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圣人王阳明
一 圣人家世不寻常
古人讲究个天机不可泄露,云这个字,在古语里就是说的意思。
这孩子既然起名叫说,这让他还怎么说?
听说了这件事,王家统一意见,这孩子必须马上改名。
改个什么名字好呢?
就叫王守仁如何?
大儒王守仁,从此横空出世,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纵横驰骋的非凡人生。
海盗船长方国珍
元朝末年,台州黄岩出了个怪人,人高马大,面黑如炭,黑夜走路看不到他的人,只能看到一排白生生的牙齿疾风而至。
此人还有一桩异能,最喜欢跟骏马赛跑,一旦他两条腿飞奔起来,日行千里的骏马拼命地跟在后面追赶,也只能望尘莫及,硬是追他不上。
这个人如此能跑,按说在陆地上大有他的发展空间。
可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在海上讨生活,最擅长的营生是驾一叶扁舟,十个黑色脚趾头如十粒钢钉,将他牢牢地钉死在小舟上,劈风斩一浪一,出没风波,专逮最富营养价值的深海鱼类,逮到后往嘴里一塞,吧唧吧唧几口,“噗”的一声,吐出一根滑一溜溜的鱼骨头,天生就是大海的儿子。
黄岩方国珍,生具异相,颇具异能,在当地赫赫有名。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方国珍有了名气,难免就会遇到大麻烦。
话说大元帝国至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348年,一支大张黑色骷髅旗的海盗船队,突然出现在黄岩的近海上,一只官船不幸与这支海盗船队相遇,结果悲剧了,官船被抢劫一空,连同押船的官员也被海盗砍了脑壳。
杀人劫船之后,海盗船顺风直下,取路南洋,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而黄岩地方的官衙,却为此愁得欲哭无泪,一筹莫展。
怎么办呢?海盗逃走了,这个案子,地方官也就没法子结案了,更没法子跟上级领导一一交一一代。
到底应该咋办呢?
正在为难之际,跑来一位老兄,给地方官出了个好主意。
这老兄说:领导啊,你咋就这么死心眼儿呢?海盗跑了就跑了,这关咱们什么事?横竖上面只是想要一份结案材料,要你逮个凶手一一交一一上去。
黄岩这么大,喘气的人这么多,看谁不顺眼就把他逮起来,以海盗之罪砍掉脑壳,这不就结案了吗?
地方官闻言大喜,果然是思路决定出路啊,你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可黄岩有这么多的人,逮谁合适呢?
那老兄笑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方国珍了。
谁让方国珍那厮,长得像块黑炭,狂奔起来比骏马还快。
你说他一个渔民跑这么快干什么?说他是海盗,那叫理屈情不屈。
说他理屈,是因为眼前这桩事真不是他干的。
说他情不屈,他终年在海上讨生活,肯定干过杀人劫船的勾当,只是没有当场逮住他罢了。
现在借这个事打掉这个犯罪一一团一一伙,说起来也算是为民除害……
当地领导在这里琢磨着拿无辜的方国珍顶罪,早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飞跑着去向方国珍通风报信:老方你悲剧了,官府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要借这次海盗船事件,打掉你们方家的犯罪一一团一一伙……
方国珍一听就急了:这人谁呀,我好端端的渔民一个,招他惹他了?他非要收拾我?
急怒之下,杀机顿起,方国珍率家里最能打的几个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珉,召集手下小马仔,冲入官衙中一顿大砍大杀,把正琢磨打掉他的人杀了之后,众家兄弟呼哨一声,疾奔海边,是日千艘独木舟与方国珍同时入海,从此就真正地做起海盗来,劫运船,堵海道,杀官兵,干得热火朝天。
闻知黄岩渔民方国珍入海聚寇,大元帝国勃然大怒,遂派了大将朵儿只,率重兵前来,要尽剿方国珍匪部。
升官的快速通道
大将朵儿只,是个一性一情率真的好青年,接到任务后立即率军士出发,到了海边先高薪聘请工匠,伐木造船。
眨眼工夫船只造好,朵儿只率手下士兵登船,去海上寻找方国珍匪寇进行决战。
没多久就看到了前方帆影无数,白帆中一面面黑色的骷髅旗极是刺眼。
朵儿只大喜,手中长刀一挥:弟兄们,砍人一大赛开始啦,给我冲啊!
朵儿只的战船,向着方国珍的海盗船队冲了过去。
朵儿只的战船,一精一工良造,左右各有二十八对船桨同时划动,船速极快,相比之下方国珍的海盗船就像是蜗牛一般。
眨眼工夫朵儿只追了上来,眼看着桨手们再划几下,就追上方国珍了。
可奇怪的是,这时候船速突然慢了下来,不仅船速慢了,而且海平面也在奇怪地慢慢上升。
海平面怎么会无缘无故地上升?朵儿只惊讶地低头一看,噢,明白了,原来是战船正在沉没。
可好端端的,战船怎么会沉呢?
因为方国珍派出了小海盗,潜入水中,在官兵战船的底部开凿了几个大洞。
道理算是弄明白了,可朵儿只这时候已经浸入在海水中,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咕嘟咕嘟……噗!他沉入水中,灌了一肚皮海水后,被几个小海盗揪住头发扯了出来,喷一出了一大瓢海水。
朵儿只被小海盗揪住头发,拖到了方国珍的脚下。
他爬起来,猛抖一下一身一子,溅了方国珍一脸的水珠:方国珍,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我想……方国珍眨巴着眼睛,诧异地看着他:有没有搞错,现在你是我的俘虏,这话应该是我来问你才对。
差矣,你严重地差矣!朵儿只一个华丽的转身,大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你输还是我赢,这没有区别。
有区别的是你方国珍,是想借这个机会,从此享受快活的人生呢,还是死抬杠瞎拗劲,死不认输呢?
方国珍道:我认什么输……明明是我赢了你嘛……
朵儿只哈哈大笑:差矣,你又严重地差矣,须知输便是赢,赢便是输,输输赢赢,世道翻覆。
人生于世,只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那就是逮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升官发财,现在你我会晤于海船之上,正是你出人头地、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方国珍,你干吗冲我鼓着牛眼珠子?莫非你想错过这次人生难得的机遇吗?
方国珍:我……你……有你的。
于是元将朵儿只虽然战败,却以伶牙俐齿,说得方国珍尽降,强烈要求招安。
大元帝国遂封海盗方国珍为定海尉,从此成为国家正式领导干部。
然而没过多久,方国珍吃惊地发现他上当了,朝廷给他的官位忒小,油水也忒少,远不如当个海盗,自谋职业利润更高,于是他又反了。
这一次大元帝国是真的怒了,遂由左丞相孛罗帖木儿亲自出马,去摆平他。
可是孛罗帖木儿也是旱鸭子一只,不一习一水战,结果他跟前一个朵儿只一样,也被方国珍凿沉了船,逮了活的。
可孛罗帖木儿既然身拜左丞相,其领导能力比起朵儿只,那是只高不低,所以孛罗帖木儿轻而易举地说服方国珍,再次接受朝廷招安,这一次,方国珍官拜海道漕运万户。
人到中年,方国珍终于发现了一条升官的绿色通道。
不久他再反,朝廷继续派兵来,再被他打败,捉住主将,然后接受招安。
这一次,他官升行省参政,已经进入了省级领导班子。
三反三降,官位疾升,方国珍很是激动。
于是他就想,我再来一次,大概就能够进入朝廷,怎么也得弄个一品大员干干。
可是不承想,他第四次造反,却遭遇到了一个厉害人物,这一次非但没能捉住对方,如愿升官,还差一点儿赔光了老本,被朝廷一一撸一到底。
那么他遭遇到的对手是谁呢?
