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种葵第十七蔓菁(一)《齐民要术》卷第三

齐民要术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 卷第三

齐民要术

卷第三

齐民要术

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

种葵第十七

蔓菁(一)第十八菘、芦菔附出

种蒜第十九泽蒜附出(二)

种□第二十

种葱第二十一

种韭第二十二

种(三)蜀芥、芸薹、芥子第二十三

种(三)一胡一 荽第二十四

种(三)兰香第二十五

荏、蓼第二十六

种姜第二十七

种蘘荷、芹、●第二十八堇(四)、一胡一 葸附出

种(三)苜蓿第二十九

杂说第三十

(一) 各本作“蔓菁”,明抄作“ 芜青”。

又“菘、芦菔附出”的附注,仅明抄有,他本无。

(二) 原无“泽蒜附出”这个附注,卷内篇题下也只有明抄有,兹据补。

(三) 原无“种”字,均据卷内篇题补。

(四) “堇、一胡一 葸附出”的附注,仅明抄有,他本无。

但“堇”,明抄原作“芹”,篇题已有“芹”,误;篇内附记的是“菫及一胡一 葸”的种法,字应作“菫”,兹改正。

种葵【一】第十七《广雅》曰(一):“蘬,丘葵也。”

《广志》曰:“一胡一 葵,其花紫赤。”

《博物志》曰(二):“人食落葵【二】,为狗所啮,作疮则不差【三】,或至死。”

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殊。

又有鸭脚葵也。

临种时,必燥曝葵子。

葵子虽经岁不浥【四】,然湿种者,疥(

三)而不肥也。

地不厌良,故墟弥善,薄即粪之,不宜妄种。

春必畦种、水浇【五】。

春多风、旱,非畦不得。

且畦者地省而菜多,一畦供一口。

畦长两步,广一步。

大则水难均,又不用(四)人足入。

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耧【六】之,令熟,足踏(五)使坚平;下水,令彻泽【七】。

水尽,下葵子,又以熟粪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余。

葵生三叶,然后浇之。

浇用晨夕,日中便止。

每一掐(六),辄杷耧地令起,下水加粪。

三掐更种,一岁之中,凡得三辈【八】。

凡畦种之物,治畦皆如种葵法,不复条列烦文。

早种者,必秋耕。

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 一亩三升。

正月末散子亦得。

人足践踏之乃佳。

践者菜肥(七)。

地释【九】即生。

锄不厌数。

五月初,更种之。

春者既老,秋叶未生,故种此相接。

六月一日种白茎秋葵。

白茎者宜干【一〇】;紫茎者,干即黑而涩。

秋葵堪食,仍留五月种者取子。

春葵子熟不均,故须留中辈。

于此时,附地剪却春葵,令根上□【一一】生者,柔软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

留之,亦中为榜簇【一二】。

掐秋菜,必留五六叶。

不掐则茎孤;留叶多则科大。

凡掐,必待露解。

谚曰:“触露不掐葵,日(八)中不剪韭。”

八月半剪去,留其歧(九)。

歧多者则去地一二寸,独茎者亦可去地四五寸。

□生肥嫩,比至收时,高与人膝(十)等,茎叶皆美,科虽不高,菜实倍多。

其不剪早生者,虽高数尺,柯叶坚(十一)硬,全不中食;所可用者,唯有菜心。

附叶【一三】黄涩,至恶,煮亦不美。

看虽似多,其实倍少。

收待霜降。

伤早黄烂,伤晚黑涩。

榜簇(十二)皆须一陰一中。

见日亦涩。

其碎者,割讫,即地中寻手纠【一四】之。

待萎而纠者必烂。

又冬种葵法(十三):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九月收菜后即耕,至十月半,令得三遍。

每耕即劳,以铁齿杷耧去陈根,使地极熟,令如麻地。

于中逐长穿井十口。

井必相当,斜(十四)角【一五】则妨地。

地形狭长者,井必作一行;地形正方者,作两三行亦不嫌也。

井别作桔槔、辘轳【一六】。

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

柳鑵【一七】,令受一石。

鑵小,用则功费。

十月末,地将冻,漫散子,唯穊为佳。

亩用子六升。

散讫,即再劳。

有雪,勿令从风飞去, 劳雪令地保泽,叶又不虫(十五)。

每雪,辄一劳之。

若竟冬无雪,腊月中汲井水普浇,悉令彻泽。

有雪则不荒。

正月地释,驱羊踏破地皮。

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润。

春暖草生,葵亦俱生。

三月初,叶大如钱,逐穊处拔大者卖之。

十手拔,乃禁取【一八】。

儿女子七岁以上,皆得充事也。

一升葵,还得一升米。

日日常拔,看稀稠得所乃止。

有草拔却,不得用锄。

一亩得葵三载【一九】,合收米【二〇】九十车。

车准二十斛,为米一千八百石。

自四月八日以后,日日(十六)剪卖。

其剪处,寻以手拌斫【二一】斸地令起,水浇,粪覆之。

四月亢旱,不浇则不长;有雨即不须。

四月以前,虽旱亦不须浇,地实保泽,雪势未尽故也。

比及剪遍,初者还复,周而复始,日日无穷。

至八月社日止,留作秋菜。

九月,指地卖,两亩得绢一匹。

收讫,即急耕,依去年法,胜作十顷谷田。

止须一乘车牛专供此园。

耕、劳、辇【二二】粪、卖菜,终岁不闲。

若粪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穊种菉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杀之,如以粪粪田,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

其井间之田,犁不及者,可作畦,以种诸菜。

崔寔曰(十七):“正月,可种瓜、瓠、葵、芥、□、大小葱、苏。

苜蓿及杂蒜,亦可种。

--此二物皆不如秋。

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后可种冬葵。

九月,作葵菹,干葵。”

《家政法》曰:“正月种葵。”

(一) 《广雅.释草》作:“蘬,葵也”,无“丘”字。

按“蘬”,《玉篇》古文作“● ”,有“丘追”等三切(声母都是“丘”字)。

●、葵形近,蘬、葵音近,实际“蘬”、“葵”同物,不过方言不同,记音异写为两个字,“丘”应是衍文。

《太平御览》卷九七九“

葵”引《广雅》正作:“蘬丘轨切,葵也”。

说明“丘”字是由“丘轨切”或“丘追切” 的音注脱去“轨切”或“追切”二字错进来的。

(二) 《博物志》(《丛书集成》本)卷二有此条,作:“人食终葵(原注:“俗本冬葵 ”),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

《太平御览》卷九八○引《博物志》“终葵”作“络葵”(标目也是“ 络葵”),内容有错脱。

这个葵的名称,有“落”、“ 络”、“终”、“

冬”之异,“冬”是错的,李时珍认为“落”是“蔠”字之误(《本草纲目》卷二七“落葵”),而唐韩鄂《四时纂要》“六月”篇又作“露葵 ”,参看注释【二】。

(三) 临种时晒干种一子,有增强胚的生活力的作用。

“疥”,明抄、湖湘本及《辑要》引并同,大概是指植株上有斑点病害,因而长不肥大。

渐西本从王祯《农书》引改作“瘠”。

(四) “用”,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同;《辑要》引作“容”,《学津》本、渐西本从之。

按“不用”即“不要”、“不可以”,《要术》中常这样用,意思是说畦中不好把脚踏进去,因此畦太宽了会妨碍操作。

如果是“容”,大了正能“容”,《辑要》所引,易致混淆,故从明抄作“用”(渐西本删去“入”字,作“不容人足”,正是由这种误会而来,却没有顾到上文的“大”字)。

(五) “踏”,原作“蹋”,字同。

二字《要术》中互用,本书一律作“踏”。

(六) 本篇各“掐”字,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均作“掏”,讹字;应从《学津》本、渐西本作“掐”。

