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黍穄第四粱秫《齐民要术》卷第二

齐民要术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 卷第二

齐民要术

卷第二

齐民要术

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

黍穄第四

粱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种麻第八

种麻子第九

大小麦第十瞿麦附

水稻第十一

旱稻第十二

一胡一 麻第十三

种瓜(一)第十四茄子附

种瓠第十五

种芋第十六

(一) “种瓜”,原作“种诸色瓜 ”,兹从卷内篇题作“种瓜”。

黍穄第四

《尔雅》曰(一):“秬,黑黍。

秠,一稃二米。

”郭璞注曰:(二)“秠亦黑黍,但中米异耳。”

孔子曰(三):“黍可以为酒。”

《广志》云(四):“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

五)大黑黍,有秬黍,有一温一 屯黄黍,有白黍,有□芒、鷰鸽(六)之名。

穄,有赤、白、黑、青、黄鷰鸽,凡五种。”

按今俗有鸳鸯黍、白蛮黍、半夏黍;有驴皮穄。

崔寔曰:“□,黍之秫(七)熟者,一名穄也。

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地必欲熟。

再转【一】乃佳。

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一亩,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夏种黍、穄,与稙(八)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

谚曰:“椹厘厘【二】,种黍时。”

燥湿候黄□【三】。

始章切种讫不曳挞。

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

冻树者,凝霜封着木条也。

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

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

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垄平,即宜杷劳。

锄三遍乃止。

锋而不耩。

苗晚耩,即多折也。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

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

谚曰:“穄青喉,黍折头。

【四】” 皆即湿践【五】。

久积则浥郁,燥践多兜牟。

【六】穄,践讫即蒸而裛于劫反(九)之【七】。

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十)土臭;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

黍,宜晒之令燥。

湿聚则郁。

凡黍,黏者收薄。

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黍“生”于榆。

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

黍“生”于巳,“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于丑、寅、卯。

穄,忌于未、寅。”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八】宜黍、麦。”

《尚书考灵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种黍、菽。

“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昏,中在南方【九】。

菽,大豆也。

(十一)”

《泛胜之书》(十二)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

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彊土可种黍。

谚曰:“前十(十三)鸱张,后十羌襄【一〇】,欲得黍,近我傍。”

“我傍”,谓近夏至也,盖可以种晚黍也。

一亩,三升。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

令两人对持长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

按(十四)疏黍虽科【一一】,而米黄,又多减及空;今穊,虽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减,更胜疏者。

泛氏云:“欲疏于禾”,其义未闻。

崔氏曰(十五):“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虫食李者黍贵也。”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

“秬”音巨,“秠”音丕。

(二) 金抄作“曰”,他本作“云 ”。

《郭璞》注文“异耳”下尚有:“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

(三) 《说文》“黍”字下引孔子有“黍可为酒”句。

(四)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黍 ”引《广志》,“稻尾黍”无“

黍”字(《初学记》卷二八“五谷 ”两引《广志》亦无“黍”字),“有秬黍”作“或云秬黍”。

关于穄,《御览》卷八四二“穄”引《

广志》是:“有赤穄,有白、黑、青、黄鷰鸽,凡五种。”

则《要术》所引“有赤、白、黑、青、黄鷰鸽,凡五种”,似是指名为“鷰鸽”的穄,有赤白等五种。

(五) 金抄、明抄、湖湘本作“马草”,《初学记》卷二七、《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广志》均作“马革”,渐西本据以改正,“草”当系“ 革”字形近而讹,兹据改。

(六) “□芒”,各本至为纷歧,黄校、张校、明抄如文,金抄作“岖芒”,而湖湘本等作“□云”,《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作“妪亡”,“ 云”、“亡”应系“芒”字之误,兹姑从黄校。

“鷰鸽 ”,《初学记》卷二七两引广志均作“鷰颔”,“鸽” 应是“颔”字之讹。

(七) “秫”,金抄、黄校、明抄同,湖湘本等作“穄”,应均系“□”字之讹,另见《四民月令辑释》“四月”篇校记。

(八) 金抄、明抄作“稙”,湖湘本等及《辑要》引作“植”。

稙谷”是早谷子,卷一《种谷》篇:“二月三月种者为稙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禾。”

这里既是“夏种黍穄”,不应“与稙谷同时”,“

稙”字误。

湖湘本作“植”,指与种夏粟同时,差可解释,否则,也许竟是“□”字之讹。

(九) 明抄等作“于劫切”,兹从金抄、湖湘本等作“于劫反”。

关于“反”和“切”,各本中常不一致,不一致时概从北宋本,不一一作校记。

(十) 黄校、张校、明抄无“又” 字,金抄、湖湘本及《辑要》引有,兹从金抄。

(十一)《考灵曜》是《尚书纬》的一种,郑玄注。

此处小注,当系原有注文。

参看卷一《种谷》篇校记(五四)。

(十二)金抄、明抄无“书”字,据湖湘本加。

(十三)黄校、张校、明抄无“十” 字,仅金抄有(湖湘本自“先夏至”至“一亩三升”,全脱)。

此“十”字必须有。

“前十”,指夏至前十日;“后十”,指夏至后十日。

“鸱张”,黄校、张校、明抄同;金抄作“鹉张”,误。

(十四)各本均无“按”字,明抄则空白一格,仅金抄有,兹据补。

(十五)“崔氏”指崔寔,所引为崔寔《四民月令》文,分见于“四月”及“五月”篇。

但末句“虫食李者黍贵也”,不见于《玉烛宝典》引《四民月令》文。

【一】 “转”指再耕;“再转”,即第一次耕翻后,再耕两遍。

【二】 “厘厘”即“离离”,形容桑椹的由青转赤,丰美多实。

诗经.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传》:“离离,垂也。”

孔颖达疏:“垂而蕃多。”

【三】 “□”,小注“始章切”,音商,《要术》他处亦作“●”,均与今“●”字相当,不是俗写的“场”字。

《方言》卷六:“坻、坦、□也。

梁、宋之间,蚍蜉、●鼠之□,谓之坻;螾□,谓之坦。”

郭璞注:“□”,“音伤。”

“●鼠,蚡鼠也。

”“螾,蛐□也;其粪名坦。”

蚍蜉是大蚂蚁,蚡鼠即 □鼠,螾即蚯蚓。

经过这些小动物钻穴作巢后的疏松杂粪的土称为“□”。

《要术》:“燥湿候黄□”,由这一意义演变而来,指土壤中保有某种的湿润程度和良好的结构而言。

现在山西有经验的老农种谷子,也候“黄 ●”下种。

所谓黄●,即“土壤湿润,□成一团一 ,扔之散碎,手触之,微有湿印和凉爽之感。”

(刘杰等:《春谷“五喜五怕”的增产稳收经验》,《中国农报》一九六一四 年第七期)但黄●必须耕耙熟透才能保持,如果整地不良 ,坷垃大而多,跑●地干,就不可能保持黄●。

清代山东地区的农书蒲松龄《农蚕经》“五月”“种豆 ”条:“即雨不甚足,但接黄塽土即种之,但能出,即旱廿余日亦不妨。”