做人不带这么无一耻的
却说方国珍发现了升官的绿色通道,要升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每反一次,官升几级,让方国珍兴奋莫名,连睡觉都要笑醒。
方国珍是乐了,可是朝廷却受不了了。
于是朝廷开会,说:不行啊,这样不行啊,那个什么黄岩的方国珍,他太能搞了,反一次他官升几级,升完了之后接着造反,造反完了之后接着升官。
要我说这厮是吃定了咱们,如果不把他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会升到朝廷里来,骑在咱们的脖子上拉屎撒尿。
诸位,我说诸位,你们谁有招搞掉他?
众官想了半天,无计可施。
于是有人说:咱们这么多的高官想不出招来,是正常的,因为咱们都是混饭吃的庸官,朝廷压根儿就没有能干的。
就算是有,也早被大家挤出去了,所以要找个能够搞掉方国珍的人,不能从在任的官员里找,只能从那些被开除解职的官员里去找。
众官听了,连连点头,曰:这话没错,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得数量庞大的贪一官庸官在背后算计你,不干不错,多干多错,只要你干活,就少不了受到冷槍暗箭的袭击……甭说了,快拿以前被开除解职官员的名单来看看,瞧瞧是不是真的有能干的。
拿过被开除解职官员的名单一看,嘿,还真找到一位。
这里有位刘基刘伯一温一,此人天赋异秉,智慧博学,乃大元帝国科举进士,曾官拜一江一浙儒学副提举,是个副局级干部。
这个刘伯一温一虽然官不大,可是超能干,大家一发火,就把他搞掉了。
让刘伯一温一重新进入领导班子,搞掉方国珍!
嗯,对了,再给刘伯一温一一个干活的位置,叫什么好呢?就让他当一江一浙行省元帅府都事。
这个官位,于刘伯一温一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话说那异人刘伯一温一,生具异相,五绺须髯,身材高大,风度翩翩。
走在街上,成群的女孩子因为一爱一慕他的丰仪伟岸,就在后面狂丢水果示一爱一,经常砸得刘伯一温一脑壳青紫淤血。
他不惟是外貌出众,更兼智慧过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智者。
刘伯一温一知道当下的大元帝国,业已是风中残烛,折腾不了几天了。
唯其有桩事让他闹心,眼看大元帝国要散板完蛋了,可他的个人知名度还远不够高,他迫切需要一个机会,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便在行将到来的大时代,抢到上风头,赚他个盆满钵满。
所以,尽管知道朝廷让他出山对付方国珍,不过是在玩他而已,可如果能够摆平悍匪方国珍,这对他来讲,却是扩大自己知名度的最好办法。
于是智者刘伯一温一欣然走马上任,对付海盗方国珍,他就用了一招:高筑城墙,拒绝出战。
这一招听起来寡淡无味,却是恰好掐在方国珍的死一穴一上。
要知道,岸上的人可以不下海,可海里的方国珍却必须要上岸,上了岸抢吃抢喝抢淡水。
可让刘伯一温一搞了个坚壁清野,迫使方国珍放弃海战的优势来攻城,而城上只要备足了强弓硬弩,照着下面不紧不慢地射,就足够让方国珍上火的了。
见此情形,方国珍急了:这个刘伯一温一是谁啊,好端端的一条升官发财绿色通道,被这么个人挡住了,他怎么可以这么一胡一来?
没办法,只能派人去联系刘伯一温一:要求招安,这次招安后官升不升都无所谓了,能够官复原职,方国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总之,方国珍这边低开低走。
按理来说,刘伯一温一那边应该逢低吸纳,顺水推舟,答应方国珍就是了。
可刘伯一温一是有为而来,自己下半辈子的饭碗和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都取决于这一次对阵的效果,所以他希望取得完胜,当即回绝了方国珍的请降要求,一定要搞死方国珍,成就自己的赫赫威名。
眼见得刘伯一温一如此不通人情世故,方国珍气得直骂:这什么人啊都是,合着他只顾着自己显摆,丝毫也不考虑别人。
做人不带这么自私的,不带这么无一耻的。
既然你刘伯一温一不明事理,那么好,我方国珍就开导开导你。
有分教:黑海盗大败刘伯一温一,五泄山代有智者出。
刘伯一温一枉负绝世智者之才名,却终于被海盗方国珍算计得一败涂地,结果引出了终南山智者,由此衍生出一朵奇异的智慧之花。
可是那海盗方国珍,又是如何摆平刘伯一温一的呢?
有问题,找领导
细究海盗方国珍摆平智者刘伯一温一的法子,说出来的话那可谓乏味至极。
就仨字:找领导!
找哪个领导呢?
哪个领导没关系,只要派几个亲信海盗,扛着抢来的金银财宝,去京城随便找家领导的门一敲,没个不让进的,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正是因为不缺心眼儿,岂会把如此多的金银财宝拒之门外?
见到领导,方国珍的亲信就大放悲声,沉痛谴责了刘伯一温一野蛮的工作作风。
这个刘伯一温一竟然森严壁垒,高筑城墙,不让海盗方国珍入城开抢,断人财路,这实在是太无一耻了!
领导们收下了财物,纷纷道:这个事吧,还真是刘伯一温一的不对,你说他修这么高的城墙干什么?噢,他想饿死海盗,渴死海盗。
有没有搞错?海盗也是人,也有人权,你刘伯一温一一个读书人,竟然如此心狠手辣,要把这些善良的海盗们活活饿死,这真是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暴行啊!
朝廷下文,严厉谴责了刘伯一温一这种惨无人道的无一耻暴行,勒令他立即招安方国珍,如有稍慢,一切后果自负。
刘伯一温一发现方国珍还有这一手,顿时有点儿晕菜。
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决定咬牙顶一住,横竖朝廷那边官僚主义严重,做事极是拖沓,只要顶上几天,等方国珍渴死或饿死,他刘伯一温一就全胜了。
于是刘伯一温一咬牙顶一住,却不承想,往日里工作效率超低的大元帝国,在这时候却突然体现出罕见的高效——对官员的个人物质刺激,是提高行政官僚体系效率的不二法门。
枉刘伯一温一学富五车,硬是不晓得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结果不过一日之间,朝廷的任命书就已经下发,授予了方国珍一个比刘伯一温一还大的怪官。
接到任命书,方国珍笑得满地打滚,然后跳进澡盆里,洗干净在海里沾染上的盐花,带了大队的仪仗,要来检查刘伯一温一的工作。
刘伯一温一终于傻眼了。
等方国珍到了城门前,他是自己乖乖出去,让方国珍横捏竖一揉一,拧耳朵踢屁一股,还是在城上放箭,继续拿方国珍当海盗呢?
