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③。
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龋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①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
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
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
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
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
④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
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
⑥箪:盛饭的竹筐。
食:饭。
浆:米酒。
⑦运:转。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
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
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
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
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
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
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
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
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
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读解】
孟子在这里的表态非常谨慎,两种选择都摆给齐宣王了,任你自己去选择。
用我们今天的看法,有点摸棱两可。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还是可以发现,孟子其实是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的。
因为他已经说过,如果占领燕国而使燕国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
而他又明明知道,当齐国的军队进入燕国时,燕国的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怎么不高兴呢?所以,他的倾向一性一意见还是有的,只不过说得很谨慎罢了。
毕竟,这是牵涉到战争的大事啊,而儒者在通常情况下是反对战争的。
不过,我们看《战国策.燕策》的记载,孟子可就说得是不是这样含含糊糊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这也可以证明孟子是主张齐宣王占领燕国的。
大概史书所记没有忌讳,而作为经书的《孟子》所记为圣者讳,作了润饰,因而显得含糊而谨慎,这也是可能的罢。
问题并不在于怎么记,倒是在于,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孟子,怎么会去支持齐宣王进占燕国呢?要知道,这不仅有侵略之嫌,而且还是趁火打劫啊!
原来,作为亚圣人,孟子与圣人孔子一样,并不是死搬教条,抱缺守残的书呆子,而是具有非常灵活的通权达变思想。
因为他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反对齐宣王的占领军去进驻。
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进驻。
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解放他们,就是仁意之师。
何况,他也说得很清楚,如果齐国的军队进驻以后反倒使燕国百姓的“水益深,火益热”,那也是不行的(这在下面一章得到了证实)!
所以,孟子也并不是一味反对战争,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战争,他也是支持的。
这种权变的思想,正如前几章齐宣王说自己有好勇、贪财、好色等等一毛一病,他都说没有关系一样,是以“民本”为原则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