“黄塽”即“黄□”,亦即“黄● ”。

【四】 “穄青喉”,“喉”指穄穗基部与茎秆连接部分,在这一部分尚保持绿色时,即可收割,即所谓“刈穄欲早”。

“黍折头”,指割黍要到黍穗弯曲下垂的时候,即所谓“刈黍欲晚”。

但黍的颖壳较松,容易落粒,通常到穗子最下部的分枝已逐渐失去绿色,中部子粒达到蜡熟时,亦应抓紧收割。

【五】 “践”,压的意思,指将成熟子粒用辊压等方法压脱下来。

【六】 “兜牟”,也写作“兜鍪” ,古称为“胄”,即战士头上戴的“头盔”。

太干后脱粒,种仁的外壳容易被压破和种仁脱离,像一个个的“ 兜牟”那样,起不到保护种仁的作用,因而种仁也被压坏,受到很大损失。

【七】 “裛”,音邑,原义是封裹,引申为湿热相郁,则与“浥”同字;又引申为发散,如香气散出称为“裛裛”,古时香料有“裛衣香”。

《要术》“蒸而裛之”,采用加热办法使热气透入穄粒并密闭一定时间,使其气味颜色发生良好的变化。

这个处理办法,很像浙江湖州一带的“蒸谷”。

蒸谷的特点是米粒全,碎米少,胀性大,有特殊的香气,和《要术》蒸穄的特点相同。

各类种一子在储藏保管期间有各自不同的生理特性,不蒸的穄至春萌动,在水分和一温一 度超过安全界限时,容易变质,“土臭”是变质的开端。

“冬舂米”具有和蒸谷相似的特点。

明陆容《菽园杂记》:“吴中民家,计一岁食米若干石,至冬月舂白以蓄之,名冬舂米。

尝疑开春农务将兴,不暇为此,及冬预为之。

闻之老农云:“ 不特为此。

春气动则米芽浮起,米粒亦不坚,此时舂者多碎而粞,折耗颇多。

冬月米坚折耗少,故及冬舂之。

””这位老农的观察和说理都正确。

冬舂米的内蒸高一温一 保藏方法,尤为特别:咸丰《南浔镇志》引清许旦复《农事幼闻》冬舂米上囤法:“扎稻草为圈,每圈高约二尺,层叠增高,名曰囤。

先用菜叶、麸皮,裹以稻草,扎缚成一团一 ,高数尺,植之囤心,曰“发头”。

然后将米入囤。

旬日后,发头蒸热,湿气上冲,急用砻糠隔麻布脚袱以收之,随湿随换,务收尽其湿而后止,则米黄白停匀,不霉不蠹,所谓冬舂米也。”

【八】 “黑坟”,指黑色的坟壤。

坟壤,见卷一《收种》篇注释〔

一三〕〔二五〕。

【九】 “火星”即心宿,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又称“大火”、“心火”、“鹑火” (与柳宿同一别名)。

《尚书.尧典》火星“

昏中”在五月,和这里说四月不同。

【一〇】“鸱”,音蚩,俗名鹞鹰。

“鸱张”形容凶猛,也形容大。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董)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是形容凶猛。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修行道地经》“鸱猪” 下解释说:“鸱张,大也”,就是形容大的。

这里的“ 鸱张”是后一意义。

《楚辞.九辩》:“逢此世之俇攘。”

字亦作“恇娘”。

《一切经音义》卷十三《谏王经》“恇娘”:“邱方反。

下而羊反。

《说文》:“烦扰也”,谓烦恐惶遽也。

《楚辞》“遭此世之恇娘”是也。”

这二字还有多种写法,这里“羌襄”,也就是“恇娘”的异写字。

“前十鸱张,后十羌襄 ”,意即谓前十天种下去,一定能够长得株高穗大,后十天就太迟了,不免要惶惶不安自找烦扰了。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亦在夏至前四、五天下种。

【一一】“科”,这里指分蘖多。

下文“多减及空”,“减”指瘪粒,“空”指空壳。

粱秫第五

《尔雅》曰(一):“虋,赤苗也;芑,白苗也。

”郭璞注曰:“虋,今之赤粱粟;芑,今之白粱粟:皆好谷也。”

犍为舍人曰:“

是伯夷、叔齐所食首一陽一草也。”

《广志》曰(二):“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魏武帝尝以作粥。”

《尔雅》曰(三):“粟,秫也。”

孙炎曰:“ 秫,黏粟也。”

《广志》曰(四):“秫,黏粟,有赤、有白者;有一胡一 秫,早熟及麦。”

《说文》曰(五):“秫,稷之黏者。”

按今世有黄粱;谷秫,桑根秫,□天棓秫(六)也。

粱、秫并欲薄地而稀,一亩用子三升半。

地良多雉尾【一】,苗穊穗不成。

种与稙谷同时。

晚者全不收也。

燥湿之宜,杷劳之法,一同谷苗。

收刈欲晚。

性不零落,早刈损实。

(一) 见《尔雅.释草》,连郭璞注,并无“也”字。

“虋”音门,“芑”音起。

犍为舍人注《尔雅》,散见于各书所引,其注本已佚失。

(二) 《初学记》卷二七“五谷” 引《广志》无“魏武帝尝以作粥”句。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粱”引《广志》同《要术》(只个别无关重要字有差异)。

(三) 《尔雅.释草》作:“众,秫。”

孙炎,三国魏人,受学于郑玄,《尔雅》的注释者之一。

其注散见于各书所引,原注本已佚失。

(四) 《初学记》卷二七“五谷” 及《太平御览》卷八三九“秫”引《广志》均缺“黏粟 ”二字。

(五) 引《说文》同今本。

(六) 金抄作“□”,明抄作“● ”,湖湘本作“●”(无此字)。

按“□”是无患子科的无患子,因其子可作念珠,又名“菩提子”。

唐段成式《酉一陽一杂俎续集》卷十记载□木烧之极香,古人用以辟除邪恶。

也许“□天棓秫”这个秫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故有此名。

兹姑从金抄。

【一】 “雉尾”,未详,大概形容穗子细长,而上部的子粒轻虚不实。

大豆第六

尔雅曰(一):“戎叔谓之荏菽。”

孙炎注曰:“ 戎叔,大菽也。”

张揖《广雅》曰(二):“大豆,菽也。

小豆,荅也。

豍方迷反豆、豌豆,留豆也。

一胡一 豆,●一胡一 一江一 反● 音双也。”

《广志》曰:“重(三)小豆,一岁三熟,椠甘(四)。

白豆,粗大可食。

刺豆,亦可食。

秬豆,苗似小豆,紫花,可为面,生朱提、建宁【一】。

大豆:有黄落豆;有御豆,其豆角长;有杨豆,叶可食。

一胡一 豆,有青、有黄者。”