这两条都不妥当。
所以,刘伯一温一只剩下最后一条路:
挂印封金,抬腿走人。
枉称绝世智者,刘伯一温一竟然被小海盗方国珍玩儿残,说起来真是太没面子了。
刘伯一温一辞官后不敢走大道,怕人嘲笑,专挑荒山小径走,走着走着,走进了一座山里。
这座山叫五泄山,山不高,树不多,没什么名气。
刘伯一温一正满脸郁闷地走在山径上,前面来了个壮小伙,和他打了声招呼:嗨,小基子,这一次吃亏吃大了吧?刘伯一温一定睛细看来人,顿时吃了一惊:你你你……你好像……你莫非……你的模样,长得好像我二十年前的一个朋友王纲……
那小伙子笑道:小基子,你没有认错,我就是王纲。
不可能!刘伯一温一大叫起来:二十年前,我是个刚刚十多岁的小朋友,那时候你比我年长十岁,是个奔三的小伙子。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我三十多岁,已经长成了一条壮汉,你也应该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怎么你的模样还像二十年前一样?
小伙子王纲听了,哈哈大笑:小基子,你说得没错,今年我四十多岁了,人到中年,可我的模样不会变,不只是现在不会变,再过二十年,等你出人头地,名传八荒九域,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可那时候的我,还是现在这个模样。
我不会衰老。
王纲说。
玩儿你的人已经来了
据《明通鉴》记载,刘伯一温一在五泄山遇到的小伙子王纲,正是他少年时期在老家青田县的故友。
王纲的年龄,比刘伯一温一大十岁,所以在刘伯一温一十多岁的时候,王纲就已经是青年了。
可是王纲说再过二十年,他还是个年轻人,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事,说起来就奇特了。
话说王纲此人,自幼聪明绝顶,又勤奋好学,文武兼备,虽然有一身的好本事,却淡泊名利,不愿出仕。
又适逢元末朝纲失坠,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王纲的家乡也闹起了土匪,担心匪人伤害到母亲,王纲就搀扶着老母亲,躲进这五泄山中,逃避兵灾。
他在山坡上搭起了一间小茅屋,再开垦出半亩荒地,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从此避居人世,倒也是其乐融融。
有一天夜里,山下忽然来了一个道士赵缘督,叩门要求借宿,王纲借月光细看这道人,发现这老道容貌煞是奇异,满头乌发,五绺长髯,那张脸就如同婴儿的屁一股,皮肤红一润细腻,透着说不尽的清奇之气。
王纲知道遇到高人了,就热情款待,拿出野味来让道人吃个痛快。
等道人吃得开心了,王纲凑过来,请教道长驻颜之术。
道长说:驻颜之术,小Case(事)了,不过有句老话说,察知渊鱼者,不祥,人知道得太多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真想学我这一手技术的话,那么我可要告诉你,你以后必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王纲吓呆了,问:那我要付出的代价,究竟如何个惨痛法?
老道说:这惨痛的代价就是,等你七十岁的时候,你会死在这门技术上。
七十岁才死?当时王纲差点儿没大笑起来,有没有搞错?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在这乱世竟然能活到七十岁,这已经堪称奇迹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于是王纲恳求道长赐教。
吃人的嘴短,道长在王纲家里吃得肚皮肥圆,不好意思不教,于是就传授了王纲筮法,实际上是一种占卜之术。
教会了王纲之后,道长现场给王纲占筮,得出结论说:你啊,你的后人会有一个了不得的厉害人物出现,但是你七十岁的那一年真的会有麻烦的。
要不然这样好了,你干脆收拾收拾东西,打个小包袱卷,做我的道童,跟我一块儿云游去好了,说不定能够逃过这一劫。
王纲很是为难:父母在,不远游,我母亲还在山上住着,如果我走了,谁给老人家打水做饭啊。
道长哈哈大笑:所以说,你俗缘未了,就等着七十岁的时候倒霉吧。
言讫,道长扬长而去。
而王纲却继续居住在山里,并等来了灰头土脸的刘伯一温一。
王纲把刘伯一温一带到家里,请他喝茶,说:小基子啊,你把海盗方国珍搞得灰头土脸,这事说起来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因为你和方国珍斗的是兵法,比的是技术,他和你玩的却是心眼儿。
就短时间内,玩儿心眼儿的肯定比搞技术的吃香,但从一个长时间段来看,玩儿心眼儿的却比不过搞技术的。
刘伯一温一道:话虽是这么说,可输的还是我啊。
王纲哈哈大笑:没关系,小基子,你听我的没错。
尽管斗心眼儿你输给了方国珍,但你的本事,别人也全都看到了,很快就会有识货的人来找你。
但有句话我事先要告诉你,像方国珍那种玩儿心眼儿的人,只有碰到比他更会玩儿心眼儿的,才能赢得了他。
可是比方国珍更会玩儿心眼儿的人,那又是何等可怕的人物?你将来要跟的老板,就是这么一个可怕的人物,只有跟着最可怕的人,你才有得混。
但既然对方可怕,少不了也要玩儿玩儿你。
唉,人生在世,不过是被别人玩一弄,捎带也玩儿玩儿别人,人生的痛苦与郁闷,都是大家相互玩儿出来的……
刘伯一温一听得心悸,就道:要不然我也躲在山中,跟你一块儿避世好了,也免得被人玩一弄。
王纲:晚了,太晚了,跟你说吧小基子,要玩儿你的厉害人物已经来了,怪只怪你非要招惹方国珍,早已是名声在外了。
我只跟你说一件事,再过几十年,等你玩儿出名堂来了,那时候你无论如何也不可提起我的名字,咱们压根儿就不认识,听清楚了吗?
刘伯一温一目瞪口呆地看着王纲:……听清楚了。
刘伯一温一只是个马仔
那王纲,果然是占无不验,言者必中。
刘伯一温一刚刚回到家乡,就接到了朱元璋请他出山的邀请函。
当时刘伯一温一心里怦怦打鼓,这个朱元璋,听说是个下巴超级大的怪人,不知道他是不是王纲说的要玩儿我的人。
管他是不是,反正我拒绝了他,不出山就是了。
刘伯一温一这次猜对了,朱元璋正是王纲所说前来玩一弄他的人。
朱元璋不仅要玩一弄刘伯一温一,还要尽玩天下人,甭管男人女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要玩儿过来。
刘伯一温一不出山不要紧,朱元璋再写第二封信,刘伯一温一再拒绝,朱元璋再写第三封信。
连写了三封信之后,朱元璋觉得差不多了,就吩咐手下人:给我找一个人来,这个人呢,他要喜欢一吟诗弄赋,名气不可太高,但才华必须横溢。
这样的人,咱们这里有没有?
有!有人推荐了处州总管孙炎。
这个孙炎就是一个喜欢哼哼唧唧、吟诗弄赋的怪人,却混迹于朱元璋这帮武夫的杀人一一团一一伙之中,武人瞧不懂孙炎的诗,文人又讨厌他和武人混在一起。
所以这个孙炎,就属于那种有文才,却没有文名的怪人。
然后朱元璋吩咐孙炎:小孙啊,组织上一一交一一给你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去找刘伯一温一,去跟他一块儿写诗,写什么烂诗我不管,但刘伯一温一这个人,你得活着给我带回来,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孙炎急忙道:有,请组织上考验我好了……
于是孙炎就去找刘伯一温一,见面后先吟诗,后作赋,露了一手。
刘伯一温一则是非常惊讶:咦,你这个人诗写得蛮好啊,怎么一江一湖上从未听说过你?于是刘伯一温一欣然和孙炎泡在一起,每天你吟诗我作赋,玩儿得特别开心。
玩儿了几天,刘伯一温一拿出来一把宝剑,送给孙炎,说:小孙啊,你远道而来,我这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你是从军之人啊,幸好我有一一柄一家传宝剑,就送给你吧,说不定你能用得上。
见到宝剑,孙炎眉一毛一一挑,计上心来。
当天夜里,孙炎不辞而别,宝剑却没带,而是挂在刘伯一温一的门口,还附了一首诗。
大意如下:自古宝剑赠英雄,美一女到处找老公。
请你三次还不来,你比诸葛还孔明。
你的宝剑不敢拿,因为拿了也没用。
这次登门只吟诗,下次就取你老命……原文是: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
话说开了,脸皮也撕一破了,去了就活命,不出山就宰了你,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看了这封信,刘伯一温一当时就哭了,说:王纲这个乌鸦嘴,都让你说着了。
眼下这个朱元璋,端的不好惹,要不你就得给他当马仔,要不他就把你宰……这事可如何是好呢?
