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宣圣讲义》卦象。上坎下乾。为四《易经证释》需卦

易经证释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 需卦

易经证释

需卦

孔子《宣圣讲义》

卦象。

上坎下乾。

为四一陽一二一陰一卦。

一陽一多从一陰一。

以一陰一贵也。

一陰一先于一陽一。

所谓二君一民之象。

谓一陽一尊一陰一贱。

今尊者卑。

而贱者贲。

是反乎道。

而一陰一以少成贵也。

一陰一少而在先。

一陽一众而在后。

即君多民少之象。

君一陽一也。

民一陰一也。

上下之差也。

而非关乎卦位。

以卦之体言也。

卦以一陽一少为一陽一。

一陰一少为一陰一。

以少御众。

即以君御民之例。

然一陽一卦以一陽一爻之奇。

一陰一卦以一陰一爻之偶。

就三画卦言也。

若合之。

则恒反其一陰一陽一。

一陽一反成一陰一。

一陰一反成一陽一。

亦极则反也。

需上坎下乾、皆一陽一也。

而合成需。

反为一陰一卦。

乃因一陽一多一陰一少故也。

此虽就六画卦言。

而以八宫卦属论。

亦如是也。

需者、坤宫之卦。

游魂之气。

以坤游于乾也。

下之讼卦。

则乾宫之变。

而离宫之游魂。

以离气游于坎也。

故乾坤离坎。

四宫相通。

先后天之位同。

先后天之用变耳。

需以坎乾合。

曰水天需。

坎居乾外。

水在天上。

以水上天。

为云雨之象。

由地位辨也。

故需字上为雨。

乾天也。

天者覆下而四垂。

云随天覆。

下垂成雨。

故需字下从而。

而乃天字之形。

亦覆而下垂也。

古天字篆作。

其字形如卦象。

观字可知卦矣。

六爻。

二一陰一四一陽一。

初二三五皆一陽一,四上为一陰一。

内卦皆一陽一。

外二一陰一一一陽一。

由卦之本体言。

上下皆一陽一。

由其合言。

有纯一陽一与变一陽一之异。

坎为中男。

一陽一之变也。

以乾交坤所变也。

坎虽名一陽一。

而后天代坤。

故为变一陽一。

非如乾之纯一陽一也。

然上下相当。

先后天之位相对也。

以一陽一合一陽一。

而变相得。

故卦虽过。

而不失于中。

则由坎之上于乾,孚一陰一陽一交用之义也。

一陰一以上升。

一陽一以下降。

为正交之正。

如泰如既济是也。

泰以天交地。

既济以水加火。

皆得交用之正。

而成和也。

需亦如之。

乾犹离也。

坎犹坤也。

故需与明夷、与泰既济相似。

而讼与晋与否末济相类。

以乾坤离坎相交为和,相背为戾。

需与明夷。

犹不失其和。

若讼与晋则戾矣。

此因上下卦之序不同也。

而需者本与讼反。

与晋对。

反者为往来,对者为匹敌。

各不同也。

以坎与离、坤与乾、相对。

而坎乾、与乾坎相反也。

凡反者一卦之反。

如屯与蒙也。

需反为讼。

讼覆成需。

二卦只一卦耳。

以上下易也。

然上下既藉。

则德用不同。

其序已乖。

则分合乃别。

需与讼相差。

即在此反覆间也。

夫需之象。

一陽一多一陰一少。

一陽一急求一陰一。

与屯蒙相反,屯蒙皆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而需讼则二一陰一四一陽一。

亦恰相反。

故屯蒙为一陰一求一陽一。

而需讼则反是。

一陰一以少而难应一陽一求。

则有所求者必急。

急则必争。

故需后为讼。

需求也。

讼、争也。

而需之所以为求者。

以一陽一之所需也。

夫一陽一者、气也。

道也。

神也。

一陰一者、质也。

物也。

形也。

以多求少。

则求者切。

而供之者亦迫。

此需之所以为求也。

然人物之生。

所需之最近者。

莫过其生活所用也。

如饮食衣具居室之类。

其至切者、饮食也。

盖比人之初生。

他无所嗜。

唯欲一乳一拜。

物生亦然。

以所需关其生命也。

屯蒙其始生也。

则继之者。

生之所需。

故需次蒙。

而以见圣人全生之道也。

生者必有以全其生。

育者必有以成其育。

此圣人于民。

必先利用阜生也。

民若失其所需。

则安能生哉。

故需者求也。

一陽一求于一陰一。

明有求于物也。

物以济人之生。

成一人之养。

是物者。

天以生养人物者也。

百物皆然。

而有所需者。

有缓急之别而已。

以需者须也。

须者待也。

待其所急而于之。

顺其所欲而付之。

此需之为应乎求也。

而因象之见焉。

故反一陽一从一陰一。

因情辨物。

此需之道也。

圣人人情之至也。

不能矫情以生。

不能徇物以欲。

则有待于需道焉。

需者审所需需后而后与之。

辨所急而后待之。

不戾乎情。

不乖于一性一。

不忘于物。

不逞于欲。

是格物致知之道也。

需者格物之道。

讼者致知之道。

此大学始教也。

故大学言格物致知。

而及听讼也。

此教义一贯者也。

而后人多忽焉。

不研易象。

何以知其故哉。

象。

既以坎乾合成。

而皆得中。

是水天一气。

雨在空中之象也。

其所变化者。

有关夫兑与离。

二至四为兑。

三至五为离合之成睽。

以上下距也。

两在空而末及地。

亦相离也。

则有所盼望之意。

如早之望云霓也。

夫物之初生者。

唯苔与草。

而其所养者。

唯雨露与日光。

天生之以成物。

复与之以为养。

不外于日光雨露也。

无此则不生不养。

则无物。

是以物之所需者。

日光雨而己。

日光为一陽一。

乾也、离也。

雨露为变一陽一。

坎也、兑也,需象以二者合成。

纯取义于是。

而以见天之生养万物。

与物之待天以生与养。

全由乎一陽一气之和也。

以气化言。

乾一陽一化离一陰一。

坎一陽一含兑一陰一。

以一陽一变一陰一。

而成相得之物。

然一陽一者表也。

一陰一者内也。

一陰一未来也。

是一陽一有盼于一陰一。

而不能不侍之也。

如物之待日光雨露。

必因时而后得也。

有其一者。

末必兼其二。

有日光者。

则盼雨露。

多雨露者。

则盼日光。

皆不免于待。

因待成需。

因需成卦。

此圣人示人以生生之道。

而明乎生养之不可苟也。

天固生之养之。

而必有以调之。

不调、则生者反死。

养者反害。

如过浸则腐。

过旱则焦。

腐与焦者。

非不养也。

失其调也。

非不生也。

失其道也。

