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第一(上)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针灸甲乙经》卷四

针灸甲乙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卷四

针灸甲乙经

卷四

经脉第一(上)

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敢问约之奈何?黄帝答曰:寸口主内,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一陽一,再倍病在太一陽一,三倍病在一陽一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取之分肉,代则取之血络,且饮以药,陷下者则从而灸之,不盛不虚者,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人迎四倍名曰外格。

外格者,且大且数。

则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厥一陰一,再倍病于少一陰一。

盛则胀满,寒则食不消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为痛痹,代则乍寒乍热,下热上寒(《太素》作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太素》作泄字)之,陷下者则从而灸之。

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则血寒,故宜灸。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

内关者,且大且数,则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荥俞,乃可传于大数。

大曰盛则从泻,小曰虚则从补。

紧则从灸刺之,且饮药。

陷下则从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

脉急则引,脉代(一本作脉大以弱)则欲安静,无劳用力。

黄帝问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何如?岐伯对曰:外内皆在焉。

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脉大紧以浮者,病益甚在外。

其脉口浮而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其脉口滑而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病日进在外。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气口气大小齐等者,其病难已。

病在脏,沉而大者其病易已,以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紧者伤于寒,脉口盛紧者伤于食。

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

目有所见,志有所存,此一陽一之并也,可变而已。

曰:平人何如?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疑误)以太息,名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之人,以调病人。

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者,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素》作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人常禀气于胃,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矣。

四十动而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而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而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而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而一代者五脏无气,与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而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也。

与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疚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一毛一,肾脉石。

心脉来,累累然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平。

累累(《素》作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病,前钩后居,如一操一带钩曰死。

肺脉来,厌厌聂聂,如循(《素问》作落)榆叶曰平。

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

如物之浮,如风吹一毛一曰死。

疚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平。

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

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曰死。

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足践地曰平。

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病。

坚锐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死。

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坚曰平。

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病。

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死。

脾脉虚浮似肺,肾脉小尽似脾,肝脉急沉散似肾。

曰:见真脏曰死,何也?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

脏气者,皆不能自致于手太一陰一,必因于胃气乃能至于手太一陰一。

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一陰一。

故邪气胜者,一精一气衰也。

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一陰一,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

故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反此者病。

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癫疾;不及则令人胸满(一作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长也。

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内。

太过则令人身热而骨痛(一作肤痛),为浸一婬一;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收成也。

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

反此者病。

其来一毛一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一毛一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冬脉,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合藏也。

故其气来沉以濡(《素问》作搏),故曰营。

反此者病。

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

(《素问》下有■〈月少〉中清,脊中痛,小竟满,小一便变赤黄四句)

脾脉,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其善者不可见,恶者可见。

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一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经脉第一(中)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一陰一出之一陽一,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死不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一毛一曰秋病,一毛一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胃少软弱多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软(《素》作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一毛一曰平,一毛一多胃少曰肺病,但一毛一无胃曰死,一毛一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肺行营卫一陰一陽一也。

冬胃微石曰平,胃少石多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一乳一下,其动应手,脉之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

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诊得胃脉则能食,虚则泄也。

心脉揣(《素问》作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

其软而散者,病消渴(《素》作烦)自已。

肺脉揣(《素》作搏,下同)坚而长,病唾血。

其软而散者,病苦汗,至令不复散发。

疚脉揣坚而长,色不青,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其软而散,色泽者,病溢饮。

溢饮者,渴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胃脉揣坚而长,其色赤,病折髀。

其软而散者,病食痹痛髀。

脾脉揣坚而长,其色黄,病少气。

其软而散,色不泽者,病足胻肿,若水状。

肾脉揣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病折腰。

其软而散者,病少血,至令不复。

夫脉者,血气之府也。

长则气和,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一泉,病进而色,弊之绰绰(一本作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

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寸口脉中手促上数(《素问》作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紧而横坚(《素问》作沉而横)者,曰胁下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浮而喘(《素问》作沉而喘)者,曰寒热;寸口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寸口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者,谓之久病;脉浮滑而实大(《素问》作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病甚有胃气而和者,曰病无他;脉急者,曰疝■〈疒頽〉少腹痛。

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盛而紧曰胀,缓而滑曰热中。

按寸口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反四时及不间脏曰死。

太一陽一脉至,洪大以长。

少一陽一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

一陽一明脉至,浮大而短。

厥一陰一有余,病一陰一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一本作积厥)。

少一陰一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一陰一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一陽一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

太一陽一有余,病壳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时善癫疾。

少一陽一有余,病筋痹胁痛,不足病疚痹,滑则病疚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太一陰一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少一陰一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厥一陰一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詀语,治主病者。

三一陰一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太一陽一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少一陽一厥逆,机关不利。

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一陽一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血呕血,不可治,惊者死。

手太一陰一厥逆,虚满而咳,善呕吐沫,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一陰一厥逆,心痛引喉,身热者死,不热者可治。

手太一陽一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一陽一明少一陽一厥逆,发喉痹,嗌肿痛,治主病者。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故中恶风者,一陽一气受也。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一陰一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音顺)仆。