与其被人宰,不如做马仔。
刘伯一温一一咬牙一跺脚,我认命了还不行吗,那就去吧。
于是刘伯一温一投奔朱元璋,从此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绞尽脑汁。
朱元璋剪除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终于到了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城宣布:大明帝国,建立了!
在刘伯一温一等智囊的协助之下,大下巴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大明帝国开国皇帝。
但是帝国犹在草创初期,四面八方,潜伏的阶级敌人特别多,武将们都在东征西讨,文官也得上前线搞军粮作宣传,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在举拳宣誓之后就被派到了战场之上,从此一去不回,空余马鸣风萧萧,寒沙覆红草。
年幼的大明帝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
到了洪武四年,人才危机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到了必须解决不可的程度。
于是朱元璋升殿,发布招贤令。
朝中众官,不论职务大小,每人都分配有指标,必须引荐几个德才兼备的隐士来朝中为官。
尤其是刘伯一温一,他是大名士,结一一交一一的尽皆山野高人,推荐几个,应该不在话下。
可既然是山野高人,那肯定都是洞察了世情一人心,知道权力这玩意儿是天底下最最恐怖的东西,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只为一口草料,出来挨刀的。
所以刘伯一温一面临着完不成指标的困境。
可再难也得完成,朱元璋那厮,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让你推荐人才你不推荐,铁定有你的好看。
于是刘伯一温一苦苦琢磨,咋整呢?这可咋整呢……忽然之间他想起一个人来:
五泄山隐士王纲。
算计时日,自打刘伯一温一给朱元璋做马仔以来,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王纲如果还活着,他也是个七十岁的糟老头子。
按理来说,五泄山上缺衣少食,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王纲很难活到这个岁数……
说不定,王纲已经死了。
那就推荐他了!
刘伯一温一终于作出了决定。
海盗,又见海盗
饶是刘伯一温一千算万算,还是错失了一招。
那年逾古稀的五泄山隐士王纲,居然还活着。
活着倒还罢了,最离奇的是,王纲虽然已经七十残年,形貌却仍然没有丝毫的变化,乌黑的头发,白一嫩的皮肤,明亮的眼睛,仍然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模样。
如果不是刘伯一温一与他有五十年的一一交一一情,绝不会相信有这怪事。
不光是刘伯一温一自己看得傻眼,朱元璋也不信这个小伙子七十岁了,认为是刘伯一温一搞怪瞎掰,也不理会,简单地和王纲聊了几句,朱元璋顿时变了脸:好你个刘伯一温一啊,你知道有如此大才之人,竟然不早早向朕推荐,你你你……真是太不像话了!
传旨,任命王纲为兵部侍郎。
朱元璋说:我们要实现干部的年轻化。
于是七十岁的糟“小伙”王纲,就苦着脸去兵部报到。
到了地方,众官员大喜,曰:王纲,你来得真是太好了,兵部里挤满了老头,出外勤的活儿啊,总是找不出来人手。
你最年轻,恰好这里有个去广东催粮的差事,就辛苦你跑一趟吧。
年轻人,不要苦着脸,我们这些五十多岁的老头,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就别抱怨了。
王纲哭了,说:其实,我已经七十岁了,跟我比你们才是小伙子……
兵部众官哈哈大笑:小王你少一胡一扯,马上去领差旅费,对了,这个兵部侍郎调整一下,你这么年轻,做什么侍郎呢?以后你就是广东参议了,主要的工作就是风里来雨里去,催催各地的粮款。
年轻人,多跑跑腿一儿对你有好处,增长点儿见识,对你将来的人生事业,大有好处啊。
直到这时候,王纲才明白了三十多年前,道长赵缘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驻颜之术是好东西吗?听起来好像是好东西,可你都七十岁了,大家却硬是拿你当壮劳力使用,这驻颜之术,未免也太不人道了吧?
可是没办法,跟朱元璋这些野蛮人,是说不清楚这种道理的。
于是倒霉的王纲把自己的儿子王彦达叫来,说:儿子啊,你爹我都七十岁了,可你才十六岁,不怪你爹生你生得晚,怪只怪那破道士赵缘督,他传授给你爹的道术太怪异了……没法子,这次你爹出远门,铁定是不可能活着回来了。
你呢,就跟在爹的身边,等爹死了,你可记住把爹的一一尸一一首带回来啊。
小伙王彦达道:爹,看你说得这么可怜,至于吗?我还不了解你,爹你的本事超大,这点儿小差事,肯定不会难住你。
这王彦达说着了,王纲的能力,实际上比刘伯一温一强得多,他到了广东之后,催粮催款,顺风顺水,很快就办妥了。
然后父子二人,就心情愉悦地坐在大船上,踏上了回乡之路。
大船正行之际,忽然前方水面上,出现了两个黑点。
黑点霎时变大,迅速推至眼前,竟然是两艘疾如奔马的小舢板,上面各有一条壮汉一操一舟,见到大船,舢板上的汉子齐齐抱拳,高喊了一声:迎龙头!
王彦达没听清,急忙问父亲:爹,这两人喊的是什么?