(七) “肥”,明抄误作“把”,据湖湘本改正。

(八) “日”,明抄误作“曰”,据湖湘本改正。

(九) “歧”,指叉枝,明抄、湖湘本均作“岐”;下一“歧”字湖湘本脱。

按“歧”、 “岐”古通,但《种瓜》篇“蔓广则歧多”等均作“歧 ”,本书一律作“歧”。

(十) “膝”,明抄、《津逮》本等均作“●”,俗讹字;湖湘本作“膝”,是。

(十一)“坚”,明抄作“茎”;此从湖湘本,因“柯”已经指“茎”。

(十二)湖湘本作“榜簇”,和上文一致;明抄作“搒蔟”,字虽可通,但不一致,故从湖湘本。

(十三)“又冬种葵法”,明抄如文;《津逮》本、《学津》本等作“又种冬葵法”。

唐韩鄂《四时纂要》“四月”篇采《要术》亦作“

冬葵”。

这个“冬葵”是冬种春收。

下文引《四民月令》“中伏后可种冬葵”,则是夏末秋初种,冬季收。

二者同名“冬葵”,收种时期不同。

(十四)“斜”,原作“邪”,字同。

《要术》中二字互用,本书统一作“斜”。

(十五)这条小注,应在“每雪,辄一劳之”的下面,而下条“有雪则不荒”,却应该在这里。

(十六)“日日”,明抄误作“日月 ”,据湖湘本改正。

(十七)《要术》“崔寔曰”云云不指明出处的,均引自崔寔《四民月令》。

其校注另见《四民月令辑释》,本书非必要时概从略。

【一】 葵在古代是一种很重要的蔬菜,栽培很早。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亨葵及菽”。

汉《尹都尉书》有《种葵篇》。

直到元王祯《农书》还说“按葵为百菜之主。”

《要术》在《种葵》篇之前虽有《种瓜》、《种瓠》、《种芋》三篇,但古代以瓜、瓠等作为蓏类,和蔬类并列,芋可作粮食,也和一般蔬菜不同,所以实际是《要术》把《种葵》列为蔬类的第一篇,栽培方法也谈得比较详细,这也反映葵在当时的重要性。

大概唐宋以后栽培渐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把它列入草类,现代蔬菜栽培学书中也没有提到葵。

以致葵是什么,一般人已不知道。

葵在现在植物学书中称为冬葵,亦称葵菜、冬寒菜,或写作冬苋菜。

湖南《湘一陰一县志》“物产”即以冬寒菜为葵。

唐白居易《烹葵》诗所说:“绿英滑且肥”,正符合冬寒菜烧熟后黏滑的特性。

现在一江一 西、湖南、四川等省仍有栽培。

【二】 “落葵”,本草书上《名医别录》最先着录,称“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陶弘景注:“又名承露。

人家多种之。

叶惟可●鲝,性冷滑,人食之,为狗所啮作疮者,终身不差。

其子紫色,女人以渍粉傅面为假色,少入药用。”

说与《博物志》同。

宋苏颂《图经本草》称为“终葵”:“凡葵有数种:… …又有终葵,大茎小叶,紫黄色,吴人呼为繁露,即下品‘落葵’,《尔雅》所谓‘终葵,繁露’者是也。

一名承露,俗呼曰一胡一 燕脂。

子可妇人涂面及作口脂。”

所指是落葵科的落葵,俗名“臙脂菜”。

参看卷十“承露〔 六〇〕”。

又名“露葵”,《四时纂要》“六月”篇“食忌”条:“ 食露葵者,犬噬,终身不差。”

落葵没有“冬葵”的异名,《博物志》别本作“冬葵”是错的。

【三】 病愈叫“差”,与“瘥”同义,卷六各篇和“愈”字互用。

【四】 “浥”与“裛”同义,《要术》二字互用,指在储藏过程中因潮湿高一温一 而引起自热变质。

又常和“郁”字连用,称“浥郁”、“

裛郁”或“郁浥”、“郁裛”,意思相同。

有时也迳称“裛烂”(如下文《种兰香》篇)。

【五】 “畦种水浇”,“畦”指低畦。

《史记.货殖列传》:“千畦姜韭。”

《汉书.食货志》:“菜茹有畦。”

可见我国很早就用畦种菜。

后汉王逸注《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说:“畦,犹区也。”

“区”,大概相当于《泛胜之书》所说区田法的区。

又晋郭象注《庄子.天地篇》“方将为圃畦”说:“李云,埒中曰畦。”

李是何人,已失考,至少是晋以前人。

“埒”的原意是短墙,“埒中”也意味着四周有较高的土埂,即《要术》卷二《水稻》篇所称“畦● 大小无定”的“畦●”。

现在河南所用改良盐渍土的畦田法,也是用土埂阻止雨水径流的田。

所以《要术》以前所谓“畦”,一般都指低畦而言。

【六】 “铁齿杷”,指手用铁钉耙,不是指牲口拉的。

“耧”,这里指耙土。

下文“杷耧 ”,也是将土耙松。

【七】 “彻泽”,湿透。

【八】 “三辈”,三批。

【九】 “释”,消散;“地释”,地解冻、松软了。

【一〇】“干”,指干藏葵菜,种此以备冬藏。

【一一】“□”,同“蘖”,这里指植物主干切断后重新长出来的新枝条。

【一二】“榜簇”,结合下文“榜簇皆须一陰一中”,指一种晾晒的工具。

“留之,亦中为榜簇 ”,将新生的葵留着不掐掉,以后可以上在“

榜簇”上一陰一干储藏。

【一三】“附叶”,近菜心的叶。

【一四】“□”,“纠”的另一写法,《说文》:“纠,绳三合也”。

这里指收聚起来随手绞合成束,下篇收芜菁叶有“寻手择治而辫之”。

【一五】“相当”,相对,彼此对直、对正。

“斜角”,不对正,一交一 错。

【一六】“桔槔”、“辘轳”,都是装置在井上汲水的器械。

前者利用杠杆作用一上一下地汲水,后者利用轮轴作用转动绳索汲水。

王祯《农书》、《农政全书》都有图。

【一七】“鑵”同“罐”,“柳鑵” ,柳条编成的汲水器,基本上不漏水,分量轻,并且不会撞破。

【一八】“禁”,音金,《广韵》: “力所胜也。”

“禁取”,意即可以胜任地拔取。

“十手拔”,不是呆定指十双手,意谓用足够的人手拔菜秧乃能胜任。

【一九】“载”,一车所能装载的容量。

“三载”即三车。

下篇“二十载”、“三十载”,义同。

【二〇】“米”,承上文“一升葵,还得一升米”而来,意谓一升葵,仍可换得一升米。

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亩地得三车葵秧,等于值三车米,所以三十亩地,就“合收米九十车”。

这是一种推算方法,以夸说种植的利益。

【二一】“手拌斫”,当是一种手用的小型铲土农具。

【二二】“辇”,读若练音,卷二《种瓜》篇有“运辇”,意即载运。

蔓菁(一)【一】第十八菘、芦菔附出(二)《尔雅》曰(三):“蕦,葑苁。”

注(四):“ 一江一 东呼为芜菁,或为菘,菘、蕦音相近,蕦则芜菁。”

《字林》曰:“蘴,芜菁苗也,乃齐鲁云(五)。”

《广志》云:“芜菁,有紫花者,白花者。”

