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徳,是以无德《道德经解读》35 意识论

道德经解读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道德经解读

道德经解读 - 35 意识论

道德经解读

35 意识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徳,是以无德。

德:属于意识范畴,是人的世界观、社会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和。

上德:来源于道或者符合于道的思想意识,具有客观十性十、全面十性十。

不德:不固执于自我主观意识。

一个真正觉悟了的人,其所作所为,总是遵循客观规律,从不盲从自我主观愿望,凭感情、意气用事,这样的人才是具有道德的、远见卓识的人。

和“上德”相对的是“下德”,“下德”是没有体悟道的、来源于现象世界的意识、思想、观念,具有局限十性十和主观片面十性十。

不失德:固执己见,不能抛开自我主观意识。

一个没有体悟大道的人,总是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他还没有也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思想意识。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无为:遵循客观规律而为,让法则发挥作用。

无不为:无所不为。

有以为:为了实现个人功利而有所作为。

以:这里是指个人目的。

为之:主观而为,具有片面十性十。

无以为:无所作为,达不到预期目的。

“上德”之人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所以能够取得无所不为的业绩。

“下德”之人强调有为,以智治国,是为了自我名利而为。

“上仁”之人欲以仁恩天下,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上义”之人欲以义感天下,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为。

“上礼”之人欲以礼安天下,结果得不到天下人的响应,反而被人们推翻其统治,抛弃其礼节。

统观“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只有“上德”是客观行为,其它都是主观行为。

下德包含仁、义、礼。

一个不明道的统治者,总是以自我名利为中心,所以,他所推行的仁、义、礼,都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的。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道、德、仁、义、礼这一组概念中,它们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道包含德,德包含仁,仁包含义,义包含礼。

道作为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真理。

人们失去道则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况下强调仁、义、礼,仁、义、礼必然向其反面转化。

失去了道,人们就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沦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外在的名利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在名利的诱十惑下,人的虚伪十性十、欺骗十性十、十陰十险十性十自然逐渐形成。

仁、义、礼的本质是美好的,她是道德的行为体现,是有道之士的自然流露。

但是,历代无道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无不对其作出人为的规定十性十,使其成为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

尤其是礼,它是道的最末节,最注重表面现象,历代统治者尤其强调它的作用,结果使得人十性十中淳朴、诚信的美德日趋淡薄。

纵观历史和当今世界,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披着礼的外衣去干不可告人的勾当。

这正是因为礼最重外饰的原故。

所以说,礼是忠信淡薄和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前识者:人的外官所能意识到的,指表面的仁、义、礼。

能够为人们的外观所意识到的,都是表面现象,具有虚伪十性十和欺骗十性十。

舍本质而重现象,是人类走向愚昧的开始。

具有天地之志的大丈夫,是不会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因为,欲实现天地之志,就必须证悟大道,配天地之德。

因此,大丈夫抛开虚华的表面现象,修德悟道,去探求世界的内在本质。

本章是《德经》的首章。

辩证地分析了道与德、仁、义、礼的关系。

这里,老子没有否定德、仁、义、礼,相反,而是追求最纯真,最完美的德、仁、义、礼。

德即自我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类的正确意识(上德)只能靠识道来获得,来源于表面现象的意识(下德)是主观的、片面的。

执着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真理永远无法获得。

用德、仁、义、礼治国,就是崇尚人治,愚化人民,人类永无自十由。

可以断言,世界文化的中心必将转移到中国的道家文化上来,而老子的道德思想必将成为整个人类的指导思想。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道德经解读》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徳,是以无德《道德经解读》35 意识论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