故曰中和者、天下之本也。

唯道乃中。

唯调乃和。

需也者中和之则也。

雨在天上。

则不失于浸。

日承水泽。

则不失于焦。

而万物皆以生以养。

以全以成。

不复负于天。

不复戾于道。

此需之所以为需也。

盖过者非需。

不及者非需。

过者太多。

不需而畏。

不及太少。

不需而怨。

畏者无羲。

怨者寡恩。

故仁义之道无过不及。

乃真需也。

不生者不需。

已死者不需。

生而未死。

乃诚相需。

故需者。

有必需之道焉。

有宜需之道焉。

有恰需之道焉。

以合中和是也。

此天下之本也。

生化之序也。

因乎二气之感。

依于两卦之合。

乃见需之义焉。

非徒以明夫吉凶。

察夫利害也。

就卦理言之。

凡物之所养所求者。

必因其所关重要。

而莫能自已。

乃不得不需之也。

如人之生。

食饮所需。

衣服所需。

居住所需。

生聚所需。

德业所需。

皆视其必要。

而后名之为需。

若可有可无者。

非需也。

不独不需。

或反拒之。

以其害于身心。

累于家国。

则不得名之需也。

如奢一靡一之嗜欲。

净夸之习尚。

邪僻之风。

奇巧之物。

诲一婬一诲盗之业。

诱一奸一诱恶之器。

所以害民德而损民生者。

惑民志而毒民命者。

皆不独不得为需。

且当屏弃勿近。

不独不得有需。

且当禁制与接。

此即节欲善养之道。

而中和之至。

一性一情之正。

夫人之所以立为道者。

即在此义。

果不需而需。

非需而需。

则乖夫易之需。

而人欲横流。

天理灭绝。

所谓生者杀之。

养者鸩之。

以速其生命。

而趋于死亡。

则天道已毁。

人道已断。

更何需之为。

此乖乎生养之厉灾也。

君子之所儆戒焉。

故于取本于乾。

欲人之朝乾夕惕。

而戒惧情一欲之害。

以保乎一性一命之正也。

取则于坎。

欲人之履险蹈危。

习坎阱而不陷。

指水示信。

知坎窞而有常以合乎中和。

而达于道德。

是、理以数着者也。

人之所以别于善恶者。

非生之殊。

乃习之异。

故习坎知险。

为一生之戒。

非一性一之差。

乃情之误。

故正一性一明乾。

为终身之忧。

乾惕以节其情。

而需以正。

坎险以比于欲。

而需不迷。

则需之道得。

而人之生全矣。

成己足以成一人。

成身足以成物。

则需道之推广。

即达人之功。

格物之业也。

物至知知。

人道所始。

岂仅养生已哉。

而无物不得其生。

无物不得其养。

不悖不害。

宁有他哉。

天下共生成需。

无一物之常所。

比诸乾元大生之德亦无让焉。

此需之为人物生养之正。

而天地生化之原也与。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孔子《宣圣讲义》

此彖辞。

明需之大用也。

需以有需而得名。

则其孚也宜矣。

孚信也。

合也。

相得而相应。

有和而有成。

乃其德之昭于外也。

盖需以坎合乾。

以云上天。

天水同气。

一陰一陽一相协。

虽一陽一众一陰一绌。

刚内柔外。

而情之相望。

志之相投。

乃成相需。

以称有孚。

是其效也。

有孚之象。

莫大于风泽中孚。

内一陰一外一陽一。

一陽一众一陰一少。

以一陽一包一陰一。

而相衔接。

是曰中孚。

言中之一陰一与外一陽一孚也。

今需之孚由于是。

一陰一下孚一陽一。

上下相抱。

一陽一上望一陰一。

内外相承。

故曰有孚。

言其有类中孚也。

然中孚。

孚之至也。

需以坎从乾。

非全孚也。

故日有焉。

以需之相需也。

非立和也。

有待于时。

非已孚也。

有至于孚。

孚者、必相抱相亲。

如鸟之孵一卵一也。

而需则待抱待亲。

故曰有孚。

气动而有阻。

位立而有待。

如云霓在望。

而雨泽之将濡也。

故有孚者明其必有合也。

夫以一陽一求一陰一。

以水之信。

应天之春。

春水相生。

万物群育。

则孚者。

天之所以化育万类也。

无一陽一不生。

无阭不一育。

生育之合。

乃需之用也。

以需之从乾变也。

乾主大生。

需以全之。

乾主大始。

需以育之。

此犹一乳一养其子。

培润其孙。

合之则生成。

分之则夭折。

故需之用。

从乾化也。

而因坎之阻于险。

羁以时。

故有待焉。

然德犹在也。

以克遂其生也。

故曰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光者元也。

元而见者曰光。

一陽一之昭也。

日之明也。

元一陽一本不见。

而光则可见焉。

曰光不曰元。

明其用之见也。

光亦似元字式。

以为元而非元也。

元则其体。

光则用也。

光亨犹元亨也。

以乾在后天易离。

而爻中又互离。

天以日明。

故以光亨称也。

贞吉者。

贞也而加以吉。

则贞德之用于事矣。

贞本赅吉也。

利涉大川者。

利也而非全利。

唯涉大川之利。

亦如坤利一牝一马之贞也。

此本乾之四德。

而大小殊。

内外异也。

乾上遇坎。

天而逢水。

故利涉大川。

以水天一气。

而德用同和也。

以利涉大川。

明水之利物。

虽有阻而不阻矣。

夫乾之为德全也。

而需则有限。

贞吉矣。

而利止于大川。

亨矣。

而元见于光。

则需之用己明矣。

以需者、应求而予之也。

生者养之。

形者育之。

非自生也。

非自形成也。

故德及于养育。

而不加于始。

不先于生成。

犹鸟之己有一卵一而孵之。

己有雏而一乳一哺之也。

其用生生之次。

成之既。

而其象为日光与雨露也。

日以暄之。

水以润之。

以遂其生。

培其成而己。

故称光以代元。

称涉大川以示利。

光者日之德。

一陽一之用。

川者水之德。

一陰一之用。

一陽一生一陰一成。

不外光热与润泽也,而需之所本者即此。

故四德虽具。

而功用则殊。

此固卦象所限也。

而辞尤申明之。

利涉大川。

固为润泽之功。

尚有舟楫之利。

固为浸溉之用。

尚有渠渎之宜。

盖水之用大矣。

如沟如池。

如江如海。

生物者所赖。

储物者亦有需。

养物者所宜。

防物者亦有益。

故水利之广。

不独为润物已也。

更有进者。

则天空云雨。

莫不蒸于川泽。

人生饮食。

莫不汲于泉源。

而以制火之灾。

生木之德。

平调燥湿。

防护城阙。

其利之多。

末可尽述。

则需之利涉大川者。

其为大利也乎。