诸浮而不躁者,皆在一陽一,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

诸细而沉者,皆在一陰一,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数动一代者,病在一陽一之脉也。

其涩者,一陽一气有余也;滑者,一陰一气有余也。

一陽一气有余则为身热无汗,一陰一气有余则为多汗身寒,一陰一陽一有余则为无汗而寒。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者,有心腹积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中有热也。

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者,腰足清也。

推而下之,上而不下者,头项痛也。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经脉第一(下)

三一陽一为经,二一陽一为维,一一陽一为游部。

三一陽一者,太一陽一也,至手太一陰一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一陰一陽一之论。

二一陽一者,一陽一明也,至手太一陰一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一一陽一者,少一陽一也,至手太一陰一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一陽一之病也,搏一陰一则死。

三一陰一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一陰一,伏鼓不浮,上空至心。

二一陰一至肺,其气归于膀一胱,外连脾胃。

一一陰一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此六脉者,乍一陰一乍一陽一,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一陰一陽一。

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三一陽一为父,二一陽一为卫,一一陽一为纪;三一陰一为母,二一陰一为雌,一一陰一为独使。

二一陽一一一陰一,一陽一明主脾(一本无脾字)病,不胜一一陰一,脉软而动,九窍皆沉。

三一陽一一一陰一,太一陽一脉胜,一一陰一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二一陰一二一陽一,病在肺,少一陽一(一作一陰一)脉沉,胜肺伤脾,故外伤四肢。

二一陰一二一陽一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为狂。

二一陰一一一陽一,病出于肾,一陰一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代绝,此一陰一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嗌干燥,病在土脾。

二一陽一三一陰一,至一陰一皆在,一陰一不过一陽一,一陽一气不能止一陰一,一陰一陽一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也。

三一陽一独至者,是三一陽一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癫疾,下为漏血病。

三一陽一者,至一陽一也。

积并则为惊,病起如风霹雳,九窍皆塞,一陽一气滂溢,嗌干喉塞。

并于一陰一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

此谓三一陽一直心,坐不得起卧者,身重,三一陽一之病也。

黄帝问曰:脉有四时动奈何?岐伯对曰:六一合之内,天地之变,一陰一陽一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一陽一气微上,一陰一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一陰一气微上,一陽一气微下。

一陰一陽一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如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一陰一陽一始。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一陰一陽一。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为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青脉之至也,长而弦,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一本云头脉紧)。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少腹与一陰一,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治之趋之,无后其时。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谓之不治。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名曰逆四时。

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而脉实坚,病在外而脉不实坚者,皆为难治,名曰逆四时也。

曰:愿闻虚实之要?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曰反,谷入多而气少曰反,谷不入而气多曰反,脉盛血少曰反,脉少血多曰反。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其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少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谓反也。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入实者,左手开针一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一孔也。

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脉不夺色夺者,久病也;脉与五色俱夺者,久病也;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

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粗一大者,一陰一不足,一陽一有余,为热中也。

竟胀身热脉大(一作小),是一逆也。

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者,是二逆也;血衄不止脉大者,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脉小而劲者,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而疾者,是五逆也。

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

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一作后)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喘,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

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

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治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腘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一婬一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五实死,五虚死。

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是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此其候也。

心脉满大,痫痓筋挛。

肝脉小急,痫痓筋挛。

肝脉瞀闷,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肝肾脉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为惊。

心脉揣(《素问》揣作搏,下同)滑急为心疝。

肺脉沉揣为肺疝。

三一陽一急为瘕。

二一陰一急为痫厥(一本作二一陰一急为疝)。

二一陽一急为惊。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

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

肾脉小揣沉肠澼下血,血湿(《素问》作温)身热者死。

心肝澼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甚(《素》作热见)七日死。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不喑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

其从者,喑三岁起。

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脉至而揣,衄血身有热者死。

脉来悬钩浮者为热(《素》作常脉)。

脉至而揣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脉至而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一精一予夺也,草干而死。

脉至如丛棘(《素》作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寒(一本作塞)如故也,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脉至如丸泥,是胃一精一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至如弦缕,是胞一精一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脉至如交棘(《素》作交漆)交棘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而死。

脉至如涌一泉,浮磕肌中,是太一陽一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花生而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足,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见黑白,累发而死。

脉至如悬雍。

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气予不足也,水冻而死。

脉至如偃刀。

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五脏寒热(《素》作菀热),寒热独并于肾,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脉至如丸,滑不著(《素》作不直)手,丸滑不著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脉至如舂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病形脉诊第二(上)

黄帝问曰:邪气之中人奈何?高下有度乎?岐伯对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中于一陰一则留腑,中于一陽一则留脏。

曰:一陰一之与一陽一,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也,如环之无端。

夫邪之中人也,或中于一陰一,或中于一陽一,上下左右,无有恒常。

曰:诸一陽一之会,皆在于面,人之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热饮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首则下一陽一明,中于面则下太一陽一,中于颊则下少一陽一,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中于一陰一者,常从臂胻始。

