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宣圣讲义》易经一书《易经证释》乾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乾卦

易经证释

乾卦

孔子 《宣圣讲义 》

易经一书。

自分数类。

曰卦、曰辞、曰传、曰图。

合之曰易经。

实则卦与爻辞为经。

余则传也。

图说也。

卦与辞又非同类。

卦象在前。

文辞在后。

文辞亦有所别。

有属原辞。

传于口者。

有属后人推衍成文者。

有从他易续纂其言者。

有合古今占候明着其义者。

故易有数体。

而皆以卦爻为主。

卦爻自古迄今末有异也。

虽因序有先天后天之殊。

其卦末变也。

因占有连山归藏之别。

其象末易也。

故伏羲文王易有异。

而卦无异。

用有殊。

而象不殊。

则以卦皆此卦。

象皆同象也。

卦用无尽。

则其辞无尽。

卦象不易。

则其意不易。

学者欲通其变。

先求其常。

欲究其用。

先索其意。

卦六十四。

爻三百八十四。

皆其常数。

乾上坤下。

水润火炎。

皆其定义。

学者当就是以求之。

则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

及其彖象之辞。

位时之义。

凡关卦之所立。

意之所存者。

皆载于经。

可一一进而研习焉耳。

六十四卦乾坤为首。

明各卦皆自乾坤出。

而坤又在乾后。

明一陰一之生于一陽一。

故言卦必先乾坤。

而尤必先明。

乾为万物之始。

一切生化之本。

其位高。

其德全。

故能为万物之主。

今先就卦爻之象。

与彖象之辞。

分别释之。

乾之卦象、以一PB6160-101541.jpg">爻成。

重之为一PB64F-11UB.jpg">。

凡六位。

此凡卦皆同也。

六位者以天地上下具六位也。

卦原三爻。

六位则为六爻。

以分配天地人而别其一陰一与一陽一也。

天曰一陰一陽一。

地曰柔刚。

人曰仁义。

三者皆两故六。

六位立。

天地人之一陰一陽一数皆见矣。

夫后天之中。

有一陽一有一陰一。

不独存也。

一刚一柔。

不独生也。

一善一恶。

不独行也。

故吉凶福祸。

顺逆利害。

正邪明暗。

消息进退。

莫不相倚而成。

相丽而名。

此天地人各有一陰一陽一。

而卦爻乃有六位也。

乾之六位。

上乾下乾。

其象同。

其名一。

故为纯一陽一。

纯一陽一由爻言之。

非由位言之。

既有六位自含一陰一陽一。

一三五一陽一位。

二四六一陰一位。

位自有一陰一陽一。

非爻之一陰一陽一也。

故三位之一PB6160-101541.jpg">。

则可名一陽一。

若重之为六。

是已生化而合一陰一陽一。

三属一陽一。

六属一陰一。

由一陽一生一陰一。

故其生必一陽一。

其成必一陰一。

此就卦爻言也。

若进而推之则一陽一生一陰一。

一陰一又生一陽一。

生化无穷。

一陰一陽一至纷。

不可尽述。

此则以卦之六爻。

爻分一陰一陽一言之耳。

虽因爻位而备一陰一陽一。

然其体一陽一也。

卦本无体。

以爻为体。

爻之一陽一者、卦亦一陽一。

爻之一陰一者、卦亦一陰一。

或以爻之类言。

或以爻之数言。

皆别于位也。

故卦有一陰一陽一。

爻有一陰一陽一。

位有一陰一陽一。

时有一陰一陽一。

位者定方。

时者异宜。

有位则有时。

有时而后位可明也。

故六位有六时。

或因时见位。

或因位见时。

故曰六位时成。

苟无时。

则位无用也。

六位亦有时。

故纪爻之数。

一数其位。

一数其时。

一数其爻。

一数其类。

类者即一陰一陽一也。

故有初与上二三四五之数。

九六之名。

初言时也。

上言位也。

二三四五亦时亦位也。

九六类也。

以六爻赅时位。

言时失位。

言位失时。

故时寓于初。

纪其始也。

位寓于上。

志其高也。

由时言之。

则为初中终。

由位言之。

则为上中下。

而二者并居不孛。

并行不疑。

用时。

则自初至上。

皆可以时数。

用位。

则自上至初。

皆可以定数。

而爻之所象不异。

故六位时成者。

位时皆于是见之也。

且爻六位分三才。

而卦则分内外。

虽一卦乃两卦也。

以其体只三位。

重之则合两卦。

故有内外之分。

或曰上下。

或曰往来。

亦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也。

故卦必明云某上某下。

如乾曰乾上乾下。

坤曰坤上坤下。

实为一卦。

而分上下。

正以乾坤八卦而外。

皆由上下两卦合成。

八卦虽为本卦之重。

而仍必分内外言也。

虽一。

而成自两乾。

上之乾。

与下之乾。

异也。

以其髑用不同。

一陰一陽一异数。

故也。

况上下之卦。

合则为备六位之体。

分则为独具三爻之体。

其生化之迹已着。

而一陰一陽一之数亦加。

则其分合间。

对待中、各有所异。

其名虽同。

实不同。

故六位之卦。

为六十四卦中之卦。

已变者也。

三爻之卦。

为八卦中之卦。

末变者也。

如一PB6160-101541.jpg">与一PB64F-11UB.jpg">。

一属八卦之乾。

一属六十四卦之乾。

六十四卦自八卦出。

如子与母。

其卦名同。

而用殊。

故八卦可名先天。

则六十四卦可名后天。

若名八卦为母。

则可名六十四卦为子。

若名八卦为纲。

则六十四卦为目。

若名八卦为本。

则六十四卦为用。

二者原不同也。

故在易卦。

必明其变易之迹。

由一个一PB6160-101541.jpg">变而为一PB64F-11UB.jpg">。

其所变在重一一PB6160-101541.jpg">也。

实非仅重一一PB6160-101541.jpg">也。

盖细分之。

则天有一陰一陽一。

地有一陰一陽一。

人亦有一陰一陽一。

就六位之乾言。

则初二为地爻。

五上为天爻。

三四为人爻。

则实将八卦之一PB6160-101541.jpg">。

重之为六。

分之为三成三一PBCZ-122P0.jpg">耳。

故卦六爻。

由重卦言。

则分内外两卦。

由三才言。

则分天地人三部。

三才亦后天也。

故亦必备一陰一陽一。

即由爻位明之之。

亦可知其各有一陰一与一陽一也。

不特此也。

卦以爻立。

爻以位明。

位以时定。

时以气行。

虽有初二三四五上六爻。

亦具终始上下义。

而其用不止是也。

则因气之不息耳。

气行不息。

终则复始。

内而出外。

外而入内。

上下往来。

循环不已。

则虽分卦、分才。

分位、分时。

犹末尽也。

盖气之行如环。

气之成如球。

本无间断。

则无终始。

自初至三。

自二至四。

自三至五。

自四至六。

自五至初。

自上至二。

皆可分别。

而为一卦。

以其气之环行无已、故曰周流六虚。

本六位时。

不曰位时,而曰虚者。

正以其非限于此位时也。

故卦之成。

非一卦也。

非二卦也。

乃各卦分合而成者。

其象固如是也。

卦一而用众。

爻六而变多。

故象者。

象其意也。

非指物而物之也。

爻者。

效其数也。

非定名而名之也。

如乾之一PB6160-101541.jpg">。

为象简。

而所象无尽。

爻则六。

而所效之数。

不可纪述。

故曰易以变易为用者也。

卦虽分内外上下及交互。

旁通各卦。

而有其主用。

有其本世。

有其客应。

有其臣使。

有其机。

有其基。

有其门户。

有其道路。

有守有行。

有去有止。

故一卦有无穷象。

一爻有无尽义。

此皆变易之所见也。

乾之为卦一PB64F-11UB.jpg">。

六爻上下。

其体象天。

然非如目中苍苍之天。

乃统名之天。

其主曰神。

乃统名之神。

其用曰动。

乃元气之行。

其类曰一陽一。

乃元一陽一。

其一精一日玄。

乃元一精一。

其象包一切形神。

概天地万有。

通乎道器。

贯于上下者也。

然有其主用。

则在九五一爻。

以乾为一陽一。

一陽一数自左上。

一三五七九。

恰当五爻为九九为乾之大用。

五为乾之主位、且乾之六爻者、乃合内外二言。

内为体。

外为用。

以其一陽一气之动、必出也。

以外卦之三爻言。