种不求多,唯须良地,故墟新粪坏墙垣乃佳。

若无故墟粪(六)者,以灰为粪,令厚一寸;灰多则燥(七)不生也。

耕地欲熟。

七月初种之。

一亩用子三升。

从处暑至八月白露节皆得。

早者作菹,晚者作干。

漫散而劳。

种不用湿。

湿则地坚叶焦。

既生不锄。

九月末收叶,晚收则黄落。

仍留根取子。

十月中,犁粗●,拾取耕出者。

若不耕●,则留者英【二】不茂,实不繁也。

其叶作菹者,料理如常法。

拟作干菜及●人丈(八)反菹【三】者,●菹者,后年正月始作耳,须留第一好菜拟(九)之。

其菹法列后条【四】。

割讫则寻手择治而辫之,勿待萎, 萎而后辫则烂。

挂着屋下一陰一中风凉处,勿令烟熏。

烟熏则苦。

燥则上在厨【五】积置以苫【六】之。

积时宜候天一陰一润,不尔多碎折。

久不积苫则涩也。

春夏畦种供食者,与畦葵法同。

剪讫更种,从春至秋得三辈,常供好菹。

取根者,用大小麦底。

六月中种。

十月将冻,耕出之。

一亩得数车。

早出者根细。

又多种芜菁法:近市良田一顷,七月初种之。

六月种者,根虽粗大,叶复虫食;七月末种者,叶虽膏润,根复细小;七月初种,根叶俱得。

拟卖者,纯种 “九英”【七】。

“九英”叶根粗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欲自食者,须种细根。

一顷取叶三十载。

正月、二月,卖作●菹,三载得一一奴一。

收根依●法,一顷收二百载。

二十载得一婢【八】。

细锉和茎饲牛羊,全掷乞【九】猪,并得充肥,亚于大豆耳。

一顷收子二百石,输与压油家,三量成米【一〇】,此为收粟米六百石,亦胜谷田十顷。

是故汉桓(十)帝诏曰(十一):“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芜菁,以助民食。”

然【一一】此可以度凶年,救饥馑。

干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一二】,何必饥馑?若值凶年,一顷乃活百人耳。

蒸干芜菁根法(十二):作汤净洗芜菁根,漉着一斛瓮子中,以苇荻【一三】塞瓮里以蔽口,合着釜上【一四】,系甑带,以干牛粪燃火,竟夜蒸之,粗细均熟。

谨谨【一五】着牙,真类鹿尾。

蒸而卖者,则收米十石(十三)也。

种菘、芦菔蒲北反法,与芜菁同。

菘菜似芜菁,无毛而大。

《方言》曰(十四):“芜菁,紫花者谓之芦菔。”

按芦菔,根实粗大,其角及根叶,并可生食,非芜菁也。

谚曰:“生啖芜菁无人情。”

取子者,以草覆之,不覆则冻死(十五)。

秋中卖银(十六),十亩得钱一万。

《广志》曰(十七):“芦菔,一名雹突【一六】。”

崔寔曰:“四月,收芜菁及芥、葶苈、冬葵子。

六月中伏后,七月可种芜菁,至十月可收也。”

(一) “蔓菁”,各本同,但在全书中是极个别的,余外都作“芜菁”(卷前《杂说》非《要术》本文,概称“蔓菁”,例外)。

(二) “菘、芦菔附出”这个附注原来没有,明抄卷首总目下有(

他本无),兹据补。

(三) 见《尔雅.释草》,“蕦” 作“须”。

按《说文》倒作:“

葑,须从也。”

段玉裁注:“皆不误:葑须为双声,葑从为叠韵,单●之为葑,累●之为葑从;单●之为须,叠呼之为须从:语言之不同也。

或,许所据《尔雅》与今本异矣。

……按蘴、菘皆即葑字,音读稍异耳,‘须从’正切菘字。”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毛《传》:“葑,须也”,即段氏所说的二种单呼。

孙炎注《尔雅》也读成“须,葑苁” (见校记(四))。

虽然如此,由于《尔雅》、《说文》有倒文之异,历来争论仍多,段氏则采调和之说。

我们仍怀疑《尔雅》是“葑,须苁”倒错。

《尔雅.释草》:“须,薞芜”,邢昺疏在引毛《传》“葑,须也” 后说:“先儒即以‘葑,须苁’当之”,可为参证。

(四) 黄校、张校、明抄无“注” 字,据湖湘本补。

关于《尔雅》“须葑苁”的注释,现存文献有孙炎注:“须,一名葑苁”(《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孔疏引),《尔雅》郭璞注则称“ 未详”。

这里“一江一 东……蕦则芜菁”,应是原有注文。

臧镛堂辑录的《尔雅汉注》即将《要术》此注全文辑入,郝懿行《尔雅义疏》也推定为“旧注之文”。

“注” 字必须有,故据湖湘本补。

又《太平御览》卷九七九“ 芜菁”引《尔雅》有和《要术》相似的注文,作:“一江一 东呼芜菁为菘,菘、须音相近故也,须即芜菁也。”

《要术》引作“蕦则芜菁”,“则”作“即”解释。

(五) “乃齐鲁云”,指明这是齐鲁的方言,仍应是《字林》文。

(六) “故墟”指连作地。

“故墟新粪坏墙垣”,指连作地上,新近上过旧墙土作粪的。

据此,这里“故墟粪”应有误,疑“墟”应是“垣”字之讹。

“故垣粪”即指作粪用的“坏墙垣”。

(七) “燥”,明抄作“爆”,误;湖湘本、《津逮》本等均作“

燥”,兹改正。

(八) “人丈”,黄校、张校、渐西本如文,是;明抄作“人文”,湖湘本作“八文”,《津逮》本作“八丈”,均讹。

《学津》本则依《辑要》引改作“女亮”。

(九) “拟”,准备着作什么用的意思,《要术》中常这样用,明抄作“●”,无此字,误,据湖湘本改正。

(十) “桓”,各本如字,明抄阙末笔作“●”,避赵桓(宋钦宗)名改。

(十一)此诏记于《东观汉记》,见《太平御览》卷九七九“芜菁”引,文句和《要术》全同,惟“横水”作“蝗、水”。

今《东观汉记》残本(《四库全书》辑逸本)《桓帝纪》所载也和《御览》相同。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亦载其事,是:永兴二年(公元一五四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事实是蝗灾以后,继以水灾,故《东观汉记》并称“蝗、水”。

《要术》引文当系根据《东观汉记》,“横水” 虽可解作“洪水横流”,仍疑是“蝗、水”之误。

(十二)“蒸干芜菁根法”下面的这段文字,原作双行小字,兹改为大字。

(十三)“收米十石”,没有说明多少芜菁根,大概承上文一顷田收根二百车而说,这里是干后蒸卖,则“收米十石”上疑脱“一顷”二字。

(十四)《方言》卷三:“蘴、荛、芜菁也。

陈楚之郊谓之蘴;鲁齐之郊谓之荛;关之东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其小者谓之辛芥,或谓之幽芥,其紫花者谓之芦菔。”

“芦菔”即萝卜,《要术》分辨芦菔和芜菁是两种蔬菜,和现在的概念相同。

但古人往往混淆,不仅《方言》如此。

芜菁花黄,萝卜花才有紫、白二色。

《要术》引《广志》称:“芜菁有紫花者、白花者”,正是萝卜,而不是芜菁。

如果不是《广志》有误,似乎古人对二者有通称。

《名医别录》将芜菁与芦菔同列一条,也由于二者同类相似,古人没有严格划分。

但一江一 西的地方志仍有叫小萝卜为蔓菁的。

(十五)“取子者,以草覆之,不覆则冻死”,原作双行小字,但这是讲种植的,和上文给菘和芦菔作注解的不同,故改为大字作正文。

(十六)“银”,《湖湘》本校语: “银似钱误”。

《渐西》本即据以改为“钱”字。

黄麓森“《仿北宋本齐民要术》”稿本则改为“根”字。

按史籍记载,南北朝时用钱。

后魏在孝文帝以前还是用布、帛、谷当货币,孝文帝才开始铸“太和五铢钱”。

但行用不广,河西诸郡,因与西域通商,广泛地行用一种西域金银钱。

在南朝,据《南史.范云传》记载:“部曲即货卖去,买银输官”。

又《南史.周文育传》记载:周文育在大庾岭旅店中与商人赌一博 ,赢“得银二千两 ”。

故《隋书.食货志》称:“一交一 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

说明当时西北、东南边区都有用银的习惯,影响一般人以银为贵也很自然,则这里作“银”,似亦不能说它一定是错字。

虽然如此,《要术》在他处全以“钱 ”计算,这里作“银”,颇觉突然。

兹姑存明抄原文存疑。

(十七)《太平御览》卷九八○“芦菔”引《广志》作:“芦菔,别名雹葖。”

