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下论《先进》第十一篇已经讲完了,这是对于上《论语别裁》颜渊第十二

论语别裁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 - 颜渊第十二

论语别裁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下论《先进》第十一篇已经讲完了,这是对于上论的《学而》——个人的内养,《为政》——个人发挥到外用的一些事实的注解。

现在孔子思想的一个大问题来了。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一段对于仁的研究,是孔子思想的中心。

我们先从文字方面讨论。

颜渊问孔子什么叫做仁,由这句话我们就想到,《里仁》这一篇不都讲的仁吗?在讲上论《里仁》时,已经说过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以后慢慢研究。

现在到了“以后”这个地方了。

《里仁》篇里的仁,讲仁的体、仁的用、仁的现象。

有时讲仁的思想,有时讲仁的待人处世,各个不同。

现在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提出来的一个总问:“什么是仁?”

要求为仁下一个定义。

孔子说,克己复礼叫做仁。

照字面讲就是这样。

从前在私塾里读古书,老师就这么解释了,不许再问,现在再照过去的读书方法解释下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说只要有一天做到克己复礼的功夫,全世界都归到仁的境界里去。

下面引申下去“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就在你自己的身心上,并不是靠外来的。

字面的意思,我们这样解释了,这是“依文解义”的解释。

“依文解义”是佛学里禅宗的话,全句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意思是说,如果看佛经,只照文字去理解佛学的思想,那么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都要说:“冤枉呀!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呀!”换句话说,我们读书,要通过语意,要透过语意,要透过语文内涵的意义,找出思想、道理的真谛,这才叫学问。

仅仅文字会了,文章写得好,不一定就是学问。

我们作进一步的讨论: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历代以来的解释很多,尤其宋儒——理学家,专讲这个“仁”。

不过在我个人的看法,宋儒理学家们所讲那一套“仁”的理论,已经不是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了。

左边偷了佛家的,右边偷了道家老庄的,尤其偷了老子的更多,然后融会一下据为己有。

等于偷来的衣服,洗过一次穿在自己的身上,说是自己的衣服,这种作风实在令人为之气短。

宋儒天天讲要“诚”,要“敬”,我认为他们作学问的基本态度上就违反了这两点,既不诚,又不敬。

假如坦然的说这是借别家的思想来讲的,这又有什么错?而且也并不妨碍他们的学问。

譬如今天说借了西方或法国某一政治家或哲学家的思想来解说一个问题,也没有错呀,为什么借了人家的思想,还要骂人家?就像现在有些小偷,拿了人家的钱还要杀人家,这成什么话呢?这还叫“诚敬”之道吗?所以宋儒解释的仁,还是有问题。

再其次我们提过的,韩愈解释的“仁”为“博一爱一之谓仁”。

后世有些人误解了,认为这就是孔子的思想,仁就是博一爱一。

其实汉武帝时公孙弘先说过仁就是一爱一。

正式定义“博一爱一之谓仁”,这是韩愈的思想,韩愈是研究墨子的专家。

“兼一爱一”之说,墨子看得很重要,可以说是墨家的思想,如严格的讲学术思想,就不要搞错了,否则就是笑话。

所以学问可以欺骗所有的瞎子,没有办法欺骗一个有眼睛的人,学术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东西。

另外,到了满清末年,“戊戌政变”中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中有一本书叫《仁学》,恐怕单行本很少看到。

但现在市面发行的《谭浏陽全集》这部书里,有《仁学》的全部内容。

其实《仁学》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从宋儒的理学入手,来讨论孔门的学问。

这些,我们作了大概的介绍以后,现在回转来,再来研究这个“仁”的本身。

颜回问“仁”,孔子答复他“克己复礼”就是仁。

什么是“克己”呢?以现代话来讲,“心理的净化”就是“克己”。

今天有个同学,他也听了我多年课,要去美国了,中午来辞行,谈到这个问题,他问要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

他的烦恼就是思想不停。

怎么样做到经常不想,那是不可能的事,人不能不想,我说有一点可以随时做得到的,就叫“想而不住”,这是禅学的境界了。

大家这里要特别注意:譬如现在我在讲话,诸位在听话,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生理作用,配合心理感受,好几样都在用了——眼睛在看着,耳朵在听着,坐在椅子上舒不舒服,空气的冷暖,都感觉到,内在还有个东西,思想一个一个接连着。

我们的思想像流水一样,一个一浪一头过去了,又来,又过了,又来了,一直这样的,而且在中间还会岔上很多的乱想。

但是回想一下,这许许多多的思想,没一个存在。

譬如我们说“克己复礼”,这句话就是一个思想,这个念头过去了以后,我们再讲“克己复礼”,但已经不是第一个,而是第二个思想了,再讲一个“克己复礼”,又是第三个思想了。

也就是我们讲过的,等于我们看到一股流水在流,表面上我们是看到一股流水。

而它一直在流,但第一眼看到的那个一浪一头早过去了,不断的有个一浪一头在眼前,可是它是由后面不断地涌上来的。

我们看电灯,好像这个亮光是一直存在的,但实际上这亮光是不断的消散,而新的亮光不断的补上来。

我们的思想、心理作用也是一样,我们好像是总有思想存在。

实际上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思想:前面的思想过去了,后面的思想还没有来,现在的思想当我们讲“现在”的时候,这个思想又已经过去了。

静的修养

好了,这个道理我们了解了,所以对于思想,我们不要去控制它,譬如说我们想静下来,脑子里在想“我最好静下来”,这反而又多了一个念头,所以最好不要去作“我最好静下来”的想法。

许多人学佛、学道、打坐、练功夫,有意要把心静下来,这心怎么能静?有的两一腿盘起来,闭眉闭眼,不言不语,耍把戏一样,这也可以,但不是真正“静”的境界。

对生理的帮助则有之,如说这就是静,那就不通的。

这样坐在那里,心里的乱想会更多,这不是真正的“静”。

所谓“真正的静”,要有高度的修养,如前面所说,一面批改公文,一面听取报告,处理急务,日理万机的情形下,而心境始终是宁静的。

我们要想作到这一步修养,就先要认识自己的心理,思想是这样不断的过去,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就可以做一个体会,我们对于前面过去的思想不理它,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譬如我们所有的痛苦烦恼在哪里?我们往往知道是无法挽回的,但硬是想要把它拉回来。

所谓后悔,就是已经过去了的,想把它抓回来。

对于未来的,又何必去想它?有人说我走路很快,我说我这个人“懒得用心”,譬如我出门到这里来,目标是恒庐,就直往恒庐来,路上的事就不去管它,不去想它。

可是许多人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可想得多了。

假使能够不去想它,心理上永远保持这分宁静,心理就健康了,生理也自然健康了,这是必然的医学道理。

现在再回来说本题,我们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不去管,单说现在的,“现在”也没有,我们说一声“现在”,这“现在”就马上过去了。

