞也。
六二内卦中爻。
居正位。
为离之中。
如目之睛。
两一陽一夹于外。
一一陰一藏其中。
一陰一以一陽一明。
柔以刚胜。
乃成文明之象。
而明夷则因坤在外。
重一陰一蔽障。
光明被掩。
成其伤残之象。
故爻辞揭出明夷二字。
非指卦名。
乃明爻用。
谓明夷之本。
即在六二不得放其光明。
如有目而为物所被。
有烛而为墙所阻。
不得发其光于外。
虽有明在内。
不能充其用。
是为夷伤。
夷伤其明。
而累及百体。
则以目不得视。
动必有伤也。
以六二在下卦。
动始于足。
继则股也。
初为足。
二为股。
以动之次第言。
六二之伤必于股。
而曰左股者。
一陽一升一陰一降。
升者自右。
降者自左。
左右者。
升降之道。
六二以柔。
远接上卦重柔。
一陽一在中莫之抗。
乃为所伤。
言伤及一陽一也。
股虽同。
而以左右分一陰一陽一。
犹四方东西南北。
亦别一陰一陽一。
手足皆然。
左股者一陽一之属也。
明为一陽一。
暗为一陰一。
明夷即一陽一之伤。
而六二则又为左股之伤。
推而言之。
一室之左舍。
一地之东方。
一国之左部。
皆与此象同。
以朝廷言。
则在下贤士大夫也。
善为一陽一。
恶为一陰一。
贤臣犹股肱。
伤其左股。
即失其贤臣之意。
暗昧之世。
迷惘之时。
行不光明。
动非正大。
群一奸一相逐。
时君不明。
贤者能自免乎。
此六二之伤。
乃比于人之左股。
股伤则不一良于行矣。
况在左乎。
右肢最便。
犹小人之便捷也。
左肢持重。
犹君子之端庄也。
左股既伤。
不独难行。
且难于正立。
六二以正位为用。
自乖于正。
其伤实多。
故爻辞称明夷夷于左股。
有慨乎所伤之已甚矣。
然六二乃居于正位。
有其凭依。
虽不免左股之伤。
而有拯救之道。
股之不能行。
则冀助于马。
为其可代步也。
故曰用拯马壮吉。
言推其拯济之方。
则有壮马可用。
乃终占吉也。
凡称用者。
皆想像推广之意。
以股之伤。
遂推及拯股之术。
足既不能行。
则用及壮马之乘。
壮马固善驰。
虽股之病。
而马犹壮。
壮马以拯病股。
其吉可见。
为其得所宜也。
六二在中。
始有此占。
而壮字有关大壮。
与雷天合卦相类。
坤之对乾。
离变异。
则与震对。
此以宾济主。
用襄体者也。
壮马与伤股。
亦一宾一主。
一体一用。
而相调济。
以成其用。
惟在位乘时者能致之。
六二之为吉也。
虽弃其股而用马。
有舍近图远之嫌。
而以其壮易我伤。
亦权宜变通之道。
惟中能权。
惟正能变。
六二之吉。
在乎中正而已。
象曰。
六二之吉。
顺以则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六二柔居正位。
上应六五。
为坤之五爻。
坤主静顺。
六二得中位。
行柔顺之道。
以法乎坤。
故占吉。
则法则也。
言能顺坤之道。
法坤之德。
始终以柔。
而不失中正之位。
艰贞之谓也。
爻辞称用拯马壮。
亦本坤卦利一牝一马之贞。
所谓一牝一马地类。
行地无疆。
故称其壮。
且以六二为离中爻。
离后天代乾。
有飞龙之象。
离原中女。
不得乘其本德。
故以柔顺。
法则坤之行。
而孚艰贞。
成明夷之用。
明夷之时。
出处行止。
均不得违坤之道。
则以坤在外也。
六二居中。
本坤之一爻。
上法坤之全德。
而后克孚明夷之行。
虽有左股之伤。
终占马壮之占。
善于用时故也。
文王箕子以幽囚奴辱。
其伤过于左股。
而终得免于难。
一则开国之基。
一则封土之锡。
是其终占马壮之吉。
