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治心经》卷十五

治心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治心经

治心经 - 卷十五

治心经

卷十五

学养篇

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一分,如家财增一分,德业长一分,日积月累,终成“巨富”。

蒋介石说,曾国藩徒手搏天下,而士人影从,以学有根基,足以养业之故。

毛泽东说,欲动天下之人,先动天下之心,曾文正得大本大源,故愚于近人,独服之。

一胡一 林翼修订《兵书要略》,曾国藩苦研《读通鉴论》,皆以经世之学入手,以根基雄厚立足。

学养篇(上)

【原文】

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坐右为联语,以自箴云:“不为圣贤便为禽一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一温一 。

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

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

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一温一 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译解】

读书的志向在于,必须用刻苦勤勉的功夫,去了解品德高尚、志趣高远的先哲们留下的学问。

我的座右铭是一幅对联,是自己所做:“不为圣贤便为禽一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想到朱熹说过做学问好比熬肉,先必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一温一 。

我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也是从悟境得来。

偶尔用功,亦不过是兴趣来了而已。

就好比未开锅的汤,用慢火一温一 着,会愈煮愈不熟。

学养篇(中)

【原文】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译解】

我们只有增进道德、进修学业两件事靠得住。

增进道德,就是孝悌仁义;进修学业就是诗文书法。

这二件事由我自己把握,增进一尺我有一尺的收获,增进寸我有一寸的收获。

今天增进一分德业,就像积累了一升谷米一样;明天增长一分学业,如同积蓄了一文钱,这二件事齐头并进,一起增长,如同家产越来越多一样。

至于功名富贵,完全是命中注定,我们丝毫不能作主。

学养篇(下)

【原文】

古来圣哲名儒之所以彪炳宇宙者,无非由于文学、事功。

然文学则资质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

事功则运气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

惟是尽心养性,保全天之所以赋于我者。

若五事则完其肃、义、哲、谋、圣之量。

五伦则尽其亲、义、序、别、信之分。

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足;充无穿窬之心则义足。

此则人力主持可以自占七分。

人生著力之处,当自占七分者,黾勉求之,而于仅占三分之文学、事功,则姑置为缓图焉。

庶好名争胜之念可以少息,徇外为人之私可以日消乎?老年衰髦,百无一成。

书此聊自警。

【译解】

自古以来圣哲名儒在宇宙间光彩焕发的原因,无非是在文学、事功两个方面有成就。

然而文学,人的天资禀赋占它的七分,人的努力不过占三分;事功,则是运气占它的七分,人力也不过占三分。

只有尽心养性,保全天赋予我的这部分才是最现实的。

如果将肃、义、哲、谋、圣这五事尽量完备,将亲、义、序、别、信这五伦尽自己的情分,充满而没有想害人的心,那么就是仁足;充满而没有偷窃的心,那么就是义足。

这些都是人可以把握得了的,可以自占七分。

人生用力的地方,应当在这自占的七分,努力素求它,而对于仅占三分的文学、事功姑且搁置一下慢慢地实现它。

也许这样好名争胜的思想就可以稍微少一些,使外表为人处世的自私行为可以逐日消除了吧?我到了年老发衰的时候,还百事没有一件成功,书写出这些,权当用来自我警戒。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治心经》古代兵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治心经》卷十五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