慢慢从这一面去体会,永远保持心境的安宁,这一个平静的心境,一直平静到甚至于今天被敌人抓住了要槍毙,下一个节目是什么?一颗子弹这里进去那边出来,一定倒下去,完了嘛!它还没有来,何必去怕?它来了,就是这么回事,怕也没有用,又何必去怕?现在还乐得享受,清静一点。

所以古代许多大臣、忠臣,如文天祥的从容就义,就是如此,在文天祥的传记里就看到他有这种修养。

他在被执以后,路上遇到一位老师,不知是道家的人物或是佛家的人物,他没有讲。

只在他遗集中一首诗前面的序言中说,碰到一个异人,传他一个“大光明法”(这是佛家的东西)。

因此,当时他就把生死看开了。

读了这传记,才知道怪不得文天祥有这样高的修养,他是从此之后,就把生死观念,完全看开了。

如拿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说,他得了道,有了功夫,对于肉一体的生死,不当一回事了,但这有什么稀奇?没什么稀奇,就跟我们刚才讨论心里的思想一样。

我们再举一个眼前的例子。

大家现在坐在这里,不要作什么功夫,也不要求静。

这个冷气机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事实上大家本来也听到的,不过经我一提,你注意了;本来我的动作你也看到;我的声音你也听到。

在这中间,你找一个东西。

你的心用得那么多,能听到声音、能看、能动作、能想,还能够知道自己在这里想,知道自己在这里坐着。

那一个“能够知道自己”的东西可重要,那就是你自己,是真正自己的“本来面目”的一面,真正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的报告清楚没有,希望对大家在修养上有点贡献,获得一点安身立命的修养,有此高度的修养,才能处理大事,才能担任大的任务。

刚才说的第一步是比较高的。

第二步就要注意“克己复礼”的这个“克”字,克就是剋,剋伏下去,含有心理的争斗意思。

譬如我看到他这条领带漂亮,想去把它拿过来,但理智马上就来了:“我为什么这样无聊?有这样下流的思想!”这就是克,就是心理上起了争斗的现象。

在庄子的观念中叫作“心兵”,心里在用兵,所谓天理与人欲之争,以现代语汇来说,是感情与理一性一的争斗,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这种矛盾之中。

我们克己,要怎么克服呢?《书经》里两句话:“惟狂克念作圣,惟圣妄念成狂。”

这个“狂”同一般人所认为的狂不同。

照佛家和道家的解释,普通一般的“凡夫”就是狂。

如果平凡的人,能把念头剋伏下去,就是圣人的境界。

换过来,一个人放纵自己的思想、感情、观念,就变成普通人。

这是《书经》的文化,比孔子还早,是我国上古老祖宗的文化,孔子继承传统文化,就是这里来的。

“克念作圣”这个“克”字,我们可以了解了,就是孔子说的“克己”。

克己以后,就恢复了“礼”的境界。

“礼”不是现在所谓的礼貌,“礼”是什么呢?《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

就是说我们要随时随地很庄严,很诚敬。

这个“敬”并不是敬礼的敬,而是内心上对自己的慎重,保持克己的自我诚敬的状态;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老僧入定的样子,专心注意内心的修养。

所谓礼,就是指这个境界而言。

从这里发展下来,所讲对人对事处处有礼,那是礼仪了。

《礼记》的这一句话,是讲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

“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一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那个礼的境界才叫作仁。

如宋儒朱熹的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一毛一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就看到他的修养,不能说没有下过功夫,他也曾下了几十年功夫。

尽管宋儒有许多观点值得斟酌,但他们对的地方,我们也不应该抹杀;刚才我们讲剋伏自己的思想,心境永远保持平静,不受外来的干扰,这是很难的。

这里是朱熹的经验谈,他作了几十年的学问与修养,这个功夫不是一作就作到的,要平常慢慢体会、努力来的。

这首诗里他以一个景象来描写这个境界: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

后两句诗是重点,平常费了许多力气——想把这艘船推动一下,可是力气全白费了,一点也推移不动,等到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是“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了。

到了这一步,就相当于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了。

“仁”就是这样解释的。

现在我们可以有一个观念,就是孔子所答复的“仁”,是有一个实在的境界,而并不是一抽一象的理论,是一种内心实际功夫的修养。

所以真作内心修养的,个中艰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乾坤马一一毛一

再下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假使有一天真正做到了“克己复礼”的境界,就“天下归仁焉”。

这个问题也很大,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天人合一”这四个字,成为一句成语。

以物理观点来说,天是天,人是人,相距那么遥远,没有太空船上不去,上去了还站不住,合的什么一呢?修养到天人合一,就和天一样吗?以有形的天而论,是那么空洞,心境也能那么空洞吗?心里乱七八糟,怎会和天一样空洞?这些都是虚浮的名称、口头禅。

但是孔子讲的天人合一,有个道理,就是“天下归仁”。

而实际上“天人合一”是庄子提出来的,后世儒家把它借来用。

庄子又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表达心物一元的观点。

这两句话发挥起来,又一篇大论文。

“心物一元”绝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说是纯粹的唯心。

(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唯心”。

)“天地一指”的“一指”并不是一个手指,而是一个东西,是一体的意思。

“万物一马”是以一匹马来作比方,整匹的马,有马头、马脚、马尾、马一毛一……等等。

所有天地间的万物,就好像马的头、马的脚、马的一毛一……等等总合起来,才叫一匹马。

离开了马的一毛一,不是完整的马,离开了马的尾巴,也不是完整的马,离了马的任何一样,都不是完整的马。

由众归到一,由一散而为众。

所以憨山大师的诗有“乾坤马一一毛一”之句,整个宇宙是马身上的一根一毛一。

就好像我们现在文学中的“沧海之一粟”,我们的人生,不过沧海里的一个小水泡一样,但虽然是小水泡,也是大海中的一分子。

所以要我们“会万物于己者,其惟圣人乎。”

这是南北朝一个著名的年轻和尚僧肇说的。

他只活了三十多岁就死了,但他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他的名著《肇论》,融和了儒、佛、道三家。