不得以左股之伤。
而悖夫顺则之训也。
明夷全卦。
均以利艰贞为用。
六二犹明。
为其得中位也。
虽在内。
而本柔道。
虽有伤。
而能顺则。
是其善于顺应时变。
用晦而明之效也。
习易者可不审诸。
九三。
明夷于南狩。
得其大首。
不可疾贞。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九三爻辞也。
明夷全卦以初三两爻为一陽一。
而初九在下。
不得大用。
惟九三在中。
与六一四交。
类于既济。
卦以一陽一爻少而贵。
兼得六一四之和济。
全卦大用见于此爻。
非他卦以二五爻为主也。
九三离之终。
进即坤卦。
离之大用。
亦在此爻。
故爻辞称南狩有大得也。
明夷原非其时。
而以九三一陽一德方盛。
行获其利。
进收其功。
虽不免于夷伤。
而所伤者。
有喻于狩猎。
如师卦田有禽也。
师以坤坎合。
亦重一陰一在上。
坎与离对。
九三上下皆一陰一。
其象变坎。
故与师类。
全卦互解与屯。
系自二至四为坎。
自三至五为震。
震坎合为解。
移易上下为屯。
解有开散之义。
动之象也。
屯有初生之义。
艰之象也。
艰而动。
非戎即田。
为集众以杀伐也。
九三虽非师。
而有聚众于田之象。
则以上下皆一陰一。
且所应上六亦柔也。
一陽一统于一陰一。
刚驭于柔。
则如田猎。
克获多兽。
犹出师多所俘虏也。
明夷以暗昧之地所伤。
求光明之方。
且本离之志。
故于南狩。
南为一陽一明之乡也。
南狩但以所发处之南。
言即行向南。
不必果至南方。
因南行而得光明。
明因田猎而获大首。
皆九三之利于动所占也。
大首首字。
亦可连下读。
谓首不可疾。
一则首犹始也。
疾犹速也。
始不可速。
进必以渐。
此艰贞之义。
明夷之所宜也。
一则首犹头也。
疾犹病也。
头不可疾。
谓率领者不可病。
病则废事。
或人之头脑不可病。
病则艰于行。
皆以明夷暗昧不易进。
其外重一陰一恒多阻。
犹出师而主帅有病。
或首途而头目憎风。
是皆不便于行。
则虽有大获之占。
而难达迳进之志。
故重在贞。
贞亦明夷应备之德。
恒卦曰贞疾恒不死。
则疾与贞。
实相成用。
疾而贞。
自无害。
如行者有守。
进者有舍。
则何患乎险阻哉。
或曰不可疾贞为一句。
言不可则速自贞守也。
或以为不可疾贞。
谓宜进而弗遽退。
宜行而勿速止。
固兼赅之义。
然非本旨。
盖九三以一陽一得时。
行得志。
而狩既已大获。
则贞守自无不宜。
惟以出于暗中。
发乎困境。
进不可急。
行不可猛。
视时之宜。
顺势而止。
此君子知进知退。
不疾不徐。
从容中道者也。
故占辞既言有大得。
又戒毋遽进。
既明其宜动。
又命以贞守。
总以明夷之世。
虽有九三之光明。
仍不得悖全卦艰贞之训也。
象曰。
南狩之志。
乃大得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九三重一陽一。
秉一陽一刚之德。
而为离爻。
有文明之行。
故爻辞称其有南狩之志。
而大有得也。
志指九三本体言。
若非九三。
则无此志。
当明夷之时。
在暗蔽之中。
惟九三重刚得以其德而用南狩。
向光明之地。
达成功之期也。
推而言之。
丁乱离之日。
昏迷之际。
君子方怅惘无所之。
而忽遇光明。
在前指引。
使脱离暗昧之地。
进于光明之乡。
则其所成必异。
所获必多。
如文王幸脱羑里之囚。
复邀斧钺之锡。
得专征伐。
以靖侯国。
则其成就。
不必待孟津之师。