【一】 芜菁,现在北方仍通称蔓菁;高寒地区如昌都、四川的阿坝等处,分布甚广,则称 “圆根”。

华北以河南省及山西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栽培为最多。

【二】 嫩叶叫“英”,这里兼含有分枝的意思。

【三】 “●菹”,见卷九《作菹藏生菜法》篇注释【五】。

“后年正月始作”是作“●菹 ”的时间,不是正月作的叫做“●菹”。

【四】 “其菹法列后条”,即卷九《作菹藏生菜法》篇“●菹法”条。

【五】 厨房、柜椟、橱架,古时都是这个“厨”字,俗写作“□”。

加木旁作“橱”,则是近代的字,专指橱架,橱柜。

这里“厨”即指橱架。

【六】 草、□之类编成的苫盖,俗称“茅苫”。

章炳麟《新方言.释器》:“凡张盖皆得释苫,非指编茅覆屋而已。”

这里“苫”,即指用物覆蔽而言。

【七】 “九英”,芜菁的一个品种名称,指分枝多,发棵大,大概和芥菜中的“九头芥” 相似。

【八】 南北朝时期一奴一隶有大量发展,大贵族、大官僚一家有一奴一婢千人甚至一千以上是常有的,一般士族家庭也养一奴一婢当作财产。

这里三车芜菁叶或二十车芜菁根和一一奴一或一婢同价,史载还有一奴一婢一人只值六斗米的。

这反映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极端贫困。

【九】 “乞”,音气,《集韵》: “凡与人物亦曰乞”,即“给与”。

卷八《作酱等法》篇“乞人酱时”,“乞”也作给与解释。

【一〇】“三量”,三倍的量;“成米”,换成三倍的米。

【一一】“然”有“是”义,此处即作“是则”解释,用法与卷六《

养牛马驴骡》篇“然畜牸则速富之术也”相同。

【一二】《释名.释饮食》:“咀,藉也,以藉齿牙也。”

“藉口”犹言充口、果腹,更含有味美胜于野菜的意思。

【一三】“苇荻”,禾本科的芦和荻,参看卷六《养羊》篇注释【十三】及卷十“乌蓲〔九四〕”注释【一】。

【一四】“合着釜上”,将瓮口倒转,扣合在锅口上。

【一五】“谨谨”,紧密细致。

卷九《饼法》篇“粉饼法”有“稹稹着牙”,和“谨谨”都是形容细密黏软的口语。

【一六】《尔雅.释草》:“葖,芦萉。”

郭璞注:“萉,宜为菔。

芦菔,……俗呼雹葖。

”宋周密《癸辛杂识》:“今成都面店中呼萝卜为‘葖子’,……盖其性能消食,解面毒。”

段玉裁注《说文》“

菔”字:“按实根骇人,故呼‘突 ’,或加艸耳。”

种蒜第十九泽蒜附出《说文》曰:“蒜,荤【一】菜也。”

《广志》曰:“蒜有一胡一 蒜、小蒜【二】。

黄蒜,长苗无科,出(

一)哀牢【三】。”

王逸曰(二):“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三)、苜蓿(四)。”

《博物志》曰(五):“张骞使西域,得大蒜、一胡一 荽【四】。”

延笃曰(六):“张骞大宛【五】之蒜。”

潘尼曰(七):“西域之蒜。”

朝歌【六】大蒜甚辛。

一名葫,南人尚有“齐葫 ”之言。

又有一胡一 蒜、泽蒜也。

蒜宜良软地。

白软地,蒜甜美而科【七】大;黑软次之(八);刚强之地,辛辣而瘦小也。

三遍熟耕。

九月初种。

种法:黄□(九)时,以耧耩,逐垄手下之。

五寸一株。

谚曰:“左右通锄,一万余株。”

空曳劳。

二月半锄之,令满三遍。

勿以无草则不锄,不锄则科小。

条拳而轧之【八】。

不轧则独科。

叶黄,锋出,则辫,于屋下风凉之处桁【九】之。

早出者,皮赤【一〇】科坚,可以远行;晚则皮皴(十)而喜碎。

冬寒,取谷●(十一)一奴一勒反布地,一行蒜【一一】,一行●(

十一)。

不尔则冻死。

收条中子【一二】种者,一年为独瓣;种二年者,则成大蒜,科皆如拳,又逾于凡蒜矣。

瓦子垄底(十二),置独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十三)横阔而大,形容殊别,亦(十四)足以为异。

今并州【一三】无大蒜,朝歌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一四】矣,其瓣粗细,正与条中子同。

芜菁根,其大如□口,虽种他州子,一年亦变大。

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推。

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中始刈得花子。

至(十五)于五谷蔬果,与余州早晚不殊,亦一异也。

并州豌豆,度井陉【一五】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一党一 【一六】,苗而无实。

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土地之异者也。

种泽蒜法:预耕地,熟时采取子,漫散劳之。

泽蒜可以香食,吴人调鼎【一七】,率多用此,根叶解菹(十六),更胜葱、韭。

此物繁息,一种永生。

蔓延滋漫,年年稍广。

间区斸取,随手还合。

但种数亩,用之无穷。

种者地熟,美于野生。

崔寔曰:“布谷鸣,收小蒜。

六月、七月,可种小蒜。

八月,可种大蒜。”

(一) “出”,黄校、张校、明抄、渐西本都空一格(湖湘本、《

津逮》本脱《广志》、王逸、潘尼三条引文,又脱“朝歌……之言”十七字),日译本引劳季言校宋本空格作“出”字。

“出”字应有,兹据补。

(二) 王逸,东汉桓帝时人。

唐时尚有《王逸集》二卷(见《唐书.经籍志》),后亡佚。

《要术》中引有王逸的《赋》,如卷二《种瓜》篇及卷四《种柿》篇。

此条所引,当系其文论。

(三) “葡萄”,黄校陆录作“卜 □”,黄校刘录、明抄作“卜●”,张校作“卜菹”,均误(湖湘本、《津逮》本脱,见校记(一));日译本引劳季言校宋本作“葡萄”。

按葡萄古多写作“蒲萄 ”、“蒲陶”或“蒲桃”,惟第一字据黄校等从艸从勹,或系“葡”字之误,兹姑改作“葡萄”。

(四) “苜蓿”,黄校刘录、明抄误作“昔●”,据黄校陆录、张校改正(日译本引劳季言校宋本同)。

(五) 今传《博物志》是后人辑录并杂采他书而成,既非全书,也有混杂。

黄荛圃刊叶氏宋本《博物志》只有:“张骞使西域还,乃得一胡一 桃种。

”《指海》据各书辑校的《博物志》,这一条是这样: “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安石榴、一胡一 桃、蒲桃、一胡一 葱、苜蓿、一胡一 荽、黄蓝--可作燕支也。”

(据《丛书集成》排印《指海》本)但《汉书.西域传》记载只有葡萄、苜蓿二种(见卷二《一胡一 麻》篇校记(一)),《博物志》的一些说法是很可疑的。

(六) 《隋书.经籍志》着录有东汉京兆尹《延笃集》一卷,今已亡佚。

此条《太平御览》卷九七七“蒜”引作“延笃《与李文德书》”,但《后汉书.延笃传》所载《与李文德书》不载此句,或系《后汉书》有删节,或系在延笃给李文德的别的书信中。

(七) 《隋书》、《唐书.经籍志》均着录有晋太常卿《潘尼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不复着录,当已佚失。

此条《太平御览》卷九七七引作潘尼《钓赋》,是:“西戎之蒜,南夷之姜。”