他这句话是真正的圣人境界,修养——不是理论——到物我同体。

人与物是一个来源,一个本体,只是现象不同。

好比在这间屋子里,我们都同样是人,但相同中又有不同。

因为你是你的身一体,你的样子,我是我的身一体,我的样子。

但是虽然各人不同,却又同是人类,“乾坤马一一毛一”就是这个道理。

“天下归仁”就是归到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仁境。

真能做到“克己复礼”,就可以达到(不是理论上)心物一元的真实境界,宇宙万象便与身心会合,成为一体了,这也就是佛家所谓“如来大定”的境界。

什么是“定”的境界?我们的思想一天到晚乱七八糟,在佛学上名为“散乱”。

人不思想不散乱的时候,就睡觉了,这是“昏沉”。

或者说刚迷糊了一下,没有睡着,这现象是“细昏沉”。

人生就是两种现象,散乱或者昏沉。

不散乱也不昏沉的境界就是“定”,这是功夫修养的境界,这个修养并不一定要炼丹、打坐。

随时都可以从内心练习,也就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佛家的“定”是指现象,孔子的“仁”是指作用,修养到了这个时候,对人没有不一爱一的,看见任何人都是好的。

像今天上午,我就告诉来辞行要去美国的同学,要学佛家山门外的一精一神——一走进寺庙,第一眼就看到挺个大肚子,张口而笑的弥勒佛,上面横匾四个字“皆大欢喜”。

只有《礼记》大同世界的境界才能做得到,也就是孔子所说“我与点也”的境界。

大家都是好好的,天下太平,太好了,统统都是欢天喜地的,没有冤家,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庙门两边还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这就是最高修养,也就是仁的境界。

因此,仁的境界在于自己,不是外面找的,不是靠一个老道传的什么法门,然后得了什么道,那是江湖上骗人的。

不是道家的道,不是佛家的佛,也不是儒家的仁。

道、佛、仁就在各人自己的身心上,是最高的修养,要自己身一体力行,绝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老师传的,更不是菩萨赐的。

大光明与复礼

上面讲“克己复礼为仁”时,提到文天祥遇到异人传授大光明法的诗。

座中有人问起原诗和关于大光明法的大概内容。

所以我们这里暂时搁下《论语》,谈一下这个问题。

遇灵陽子谈道赠以诗:

“昔我一爱一泉名,长揖离公卿。

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

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

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

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

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一精一。

人一陰陽一性一,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

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

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峙行。

闻师此妙绝,遽庐复何情。”

岁祝犁单阏,月赤奋若,日焉逢涒滩,遇异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于是死生脱然若遗矣。

作五言八句:

“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

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

功名几灭一性一,忠孝大劳生。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这两首诗是文天祥陷落在元军之手,解送到北京的路上作的,在他的遗集中,记载他沿途作了几十首诗,都是他的感触。

我们从他的诗和有关的著作,以及元朝的历史记载等资料互相参阅,可以看出,虽然他是一个俘虏,但当时各方面对他都很客气,乃至敌方看守的士兵都对他肃然起敬。

说到这里,我们有一个感想,做一个彻底的正派人,他的正气的确可以感动人。

当时,元朝是有许多部队押解他的,可是对外宣称是保护他,一路对他也很客气。

经过家乡时,他曾经服过毒,希望能死在自己的家乡,结果没有成功。

这一路上,他的心境当然非常痛苦。

在这中间,他碰到过两个怪人,一个是道家的,就是上面第一首诗的灵陽子。

这个道人来传他的道,也是和大家一样,知道他是忠臣,一定要为国牺牲。

于是传给他生命的真谛,了生脱死的大义以及死得舒服的方法。

希望他能坚贞守节,至死不变。

当时敌人对他很敬重,派人监护他,只要不让他逃走就是,所以这些人有机会接近他。

灵陽子传道以后,两人要分手了,于是送了一首诗。

第二首诗的题目:“岁:祝犁单阏;月:赤奋若;日:焉逢涒滩。”

这些是中国上古文化,年、月、日的记载代号。

第一个“岁:祝犁单阏”就是己卯年。

己为祝犁,卯为单阏。

“月:赤奋若”赤奋若是丑月。

子月是每年陰历的十一月,丑月则是十二月。

“日:焉逢涒滩”这个“焉逢”是甲,“涒滩”是申,就是甲申日那一天。

他别的事情都写得很明显,为什么对这个年、月、日用中国上古文化的用词来记载?这是他对这一套中国的神秘学(现代语的名称,西方人对道家、佛家或其他古老的修炼功夫的学问,叫做神秘学。

)已经很有心得,所以对年、月、日的记载,用中国上古神秘学的记载法。

他在这一天遇到异人。

异人的观念,如小说上的奇人,奇人、异人或怪人,都是指与平常不同的人,就是所谓有道的人。

指示他大光明法。

用“指示”两个字,是他写得很客气,可见他对于传道给他的这个人,非常恭敬。

他自己说:“于是死生脱然若遗矣”,到了这个时候,对于生也好,死也好,好像解脱了。

本来一个扣子扣住了,现在生死完全看开,不在乎了,好像抛开了,丢掉了生死的念头。

即使明天要杀头,也觉得没有关系,好像对一件旧衣服一样,穿够了把它丢掉算了。

他就有这样一种胸襟,修养是很高的。

于是他用五言八句,作了这首诗。

诗的本文就很容易懂:“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

这个时候是真正在患难中,命在旦夕之间,忽然悟到大光明的正法。

“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

这是描写修大光明法所得那个境界,这个时候他的胸襟是豁然开朗的,是所谓危险艰难一无可畏之处了。

“功名几灭一性一,忠孝大劳生。”

这是他悟道的话。

佛家的观念,人生功名富贵,在人道上看起来是非常的荣耀;在佛道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看,功名富贵,人世间一切,都是桎梏,妨碍了本一性一,毁灭了本一性一的清净光明,就好比风云雷雨,遮障了晴空。

人生等等一切事业都是劳生,“劳生”也是佛学里的名称,人生忙忙碌碌一辈子,这就叫“劳生”。

中国道家、佛家始终有个观念,所谓成仙成佛,都是出于大忠大孝的人。

人道的基础稳固了,学佛学道就很容易。

文天祥这两句诗“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就是这个意思,这时他的心境非常愉快了。

上面提到文天祥之所以能够在生死之间,完全脱然若遗的原因,得力在大光明法。

根据他自己的文章来说,在这个时候,对成仁的意志,更加确定,不再动摇了。

至于什么叫大光明法?这是麻烦的问题,是很麻烦、很麻烦的事。

大光明法就是佛家一种修炼的方法。

我们前面说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如拿佛家的道理来讲,也可以说与佛家的大光明法绝对连带的。

现在我们推开《论语》不讲,我们是现代人,只好从现代人的观念来讲。

刚才提到“劳生”,无论如何,人一生都是忙忙碌碌,就是劳生。

道家的文学还有个名词叫作“浮生”,大家都读过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其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个“浮生”的观念与名词是由道家来的,和“劳生”是同样的意思,人为什么感觉到生命是劳苦的?不管贫富,天天努力争取、忙碌的对象,最终都不能真正的占有。

