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静互涵的概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中医养生学》第三讲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06、动静互涵

中医养生学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 第三讲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06、动静互涵

中医养生学

第三讲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06、动静互涵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人一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一性一,从而保证了人一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周易》说:“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一陰一陽一相互对应的作用,在一陰一陽一一一交一一错的往来中,一陰一退一陽一进,一陽一隐一陰一显,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王夫之《周易外传》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

辨证法认为,孤一陽一不生,独一陰一不长。

故一陰一陽一互涵互根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是生命活动的要谛。

《思问录》谓:“太极动而生一陽一,动之动也;静而生一陰一,动之静也”,“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又《张子正蒙注》说:“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

这就是说“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

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

所以王夫之又说:“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遂于动而不返,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一性一而失其神也”(《张子正蒙注》)。

只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

朱熹亦明确指出:“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

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一陰一静之中已有一陽一动之根,一陽一动之中自有一陰一静之理,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古代哲学认为,既无绝对之静,亦无绝对之动。

“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一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

二、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

事物在平衡、安静状态下,其内部运动变化并未停止。

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要破坏而呈现出新的生灭变化。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这里清楚论述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并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

人一体生命活动也正是合理地顺应万物的自然之一性一。

周述官说:“人身,一陰一陽一也;一陰一陽一,动静也。

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由此可见,人一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体的动静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从生理而言,一陰一成形主静,是人一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一陽一化气主动,是人一体的运动原动力。

形属一陰一主净,代表物质结构,是生命的基础;气属一陽一主动,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就具体的脏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属火,主动:肾属水,主静。

只有“水火既济”、“心肾相一一交一一”,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状态。

实际上,人一体有关饮食的吸收、运化、水液的环流代谢、气血的循环贯注、化物的传导排一泄,其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等,都是在机体内脏功能动静协调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适当的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促进和提高机体内部的“吐故纳新”的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从病理而讲,不论是“六一婬一”所伤,还是“七情”所致的病理变化,都是因为人一体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发生障碍,导致体内一陰一陽一动静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出现了一陰一陽一的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一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但并不表明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

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

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一体生命的内在规律。

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

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静以养神

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一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

由于“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故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

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宁静笃”。

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

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

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万全等都有一精一辟的论述。

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赋于“静神”新的内容。

他说:“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曹氏对“静神”的解释使清静养神思想前进了一大步。

“静神”实指一精一神专一,屏除杂念及神用不过。

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会大有益处。

但心动太过,一精一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则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病变。

静神养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

就以练静功而言,其健身机制却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带练静功有益于一精一神内守,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

(二)动以养形

形体的动静状态与一精一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易导致一精一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

所以,《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一精一不流,一精一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

运动可促进一精一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儒门事亲》)。

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

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长寿。

动形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蹻等,以动形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三)动静适宜

《类经附翼·医易》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一精一,一精一中生气,气中生一精一,是相辅相成的。

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一弛。

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一性一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

动净适宜的原则,还突出了一个审时度势的辨证思想特点。

从体力来说,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

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步增加动功。

从时间上来看,早晨先静后动,以便有益于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动后静,有利于入睡。

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医养生学》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中医养生学》第三讲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06、动静互涵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