王纲脸色一陰一沉沉的,只是低声说了句:儿子,记住临来前爹吩咐你的话,到时候一定要带着爹的一一尸一一首回家。
什么什么?王彦达正在诧异,就见那两艘小划子已经急速地掉转方向,跟随在大船后面不疾不徐地前行。
王彦达正不明所以,前方又飞也似的疾冲来两只小船,一操一船人同样是肌肉块儿超大的壮汉,冲大船高喊一声:迎龙头!然后掉转船向,跟随王纲的大船一起走。
不多久又有两艘小船迎来,然后又是两艘,总计八艘小船,都喊过“迎龙头”之后,小船就跟在大船后面慢慢地走。
行不多久,就见前面黑压压的,一眼看不到边,尽是连天的帆影,无数只海盗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前面,阻挡住了王纲的去路。
骷髅旗下,海盗船上,有上万名小海盗,齐刷刷地跪在甲板上。
一名戴着眼罩、左手臂嵌有铁钩的海盗头子,对着王纲哈哈大笑:老龙头,你终于来了,铁手蛟龙曹真,率手下儿郎迎请老龙头。
王纲一陰一沉着脸:前面的人听了,本官这艘船,乃皇家御一用官船,没有什么老龙头,尔等与吾闪开。
就听海盗曹真哈哈大笑:王大人,你便是我们的老龙头啊。
我们这支海盗在海上漂泊多年,始终不成气候,皆是因为没有一个才德俱全的英雄人物所统领,今日我曹真率全体儿郎在此,恭请王大人出任我们的老龙头,带我们这些可怜的弟兄,讨一条生路吧。
居然有这种怪事,这些海盗想让王纲当他们的头子。
这匪夷所思的情景,让年轻的王彦达看得呆了。
孙子就会欺负人
据《明通鉴》卷四记载:
潮民弗靖,除纲广东参议,督兵饷,叹曰:吾命尽此矣!以书诀家人,携子彦达行。
单舸往谕,潮民叩首服罪。
还,抵增城,遇海盗曹真,截舟罗拜,愿得为帅。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海盗曹真要让王纲出任老大的因由。
皆是因为当时广东人民情绪不稳定,不明真相的群众吵吵闹闹,结果王纲一叶小舟,两片唇一舌,就将一桩群体事件消弭于无形。
海盗发现了他这个人才,就立即跑来搭伙合作。
可这伙海盗真的是找错了人,虽然王纲外表帅得一塌糊涂,但他的实际年龄,已经七十岁了。
这年龄当老大重新创业,而且竞争对手还是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基本上来说是没戏的。
于是王纲就问海盗们:想让我当老大,不难,你们先得告诉我,有没有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啊,有没有打瞎子、骂哑巴、刨绝户坟、踹寡一妇门啊,有没有啊?
海盗们很是尴尬:老龙头,这个这个打瞎子骂哑巴吧……这个这个《孙子兵法》上不是也说过吗,古之善胜者,胜于易胜者也。
打架这种事,铁定是找不如你的对手,那样才能赢,这可是《孙子兵法》上说的啊。
嘿嘿,嘿嘿嘿。
王纲脸色一变:那你们有没有干过凌一辱妇女的事情?若然,当斩!
海盗王曹真在一边解释老龙头,这个这个凌一辱妇女……老龙头你看清楚啊,当上海盗的,莫不是身一体强壮,却又是心眼儿缺到了登峰造极的小伙子,这些小伙子脑子原始啊,除了女人,什么事情也提不起他们的情绪来。
所以正常社会他们是混不下去的,只好当了海盗……
王纲乐了:噢,合着你们都是些流一氓人渣,让我给你们这种人渣当头儿,你们把我王纲当成什么人了?告诉你们吧,我们王家传承的古训:一等人贤士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
想让我跟你们这些流一氓恶棍搅和到一起,瞎了你们的狗眼。
这好端端的清平世界,就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智力低下的畜生,才搅得天地不安,兵火连连,你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找一个大佬,而是在洗脚水里把脏脸洗干净,然后一头扎进去,越早把自己浸死,越早安生……噗,哧!
还没等王纲骂完,海盗们早就被他惹火了,鬼头刀挥起,噗!砍掉了他的脑壳;哧,鲜血激涌一出来。
这些海盗果然不是善类,说动手就动手。
等王彦达明白过来,他父亲已经栽倒在血泊之中。
霎时王彦达急了,扑过去就跟海盗们拼命:你们这些杀千刀的畜生,还我父亲的命来……几个小海盗一脚将他踹倒,举刀要砍,这时候海盗头子急忙出声喝止:你们几个王八蛋,替你们找个老大多难啊,竟然说砍就砍了。
砍了老龙头还要砍他儿子,这还有完没完?
不许杀!曹真下令:我们这么多的人,这孩子还敢和我们拼命,这个叫孝啊,父贤子孝,这是你们这些人渣再修八百辈子,也修不出来的人生境界。
所以这个孩子不能杀,谁杀了他,谁家倒八百辈子血霉。
最终海盗没有杀王彦达,而是给了他一张老羊皮,让他裹了父亲的一一尸一一首回去。
这时候王彦达想起父亲来时说过的话,情知父亲早就知道有这一天,号啕大哭,泪如雨下,用船载着父亲的一一尸一一体回去了。
回去后王彦达将父亲葬在禾山,自己在坟墓旁搭了个小窝棚,给父亲守孝。
这一守就是二十年,直到洪武二十四年,刺史郭纯终于发现了这件事,调查清楚后,就专门写了奏章给朝廷:各位领导好,你们还记得二十年前,曾有一个年逾古稀的年轻人王纲吗?这个王纲好有型啊,海盗让他当大佬,他居然不肯,故意激怒海盗杀了他……朝廷得报,非常重视这件事,就在王纲被杀的地方,替王纲立了庙,再查询烈士遗孤,终于发现了正在禾山读书种田的王彦达。
圣上有旨,烈士遗孤王彦达,根正苗红,快点儿来朝廷做官。
王彦达这时候也已经是三十六岁的中年人了,接到这道命令,老泪纵横,说:用自己父亲的一性一命,给自己换取个官位,那我还是个人吗?
遂上书,曰: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麄衣恶食,终身不仕。
从此号秘湖渔隐,流连于山水烟霞之际。
隐士的生活原本蛮有味道,可是临到了王纲的孙子那一辈,也就是王彦达的儿子王与准时,又出事了。
这个师妹很给力
如前所述,王纲七十岁的时候,儿子王彦达才十六岁。
也就是说,王纲是在五十四岁那年,才有的儿子。
这固然证明了王纲学道有成,别人都抱孙子了,他才刚刚有儿子。
但这桩晚育典范,却又同隐居有着莫大的干系。
隐居山林,笑傲烟霞,这日子哪儿都好,唯独没有邻居。
没有邻居,就意味着找不到女生。
正是因为不容易找到女朋友,所以王纲直到五十四岁,才有了儿子。
而他的儿子王彦达,同样也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于是如何能够在荒山野岭中找出一个女生来,就成为了王彦达至关紧要的人生课题。
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史载,王彦达于原始森林之中,发愤不辍,矢志不渝,到处张贴征婚小广告,终于找到了一个女生,于是喜结连理,生下了儿子王与准。
王与准这小朋友却是绝顶之聪明,爷爷和父亲两代人辛苦收集来的藏书,他一翻就懂,之后他就扛着行李卷儿,出山寻师,拜在一位赵先生的门下,苦读《易经》——这本书他是不需要读的,因为他爷爷王纲从道人赵缘督那里学到了占筮之术,传给了他父亲王彦达,他父亲又传给了他。
所以王与准学一习一起来丝毫也不费力,赢得了赵老师的欢心,同样也赢得了赵老师妹妹的芳心暗许。
于是王与准就娶了老师的妹妹,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师妹。
这个师妹很给力,婚后三年,连生了三个儿子,大宝智商平平,唯二宝王杰,却是承袭了王家的家学渊源,自打吃一奶一的时候就泡在书堆里,摆明了将来定然会有一番出息。
三宝还在吃一奶一中,不清楚未来会有什么造就。
眼见得学生成了自己的妹夫,赵老师就对王与准说:徒儿啊……不对,是妹夫,妹夫啊,你听为师之言,你满腹才学啊,如果就这么躲在乡下,每天扛着锄头耕田种地,太可惜了。
考没考虑过出山做个领导,嗯?
王与准却笑道:老师此言差矣。
差在哪里呢?做官这种事,那是说不尽的郁闷啊,即便你不与人争权夺利,却奈何不得你身在官一场,挡了别人的财路,每日里患得患失,哪比得上读书种田更快乐?