九五为其中爻。

中为极位。

故主见焉。

此因卦而殊者也。

如坤则反在内。

而居六二。

乾坤相对。

一外一内。

既殊其类。

其主亦异。

故各卦主用之爻。

皆视卦而定也。

六爻三极。

分主与客。

有世与应。

凡卦皆然故六位不移。

而主客异地。

六爻不变。

而世应殊方。

则以其来自何乡。

当居何位。

按之本宫之数。

而定所居之方。

大抵皆以三爻距离为准。

恒视内外上下为呼应。

如八卦之对列也。

故初与四爻。

二与五爻。

三与上爻。

皆为其对应之位。

盖后天一陰一陽一以偶行。

有主必有客也。

又六爻三极之中。

以三四人爻为重。

则以易教为人道立也。

天道非人不明。

地道非人不通。

所贵乎易者。

人之志也。

吉凶祸福。

因人而见。

顺逆动静。

因人而明。

神鬼之情。

因人而达。

动植之物。

因人而察。

故卦象以人爻为重。

而爻象以人事为则。

此三四两爻为占卦之主。

观象之枢。

非此不足以言卦情。

不足以致卦用。

而圣人之意、亦不可见。

天地之心、亦不可得。

故进退存亡之机。

升降消息之数。

动静之道。

顺逆之途皆从三四爻辨之。

此人为天地之主。

而万物之灵也。

观往知来。

察微知显。

皆人爻之着于象数者也。

是易为人道立。

而卦因人爻成。

苟舍中爻。

则失其主。

而昧其用。

故一卦之用。

必先自中爻发之。

而一卦之意。

亦自中爻得之也。

此三四中爻介乎天地之间。

立于终始之道。

兼乎内外之事。

通乎上下之情。

赅动静之行。

合幽明之德。

着天地之数。

而持之以一。

昭神鬼之灵。

而折之以中。

此至中和之基。

齐本末之门。

为全卦一精一神所存。

变化所秉。

其重要不可比拟。

故观象者先察焉。

夫卦象本乎爻。

爻象存于数。

数者实为易之灵。

如人之魂。

物之一精一也。

不识其数。

则握死物。

而无所用之。

虽熟覩爻象。

强记卦形。

终无所明。

以不得其所用也。

故一二三四五六之数。

与初上之辞、九六之用。

皆象之所寓。

而神之所行。

其上下升降之途。

来往多寡之迹。

皆由数中见焉。

诚以气行无形。

神至无影。

唯数足以纪之耳。

故一陽一奇一陰一偶。

一见而明。

左升右降。

循序而得。

先后天之同与。

顺逆之殊行。

分合之异致。

或见于外。

或潜于内。

或加、或减。

或乘、或除。

莫非数之所成。

亦即象之所示。

学者明其数矣。

则天地尚可指于掌。

日月尚可止于图。

今古之时。

明晦之地。

皆可推而得之。

数而验之。

故易逆数也。

重在数其数耳。

至六爻之情。

恒因内外上下卦而有同异。

则亦时之不同。

位之不一。

与数之别也。

二与四同功异位。

三与五同功异位。

其情即因之而判。

果以一陰一陽一类言则同。

以时位数言则异。

故一则多惧。

一则多誉。

一则多凶。

一则多功。

其象之同而不同。

爻之异而又异。

不得以皆同类同位。

而谓之同情也。

故三与五为朋、而非朋。

二与四为隣而非隣。

实因数之差也。

观于河图之象。

天地生成之数。

则可见矣。

夫言情而必及终始。

言数而必兼本末。

此固卦象之所重。

然亦有取始而去终。

逐末而遗本者。

亦有重本而舍末。

求终而忘始者。

盖亦因时之殊。

位之异。

卦之德。

爻之情。

各不一也。

然在人道。

则未有取一遗一者。

此由卦象、不尽为象人事也。

人事在中、固有本末终始之全。

若在初、则无始。

在上则无终。

处上则舍本,。

处下则舍末。

各有中极。

而卦限于六爻。

故在两端。

必有一阙。

此因天地之内。

唯人得其全。

物则仅得其偏。

人得天地之中以生。

故全而居中。

物得天地之一以育。

故偏而居两端。

亦理势自然而然也。

故在初与上。

或则当位。

或则失位,或则得用。

或则不用。

而一卦之象亦因是而殊观。

要之、数之所成。

气之所行。

天地尚不得其全。

何况物乎。

故由入事言之。

则自二为始。

至五为终。

上下本末。

俱有余位。

而后不越不僭。

不卑不亢。

致乎中和之德。

行乎正大之门。

其所重多取二四三五四爻。

非无故也。

然天地有极。

人道有变。

或处之绝地。

或置之危枝。

或潜之深渊。

或远之辽野。

亦非绝无之事。

当为非常之观。

要以中道为常。

本位为当。

此则圣人立教之意。

明象之旨不可不知也。

是故卦象之所成。

必取圆度。

爻象之明。

必以环行。

以济其穷。

而通其变。

则偏者可止之于正。

失者可复之于全。

准天道之行。

定人事之则。

昭物情之化。

制一性一命之规。

则其不用不当之爻。

亦有宜时宜地之例。

此六爻不可偏废。

而三极仍有常道存也。

故卦象之观。

必先熟夫爻象之例。

欲因象以明意。

必先求其象之所成用。

象者简、而用则繁。

意者微、而数则显。

学者必先就其外而推其内。

因其粗以溯其一精一。

方可以通乎象。

而彰其意焉。

《宗主附注》

此言乾之卦象。

尚有多义。

因辞中有者则讲。

释时可申明之。

明象熟辞。

而后卦可通也。

苟舍其一。

不通其二。

则不过记诵之学。

终无解于易。

易初原不重辞。

止可求之于象。

后圣述辞与象相证。

其益学者多矣。

但辞为明象者也。

象有未明。

始求之辞可也。

若徒熟其辞。

而忘其象。

则何解于卦哉,故夫子先释象而后释辞。

使学者知所先后。

毋忘本末耳。

又曰中国圣人讲造化之数。

全由实验得来。

而外人不知。

以为虚玄莫考。

诚可笑也。

盖易明指出太极两仪。

四象八卦。

及河图洛书。

五行九宫之序。

皆由定数所变化者。

非故为其制也。

无论何物。

变化之数。

不出于此范围。

其所成物质名类。

不得异于此定序。

则天地之所自判。

人物之所自生。

下及一草一木。

一器一物。

莫不皆然。

以孚此而生化者。

是曰定序。

不独易与图书然也。

譬如一立方体木块。

以刀劈之。

自上而下。

必成两片。

再劈之必成四条。

更断之必成一人立方体。

此一变生两仪。

再变分四象。

三变成八卦之定例也。

如细分之。

则一变者一。

再变则为二数。

三变则为四数。

合之共得七数。

故变极于三。

数满于七。

而形成于八。

果将立方形体数之。

虽为四方。

却得六面,此卦爻之以六位成也。

六者。

有形之本体。

无论大小皆同,八者。

由分所成之定体。

亦无论大小皆同。

以方为方。

必合九为一。

盖非九不得全也。

九者中一边八。

即九宫之数。

去其四隅。

即五行之数,以四隅乃一陽一生一陰一也。

非原数也。

故五行即四象,而含太极于中央。

至变为九宫。

其中央太极仍存。

故太极在后天居土位。

为坤宫。

而主一切也。

故变化之序,不离于易数。

不外于河洛之象。

可验之于至细至微之物者也。

苟一精一思之。

则天地生成。

莫不了于指掌也。

故变不离三。

数不逾七,形不出八,而爻止于六,行止于五。

宫止于九。

中气定于一。

一者、太一也。

太极也。

神之主也。

元气之宗也,言数者所当先知之也。

易道诚不易讲。

虽一卦六爻。

其所包义。

不可尽述。

今夫子撮大要讲示。

不过其一二耳。

然已累篇矣。

可知易道一精一深。

原非容易贯澈者。

为全易之首。

尤为宏大旡尽。

将来讲示。

更必详细。

本来易教。

为使人知天道。

即卦象、亦为以物示天数也。

夫道始终不离于数。

一纪二纪。

推至万纪。

大小循环。

如岁与日。

莫不有定数,故圣人得以卦象之。

六爻中所有之数。

既天地之气数。

一一与时合。

果知其故。

则未来事皆可推得。

时虽多变。

似非易测。

实则包在六十四卦中。

仍无奇也。

天道穷而愎始。

今虽未见。

正因潜藏之气未发也。

故一卦。

包尽宇宙。

自古迄未来。

始终皆缩影在六爻中。

不过不能细数耳。

然六十四卦。

由乾出。

乾道乃革。

革象见于革卦。

则革卦即为明乾道之革者也。

此在已过时代见之。

迄今又循瓒至此。

合无数小循成大循瓒。

如积日成岁之例。

故大小同象。

古今同运。

此在人推之耳。

乾:元亨利贞。

《宣圣讲义》

乾元亨利贞一语。