一个富人,了不起每天进帐有一千多万,不过搬来搬去,也不是他的。

所以物质世界的东西,必定不是我之“所有”,只是我暂时之“所属”。

与我有连带关系,而不是我能占有,谁都占有不了。

无所住心

有些人用不着读书,从一些现象,就可以把人生看得很清楚。

只要到妇产科去看,每个婴儿都是四指握住大拇指,而且握得很紧的。

人一生下来,就想抓取。

再到殡仪馆去看结果,看看那些人的手都是张开的,已经松开了。

人生下来就想抓的,最后就是抓不住。

在大一陆上西南山中住过的,就看到猴子偷包谷——玉蜀黍,伸左手摘一个,挟在右腋下,又伸右手摘一个,挟在左腋下。

这样左右两手不断的摘,腋下包谷也不断的掉,到了最后走出包谷田,最多手中还只拿到一个。

如果被人一赶,连一个也丢一了。

从这里就看到人生,一路上在摘包谷,最后却不是自己的。

由这里了解什么是人生,不管富贵贫贱,都是这样抓,抓了再放,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

光屁一股来,光屁一股走,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生死两头的现象我们看通了,中间感觉的痛苦、烦恼,这种心理上的情绪,是从思想这个根源来的。

不讲现象,只追求思想的根本,便是形而上学。

现在我们坐在这里,试问谁能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是不可能的。

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他认为我有思想则有我,我如没有思想则没有我了。

西方哲学非常重视“思想”这个东西,人没有思想叫什么人呢?当然有个名称,叫作“死人”,那我就不存在了。

这种观念,严格说来,应该归于唯物思想的范围。

在我们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看到西方的这种哲学,能思想的“我”,都是断续的“我”。

我们曾经以灯光,以流水来比喻过它。

现在坐在这里,都可以体会到,只要是清醒的,一定有思想。

但回转来反省、体会一下,没有一个念头,没有一个思想是永恒存在的。

一个个很快的过去了。

我们脑子里的意识形态,只要一想到“我现在”,便又立即过去了,现在是不存在的。

未来的还没有来,我们说一声“未来”,就已经变成现在了,这个“现在”又立即过去了。

像流水的一浪一头一样,一个个过去了。

不过连接得非常密切。

这是人类本一性一的功能所引起的现象。

佛学对于本一性一,比方作大海。

我们现在的思想——包括了感觉、知觉,是海面上的一浪一头。

一个一浪一头、一个一浪一头过去了,不会永恒存在的。

我们从这里看人类的思想、感情,无论如何会变去的。

譬如说张三发了脾气,就让他去发,发过了他就不发了。

就是这个一浪一头打过去了。

佛学在这一方面就告诉人们,这是“空”的。

宇宙间一切现象,包括了人类心理上生命的现象,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一个停留着。

这在佛学上有个名词叫“无常”。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无常,不会永恒地存在,但不懂宗教哲学的人便不同了,他把“无常”乱变成了“无常鬼”。

其实,“无常”是一个术语,意思是世界上的事情没有永恒存在的。

因此人的感情也是无常的,不会永恒不变。

我喜一爱一这个东西,三天以后就过去了。

这种“无常”的观念是印度文化,也在东方文化的范围。

在中国的文化,见于《易经》中,不叫无常,而叫“变化”。

天地间的事情,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变,没有不变的道理,一定在变。

换句话说,《易经》中变化的道理是讲原则;佛学的无常是讲现象。

名称不同,道理是一个。

就是讲人的思想,心理的一浪一头都会过去的,所以认为是空的。

这是消极的,看人生是悲观的。

就像猴子偷包谷一样,空手来,然后又空手跑了,什么都拿不到。

这是“小乘”的佛学观念。

上面仅仅说了一半,还有道理,不但思想是无常,是空的,就是这个身一体,这个生命,都是无我的。

试问哪一样是我?佛学认为“我”是假的,没有真正的“我”。

西方笛卡儿的哲学认为思想是真我,这个理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是不对的,还是有问题的。

现在谈谈物质的“我”,也没有真我。

身非我有

佛学看我们这个身一体,是“四大”构成的。

我们常在小说中看到“四大皆空”这句话。

什么是“四大”呢?“四大”的“大”就是大类。

在佛学中地、水、火、风为四大,就是四大类。

讲宇宙的现象,整个的物质世界属于“地大”;人身上的骨肉等等固体的体质也属于“地大”。

“水大”指宇宙间的水蒸气、海洋、河川、冰山,都是“水大”;人身上的唾液、汗水、血液、荷尔蒙等也是“水大”。

“火大”则指热能。

至于“风大”,物理世界就是大气流;在人身则指呼吸而言。

归纳起来就是四大,宇宙、人身不外乎这四大类,这是印度哲学观念的四大。

在中国则有类似的五行观念:金、木、水、火、土。

在印度,四大之外,还有一个五大,就是地、水、火、风、空。

这里的“空”,不是没有了的“空”,是指物理的空间。

不过,普通都说是四大。

好了,现在让我们看看,骨肉、血液、热能、氧气这些东西,到底哪一样是我?如说肉是我,骨头难道不是我?应该每一样都是我,连一根汗一毛一都是我。

如果说打头头痛,头即是我,手脚被打一样会痛,这又无处不是“我”。

如果都是“我”,但事实上又都不是“我”。

好比你去理发,你说剪我的头发,不说“剪我”。

还有,当身一体生下来的时候,过了一天,已经老去一天了。

几年以后,全身的肌肉、细胞等,因新陈代谢,都已全部换过了,已完全不是两年前的那个人了。

“我”究竟在哪里?究竟谁是“我”?“我”又是谁?所以这个肉一身的我,佛学认为是“空”的。

四大皆空,都靠不住,是无常的,永远在变化。

这仍然是消极的。

梦幻空花非真无

怎么转到积极的呢?我们前面说过,生命的本身像大海一样,我们现在生命活着的一切作用,不过是这个本一性一的功能所起的现象。

就好比一个一浪一头过去,又一个一浪一头过去一样。

虽然这个一浪一头是无常的、断续的。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能起这个一浪一头的,是整个的海水。

等到风平一浪一静,海水还是海水,没有变。

这一切变化中间,有一个不变的。

就如刚才的比方一样,我们的思想,一个念头、一个念头过去了,是无常的,把握不住的。

我想“是”,于是“是”过去了,可是我要再想,它还是能够来的。

那么这个不变的东西究竟在哪里呢?要找它,就是穷究那个生命的根本,和宇宙那个生命同体的,那个根本的东西。

找到了那个东西,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本身一片大光明。

所谓“光明清净”四个字,是形而上本体的境界。

我们拉回来讲,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也是讲这样一个东西。

大光明法的原则大概如此,理论还多得很。

至于说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身心随时随地进入大光明境界里去,那是另外一套方法。

