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鹧鸪天·兰溪舟中》赏析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
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
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韩淲词多写闲情逸致,《鹧鸪天·兰溪舟中》正是以清幽淡静之笔,写出了闲情逸致之趣。
可谓是韩淲的本色之作。
兰溪在浙一江一 中部,这首词是作者沿兰溪赴钱塘在舟中写的。
上片着重写舟行之景,下片着重抒泛舟之情。
首句“雨湿西风水面烟”明显地是写背景。
一个“湿”字,把雨和风都写活了,给人以清新之感;“烟”之上贯以“水面”,更呈迷蒙之美。
在这么一幅清淡幽雅的画面上,慢慢化入一个突出的人物形象:“一巾华发上溪船”。
这句不仅写出词人的装束与年纪,更重要的是以轻巧的笔调传达出词人“一枕暑风外,事事且随缘”的洒脱风貌。
这开篇两句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作客观的叙写。
接着下两句则换一个角度,──词人在舟中向外望所见的景色:“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不仅因为它对仗工整,而且因为它形象生动。
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
这正是匠心独运之处。
“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颇有拟人之态,一个“还”字,写出舟行之速。
袁枚在《渡一江一 大风》中写:“金焦知客到,出郭远相迎”,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写:“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
一“复”字,写出了动静一交一 替的景物幻变。
仰见山色,俯视波痕,俯仰之间,拾来佳句,看似容易,实则来自词人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也来自锤词炼句、驾驭语言的工夫。
这两句就成了光照全篇的中心。
过片两个三字句“寻浊酒,试吟篇”,运笔灵巧,一“寻”一“试”,表达出词人那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也通过这行动的描写来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心怀。
如果联系起他的《贺新郎》一词来想想,就不难理解,词人实在也为金瓯破碎而满怀忧愤,只有壮志难酬,无奈诗酒自娱而已。
在此,词人不愿再多吐露心曲,而却插入一句“避人鸥鹭更翩翩。”
这似乎是景语,写这些地方平时人迹罕到,鸥鹭为家,此刻船行惊鸟,才飞舞翩翩,可见荒野寂静得有点可怕,实际上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心底的寂寞。
他在《贺新郎》里“空自笑,听鸡舞”,“割舍了,对君举”等语,不正是他心底由愤懑而寂寞的反映吗?然而,韩淲还是韩,同是写到梦,他不象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不象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他,在末尾却以“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轻轻一笔,把心底的波澜淡化了。
浊酒浇愁也好,吟篇抒愤也罢,反正钱塘梦醒,旅程也就结束了,还是“随缘”吧,一切都又那么清幽淡静!这正是韩淲词的个性。
(何瑞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