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李昉传》原文与译文
【原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一陽一人。
汉乾佑举进士,为秘书郎。
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
开宝三年,知贡举。
五年,复知贡举。
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
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
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
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
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
好接宾客,一江一 南平,士丈夫归朝者多从之游。
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
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
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
昉始信之。
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一温一 语待之。
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
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
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译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一陽一人。
后汉乾祜年间考取进士,担任秘书郎一职。
宰相冯道推荐他,与吕端共同在弘文馆当值,后改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朝初年,李昉加官为中书舍人。
开宝三年,主持贡生考试。
开宝五年,再次主持贡生考试。
李昉主持贡生考试时,他的同乡武济川参加考试,后来上奏应对失常,李昉受连累被降职为太常少卿,随即改饪国子监。
第二年五月,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皇上向李昉询问,回答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所知道的。”
赵普不久出朝担任节度使,而卢多逊只担任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封李昉为户部侍郎,太平兴国年间,改为文明殿学士。
当时赵普、宋琪居于相位已久,寻求能够接替他们的人,老臣中没有人能超过李昉的,就任命为参知政事。
十一月,赵普出朝为节度使,李昉、宋琪都为平章事。
不久,加官监修国史,恢复时政记录先进呈皇帝然后一交一 付有关部门,是从李昉的提议开始的。
李昉一温一 和宽厚,不记旧恶,在相位小心谨慎沿袭旧制,没有显赫的政绩。
喜好结一交一 宾客,一江一 南平定,归附朝廷的士大夫多与他往来。
李昉非常看重张洎而轻视张佖,等得李昉罢相时,张洎撰写制书大力诋毁他,但是张佖初一十五日必定拜访李防。
有人对张佖说:“李公待你素来不厚,为什么多次看望他?”
张佖说:“我当廷尉时,李公正执掌政权,从未有过一次请求,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
到他入朝为相时,太宗谈到卢多逊的事,李昉多次为他解释。
皇帝说:“卢多逊平常诋毁你一钱不值。”
李昉才相信此事。
皇上因此更加看重李昉。
李昉在中书任职时,有个人请求想提升任用。
李昉即使知道这个人可用,必定很严肃地拒绝,然后提拔任用;如果不值得任用,必定和颜悦色地接待他。
子弟问这样做的原因,说道:“任用贤能,是国家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他们的请求,是用私情做一交一 易,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
若是不能任用的人,既已让他失望,又没有好言语,是带来怨恨的做法。”
至道二年,李昉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仪式结束入朝祝贺,在跪拜舞蹈时摔倒在地,台吏搀扶他出去,卧病数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司徒,谥号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