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治心经》卷二

治心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治心经

治心经 - 卷二

治心经

卷二

养心篇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的宁静排却了自然的哗喧。

曾国藩早年病弱缠身,成名后“游心于老庄之虚静”。

平生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世味淡薄,身心无累”为法,终身以“不药(不服补药)”自诩,参以家法,独创养心十四条,日日磨炼,三十年后身体如常。

平生服膺苏东坡,欲步其后尘,修炼瑜珈术。

对吕坤所说“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玩味尤久。

养心篇(上)

【原文】

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心之法。

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

养心亦然,治天下亦然。

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

柳子厚所谓名为爱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皆此义也。

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

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窍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

【译解】

庄子曾说:“只听说要让天下的人自在宽舒,没有听说要统治天下的。”

苏东坡就摘取这两句话作为养心的办法。

你对小学很熟悉,可取“在宥”二字的训诂体会玩味一番,就知道庄子、苏东坡都有顺其自然的意思。

个人保养身心是这样,治理天下也是这样。

如果吃药而每天更换几种药方,无缘无故而整年猛烈地补养,病情本来轻微而妄加药物强求发汗,那就象商鞅治理秦国王安石治理北宋,完全丧失了自然的妙味。

柳宗元所说的“名义上是爱护其实是伤害”,陆游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苏东坡《游罗浮》诗说:“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下句一个“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的意思,因苏家父子兄弟都讲究养生,采取黄老之说一精一微的旨意,所以称赞他的儿子有奇志。

养心篇(中)

【原文】

洽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译解】

养心修身,理不必太多,所知道的也不必太杂,与自己切身相关,每时每刻都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话,就是要守约。

古人患难忧虑的时候,正是他的品德、事业进步的时候,其功表现在胸怀坦荡,其效表现在身体健康。

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到大磨难的时候,把心放得下,养得灵,有乐观的心胸,坦荡的意境,即使身体受了外感,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

养心篇(下)

【原文】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下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

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假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

写字可以验一精一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

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译解】

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文人才士,他们的志向不同,但豁达光明的心胸却大致相当。

我们既然办理军务,就处在功利场中,应当时时勤劳,就如忙于收割谷物的农夫,忙于赚钱的商人,撑船下河滩的篙工。

白天做事,晚上好好反思,以求把事办好。

治理军事之外,其中应当有冲融气象。

如果治事与冲融同时并进,则为国勤劳,又淡泊名利,最是意味深长。

写字的时候心情刚刚稳定下来,马上就感到安逸轻松了许多,由此可见平时遇事不能忍耐,不能静下心来,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

写字可以检验一精一力是否专注,从这以后就可以这种方法养心了。

把世上一切事物想得非常轻淡,心情才得以安定。

由此可见过去的日子里只注重患得患失,怎么才能树立起宏图大志呢。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治心经》古代兵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养心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治心经》卷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