包括全易之辞。

易辞为明象也。

象有限。

而辞可长短详略。

故象之意难尽。

则以辞引申之。

如是可知辞之为明象。

而必出于象也。

易卦皆有辞。

唯有长短详略之异。

以其象之难易而定。

辞必本于象者、以辞中有象在也。

象虽异。

莫不出于乾坤。

辞虽异。

莫不本于乾坤二卦之辞。

无乾坤之象。

不能成众卦之象。

元乾坤之辞。

不能得众卦之辞。

故乾坤之辞。

实包全易之辞。

而独以元亨利贞四字、揭其纲领。

盖四字为辞之纲领。

亦卦象之总义也。

夫卦象之义、不易尽也。

而独揭四字。

则可知四字之能涵藏无尽义矣。

故虽四字。

直同全易之辞。

凡易之言文。

莫非为四字所推衍阐者发也。

苟明四字。

即明全易言文。

而乾之象亦明。

乾之辞亦由此尽明。

则此四字之义。

可忽乎哉。

今就四字详释之。

使读者得以推知四字。

且及其余之言文也。

天下之物。

终始本末。

各有经纪。

一岁四时。

一地四方。

各有度数。

是谓天道。

道因气行。

数因气立。

生化因气成。

故自太极始分两仪。

两仪分四象。

四象者、言一陰一陽一既分。

生化初见乃为四也。

如河图之象。

分为五方之数。

虽五而仍四也。

土居中央。

为气数会合。

而木火金水。

分布四方。

为气数生化消息。

其地位有定。

次序不移。

终始往来。

上下周复。

以定其度。

故积日成岁、而有春夏秋冬。

循环不穷。

周而复始。

以至无尽。

此天道之运行不息。

而万物生化以见。

气自在中。

数自成节。

虽分之为十二月、三十日、二十四节候。

及一月之朔望上下弦。

一日之昼夜朝夕。

其名目不一。

总不离乎四象。

四象者、象其气数而名之。

辨其终始而度之。

非指一物。

而物莫不如是。

故不曰物、曰象。

犹不曰气而曰两仪也。

极也、仪也、象也。

皆拟之名。

非物之名。

指以所拟。

定其类。

别其数。

便于言也。

故四象亦如两仪。

而就全数、分之为四。

以辨气之所行。

数之所至。

从而定其名类。

志其德能。

分别其用。

以明其道。

昭其一性一情。

彰其物事。

此圣人立辞之意。

而明象之所象。

故于之下。

而为之辞曰、元亨利贞四字者、四象也。

言乾备此四象。

而有其名类。

正如一岁具四时。

而有春夏秋冬之名。

一地备四方,。

而有东南西北之名其义一也。

故此四字之释。

非仅字义也。

必先知乾包全易而卦具全德。

方可以此四字度之。

因其字而得其德用。

由其辞而得其气数。

则始之象。

及其象物之名类也。

故此四字为易之主辞。

亦乾之一性一情德用也。

夫天下之物。

非一类也。

天地之气。

非一致也。

有寒必有暑。

有生必有化。

一日之中。

朝夕昼夜、备四象。

一岁之中。

春秋夏冬、备四象明暗不同。

冷煖异气。

此天道自然。

生化定例。

故天下有物则有数。

有事则有度。

度、数不出四象也。

有荣有枯。

有生有死。

莫不循环起伏。

来往升降。

推移而成用。

变化而成德。

故乾象之。

而有元亨利贞四象之分。

乾之大象、为天为一陽一。

天主生化。

一陽一主运用。

为天下之母。

故曰乾为天知大始。

言乾为天下之始、生物成物者也。

而其气直包万物。

故其德全四象。

元者、气之始生。

亨者、气之大达。

利者、气之初歛。

贞者、气之终伏。

四者气之全也。

故能生成变化。

还返闭藏。

以尽其用。

而成其德。

故四字有一陰一陽一太少之分。

备生长收藏之德。

正如一岁之四时。

一日之四分也。

岁有四时。

而土在中。

日有四分。

而日行空。

有四德。

而乾行乎其间。

故乾之用由四德见。

乾之象以四字明。

乾乃合四者之全、而行不息。

成四者之德、而用无尽。

盖乾之本象。

如天之大。

不易言也。

唯分四字以象之。

虽四象、仍一象也。

元者、示乾之大生。

如春之仁。

亨者、示乾之大长。

如夏之盛。

利者、示乾之大成。

如秋之收。

贞者、示乾之大伏。

如冬之藏。

由德言之。

生者仁也。

盛者礼也。

成者义也。

伏者信也。

此四者、德之见也。

而智寓于中。

则用之藏也。

仁主生万物。

礼主和万物。

义主定万物。

信主保万物。

而智则致之。

由吉凶言之。

元主升发。

亨主通达。

利主制禁。

贞主潜默。

元主事之初。

亨主事之蕃。

利主事之退。

贞主事之静。

故动宜元亨。

静宜利贞。

顺之则吉。

违之则凶。

故四德有殊功。

四方有异宜。

皆气之所行止。

数之所升降也。

处元。

则如气之始升。

处亨。

则如气之四达。

处利。

则如气之初降。

处贞。

则如气之伏藏。

上下有纪。

内外有度。

行止有道。

动静有数。

故乾以全德。

行乎天下。

皆成其用。

而吉凶自见焉。

祸福自召焉。

唯君子知之。

则无往不宜。

由四象言。

有进退存亡之几。

有动静得常之道。

在君子则无可无不可。

以其善顺气数也。

苟不顺气数。

则吉凶失据。

祸福无门。

此圣人教人以辞。

而示人以义。

元亨之辞美而义明。

利贞之辞吝而义曲。

直曲不同。

美吝异致。

故元者为首出高位。

示善之长。

亨者为嘉会和易。

示仪之盛。

此直言也。

利者为义利分明。

示利之有害。

贞者为动静明辨。

示动之有咎。

此曲言也。

故当进则进。

当退则退。

当兴则兴。

当伏则伏。

为善顺时。

否则灾也。

故曰元亨利贞。

寓义于辞者深矣。

夫人处显易。

处隐难。

得时则智。

失势则昏。

当其发扬之时。

措应相宜。

而其晦塞之际。

进退失据。

为其知有用。

不知无用之用。

知有为。

不知无为之为。

乃明于元亨。

而昧于利贞也。

唯君子应时行藏。

顺天进退。

故无不宜。

以其得四字之全义。

而明天道之全用也。

春生秋杀。

夏荣冬枯。

无一非天道。

无一非生化之功。

岂其谓春夏为天道。

而秋冬非乎。

岂其谓春夏为生化之功。

而秋冬无哉。

故君子视之如一。

乃克全四字之用也。

故乾之四象皆吉辞而用其则殊。

其义则有异也。

不然。

胡不直曰义而曰利。

不曰干。

而曰贞哉。

此曲辞之可味矣。

元从二人。

与仁同。

言气之始生。

唯人得之二者气之全也。

一陰一陽一已分。

一为一陽一。

二则成一陰一。

故元一陽一已含一陰一气。

乃一陽一之一陰一也。

若独一陽一不生。

不生不得谓之元。

人之生也。

受二气之中。

故人亦同仁。

仁之训生。

与元同而元又始也。

天下之生者、皆谓之仁。

天下之始生者、皆谓之元。

元者由仁出也。

如木生于果仁而为芽之初。

虽始生。

未见形于外至屯则见矣。

故元者始也。

上也其义通圆。

言气之全。

德之广。

用之大。

发之充盈。

能包举一切。

无不周至也。

故谓之圆。

圆则无方。

乾者天也。

天圆而德广。

普覆万物。

皆在其中。

故曰乾元虽言乾而义重在元字。

以乾之德首见也。

因元为天下大始。

万物皆在其后。

正如天为生化之本。

故曰乾元亦一太极也。

太极变而生化成。

其太极永存。

随生化不灭。

,是为天下大本。

或名之中。

乾元亦中也。

故乾元直贯全易各卦。

虽属不显。

仍在象中。

凡卦皆有太极。

有乾元、有中一也。

以卦象原出于是。

气数之所秉承。

生化之所主宰。

故曰大本。

神道寓焉。

神者、无方无形。

而无不在。

体物不遗也。

唯乾元显其德焉。

故天下万物皆自乾元始。

坤元成。

而坤元亦乾元所出也。

用有二极而体唯一元。

太极含两仪。

两仪一太极。

知大始之本于太一也。

故神曰太一。

凡此以下所生化。

所分合。

上下道器之别。

偏全形气之类。

莫不自太一出。

此圣人示人以生化之本。

天地之源。

而以太极定其极。

乾元名其元。

如溯水之源木之根。

而告人以所自出。

义一精一辞妙。

无过于是。

读者先识之也。

元亨者、始而能通。

生而能大。

为气之至盛至和者也。

夫天下之达用曰和。

以其出于中。

不失中也。

故谓之礼。

礼自仁出。

而以成其仁。

唯和乃能致之。

圣人制礼。

非以制人。

乃以和众。

唯和能安。

唯礼能和。