见王与准这样说,赵老师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但是在乡下种田,一样也少不了麻烦。
对王与准来说,他最大的麻烦,就是会占筮的技能,被太多的人知道了。
于是乡人络绎不绝,上门求告:小王在家吗?帮我算算我家母鸡,这两天咋就不下蛋了呢?又或者:小王,你过来帮我算算,昨天我掉地上一根针,你帮我算出来在哪里。
没过多久,县令也派人来了:小王在家吗?帮县太爷算一算,县太爷什么时候升大官、发大财啊……
王与准受不了了,就当众烧掉了爷爷王纲传下来的占筮书,并当场发誓:
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
这书一烧,麻烦更大了,因为他得罪了县太爷。
县太爷闻知王与准烧书拒算,勃然大怒:听没听说过灭门知县?你一个小民百姓,县太爷让你算卦是瞧得起你,你竟然敢跟县太爷摆谱儿。
那就别怪县太爷也跟你不客气了,随便找个罪名,打掉王与准犯罪一一团一一伙,这事不难吧?
县太爷正要动手,这边王与准却是占无不验,早就算计到了县太爷会打击报复,当即脚底抹油,逃入四明山的石室之中,藏了起来。
县太爷派了好多人上山搜捕,也没把他搜出来。
就这样,王与准躲藏在石室里,眨眼间就躲藏了一年。
一年之后,朝廷来了使者,带了更多的人马进山,这一次,哪怕是王与准钻进了老鼠洞里,也要把他掏出来。
强迫你当官
实际上朝廷派出来的使者,也并非专冲着王与准来的,而是前来寻访隐逸人才。
县太爷为了报复王与准不算卦之仇,就在使者面前忽悠曰:我们这里还真有一个隐逸人才,叫王与准,此时正躲在四明山的老鼠洞里。
你猜他为啥要钻进老鼠洞呢?因为啊,这个王与准,他实际上是个持不同政见者,不承认现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啊,对我们大明政权充满了刻骨的仇恨,认为咱们大明的政权是暴力取得的,没有经过民众授权,是非法的……
叫县太爷这么一忽悠,使者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这个异见分子王与准,他有没有家人?什么?有三个儿子,好,立即给我把这三个小朋友逮起来。
然后调集兵马,大举搜山,不把这个异见人士从老鼠洞里掏出来,绝不收兵!
浩浩荡荡的官兵们,举着灯笼火把进山了,开始地毯式搜索,务须擒获王与准。
这下子王与准傻眼了,只好从这个洞再钻进另一个洞,可是钻来钻去,最终被搜山的士兵发现了。
站住,不许跑!逮住这个反政一府人士……士兵们蜂拥而至。
王与准撒腿飞逃,后面士兵的呐喊声惊天动地,逃过一道山涧时,后面的士兵齐齐地猛吼一声,王与准心里一害怕,脚下打滑,就听嗖,吧唧,哎哟哟一妈一妈一呀,我的脚啊……王与准跌伤在山涧下面。
士兵们兴高采烈地绕路下到涧底,将王与准捉住,用一只大箩筐装了,抬到了使者面前。
使者立即开堂刑讯,惊堂木重重一拍,啪!大胆王与准,你因何仇视大明政权,公然反对皇帝的英明领导?
王与准吓了一跳:没有啊,怎么会有这种事?我连皇帝是谁都不知道,又有什么理由反对他呢?
嗯?使者怒容满面:还敢撒谎,你若不是反动分子,为何要钻到四明山的老鼠洞里?
你说这个事啊……王与准放下心来:还不是因为我不愿意给县太爷算卦惹出来的祸,说起来这事也都怪我,你说我好端端地放着地不种,给人算什么卦呢……遂一五一十地把他和县太爷结怨的经过说了一遍。
使者听了,再悄悄派人一打听,发现事情的经过果如王与准所说,都是知县在恶搞。
虽然是恶搞,可这也怪王与准自己,怪他显摆自己的本事,惹来了麻烦。
于是使者再次升堂:反动分子王与准,虽然你并不反动,可是我这边已经派出了军队,搞得四乡五里沸沸扬扬,哦,闹半天我让知县给耍了,你说你让我这个使者的脸往哪儿搁?
王与准小心翼翼地看着使者的脸:那么依大人的意思……
使者道:我的意思再也简单不过了,横竖你得给我一个台阶下,至少让我把这次出动军队的账目报了。
听明白了没有?
王与准苦着脸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说让我好歹接受一个官职,也好让大人在皇上那里有个一一交一一代。
可是大人你看看我的脚……我的脚本来好端端的,可是在这次抓捕中跌下山涧,侥幸没死,却成了残疾人士,如果大人你推荐一个瘸子出山做官,这岂不是更没法跟皇上一一交一一代?
说得也是……使者搔搔脑壳,忽然之间眼睛一亮:有了,王与准,你虽然是残疾人士了,可你还有三个儿子啊,尤其是你的二儿子,那小兔崽子我见到了,聪明绝顶啊,读书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长大了肯定比你更有出息。
如果你答应让你家二宝王杰,挂名做个邑庠弟子员,长大了科举当官,那我今天就饶过你。
王与准咬咬牙:大人一片好心,我王与准不能不领这个情啊,那就依大人你的意思吧。
由是王家二宝王杰,替老爹出山,这已经是王家的第四代人了。
按说以这个孩子的聪明智慧,科举中拿个名次不在话下,可是这孩子最终还是榜上无名,终老山泉,这又是怎么搞的呢?
大家一起玩一裸一考
因为跌下深涧,摔坏了脚,王与准逃过了做官之劫。
于是他说: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遂自号石遁翁。
而他家二宝王杰,也自号槐里子。
这个称号又是个什么名堂?
原来这二宝王杰,家门口有棵大槐树,于是就替自己起了这么个怪名。
但因为他是诗书世家,所以被乡人尊称为槐里先生。
这小先生还不到十四岁,就已经将四书五经并宋朝的诸位大儒著作,背得滚瓜烂熟,当地的教育口负责官员算准了这小家伙必然会在科举时高中,将他视为重点生栽培。
所谓栽培,就是由当地推荐他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是大明立国之初的怪规矩,学子是不允许随便报名的,必须要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政审合格之后,再行推荐。
单以王杰的才学而论,参加科举拿个名次,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谁料得到,临到考试的时候,还是出事了。
话说自打有人类以来,不择手段的争名逐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
如王纲、王彦达、王与准这一连三代人都淡泊名利者,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稀有的。
也就是说,虽然王家世世代代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升官发财才是人生的正题。
要发财,先做官。
要做官,那就得先去参加科举,考个状元固然心花怒放,拿不到状元也没关系,横竖榜上有名,大小你得给个官儿。
等有了官位,再替老百姓琢磨出几个纳税的花样,高额赋税是低收入者的光荣嘛,如此这般大捞一番,就可以脱贫致富了——这是权力社会千年不变的法则。
也就是说,要发财,先得做官。
要做官,先得科举考试榜上有名。
但这个榜上有名,可真有点儿不太容易,一来大家学得不是那么扎实,二来考题又太难为人……嗯,有了,事先在外边找几个槍手,写好文章带进去,到时候一一交一一上去,岂不是解决了问题吗?
作一弊!
考试舞弊,却是科举时代的痼疾,大家进考场,可不是奔着什么思想学问来的,不过就是块儿敲门砖,你凭什么不让人家作一弊?