《本草经》云(五):“张骞使外国,得一胡一 豆。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

小豆有菉、赤、白三种。

黄高丽豆、黑高丽豆、鷰豆、豍豆,大豆类也。

豌(六)豆、一江一 豆、□(七)豆,小豆类也。

【二】

春大豆,次稙谷之后。

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

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

四月上旬为下时。

用子一斗二升。

岁宜晚者,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一子。

地不求熟。

秋锋之地,即●种。

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

收刈欲晚。

此不零落,刈早损实。

必须耧下。

种欲深故。

豆性强,苗深则及泽。

锋、耩各一。

锄不过再。

叶落尽,然后刈。

叶不尽,则难治。

刈讫则速耕。

大豆性炒(八),秋不耕则无泽也。

种茭【三】者,用麦底。

一亩用子三升。

先漫散讫,犁细浅●【四】良辍反而劳之。

旱则萁坚【五】叶落,稀则苗茎不高,深则土厚不生。

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掷豆【六】,然后劳之。

泽少则否,为其浥郁不生。

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速刈之。

叶少不黄【 七】必浥郁。

刈不速,逢风则叶落尽,遇雨则烂不成。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大豆“生”于槐。

九十日秀,秀后七十日熟。

豆“生”于申,“壮”于子,“长” 于壬,“老”于丑,“死”于寅,恶于甲、乙,忌于卯、午、丙、丁。”

《孝经援神契》曰(九):“赤土宜菽也。”

《泛胜之书》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

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

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

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

故曰:“豆熟于场。”

于场获豆,即青荚在上,黑荚在下。”

泛胜之区种大豆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得千二百八十坎。

其坎成,取美粪一升,合坎中土搅和,以内坎中。

临种沃之,坎三升水。

坎内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种与土相亲。

一亩用种二升,用粪十二石八斗。

“豆生五六叶,锄之。

旱者溉之,坎三升水。

“丁夫一人,可治五亩。

至秋收,一亩中十六石。

“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

(十)”

崔寔曰:“正月可种豍豆。

二月可种大豆。”

又曰:“三月,昏,参夕【八】,杏花盛,桑椹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

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

“叔”,金抄、明抄如文,湖湘本作“菽”。

孙炎注,《尔雅》邢昺疏引作:“大豆也。”

《尔雅》注释者犍为舍人、樊光、李巡、郭璞均以“一胡一 ”释“戎”,指“ 戎叔”为“一胡一 豆”,与孙炎异。

惟“一胡一 ”亦有“大”义,也可以解释为大豆。

(二) 见《广雅.释草》,“菽” 作“□”,字同;“留”作“●”;余同。

关于各字的音注:“豍”,黄校、张校、明抄作“方迷切”,金抄作“方迷反”。

按此字音切的上一字,《广雅》曹宪音注、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中阿含经》、《广韵》、《集韵》均作“布”或“边”字,即均读唇音,不读唇齿音,吾点因此改为“边迷切”,“方”可能是“ 边”的残文错成。

“●”,黄校、明抄误作“

●”,并误作“济一江一 切”,但张校作“一胡一 一江一 切”,兹从金抄作“一胡一 一江一 反”。

“音双”是“ ●”的音注,金抄、明抄都列在句末“也”字下(金抄误作“音爱”),黄校、张校列在“●”字下,和《广雅》曹宪音注一样,兹从黄校列前。

(三) “重”,金抄、明抄及《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引广志同;湖湘本及《太平御览》卷八四一“豆”引《广志》作“种”。

按所谓“一岁三熟”,恐未必是一年中间种三次收三次,而是指结荚时期长,一年中可有几批的收摘,也许因此称为“重” 。

(四) “椠”,金抄、明抄、湖湘本及《初学记》卷二七引《广志》同,“椠”是印板,在这里没有意思,当误。

《太平御览》卷八四一引《广志》作“味”(丁国钧校引古香斋本《初学记》亦作“ 味”),则“味甘”属上句。

吾点校疑应作“●”,“ ●甘”,犹言“味甘”,二字形近而讹,颇有可能。

(五) 今传本草书无此记载。

《太平御览》卷八四一“豆”引《本草经》有此条,是:“ 生大豆,张骞使外国得一胡一 麻,一胡一 豆--或曰戎菽。”

(六) “豌”,明抄误作“●”,金抄、湖湘本不误。

(七) “□”,明抄、湖湘本误作 “●”,据金抄改正。

(八) “炒”,黄校、明抄作“雨 ”,《辑要》引作“一温一 ”,皆非,金抄作“●”,字不全,当系“●”(古“炒”字)的残文错成。

唐韩鄂《四时纂要》“二月”篇“种大豆”条采《要术》作“大豆性炒”,兹据改。

“性炒”指大豆需要水分较多,地容易干燥。

这一小段的意思是说大豆到叶落尽后收割,地面暴露较久,水分蒸发快,因此收割后必须立即耕耙保墑。

(九) 《周礼.地官》“载师”孔颖达疏引《孝经援神契》作:“

苍赤宜种菽。”

(十) 此句各本均在引《泛胜之书》的最末,但行文突兀,疑有倒错,当在上文讲覆土处。

【一】 朱提,郡名,东汉末置,郡治在今四川省宜宾县。

建宁,三国蜀置的郡,故治在今云南省曲靖县。

【二】 以上各种豆:“戎菽”或“ 荏菽”,是大豆的古老名称。

一江一 豆”即豇豆;“●●”也是豇豆。

古无“豇”字,后人从“一江一 ”声改水旁为豆旁作“豇 ”。

“豍豆”也称“跸豆”,当是豌豆的别名;但《要术》称为“大豆类”,则是大豆一类。

“留豆”被称为 “留”,(后来写作“●”)也许是越冬二年生的豆,好像冬麦被称为“宿麦”。

“一胡一 豆”的说法最杂:汉犍为舍人、樊光、李巡、晋郭璞均以《尔雅》的“戎叔” 为“一胡一 豆”,“一胡一 ”如果解释为“大”,那就是大豆类,《太平御览》卷八四一引《本草经》即迳以“一胡一 豆” 为大豆。

《名医别录序例》以为是青斑豆。

唐孙思邈《千金方》以为是青小豆。

《本草纲目》以为是豌豆。

还有说是蚕豆的。

《要术》引《广雅》则指为豇豆;引《广志》只说“有青有黄”,但不是大豆。

大概豆的种类多而又杂,加上各地随俗异名,像这类杂色的豆,事实上就不可能有同物共指的名称。

“□”音劳。

崔豹《古今注》:“□豆,一名治豆,叶似葛而实长尺余,可蒸食。”

而《救荒本草》:“●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

……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

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又名“稆豆”、“鹿豆 ”。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稆豆,……生田野,小黑。

……一名驴豆,一名□豆。”

因此,后来有指为是黑小豆的。

所指随地异名,也很杂。

其他像“秬豆”、 “刺豆”、“御豆”、“杨豆”、“鷰豆”、“

高丽豆”等,或者是杂色豆,或者是大豆的不同品种。

关于“大豆类”和“小豆类”,“ 大”、“小”之分,不是指豆的大小,当与豆的成分和用途有关,大概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丰而经济价值较高的,称为“大豆类”,反之称为“小豆类”。