川者流也。

川流不息。

上下皆见其利。

此云雨在天。

而应见于利涉也。

涉者相及也。

连接也。

度也而以利言者。

言利所及也,不独为渡舟之喻也。

以需之象。

固以水在天上。

则水之利。

当及天下。

非止于一川也。

此所以称四德之全。

而畧别其用也。

夫需之为道。

因一性一情之正。

嗜欲之宜。

而后见焉。

故曰需有孚。

光亨贞吉。

明其必本于贞正以为利。

必因乎中道以为亨。

而非中非正者。

不足用也。

反乎亨吉者。

则吝也。

凶也。

吝之不亨。

凶之弗吉。

人所知也。

而不由中正则吝凶。

人或昧焉。

盖末明需之道也。

以需者、情之见也。

欲之达也。

情见乎外。

欲达于物。

而后有需焉。

苟失中。

则情马而忘其一性一。

苟乖正。

则欲恣而害于身。

一性一则吾。

身害则凶。

此亨吉之与吝凶。

纯系乎中正之与否也。

辞曰、有孚光亨贞吉。

虽明需之德。

似于乾坤。

而示需之道。

却重于中正也。

有孚者中也。

贞者正也。

有中孚之道。

全贞正之行。

乃合亨吉之占。

否则戾矣。

故需之为需。

必先审其情一欲。

而辨于物好。

必先固其一性一德。

而察于是非。

必有孚而后光亨。

必克贞而后吉亨。

吉亨者。

天道也。

孚贞者。

人道也。

人道不至。

天道反常。

人道不违。

天道斯应。

诚以需之卦合乾与坎。

内刚外险也。

夫情之急者。

杀人勿恤。

欲之甚者。

暴天不惜。

故罪恶之成。

必因情一欲。

而咎殃之启。

必缘之启。

必缘物好。

为其生于情。

发于欲。

易邻于恶也。

设无以节之。

其害不胜言矣。

如水之溢也。

如火之焚也。

水溢乃倾堤。

火焚乃燎原。

其始也。

涓一涓之流。

灼灼之焰而己。

其终也。

不可遏止。

以挟其刚而行于险。

则其蹈危伏祸。

亦事势使之。

故彖辞曰光亨。

明其为火。

使之有光。

而勿燎物。

曰利涉。

明其为水。

使之克济。

而勿溺身。

此需之大用。

亦人生之大则也。

苟不以一性一约情。

以德却欲。

则中正既失。

祸殃无穷。

杀众以快其私。

毒物以穷其欲。

则天地生化之道绝。

而人物长育之道乖。

宁复有需之用哉。

《宗主附注》

人生于天地间。

其有身也。

与万物同。

而必有以养之育之。

以全其生。

此不易之理。

必然之数也。

若有生而不一育。

有身而无养。

不独无以全其生。

亦无以延其类。

譬诸小孩。

无父母保护一乳一哺。

衣服温凉鲜不夭拆。

小孩夭折。

何以延其宗。

人类灭绝。

何以位天地育万物。

则世界不几混沌欤。

故有生者必有养。

有养乃克全其生。

是生养之道。

一贯者也。

若养不至。

谓之无生亦可。

天地主生者也。

而亦主养。

生之养之。

天之道也。

人之事也。

取天之物。

而供其养。

是人事也。

故天生万物。

生养俱备。

而何生何养。

则待人之自择。

不独人也。

物之有知者亦然。

虎狼食肉。

鲑蚓饮泉。

各为其养。

而遂其生耳。

是养之于物。

亦不可一时缺。

唯人类尢贵其全焉。

以人贵于物也。

所谓全者。

不独刍豢悦口。

衣裳蔽身。

居有其居。

行有其道。

唯安唯适。

以生以养。

而又必有仁义之道。

忠信之德。

礼以序之。

乐以和之。

智以明之。

神以灵之。

则所以养其心者。

育其一精一气神者。

亦当求其备也。

是则人之所以为养者。

其所关不重欤。

易于屯蒙言生之初。

而以需志养之要。

需养人物。

以全初生。

其意固至切矣。

而学者或忽焉。

故夫子详述之。

此需之彖辞大旨。

皆以全生致养为本。

无谕养身养心。

养形养神。

总不可无养。

则名之需者。

亦足见其所需之甚也。

大哉需乎。

天地生化之原始。

人物绵延之枢机。

皆在此中矣。

又曰需之为养。

饮食一切。

凡有生者。

皆有需于养也。

至于人之为养。

除在需见其大概外。

以后各卦。

尚有分论之者。

如蒙之蒙以养正。

小畜大畜之育德成用。

皆其例也、而专言人之养者。

则在颐卦。

颐以养正为用。

与蒙同功。

而自求口实。

与噬嗑同义。

莫不通于需之用。

其关道德之修养。

一性一命之正。

情一欲之制。

则如履、如节、如咸恒。

如损益、如谦豫、各卦。

皆本乾正一性一命、合太和之义。

推而阐之。

以明夫养者。

而归结于既济焉。

既济巳成也。

言已达其养至于成耳。

若徒□体之养。

物欲之需。

则噬嗑之外。

如井鼎、如贲旅、各卦。

又莫不本于需养之义。

而着其要道焉。

此易之全体大用。

不外生成变化四字之推演。

生者成之。

有生必有养。

人本生物。

无时不求全其生。

则凡生之所需者。

何一不关人道。

亦何一不属易教。

此各卦再四论之。

不以为渎者。

实由养生之道。

无在不需耳。

今讲。

虽巳着其大纲。

望读者推而寻之。

以尽其养生之道。

而竟夫圣人教养之旨。

则易经一书、不虚读矣。

彖曰:需,有孚。

光亨,贞吉。

需也。

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

其义不困穷矣。

位乎天位,以中正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者也。

言需之辞。

有孚光亨贞吉之占。

乃由于需之能须也。

须则有时。

有待则有合。

有合则有得。

需以坎居乾上。

险在前也。

天在水中。

刚健而不陷。

坎虽险而先于乾。

是乾之动。

应险而行。

天以刚健而居水中。

水天一气。

是刚健而不陷。

水与天随行也。

以险在前。

而不为阻。

刚在中。

而不至陷。

则其义不困穷矣。

困者行有阻也。

穷者动而陷也。

今需以不阻不陷。

虽内刚外险。

得气之合。

为道之孚。

故不困穷。

需而不过乎物。

须而适应乎时求不出位。

待不违天。

则其所行必宜。

所为必成。

何困穷之虑哉。

然以需称者。

恒多患穷。

以须称者。

恒多忧困。

求之不得则穷。

待之失机则困。

此情理之常也。

而需之用则否。

为其不失中正。

而能以坎从乾。

以水位天。

天水相同。

乾坎合德。

此所谓位天位而正中也。

坎之中一陽一以从乾变。