但方法离不开原则,如果我们真能进入这个境界中,对于生死之间,看得就如文天祥所讲的“脱然若遗”。

对于现有的这个生命,死去或活着,看起来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

因此,我们有时讲佛学提到,许多人误解了佛学的用词。

如在佛学上经常看到“梦幻空花”这句话,在文学上看来很美,世界上一切的感情、人事等等就是这四个字。

从这四个字的文学表面看,以为什么都没有。

但不是没有,“梦幻空花”形容得非常好,不能说是没有。

这就是哲学了。

当一个人在梦中,如果说“梦没有”,这句话不见得能成立。

当我们在梦中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梦是没有。

所以在梦中的时候,伤心的照样会哭,好吃照样在吃,挨打照样会痛,这就不能说在梦中的为“没有”,当他在梦中的时候是有的。

一个人在作梦的时候,不管在作什么梦,千万不要叫醒他,否则就是大煞风景。

即使他梦中觉得痛苦,而痛苦中也有值得回味之处,这也是他的生活,何必叫醒他?(一笑。

我们知道梦的现象,是在睡眠里头所发现的,感觉到的,醒来以后,自己一笑,说作了一个梦,是空的,那是闭着眼的迷糊事,张开眼睛,梦就没有了。

事实上,我们现在张开眼睛在作梦。

试把眼睛一闭,前面的东西就没有了。

白天张开眼睛,心里构成了活动,也在作梦,并没有两样,现在闭上眼睛,马上前面的东西看不见了,如梦一样,过去了。

昨天的事情,今天一想,也过去了,很快的过去了,那也是一个梦,很快的梦,和一张开眼就没了,在心境上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梦中不能说它没有。

再说“空花”,虚空中的花朵,怎么看得见?人把眼睛一一揉一,可以看到眼前许多点点,那些点点本来没有,是一揉一出来的。

可是在视觉上是看到了。

拿生理学、医理学来讲,因为视神经被摩一擦,疲劳了,充一血压迫刺激以后,起了幻觉,虽然是幻,但却实实在在看到了。

刚才提到大光明法,就说了这么些拉杂的理论,把这些理论沟通之后,大概可以领略如何修养大光明法的功夫了。

还有其他很多的方法,如学催眠术,现在也变成科学了。

实际上以我们中国佛学、道家的立场看来,那还是旁门左道。

外国人说它是科学,大家就说是科学;如果我们中国人来讲,讲死了也没有用。

这真是怪得很,也是这一代文化的怪现象,我们应该注意的。

催眠术本来是印度的瑜珈术所演变。

凡是练催眠术的人,第一步训练,是利用水晶球或人造水晶球、水银球,眼神注视球上的亮光,思想意志集中在球面亮光上,什么都不想,历经几个小时,纹风不动,非常的困难。

这个训练完成以后,使他忘掉了自己,忘了身一体,也忘了感觉。

他的一精一神意志和这点亮光,完全合一了。

用这股一精一神力量,可以影响到物质。

在中国过去早就有了,如夜里黑暗中可以看见东西。

以前习武的人都要练,夜晚在一个门窗紧闭的黑暗房间中,点一支香,蹬好马步,注意香的那点火头,眼睛定住不能眨。

练久了,香头的光慢慢会扩大,扩大到全室有光。

最后不点香了,在黑暗中仍然看得见东西。

拿现在的生理学,就很难解释。

当然也有的练坏了,我曾看到过一个人,练得黑眼珠子凹进去,眼白凸了出来,但他非常有信心,再练三个星期又恢复了。

以前武功练劈剑,手里执一一柄一剑,肩、肘两关节不准弯,和写一毛一笔字一样,就是运动手腕部分的关节向下劈。

也是点一支香,在暗室中把香头劈成两半而火不熄。

然后握一把豆子在手中,往空中抛出一颗,用剑劈成两半。

到了这个程度,才可以学剑。

再配上心、眼、手、法、步,要费很多功夫。

然后练到眼睛不动,而对每一根竹竿的动一态都看得很清楚。

第二步用水泼眼,眼睛动都不动,这就是功夫。

为什么讲大光明法,讲到这些东西?这些也是大光明法中练法的小术之一。

文天祥遇到的这个异人传他是哪一路,我们不知道,不过,可以断言不是这些小术。

他的确是得了大光明法的心传,对生死看通了。

我们所以说了这许多,就是前面“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这个观念引出来的。

可是要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很不容易,所以颜回又问了:

顿悟与渐修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说,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总要拿一个章法,一个引子给我们入手,或者可以进入“克己复礼”的境界。

因此孔子才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个消极的规范。

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一体严格的管束自己。

由外在规范,薰陶自己。

刚才报告的催眠术、瑜珈术,也是走的这个路线,佛家的打坐入定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实际的修养功夫的一种方法。

在理论上则很难说了,“非礼勿视”,哪一种是非礼的,不要去看呢?男人看见女人穿了一件衣服很好看,多看一眼,如果老古董的先生们,或者一板一眼的理学家,认为这个不成,非礼勿视!这就很难讲了。

只是看看这件衣服的新奇,并没有别的意思,怎么是非礼呢?一定说这一看是非礼,那一看是合礼的,那就很难讲了,那天下事情没有一样可看的,首先电视不能看,有些短裙子一裸一背露胸上场的,选美的,都不可以看了。

“非礼勿听”,现在打开电视机、收音机播出来的那些歌曲,很多是“非礼的”,我们只好用棉花把耳朵塞起来了。

所以讲理论实在很难讲。

但事实上我们要了解,根据《论语》,孔子的说法,并没有后世那样的解释,这样非礼,那样非礼。

这里是方法,等于刚才讲的练催眠术,训练眼光的定,当然要非礼勿视,除了看一点亮光以外,什么都不能动。

颜回听了这四个方法就说,这我就懂了。

换句话说,“克己复礼”做到形而上最高的功夫是很难的,退而求其次,用这种方法困住自己,训练自己不敢乱动,先端肃起来。

颜回说,我虽然很笨,不大灵敏,悟一性一不高,但是借外力薰陶内心的方法是懂了。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慢慢去达到那个“克己复礼”的境界。

上面这一段是讲“仁”学。

孔子的道统中心是建立一个“仁”。

在这一节书里分成两半。

“克己复礼”是讲真正的修养功夫,达到“仁”之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等于孔子讲“克己复礼”的道理;发出来的外用在“亲民”;最高的境界在“止于至善”,是原则。

一下子“明德”明不了,所以要做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后来得到什么呢?得到的就是“明德”。