【三】 “茭”,是“干刍”,即干饲料。

“种茭”是说种这种大豆是专为连茎带叶地收贮起来,作为牲畜越冬的饲料用的。

卷六《养牛马驴骡》篇提到“茭豆”,《养羊》篇还载有种刈法,所指均相同。

【四】 “●”,音劣,《集韵》解释为“耕田起土”,由作为土埂解释的“埒”字演变而来。

“●”与“耩”是同一工作的两方面,对小土埂说是“●”,对小土沟说是“耩”。

这里是用犁犁起小土条,所以说“犁细浅●”,实际就是用浅串法犁地破土。

卷三《蔓菁》篇有“犁粗●”,和这个相对。

【五】 “萁”,豆茎;“坚”,干硬。

“旱”指种得过早,易遇干旱,有“萁坚叶落”之弊,五月麦熟后种下,进入雨季,则茎叶繁茂,很合时。

据此,“旱”当然讲得通,但作“早”更直截了当,也许竟是“早”字之误。

【六】 “□”(金抄误作“□”),音伐,也写作“□”、“垄”。

这里是指随着犁壁翻起的土块,俗称“土□”。

土□翻转倒仆在同一个方向,翻转面曲凸作弧线下覆,不完全散开,显得有些光滑(特别是黏湿的土)。

这里是撒播大豆,如果对着土□倒仆的方向撒豆,就撒在曲凸面上,豆子不落实,而且容易回跳,所以必须在“逆□”即相反的方向撒豆,使豆子撒在□间的空隙中,然后●过一遍盖好,就合适。

【七】 “少”,古时常作“稍”字用。

如果在近根部的叶还没有黄落时就收割贮积起来,还嫌青,容易郁坏,所以说:“叶少不黄必浥郁”。

【八】 “夕”,指西斜。

三月的黄昏,参星西落,故云“昏参夕”。

这时的“中星”是井宿。

这是农谚,《四民月令》原引,“昏参夕”协“桑椹赤”,详见《四民月令辑释》“三月”篇注释。

小豆第七

小豆,大率用麦底。

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去(一)岁谷下【一】以拟之。

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

初伏断手【二】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

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

中伏以后则晚矣。

谚曰:“立秋叶如荷钱(二),犹得豆”者,指谓宜晚之岁耳,不可为常矣。

熟耕、耧下以为良。

泽多者,耧耩,漫掷而劳之,如种麻法。

未(三)生白背,劳之极佳。

漫掷、犁●,次之。

●土历反种为下。

三】

锋而不耩,锄不过再。

叶落尽,则刈之。

叶未尽者,难(四)治而易湿也。

豆角三青两黄,拔而倒□笼丛【四】之,生者均熟,不畏严霜,从本至末,全无秕减,乃胜刈者。

牛力若少,得待春耕;亦得●种。

凡大、小豆,生既布叶,皆得用铁齿●楱俎遘反纵横杷而劳之。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小豆“生”于李。

六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

成后,忌与大豆同。”

《泛胜之书》曰:“小豆不保岁,难得。

“椹黑时,注雨种,亩五升。

“豆生布叶,锄之。

生五六叶,又锄之。

“大豆、小豆,不可尽治也。

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

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

故曰,豆不可尽治。

“养美田,亩可十石;以薄田,尚可亩收五石。

”谚曰:“与他作豆田。”

斯言良美可惜也。

《龙鱼河图》曰:“岁暮夕,四更中,取二七豆子,二七麻子,家人头发少许,合麻、豆着井中,咒敕井,使其家竟年不遭伤寒,辟五方疫鬼。”

《杂五行书》曰:“常以正月旦--亦用月半--以麻子二七颗,赤小豆七枚,置井中,辟疫病,甚神验。”

又曰:“正月七日,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竟年无病;令疫病不相染。”

(一) “去”,明抄误作“云”,据金抄、湖湘本改正。

(二) 湖湘本作“荷钱”,金抄、明抄作“倚钱”。

荷叶刚长出时形小如钱,称为“荷钱 ”,兹从湖湘本。

(三) 黄校、张校作“禾”,误;兹从金抄、明抄、湖湘本作“未”。

(四) 各本均作“难”,明抄误作 “虽”。

【一】 “谷下”,前作为谷子,即谷底。

【二】 “三伏”,始于秦德公二年(公元前六七六年)(见《史记.秦本纪》)。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夏至后第六个庚日)为末伏。

“断手”犹言“断止”,指初伏终了前要播种完毕。

《周易.说卦》:“艮以止之。”

又说:“艮为手。”

孔颖达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

可知“手”有“止”意。

【三】 上面比较着三种不同播种法的优劣:第一种,地经过整熟后,耧种最好;如果泽多时,耧耩撒播也可以。

第二种,不耕翻就撒播,跟着用犁浅串(“浅●”)一遍,像上篇种茭豆的办法,次之。

第三种,不耕翻,也不浅●,就这样耩沟条播或点播,称为“●种”,最差。

【四】 “丛”是簇聚,“笼丛”就是分堆、分蓬地攒聚在一起。

种麻【一】第八

《尔雅》曰(一):“黂,枲实。

枲,麻。

别二名 ”“●(二),麻母。”

孙炎注曰(三):“黂,麻子。”

“●(二),苴麻盛子者。

【二】”

崔寔曰:“牡麻,无实,好肌理,一名为枲也。

凡种麻,用白麻子。

白麻子为雄麻。

颜色虽(四)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

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裛(五)。

崔寔曰:“牡麻子(六),青白,无实,两头锐而轻浮。”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三】。

故墟亦(七)良,有点丁破反(

八)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

地薄者粪之。

粪宜熟。

无熟粪者,用小豆底亦得。

崔寔曰:“正月粪畴。

畴,麻田也。”

耕不厌熟。

纵横七遍以上,则麻无叶(九)也。

田欲岁易。

抛子种【四】则节高。

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

穊则细而不长【五】,稀则粗而皮恶。

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亦良候也。

谚曰:“夏至后,不没狗。”

或答曰:“

但雨多,没橐驼。”

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

言及泽急,说非辞【六】也。

夏至后者,非唯浅短,皮亦轻薄。

此亦趋时不可失也。

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而况他人者也?