乾之内健以应外险。

其位得中。

其用得正。

故能有孚。

而得光亨贞吉之占也。

此数句、皆释有孚光亨贞吉者也。

其利涉大川。

往有功也。

则释利涉一句。

言需辞所云、利涉大川。

明其行而不阻于险。

刚健而不陷于困穷。

故能往有功也。

功者。

用之成也。

需以水天合。

而气类之孚。

道应德谐。

如川之流。

而光亨之大。

贞吉之允。

两相契洽。

其用乃成。

故利涉大川。

明其所需之有得。

所往之有功也。

其道全在正中二字。

唯中乃利。

唯正乃通。

利以应时。

通以达道。

达道应时。

何功不立。

何求不遂。

此需辞之义。

全在乎正中也。

故过者、不及者。

皆非中正。

皆非利用。

此圣人勉人知所处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需象及其用也。

夫需者为养生也。

养生者。

生之不可少者而必得之。

乃名需焉。

人生之需。

首推饮食。

次则宴乐。

盖饮食以养其体。

宴乐以怡其情。

是人之大欲也。

人生而有身。

知而有情。

身一体必有养也,情好必有乐也。

虽圣人不免焉。

故名之需。

而象辞所谓君子以饮食宴乐者也。

此辞之所指。

含义甚广。

为水为雨。

为泉为云。

皆坎也。

视其所止而别之也。

在地曰水。

在空曰雨。

在山曰泉。

在天日云。

一物而四名。

且不止四也。

凡此类者。

皆得象焉。

以坎先乾。

则云天之象也。

夫天与云。

同其位也。

乾之与坎。

一上一下。

亦同其气。

故云天为需。

言同气相求。

同位相应。

此数之自然。

理之自至也。

天与云同。

气流德合。

则其相需也。

数理使然。

天不为生物之主乎。

无云雨以润泽之。

则不生。

天不为化物之宰乎。

无云雨以蒸湿之。

则不化。

生也必得水之养。

化也必得水之濡。

有日之暄也。

必得云之荫。

有风之燥也。

必得雨之溉。

是天之需于云。

而云亦因所需而需之。

则云不自成。

天之所化也。

故坤得乾而变坎。

土得水而蒸云。

亦相需以成也。

由天地之需。

而万物生化。

由人物之需。

而大道流行。

故以云上天而成象。

而君子则以饮食宴乐而成德也。

夫需之于人。

亦孔多矣。

独举饮食宴乐者。

谓情之不可止。

而欲之不可纵也。

情一性一之宜和。

而物好之宜审也。

饮食者。

情之所需。

身之养也。

宴乐者。

欲之所需。

一性一之和也。

人生必求其合道也。

故节欲以适情制以顺一性一。

一性一者正也。

中也。

以一性一主情。

中正之道也。

求者应之。

而不许奢。

待者予之,而不许汰。

发乎情者止乎礼。

发乎欲者、调乎乐。

礼乐者。

人道之始也。

中和之至也。

中以同于一性一。

和以正乎情。

情正而复于一性一。

则人道之成也。

故君子不弃饮食。

不废宴乐。

将因以调一情一性一也。

乾之刚健。

一性一之体也。

坎之险陷。

情之用也。

有乾在内。

则坎不为险。

有一性一在中。

则情不为害。

此君子因需而立饮食之礼。

制宴乐之乐也。

一陰一陽一相接。

刚柔相洽。

人事之和。

人道之正。

此天下之所以治也。

万物之所以生成也。

天地之所以位育也。

一道立而众善随之。

故君子不可不格物也。

物者。

所需之宾也。

主不害宾。

宾不毒主。

相安以生。

相乐以育。

则格物之至也。

格者。

明辨之而生成之。

各得其所。

而同乐夫天命也。

书所谓格于上下是也。

必有道焉以化之。

有德焉以怀之。

有典则焉以循历之。

有礼乐焉以鼓舞振作之。

是皆格物之事也。

故需象释文。

而举饮食宴乐。

明君子之行。

以孚亨贞之吉也。

既亨且吉而免于困穷。

复中以正。

而成其道德。

则饮食之不匮。

宴乐之有方。

又在言外矣。

需之大用。

在有需而不急。

有须而不退。

是谓得中。

是谓守分。

盖以刚行险。

以坚忍自持。

以一性一正情。

以节约自信。

故能行险不陷。

处动无阻。

徐以为进。

渐以为成。

不饱所欲。

则不蔽于物。

不侈所求。

则不罗于害。

此中正之德。

而能以道御物者也。

故需象辞。

申其义焉。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初九爻辞。

明需之所始也。

夫需非为人所独也。

而辞则多指人。

盖天道必藉人以明。

而需之用。

尤必待人事以着也。

郊者、旷远之地。

平坦之处。

人所履也。

所游行也。

所赖以护城郭也。

所备以便牧畜也。

所须在于农艺之事。

行旅之途。

交游之路。

瞻望之区。

有可为守。

有可为行。

有通达往来之宜。

有培植物产之利。

故为需之始也。

然曰郊。

而不曰野或他地者。

亦有义焉。

郊交也。

居间为交通者也。

有国郊焉。

有城郊焉。

皆有所交界也。

需者须也。

有所待而将行也。

行者。

自迩而远。

自平而升。

则需之始于郊也亦事理之宜也。

天道务广。

人道务平。

天道贵时。

人道贵久。

郊之广平而能久。

且利用时者也。

则需于郊者。

必利用恒。

恒久也。

恒久不变。

非城庐之易改。

非山谷之难登。

其势既平。

其用可久。

故利用恒者。

不独人事也。

天时地理所为也。

而恒久者。

即天道不息之义。

天道不息乃成其大。

人道不息。

乃成其利。

利用恒也。

无咎。

则知需之初爻。

即乾初九。

乾以行健不息。

故需初九亦利用恒。

利者、天之利也。

用恒者、人之力也。

因天之利。

加人之力。

则需之待时而进。

因利而利。

此人天之契也。

不独无咎矣。

而以初爻不关人道。

虽喻于人。

究非人事所及。

故云无咎。

以无功可言也。

需之始也。

非需之成。

则郊者。

亦非人之居也。

天道之见耳。

占此者。

当明其义。

诸卦皆然。

盖不动者也。

然恒之一子。

则人道所贵。

即乾之行健。

而君子以自强不息。

虽不动。

亦必有恒、恒而后无咎也。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常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以初九需之始。