后一句《

要术》引于本卷《种姜》篇。

(八) “次之”,黄校、张校、渐西本作“次大”,勉强;明抄作“次七”,误;湖湘本、《津逮》本只一“欠”字,既错又脱;《辑要》引作 “次之”(《学津》本从之),是。

兹从《辑要》引。

(九) “黄□”,张校、明抄讹作 “黄场”,湖湘本作“黄●”。

按“□”,即今“●” 字,与“伤”、“殇”同音,字应从“●”,卷二《黍穄》及《旱稻》篇均作“黄□”,兹改正(湖湘本作“ ●”,字同)。

(十) 黄校、张校、明抄作“皴” ,湖湘本作“坏”;《辑要》引则作“●”(《学津》本、渐西本从之),并在“碎”字下作小注:“●,他骨反,皮坏也”。

按“皴”音村,原义是手足冻裂,这里指蒜皮碎裂剥落,蒜瓣也就容易松裂分离,和“易碎 ”符合,故从黄校。

(十一)“●”,黄校、明抄、湖湘本作“●”,《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引作“● ”。

明梅膺祚《字汇》:“谷●,见《齐民要术》”。

由于字从耒,《正字通》解释为“●,当是槌谷具。”

实出误解。

“●”,《集韵》:“稻谷穣也。”

应以从禾为正,故改从《

辑要》。

(十二)“瓦子垄底”,意谓将瓦片放在垄底上,但缺少动词,疑有脱讹。

(十三)“科”,明抄误作“料”,据明清刻本改正。

(十四)“亦”,黄校、张校、湖湘本误作“不”,据明抄及《辑要》引改正(《学津》本、渐西本同)。

(十五)“至”,黄校、张校、明抄作“全”,误;据湖湘本及《辑要》引改正(《学津》本、渐西本同。

宋罗愿《尔雅翼》引亦作“至”)。

(十六)明抄作“解菹”,他本作“ 作菹”。

按“解”,指冲淡、调味,卷八作酱、烹饪各篇常这样用。

通常所谓解腥、解腻,亦取义于此。

“菹 ”有二种:一种是腌菜,一种是肉菹。

肉菹见于卷八《菹绿》篇(参看该篇注释【一】)。

这里“解菹”指“ 鼎食”之“菹”,是肉菹,意即解去肉菹的腥腻味,字应作“解”,故从明抄。

【一】 “荤”,音熏,《说文》: “臭菜也”,指葱、蒜、韭、薤之类的辛臭菜蔬,和现在通常所指荤素的“荤”不同。

【二】 《本草纲目》卷二六“蒜” :“中国初惟有此,后因汉人得葫蒜于西域,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

又说:“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

“黄蒜”,未详。

/FONT>

【三】 汉明帝时置哀牢、博南二县,即今云南保山、永平二县。

【四】 一胡一 荽,见本卷《种一胡一 荽》篇注释【一】。

【五】 大宛,汉时西域的古国名之一。

【六】 朝歌,殷末的都城,汉置县,隋废,今河南汤一陰一、汲县间有朝歌镇。

【七】 “科”,这里指鳞茎,俗称 “蒜头”,也称“蒜蒲”。

所谓“科”,实际就是“颗 ”字。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

’‘果 ’,当作魏颗之‘颗’。

北土通呼物一●(按即块字)概为一颗。

‘蒜颗’是俗间常语耳。

故陈思王《鹞雀赋》曰:‘头如蒜颗,目似花椒。

’一江一 南但呼为‘蒜符’ ,不知谓为‘颗’,学士相承,读为裹结之‘

裹’,言盐与蒜,共包一裹内筒中耳,……失也。”

下文“蒜科”,“科大如拳”,正是指“蒜颗”。

北方“蒜颗”,一江一 南“蒜符”(“

蒜蒲”)的俗称,现在还是这样。

【八】 “条”指蒜薹,“拳”是弯曲,“轧”是拔掉;“条拳而轧之”,即在蒜薹已显弯曲时拔掉。

现在群众打蒜薹,一般也以显薹后十至十五天蒜薹已显弯曲时为适期。

采收过早产量低,过迟组织变粗,纤维增多,就不好吃了,而且消耗养分,影响蒜头的加速生长。

唐韩鄂《四时纂要》“二月”篇“揠蒜 ”条:“条拳者揠之。”

“揠”音轧,《说文》:“拔也。”

《小尔雅.广物》:“拔心曰揠。”

轧”即“揠”的同音同义字。

这是看苗分批采蒜薹,使蒜薹、蒜瓣都获得较好的收成。

【九】 “桁”,原义是屋上承椽之木。

这里引申为架空的横木之类,作动词用,即将辫好成扎的大蒜挂在横木上。

《要术》“则”、“

即”互用,“则辫”即“即辫”。

【一〇】根据“皮赤”,《要术》所种为紫皮蒜。

紫皮蒜一般颗大而善抽薹。

【一一】“一行蒜”,据注文“不尔则冻死”,指在田间越冬的大蒜苗。

照顺序,“冬寒” 这段应排在“二月半锄之”之前。

【一二】“条中子”,指蒜薹上所生的气生鳞茎,亦称“蒜珠”。

图经本草》:“葫,大蒜也。

…… 其花中有实,亦葫瓣状,而极小,亦可种之。”

《要术》说用气生鳞茎种下去,先生成“独瓣”(即不分瓣的独头蒜),等二年再用独蒜种下,则生成分瓣的大蒜,而且蒜头特大。

这一用气生鳞茎繁殖大蒜并使增产的经验,是先民创造的有科学价值的特殊技术。

大蒜用蒜瓣进行繁殖,费种量很大,而且不断进行无性繁殖,会使生活力衰退,蒜头变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东农学院曾就《要术》所记的特殊技术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确如贾说,第一年先生成独蒜,第二年即长成分瓣的大蒜,而且蒜头更大。

证明这一宝贵经验确能显着提高大蒜的繁殖率和产量,并且使植株强健,能发生复壮作用。

详见李家文等:《大蒜气生鳞茎繁殖法提高产量及繁殖率的效果》,载《中国农业科学》,一九六三年第四期。

【一三】并州,在汉代约有今山西及陕西北部地区,其后疆域迭有变更,主要在山西北部。

东汉并州刺史治所在今太原,魏晋南北朝仍旧。

【一四】“百子蒜”,大瓣种变为小瓣种,蒜瓣特别细小而多。

现在有“狗牙蒜”,蒜瓣作三层排列,极小而多。

【一五】井陉,今河北井陉县。

县内有井陉山,山上有关,称井陉口,为太行山八陉之一,是山西河北两省一交一 通要道。

【一六】壶关、上一党一 ,指今山西东南角壶关、长治一带地区。

【一七】“鼎”,古时烹饪器,所谓 “鼎食”,常指丰盛肴馔,这里泛指鱼肉厚味。

种□【一】第二十《尔雅》曰:(一)“□,鸿荟。”

注曰:“□菜也。”

□宜白软良地,三转乃佳。

二月、三月种。

八月、九月种亦得。

秋种者,春末生。

率七八支为一本【二】。

谚曰:“葱三□四。”

移葱者,三支为一本;种□者,四支为一科。

然支多者,科圆大,故以七八为率。

□子【三】,三月叶青便出之,未青而出者,肉未满,令□瘦。

燥曝,挼去莩余【四】,切却强根【五】。

留强根而湿者,即瘦细不得肥也。

先重耧耩地【六】,垄燥,掊(二)而种之。

垄燥则□肥,耧重则白长。

率一尺一本。

叶生(三)即锄,锄不厌数。

□ 性多秽,荒则羸恶。

五月锋,八月初耩。

不耩则白短。

叶不用剪。

剪则损白。

供常食者,别种【七】。

九月、十月出卖。

经久不任也。

拟种一子,至春地释,出即曝之。

崔寔曰:“正月,可种□、韭、芥。

七月,别种 □矣。”