泽多者,先渍(十)麻子令芽(十一)生,取雨水浸之,生芽(

十一)疾;用井(十二)水则生迟。

浸法:着水中,如炊两石米顷(

十三),漉出。

着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

一宿则芽(十一)出。

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

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空曳劳。

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

泽少者,暂浸(十四)即出,不得待芽(十一)生,耧头中下之。

不劳曳挞。

麻生数日中,常驱雀。

叶青乃止。

布叶而锄。

频烦再遍止。

高而锄者,便伤麻。

勃如灰【七】便收。

刈,拔,各随乡法。

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而(十五)即骊。

●【八】欲小,●【九】欲薄,为其易干。

一宿辄翻之。

得霜露则皮黄也。

获欲净。

有叶者喜(十六)烂。

沤欲清水,生熟合宜。

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十七)。

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十八)。

暖(十九)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肕(二十)也。

《卫诗》曰(二一):“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毛诗》注曰:“蓺,树也。

衡猎之,从猎之【一〇】,种之然后得麻。”

《泛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

宁失于早,不失于晚。

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

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

崔寔曰:“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种牡麻。”

“ 牡麻,有花无实。

(二二)”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

“别二名”是郭璞注文,《要术》照原样夹注在这里,和他处引郭注不同,疑系后人添注。

(二) “●”,黄校、张校、明抄作“苎”(渐西本作“●”),湖湘本、《津逮》本、《学津》本作“莩”,均误;仅金抄作“●”,同《尔雅》,是唯一正确的字。

按“●”,《说文》作“芓” ,指大麻雌株,《尔雅》所称“麻母”,即指此,非指苎麻。

(三) 孙炎注的“苴麻盛子者”,与郭璞注同。

(四) “虽”,明抄、湖湘本误作 “雄”,据金抄及《辑要》引改正。

(五) 金抄作“●”,无此字;湖湘本及《辑要》引讹作“衰”;兹从黄校、张校、明抄作“裛”。

(六) 各本均无“子”字,当系脱文,兹补入。

下文“无实”即“

不实”(“无”同“毋”,作“不 ”解);但也可能是衍文。

详见《

四民月令辑释》“五月”篇校记。

(七) 明抄、湖湘本作“亦”,金抄作“太”。

“亦”本字作“●”,易误为“太”,兹从明抄。

(八) 金抄、明抄及黄校作“点” ,张校及《辑要》引作“伙”,音注相同,均作“丁破反”。

按《集韵》去声“个”韵收有“点”字,读“丁贺反”,解释是:“草叶坏也。

故墟种麻,有点叶夭折之患,贾思勰说。”

即是根据《要术》就文义作推解的。

《辑要》因据以加上“草叶坏也”的注解。

所谓“点叶”,可能是指麻叶的一种病害,但也可能是误字。

古称麻秆为“●”,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毗婆沙论》“麻干”注:“麻茎也。

……字宜作“●” 、“

□”二形,音皆,今呼为麻●是也。”

此二“●”字原均误作“●”,说明“●”、“点 ”形近,极易残烂致误,怀疑《要术》的“点”,也可能竟是“●”字之误,那“●叶”就好解释了。

芝麻连作几年,茎叶也会发生病害长不好,终至萎死。

(九) “麻无叶”,各本同。

唐韩鄂《四时纂要》“五月”篇采《

要术》亦作“无叶”。

但地耕得怎样熟,也不能使麻只长茎不长叶,或者是《要术》故作此说,以强调熟耕地。

(十) “渍”,黄校、明抄讹作“ 溃”,据金抄、湖湘本改正。

(十一)湖湘本等作“芽”,金抄、明抄作“牙”。

“牙”古通“芽”。

《要术》中二字互用,本书统一作“芽”。

(十二)各本均作“井”,黄校、明抄误作“升”。

(十三)“两石米顷”,金抄作“雨石米填”,黄校、张校、明抄作“两百步顷”,“雨” 、“填”、“百步”均误;湖湘本、《津逮》本等及《辑要》引均作“两石米顷”,唐韩鄂《四时纂要》“五月”篇采《要术》亦作“二石米久”,兹据以改正。

(十四)“浸”,金抄误作“漫”,他本不误。

(十五)“而即骊”,金抄、黄校、明抄同;湖湘本、《津逮》本作“即驱”,《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引作“即晒”,均误。

骊”是黑色马,这里指麻株如果在放勃后还不收割,麻纤维会变得黯黑不清白。

(十六)金抄作“喜”,明抄作“□” ,他本作“易”。

“喜”、“

□”在这里意义相同,作“容易” 解释,《要术》中常用,惟他处概作“喜”,本书一律作“喜”。

(十七)“脆”,金抄作“肥”,黄校、明抄作“●”均系“□”字之误;湖湘本等作“脆 ”,兹改正。

《要术》中“脆”、“□”二字互用,本书统一作“脆”。

(十八)“不任”,唐韩鄂《四时纂要》“五月”篇采《要术》作“

不任持”,《辑要》引《要术》作 “不任挽”。

其实“不任”犹言“

不堪”,包括多面的坏因素,故仍其旧。

(十九)“暖”,金抄误作“晓”,湖湘本误作“挽”,据黄校、明抄改正。

(二十)“肕”,金抄、明抄、张校作“明”;《辑要》引作“韧”;《四时纂要》“五月 ”篇采《要术》作“□”,是“肕”的一习一 俗借用字。

“ 韧”在《要术》中概写作“肕”,很容易错成“明”字,兹改正。

(二一)此诗见《诗经、齐风、南山》,非出《卫诗》,《要术》误。

《诗》句及毛《传》并同《要术》。

“蓺”即“艺”字,明抄作“

蓻”,误。

又明清刻本均无毛《传》小注。

(二二)注文崔寔《四民月令》原有,故加引号。

以下仿此。

【一】 “麻”,指桑科的大麻。

【二】 大麻,雌雄异株。

其雌株,古称为“●”(音字),子实称为“黂”(音汾),雄株称为“枲”(音喜)。

这是分名。

不分时,通称为“ 枲”或“枲麻”。

雌株又称为“苴”或“苴麻”,因亦称其子实为“苴”或“●”。

反过来,“黂”既是麻子,因亦称其雌株为“黂”(如下篇引崔寔文)。

此外,麻子又称“萉”或“蕴”。

【三】 “故墟”,大概指连作地。

【四】 “抛子种”,针对麻田要每年轮换作注解,意思和卷一《种谷》篇的“●子”相反。

大概当时的俗语,称重茬为“●子”,称不重茬为“ 抛子”;“抛”指母子相离,“●”指母子同地。

【五】 “长”读作成长的“长”,指长得粗壮。

【六】 “说非辞”,说不合情理的话(指“父子不相借”)。

【七】 粉末叫做“勃”。

这里指花粉。

“勃如灰”就是花粉放散如灰末。

“勃”的另一意思指泡沫(由粉末引申而来),在《要术》中见于卷七《白醪曲》篇的“茗渤”和卷九《煮●》篇的“勃”。

【八】 “●”,音茧,《说文》: “小束也。”

这里指捆缚成小把。

【九】 “●”,也写作“●”,音敷,这里意思和“铺”相同,指铺积要薄。

【一〇】“衡从”即横纵。

据孔颖达解释,“猎”指耕后的“践蹑概摩”。

“概”原是括平斗面的器具,这里即指耙平土块;“摩”即●●;“践蹑”指播前镇压。

“衡猎之,从猎之”,指纵横多次耕翻耙●,整地极熟,再结合播前镇压,保墑标准高,然后下种,作物生长旺盛是必然的。

这一套极为重要的增产经验,虽是汉唐一人的解释,但《诗经》已明确指出“ 衡从其亩”是种麻的重要措施,播前整地的重要关键,当时已有所认识。

种麻子第九

崔寔曰(一):“苴麻,麻之有蕴者,●(二)麻是也。

一名黂。”