不进而陷于险。

朋其难行。

而不犯之也。

利用恒久。

则有常行。

常以为德。

则无咎矣。

盖处需郊之道。

知难而不动。

以待时至。

不动而不失常。

以守其位。

则需之正也。

初九在下。

本非动时。

而所难者。

不动则怠。

不进则懈。

懈怠失常。

遂罹于咎。

故不犯难行。

贵乎用恒。

恒久自居。

其进以时。

此君子居易俟命之道也。

不为物役。

而不弃乎常情。

不为情累。

而不背乎中道。

物我相安。

情一性一自适。

无险阻之虑。

有恒久之心。

则遯居而不困穷。

出用而无损失。

行乎其素。

守乎其常。

居乎其安。

乐天知命者也。

准情酌理者也。

更何咎哉。

故初九需于郊。

谓示人以坦荡也。

告人以平安也。

其内怡然。

其外夷然。

其动易也。

其静广也。

此体乾之道。

而明天之命也。

乾以恒易知险。

天以大生不息。

故需初九以之。

需之九二。

则稍进矣。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九二爻辞也。

九二者、乾内卦之中也。

位正乎内。

其本不同。

故当前进。

沙者洲也。

水之近也。

而非水也。

沙在土石之间。

较土为坚。

较石为碎。

净洁之质。

琐细之体。

积于水旁。

隔于陆地。

此其为象。

异乎郊矣。

其用亦殊。

济水者所履焉。

汲泉者所至焉。

无物之繁。

而有皎洁之志。

无生之富。

而有摩荡之功。

则其为需。

必有故也。

夫沙洲也。

而不曰洲者。

以需九二之有行也。

行必取于动。

洲止而沙流。

故曰需于沙。

且沙字为水少。

明其爻象之应也。

需上为坎水也。

下之乾与上应。

而其爻则二与五为应也。

五在水中。

二则非水。

故曰少水。

此需于沙之义也。

沙既近水。

二至四爻。

互兑成泽。

泽亦水也。

兑为说言。

故曰小有言。

以沙之与水险。

其势若敌也。

而非真敌。

小有言。

为讼谤之义。

亦因互兑而成象也。

然需于沙者。

将涉水也。

乘乎刚者。

将以御险也。

得乎中位者。

不畏人之言。

行乎正道者。

不忧人之谤。

以其守于中正。

动于光明。

上下相孚。

静躁不过。

故虽小有书而终吉也。

不以讥而失志。

不以讼而憾人。

自居明洁之方。

而进乎澄清之地。

则或遭谤而终曰。

或被谗而终明。

故曰终吉。

以其席广大之见。

而怀皎洁之情。

经激砺之余。

而存浩穆之思也。

故辞比之需于沙。

而占终吉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最要在一衍字。

衍字就外形言。

以一行字而中含水字。

水作三点者。

流水之象。

而行字系彳之合,左右步也。

水在步旁为涉。

水在步中为衍。

皆行于水也。

就其义言。

衍者演也。

敷陈其事而演习之也。

衍者泛也。

泛泛同义。

推流播远。

而泛滥为波为涛。

为川为泽也。

故衍字皆含推广意。

如大衍之名。

以演天地之数也。

演衍本一字。

而衍则包宽广平远之义。

盖一则进。

一则远。

进以递推。

远以平流。

递推则愈演愈繁。

平流则愈放愈远。

故如水之泛漫也。

又如沙之推移也。

以九二之象。

居内卦之中。

为乾之正位。

天之中央也。

而上应九五之坎。

坎乾相从。

水天一色。

天则广大无垠。

水亦泛漫莫止。

而需之道用渐也。

不可骤进。

必如水之浸一润而平远。

以应天之广漠而清澄。

方为需之正用。

九二之需于沙。

恰取此义。

故名其行曰衍。

不曰行者。

以将及水。

不曰涉者。

以尚末至水也。

而沙者近乎水也。

下有水也。

故日衍。

言犹行水涉水也。

而曰衍在中者。

以虽行而非行也。

人之涉水者必以舟楫。

必以柎筏。

非自行也。

人行沙者。

亦有其具。

故曰衍在中。

言行于沙。

而如水之泛漫也。

在中者应中位也。

衍在中道。

不滞于沙也。

而且行且进。

且去且远也。

发乎中位。

而放乎中流。

目极无垠。

而视周无涯。

此需于沙之所为也。

然尚有说焉。

沙者随水所推移。

而洲者为流所委积。

既非如川之流也。

亦非如陆之峙也。

动中得静。

行中有止。

此衍之为称。

不独为行进也。

为平远也。

平沙无垠。

固比水之浩淼。

而推沙成岸。

又异水之回澜。

则在需沙之时。

当有进止自如之象。

在需沙之用。

当有动静无碍之怀。

盖以中御道。

以时制德。

时中者、可行则行。

可止则止。

可动则动。

可缓则缓。

无过于物也。

必顺乎情。

以正其一性一。

不役役于名。

不规规于利。

不争于毁誉。

不挟于喜怒。

坦然以自居。

洁焉以待物。

方为衍之正也。

不然则殆矣。

盖衍者无心之行。

若涉于想。

则反成愆。

愆字以有心为衍也。

故衍可也。

苟反其衍。

则变为愆。

衍者。

广大能容。

愆则执泥其是非矣。

衍者平净共见。

愆则委折其憎一爱一矣。

皆以有心无心别之。

故顺一性一者必戒于心念。

而制情者必淡于利名。

苟为衍进。

而不自恕。

则人将责其贪。

苟为衍动。

而不自检。

则人将责其妄。

于行如此。

为止亦然。

于动如此。

为静亦然。

处世之箴。

待物之监。

必慎于衍。

方克吉终也。

夫近水之势。

多流之地。

易移之方。

不稳之处。

其有谤也理所然也。

苟不明乎衍义。

而反招于愆尤。

则岂能得吉终乎。

此圣人示人道。

端在衍之一字也。

古道字作。

亦与衍字近似。

盖言人之行也。

而衍则水之行也。

水行而人法之。

是曰人道。

天一生水。

本之。

而其为后天生化之首。

则水之行。

即天道之一也。

天道推衍。

正如水之行。

而人效之。

其吉宜矣。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九三爻辞也。