故曰礼之用和为贵。

以和为礼之本也。

礼之初。

出于诚。

成于敬。

齐于一。

止于中其德最盛。

其仪至美。

其用至大。

其道至通。

其义则为全生育一性一而正命。

以复于天者也。

故元之次为亨。

将以仁施为礼。

中出为和。

生成其大。

始继以通。

外则位育之功。

内则诚明之德。

大本以立。

大用以全。

天道以施。

人道以建。

则礼者、人道之所始也。

人之始为生。

生本于父母缘于夫妇。

夫妇为生之本。

此礼所造端焉。

夫妇者、道也。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和也。

道由一陰一陽一和、而后万物生。

人由夫妇和、而后人类生。

此生生之大本。

而天下之定序也。

故礼成以夫妇之和。

而道成以一陰一陽一之合。

天地之大。

犹不能外。

况其他乎。

故和而后盛。

盛而后亨。

亨以继元。

和以返中。

天人之道。

莫过于是。

故成始者天之道。

成终者、人之道。

人生自天。

而必归天。

故必履和蹈中。

以复其初。

此由乾爻象见之者也。

乾皆一陽一爻。

而有一陰一位。

一陽一与一陰一和。

乃成其用。

夫乾为始生。

坤为始成。

以一陽一生必待一陰一成也。

河图之数。

天一初生水。

而地六始成之。

此数之着也。

气之昭也。

末有独一陽一孤一陰一而有生成者。

故一陽一主生。

必得一陰一以成之。

成而后盛。

和而后成。

既盛且和。

斯为元亨。

元之用虽神。

不接于外。

必待物乃见其德。

元以亨大。

中以和成。

人情然也。

天道亦然。

在六十四卦已属后天人道为重。

必有交一合。

始见生化。

既有交一合。

斯有善恶。

故情必中节。

用必中度。

唯礼为贵。

唯和为本。

和以礼和亨以德亨。

故仁之施必礼也。

而元亨之义可知矣。

利贞者、自修之道也。

天道时行。

万物亨通。

天道时静。

万物利贞。

气有散敛。

数有消长。

道有动静。

德有广隘。

此天下之常也。

唯其始生。

求其亨达。

唯其既盛。

求其保持。

亨以太和。

天下共荣万物同丰。

继之者难。

故反求诸己。

持盈保泰。

唯在潜德。

守常应变。

唯在明时。

事有所宜。

物有所贵。

天地有异道。

日月有异行。

而况人物乎。

故德之明者。

必止于至善中和之至者。

必慎独以成于至诚。

至诚不二。

乃复于太极。

还于太初长保太和。

永得长生。

此内修之功。

为圣人立教之本也。

夫利者、有害存焉。

贞者、有一婬一在焉。

乐而忘忧。

骄而任情。

则利反为害。

贞反为一婬一。

以过度也。

和乃失矣。

失和则失中。

失中则忘生。

身之不保。

安能久亨。

故继元亨。

必明利贞之道。

则一性一情之学所以贵也。

乾之为道。

处天下至贵。

履天至尊。

行天下至安。

乐天下至乐。

万物所被。

万类所服。

万善所归。

万行所宜。

故其大、唯天则之。

唯圣君象之。

当其元亨之时。

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

德之至也。

道之至也。

而唯其盈之忧。

满之虑。

高不忘危,尊不忘卑。

得不忘失。

和不忘乱。

故独乾乾不息。

谦虚自下。

蔑其尊贵。

戒其情一欲。

以反于一性一命之正。

观于变化之门。

不失其中和。

不怙其明德。

不以覆万物为足。

不以生万物为荣。

高而能下。

贵而能贱。

悠然于礼义之内。

蔼然于仁智之中。

故能常保太和。

成其利贞。

此天道自然。

圣入所观。

气数自至。

君子所师。

非有为也。

盖德之大者。

愈远则愈求其反。

道之至者。

愈明则愈处于微。

唯至柔以行至刚。

极一陽一以俯极一陰一。

斯乃得其至中。

保其太和。

苟不如是。

则皆失之。

故天道有春夏生长。

即有秋冬收藏。

日正则斜。

月盈则阙。

气之至极必反。

物之至尽必变。

故元亨之后、必利贞。

而明明德之时。

必止至善也。

和贞者止至善也。

能止乃利。

能善乃贞。

止则情安。

善则一性一正。

此利贞为一性一情之学。

诚明之功。

无非长有其中和位育之功。

而永达其乾元生成之德耳。

故曰利者宜也。

贞者、正也。

言宜于时。

正其分也。

夫事之宜者曰义。

位之正者曰信。

唯义为大利。

以无不利也。

无私始无不利若少涉私。

则此利者。

彼之害。

此宜者。

彼所否。

安得谓之利乎。

故大利必本于义也。

唯信为至贞。

以至诚也。

诚则无不成。

若少涉于伪。

则己不成。

安能成一人。

人不成。

安能成物。

故至诚无不成。

而必本于信也。

义为时中之道。

信为抱一之德。

斯即天地不息不二之行。

圣人唯一精一唯一之训也。

故曰、和贞者一性一情也。

以其道变化。

正一性一命。

保合太和。

乃能利贞。

此天道之应于秋冬。

人道之见于义信。

而始终一贯。

本末不渝。

以成道达德者也。

天之秋杀冬藏。

正同其春生夏长。

且因其杀藏。

以成其生长之功。

苟无杀藏。

将安用其生长乎。

天道一也。

元亨利贞一道也。

皆相成相应者也。

故六爻寓其意焉。

无非二气升降消息为之也。

而辞出于象。

明象则辞自通。

熟于辞者、亦达于象。

斯在读者深求之耳。

彖曰: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乃统天。

云行雨施。

品物流行。

明终始。

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后天。

乾道变化。

各正一性一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

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

孔子《宣圣讲义》

易辞有彖与象之别。

皆当日所占繇辞。

为示卦爻之旨趣。

明气数之顺逆者。

虽成于后人。

实傅于前代。

盖有卦则有占。

有爻则有用。

有象则有意。

象之难释。

则附以言。

用之难尽。

则系以语。

为以垂政后世示范天下者也,故有彖以举全卦之义。

有象以揭一体之旨。

合则互通。

分则独用。

此各卦爻皆有是辞。

而乾尤着也。

夫彖亦象也。

言明卦象。

而指其所包之旨意。

测其气之所至。

数之所成。

而得其所为吉凶祸福。

关夫事物之宜否。

静动之异。

行藏之殊。

进退之违。

上下之别。

或奇或偶。

或因或革。

或有或无。

或生或化。

莫不依变以为占。

本用以明志,此皆有为之事。

故皆侧重于人道。

而立本于一性一情者也。

彖者端也。

本也。

陈列于首。

举其纲领。

而以见全卦之意。

定全体之用也。

故其辞统各爻。

赅内外。

合上下而言也。

象者详也。

别也。

列数于下。

而析其分部。

以见各爻象之志。

而明其变化之情也。

故其辞判异同、具本末别一性一情。

审时位而言也。

彖统括而简。

象分序而详。

二者必合观之。

方足见卦爻之常变。

明气数之出入。

而以窥天地之盈虚。

知一陰一陽一之消长。

为人事之准则也。

故其为用多重中爻。

其为言多属人道。

以易之为教。

固如是也。

夫易本末着辞于书。

迄文王始为定其例。

故彖象之辞。

虽出于古。

实集成于文王。

而易之名。

亦自文王始命也。

盖文王以前。

虽有卦爻。

而不为书。

虽有言辞。

而不着编。

故传虽久。

而无易之名。

此读辞必归功文王也。

吾因文王之志。

重为删加。

而录为传。

广其意。

申为释论。

而列为文言。

盖亦得于古人者也。

今讲彖象。

兼及文言各传。

先明所出。

以使后世知辞之所始。

并为绍述先圣易教之微义耳。

彖曰大哉乾元云云。

乃明之象。

而揭其德也。

夫乾之为象。

居天下之始。

为有生之首。

其德至大。

唯天当之。

而乾犹有初也。

虽为天下大始。

而有所始。

主天下大生。

而有自生。

如天之德而统天。

居位之尊。

而不限于位。

处时之先。

而不穷于时。

故有是象。

而为是辞。

其所谓初者。

以其得先天之气也。