夫臂与胻,其一陰一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于其一陰一也。

曰:此故伤其脏乎?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

故邪入于一陰一经,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容,故还之于腑。

是故一陽一中则留于经,一陰一中则留于腑。

曰:邪之中脏者奈何?曰:恐惧忧愁则伤心。

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能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以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曰:五脏之中风奈何?曰:一陰一陽一俱相感,邪乃得往。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一精一陽一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下出于胃而走唇一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一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大热甚,寒不能胜之也。

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其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存若亡,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夫色脉与尺之皮肤相应,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不得相失,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根死则叶枯矣。

故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钩,色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一毛一,色黑者其脉石。

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则死矣;得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形定矣。

曰:调之何如?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大;脉沉者,尺之皮肤亦沉;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十全其九;行二者为中工,十全其七;行一者为下工,十全其六。

尺肤温(一作滑)以淖泽者,风也。

尺肉弱者,解■〈亻亦〉也。

安卧脱肉者,寒热也(一本下作不治)。

尺肤涩者,风痹也。

尺肤粗如枯鱼鳞者,水泆饮也。

尺肤寒甚脉急(一作小)者,泄少气也。

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一作病且出)也。

尺肤烧炙人手(一作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

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尺肤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也。

尺坚大脉小甚则少气,悗有加者,立死(《脉经》云:尺紧于人迎者少气)。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

肘后独热者,肩背热。

肘前独热者,膺前热。

肘后廉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

手所独热者,腰以上(一作下)热。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

掌中热者,腹中热也。

掌中寒者,腹中寒也。

鱼际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也。

曰:人有尺肤缓甚(一云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曰:此所谓狐(狐,《素问》作疹)筋。

狐筋者,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病形脉诊第二(下)

黄帝问曰: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对曰:心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有时唾血。

大甚为喉吤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

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

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经络有一陽一维一陰一维)厥,耳鸣癫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止。

大甚为颈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

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一血。

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一作漏),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甚能善酸。

疚脉急甚为恶言(一作忘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履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

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一陰一缩,咳引少腹。

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疒頽〉疝,微滑为遗溺。

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瘛疭挛筋。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鬲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疒貴〉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

涩甚为肠■〈疒頽〉(一作溃);微涩为内溃,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痿癫疾;微急为奔豚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后。

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泄。

洞泄者,食不化,下嗌还出。

大甚为一陰一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下至小竟垂垂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痈■〈疒頽〉(一作癃■〈疒貴〉);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视黑丸。

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曰:病亦有甚变(一作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一陽一气盛而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而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一陽一气,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出一血,以和其诸脉;小者一陰一陽一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之以甘药。

曰:五脏六腑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今何道从入,入安从道?曰:此一陽一明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曰:荥俞治外脏,经合治内腑。

曰:治内腑奈何?曰:取之于合。

合各有名乎?曰: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一陽一,膀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一陽一陵泉(按大肠合于曲池,小肠合于小海,三焦合于天井,今此不同者,古之别法也。

又详巨虚上廉乃足一陽一明与小肠相合之一穴一也。

与胃合三里,膀一胱合委中,胆合一陽一陵泉,以脉之所入为合不同。

三焦合委一陽一。

委一陽一者,乃三焦下辅腧也,亦未见有为合之说)。

曰:取之奈何?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一陽一者,屈伸而取之;委中者,屈膝而取之;一陽一陵泉者,正立竖膝予之齐,下至委一陽一之一陽一取之;诸外经者,揄伸而取之。

曰:愿闻六腑之病?曰:面热者,足一陽一明病;鱼络血者,手一陽一明病;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足一陽一明病,此胃脉也。

三部九候第三

黄帝问曰:何谓三部?岐伯对曰:上部中部下部,其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一陰一;中部地,手一陽一明;中部人,手少一陰一。

下部天,足厥一陰一;下部地,足少一陰一;下部人,足太一陰一。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此三部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一人。

三而三之,合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

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曰:以候奈何?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曰:决死生奈何?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形气相得者生。

参伍不调者病。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

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

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目内陷者死。

曰:何以知病之所在?曰:察九候独小者病。

独大者病。

独疾者病。

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

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以左手于左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以右手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

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

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脱肉一身不去者死。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代脉而钩者,病在络脉。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

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察其腑脏,以知生死之期。

必先知经脉而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邪(《素问》无邪字)胜,死也。

足太一陽一之气绝者,其足不可以屈伸,死必戴眼。

曰:冬一陰一夏一陽一奈何?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一陰一,主冬,故以夜半死。

盛躁喘数者为一陽一,主夏,故以日中死。

寒热病者以平旦死。

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

病风者以日夕死。

病水者以夜半死。

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者犹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

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素问》下有各字)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

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不往不来者(《素问》作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曰:其可治者奈何?曰: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素问》二络上有孙字),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上实下虚,切而顺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通其气。

瞳子高者太一陽一不足,戴眼者太一陽一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针灸甲乙经》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经脉第一(上)雷公问曰:外揣言浑束为《针灸甲乙经》卷四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