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孟子》不为与不能

孟子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孟子

孟子 - 不为与不能

孟子

不为与不能

【原文】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⑹’,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⑻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一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一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⑼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⑽,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⑾。

天下可运于掌⑿。

《诗》云⒀:‘刑于寡妻⒁,至于兄弟,以御⒂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一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抑⒄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⒅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

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注释】

⑴说:同“悦”。

⑵《诗》云:引自《诗经.小雅.巧言》。

⑶忖度:猜测,揣想。

⑷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⑸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⑹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

⑺舆:车子。

薪:木柴。

⑻许:赞许,同意。

⑼形:情况,状况。

⑽太山:泰山。

北海:渤海。

⑾老吾老幼吾幼:第一个“老”和“幼”都作动词用,老:尊敬;幼:一爱一护。

⑿运于掌:在手心里运转,比喻治理天下很容易。

⒀《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大雅.思齐》。

⒁刑:同“型”,指树立榜样,做示范。

寡妻:国君的正妻。

⒂御:治理。

⒃权:本指秤锤,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物。

⒄抑:选择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⒅构怨:结怨,构成仇恨。

【译文】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

’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

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麽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倒是您老人家这麽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

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麽理解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一毛一;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一毛一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

’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

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麽呢?一根羽一毛一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麽区别呢?”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真的做不到。

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一爱一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一爱一护别人的孩子。

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

’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

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施及老百姓,偏偏是为什麽呢?

“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什麽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大王您请考虑考虑吧!难道真要发动全国军队,是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别的国家结下仇怨,这样您的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我为什麽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最大愿望埃”

【读解】

孟子关于“君子远庖厨”的一番心理分析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就像我们去看医生而被诊断准确了病症了一样,于我心有戚器焉对医生悠然而生亲切之感,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这一会,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宣王亲口对此加以否定,然后把宣王自己的做法加上去:“恩足以几禽一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这样便轻而易举地使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

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

“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

说到底,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朝这方面想,有没有这样一种一精一神。

孟子的这一段分析,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一毛一泽一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中那一段著名的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一精一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今天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事情,都是愿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

比如说为老年人让座,不要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的确都是“为长者折枝”举手之劳,而不是要你“挟太山以超北海”,做《封神演义》里的英雄。

但我们就是生一性一懒惰,又缺乏“这点一精一神”,所以老是要去强坐,要随地吐痰,要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没有想清楚“不为”与“不能”的道理。

说到这里,是不是值得我们在生活小事上多加反省,多一点“为长者折枝”的一精一神呢?

回到孟子的话题上来,在讲清楚了“不为”与“不能”的问题后,他又一次施展出心理学方面的本事,对齐宣王来了一番政治行为心理学的开导,这就是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

说到底,这一方面合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立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另一方面也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可运于掌”还有什麽不能统一的呢?

说完正题以后,孟子引用格言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希望齐宣王好好考虑,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而最后还以“霸道”的做法、军国主义者的行为来加以反衬,刺激齐宣王一逼一他作出唯一正确的选择——实行仁政,推行以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

孟子在这里的做法,是由物理一性一的逻辑真理推及人的心理,要求齐宣王反躬自省,认识自己。

我们在《论语》里已经知道,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不过,我们在这里突然想到的却是,认识自己固然需要自省,认识他人不是更需要权衡度量吗?俗话说:“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

谁能够造出这权衡度量人心的公平秤和标准尺子呢?让.保尔.萨特说:“他人就是你的地狱。”

谁又能够知道“地狱”的长短轻重呢?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孟子》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孟子》不为与不能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