所以《大学》里的修养功夫,和这里有相同之处。

下面接着下来,就讲仁的用了。

如果我们拿曾子的《大学》来比方着讲,等于上面这一节讲“明德”,下面就要讲“亲民”、“至善”的境界了,也就是要讲起用的道理。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家还记得孔子弟子冉雍,孔子认为他有帝王之器,在学生当中可以当大领袖的人物。

他来问仁,孔子告诉他的仁,就是由内心修养的道,发挥到外面作人做事的用,尤其是在政治领导原则下的“待人”之用。

他告诉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这在仁的修养就很难了。

出门到外面去,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处仁的道理:对任何一个人要恭敬,有礼貌,不能看不起任何一个人。

看到任何一个人,都像看到贵宾,很有礼貌,很诚恳的,尊重任何一个人。

尤其作为一个领一导一人,更应该如此,这是领一导一人的学问。

当一个小小干部,马马虎虎还不要紧,当主管的则对任何一个人,即使对下面也应如此,非常尊重人家,这是很重要的修养。

为什么说这是作人处事的外用?在《大学》《中庸》里,却不是教我们“出门如见大宾”,而是教我们“慎其独也”。

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一个对象,自己都要庄重。

这就是内在的修养合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道理。

而现在教冉雍的是外用,所以第一句话“出门如见大宾”着重于待人处世的态度修养。

其次,是讲做事的责任感。

“使民如承大祭”。

这个“民”就是群众。

现代而言,是指对于一般老百姓,对群众社会的领导,为大家做事的时候,要负起责任,担负这个责任的态度,要“如承大祭”一般。

古代对于祭祀是很慎重的事情。

好比现代一个宗教徒到了教堂,心情就完全不同。

对上帝、对祖先,那种心情多么庄重!多么肃穆!去拜菩萨、拜祖宗上香的时候,自然心里就诚敬。

对于大众的事情,以这种心情,这种一精一神来处理。

这就是仁道。

第三点则讲到居心、行一事的大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替一人家想想。

我们普通一般人,大概都是这样:自己不愿意的,都推给人家,这是普通人的心理,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错。

不过假使我们要行“仁”道,扩充于为政之间,处人处事之际,那就不同了。

你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别人也不愿意。

怎样使得人、事至于平和,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面两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就更难了,这两句是结论。

这个“怨”字包括两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

这是人生哲学。

我们每个人,自己心中都有好多的怨,即使对别人没有怨,也会怨自己的命真不好,碰到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

这是对自己的怨。

第二,人与人之间相处,同事之间相处,长官与部下之间相处,彼此之间无怨恨心,没有什么遗憾的事,这个非常难。

在原则上要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愿意做的,也应替部下设想,在他也是不愿意做的。

譬如一个任务交下去,要告诉他,这是很痛苦的,要抱牺牲一精一神的,你愿意不愿意?这是在行政之间。

当然,领导部队作战时,那情形又不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做到了于己于人都无怨尤,就是真正的“仁行”。

冉雍听了以后说,我虽然没有高度的智慧,但是我会朝这方面努力。

说到这里,我们看到这位《论语》的编辑实在了不起,所以我说它始终是一贯的。

它第一段讲内在的修养,形而上的“克己复礼”,教诲的对象,是得孔门道统真传的颜渊。

讲到外用的对象,则是孔子认为帝王之才的冉雍。

下面这段是谈对于“仁”道的一般修养。

司马牛的问题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

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话。

这个“讱”就是后世所谓说话忍一点,慢慢来。

由这一句话看来,司马牛可能有放言高论的习惯,所以孔子教他不要随便说话。

司马牛就说,讲话慢一点,不随便放言高论,这样就叫作“仁”吗?这个很容易嘛!孔子说,你不要看得容易,真做起来很难。

这是孔子在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的个一性一、行为,某一个缺点,加以纠正。

接着司马牛就问君子。

君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儒家的观念里,差不多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代名词。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他问孔子怎样才够得上做为一个君子。

孔子道:“不忧不惧”。

我们听了这四个字,回想一下自己,长住在忧烦中,没有一样不担心的,我们怕自己生活过不好、怕工作没有了,大而言之,忧烦时代怎么变?小而言之,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一切都在忧中,一切也都在怕中。

透过了“不忧不惧”这四个字的反面,就了解了人生,始终在忧愁恐惧中度过,能修养到无忧无惧,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也就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之一。

司马牛一听,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

他说,只要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就是君子?以现在社会来说,街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到那些较低级的纯吃茶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人既不担心又不害怕,没有钱用就抢一点,那都是君子吗?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心里非常安详,等于俗话说的:“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鬼不惊。”

内心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可怕的,有如大光明的境界,那时一片清净、祥和。

孔子所讲的不忧不惧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普通的不忧不惧。

这里有三段司马牛的问题。

下面是第三段:

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里的答话是子夏说的,不是孔子说的。

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写文章,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是孔子说的,这又弄错了。

近几十年来,大家攻击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受这两句话的影响太大,说中国人喜欢讲宿命论,受了这种思想的阻碍,所以没有进步。

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人生哲学中最高的哲学。

“命”是什么?“天”又是什么?在中国哲学中是大问题。

后世的观念,对于所谓“命”,以为就是算八字的那个“命”、看相的那个“命”、宿命论的那个“命”,这就弄错了。

这不是儒家观念的“命”,而儒家观念中的“命”,是宇宙之间那个主宰的东西,宗教家称之为上帝、为神、或为佛,哲学家称之为“第一因”,而我们中国儒家强调之称为“命”。

这样说来,不就简单了吗?所以这“命”与“天”两个东西,可以讨论一生的,也许一生还找不到它们的结论。

“命”是什么东西?

在宇宙间生命有一个功能——用现在科学的观念称它为功能。

人的生命的功能很怪,因此发展出“宿命论”。

我的医生朋友很多,中医也有,西医也有。

我常对他们讲,天下医生都没医好过病,如医药真能医好病,人就死不了。

药只是帮助人恢复生命的功能。

有一位医生朋友,在德国学西医,中医也很懂。

我介绍一位贫血的同学去就医,这个医生朋友说什么药都不要用,要这病人多吃点肉,多吃点饭。

他说世界上哪里有药会补血的?除非直接注射血液进去,一百西西注射进去,吸收几十西西就够了,其余变成渣滓一浪一费了。

西医说打补血针是补血的,中医说吃当归是补血的。

补血的药只不过是刺激本身造血的功能,使它恢复作用。

与其打补血针,还不如多吃两块肉,吸收以后,就变成血了。

所以中国人有句老话:“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所以用一药医好的病,能够不死是命不该死。

有一个病始终医不好的,这个病就是死病,这是什么药都没有办法的。

所以我和医生朋友们说,小病请你看,生了大病不要来,你们真的医不好。

这就是说生命真是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功能,作战时在战场上就可以看到,有的人被子弹贯穿了胸腹,已经流血,但在他并不知道自己已受伤时,还可以冲锋奔跑,等他一发觉了,就会立刻倒下去。

