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道德经释义》二十九

道德经释义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 二十九

道德经释义

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取”:治理。

“为”:强作妄为。

不得已,是因任万物之自然,不敢于物先,迫而后动的,不得不这样作的意思。

将要治理天下这件事,据我看来应当以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能肆意强作,背理妄为。

如汤武取天下,并非汤武侥幸恃强,僭分骄肆,贪功取胜,为荣贵而图享乐。

而是因桀纣失道离德,涂炭生灵,民不聊生,在不得巳的情况下才取治天下。

孟子曰:“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

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巳矣。

所谓能如此深得民心者,皆因“不得已”而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神器”,是指天道人心。

“为”,是任意强行。

“执”,是把持的意思。

天下的生灵与万民,皆有情感和意识,而非死物固体,最为灵感。

所以,治国者不敢有丝毫侥幸强为的举动。

倘若有背理徇私,强作妄为之举,就违背了生灵的自然之十性十,即有感应。

如此,不但不能治理,反而愈治愈乱。

事物是不断地在大道中运化的。

如天道的运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专执一方,固守一隅,把持愈紧,反而愈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行”是行之于前。

“随”是随之于后。

“嘘”是十温十暖。

“吹”是寒凉。

“强”是刚强。

“羸”是劣弱。

“载”是安载。

"隳"是危殆。

此段是进一步申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

若不顺任自然,而强行妄为,欲侥幸强行于前,那有随之于后者,必厌而弃之,侥幸前行者不能久执,又因此反之于后。

我欲嘘而十温十暖,寒凉者必厌而弃之,有意的十温十暖,又因此不能固守。

我欲刚强于物者,羸弱者必厌而弃之。

人为的刚强又因此不能久持。

我欲安载于物者,危殆者必厌而弃之,有为的安载不能久在,又反之于危殆。

由此,可以说明强行强为的前行、十温十暖、刚强、安载是扰物之十性十,乱人之德的。

也说明强行执持,不但不能固守,反而会变为后随、寒凉、羸弱、危殆。

万物皆因自十性十,各随其形,适其所用,咸自然也。

如十陽十性十物刚燥,善行于前,十陰十性十物柔静,好随从于后,狮、象居于热带而喜十温十暖,北极熊生于寒带而好凉冷,虎豹十性十烈好强而刚戾,羚羊十性十柔喜静而慈善,牛马体重喜安处于平地,猿猴体轻好玩在树梢。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是过分。

“奢”,是过费不节。

“泰”,是平安无扰。

体现自然之道的圣人,深知宫中多怨女,世上多旷男, 一人贪货利,众人遭贫穷,泰然享豪华,万民有祸殃。

所以不贪求分外的声色,而能抛弃不义的货利,不贪过分的豪华,循自然,务真诚,守本分,顺天道,附人情,故无败失之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道德经释义》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道德经释义》二十九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