即已着明德于天下。
文王戡黎之绩。
岂非豫伏于放归之时乎。
此即九三所称南狩大得者矣。
虽然苟非文王。
亦难孚此爻之用。
则以文王有其志也。
文王有澄清宇内。
启迪光明之志。
始克膺彼节钺之颁。
专征之命。
德若未逮。
征若未孚。
则徒滋以为乱。
增其暗昧而已。
更奚望九三之勋。
南狩之功哉。
故释文特称其志。
明用九三者。
必有仁民之心。
胜残去杀之念。
方得行其征伐。
代奠疆围之功。
得字不独物也。
所猎不仅兽也。
得民得国。
皆此得也。
诛一奸一诛恶。
皆此狩也。
故爻辞称为得大首。
言以我为民之上。
而获其不善为民上者。
故用首字。
明其为尊。
南狩者亦一尊。
此主宾之别也。
易辞以一陽一为主。
以德位为尊。
九三则以一陽一之盛。
德之明。
而略于位。
此变数也。
隐属革命之义。
亦见武王伐纣之孚大命也。
明夷乱世。
而九三则有戡乱之机。
为大地虽暗。
而吾行独明。
全国虽迷。
而吾志永正。
此贤者济世之有道也。
观于爻辞不可疾贞四字。
尤见其成功。
仍在德也。
德至乃及于位。
若无其德。
位将奚保。
九三固无位。
以德致功。
故不可疾贞。
明其重在己也。
六一四。
入于左腹。
获明夷之心。
于出门庭。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六一四爻辞也。
六一四外卦之始。
即坤卦六一四。
与离九三合居中爻。
同于既济。
凡中爻与既济同。
为当位。
与未济同。
为不当位。
此以中爻言也。
别于二五正位。
各卦皆然。
明夷以中爻当位。
故皆占吉。
而六一四又以柔在外。
本贞静之德。
为顺承之行。
以坤初爻变。
乃为震。
克承乾也。
虽险而利于行。
虽柔而明于心。
虽有伤而克享乎成。
入于左腹者。
以明夷自下而上。
至六一四及腹。
犹艮之六一四艮其身。
而以柔善承刚。
故称左腹。
以一陽一先也。
入者。
明夷之用所及。
如光所射。
矢所中。
皆称入。
以伤至内。
犹矢刃之深入也。
然六一四体坤用乾。
入而能出。
伤而有得。
虽深中腹。
而因之获其心。
心非指物。
乃心意也。
概思想情志而言。
获其心。
犹曰得其心思与意志。
明其所为所成也。
明夷原非物。
亦无心腹等体骸。
而爻则称为股翼。
为腹心者。
譬之以一身也。
天下如一人。
国家如一体。
虽亲疏不一。
远近各殊。
而不可失其一。
失则病矣。
明夷者。
伤也。
伤及于腹。
为患已深。
而反以之获觇其心。
是缘失成得。
缘忧成喜也。
则以明夷暗于外。
而明于内。
果深见其心。
是易昧为明。
剔蔽见真之谓也。
故六一四虽入腹。
而竟知其心意。
譬之君臣。
初以谗言。
不能相协。
既经剖白。
而见真诚。
亦犹文王之脱囚而获荣赏。
于出门庭一语连上读。
明其时也。
以其得明心意。
在出行之时耳。
六一四由内出外。
而明夷全卦。
以内文明。
成外柔顺。
必自近至远。
自内达表。
方见其功。
故爻辞以四字。
明其不可留滞也。
盖六一四两一陰一在上。
虽得其心。
非真能坦然相与。
虽见知于一旦。
未必不再疑于将来。
则以君非明主。
朝多幸臣。
易蔽于邪。
难与久处。
惟有决然出走。
翛然远引。
既杜悠悠之口。
乃成落落之行。
此六一四之占。
在得九三之欢心。
以伤而受禄。
却虑五上之蔽障。
因事而进谗。
故明其有成。
特在于出门庭也。
或谓此爻既获明夷之心。
可防明夷之害。
何必继以出走。
不思终回。
明夷之愿。
正如文王之脱难膺封。