等于我们做事时,如果在紧张繁忙之中手被割破,并不会感觉到痛,但一发觉了,立即就感到痛,这种一精一神的、心理的作用很大。

胸腹贯穿了,在发觉以前,中间这段时间,还可维持一下,向前奔跑,这个维持住生命的东西,也是“命”,而命的安排就非常妙。

关于富贵,孔子也说过,大家都想发财,但发财很难。

我也一辈子想发财,我什么都不怕,就是怕钱,可永远发不了财,想尽办法也没有用。

所以干脆不去想办法,晓得“猴子摘包谷”摘不到的。

年幼时家乡有个人,专门为出丧人家抬棺材,夜间就敲更,非常穷。

有一次几个月没见到他,后来又见到了,问他到哪里去了。

他说意外地得了一笔钱,本想过一段舒服日子,不料生了病,把钱医光,病也好了,还是和以前一样穷。

当时听了就让它过去了,后来人生经验渐渐增加,就想起这个人。

中国人的话“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不可强求。

这里子夏劝司马牛不必过分悲哀。

因为司马牛有两兄——向魋、向巢,他们在宋国作乱,司马牛想劝阻也没有用,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叹。

于是子夏就劝他放开胸怀,冥冥中自有命运的安排,不要为两个亲兄弟担心。

即使没有兄弟,朋友就是兄弟,朋友同学们相处融洽,无异亲的兄弟。

但交朋友要敬而无失;在上论中孔子也曾说的“久而敬之”这句话,就是交朋友的大原则。

朋友交得越久,越亲近了,就要越诚敬。

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样一来,到处都是好朋友、亲兄弟,哪怕没有兄弟?不但个人关系如此,领导部下同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自知者明

子张问明。

子曰:浸一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一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问什么是“明”?孔子就答复他上面的两句话,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前途无量,更要注意“浸一润之谮,肤受之诉。”

这八个字。

将来领导别人,乃至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是很难避免的。

“浸一润”就是渐渐渗透而伤害别人的作法。

“谮”是讲人家的坏话。

“肤受”就是皮肤表面上的一点点伤害。

“诉”是心理上的埋怨、攻击。

“远”,就远离错失了。

我们看历史上和社会上许多现象,尤其当过主管的,更体会得到,许多人攻击的手段非常高明。

一点一滴的来,有时讲一句毫不相干的话,而使人对被攻击者的印象大大改变。

而身受攻击的人,只觉得好像皮肤上轻轻被抓了一下而已。

所以这八个字,特别要注意。

自己千万不要这样对人,同时自己也不要听这些小话进来,尤其当长官的,对于这些小话不听进来,是真正的明白人。

但作明白人很难,尤其作主管,容易受蒙蔽,受人的蒙蔽,要“浸一润之谮,肤受之诉。”

在你面前行不通,你才是明白人,这是孔子对于“明白人”的定义。

做到这一步,才会远离错失。

至于老子所讲的“明白人”又进一步了,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知人,能够了解任何一个人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够认识自己的,才是明白人。

人都不大了解自己,对别人反而知道得清楚。

因此在老子的观念中,“明白人”并不多。

上面都是讲个人“仁”的修养,包括了内在的和外用的,下面又转了一个气势。

众志成城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能不能绝对奉行得通,就要斟酌时代与环境的情势。

儒家政治道德的理想非常高,是对的,但是懂了以后用起来,还是要知道权宜、变通,不能太迂腐。

子贡问领导政治的道理。

孔子的观念有三个:“足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定;大家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好。

第二“足兵”,国防的建立。

能够做到“足食足兵”,还要使人民对他信赖。

这几件事做起来很难,以现在观念看,牵涉的范围太广太广。

子贡就说,假使时代的环境,到了没有办法完全做到的趋势,要在这三件事之间少做一件的时候,应该先去掉哪一样?孔子说,先去了军事经费,缩减人事预算。

子贡说,万一碰到这时代中,一个国家非常贫穷困苦,把军事经费撤销了,还不能维持,对于足食与立信这两点,又应先去哪一项?孔子说,那宁可牺牲经济建设,大家穷,乃至没有饭吃都可以,唯有一个政治大原则中的“信”,必须坚守。

人民对政一府的信心坚定,然后才能产生力量。

内外兼修之谓美

下面一节,讲到文质之辩。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也是所谓当权派的人物。

他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只要天一性一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习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

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

“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

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

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

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古人的解释:“质者直也。”

犹如一条直线,很纯洁朴素的,就是本质。

)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刚从兽类身上剥下来,还没有经过加工一精一制,带有一毛一的皮叫作“鞟”。

他说,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在本质上都同样是兽皮,没有两样。

但表面上的花纹有好看与不好看的分别。

这里是子贡强调文与质有同等的价值,也就是在上论中孔子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的发挥。

讲到这里,如继续引申,可以从历史文化与个人两方面来看。

先从历史文化方面来说,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都有一个通例:凡是有高度文化的国家,它文与质双方面都是并重的。

如果偏向于文,这一个国家一定要发生问题。

我们知道,过去世界各民族搞哲学思想,最有兴趣,最有成就的,要算是印度和希腊。

印度人自上古以来哲学思想就很发达,因此形成了佛教思想。

印度的气候不比中国,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带,天气很热,生活简单,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我们过去讲“天衣无缝”,这个“天”原来的意思就是“天竺”。

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

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就是“天衣”。

不需要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

更热的地方甚至可以不穿。

肚子饿了,香蕉等野生水果,什么都可以吃。

吃饱了以后躺下睡觉,醒来以后坐在那里静静地寻思,想些神秘难解的问题。

所以印度哲学的发展,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

希腊的哲学思想,也很发达。

我们讲到文化史时,心目中对希腊这个地方,充满景仰之心。

如果到了那里一看,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比较苦寒的地方。

这种苦寒的地方,人生的问题也多,譬如一个人遭遇了困难,会想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命苦?再想命苦是什么原因?这样慢慢想下去,哲学问题就出来了。

这两个地方,哲学思想那么高,他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富强的大国?那就是文质不相称的必然现象。

