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
37 贷智于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
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
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十性十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十性十,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
“中士”是道十性十若明若暗的人。
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
“下士”是缺乏道十性十的人。
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
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
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
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建言:古人建立的格言。
之:代表所列的格言。
这些格言描述了修道者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本质。
明道若昧:修道者明白了大道,获得了大智大慧,本该变得聪明,但从表面看来,不但没有聪明反而显得愚昧了。
其实这正是明道的结果和超越自我的象征。
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再主观臆断、感情用事,不再为名利所羁绊。
这在下士看来,不贪图享受,不及时行乐,不为自己着想,不正是愚昧吗?
进道若退:在彻悟大道的道路上不断十精十进,他的品质好象后退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进道”就是“损”,就是消除私欲,扬弃自我,提升人格。
这正是为道的目的之所在。
视人格的十精十进为退化,也正是人类自身异化的悲哀。
夷道若颣: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为顺大道行走,按客观规律办事。
若颣:好象有缺点、十毛十病。
以大道为中心的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世界观不同。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贪名图利、损人利己。
有道之人舍己为人,有名利可图而不贪。
这在“下士”看来,不是有十毛十病是什么?
上德若谷:越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越虚怀若谷。
有德之人对自己乐于助人的行为,不认为有功德,而是以平常之心,一切顺其自然罢了。
这是有道者的谦逊品德。
广德若不足:越是把握了真理的人越是真切地感到自我的渺小和智慧的不足。
道无止境,德无止境,广德之人,以宇宙为心,永远不会满足。
这是有道者的不断进取之心。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
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
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
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质真若渝:渝,是改变的意思。
有道者的品质越来越纯真,体现出人类最善良的本十性十。
这在“下士”看来,修道者发生了变十态,不再是合乎时代要求的人了。
这是有道者消除异化,返朴归真的体现。
大白若辱:越是纯洁的人,其行为好象越不光彩。
有道之人,品德纯正,没有半点虚伪,处处、时时顺自然规律行十事,这在“下士”眼里却是不光彩的行为。
社会上那些甘做好人好事的人,不是被有些人嘲笑为“出风头”或者“傻子”吗?所谓的“傻子”,正是具有纯真之德的人。
大方无隅:大方之家没有十陰十暗角落。
大方:真正的哲学家。
无隅:认识是客观、全面的,没有主观片面十性十。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
“晚成”,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以及悟道的艰难费时,否定了“生而知之”的天命论思想。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自我听不见的。
大音是大道之音,是自然规律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虽无声而胜有声,必须无条件地听从。
大象无形:最大的景象是自我看不见的。
大象是天象,属于心灵的世界,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观到。
大象虽然无形,但是,要想更好地认识有形世界,必须于无形世界中寻求真知。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隐无名:本质规律潜藏于无名世界。
世界的本质规律只有借助真我去把握,自我是无法直接认识的。
无名,是说无形世界的名象无法以有形世界的名称、概念来规定。
大道虽然隐而无名,但是也只有大道才能贷给我人生的大智大慧,用以成就天地之志。
这里,道为贷方,我为借方,德为担保。
道门虽大,无德不入。
本章论述了道和德的辩证关系。
首先通过人们对道的不同认识,说明道既客观存在,又高深莫测。
接着借助格言,揭示了道的本质和现象,表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一样。
最后说明大道之于人生、社会的重要十性十。
一个“贷”字表明,大道虽至关重要,但需贷之以德,德不立则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