可是作一弊的多了,举报的也多,官府必须得管一管。
可这种事怎么管呢?当时科技水平落后,考场里又没有摄一像一头,你又怎么知道考生是否作一弊了呢?
办法就剩下一个了:
搜身!
因为有的考生会把小抄儿藏在头发里,所以进考场前,考生得先把头发打散,让考官看个清楚。
又因为有的考生会把小抄儿写在肚皮上,甚至大一腿上,所以你得脱一光了衣服,让考官仔细地检查过之后,确信你真的没藏小抄儿,这才允许进入考场。
所以当王杰兴高采烈地来到考场门前的时候,发现他必须要打散头发,扒光衣服,像只煺一毛一的鸡一样,让一大群怪男人看个清楚。
当时王杰呆怔了良久,说了句:
吾宁曳履衡门矣!
掉头就回家了。
你一裸一考,我拒考。
他说的这句话,意思是:老子宁肯饿肚皮,也不承受这等羞辱!
王杰罢考,急坏了当地的教育部门,他们苦口婆心对他做工作,却发现这工作根本就没法子做。
为什么呢?
因为王杰是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人,他读书,只是为了探求学问,这个探求过程本身就是极大的乐趣,完全能够自娱自乐。
学问的乐趣与考取功名利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别的考生进考场的目的,是求官,为了当官连打小抄儿都做得出来,还会在乎你脱一光了衣服搜身吗?而王杰却无意于功名,既然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又有什么理由为此承受羞辱呢?
地方官发现工作不好做,一气之下,就去找了王杰的一妈一妈一,让这老太太出来说服儿子。
六代培养出来的小神童
受地方各级领导的重托,王杰的一妈一妈一就劝儿子说:乖二宝,傻孩子,一妈一知道你无意于功名,只是喜欢读书。
可生在这世道,权力压根儿就不承认知识与思想啊,非得让你在权力面前低下头,才有得饭吃。
儿子啊,听一妈一一句话吧,你就低一下头吧,一妈一求你了……
老太太接连央求了儿子几年,万般无奈,王杰只好再去考场,脱一光衣服,向考官们展示了自己的肋骨身材,然后进入考场,果然拿到了名次。
然后他就因为太过郁闷,死掉了。
王杰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叫王伦,这却是一个极为风雅的人物,工诗文,善鼓瑟,每至月白风清,一定要点燃一炷香,于清冷的月光之下,吧啦吧啦嘣嘣嘣弹奏上一曲。
弹完了琴,还要引吭高歌,唱得开心,再写两首诗。
总之,白衣秀士王伦,小日子过得甭提多舒服了。
为什么他的日子过得这么舒服?
因为他不去参加科举,不愿意做官,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喜欢个鼓瑟读书。
正当王伦的小日子过得快活之时,王伦的一奶一奶一,也就是他爹王杰的一妈一妈一,也是王与准的老婆兼师妹,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这老太太梦到一个美丽的仙女,衣袂飘飘,抱着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婴儿,递到了她的手中,说了句:把这个小婴儿送给你吧,让你们家族,世世代代荣华无替……然后就听“哇”的一声,王伦的妻子,生产了。
得知重孙子出生,老太太拄着拐杖出来,说:这个小家伙,可是仙女送来的哦,就给他起名叫王华吧。
从王纲,王彦达,王与准,王杰,王伦,再到这个小王华,这已经是王家第六代人了。
小王华出生之后,仍然是承袭了王家的书香之风,拿起书本来过目不忘,而且这小家伙,对人情世故洞若观火,人品还极为端正。
史载,小王华六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忽然看到一只皮囊,小王华悄悄打开,发现里边装的都是金子。
猜到这应该是在河边歇息的人丢的,他就趁小朋友们还没有发现之前,“扑通”一声,把皮囊丢进了水中。
小朋友们问:刚才“扑通”一声,是什么声音啊?
王华回答:我往水里扔了块儿石头哦。
小朋友们就没有起疑心,玩了一会儿都回家了。
而王华却坐在河边,耐心地等待着,等不多久,就听远方有号啕大哭之一声,接着一个人呼天抢地地奔了过来,到了河边就到处寻找。
小王华问他:你找什么啊?那人一大哭着:金子,我的金子丢一了耶……王华问:金子那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会丢掉呢?那人回答说:我是喝多了酒,走到河边洗脚,顺手把装金子的皮囊放在了一边,谁知道……我的金子啊,老天爷,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王华道:好了好了,乖,你不要哭了,你的金子我捡到了,因为怕别人抢夺,就扔到水中藏起来了,你自己下河捞上来吧……
醉汉跳到河里,果然捞出了金子。
然后他扭着小王华,找到了小王华的家里,说出了这事,然后道:你们家人可都听好了,这孩子聪明绝顶又善良至极,长大以后铁定会有大出息,相信我吧,不会有错的。
不亦挨刀乎
春天,小王华进了私塾,开始读书。
可是小朋友们都不一爱一读书啊,哭着闹着要求出去玩,先生只好说:那好吧,今天就不上课了,你们大家都去玩吧。
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飞奔进绿色的田野,放飞心灵。
只有小王华仍然坐在座位上,拿着书本看个不停。
先生问他:咦,你怎么不去观春?
小王华掷地有声地回答:观春何若观书?
看得出来,这孩子对文字有着一种病态的敏一感,读书有成,那是必然的。
没过多久,县令来学校视察,学生们疯跑出去看,王华仍然端坐如故,读书不辍。
别人问他:你不害怕知县吗?
王华诧异地问:知县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为什么要怕他?
这个故事旨在说明,幼年时代的小王华,就对于权力的运作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与认知。
这种认知,是许多人活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别人之所以无法达成这一认知,仅仅是因为他们对文字没有感觉,对于文字所记载的思想,就更不可能有感觉了。
面对这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乡塾老师钱希一宠一哀叹曰:完了,最多不过一年,我就没东西教这孩子了……
眨眼工夫,王华已经十四岁了,他和几个朋友相约去龙泉山寺读书。
传说这座寺庙闹鬼,如果有书生跑来读书,鬼怪就会呜嗷乱叫,抛砖掷瓦,打得书生头破血流,大哭而逃。
可是当王华来到寺庙之后,鬼怪们似乎全都下班了,偌大的寺庙中,竟然悄无声息。
咦,妖鬼们怎么不出来闹事呢?
和尚们很诧异,就弄了根竹管,上系一只猪尿泡,猪尿泡上画上怪物嘴脸。
先悄无声息地用竹管把猪尿泡送进王华的房间,然后往竹管里用力一吹,就见猪尿泡猛地鼓了起来,好怕人的青面獠牙,冲着王华张嘴欲噬。
却见王华读书如故: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挨刀乎……口中念着,顺手抓起枕边放着的一把小刀,“噗”的一声扎在猪尿泡上,猪尿泡“哧”的一声,泄一了气,瘪了。
听着王华的诵读声,和尚们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拎着瘪掉的猪尿泡,回房睡觉去了。
几天之后,和尚跟香客们说起这事,听到的人无不咋舌:那王华才不过十四岁,他咋就这么淡定呢?
事实上,王华他有可能并不是淡定,而是……而是什么呢?
