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老子他说》第十八章

老子他说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 - 第十八章

老子他说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忠臣孝子的伪装

从第十七章的道的层面而相关于中国历史哲学的演变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特殊之处。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儒家的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的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

从前面所说的天道自然,到此,他便提出反对仁义和智慧等的语句。

只从文字上看,他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

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

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陰谋诡诈,作一奸一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

接着,他举出更明显的理由,“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何者孝?何者不孝?

如果家庭是个美满的家庭,一一团一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个个看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特别标榜谁孝谁不孝。

如果家中出了个孝子,相对之下,便有不被认同的不孝之子,这其间问题就大了。

因此说,六亲不和,才有所谓的“父慈子孝”。

我们若是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标榜的“二十四孝”,将发现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说不伦不类,很不像话,充分显示了舜的父母,是处在一个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为第一孝子。

老子并不喜欢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坏,衬托出另一个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他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

“国家昏乱有忠臣”,同样道理,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

我们历史上所谓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

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

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

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一爱一,没有杀盗一婬一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他主张不需特别赞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

四十多年前,我在川西灌县灵岩寺,看到有人书刻在灵泉石壁上的两句话:“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便是老子此意,也才是天大的幸福。

老子这几句话,从字面上粗浅一看,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面临转型时的种种变动,一个新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中间产生了很多病态的现象。

老子在此病态社会中,体会出他的人生哲学,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他的话,乍看起来是唱反调,但仔细研究一下,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正面教育。

我们可以另外举一个反证。

例如把孔子作的《礼记》中的《礼运篇》,加以整体研究后,就会发现孔子亦有老子这样的看法。

中国文化,素来重视道德的价值,《礼记》中的《礼运篇》已经表达得很清楚。

所谓的“德”乃归于“道”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之体。

而这个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自己认为道就是自然,但是由远古到黄帝的时代,人为的一切,已经渐渐不合于道了。

第二,从黄帝以前的远古史来看,在《列子》书中,假托黄帝本身梦想的文章,便是梦游“华胥国”,这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此处暂且不加讨论。

文中提到,黄帝作梦,到了另外一个国家,那里到处太平安详,没有任何不幸之事,是人类盼望中的天国。

这篇“华胥梦”等于中国文化所向往的理想国。

其他像相拉图的“理想国”、莫耳的“乌托邦”,乃至佛家的“极乐世界”、基督教的“天堂”,都是其来有自,反映了这个世间的人类,苦难重重,无时不在斗争战乱中,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个幸福圆满的境界。

而老子所谓的大道,正代表了它的内涵与一精一神。

其实,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的说法,未免失之太刻薄,但这也是一爱一之心切,所以责之更严。

孔子在《礼运篇》也讲得差不多,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此即儒道二家的态度差别之处,但是道理是相互贯通的。

孔子在《礼运篇》上说:“故用人之智去其诈。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贪。

饮食男一女,人之大欲存焉。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

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

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人有了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一奸一诈,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用歪了就是老一奸一巨猾,全在一念之间。

因此孔子强调“用人之智去其诈”。

而大勇的人,往往气魄大,脾气也大。

大勇的反面,就是多怒,佛家称之为“嗔”。

假使一个大英雄、大丈夫,没有暴烈的坏脾气,那就很可贵了。

“用人之仁去其贪”,仁慈本是件好事,但是仁慈太过了,变得婆婆一妈一妈一,待人接物软塌塌的,心理上难免有一种不自觉的贪恋、执着。

因此,能够保持一片仁慈博一爱一之心,而无这层贪着之念,那便不会发生不一良的副作用了。

从这里,我们已可明确地看出,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其意和孔子所讲的道理,并无矛盾冲突之处,只是文学的手法不一样而已。

孔子又说:“饮食男一女,人之大欲存焉”,吃好的、喝好的,以及喜欢男一女间的关系,这是人生根本的欲一望。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至于死亡和贫穷痛苦,那天底下的人都害怕,都讨厌碰上。

所以,“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一个人一爱一好追求饮食男一女的享受,逃避死亡与贫穷的来临,这是心理现象的根本。

但是,“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人的思想、念头,从外表是很难看出来,也很难测验得知的。

一个人动什么脑筋,打什么主意,心地善与不善,只要不表现于行为,有谁会知道?“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一切的好坏,全凭他心念的变化,根本没有颜色、声音可资辨别。

所有的动机想法都深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么,“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要把这些人心的根本问题加以整理、统一,使之去芜存菁,转劣从良,恶行成善举,除了“礼”--文化教育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

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

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较少。

我常说,中国文化里头,经常提到“孝道”,与世界其他文化相较,孝道是中国特有的优点,其高明可贵之处,无可置疑。

但这同时也说明了,这几千年来,我们不孝之举太多了,因此孔子才不得不提倡孝道。

同样地,社会上不仁不义的故事层出不穷,所以圣贤们才用心良苦,提一供这服“仁义”的药方,希望社会有所改善。

孔子是个文化医生,他把当时文化中的疑难杂症诊断出来,投以对症的药石,尝试解决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老子也是个医生,但他是研究医理的医生,也就是医生的医生。

他认为儒生们开的药方,对是对,但是药吃多了,难免又会出一毛一病,副作用在所难免。

光讲仁义道德,说得天花乱坠,有人自然要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义、欺世盗名之事,结果弄巧成拙,照样害人。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病态最为严重,强调仁义,便最积极。

老子身处其境,讨厌这种风气,所以从反面来对症下药。

他说:“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智慧与一奸一诈,乃一体两面,一线之隔。

聪明与狡猾、老实与笨蛋,根本是息息相关的孪生兄弟。

诚实的智慧合于“道”,用之于世,为人类社会谋福造利,那就对了,名之为“德”。

道是体,德是用。

然而,诚实虽是好事,若是用不得当,那也会适得其反,坏了事情。

老子这段话,干万不要随随便便看过。

近几十年来,我发现有人研究老子,读了此章之后,不作深入一层的体会,便骤下错误的评语说,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忠臣,反对作孝子。

这不曲解得太严重了吗!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只是要我们预防其中可能产生的不一良作用而已。

每一件事,皆有其正反两面,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到。

或者时间久了,思想搞不通,走了样;或者某一个观念流行多年,时迁境移,已不合宜,并且流弊丛生,失其原意,这就要懂得《大学》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道理了,此时必须知道变通。

所以,老子的思想与《易经》的思想是一样的,都在一个“变”字。

《易经》有五种学问--“理、象、数、通、变”。

“理”是哲学的,《易经》每一个卦,背后皆有其哲学道理。

“象”,一件事物,一个东西,都有它本身的现象。

比如虚空,也有它的现象,空空洞一洞,不可捉摸。

每一种现象的发生,必须有其形成的哲学道理。

而这“理”和“象”二者,也可以借数字符号来表达、整理。

那便是“数”了。

“理”、“象”、“数”是《易经》三个根本所在,必得将之透彻研究后,才知道“通”,只知“理”,不通“象”、“数”;只知“象”、“数”,不通“理”,都不行。

要样样深入,全部融会贯通,方能达“变”,方能洞烛机先,随时知变、适变、应变。

知道变,而能应变,那还属下品境界。

上品境界,能在变之先,而先天下的将变时先变。

等到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才变,那也恰恰只合于变通而已。

老子对仁义、智慧所提的这番道理,也属于变通的一种。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老子他说》诸子百家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老子他说》第十八章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