非商纣真能用贤如唐虞之明良协洽。
乃以侫臣得贿。
为之缓颊。
始克致此。
则一旦谗言复进。
仍不免诛辱及身。
斯明夷之所谓明夷。
而所获系入腹之伤换来。
夫岂能久持乎。
更奚望其终挽明夷之难。
而返光明之途哉。
此六一四之占。
仅止于出门庭已也。
象曰。
入于左腹。
获心意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六一四爻辞之义也。
以明夷之入左腹。
犹以刃剖取腹内之物。
腹中一切。
皆可探得。
而六一四取喻。
则重在一明字。
以明夷为暗藏不明。
今既入腹。
则藏者显矣。
暗者明矣。
人之深藏于内者为心意。
既剖腹而视。
则心意可见。
而不明者乃明。
明夷遂返于大明。
犹夜中之暗以日入地下。
果逐日而至地下。
则亦随所至而光明。
其蔽既去。
其明自存。
日未尝自隐其光。
则去其所为障者。
何时不大明。
何地不大明乎。
六一四之用。
重在由不明而致其明。
故取入腹见心为喻。
非真有此事也。
然如商纣之暗。
比干因以刳心。
岂非有此事乎。
比干贤者。
既不见谅于君。
遂至刳心以死。
忠贞之一操一。
固为罕有。
而以一死成其仁。
亦合六一四入腹见心之象。
不过易教重在求明。
刳心虽忠。
究无益于君国。
以明夷之主。
不复有光明之时。
此爻辞以出行为勖。
意独赞微子之远遁。
而不与比干之戕生。
则所称获心。
以得暗主之心意为主旨。
而非自抠其心也。
故曰获明夷之心。
用明夷以代暗主。
以明夷即暗昧。
暗昧之主。
其心难知。
今六一四竟获知之。
且使相信。
是君子善于用时。
长于救失之道。
要非急急于禄位。
役役于利名。
能毅然出行。
以弃暗投明。
则将来之明。
不恤入腹之伤。
而幸获心之喜也。
全卦各爻。
多取商纣时事为譬。
止以有所忌讳。
不能明言。
故委曲出入。
所称明夷皆暗指当时朝政。
读者细细体会。
自能明了。
《宗主附注》
明夷因内互震坎。
而上卦坤。
又以初变为震。
故全卦爻辞。
与雷水解雷火丰。
有相关联处。
震与巽对。
为主与客。
故又与风水涣。
亦多相类。
如丰卦九三爻辞折其右肱。
与明夷六二夷于左股正相对。
丰九四爻辞日中见斗。
遇其夷主吉。
亦与明夷六一四相关。
日中见星斗为幽昧不明。
即明夷也。
故云遇夷主吉。
言虽有伤夷。
而利于行。
亦犹明夷六一四获明夷之心。
于出门庭。
以出行占有得也。
又如涣初六用拯马壮吉。
与明夷六二辞同。
涣六一四涣有丘匪夷所思。
亦与明夷六一四相应。
明夷之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
与涣之匪夷所思。
皆指因伤夷而及心思。
由行动而见意志。
虽明夷不足以阻其进。
虽艰险不足以灰其心。
匪夷所思。
即非伤损其心志之意。
言夷自夷。
思自思。
与明夷之入腹获心一义。
以入腹为伤。
获心则为利。
心主思。
心之得。
即思之不害。
思者自我。
伤者为客。
六一四虽有入腹之虑。
而成得意之行。
犹涣六一四之旨。
谓所遇出乎意外也。
后人称想入非非。
为匪夷所思。
亦即以卦辞虽伤不害。
反成其利。
初非意料所及也。
实则明夷以外暗内明。
主强客懦。
正非一例伤害。
客之所失。
即主之所得。
客之所伤。
即我之所成。
原不可视彼若此。
故匪夷所思。
即以夷为物。
而思属己。
如六一四之入腹为伤。
获心为得。
一为客。
一为我。
所处地自殊也。
如混之为一。