止取实者,种斑黑麻子。

斑黑者饶实【一】。

崔寔曰:“苴麻子黑,又实而重,捣治作烛,不作麻。”

耕须再遍。

一亩用子三升(三)。

种法与麻同。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为中时,五月初为下时。

大率二尺留一根。

穊则不科(四)。

锄常令净。

荒则少实。

既放勃,拔去雄。

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

凡五谷地畔近道者,多为六畜所犯,宜种一胡一 麻、麻子以遮之。

一胡一 麻,六畜不食;麻子啮头,则科大。

收此二实,足供美烛之费也。

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

扇地两损,而收并薄。

六月间,可于麻子地间散芜菁子而锄之,拟收其根。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麻“生”于杨或荆。

七十日花,后六十日熟。

种忌四季--辰、未、戌、丑【二】--戊、己。”

《泛胜之书》曰:“种麻,豫调和田。

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

麻生布叶,锄之。

率九尺一树。

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

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树一升。

天旱,以流水浇之,树五升。

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

雨泽时适,勿浇。

浇不欲数。

养麻如此,美田则亩五十石,及百石,薄田尚三十石。

获麻之法,霜下实成,速斫之;其树大者,以锯锯之。”

崔寔曰:“二、三月,可种苴麻。”

“ 麻之有实者为苴。”

(一) 引崔寔此段文字,湖湘本等均如此式,金抄、明抄均列在篇标题下面,与其他各篇不一致。

兹从湖湘本提行另列。

(二) “●”,仍仅金抄如字,他本均误作“苎”。

(三) 各本均作“二升”,金抄作 “三升”(王祯《农书》“麻子”引《要术》同),兹从金抄。

(四) “科”,各本均作“耕”,误;《辑要》引作“成”,《学津》本从《辑要》,差可,但义有未周。

按“科”指分蘖、分枝,这里是种雌麻收子,针对“二尺留一根”作注,字应作“科”,“ 耕”是“科”的形近之讹,兹改正。

后读唐韩鄂《四时纂要》“三月”篇“种麻子”条采《要术》正作“稠即不成科”。

【一】 《图经本草》:“农家种麻法,择其子之有斑黑文者,谓之雌麻,云用此则结实繁,它子则不然。”

【二】 不可能四季都种麻子,这里 “四季”不是指春夏秋冬,而是指迷信说法的“忌日” ,即下面《水稻》篇引《杂一陰一陽一书》所说的“

四季日”。

《淮南子.天文训》: “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则所谓“四季”是指地支中属土的辰、未、戌、丑,因以逢此四日支的四个日子为“四季日”。

这是由四季月的“月建”而来的。

古历律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称为月建,而辰、未、戌、丑恰好是四季中四个“季月”的月建,即季春三月建辰,季夏六月建未,季秋九月建戌,季冬十二月建丑,因转以称这四个日支之日为“四季日”。

这里所谓“四季辰、未、戌、丑”,实际上已指明“辰、未、戌、丑”即是“四季” 。

又本篇和《水稻》篇的“戊、己”,各本多“己”、 “巳”混淆,从这里可以校正确为“己”字。

大小麦第十瞿麦附

《广雅》曰(一):“大麦,麰也;小麦,●也。

《广志》曰:“虏水(二)麦,其实大麦形,有缝。

●(三)麦,似大麦,出凉州。

旋麦【一】,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

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二】。

语曰:“湖猪肉,郑稀熟。”

山提(四)小麦,至黏弱;以贡御。

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黑穬麦【三】。”

《陶隐居本草》云(五):“大麦为五谷长,即今□麦也,一名麰麦,似穬麦,唯无皮耳。

穬麦,此是今马食者。

然则大、穬二麦,种别名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四】。”

按世有落麦者,秃芒(六)是也。

又有春种穬麦也。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五】。

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

崔寔曰:“五月、六月(七)灾麦田也。”

种大、小麦,先●,逐犁●种者佳。

再倍省种一子而科大【六】。

逐犁掷之亦得,然不如作●耐旱。

其山田及刚强之地,则耧下之。

其种一子宜加(八)五省【七】于下田。

凡耧种者,非直土浅易生,然于锋、锄亦便。

穬麦,非良地则不须种。

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

凡种穬麦,高、下田皆得用,但必须良熟耳。

高田借拟(九)禾、豆,自(十)可专用下田也。

八月中戊社前【八】种者为上时,掷者,亩用子二升半。

下戊前为中时,用子三升。

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

用子三升半或四升。

小麦宜下田。

歌曰:“高田种小麦,●穇【九】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

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掷者,用子一升半也。

中戊前为中时,用子二升。

下戊前为下时。

用子二升半。

正月、二月(十一),劳而锄之。

三月、四月,锋而更锄。

锄麦倍收,皮薄面多;而锋、劳、锄各得再遍为良也。

令(十二)立秋前治讫。

立秋后则虫生。

蒿、艾箪【一〇】盛之,良。

以蒿、艾蔽(十三)窖埋之,亦佳。

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一一】。

多种久居【一二】供食者,宜作劁才雕切麦【一三】:倒刈,薄布,顺风放火;火既着,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

如此者,经(十四)夏虫不生;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

《礼记.月令》曰(十五):“仲秋之月,…… 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郑玄注曰:“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

《孟子》曰(十六):“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一四】之时,皆熟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所养,人事之不齐。”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大麦“生”于杏。

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

麦“生”于亥,“壮”于卯,“长” 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戊(十七),忌于子、丑。

小麦“生”于桃。

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

忌与大麦同。

虫食杏者麦贵。”

种瞿麦【一五】法:以伏为时。

一名“地面”。

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

亩收十石。

浑蒸,曝干,舂去皮【一六】,米全不碎。

炊作飧【一七】,甚滑。

细磨,下绢簁【一八】,作饼,亦滑美。

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

《尚书大传》曰(十八):“秋,昏,虚星【一九】中,可以种麦。”

“虚,北方玄武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

《说文》曰:“麦,芒(十九)谷。

秋种厚埋(二十),故谓之“麦”【二〇】。

麦,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泛胜之书》曰:“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

种麦得时,无不善。

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

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且故反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

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伤于太稠。

稠者锄而稀之。

“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

故谚曰:“子欲富,黄金覆。”

“黄金覆”者,谓秋锄麦、曳柴壅麦根也。

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

须麦生,复锄之。

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

如此则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

后雪,复如此。

则麦耐旱、多实。

“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

麦生根茂盛,莽锄【二一】如宿麦。”

泛胜之区种麦:“区大小如上农夫区。

禾收,区种。

凡种一亩,用子二升。

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

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

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

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

秋雨泽适,勿浇之。

春冻解,棘柴律之,突绝去其枯叶。

区间草生,锄之。

大男、大女治十亩。

至五月收,区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唯穬,早晚无常。

正月,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青稞麦【二二】。

特(二一)打时稍难,唯映(二二)日用碌碡【二三】碾。

右(二三)每十亩,用种八斗。

与大麦同时熟。

好收四十石;石(二四)八九斗面。

堪作饭(二五)及饼饦(二六),甚美。

磨,总尽(二七)无麸。

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一) 见《广雅.释草》,“●” 作“□”。

“广雅”,各本误作“尔雅”,据金抄、渐西本改正。

渐西本是依据吾点引“景”的校记“尔改广 ”改正的。

(二) “水”,《太平御览》卷八三八“麦”引《广志》作“小”。

(三) “●”,金抄、黄校刘录、张校、明抄、渐西本及《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太平御览》卷八三八“麦”引《广志》并同。