是曰乾元。

乾乃卦名。

乾元则气之名。

乾为大始。

乾元则气之始。

乾为大生。

乾元则气之生。

故乾元为乾之初。

行乾之中。

履乾之位。

周乾之时。

而光可比儗者也。

故曰大哉乾元。

夫人之生有其一性一。

物之生有其灵。

天之覆也有其神。

地之载也有其一精一。

日月之照也。

有其光明。

则皆先天之气所凝。

而为生化之英。

运行之冥冥。

盖物不自生。

不自存。

必有为主持之。

而煦育之。

则元气是也。

元者、人也。

仁也。

如果之仁。

为生之一精一。

故名之元。

其义则原也。

本也。

首出庶物。

存一精一含明。

通道流德。

至纯至清。

斯谓之至中。

名之大一。

肇于无极。

成诸太极者也。

天地尚依是建立。

何况于人物乎。

故乾之中有乾元焉。

为万物所始生。

而统乎天之神。

夫乾之为物、纯一陽一也。

而乾元犹一陽一之一精一。

以既生也。

乃有其名。

故与坤元、同主生成。

坤元一陰一精一。

顺承有终。

乾元资始。

独接先天。

以太极之初。

元气浑沦。

独为一陽一也。

而两仪既分。

仍为一陽一精一。

故其德并坤。

其气且在乾先也。

以在天先。

乃克统天。

非有为而统之也。

乃天自此出耳。

天者在万物为首。

在元气犹后。

而元气则先后一贯。

始终永存。

不过乘乾以行。

因乾为用而已。

故称乾元而用九。

九即乾之大用。

元气亦用焉。

乾元无形有形。

无名有名。

无用有用。

凡乾之德。

即乾之功。

此统天而不离天也。

乾之为卦。

在全易之首。

为一气之始。

能主宰万物。

经纶天下。

以遂其生生之德者。

则赖乎此乾元也。

乾之功德。

自乾元出。

而卦之一精一神。

亦自乾元见也。

故彖辞第一语。

即曰太哉乾元。

明乾之真、在乎乾元。

而与乾元用九一语、始终本末。

俱示乾之为道。

与其用所在。

使天下知天之所成。

生之由来。

及夫全易卦爻之所出。

与其用之变化也。

乾主大生。

如云雨之生物。

物因以生。

因元气而成形。

因乾德而为用。

此天下生化之机所自流行、以生生不息也。

乾之为象。

象天之覆而无垠。

象道之生而无尽。

然有生则有死。

有始则有终。

此天之常。

道之则也。

唯乾能通死生。

贯终始。

以所自来。

还所自去。

仍一气之流行也。

其为神灵而光明。

为气清而飞腾。

为一精一纯而永凝。

为德章而日新。

故能成始成终。

以共乎天下生存。

此象之为大明而兼终始也。

大言其无比。

明言其至清。

终始言其充盈。

此所以谓之元也。

道至玄。

德至圆。

而功至全。

故纯粹之一精一。

清明之神。

德流世间。

道兼太极。

而达无尽。

如有尽、则非乾矣。

乾毁则尽矣。

故曰大明终始。

由卦之象具见者也。

以全卦纯乎其纯。

故称天而独大。

以其气纯乎一陽一。

故称一精一而独明。

以始自地下。

终于天上。

包括无尽。

首出庶物。

统天受气。

分道赋形。

品类成名。

含弘光大。

迄乎无穷。

故曰终始。

言其德本元气、包天地入物而终始也。

夫始有终。

终亦有始。

小之如一日一岁之循环。

大之如一人一物之生死。

其至也。

则天地成坏。

日月升沉。

皆此元气为之者。

如是克称终始。

若徒始而不知终。

仅终而不能始者。

皆气之簿。

德之偏也。

不足以当终始二字。

故不曰始终。

而曰终始者。

正以能终复始也。

唯元气能之。

乾之能也、以乾元也。

元则圆矣。

圆则全矣。

佛有圆顿之说。

既元气之德也。

唯人一性一当之。

夫乾之终始。

有其纪也。

德之流行。

有其度也。

纪度何在。

则六位也。

天地六一合也。

古今宇宙、六方也。

三才一陰一陽一、六位也。

故卦六爻。

而纪度见焉。

有位以立。

有时以行。

立则有守。

行则有功。

此有始有终。

而以生以存者也。

其道由六爻见。

其德由六爻明。

卦皆六位。

唯乾坤为纯。

故乾之六爻。

赅全用、而极其变。

成全德、而通其神。

此谓之六位时成也。

位有定。

而时有宜。

唯乾元处之至中。

行之至宜。

以其顺乎自然而无为也。

无为而无不为。

故曰时成即时中之德。

至诚之功也。

以六位皆一陽一。

本一精一纯之气。

行虚玄之地。

故曰六龙。

时字与上时字一义。

皆时之中。

时之宜也。

乘者、有所行也。

以乾元行六位而得时。

乃统天也。

御犹统也。

夫天非苍苍之言也。

括诸神功而言。

凡天之道。

皆乾之道。

天上下均在内。

以乾元出天之先。

入地之后。

天尚由其统御。

况其下者乎。

故乾元之气不可见。

由六位见之。

一陽一出于地。

升于天。

行乎六位。

包括上下,此乘六龙而御于天也。

亦卦爻自然之象。

有数可纪。

有度可度者也。

故辞如此。

,唯其六爻皆一陽一。

始称六龙。

一陽一者升、而亲乎上者。

其行也、必御于天。

此言爻气而见九之用。

亦明元气之因爻位行也。

一陽一行顺而上腾。

故龙出于地。

而登于天。

然后天、以天为极。

唯元气超天以外。

故六龙止于上九。

而乾元用九则无首也。

六爻至上己亢。

而乾元用九、转为大顺也。

可见天之德不尽。

元之用不穷。

能纯用乾元。

则天尚听命。

非六位所可拘也。

唯其无拘。

故成其大。

唯其大用。

故成其圆。

此乾元之德。

而寓象于爻。

其象之难尽者。

则申之于辞也。

乾以重一陽一而成六位。

一陽一之极则易变为一陰一。

乾之象必变为坤。

以其体一陽一。

其用必一陰一。

乾体纯一陽一。

其用必见于坤。

如日光、必映于月。

云之雨必着于土。

气之自然者也。

故乾象虽不变。

而主天下之变。

气虽末化。

而开天下之化。

以其处极位。

有极体。

遇时必变化也。

夫乾之变化。

非如他卦也。

他卦变化出于乾坤。

乾之变化无所出也。

无所出者。

言在后天为独尊大。

无所承也。

然无所承。

而有所本。

本于先天之气耳。

先天之气无名。

以气也。

先天也。

皆后天之名名之。

故无名。

无名而欲名之故曰道。

乾之所本道耳。

故乾之变化。

本于道。

道之变化。

自然者也。

无变而变。

无化而化。

虽有变化。

不见变化。

乾之重一陽一。

仍如故也。

极体极位。

仍如故也。

而变化者所见之用也。

故夏变而暑。

冬变而寒。

天如故也。

云化而雨。

气化而风。

天如故也。

日出而朝。

月出而夕。

天如故也。

雨少而旱。

雪多而水。

天如故也。

所变者皆见于用。

见于天之下。

物之上。

于天末尝变也。

而实主变化也。

故寒暑风雨、天道也。

朝夕旱冰、天道也。

自然而变。

自然而化。

天不自变化也。

故乾不变化而主变化。

本道以变化。

此所谓道变化也。

道变而变。

道化而化。

一变天下同变。

一化天下同化。

有生有气。

有名有物。

则皆随之变化。

而人为尤着也。

以人居天地之中。

当变化之冲。

凡天之变化。

必见于地。

故必先及人。

人亦随天道变化。

此生死之序。

夭寿之数。

穷通之殊。

智愚之判。

莫不随天道而定其分也。

然亦有其不变不化者存焉。

以受生而得其中气。

同于乾元之气也。

变化者、谓之命。

不变化者、谓之一性一。

一性一则体也。

命则用也。

天下有生之物。

无不有形神之分。

此既后天之定则也。

故曰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

形在外而主动。

神在中而主静。

以后天先形。

故一陰一在一陽一先。

二者合而生。

分而化唯入最明。

以其受于天地者最全也。

以其全。

则其见也着。

其存也明。

故天地之道。

由人可以候之。

天地之气。

由人可以测之。

不问其为形神。

为显隐也。

故乾之变化。

可徵于人身。

而见于人之一性一命。

一性一命固非人所独具。

而唯人最显耳。

夫一性一者、本天之道。

因神之用。

虚灵光明者也。

命者因地之质。

得形之全。

方正凝重者也。

而皆分于一道。

成于二气。

合之为生。

伪全身。

分之为上下。

为内外。

此与乾象同也。

故一性一不变而永存。