则不可通矣。
凡明夷全卦皆如此例。
时固暗昧。
我自光明。
人固颠连。
心自安定。
故彖辞以艰贞成其利。
非始终皆伤者也。
六五。
箕子之明夷。
利贞。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六五爻辞也。
六五外卦正位。
坤卦中爻。
以下合离。
六二相应。
位正而爻不当。
非九五可比。
而以得正行柔。
有类于乱世忠贞之臣。
故以箕子为喻。
箕子当纣之时。
求匡君之失。
受奴辱之苦。
是其贞节。
可见爻辞称箕子之明夷。
言箕子处明夷之道耳。
利贞本坤之德。
以守贞为先。
行柔为用。
六五正位。
乃克臻此。
然箕子何以不效微子远去。
而必守贞自辱者。
实以一爱一国心深。
忧时志切。
内明而外难见谅。
体忠而用难回君。
不得已。
硜硜自矢。
谨慎温柔。
以稀有补于朝廷。
艰苦困顿。
以期有感于君上。
此以守正为重。
不以微子之从权。
微子审于几先。
明于未至。
知纣王之不悔祸。
虑大难之将覆宗。
鉴于箕子之奴。
比干之死。
君子不保。
宵小盈庭。
遂决意远行。
图存宗社于外。
则本六一四爻之用。
以出行为从权也。
箕子则不然。
寗同死社稷。
而不忍去。
愿身当艰苦。
而不敢避。
则本六五爻之用。
以守正行其志也。
故六五辞称之。
明其道在利贞。
兢兢业业。
罔敢少怠。
拘拘谨谨。
毋时自息。
有比苦节妇女。
坚贞如一。
以至于死。
此利贞之秉坤德。
而为艰苦劲毅之行。
惟忠臣节妇有焉。
守正不移。
持节不二。
至诚不息之谓也。
在卦则六五孚之。
在人则箕子至焉。
盖明夷之时。
此亦合乎道者。
文王疏而在下。
故可以善身自保。
箕子亲而近君。
故不得不忍志成贞。
斯二五两爻殊其用也。
象曰。
箕子之贞。
明不可息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爻辞之义也。
不可息。
即不二之意。
以箕子忠心亮节。
既甘为奴辱而无悔。
是期于至诚以不息也。
明字亦可连下读。
若连上则贞明。
即传所谓日月之道贞夫明。
圣人之道贞夫一。
日月不改其明。
圣人不失其一。
一即中也。
六五在中。
故箕子法之。
如日月之明。
亘古不失。
夜之暗。
非日之不明。
地为之蔽也。
箕子之忠亦然。
不以地之蔽。
而易其明。
日也。
不以君之蔽。
而易其忠。
箕子也。
此所以称为贞明。
在不可息也。
若连下读。
则有二义。
一则言明之不可息。
即日之明。
不可因夜而息。
日虽在地下。
其明未尝灭一毫。
物自不得见耳。
可知日之光明。
不可有息时。
息则天地混沌。
人物灭绝。
人之光明亦然。
然君上虽不明。
臣下不可息其明。
时世虽不明。
人道不可息其明。
此箕子之守贞。
为其内心光明。
不可息灭而同于昏暗。
合乎污浊也。
一则释箕子之守贞。
为明臣节之不可二。
即明至诚之行不可息也。
箕子不息其诚。
不二其节。
乃成其永贞。
以孚坤上六利永贞者也。
亦即彖辞利艰贞之义也。
上六。
不明晦。
初登于天。
后入于地。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夷上六爻辞也。
上六全卦极位。
为坤上六。
重一陰一之地。
极暗之时。
故爻辞云不明晦。
此句有二义。
一则不明而晦。
言由明入暗。
先则不明。
继则晦矣。
晦较不明进一层。
即行渐入暗之意。
一则不明不晦。
言明已入暗。
既不明矣。