(一) 见《尔雅.释草》。

郭璞注作:“即□菜也”。

有“即”字不会误读为“□,菜也 ”。

(二) 明抄作“掊”,即“刨”字;湖湘本、《津逮》本作“培”,非。

(三) “生”,明抄误作“主”,他本不误。

【一】 百合科的薤,古写作“□” 。

鳞茎供食用,俗称“●(音叫)头”。

【二】 薤的分蘖力强。

通常栽薤一个种球一穴的鳞茎较大,三四个一穴的,可得小而较多的鳞茎。

但《要术》不采用一习一 俗上“葱三□四”的栽法,而改用“七八支为一本”,而且鳞茎圆大,当亦有其实际经验。

【三】 薤用鳞茎繁殖,这个栽植用的鳞茎,称为种球。

薤不结子,《要术》所谓“□子” ,即指种球。

【四】 “莩”,音敷,通“稃”; “莩余”,鳞茎外面的枯皮。

【五】 “强根”,老根。

【六】 “重耧耩地”,用耧在原耩处再耩一遍,使耩得深些。

本卷《种苜蓿》篇:“重耧耩地,使垄深阔”,已作了说明。

下篇“两耧重耩”,义同。

【七】 “别种”指另外种,与卷一《收种》篇的“至春治取别种”及卷二种瓜篇的“不必别种早、晚及中三辈之瓜”同义。

下文引崔寔《四民月令》的“别种”,则指分栽。

种葱第二十一《尔雅》曰(一):“茖【一】,山葱。”

注曰: “茖葱,细茎大叶。”

《广雅》曰(二):“藿、薵、●,葱也;其蓊【二】谓之薹。”

《广志》曰(三):“葱有冬春二葱。

有一胡一 葱、木葱、山葱。”

《晋令》曰:“有紫葱。”

收葱子,必薄布一陰一干,勿令浥郁。

此葱性热,多喜浥郁;浥郁则不生。

其拟种之地,必须春种绿豆,五月掩杀之。

比至七月,耕数遍。

一亩用子四五升。

良田五升,薄地四升。

炒谷拌和之,葱子性涩【三】,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

两耧重耩,窍瓠【四】下之,以批蒲结反 契【五】苏结反继腰(四)曳之。

七月纳种,至四月始锄。

锄遍乃剪。

剪与地平。

高留则无叶,深剪则伤根。

剪欲旦起,避热时。

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

不剪则不茂,剪过则根跳。

若八月不止,则葱无袍【六】而损白。

十二月尽,扫去枯叶枯袍。

不去枯叶,春叶则不茂。

二月、三月出之。

良地二月出,薄地三月出。

收子者,别留之。

葱中亦种一胡一 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

崔寔曰:“三月,别小葱。

六月,别大葱。

七月,可种大、小葱。

“夏葱曰小,冬葱曰大。”

(一) 见《尔雅.释草》。

注文与郭璞注同。

“茖”,音革。

(二) 《广雅.释草》作:“●、藸,葱也。

蓊,薹也。”

关于“

藿”,在和这条前面相隔几条的另一条,是:“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以“藿”为葱,《要术》有误。

《要术》引《尔雅》、《广雅》文,黄校、张校、明抄同(但张校“●”作“ 藸”,同《广雅》;黄校陆录作“●”,同明抄;黄校刘录则作“藷”),湖湘本、《津逮》本全脱。

王念孙、王引之《广雅疏证》引《要术》时,引到《要术》所引《广志》文,但没有引到《广雅》本文,因为王氏所根据的《要术》本正是《津逮》本。

《广雅疏证》说: “‘●’,《玉篇》、《广韵》作‘薵’。

藸’,《广韵》、《集韵》作‘● ’。”

二字均同字异写。

“薵”音俦,“●”音除。

(三) 《太平御览》卷九七七“葱 ”引《广志》作:“有一胡一 葱、木葱。”

(四) “继”,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同;《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引作“系 ”。

按《尔雅.释诂上》:“系,继也。”

郝懿行《尔雅义疏》:“继亦系也;系之一字,兼系、继二音,故古通用。”

将“系”叫做“继”,现在苏北、浙东等地还保存着这个方言,如系腰带就叫“继腰带”。

“腰” ,明抄作“□”,湖湘本等作“

腰”。

本书一律作“腰”。

【一】 “茖”,据郭璞注“细茎大叶”,当是百合科的茖葱。

【二】 “蓊”,就是薹。

王念孙《广雅疏证》:“今世通谓草心抽茎作华者为薹矣。

蓊之言,郁蓊而起也。”

【三】 古所谓“涩”,和“滑”相对。

葱的种一子三角状,黏手不滑脱,所以说“涩”。

【四】 “窍瓠”,将干葫芦穿孔做成的下种器,王祯《农书》卷一二有图,称“瓠种”。

现在东北地区用的“点葫芦”,当是“窍瓠”的发展。

【五】 “批契”,音别薛,其形制、装置及操作方法均未详。

惟本卷种《苜蓿》篇再提到 “窍瓠下之,批契曳之”,照《要术》叙述播种程序说,应是一种覆种工具。

【六】 “袍”,指葱叶基部作鞘状包裹着的部份。

它是构成葱白的主体。

种韭第二十二《广志》曰:“白弱韭(一),长一尺,出蜀汉。

王彪之《关中赋》曰(二):“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葱子法。

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一】盛水,于火上微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裛郁矣。

治畦,下水,粪覆,悉与葵同。

然畦欲极深。

韭,一剪一加粪,又根性上跳【二】,故须深也。

二月、七月种。

种法:以升盏合地为处【三】,布子于围内。

韭性内生,不向外长(三),围种令科成。

薅(四)令常净。

韭性多秽,数拔为良。

高数寸剪之。

初种,岁止一剪。

至正月,扫去畦中陈叶。

冻解,以铁杷耧起,下水,加熟粪。

韭高三寸便剪之。

剪如葱法。

一岁之中,不过五剪。

每(五)剪,杷(六)耧、下水、加粪,悉如初。

收子者,一剪即留之。

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杷、粪悉同。

一种永生。

谚曰:“韭者懒人菜。”

以其不须岁种也。

《声类》曰:“韭者,久长也,一种永生。”

崔寔曰:“正月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

七月,藏韭菁。

“菁,韭花也(七)。”

(一) 《广志》引文,类书未见。

“白弱韭”,黄校、张校、明抄同,湖湘本、《津逮》本等无“白”字,兹仍南宋本之旧。

(二) 《隋书》、《唐书.经籍志》着录有晋光禄大夫《王彪之集》二十卷,今亡佚。

卷十“竹〔五一〕”引有王彪之的另一篇赋文是“《闽中赋》”。

按王彪之《晋书》有传,未至关中。

这里黄校、明抄均作《关中赋》,《辑要》引则作《闽中赋》, “关中”未知是否“闽中”之误,兹存明抄之旧存疑。

(三) “长”,明抄、湖湘本等误作“畏”,据《辑要》引及《学津》本、渐西本改正。

(四) “薅”,明抄、湖湘本、《津逮》本作“□”,是俗讹字;渐西本从《辑要》引改作“薅”。

注文的“数拔”,仅明抄如文,他本均承正文作“数□”或“数薅”。

按“薅”的本义是拔草,卷二《

水稻》篇也注明“拔草曰薅”,故从明抄。

(五) “每”,明抄作“疾”,误;据明清刻本改正(《辑要》引同)。

(六) “杷”,明抄、湖湘本作“ 耙”,明清刻本作“杷”(《辑要》引同)。

二字同,《要术》中互见,本书统一作“杷”。

(七) “韭花也”,明抄、津逮本作“韭耙出”,湖湘本作“韭耗出”,按“菁”是韭菜花,均误,据《辑要》引及《学津》本、渐西本改正。

【一】 “铛”,音槍,据《六书故》是三足釜。

《要术》烹饪各篇常用。

这里应是一种小型的铜锅。

《要术》又有“铛釜”,则是较大型的。

【二】 韭菜分蘖的新鳞茎,生于老鳞茎之上,如不每年壅土,新根繁殖不易,植株易于衰老。

“一剪一加粪”,不但是施肥,同时也为了壅根。

新根逐年向上抬高(“上跳”),逐年加粪土培壅,所以畦要做得深。

【三】 “以升盏合地”,用容量一升大的盏子倒覆在地上。

“为处”,就盏口所印成的圈子内作为播子的处所。

种蜀芥、芸薹、芥子【一】第二十三《吴氏本草》云(一):“芥蒩,一名水苏,一名劳抯。”

