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初见嵩山》赏析及翻译
初见嵩山(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赖:依赖,凭借。
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作者】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
其诗学白居易、张籍,风格平易晓畅。
张耒早年生活穷困,颠沛流离,后又因苏轼关系,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卑官。
尽管政治环境恶劣,生活困穷,但诗人并没有向腐朽的蔡京集一团一 屈服。
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
在文章风格上,他反对奇简,提倡平易;反对曲晦,提倡词达;反对雕琢文辞,力主顺应自然,直抒胸臆。
张耒诗以平易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及生僻的典故,苏轼称赞他“气韵雄拔,疏通秀明”。
【汇评】
本诗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
而后引出嵩山,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
在刻画嵩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
【译文】
我常年在外颠沛流离,困顿不堪,幸好旅途依赖青山得以慰藉,它们使我心情舒展开怀。
今日傍晚时分,凛冽的北风刚刚吹走一场冷雨,我初见到闻名天下的五岳之一的嵩山,只见几座清瘦的山峰屹立于云雾缭绕之中。
赏析:
张耒,因受苏辙的激赏而为苏轼所知。
苏门四学士之一,幼有奇才,是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坛的重要作家,深受苏轼的喜爱,诗中可略见东坡磊落豪迈的气象。
又因仕途坎坷,屡遭一党一 籍贬谪之苦,晚年“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宋史》)。
诗风日益冲淡浅切,于晓畅朴直的文字间展现诗人刚毅超脱的品行。
这是一首写山的诗,却没有采用常见的'开门见山"的写法,而是为山的出场先做下了一系列的铺排,增添了嵩山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急于相见的欲一望 ,使嵩山在千呼万唤中隐现,而一旦出场,全诗便在高一潮中平稳结束,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首先由宦游的失意落笔,多年来展转流落于风尘之中,流逝了时间,消瘦了形体.一个"困"字,形象的展现了诗人疲劳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空怀一腔抱负在官一场中左冲右突,却不得施展的惨淡景象.第二句宕开一笔,转而去写奔波中的一点安慰,晓畅的语言骤然拉近了诗人与山的距离.青山如故友,多年来与我不离不弃,迷茫时给我醒豁,抑郁时给我快慰,它以亘古不变的姿态给我无穷的启示。
所谓"近山而志高"在这里,诗人对青山的亲近实际上就是对高洁傲岸的人格操守的亲近,也是对含蓄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亲近.第三句为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
"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余辉中更见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风吹雨去",嵩山在风侵雨蚀后愈加清新朗润,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未见嵩山,心中已对嵩山的景象做了一番描模
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
诗人看山观水,往往带有一定的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正如辛弃疾在《贺新郎》中写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诗中鲜活清晰的意象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外化,寄予了诗人一定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
在这里,诗人一精一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
张耒晚年罢官后,日子非常清贫困顿,但他却不改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与刚毅质朴的品行,正是从层层乌云的遮掩中隐现出一位志趣高洁、傲骨铮铮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在这里,诗人究竟是在写山还是在写自己,已很难分得清,物我融为一体,感情达到最高一潮,全诗平稳结束,却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艺术技巧上看,该诗渗透着苏轼醒豁通透的人生态度,拥有白居易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又将自己刚毅超脱的品行与之融为一炉,是张耒诗风的全面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