亦不知其为晦。
以明与晦。
必由于辨。
辨必由于明。
今不得明。
安能辨其晦。
是则暗之已甚。
更无明晦可分之意。
初登二句。
言由明入暗。
如日之初原在天。
后则入地。
亦明夷之本象。
明夷非无明。
乃以物之蔽。
日之初也。
天下同明。
是明之时。
日之入也。
天下同暗。
是明夷之时。
上六处最高。
而为重一陰一。
故有初登于天。
后入于地之象。
所谓初者。
非始也。
盖犹其先之意。
以日之入必自天下降。
是未降之先为初。
非指日之初出也。
明夷离在坤下。
原已入地。
而上六乃云初登于天。
非谓日在天。
乃指日之光影也。
日之入地。
其始也光尚上映于天。
其后渐渐没入地下。
若谓日之在天。
光阻下照。
而非登天。
故上六所称。
仍以光明为主。
光明为明之本。
日之初降。
光返照于天空。
大地犹明。
四方均照。
是明夷之明。
即在此刹那。
而渐渐易为暗。
盖明夷离固在内。
明未尝无。
惟其明之及外者仅耳。
上六与九三对。
恰得光之反射。
而有初明之象。
正如日之西下。
光映于云天。
而转射地面。
又如日虽下地。
而月得日之光。
上升于天。
以代其明。
是皆上六初登于天之象。
说者以为明夷全卦。
日在地下。
初不见光。
上六何来登天之语。
是不知易卦之用。
上与三对。
一陰一与一陽一对。
明夷虽外不见日。
日自在内。
日既未亡。
明亦永在。
明之直及。
则为日光。
是日中也。
明之映射。
则为霞晖或月华。
是夜也。
不问为日为月。
为云霞为日夜。
何莫非明。
亦何莫非日之光。
明夷之日。
固在地下。
其明虽不得直及地面。
而假于云霞者为夕照。
假于星月者为夜光。
皆明之由内外达。
暗而犹明。
下而犹登。
故上六称之。
不可以日既入地。
忽又出为训。
更不宜以上六有此语。
谓前各爻本有明。
上六以后。
真为明夷。
若谓上六以后方为明夷。
则果属何卦哉。
自来卦例。
极则反。
穷则变。
上六穷极。
乃反变之时。
故明夷至此。
忽露明光。
乃地下返射之余光。
非日出正照之大明。
故有不明悔。
初登后入之语。
明其为反也。
变也。
如云霞之彩。
月星之华而已。
且以位已极。
时已穷。
虽有此光。
而难久明。
故虽有登天之初。
而仍或入地之象。
是则终始不离于暗昧。
此明夷之所以成名也。
象曰。
初登于天。
照四国也。
后入于地。
失则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照四国。
以上六高位。
有远瞩四方之象。
由登天以下映。
故能及远。
究仅在地下。
则所照不过地下一面。
今以登天之明。
可及地上下。
实不独一面已也。
则字。
法则也。
见离卦爻辞。
离日以在天为普照。
人君以在位为普施。
日之光明。
人之德业。
一也。
日已入地。
明已为晦。
亦犹君虽在位。
德已不昭。
民将奚法。
日之不明。
人失其视。
君之不德。
人失其瞻。
上六之辞。
有慨乎世君之不明。
人民之颠沛。
而见天下皆清浊不辨。
邪正同淆。
贤否莫分。
忠一奸一难察。
而天下大乱矣。
故爻辞有不明晦语也。
全卦以明之蔽为夷伤。
而归其过在失则。
可见隐责当时朝政。
无以为民法则之微义。
文王不欲直言。
乃以失则二字。
轻轻喻之。
实则寗失则已哉。
其究必败国丧身。
为天下笑。
为后人惜。
在位者可不慎欤。
《宗主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