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明史《吴与弼,字子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
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
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龋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请授以文学高职。
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
尝叹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
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于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
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比至,帝问贤曰:“与弼宜何官?”
对曰:“宜以宫僚②,侍太子讲学。”
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
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
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曰:“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
对曰:“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
束帛造门,臣惭被异数③,匍匐京师,今年且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
帝曰:“宫僚优闲,不必辞。”
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
顾谓贤曰:“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
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益力。
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
诏不许。
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
帝曰:“欲观秘书,勉受职耳。”
命贤为谕意。
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
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以光旷举。
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
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
所著《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注]①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
②宫僚:太子属官。
③异数: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译文
吴与弼,字子传,一江一 西崇仁县人。
吴与弼十九岁那年,见到了(朱熹所编的)《伊洛渊源图》一书,情绪激昂,非常的向往、仰慕,于是放弃了追求功名利禄的科举,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以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兄弟为首的学派)、闽学(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首的学派)两个学派的语录,数年不下书楼。
中年时家境更加贫寒,他亲自耕种,凡是他认为不正当的利益,丝毫不龋对于四方来求学的人,吴与弼节俭度日,跟他们分享已经很少的饮食,孜孜不倦教诲他们。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qiānshì)何自学向朝廷举荐(吴与弼),请授予他文学高职。
后来,御史涂谦又向朝廷荐举他,他都谢绝了。
他曾叹息说:“宦官、佛教不除,要想天下安定,难埃”天顺元年,石亨打算引进一些贤者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与大学士李贤商议,嘱咐他起草奏疏,(向皇帝)推荐吴与弼。
皇帝就命李贤起草诏书并加束帛为礼,派遣行人曹隆带着诏书和礼品征召吴与弼进京。
等(吴与弼)到了,皇帝问李贤说:“吴与弼适合什么官职?”
李贤回答:“适合担任太子属官,侍太子讲学。”
于是就授给他左春坊左谕德之职,他上疏辞谢。
李贤请皇帝召吴与弼问话,而且给他安排馆舍和酒食用具。
于是(皇帝)在文华殿召见他,回头对他说:“听说您道义高尚,特地去征召聘请,为什么要辞职呢?”
他回答说:“我是个小草般微贱的人,本没有高尚的德行,陛下听到不实的名声,而我又不幸有疾玻朝廷以重礼上门,我为自己的优厚的待遇而感到惭愧,诚惶诚恐地来到京师,今年将近六十八岁了,实在不能做官了。”
皇帝说:“太子属官优越闲适,不必推辞。”
赏赐他华丽的丝织品和酒食,派太监送他去馆驿。
皇帝回头对李贤说:“这个老人不是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人,一定要让他就职。”
当时皇帝眷顾优待十分丰厚,可是吴与弼辞谢得更加坚决。
又上疏说:“(我)学术荒疏浅陋,如果勉强出任,必将不能胜任职务。”
皇帝不许。
(他)就请求以平民的身份住在馆舍中,借以阅读宫中收藏的珍贵图书。
皇帝说:“(吴与弼)想要看宫中珍藏的图书,就劝他就职吧。”
(皇帝)让李贤替他表明这一旨意。
吴与弼留在京师两个月,以病重的理由请求回乡。
李贤请求(皇帝)勉强同意放他回去,做到始终恩幸礼待他,用来光大旷世盛举。
皇帝认同这样做,下令予以慰劳,赏给银币,又派官员送他还乡,命官府每月供给他两石大米。
吴与弼回家后,上表致谢,并陈奏尊崇圣人思想、推广圣学等十件事。
成化五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所著《日录》,自己说都是自己生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