命随变而时化。

因天之常变。

而为人之一性一命。

则因乾之变化。

而可以正人之一性一命。

此气所流。

德所薄。

一贯者也。

夫受天地而生、而有一性一命。

曷为而有所正哉。

此圣入立教之微意。

而所以明人道也。

天至诚不二者也。

人则有诚不诚。

有二不二。

天道变而不失其常。

人则变而易失其常。

此因有物欲也。

一性一生情。

情生欲。

一性一生静。

情生动。

一性一隐情显。

一性一微情着。

故情恒夺一性一。

欲恒乱心。

此鉴于天之变。

而必有以正其心也。

正心在于人道之修持。

修而后诚,诚而后正。

故圣人为之立教。

而特着一正字也。

一性一命同源异流。

不正则失中和。

中者一性一之体。

天下之大本。

和者、情之用。

天下之达德。

中和者、一性一命之正也。

因乾道变化。

变面失其常。

则教人以致中和。

虽变不失其正。

虽变不失其正。

此立教之主旨。

而说易之第一义也。

故一性一命不得失于中和。

而变化不得违于道。

乾道如此。

人道亦如此。

人也者天之心也。

人不失中和。

则天不变。

虽寒暑不害。

风两不灾。

日月不蔽其明。

冰旱不伤于物。

中庸曰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非夸也。

实也。

实践之事。

本乎人一性一。

成乎人情。

自然而然者也。

故因乾之变化。

而推及人之正一性一命。

因人之正一性一命。

而归于保合太和。

保合太和耶致中和也。

夫中天下之本也。

不待于人。

唯和则独重人事。

以一性一者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纯乎无为。

而情则待于正。

此中庸以发而中节为和也。

发而中节。

不失其和。

乃复于中。

此所谓一性一命皆正而能保合太和者也。

和而曰太。

以其体天也。

故曰保合。

言人道中和。

以合天道中和。

天人同顺乃为太和。

此正一性一命之功。

而见于保太和以合乾道变化也。

天道者、天下所共也。

变化而人物随之。

人道者、人之行也。

其变化各见焉。

故正一性一命、必从自修始。

此所以谓各正一性一命。

言天道变化。

而人道诚正。

两者相应。

乃保合太和。

而后利贞。

利贞者、一性一情也。

以一性一情处变化而不失中和。

顺天道而能反求诸己。

此乾道人爻之首义。

在第三爻之辞。

乾惕之戒。

以明反复之道。

而后得利贞之吉也。

在天之变化。

而守中不易。

居和不二。

必有其道。

则反己复礼是也。

反而能复。

道在己身。

则长保元亨之福。

此慎惧之行。

孚利贞之义也。

利贞者天道之见于秋冬。

人事之当于隐遁。

以其能正一性一命。

和而不违于情。

中而不失其一性一。

乃利贞之道。

尽人以合天者也。

故因乾之四德。

而寓其教焉。

乾之四德、元亨利贞。

天之序也。

在人则先利贞、而后元亨。

以人道重在己也。

修己以成诚。

然后成一人成物。

修己以正心。

然后正人正国。

修己以全生。

然后安天下。

皆在己者也。

故自利贞始。

而乾九三爻即以乾惕元咎为训也。

苟不能乾惕以孚利贞。

人道不立。

徒任天之变化?则如万物之生死变化。

亳无自主。

展转消亡而已。

尚何以正一性一命保太和哉。

故人道必有与立。

而后可致中和之德。

成位育之功。

此利贞先于元亨也。

夫人者、三才之中。

天地之心。

气流德薄。

而为万物之灵。

故其为道合天地。

明造化。

上以同高明。

下以配博厚。

悠久无疆。

至诚不二。

然后内有其道。

外见其德。

内见一性一命之正以达利贞。

外致治平之功、以孚元亨。

而后人道以尽。

天道以明。

此在爻。

而以大人君子称也。

故象辞于利贞之后。

继以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之占。

即元亨继利贞而至也。

君之德也。

治之盛也。

非圣人孰能与于斯。

此乾言人道、必以君圣为象。

非徒位之尊也。

时之得也。

乃德之至也道之大也。

盖以合天道而能自修。

立入道而能顺天。

以一性一情之正。

成天地之中。

以中和之功。

成一人物之生者也。

乾道大生。

而人君象之。

此尧舜之事也。

故曰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而乾之彖辞。

实发大同之义。

祟揖让之制。

喻人以处乱君之世。

贵革命之举者也。

故此数语。

始于天。

而成于人。

本于自修。

而至于治平。

先于利贞。

而及于元亨。

明于处变。

而广于反正。

其义微而心言一精一。

意深而文宛。

非仅释。

而自见。

盖所取以为主者。

则三四人爻之象耳。

以明人道。

必本人爻。

三而反复。

四则乃革。

反复利贞之道。

乃革元亨之德。

反复一性一命之正中和之物。

乃革变化之时。

位育之道。

一内一外。

一显一隐。

一在乘时。

一在得位。

用异而体不殊也。

此道之所见。

乾之所为。

观各爻而自知也。

故文王着易、以见其志。

首揭之于此。

宜细推求之。

以探索易教之旨耳。

事之当于隐遁。

以其能正一性一命。

和而不违于情。

中而不失其一性一。

乃利贞之道。

尽人以合天者也。

故因乾之四德。

而寓其教焉。

乾之四德、元亨利贞。

天之序也。

在人则先利贞、而后元亨。

以人道重在己也。

修己以成诚。

然后成一人成物。

修己以正心。

然后正人正国。

修己以全生。

然后安天下。

皆在己者也。

故自利贞始。

而乾九三爻即以乾惕元咎为训也。

苟不能乾惕以孚利贞。

人道不立。

徒任天之变化?则如万物之生死变化。

亳无自主。

展转消亡而已。

尚何以正一性一命保太和哉。

故人道必有与立。

而后可致中和之德。

成位育之功。

此利贞先于元亨也。

夫人者、三才之中。

天地之心。

气流德薄。

而为万物之灵。

故其为道合天地。

明造化。

上以同高明。

下以配博厚。

悠久无疆。

至诚不二。

然后内有其道。

外见其德。

内见一性一命之正以达利贞。

外致治平之功、以孚元亨。

而后人道以尽。

天道以明。

此在爻。

而以大人君子称也。

故象辞于利贞之后。

继以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之占。

即元亨继利贞而至也。

君之德也。

治之盛也。

非圣人孰能与于斯。

此乾言人道、必以君圣为象。

非徒位之尊也。

时之得也。

乃德之至也道之大也。

盖以合天道而能自修。

立入道而能顺天。

以一性一情之正。

成天地之中。

以中和之功。

成一人物之生者也。

乾道大生。

而人君象之。

此尧舜之事也。

故曰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而乾之彖辞。

实发大同之义。

祟揖让之制。

喻人以处乱君之世。

贵革命之举者也。

故此数语。

始于天。

而成于人。

本于自修。

而至于治平。

先于利贞。

而及于元亨。

明于处变。

而广于反正。

其义微而心言一精一。

意深而文宛。

非仅释。

而自见。

盖所取以为主者。

则三四人爻之象耳。

以明人道。

必本人爻。

三而反复。

四则乃革。

反复利贞之道。

乃革元亨之德。

反复一性一命之正中和之物。

乃革变化之时。

位育之道。

一内一外。

一显一隐。

一在乘时。

一在得位。

用异而体不殊也。

此道之所见。

乾之所为。

观各爻而自知也。

故文王着易、以见其志。

首揭之于此。

宜细推求之。

以探索易教之旨耳。

《宗主附往》

天道不常而有常。

人事则常而无常。

故易卦只重三四两爻也。

以天地之气。

虚空往来。

无所是非善恶。

唯人在中。

乃受某感合耳。

如人事不能顺承。

则吉凶祸福见焉。

否则无所谓吉凶祸福见焉。

以无人则不生此吉凶祸福也。

唯人居中。

上通天一陽一。

下接地一陰一。

天它以交一陰一陽一以合。

后天事物。

乃生乃化。

一陰一陽一二气。

非不能背忤。

此通必有塞。

交必有离。

既有善、则有恶。