以爻之过刚而地过险。

位之不当。

数之失中。

其情乃急。

其势岌岌。

故比之需于泥。

而有致寇至之祸也。

泥者泥而不通。

沾而不柔。

陷而不泽。

污而不流。

非所需而需之。

则其致寇至。

不亦宜乎。

夫需九三。

以刚居刚。

其邻为坎。

又属刚位。

上下皆刚而所应九五。

为险陷之地。

其所处第三爻。

为下卦之终。

居交际之地。

其势迫急。

其时艰危。

其数变易。

盖以极则变也。

进退所系。

内外所属。

乘刚不得中和。

居位而不得乎中。

此为危机所伏。

诟谇所召之爻。

故曰致寇至。

泥者异乎沙。

泥以水土之合。

非坚非輭。

易滞易陷。

而又近于水地势卑污。

又介于内外隔于陆岸。

所积秽浊。

故名曰泥。

以其易泥滞而不通也。

需至于泥。

其地尽矣。

前进则水。

势难久居比人处嫌疑之地。

召毁讦之灾。

有进退维难之苦也。

然所幸者。

需以乾在对。

内本刚德。

中元一陽一。

苟以君子处之。

不稍懈其朝夕惕之诚。

时遵于乾道变化。

各正一性一命之训。

保合太和以利贞。

则虽刚不易折。

虽险不易陷。

则以其守之有道。

行之有方。

而居危自慎。

居艰自敬。

仍能安闲却寇。

惕厉自保也。

象曰:需于沙,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

明圣人示象垂教之意。

而指人顺时避祸之道。

仍不外乾九三爻辞之旨也。

盖以需九三、虽需于泥而近水。

非即溺也。

虽自滞。

非即陷也。

其所谓灾者。

外来者也。

以坎在外也。

灾由外至。

非起于本身。

则犹有解救之道。

非自作孽之类。

则虽急不至大害。

虽不至全覆。

以我能自固。

终可抗御之也。

故处此时。

明夫寇之外来。

由于我之不德。

明夫外患之御。

必先内政之明。

君子不责人而责己。

而以敬慎致不败也。

以九三自需于泥。

而得召外寇。

实由我之不慎。

自陷于进退维谷之中。

非外寇之无因来犯也。

果明此理。

自惩于需泥之失。

而慎畏乎举足之间。

自鉴于招侮之道。

而敬戒乎措置之际。

则自我致寇。

亦自却之。

是敬慎不败之义也。

若处此危难。

而犹悍然不顾一切。

以刚愎从事。

不自警惕。

外寇日急。

己身不保。

则九三之灾。

实非九二小有言之比也。

故吉凶在人事。

而得失顺人谋。

君子处无过之地。

在顺时自全。

初不履险犯难。

而险难亦不为害。

盖其自处有道也。

自处之道。

即乾惕敬慎而已。

此爻为人爻之始。

故垂戒最切。

读者当细思之。

六一四:需于血。

出自一穴一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六一四爻辞也。

本爻已属外卦。

为一陰一爻一陰一位。

其数纯一陰一。

为险伤之象。

又异乎九三爻矣。

夫不时之需。

必罹其灾害。

以所动于欲。

徇于物。

竭其一精一神。

摇其一性一命。

则失中和之德。

违正顺之义。

乖清静之道。

丧利贞之行。

其祸不可胜言矣。

且需者,待物以用也。

不时、则物失正用。

需者、须地以处也。

非地则位失常居。

非正之用。

是杀伤也。

不常之居。

是陷阱也。

杀伤必见血。

陷阱乃地一穴一。

以此为需。

既险且伤。

更何免于夹害乎。

坎险卦也。

几事之险者皆属焉。

为易坠也。

九三居一陽一之极。

已成亢变之势。

而六一四继之以重险。

则前之在巅者而突而坠渊。

前之至明者。

忽而坠于冥。

前之需泥。

以处邻险。

故曰外灾。

今则陷一穴一。

以身试险。

故成血祸。

血之出也。

必以伤。

伤必以争。

需而愈迫。

物欲自戕其生。

则利我者反而害我。

益我者反而损我。

其不至于流血不止。

势所使也。

以不得需而仍需之。

无可需而竟需之。

需道既失。

不受需之灾。

难哉。

逞嗜好者。

嗜好以伤之。

纵一情一欲者。

情一欲以损之。

持刀杀自肥者。

物转杀之。

挽酬射禽自饫者。

禽转杀之。

以过分之需。

则转为灾害矣。

故君子贵乎中和。

不过于物。

过则非需之正。

正如割己肉以疗饥。

刺己血以止渴。

饥一渴之止。

宜由物之正用。

今失正用。

则所需者乃所不可需。

不能需。

乃为需于血矣。

血虽有人我之异。

物己之殊。

而为伤则同。

伤人物以为一身。

亦犹自伤。

则需于血者。

谓之杀身以为需亦可。

其惨酷之不仁。

乖乎人道。

则伤残之为需。

乖乎生理。

此不祥甚矣。

然孰为之哉。

需之者咎也。

处中和者。

必不过于物。

逞情一欲者。

必至杀其身。

故爻愈需愈下。

欲不可纵。

情不可徇。

有如此夫。

然需至血矣。

势迫事急。

两不相下。

争战之祸。

己无可免。

又异乎九三致寇。

只求敬慎。

仍不败也。

则在兹觤险之前。

要先备临机应变之智。

以期所伤者少。

所损者微。

则因时之宜。

顺地之利。

不自困于险。

速求出自一穴一也。

以六一四居坎下爻。

得九二之应。

所陷尚浅。

非无可出之途。

所遭虽危。

犹有出走之道。

故象辞示义。

明其救已往之失。

挽将败之方也。

易象以明天时为本。

经辞以指人事为先。

需六一四虽处险伤之地。

似成不免之夹。

而圣人则告人以挽救之方。

庶足以不困于天时。

不泥于气数。

所谓修道俟命是也。

夫险而不险。

危而不危。

居高不坠。

履深不溺者。

必仁人也。

修行之士。

超然物外。

无夷险之异志。

安危之存心。

自能处困而舒。

临难而免。

初无待乎智力也。

而在常人则有末能。

则唯有静以自责。

敬以自持。

朝乾尉惕。

以避灾谗。

俯心下气。

以远嫌。

则亦足逢凶化吉。

履险如夷。

此则圣人示教之大则也。

