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
一爱一恨生死的糊涂帐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日:“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
一爱一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抵以异。
’②”
【注释】
①徙义:徙,迁移。
徙义即向义迁移,意即按义去做。
②诚不以富,亦(ZhT)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末两句。
这首诗是写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谴责,最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并非她家比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
历来的学者都认为这两句诗引在这里不可理解,甚至认为是《论语》的编辑者放错了地方。
其实,这首诗所写的正是“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状况,那弃妇的丈夫不是一爱一她欲其生,恶她欲其死吗?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辨别迷惑。
孔子说:“坚持忠诚和信用,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品德。
一爱一上一个人便想要他活得很好,一旦厌恶起来便又想要他马上死去。
既想要他活得很好,又想要他马上死去,这就是迷惑。
正如《诗经》所说:‘并非她家比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
’
【读解】
“一爱一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不仅是惑,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是人一性一中一爱一恨生死的一笔糊涂帐。
所谓“打是亲骂是一爱一,不打不骂不自在。”
一爱一上一个人,连他(她)的打他(她)的骂都成了“亲”成了“一爱一”了,感到非常舒服,缺了还不行。
还有人说:“一爱一一个人就连他(她)的缺点都要一爱一,这样的一爱一才完整才投入。”
更有“一爱一屋及乌”的成语,说是“一爱一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一爱一上一个人,连他房顶上停着的乌鸦也要一并一爱一。
所有这些,都是“一爱一之欲其生”,难道不正是啊“糊涂的一爱一”吗?反过来,同样是那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一爱一,无论是喜新厌旧也罢,互不理解也罢,所谓“一爱一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其厌恶的程度,恨不得他(她)明天就死掉才好。
更有甚者,你不死,我让你死!于是就演成了许多谋害亲夫亲妇的人间悲剧。
那武大郎不就这样被潘金莲害死的吗?在旁观者看来,既然如此,又何必当初呢?而陷身于其中的人却就是这样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人一性一。
这不是一笔一爱一恨生死的糊涂帐又是什么呢?谁又能够算得清楚?
不仅男一女之一爱一恨是这样,就是领一导一人对属下也容易这样。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言听计从,使他步步高升,恩一宠一有加。
一旦有一天厌恶了他(她),往日的优点似乎都成了缺点,恨不得立刻叫他(她)滚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这就是人一性一中不可思议的心理矛盾在作怪。
谁能够克服这种心理矛盾,谁就是能够辨别迷惑,算清一爱一恨生死新旧帐目的大智慧者。
可真正能够算清的人又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