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

地欲粪熟。

蜀芥一亩,用子一升;芸薹一亩,用子四升(二)。

种法与芜菁同。

既生,亦不锄之。

十月收芜菁讫时,收蜀芥。

中为咸淡二菹【二】,亦任为干菜。

芸薹,足霜乃收。

不足霜即涩。

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

三物性不耐寒,经冬则死,故须春种【三】。

旱则畦种水浇。

五月熟而收子。

芸薹冬天草覆,亦得取子,又得生茹【四】供食。

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三)后,可收芥子。

七月、八月,可种芥。”

(一) 《吴氏本草》,华佗弟子吴普撰,书已失传。

《太平御览》卷九八○“芥”引《吴氏本草》与《要术》同,惟“蒩”作“菹”,“劳抯” 作“劳祖”。

《名医别录》记载水苏的异名有:“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蒩,一名芥苴”,《御览》“ 芥菹”应是“芥蒩”之误,而“劳祖”与《别录》同。

按《抯》,音渣,《方言》卷十:“抯、●,取也,南楚之间凡取物沟泥中谓之抯,或谓之●”。

水苏,《唐本草》注:“生下湿水侧”,《图经本草》:“生水岸傍”,吴普是扬州人,则《要术》引作“劳抯”,似乎更合适些。

水苏是唇形科植物,和苏、荏同科,虽有“芥蒩”的异名,实际和十字花科的芥、蕓薹毫不相干,而且下面《荏蓼》篇同样引到这条,引在该篇是正确的,引在这里不合适,应系窜衍。

(二) “用子一升”和“用子四升 ”,原作双行小注,应归入正文,兹改为大字。

(三) “大暑中”即大暑节,“伏 ”应是衍文,参看《四民月令辑释》“六月”篇校记。

【一】 芥菜原产亚洲,我国至迟在西汉以前就有栽培,西汉《尹都尉书》有种芥篇。

扬雄方言卷三:“蘴(即菘)、荛、芜菁也。

……赵魏之郊谓之大芥,其小者谓之辛芥,或谓之幽芥。”

唐颜师古注《

急就篇》说,芥亦有大小二种。

苏恭《唐本草》说,芥有三种:叶大子粗者,叶可食,子入药用;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子但作兖;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梁米,旧云从西域来,又云生河东。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以为白芥即蜀芥。

按据现代植物学,也分为大芥菜和小芥菜二种,但小芥菜也吃叶,着名的雪里蕻就是小芥菜的品种。

《要术》这里所说“蜀芥”,可能就是大芥,所说“芥子”可能就是小芥。

至于“芸薹”,李时珍《本草纲目》以为即今油菜,实际上芸薹只是油菜的一种,并不是所有油菜都是芸苔。

我国目前在大面积生产上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一为芥菜类型,植株较高大,一般称为高油菜,其中又分为大叶油菜(即大芥菜育成的油菜)和细叶油菜(即小芥菜育成的油菜)二种。

二为白菜类型,植株较矮小,一般称为矮油菜,也有二种:一种就是汉以来所称的“芸薹”,亦称一胡一 菜,经河西走廊传入内地,现在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各省;另一种是由我国原产的白菜演变而成的矮油菜,主要分布在长一江一 流域各省,这是我国目前栽培最多的一种。