我们再看西方的文化,像罗马,无论雕刻、建筑等等都很高明,但是它的文化在文学境界、艺术境界到达了最高一峰的时候,就开始衰落了。

这差不多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必然的道理。

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政治、历史是一体的、整体的。

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是如此。

这就要注意,文化历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有如此深厚。

只有中国不受这个影响。

历代兴衰的趋势

回转来看中国每一个朝代文与质的问题。

我们提过夏尚质,殷尚忠,周尚文,这三代各有不同。

夏禹时代开始建立一个大的农业国家,一切都是质直的、朴素的。

到了殷朝的时候,人还是很老实,但是宗教色彩比较浓厚。

我们文化整体的建立、完成在周代,因为周尚文。

但是周朝的文化,仍是根据夏商文化损益而成,是文化传统的总汇。

后来历史的演变,一代一代看得很清楚。

秦纪太短,等于是战国时代的余波,不去谈它。

到了汉朝的建立,四百年刘家政权,早期也非常质朴,慢慢国家社会安定了,文风就开始兴盛了。

到东汉时文风特别盛,历史的趋势也走下坡路了。

汉以后是魏晋南北朝,我们知道魏晋以曹一操一、司马懿为宗祖。

如果说到文学的境界与质作比较:魏晋的文风,包括了哲学思想,实在是了不起。

第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是曹一操一,他们父子三人在文学发展史上贡献非常大,的确是第一流的文人,所以影响整个魏晋时代的文风都很盛,但缺乏尚忠的质朴。

一直到了南北朝,这几百年都很乱,不是没有文,而是没有质朴的气息。

后来唐代统一了天下,他们李家的血统中,有西北边陲民族的血液,所以唐代开国之初,文风也好,政治风气也好,社会风气也好,非常朴实。

我们今天讲中国文化的诗,都推崇唐诗为代表,别代的诗虽然都很好,为什么不足以代表,而推崇到唐诗?说起来好像唐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外歌颂月亮好,花开得好,风吹得舒服,风花雪月而已。

可是唐代的诗,咏颂风花雪月,就是有那股质朴的美。

到了中唐和晚唐时期,文风越来越盛,而民族的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衰落了,没有了。

经历了五代,到了宋赵匡胤统一中国,一开始文风非常发达。

讲文学、讲学问,谁提倡的?就是赵匡胤他俩兄弟。

在马上二十年,手不释卷,一边打仗,还一爱一读书。

乃至于带部队去前方打仗的时候,后面几十匹马跟着驮的也是书。

我们读历史读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我们看到有宋立国的天子,是军事家而兼文人,以致宋代的统一,只统一了一半,北方幽燕十六州根本就没有统一过。

因为赵匡胤是军人,上过战场,打过仗,晓得战争的可怕。

同时他又是一爱一好读书的学者,不愿意打仗。

再者,也觉得没有把握。

所以宋代一开国,等于是半个中国。

而宋代的文风非常盛,开国的气魄则始终不像汉、唐那样壮观。

再下来,元朝不必谈了,八十年匆匆而过。

到了明朝三百多年来继承宋朝的文学,学术的气势、格局就不大。

我们要注意,在元朝以前的西方人,哪里知道有今天,那时他们根本还落后得很。

所以当时在中国做过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去写了一篇游记,报道中国的文化。

欧洲人看了根本还不相信,认为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美丽的天堂。

到了明朝中叶以后,西方文化才抬头,所谓西方文艺复兴,就是这个阶段。

至于清朝,我们推开民族问题不谈,在前一百五十年中,的确是文与质都很可观的。

从这些历史上看,我们了解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建立,文质两方面万万不能有所偏废。

再回到现代,今日整个世界,危机很重。

而且还不是政治、军事这些因素,乃是没有文化了。

尤其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整个世界,经济失调,又导致文化衰乱,这是很严重的。

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上都有赤字,只有德国例外。

研究结果,二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受了凯因斯经济学理论——“消费刺激生产”的影响,大家吃亏很大,像英国人连糖都吃不起了。

一种思想,一种学说,对世界人类社会的影响,就有这样严重。

美国这几年来所以通货如此膨一胀,就是一直运用凯因斯经济思想的结果。

现在晓得后果不佳,已经没有办法了,短时间之内无法纠正。

德国之所以能立于不败,就是经济恐慌后没有死守凯因斯的经济理论,而用古典的经济思想,也就是中国人的“省吃俭用,量入为出”的思想。

很简单,“生之者众,用之者寡。”

自然经济稳固。

证明用古老的思想对了,这就是时代的考验,这都是学说文化,我们不要把它分割,认为这是经济学,与孔孟之学有什么相干?总之,文化是整体的。

继绝传薪

由此引申出来,我们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多年以来那样的挖根灭种的破坏,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去挑一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

现在的年轻学生,学位很容易拿到,学士、硕士、博士那么多。

老实讲,我是很担心!很忧虑!学位尽管拿,是否确实能挑担子,却是个问题。

对于文化的存亡续绝,要青年们将这个火把点下去,火种留下去,最怕青年们没有这个本事,目前就有这样一个危机,这是讲大的方面。

书画琴棋诗酒花

讲小的方面,个人文与质的关系。

有些人有天才,本质很好,可惜学识不够,乃至于写一封信也写不好。

在前一辈的朋友当中,我发现很多人了不起。

民国建立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各方面有许多人都了不起。

讲才具也很大,对社会国家蛮有贡献,文字虽然差点,可是也没有关系,他有气魄、有修养。

另一些人文章作得好,书读得好,诸如文人、学者之流。

我朋友中学者、文人也很多,但我不大敢和他们多讨论,有时候觉得他们不通人情世故,令人啼笑皆非。

反不如有些人,学问并不高,文学也不懂,但是非常了不起,他们很聪明,一点就透,这是“质”。

再说学问好的文人,不一定本质是好的。

举个前辈刻薄的例子,像舒位骂陈眉公的一首诗,一看就知道了,这首诗说:“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

功名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

獭祭诗书称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

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

陈眉公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名士,也就是所谓才子、文人。

文章写得好,社会上下,乃至朝廷宰相,各阶层对他印象都很好。

可是有人写诗专门骂他:“装点山林大架子”,所谓装点山林是装成不想出来做官,政一府大员请他出来做官,他不干。

真正的原因是嫌官太小了不愿做,摆大架子,口头上是优游山林,对功名富贵没有兴趣。

“附庸风雅小名家”,会写字、会吟诗,文学方面样样会,附庸风雅的事,还有点小名气。

“功名捷径无心走”,朝廷请他出来做官都不要做,真的不要吗?想得很!“处士虚声尽力夸”,处士就是隐士,他自己在那里拼命吹牛,要做隐士。

“獭祭诗书称著作”,獭是一种专门吃鱼的水陆两栖动物,有点像猫的样子。

它抓到鱼不会马上吃,先放在地上玩一弄,而且一条一条摆得很整齐,它在鱼旁边走来走去玩一弄,看起来好像是在对鱼祭拜,所以称作“獭祭”,它玩一弄够了再把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论语别裁》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天人合一下论《先进》第十一篇已经讲完了,这是对于上《论语别裁》颜渊第十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