故需六一四险伤已见。

而犹有自免之途。

陷阱已成。

而犹获自出之道。

则以吉凶之由天者。

虽急而可为。

若人事之不臧。

动定失计。

则不独无可幸免。

且灾害之至。

有更甚焉。

诚以人居天地之中。

生息行止。

举与天道应。

善者得福。

恶者为殃。

灾由于天。

事兴于人。

人苟自定。

灾亦莫侵。

果毋违天逆时。

自免极凶大难。

如道路也。

有平坦者。

有荆榛者。

果自择焉。

亦不为害。

故人力足以济天时之穷也。

而其道在一顺字。

顺天应时而趋吉避凶也。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夫六一四辞曰出自一穴一。

即示人趋避之道也。

释文恐人末明。

复申之日。

顺以听也。

天命不可变。

人事犹可力。

则顺天听命者。

正有所为也。

盖处六一四需血之时。

前途大难。

举足将陷。

而幸所入末深。

犹有出灾之望。

则宜顺天之数以自反。

听时之变以求出。

果反而得出。

则虽伤不伤。

虽损不损。

以前后犹有光明之途在也。

需下卦初九九二。

外卦九五。

皆与六一四接应。

果终顺听。

不患无免灾之方。

则以诸爻皆一陽一。

有前后光明之象也。

物极易反。

数穷易疑。

苟察其所行之非。

而反于正大之路。

则一转移间。

不独免灾害。

且得贞吉矣。

故时者。

人所用也。

需者。

人所为也,人克自主。

不违天逆时。

不徇情过物。

则灾害自远。

而吉利在前矣。

故圣人诚人以顺听。

正同九三之敬慎不败也。

然究异乎九三者。

时更迫。

势更急也。

果不自反。

以求出一穴一。

则虽敬慎无益也。

盖顺字对逆言。

六一四一陰一行一陰一位。

原逆行也。

今日顺听。

必反其所行之逆。

而后至于光明。

必鉴于需血之非。

而后得入于一穴一。

此顺以听一语。

不只顺天听命。

无所事事之谓也。

既需血而入一穴一矣。

岂能徒顺听而无为乎。

言顺者、顺以正其先之逆也。

听者听以察乎后之光明也。

此有为也。

向来注此者。

多不明是义。

以其为顺其所行。

听其所为。

则误矣。

需者。

有所为也。

人之情正欲当。

不过乎物者。

需之道也。

则宜顺以听之。

人之情纵一欲多。

过乎物者。

需之失也。

则宜反以制之。

故顺以听者。

顺天以听于一性一也。

一性一命一也。

天一性一亦一也。

中和之道。

固如是也。

格物之道。

亦如是也。

凡经文末详。

而释文补之者。

皆为人道立教也。

需三四两爻之例尤明。

盖其一精一义。

即不过乎物。

而节情止欲。

就正于一性一命而已。

此本乾义也。

需以坎从乾。

故尤主是义。

六一四又坎初爻。

其宜反于乾也。

理所然也。

坎为人情。

乾为人一性一。

顺以听者。

即归情于一性一也。

圣人之学。

始终不离此义也。

需至于血。

情一动之极。

欲见于外。

故挽救之方。

唯有反而就正于一性一耳。

九五:需于酒食。

贞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九五爻辞也。

需以用之正。

时之宜。

位之当。

为需之要道。

人之所需最急者。

饮食宴乐。

以身之必需。

生之必备也。

故需者有分定也。

出分而需。

非需也。

奢也欲也。

唯分内之用为需。

故君子之需。

先定于饮食宴乐。

而九五爻辞。

需于酒食贞吉。

尤可见需道之正。

需德之中也。

夫酒食者、人生最初所需也。

无之、则不克生。

此所以为中正之道与德也。

酒食非以贪行也。

故虽必需。

而仍取贞吉之义。

不贞则不吉。

贞者、正也信也。

自洁以守。

自廉以持也。

在情一性一之交。

易失其持守。

而君子则以廉洁为本。

以正其情。

而信其行。

此所以为贞也。

不失其节也。

酒食者、情之所发也。

贞则发中节矣。

发而中节曰和。

返正于一性一曰中。

中和之德。

天下之达道也。

故曰贞吉。

以酒食而能贞吉。

足见人情之正者。

即一性一命之中也。

一性一命中正。

情一欲太和。

元气浑沦。

一陰一陽一燮理。

乃位育之功也。

而始于酒食焉。

君子发于微。

而至于大。

明于细。

而扩乎无垠。

此闱然日章费而隐之道也。

行止不外日用。

动定不出一性一情。

鱼跃鸢飞。

上下俱至。

造端至极。

远近同赅。

初无巨细之殊。

亦匪奇异之行。

故曰圣人本乎人事。

王道本乎人情。

人情之中。

人事之正。

大而天地化育。

小而饮食起居。

一以贯之。

不外中和二字。

此九五以需于酒食而贞吉也。

既贞以吉。

则失贞者自凶。

徇情逐物。

纵一欲失节。

其不贞之害。

可胜言哉。

九五一爻。

以坎之中同乾之正。

先后天之位相应。

天人间之德大同。

故有此贞吉之占也。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

言酒食而赅一切人情所发之事。

则均不可越乎中正之道。

而中正者。

乾之正一性一命保太和也。

有生之初。

不外乎此。

洎乎终身。

仍不离此。

此始终之道。

天下之大本与达德也。

人生不能无需。

情也。

需而不可失正。

一性一也。

因一性一制情谓之节。

以情归一性一谓之道。

故贞吉者。

道之成也。

德之至也。

不独人事之利也。

贞于一性一命。

乃至诚之功。

此传所谓贞夫一者也。

天地不二之道也。

大哉贞乎斯为吉矣。

上六:入于一穴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需上六爻辞也。

需之上六。

转而从一陰一。

以异于九三九五也。

而在六一四。

亦由一陽一之一陰一。

以得九五。

故所陷末深。

入一穴一仍出。

而上六则全坎之象。

已具而险阻之途已成。