故有吉福自有不能背忤。

此通必有塞。

交必有离。

既有善。

则有恶。

故有吉福。

自有凶祸。

以在气交之中。

应气变之数。

皆人所致所承。

他物不过受人之影响耳。

正如一卦。

上五与初二四爻。

均藉三四二爻、而后通接其吉凶亦因之而后见。

若无中爻、则上下隔绝。

天地不交。

有何数可言耶。

此在后天之中。

一切变化。

皆在人事。

人事之如何。

一操一之人心。

人心之如何。

既在乎人欲。

故欲为天下大病。

而利害见焉。

利者害之偶。

有利则有害。

若求全利。

只有取义。

义亦利之别名。

唯义者无不利。

羲无不利、既无事不利。

以相宜也。

宜此宜彼、无不宜也。

以其至中至当。

无偏无私。

故无不宜。

故谓之义。

谓之大利。

若有一不宜,则非义非利。

乃为害矣。

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

今人不知义。

而妄求利。

利未得。

而害先至。

失人道之正。

而背天地之和。

乖一陰一陽一之时。

此所谓种祸根也。

天下唯平乃治。

故大学曰平天下。

非以力平之。

以心平之也。

心平者人已皆平。

无稍偏颇也。

果稍偏、则不平。

故天下之乱。

必由人心不平。

人心不平。

由政治不平。

不平则必争。

争则必乱。

此不待事见。

而可知其必至也。

未有由一已智力能平天下者。

况智力尚不足乎。

故求治。

恐去治远。

而离乱近矣。

在天宁何心耶。

视人之所为而已。

否则岂徒一人之吉凶祸福哉。

自来儒者。

言道之大原出于天。

与道家言天法逍。

二者异同。

实末明易辞人也。

彼为天。

而乾元统天。

同属。

其用不同。

即天法道之意也。

道在天先。

而由天出。

乾元在乾先。

而因乾用。

此自然之理。

气之所至。

非言语可争辨者也。

后天之中。

唯天独大。

而天亦有所出。

此老氏以帝之先象道也。

故太极亦有来处。

元气亦有先后。

能明此自明天道之所出也。

又曰。

此释象彖群。

犹未能详言。

然已发其大羲。

苟循是玩索之。

则不难得文王之微意。

此固懦家至一精一之羲。

历圣传薪之言。

此十六字尢详也。

中庸大学全由此出。

学者慎毋粗心读过。

《宏教附注》

彖辞。

成于文王。

述于周公。

而夫子订之。

其一字一语。

含义至深。

唯文王周公圣智所作。

以其时当囚辱之灾。

多忌讳之虑。

而易之一精一微。

有难明言者。

乃研练出之。

辞简而旨宏。

羲微而文着。

直为六经中至一精一文字。

非可以等闲视之。

盖卦爻固有象在。

苦于人之未达。

虽有受之于师。

却无笔之于册。

其粗浅者不待乎辞则己明。

其一精一微者。

则辞尚难尽意。

此传有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语也。

而文周乃苦心成之。

其旨极玄。

而文若淡然者。

诚以天道不易言也。

读者宜网心求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之象辞。

亦如彖、依卦象爻象而定其辞。

盖有卦象辞。

有爻象辞。

而加之以释文也。

,故于卦爻繇辞后。

加以象曰云云。

明其为释文也。

凡卦爻辞皆分列于其卦爻下。

唯乾坤二卦、统为一章。

此后人便于记诵。

求其贯通。

以接于文言耳。

非异例也。

故释象之文、与文言同列。

而其义仍互通。

即各爻辞。

仍本前繇辞而来。

不过演其义。

申其旨。

广其意耳。

故凡有彖曰、象曰。

皆后圣释卦爻之辞。

犹之文言也。

以卦爻虽虽着其辞。

言简意深。

人或难达。

特因所闻所见。

述其义于辞后。

而使读者有所贯通耳。

如乾之象辞。

即元亨利贞四宇。

面释之者、乃申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其下各爻皆然。

皆本辞中具有之羲?而演绎之。

以尽其意耳。

夫意微而辞短。

虽演绎之、尚有不尽。

故傅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以其不尽。

从而为之文言。

从而系之各傅。

无非为达圣入立教之旨。

明易卦包涵之义。

而以示天下后世。

标人道纲领。

此辞之不厌详。

而演之务求尽也。

夫易象固自天道始。

而易教则以人道先。

辞为教立。

文为人明。

故在卦爻象辞。

多包举天地人物、鬼神气数立论。

而于演辞。

则独重人事。

以易之用。

唯人主之。

而易之道。

唯人通之。

象既以人爻主其中。

辞亦以人道立其本。

此自古圣人之微意。

而于乾之象辞。

即首揭其例也。

乾之卦象。

元亨利贞。

天道之常。

而演辞自强不息。

则人道之本。

天人所以合。

即可于此见之也。

夫天行健三字、明示天道大本达德。

次即继以君子自强不息。

明示人道孚天之行。

即为人道之大本及其达德也。

由天以及人。

由天道以立人道。

此立教本旨。

中庸所以溯天命人道而定教之大则也。

此不独儒教之义。

凡教皆然。

而上古圣人即如此示其教。

以其所生。

返其所自。

成其所成。

而后人道以全。

此二语不独为释辞。

实为人道立则。

圣教立纲。

包括全易之辞。

溯源人生之本。

无过于此二语矣。

夫乾天下之至健者也。

以其出于先天。

成于纯一陽一。

清虚光明。

故为至刚。

凡天下之至刚。

必不拘于物。

天下之至一精一。

必不塞于明。

唯乾以纯粹之气。

得纯一之体。

不以物为形。

不以情为生。

乃能称为至刚。

行于至健。

唯天象之。

于物唯金象之。

金亦至刚而纯清。

至凝而光明。

即金刚石是其类也。

其体至坚而至一精一粹。

其化也至虚灵。

故象乎夭。

佛以之喻一性一。

即以其如乾之纯也。

天之体如是凝而虚。

坚而明。

故其行健。

能主物而不役于物。

能御情可不徇其情。

能用中而不执。

守和而不二。

故中庸比之至诚之德。

以其有高明悠久之道。

成不息不二之功。

此天之本体。

覆天下而不遗一物。

生万类而不穷。

化万类而不尽。

则皆由于健也。

健则至一性一、至诚、至一、至久至中和。

永古如斯。

生生不已。

唯乾如此、故卦象之。

唯天如此。

故卦名之。

唯象如此故辞着之。

而圣人则之。

此君子本其道以自勖其行。

而自强不息也。

君子者、成德之人也。

以其成一人之德。

而孚天行也。

君子本天之健。

以自强不息。

因其自强不息。

以孚天之健。

由天及人。

由人返天。

天人之道。

一于健。

一于自强不息也。

天之健也。

成其元亨利贞之常德。

人之自强不息也。

亦孚于元亨利贞之至德。

以其能合天行。

全天一性一。

以成其天道人道也。

人道由近及远。

由始至成。

天则远近无二。

始终不殊。

故元亨利贞。

无为而成。

人则必先自修、自励。

自惊惕。

自勤慎。

先求其利贞。

而后达于元亨。

故先必自强、而后不能息也。

夫天之德。

纯自然也。

天之道。

纯无为也。

而其健也。

不因乾惕不待谦卑。

故其行乎四德也至顺。

自成其序。

自守其位。

周流六虚。

终始不已。

唯君子取则焉。

而自求其行。

自成其德。

以自强不息。

此中有为有守。

有行有志。

非如天之自然无为也。

而其成也。

亦同于天之自然无为。

以其能全其生。

而返于天也。

人之生也。

生自天。

受天之命。

顾其成也。

必成全其天命。

而返复于天。

方谓之成。

方谓之成德君子。

圣人述易之乾。

而揭其义以教天下。

而以自强不息法天之健。

此其立人道。

垂至教之意。

深切着明矣。

故易卦首乾。

天下首天。

而天道首健。

人道首在自强不息。

此四字者、成德之本末。

作人之终始有此四字、始能副乾乏四德。

而孚天之健也。

故自强不息者、众行之基也。

一切德行、均由此成。

而自强其始也。

不息其成也。

自强者、反己克欲。

一精一修笃行之谓。

不息则至诚之功也。

唯天无息。

成其高明。

唯地无息。

成其博厚。

唯天地不息。

成其悠久之体。

遂其生成之德。

覆载之功。

人而不息,斯成德而达道。

