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左传《周郑交质》原文及翻译
左传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故周、郑一交一 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一温一 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一交一 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菹藻之菜,筐莒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洞酌》,昭忠信也。”
【译文】
郑武公、庄公父子相继担任周平王的执政大臣。
平王又使虢公参与执政,郑庄公因此怨恨平王。
平王说:“没有这事。”
于是周、郑双方一交一 换人质。
周王室的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
平王逝世,周王室中人打算将执政大权托付给虢公。
四月,郑国大夫祭足带兵割取了一温一 国地方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一带的谷子。
从此,周王室和郑国彼此有了仇恨。
君子说:“和人家约誓的话不是发自内心,有了人质也没有用。
明白地按照互相谅解的精神行事,再用礼仪加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谁能离间他们?如果有明白的诚意,即使是山沟溪水和池塘里的野草,浮苹、白蒿、菹草、水藻一类的野菜,方形圆形的竹筐,有足无足的鼎器,池中的积水和路上的雨水,都可以进献于鬼神,进献于贵人,何况君子缔结两国之间的诚信,按照礼仪行事,又哪里要用人质?《国风》有《采苹》,《采蘩》,《大雅》有《行苇》、《泂酌》,就是为了表彰忠实和诚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