故辞称入于一穴一。

以其陷于窞也。

然一陰一者逆行。

而贵能静顺。

处外而入于内。

行险而留于中。

则其所以自全者。

舍顺以敬外。

无他道也。

而需者有所待也。

己之不克自动。

则望他人之助。

此求友之情殷也。

上六以逆而返于九三九五。

则其友也。

友者一陽一也。

一陽一者其数三。

而爻又与三应。

故来客三人。

以非自动。

则来者必不速不召而至。

则其势易忤。

而以上六自陷于一穴一。

先以为抗。

则敬以待之。

顺以止之。

则虽不速。

犹可同处。

故在象以敬之为富。

夫敬者。

发于诚。

止于礼。

则客虽不速。

亦无相害之心。

此敬之终吉也。

一陰一者乐近一陽一。

一陽一者喜从一陰一。

上六以一陰一致一陽一。

一陽一不期自至。

此气之所合也。

而客者必有主。

来者必有居。

主虽不敌。

而不失其仪。

犹可亲也。

居虽非舒。

而不乱其序。

犹可留也。

故虽入一穴一。

而有不速客来。

虽在陷中。

而能以礼遇人。

以诚感人。

则其终吉。

可见其守位之道。

处逆之时。

初无尤也。

夫人事之最难者。

居高而忘危。

临难而忘祸。

嬉酣以招忌。

则在位者、必受其灾。

昏骏以贾祸。

则履险者、必重其患。

此皆君子所戒也。

处顺者、不自尊以陵人。

处逆者不自懈以恼人。

终始以乾惕自持。

行藏以戒惧自守。

则当时不遗怨毒。

失势不逢危难。

以有自全之道。

而无启衅之虞也。

需者有求者也。

求而不自检。

则必为情累。

求而不知足。

则必为物役。

故可求者。

戒贪以止谤。

不可求者。

戒妄以饬行。

以期无过于物。

而后保其中和之德。

处乎中正之地。

一性一情以正。

物我同休。

而后灾不为灾。

仇害以寡。

吉以终吉。

危难不生。

此不间处顺处逆。

皆得免于咎也。

非然者。

则吉亦凶矣。

利亦害矣。

贪而不厌。

则祸生肘腋。

困而不悔。

则敌处同舟。

此需之道亡。

而人事之失度也。

情一欲者不可灭。

而必以礼节之。

一性一道者不可遗。

而在以中正守持之。

不间其为吉凶也。

以上六之险阻困苦。

而犹得终吉之占者。

重在一敬字。

敬则吉矣。

故礼曰。

敬胜怠者吉。

而君子无时失其敬也。

庄敬日强。

乃全其生。

保其一性一。

此不易之理也。

故明人事之始。

而归于礼教。

唯礼以抒敬。

唯敬以全身。

此乾惕之训。

利贞之诚。

无非为圣人制礼之本旨也。

而礼必本于人情。

情必始于饮食。

此始终。

皆以酒食为喻也。

不速之客敬之者。

亦不外酒食宴乐耳。

以此款宾。

适孚所需。

情所生者。

终之以情。

此一贯之道。

而不离乎中正也。

象曰:不速之客来。

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

明其虽末当位。

末大失也。

则以能持之以敬。

感之以情。

则客来不失其所待。

而和生矣。

和者礼之用也。

上六之险而不险者。

得和之道。

成礼之用。

则不在位。

犹终吉也。

况在位者乎。

故需者吉凶所分。

安危所系。

果处之当。

自无他虞。

生全身安。

物我皆得所。

果不当者。

凶危立至。

此在乎格物之士。

善体易教。

而有以自全也。

需之反即讼。

欲求无讼。

必先行需之正。

而需虽以饮食为言。

实则包一切人情所生者。

由此达彼。

是在通道之君子。

《宗主附注》

天道大公。

而生化则有偏全。

以受气殊也。

在人则取弱肥强。

取败益胜。

视为固常。

谓天之厚人。

而生物以养之。

故嗜欲无度。

杀害不节。

以逞其欲。

而快其私。

岂道之当然哉。

然人既有身。

不能不食以养之。

衣以温之。

居住以安之。

男一女以慰之。

则有所侍于物。

以孚其情者。

实亦人生之常经也。

而圣人于此乃定其制焉。

以天生之物养天生之人。

以物生之质。

延人生之嗣。

而必期于不害。

致于不过。

人物各得其所。

以同生于天地之间。

是在乎格物之功。

亦即易所定之羲也。

失人取物以为养。

物亦藉人以养。

入取物以延嗣。

物亦藉人以育。

此两相需也。

不独人物相需。

物与物也、亦时相需。

凡能生息化育。

延绵不绝者。

皆有其所需也。

而需之名。

则必有一定之制。

不易之羲。

果为养而肄其贪惏。

为育而逞其情一欲。

困非需之正也。

不得为需。

此过乎物也。

礼曰、仁人不过乎物。

孝子不过乎物。

不过云者、中道也。

恰如所需而止也。

是先明物与人生。

物与物生。

而得其并育不害之道。

并存不仇之情。

是当上观于天。

俯察于地。

明于春生秋杀之理。

达于调虚剂盈之方。

而后知所需者。

唯何为正。

唯何为中。

而定其防。

制其用。

此则格物致知之义也。

故大学之教。

首以格致。

明其学为人也。

明人生之始也。

易之亦然。

需之前曰蒙。

蒙以养正。

小学之事也。

进于需。

则大学恪物之道。

进于讼。

则大学致知之功。

此古人立教一贯者也。

而需之第一要羲。

则在乎何者为需。

何者非需。

此则体不过物之旨也。

能明及此。

则格物之教。

可了然矣。

《宏教附往》

需讼反覆。

为懦家格致大则。

亦古人克欲制情第一工夫。

而后人多忽之。

是不明易教。

亦不知大学之教。

何以首格致。

而格致章、何以有听讼之文也。

圣人心传。

万古一贯。

于此可以见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证释》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孔子《宣圣讲义》卦象。上坎下乾。为四《易经证释》需卦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