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句摘抄》
1 .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 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 . 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5 .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 .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7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 .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9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0 . 行之而不著焉,**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1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2 .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于众也。
13 . 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14 .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5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6 .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7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8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9 .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0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1 .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22 .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3 .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4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5 .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6 .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7 . 2025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28 .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9 . 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30 .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1 . 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32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3 .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4 .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35 .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6 . 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7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8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9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0 .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1 . 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42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3 .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44 .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45 .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46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7 .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48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9 . **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0 .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Time: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