而且从历史上看,油菜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元代农书,明清书中多数称为油菜。

这一通俗名词的兴起和发展,反映它的栽培到元代开始变为重要,并反映它主要是由白菜育成的。

三为甘蓝类型,近年才从国外传入。

古来蔬菜经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种及其用途已多变化。

从《要术》本篇所说来看,蜀芥和芸苔主要是用叶的,芥子则以收子为主。

子的用法没有说明,但卷八《八和兖》篇有 “作芥子酱法”,也用于作兖。

《礼记.内则》有“鱼脍芥酱”,作芥酱的历史已很久。

芥子榨油可能较晚,《要术》收子是不是还榨油,还不能肯定。

【二】 “咸淡二菹”,见卷九《作菹藏生菜法》篇“葵、菘、芜菁、蜀芥咸菹法”条。

【三】 芥菜栽培在我国以中南部为最盛,因其冬季气一温一 较暖,可以安全越冬。

北方较寒,一般秋播冬收,作为冬菜。

收子时则春种夏收。

【四】 “茹”是“菜”的泛称,“ 生茹”犹言生菜、鲜菜。

种一胡一 荽【一】第二十四一胡一 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

树一陰一下,得;禾豆处,亦得。

春种者用秋耕地。

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二】时,急接泽种之。

种法:近市负郭田,一亩用子二升,故【三】穊种,渐锄取,卖供生菜也。

外舍无市之处,一亩用子一升,疏密正好。

六、七月种,一亩用子一升。

(一)先燥晒,欲种时,布子于坚地,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以脚蹉令破作两段。

多种者,以砖(二)瓦蹉之亦得,以木砻砻之亦得。

子有两人,人各着【四】,故不破两段,则疏密(三)水裛而不生。

着土者,令土入壳中(四),则生疾而长速。

种时欲燥,此菜非雨不生,所以不求湿下也。

于旦暮润时,以耧耩作垄,以手散子,即劳令平。

春雨难期,必须藉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

地正月中冻解者,时节既早,虽浸,芽不生,但燥种之,不须浸子。

地若二月始解者,岁月稍晚,恐泽少,不时生,失岁计矣;便于暖处笼盛一胡一 荽子,一日三度以水沃【五】之,二三日则芽生,于旦暮时接润漫掷之,数日悉出矣。

大体与种麻法相似。

假定十日、二十日未出者,亦勿怪之,寻自当出。

有草,乃令拔之。

菜生三二寸,锄去穊者,供食及卖。

十月足霜,乃收之。

取子者,仍留根,间古苋反拔令稀,穊即不生。

以草覆上。

覆者得供生食,又不冻死。

又(五)五月子熟,拔取曝干,勿使令湿,湿则裛郁。

格柯打出【六】,作蒿●【七】盛之。

冬日亦得入窖,夏还出之。

但不湿,亦得五六年停【八】。

一亩收十石,都邑粜卖,石堪一匹绢。

若地柔良,不须重加耕垦者,于子熟时,好子稍有零落者,然后拔取,直【九】深细锄地一遍,劳令平,六月连雨时,稆【一〇】音吕生者亦寻满地,省耕种之劳。

秋种者,五月子熟,拔去,急耕,十余日又一转,入六月又一转,令好【一一】调熟,调熟(六)如麻地。

即于六月中旱时,耧耩作垄,蹉子令破,手散,还劳令平,一同春法。

但既是旱种,不须耧润【一二】。

此菜旱种(七),非连雨不生,所以不同春月要求湿下。

种后,未遇连雨,虽一月不生,亦勿怪。

麦底地亦得种,止须急耕调熟。

虽名秋种,会【一三】在六月。

六月中无不霖,遇(八)连雨生,则根强科大。

七月种者,雨多亦得,雨少则生不尽,但(九)根细科小,不同六月种者,便十倍失矣。

大都不用触地湿入中(十)。

生高数寸,锄去穊者,供食及卖。

作菹者,十月足霜乃收之。

一亩两载,载直绢三匹。

若留冬中食者,以草覆之,尚得竟冬中食。

其春种小小供食者,自可畦种。

畦种者一如葵法。

若种者,挼生子【一四】,令中破,笼盛,一日再度以水沃之,令生芽,然后种之。

再宿即生矣。

昼用箔盖,夜则去之。

昼不盖,热不生;夜不去,虫栖(十一)之。

凡种菜,子难生者,皆水沃令芽生,无不即生矣。

作一胡一 荽菹法:汤中渫【一五】出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

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不苦。

亦可洗讫,作粥清、麦●【一六】末(十二),如●芥菹法,亦有一种味。

作裹菹(十三)者,亦须渫去苦汁,然后乃用之矣。

(一) “六七月种,一亩用子一升 ”,各本同。

这是在谈到春种用种量时,附带提一下秋种的用种量,严格说来,应该放在下面谈秋种的一段中。

《辑要》删去“一亩用子一升”,将“六七月种”属上句,非是。

(二) 明抄、湖湘本作“□”,津逮本作“砖”,字同,本书统一作“砖”。

(三) “疏密”,不可解。

就文句的构造来说,此二字应当是“不生”的原因,而不是“ 不生”的结果。

若解释为由于有的不发芽,因而出苗有疏有密,实和原意不符。

一胡一 荽的果实是复子房果,每一子房中有一粒种一子,种孔连接在原来的果柄上,被果柄堵塞住。

果实开裂为两半后,不但果壳的阻碍消除了,更重要的是两个分果脱离果柄,种孔露出,幼芽才容易生长出来。

如果不把果实分开为两个分果,种孔封闭着,即使水分可以渗过果壳进入种一子,幼芽很难伸展出来,形成本篇所谓被水窝坏而不生,所以这裹“疏密”二字当是“紧密”或“绵密”的误写。

(四) “令土入壳中”,黄校、张校、明抄同;《辑要》引及湖湘本、《津逮》本、渐西本等“土”均作“注”,误。

按“着土者”不是指种一子入土,而是正文“与一掬湿土和之”的申说,即说明为什么要和土蹂踩的道理。

如果是“注”,那只能指水注,不但没有用水,也和怕“水裛”抵触,字应作“土” 。

(五) “又”,虽可作“第二个” 讲,即第二年的五月,仍疑是“

及”字之误。

(六) “调熟”,黄校、张校、明抄、湖湘本均重文,《津逮》本、渐西本等不重。

按《要术》中反复说明和重文的例子极多,重文如卷八《八和兖》篇“苦汁,苦汁”,《脯腊》篇“急火,急火” ,卷九《煮胶》篇“不彻底,不彻底”等等,都和这里 “调熟,调熟”相类似,故从黄校。

(七) “旱种”,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均作“早种”,误;据《辑要》引及《学津》本、渐西本改正(日译本引劳季言校宋本亦作“旱” )。

(八) 《辑要》引作“遇”,《学津》本、渐西本从之;明抄、湖湘本、《津逮》本作“ 望”。

(九) “但”,各本同,在这里不好解释,日译本疑“且”之误,有可能。

(十) “触地”,明抄误作“触池 ”,他本不误。

“入中”,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均有,指不要在地湿时进到地里去,必须有;《辑要》引无,《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删去,非。

(十一)明抄、湖湘本、《津逮》本作“耧”,《学津》本、渐西本从《辑要》引作“栖” 。

这里指夜里如果仍然将箔盖着,容易招惹虫类,“耧 ”勉强可以解作“爬行”,不如“栖”好,兹从《辑要》。

(十二)“作粥清、麦●末”,原作 “作粥津、麦●味”,不可解,误。

按卷九《作菹藏生菜法》篇“葵、菘、芜菁、蜀芥咸菹法”条说:“其芜菁、蜀芥二种,……粉黍米作粥清,捣麦●作末”,作为腌酿材料,正是这里所指的“如●芥菹法”。

“清” ,因近形讹作“津”;“末”,袭下文“一种味”错成 “味”,兹改正。

(十三)“裹菹”,《要术》中菹法很多,但没有“裹菹”的名称。

下面《荏蓼》篇作蓼菹是用“绢袋盛,沈于酱瓮中”,颇像“裹菹”,未知是否指这一类。

存疑。

【一】 一胡一 荽,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又名芫荽、香荽、香菜。

其叶作为香菜供生食。

在华北在生食外,兼亦煮食或盐渍。

种一子可作香料调味,亦供药用。

《艺文类聚》卷八五“豆”引《邺中记》:“

石勒讳一胡一 ,一胡一 物改名。

名……一胡一 绥曰‘香绥’。”

【二】 “润泽”,冬季土壤下层水分蒸发上升,遇冷凝结为冰,所以春季冻解时,土壤比较湿润。

【三】 “故”,特为,特地。

【四】 “着”有穿着的意思,如说着衣,吃着不尽。

“人各着”,指一胡一 荽果实中的两粒种一子,在一个果壳内又各自有皮壳包裹着。

“人”即“仁 ”字。

【五】 “沃”,浇,淋,灌。

【六】 “格”,击;“柯”,枝条。

“格柯打出”,意即击其枝条,打落种一子。

【七】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长阿含经》引《字林》:“判竹为之,盛谷者。”

《要术》卷二《水稻》篇有“草●”,是草□之类编成的容器。

这里“蒿●”,则是用蒿茎编成。

卷二《大小麦》篇有“蒿、艾箪”,卷四《插梨》篇有“蒿箪”,也是用蒿茎作成的。

●音遄,又音垂。

【八】 “停”,保存不坏,即保管,保藏。

酿造各篇则指陈酿。

【九】 “直”,仅仅,只需。

【一〇】“稆”,也写作“□”,指落粒自生。

《后汉书.光武帝.纪》:“野谷旅生。”

李贤注:“旅,寄也,不因播种而生,故曰‘

旅’。

今字书作‘稆’,音吕,古字通。”

【一一】“好”,有“甚”的意思,如很大叫“好大”,很快叫“好快”,在戏曲道白中也常用,如“好快活人也”等。

《要术》中也常这样用,兼有“很好地”的意思,如“好馏”、“好熟”、“好净”、“好消”等等。

【一二】“耧润”,于润湿时耧耩下种。

【一三】“会”有时机的意思,如说 “适逢其会”,这里兼有选定、会合的意思,卷七《法酒》篇有“会以偶日酘之”等,用法相同。

【一四】保持原状未变质叫做“生” ,“生子”,意即未经裛坏的好种一子。

【一五】“渫”,借作“炸”字,音插,同“●”,即在汤中暂沸即出,以去其苦涩乃至腥恶的气味,现在群众还广泛地保留着这个口语。

参看卷八《八和兖》篇注释【五】。

【一六】“麦●”,即“黄衣”,将小麦整粒蒸熟后罨黄了的一种曲,卷八有专篇记载。

种兰香【一】第二十五兰香者,罗勒【一】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

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韦弘《赋.叙》曰(一):“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

按今世大叶而肥者,名朝兰(二)香也。

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

早种者,徒费子耳,天寒不生。

治畦下水,一同葵法。

及【二】水散子讫。

水尽,簁【三】熟粪,仅得盖子便止。

厚则不生,弱苗故也。

昼日箔盖,夜即去之。

昼日不用见日,夜须受露气。

生即去箔。

常令足水。

六月连雨,拔栽之。

掐心着泥中,亦活。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

晚即干恶。

作干者,大(三)晴时,薄地【四】刈取,布地曝之。

干乃挼取末,瓮中盛。

须则取用。

拔根悬者,裛烂,又有雀粪、尘土之患也。

取子者,十月收。

自余杂香菜【五】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博物志》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齐民要术》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齐民要术后魏高一陽一太守贾思勰撰种葵第十七蔓菁(一)《齐民要术》卷第三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