此字字书未收,疑误。

湖湘本、《津逮》本、《学津》本作“税 ”。

郭璞注《方言》卷七“发、税”说:“税,犹脱也。”

李善注《文选》陆机《招隐诗》:“脱与税,古字通。”

(四) “山提”,未详。

渐西本从吾点校改作“朱提”。

朱提,郡名,见前《大豆》篇注释【一】。

(五) 《陶隐居本草》,书已佚。

本条所引见于《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所录存的《名医别录》和陶弘景(隐居)注中。

《名医别录》所记是:“ 大麦,……为五谷长。”

陶弘景注是:“今稞麦,一名麰麦,似穬麦,惟无皮尔。”

《名医别录》“穬麦”下陶弘景注是:“此是今马所食者。”

大、穬二麦,始着录于《名医别录》,“然则”以下,应是陶弘景本人的辨说。

下文按语,才是贾氏本文。

(六) “芒”,金抄误作“芸”。

(七) “六月”,金抄、明抄误作 “一曰”,湖湘本及《辑要》引作“六月”,卷一《耕田》篇引《四民月令》亦作“六月”,兹改正。

(八) “加”,金抄误作“如”。

(九) “借拟”是“假使准备作” 的意思,指高田如果准备作为禾、豆田,自然可以专用低田种穬麦。

金抄作“惜枞”,误。

(十) “自”,明抄误作“目”。

(十一)“二月”,黄校、张校、明抄误作“三月”,据金抄、湖湘本等改正。

(十二)金抄作“令”,各本作“今 ”。

唐韩鄂《四时篡要》“六月”篇作“须在立秋前” ,“今”明系“令”字之误,兹从金抄。

(十三)金抄、明抄作“蔽”,是;他本作“闭”,实误;湖湘本作“闲”,尤误。

(十四)“经”,明抄误作“无”;他本均脱。

据金抄补正。

(十五)《月令》无“人”字。

《郑玄》注无“宜”字。

余同。

(十六)见《孟子.告子上》篇。

末句作:“……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余同。

(十七)金抄及《辑要》引作“戊” ,韩鄂《四时纂要》“正月”篇引《泛胜之书》同,凡 “恶”皆在日干,明抄、湖湘本等作“戌”,误。

(十八)《隋书.经籍志》等着录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今已亡佚。

清陈寿祺有辑校本,颇为完善。

该辑本除辑录《要术》此条外,并辑有自经典注疏及类书所引者,此句作:“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

下面注文,陈氏厘定为郑玄所注。

(十九)“芒”,明抄、湖湘本误作 “芸”,据金抄及《说文》原文改正(渐西本已从吾点校改正)。

(二十)“秋种厚埋”,《说文》作 “秋穜厚薶”,“种”或“穜”,“埋”或“薶”,均同字异写。

(二一)黄校、明抄作“特”(金抄、张校误作“持”),他本作“

治”。

按下文小注“锄一遍佳,不锄亦得”,对于正文毫不相干,疑应在“特打时稍难” 前,则作“特”尤为顺适。

(二二)金抄、黄校、张校作“快” ,误;《学津》本从《辑要》引作“映”;明抄、湖湘本等作“伏”。

“映日”是在强日照下曝晒,“伏日” 不一定每天见日,而且“快”、“映”形似,故据《辑要》参照金抄作“映”。

(二三)“右”,各本同。

按“右” 是古人指说或总结上文的一习一 用字,但在《要术》中这样的用法绝少(只卷八《八和齑》篇有“右件”),而且在这里也不太合适。

下文“石八九斗面”的“石”字,金抄、黄校、张校、明抄均脱,怀疑就是这个“石”字窜越在这里而又错成“右”字。

即使如此,此条来源,仍有可疑。

用种量以十亩为单位,收获也以十亩计算,注文不针对正文,都和《要术》惯例违反,而“总尽” 的用词与卷前《杂说》“尽总”相同,重经营规划,亦与《

杂说》相合,可能竟不是贾氏本文,而出后人所附益。

(二四)“石”,金抄、黄校、张校、明抄脱,据明清刻本补。

(二五)“饭”,金抄、黄校、明抄、渐西本同,他本及《辑要》引作“□”。

“□”指炒麦面。

燕麦可以作□,但亦供炊饭煮粥,故存金抄之旧。

(二六)“饼饦”,除《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引改作“馎饦”外,他本均同。

《方言》卷十三:“饼谓之饦”。

“饼饦”是面食的泛称, “馎饦”只是“汤饼”,兹存金抄之旧。

(二七)“总尽”,金抄、明抄等同;《辑要》引无“总”字(渐西本从之)。

“总”字在这里似乎多余,其实不然。

卷前《杂说》:“

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

“总尽”即“尽总”、“总竟”,意即全部磨完。

辑要》以意删,故不从。

【一】 “旋”,随即,不久。

“旋麦”即春麦。

春麦当年种,当年收,故称为“旋”。

而冬麦要越冬,因此别称为“宿麦”。

【二】 郑县,秦置,故治在今陕西华县北。

下文“湖”,应指湖县,汉置,故治在今河南灵宝县西,与郑县邻近。

【三】 穬麦颜色多种,有黄白、棕、黑等色。

【四】 “穬麦”,即裸大麦,苏北等地又称“元麦”。

大麦是有稃大麦和裸大麦的总称。

现在通常称有稃大麦为大麦,而别称裸大麦为裸麦、穬麦或元麦,青海、西藏地区又称青稞。

但按照本段内陶弘景(隐居)所辨别的,恰恰和这个相反:陶所指“大麦”是现在的裸麦(“□”同“裸”),而所指“穬麦 ”却是现在的大麦,即内外颖与果皮相互胶紧不易分离的通常大麦。

【五】 “暵”也写作“熯”。

《晋书食货志》:“太兴元年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

”即夏耕晒□,晒后再耕耙收●,入秋下种。

“三麦”指小麦、大麦、穬麦,晋时已有此名。

【六】 “再倍省”,即省两倍,也就是只用到三分之一的种一子。

科大”这里指分蘖多。

【七】 “加五省”是省一半。

【八】 “社”,这里指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八月中戊”指八月中第二个戊日,但与秋社日不一定在同一日。

这里“八月中戊社前 ”的精神是要赶在社前下种,即最迟不得迟于中戊的社日。

下文“上戊社前”,同此解释。

陈□《农书.六种之宜篇》:“八月社前,即可种麦。

……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子颗坚实。”

以后吴怿《

种艺必用》、王祯《农书.播种篇》都照抄陈□。

《要术》这里是要求“经两社”的最早记载。

【九】 “●穇”,音廉衫,义同“ ●●”(音廉纤)。

《集韵》:“禾草不实,●●之貌。”