这个事,只有见到绝色美一女,才有可能见到真章。
谢绝一一夜情
王华的名气越来越大,忽然有一天,有一巨富豪族,派人抬了轿子来,说是请王华去有事。
王华不明所以地去了,到了地方先饮茶,聊天,那富豪有口无心地陪王华聊了几句,就吩咐下人送王华去客房休息。
王华进了客房,照旧拿出书本,叽里呱啦地开始读书。
他这人有个怪一毛一病,一读起书来,就忘掉了时间,眨眼工夫读到了大半夜,正自越读越一精一神,忽然一阵香风掠过,房门轻启,进来一个绝色美一女:嘿,帅哥,还在读书呢?
王华看了看她,继续朗读道: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来你也知道好德不如好色啊。
那美一女凑过来,冲王华脸上吹了口气:嘘,帅哥,听说过啥叫一一夜情吗?
王华:……一一夜情,这也太超前了点儿吧?
美一女轻笑道:帅哥,超前一点儿又有什么不好?你们读书人不是经常叹息吗,如此星辰如此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公子如玉,美人在怀,实乃人生至美事耳,你说对不对?
王华咳嗽了一声:首先,我表个态啊,一一夜情这事……这事……这事你跟你老公商量过没有?
那女孩子哧哧地笑了起来:王公子,我要告诉你你可别不信,我来之前还真的商量过了。
王华乐了:……瞎掰,信了你才怪。
真的,不信你看!就见那美一女一转身,纤纤玉手抖出一一柄一折扇,“哗”的一声,扇子打开:帅哥,你来看,这扇子上写的是什么?
王华定睛一看,只见那折扇之上,写着五个字:
欲借人间种!
啥意思呢?
略一思忖,王华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王家六代传承,书香世族,传承到了他这一辈,基因质量已经是相当的有品,和他生下来的孩子,多半可能仍然是聪明绝顶,脱尘出俗。
所以这家富豪就打算截和,让自己家的美姬来,和王华生个小孩,改善一下自己家族的基因质量。
这么一起策划,就称之为借种。
富豪还担心王华过于书呆子气,美一女来到,偏偏有贼心没贼胆儿,所以事先写在扇子上,意思是告诉王华小伙子,我看好你,你就大胆地上吧,没关系,那是咱们的老婆……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富豪他不应该多写这五个字!
为啥呢?
想想王家何以书香传承?
仅仅是因为,这户人家一代又一代,有一个共同的一毛一病,都是对文字特别敏一感。
如果不是对文字敏一感之人,也不可能天天捧着书本,于文字的排列中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智慧。
对文字敏一感的人,只要看到文字,大脑就会立马亢一奋起来。
所以王华当时一看到扇子上的字,顿时亢一奋得无以复加,劈手从美姬手中夺过扇子:你这只有上联,你等我给你加个下联……下联就是:恐惊天上神。
写完之后,把扇子展开,让美一女看个清楚:
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上神。
请问美一女,现在你还有一一夜情的心思吗?
当时那美姬气坏了,夺过扇子,照王华脑壳上乒乒乓乓狂敲不止:书呆子,没见过你这号的书呆子,原本是月白风清、两情相悦的美好时光,就因为你添加了这五个字,全都给搅了,打死你,打死你个书呆子……
这事过去了好多年,富豪仍然在为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发愁。
但他这一次学乖了,不再找像王华这样的书呆子,原本是富豪吃大亏的事,可你瞧王华那嘴脸,倒好像是他吃亏了一样,没劲!
这次富豪请来了一个道长,专门在家里设了一个神坛,请道长登坛作法,施术求子。
道长登坛作法之后,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不想他身一子一歪,竟然睡着了,睡了不知多久悠悠醒来,说自己刚刚做了一个怪梦,梦到自己正捧着富豪求子的申请书上天堂递一一交一一,不想却遇到了新科状元发榜,从天庭出来迎接的队伍浩浩荡荡,无止无休,所以道长才会迟迟不醒……
富豪听得有趣,就问:那今年的新科状元是哪个啊?
道长回答:不晓得,就看到迎接的队伍里,打着两面怪幡,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上神。
富豪登时面色如土。
天机不可道破
富豪借种不成,但他与王华秘密书写的联辞,却出现在道长的睡梦中,这事一笔一画地写在史书上,应该是假不了的。
但这事也不是不可以解释,事件中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富豪的美姬,既然她曾奉命去和王华一一夜情,虽然事情未成,但她的心,却难免会泛起波澜,和这个道长搅和在一起。
王华书呆子,不懂风情,已属人间极品,要让我们相信道长也和王华一样,对美色硬是没感觉,这种事情的概率断不会太高。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富豪的美姬与道长有一腿,并悄悄地把这事告诉了道长,然后道长再编个故事说出来,立即起到震撼的效果。
这种手段直接关系到道长的利润收入,他没有理由不采用。
道长的事情,算是能够找到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在书呆子王华的家里,却接连出了几桩怪事,竟然从无人试图开解过。
都是什么怪事呢?
头一桩,是王华于成化七年,也就是公元1471年,娶妻郑氏。
新婚之夜郑氏就怀孕了,这事很正常。
但不正常的事情马上出现了,十个月后,郑氏竟然没有生产。
没生就等着吧,这一等可有点儿让人抓狂,竟然足足等了十四个月。
正常人类,岂有一连十四个月还不出母腹的?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十四个月胎儿不出来,母体的营养也不够啊,多半是要剖宫产,以免成死胎的。
更怪的事情又来了。
十四个月后,王华的母亲,岑老太太做了一个怪梦。
在梦中,她看到天上祥云缭绕,一个白一胡一子仙人骑着只麒麟异兽,怀抱一个婴儿,踏着仙乐的鼓点迤逦而至。
到了近前,白一胡一子仙人把怀中的婴儿递给岑老太太,说了句:这个宝贝孩子就一一交一一给你了,要好好照顾哦……然后岑老太太就醒了,醒来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婴儿的哭声。
郑氏生了。
岑老太太做的这个梦,不好追究了,天知道这梦她到底做过还是没做过。
但这个孩子怀胎十四个月,却是史书上记载的。
孩子出生了,爷爷王伦立即拄着拐杖赶来,说:这孩子,就起个名叫云吧。
于是这孩子就叫王云,而从此以后,王家生下这孩子的那幢阁楼,就被乡人称之为瑞云楼。
又一桩怪事出现了,王云小朋友长到了五岁,竟然还不会说话。
这孩子,竟然是个哑巴!
可怜王家人啊,六世承传,一代又一代,本以为这一代会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宝宝出现,谁料到老天竟然开了这么个玩笑。
可玩笑是老天开的,你又能有什么法子?王家人只好忍气吞声,不敢跟老天较真儿。
而后是最怪最怪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天,小王云正在外边和小朋友们玩儿,忽然来了一个和尚,他很是诧异地看着王云,笑着说了句:哇,蛮好的一个孩子嘛,可惜道破了。
啥叫道破了呢?
就是把事情说破了,说开了,古人讲究个天机不可泄露,云这个字,在古语里就是说的意思。
这孩子既然起名叫说,这让他还怎么说?
听说了这件事,孩子他爷爷王伦如梦方醒,急忙替王云改名——另有记载说这事是王云他父亲王华干的,甭管是谁,总之,王家此时统一意见,这孩子必须马上改名。
改个什么名字好呢?
就叫王守仁如何?
大儒王守仁,从此横空出世,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纵横驰骋的非凡人生。
史载,当家人替他改了这个名字之后,他终于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