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原文、译文及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原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一胡一 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译文:
我夜宿在五松山下,山里没引起欢乐的事,我寂寞不已。
农民白天辛勤劳作,邻家妇女晚上舂米的声音十分凄凉。
荀媪跪身将饭端上,这盘菰米饭象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
荀媪这样盛情款待,我好过意不去再三推托也不忍乱食。
赏析: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
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
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里,受到主人公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当时的心情。
诗歌前半部分四句侧重写田家秋苦。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流露出诗人孤寂落寞的凄清情怀。
这偏僻荒凉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有的只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
诗人只是偶尔一宿,就有如此强烈的感受,不难想见,长年累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他们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轻松愉悦,弥漫在整个山村秋夜的是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由面及点,写尽田家的酸辛悲苦。
耕田种地的人家不分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辛苦劳作,艰难度日。
“秋作苦”既指农民劳作的艰辛困苦,又指心境的悲凉辛苦。
“邻女夜舂寒”着一“寒”字,尽显神韵。
一指邻女夜舂,寒声阵阵,触耳惊心;二指邻女衣衫单薄,寒凉逼人,可怜可叹。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一“苦”一“寒”,还折射出诗人的悲悯情怀。
一天又一天的劳作之苦,一声又一声的舂米之寒,撞击着作者敏感的心。
他沉重,他忧虑,他叹息,他坐立不安,他愤愤不平……可是对于贫寒困苦的山里人家来说,这些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李白很无奈,我们也为他的无奈而一声长叹。
诗歌后半部分四句侧重写田家荀媪的古道热情。
“跪进雕一胡一 饭,月光明素盘”以细节特写展示人物的心灵品性。
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后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
一个白发苍苍的农民老妈妈给一个年轻后生跪进晚饭。
下跪的老妈妈在李白心中站成了一个巨人0雕一胡一 ”,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称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山里老妈妈在艰难困苦中特意给素不相识的李白做了一盘“雕一胡一 饭”,足见她的热情、善良。
“月光明素盘”特写素盘晚饭,盘子是白的,“雕一胡一 饭”也是白的,在皎洁月光的照射下,荀媪手中端着的盘子闪闪发亮,格外耀眼。
这哪里是一盘“雕一胡一 饭”,这分明是荀媪老妈妈捧出的一颗闪光的心啊,像明月一般洁白,像金子一样珍贵。
李白感动了,“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他想起了韩信、漂母。
据《史记?;淮一陰一侯列传》记载: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在淮一陰一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看见他很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一饭之恩”的漂母千金表示感谢。
诗中的漂母就是暗指荀媪,老妈妈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却又无法像韩信那样报答恩情,更感到受之有愧。
再三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吃下这盘“雕一胡一 饭”。
人往往是这样,你越热情,对方越感觉到惭愧。
更何况这是在这穷乡僻壤,更何况这是十分难得的“雕一胡一 饭”呢?
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有铮铮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可以“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他表现得目中无人,桀傲不驯,可是在一位农民老妈妈面前,他却如此谦卑,毕恭毕敬,像小孩一样老实腼腆,这就是李白,天真可爱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