【一〇】“箪”,音单,竹、苇之类编制的圆形容器。

王祯《农书》卷十五有“种箪”图,并说:“盛种竹器也。

其量可容数斗,形如圆瓮,上有 ●口。

农家用贮谷种,庋之风处,不至郁浥,胜窖藏也。”

《要术》卷三《种一胡一 荽》篇有“作蒿●盛之”,这里“蒿、艾箪”,似是用蒿、艾茎干编制的箪。

【一一】小麦具有热进仓密闭保管的特性。

经过这样处理后,由于在密闭状态中高一温一 的延续,能将日晒时尚未死去的害虫完全消灭。

《要术》“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就是趁热密闭保藏法的最早记载。

以后《四时纂要》进一步在烈日下地面最热时上晒,并且做到快晒快收,可使麦一温一 更高,效果更好。

近年来许多粮库采用了这一趁热密闭保管的经验,基本上解决了小麦保管中的虫害问题。

《要术》“令立秋前治讫”,除利用伏日高热外,还含有赶在小麦休眠期终了前完成,避免影响种一子发芽率的作用。

【一二】“久居”即久积,久藏。

【一三】《广雅.释诂一》以“断也 ”释“劁”,《玉篇》释为“刈获也”,都没有特别的意思。

但这里以割下放火烧过称为“劁麦”,是否和“ 劁”字从火有关,其义未详。

又卷一《收种》篇:“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

卷二《种瓜》篇:“先种晚禾,熟,劁刈取穗。”

则“劁刈”是指割穗,和一般的刈获有分别。

【一四】“日至”这里指夏至。

【一五】“瞿麦”,未详。

《尔雅.释草》:“大菊,蘧麦。”

郭璞注:“一名麦句姜,即瞿麦。”

邢昺疏:“案《本草》……陶注云:“今出近道。

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可爱,子颇似麦,故名瞿麦。”

”这颇像石竹科的瞿麦。

《救荒本草》卷上有“ 石竹子”,据说就是瞿麦,但“蒴内有小黑子,味苦辛 ”,是采叶不采子的。

《本草纲目》指为即是石竹。

这些,都不是《要术》所称可以作飧作饼食的瞿麦。

从文中采用“浑蒸,曝干,舂去皮”的脱壳办法和“多秽” 的特性看来,似是一种在半栽培过程中的野生燕麦。

【一六】“浑蒸”,整粒地蒸(连颖壳一起)。

“舂去皮”,舂去颖壳,因燕麦除裸燕麦外,内外颖紧包着子粒不易分离。

【一七】“飧”,音孙。

《释名.释饮食》:“□,散也,投水于中解散也。”

即所谓“水和饭”,也就是带汤的饭。

卷九《飧饭》篇记载着多种的“飧”。

【一八】“□”,也写作“□”,即今“筛”字。

【一九】“虚星”,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四宿。

《礼记.月令》虚星“昏中”在九月,和这里所说“八月”不同。

【二〇】《说文》“埋”作“薶”,字同。

徐锴《说文系传》:“麦之言幕也,埋之意。”

王煦《说文五翼》解释说:“许氏以薶训麦,义以音起也。

古麦音如“薶”,……淮南谓麦曰“昧”,故史从音为文。”

由冬麦壅埋土中而得“麦”(埋)的音,所以说:“秋种厚埋,故谓之麦。”

【二一】据陕西省佳县杨志贵同志提出意见,“莽锄”指快锄,抓紧时机,来势要猛,要迅速锄完。

因春麦种得迟,等到可锄时,已经过一段时间,而天气已转暖,降雨又陆续增加,对春麦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如果不抓紧时机快锄,春麦已封垄,就无法锄了。

【二二】“青稞麦”指裸大麦,亦指燕麦,这里是指后者。

如果“瞿麦”亦指燕麦,则此条为重出,因此此条的来源,颇为可疑。

【二三】“碌碡”,也写作“磟碡” 、“●碡”,音六独,是辊碾田间土块和场上谷物的器具,用木制或石制,有有棱道的和浑圆的,用畜力挽行。

王祯《农书》卷一二有图。

水稻第十一

《尔雅》曰(一):“稌,稻也。”

《郭璞》注曰:“沛国【一】今呼稻为稌。”

《广志》云(二):“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三)。

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

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

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四)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五),出益州。

□有乌□、黑穬、青函、白夏之名。”

《说文》曰(六):“●,稻紫茎不黏者。”

“ □,稻属。”

《风土记》曰:“稻之紫茎(七),●【二】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字林》曰:“秜(力脂反)(八),稻今年死,来年自生曰“

秜”(九)。”

按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十)灰稻,一年再熟。

有秫稻。

秫稻米,一名糯(一奴一乱反)米,俗云“乱米”,非也。

有九●(十一)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一江一 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皆米也(十二)。

稻,无所缘【三】,唯岁易为良。

选地欲近上流。

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四】十遍。

遍数唯多为良。

地既熟,净淘种一子;浮者不去(十三),秋则生稗。

渍经三(十四)宿,漉出;内草●【五】市规反中裛之。

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

一亩三升(十五)掷。

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鎌侵水芟之,草悉脓死。

稻苗渐长,复须薅【六】。

拔草曰薅。

虎高切。

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

量时水旱而溉之。

将熟,又去水。

霜降获之。

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北土高原,本无陂泽。

随逐隈曲【七】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八】,持木斫【九】平之。

纳种如前法。

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一〇】。

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

溉灌,收刈,一如前法。

畦●【一一】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一二】而已。

藏稻必须用箪。

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

若欲久居者,亦如“劁麦法”。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 置霜露中,即舂。

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一三】。

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一四】。

秫稻法,一切同。

《杂一陰一陽一书》曰:“稻“生”于柳或杨。

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

戊、己、四季日为良。

忌寅、卯、辰。

恶甲、乙。”

《周官》曰(十六):“稻人,掌稼下地【一五】。

“以水泽之地种谷也。

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

以猪【一六】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一七】,以遂均水【一八】,以列舍水【一九】,以浍写水【二〇】,以(十七)涉扬其芟,作田。”

“郑司农说“猪”、“防”:以《春秋传》曰:“町原防,规偃猪”。

【二一】“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

“以涉扬其芟”: “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二二】也。”

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

玄谓偃猪者,畜流水之陂也。

防,猪旁堤也。

遂,田首受水小(十八)沟也。

列,田之畦●也。

浍(十九),田尾去水大沟。

作,犹治也。

开遂舍水于列中,因(二十)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 殄,病也,绝也。

郑司农说“芟夷”:以《春秋传》曰:“芟夷、薀崇之。

【二三】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 ”,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

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

泽草所生,谓之芒种。”

“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

芒种,稻、麦也。”

《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剃、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郑玄注曰:“剃,谓迫地杀(二一)草。

此谓欲稼莱地【二四】,先剃其草,草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

“剃氏,掌杀草:春始(二二)生而萌之,夏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齐民要术》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齐民要术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黍穄第四粱秫《齐民要术》卷第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