全人以孚天矣。

不息之义大矣哉。

然其致之、则自强也。

以自强不退。

乃能达不息之域。

荀稍懈即息矣。

唯天之纯一不二。

纯道不纷。

故永不息。

唯文王纯德不回。

故亦不息。

此易之明于文王。

而乾之德。

即象文王之行也。

夫健之为言也。

不独至刚至坚。

物之健也。

其气必全。

人之健也、其行必圆。

以其纯而一精一也。

故君子法天之健。

必先自勖其德。

无德不得为健。

德之未醇。

不得为健。

若徒有勇有为。

有刚有守。

其为健之一耳。

非健之全也。

故凡物唯天称健。

诸卦唯乾称健。

以其气纯凝。

而道光明。

而神虚灵。

而德浑成。

而用见于生生。

为造化之主。

天下之神。

其施无垠。

其至无声。

其见无形。

唯人之一性一象之。

故一性一之德、健之行也。

曰义、曰仁、曰礼、曰信。

此人一性一之固有亦天之所以生万物、覆万物、化万物、成万物者。

而名之曰元亨利贞。

唯健乃有此四行。

唯四行乃充健之名。

以其四德全备四象全成。

无乏无阙。

圆融贯通。

是谓大生。

此天下之元气所凝。

真气所存。

至道所流。

至理所行。

以立天地。

而建日月。

亘古今。

主宰一切。

皆此健也。

皆此德也。

故人则焉。

两求其不息。

而称乎三才。

与覆载并德。

故中庸曰、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悠久元强。

以其至诚元息。

能永致中和之德。

故能育万物而位天地。

大而能化。

圣而能神。

能孚乾之象。

成健之行。

而备元亨利贞。

此自强不息之功。

即所以成元亨利贞之道。

充仁义礼信之一性一。

全其为人而成其生。

此君子之所名。

而大人同其称也。

在乾二五二爻。

均有大人之号。

三爻则为君子。

而彖辞释文、则君子大人并举之者。

其名异、其德同也。

由用言之。

则曰大人。

由体言之。

则曰君子。

由德及于外言之。

则曰大人。

由修返于内外言之。

则曰君子。

皆人类之所尊。

众望之所归。

道之所寄。

德之所成者也。

故唯爻屡称焉。

以其道德称也。

二五由位之得时。

道之得行。

德之得见。

故称大人。

三爻为自慎戒之时。

自勤劳之位。

宜自求成德。

自乐守道。

故称君子。

与此处自强不息之称君子。

同一义也。

君子举其自修。

大人见其德位。

二者一人也。

苟有其德位。

则君子亦大人也。

苟论其修持。

则大人亦君子也。

后人于此多末晓然。

以其异、而昧其同。

实非圣人立言之旨。

以易之辞、一字一语。

皆从象定。

从时位定。

从内外上下定之也。

非轻易为之者。

故读易辞、必深思之。

必求于象数。

必探于圣人之意。

而后可了然于其名辞之异同矣。

古人文字尚简。

宁好为出入哉。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一陽一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曰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孔子《宣圣讲义》

六爻气自下上。

循环往复。

周流不息。

而以位时别其用、上下分其数。

以过则失中。

不及则去中。

失与去、皆不当于位。

不宜于时。

故不一良于用。

不善其数。

故爻六。

而辞异占。

象一、而德异应。

一性一情各别。

主宾殊道虽借一陽一爻。

面爻之德不同。

上下皆。

而卦之用不一。

此固气之所至数之所成。

自然而然。

自致而至者也。

六爻之初在下。

下则潜伏不出于地面。

二始升于地。

三四当中位。

五当本位为极。

过五则失中。

故上为亢。

亢则飞越。

离于天矣。

故不当位。

此六爻之位有异。

用有殊。

德有差别。

道有长短。

以其皆一陽一爻。

一陽一者气之清也。

动而轻灵。

升而邈冥。

上下太空。

飞腾而潜形。

故名曰龙。

以其生于水。

而出于水。

飞于天。

而通于泉。

此一陽一气之自然。

为生机之最全。

故比之龙。

非真龙也。

凡易名龙。

皆指此气。

而乾独象之。

以虽生而末见形。

虽始而末成。

有而难名。

虚而有一精一。

乃象夫龙。

唯在乾之末合坤也。

夫乾纯一陽一、而有一陰一用。

气所凝、而有物之功。

其道甚神。

而可以名。

其德甚冥。

而为天下之一精一。

故比于龙焉。

以在爻也。

故不称天。

以在六爻之卦也、故不称一陽一。

以爻有一陰一陽一。

卦有上下。

就其用而称之。

非如三爻之乾也。

故六爻皆以龙言。

言龙即指一陽一也。

即指乾之物也。

不可泥此失彼。

初九一陽一在地下。

故日潜龙。

以不及位。

故勿用。

用见于位与时也。

无位则不遇时可知矣。

一陽一之用必时。

非时失用。

理之自然。

故天下寂然。

生机不萌。

潜藏之象也。

九二则一陽一已升。

故曰见龙。

见于外也。

此言龙自见。

非人见之。

以初出于地。

故曰在田。

田者地也。

不曰地两曰田者。

以非坤而有坤用。

盖二爻、坤之主位也。

田有水犹浅。

有土不深。

初升之一陽一不得大用。

其位使然。

九三为人爻。

当一陽一之时。

居卦之中。

顺天之道。

因地之利为成用之时。

而时贵中。

进贵渐。

守中不失。

则德日盛。

渐进不躁。

则业日大。

故龙可腾于空。

而为霖雨。

一陽一可发于物。

而为生化。

道之所适。

机之所宜。

唯君子必慎焉。

以其最顺也。

亨之象也。

亨顺易骄。

盛大难保。

必慎以处之。

乃不过于中和。

故朝乾夕惕。

敬慎将事。

则无咎。

无咎者、言不如是。

言不如是。

必有咎也。

此辞假谀。

故曰若。

以属人爻。

故专言人事。

言人而天道自见。

祸福之门。

吉凶之枢。

皆从人以喻天。

言天道不离人事。

而一陽一气至此为中正之时。

龙德至此、为活泼之地。

位时俱当。

灵用无垠。

德业有为。

过失易见。

此九三一爻。

为人道之始。

易教之基也。

慎敬之训。

大学诚意之功。

中庸中和之德。

莫异于是爻之辞。

则可知圣人教人之心。

一精一一危微之语。

皆本此爻、演绎而表见者也。

夫岂仅吉凶祸福之占哉。

而易道、非人不明,天地之道非人事不着。

天地以气数用。

人事以德业昭。

相应不差。

其兆如影。

此九三因一陽一爻一陽一位。

而兴慎敬之戒也。

夫一陽一极者、易为一陰一乘。

盛极者易为衰侵。

中则易偏。

圆则易缺。

此天道之序也。

而君子鉴焉。

故于此爻明着其辞。

隐寓为教。

其所谓修人道以率天。

明人事以立命。

彖所称正一性一命。

保太和。

前所释元亨之后。

利贞继之。

皆自此爻见其义也。

岂仅一爻辞之用己哉。

九四爻、以刚居柔。

亦人爻也。

刚处柔者、宜用柔。

一陽一履一陰一者、宜行一陰一。

故龙飞而不宜上天。

反跃在渊。

天高渊深。

天明弥暗。

去高明两入深暗。

此气之所使。

位之所宜。

时之所值。

以其善用。

故无咎。

然三四二爻。

皆在中而属人爻。

九三则以刚居刚。

失因应之宜。

易履危而启骄。

故宜敬慎。

以免于咎。

九四虽爻位刚柔相值。

而时不当。

过中正而近错乱。

易为蔽塞。

处和乐而企久远。

易启贪愀。

故宜卑以自牧。

而免于咎。

两爻皆重人事。

若任之。

则不免咎。

此由一陽一气发皇。

生机勃郁。

失中和之道。

近危逸之乡。

危则不能安居。

逸则不能进德。

上者宜下之。

过者宜复之。

以中正为归。

以和平为期。

方无咎也。

且一陽一者动而清高。

则易孤。

故好处一陰一。

龙者、生于水者也。

腾则易迷。

故好就渊。

以九三之盛。

则戒于危。

而使自反。

以正于一性一。

以九四之安。

则戒于逸。

而使自革。

以善其身。

此皆易教所自立。

圣人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孔子《宣圣讲义》易经一书《易经证释》乾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