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
△《山海经》·十八卷(内府藏本)
晋郭璞注。
卷首有刘秀校上奏,称为伯益所作。
案《山海经》之名始见《史记·大宛传》,司马迁但云《禹本记》、《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而未言为何人所作。
《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似乎即指此书而不言其名《山海经》。
王充《论衡·别通篇》曰,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赵煜《吴越春秋》所说亦同。
惟《隋书·经籍志》云,萧何得秦图书,後又得《山海经》,相传夏禹所记。
其文稍异,然似皆因《列子》之说推而衍之。
观书中载夏后启、周文王及秦、汉长沙、象郡、馀暨、下诸地名,断不作於三代以上,殆周、泰间人所述,而後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欤?观《楚词·天问》,多与相符,使古无是言,屈原何由杜撰?朱子《楚词辨证》谓其反因天问而作,似乎不然。
至王应麟《王会补传》引朱子之言,谓《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曰东首,疑本因图画而述之。
古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云云。
则得其实矣。
郭璞注是书,见於《晋书·本传》。
隋、唐二志皆云二十三卷,今本乃少五卷,疑後人并其卷帙,以就刘秀奏中一十八篇之数,非阙佚也。
隋、唐志又有郭璞《山海经图赞》二卷,今其赞犹载璞集中,其图则《宋志》已不著录,知久佚矣。
旧本所载刘秀奏中,称其书凡十八篇,与《汉志》称十三篇者不合。
《七略》即秀所定,不应自相牾,疑其赝托。
然璞序已引其文,相传既久,今仍并录焉。
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玄部竞字号中。
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
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
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
△《山海经广注》·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任臣撰。
任臣有《十国春秋》,已著录。
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
於名物训诂,山川道里,皆有所订正。
虽嗜奇爱博,引据稍繁,如堂庭山之黄金,青邱山之鸳鸯,虽贩妇佣奴,皆识其物,而旁徵典籍,未免赘疣,卷首冠杂述一篇,亦涉冗蔓。
然掎摭宏富,多足为考证之资。
所列逸文三十四条,自杨慎《丹铅录》以下十八条,皆明代之书,所见实无别本,其为稗贩误记,无可致疑。
至应劭《汉书注》以下十四条,则或古本有异,亦颇足以广见闻也。
旧本载图五卷,分为五类。
曰灵,曰异域,曰兽族,曰羽禽,曰鳞介,云本宋咸平《舒雅旧稿》,雅本之张僧繇,其说影响依稀,未之敢据。
其图亦以意为之,无论不真出雅与僧繇,即说果确实,二人亦何由见而图之?故今惟录其注,图则从删。
又前列引用书目五百三十馀种,多采自类书,虚陈名目,亦不琐录焉。
△《穆天子传》·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晋郭璞注,前有荀勖序。
案《束传》云,太康二年,汲县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穆天子传》五篇,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臣事。
按今盛臣事载《穆天子传》第六卷,盖即《束传》所谓杂书之一篇也。
寻其文义,应归此传。
《束传》别出之,非也。
此书所纪,虽多夸言寡实,然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
所谓县圃者,不过飞鸟百兽之所饮食,为大荒之圃泽,无所谓神仙怪异之事。
所谓河宗氏者,亦仅国名,无所谓鱼龙变见之说,较《山海经》、《淮南子》犹为近实。
郭璞注《尔雅》,於西至西王母句,不过曰西方昏荒之国;於河出昆仑墟句,虽引《大荒西经》而不言其灵异。
其注此书,乃颇引志怪之谈。
盖释经不敢不谨严,而笺释杂书则务矜博洽故也。
(案:《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徒以编年纪月,叙述西游之事,体近乎起居注耳,实则恍惚无徵,又非逸周书之比。
以为古书而存之可也,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破矣。
今退置於《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
)
△《神异经》·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汉东方朔撰。
所载皆荒外之言,怪诞不经。
共四十七条。
陈振孙《书录解题》已极斥此书,称东方朔撰、张茂先传之伪。
今考《汉书·朔本传》,历叙朔所撰述,言凡刘向所录朔书俱是,世所传他事皆非。
其赞又言後世好事者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云云。
则朔书多出附会,在班固时已然。
此书既刘向《七略》所不载,则其为依托,更无疑义。
《晋书·张华本传》,亦无注《神异经》之文,则并华注亦属假借,振孙所疑,诚为有见。
然《隋志》载此书,已称东方朔撰,张华注。
则其伪在隋以前矣。
观其词华缛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与《洞冥》、《拾遗》诸记先後并出,故其中西北荒金阙银盘明月珠事,陆亻垂《石阙铭》引用之。
其中玉女投壶事,徐陵《玉台新咏序》引用之。
流传既久,固不妨过而存之,以广异闻。
又考《广韵》去声四十一漾收犭恙字,《说文》、《玉篇》皆所不载。
注称兽似狮子,实本此经北方有兽焉,其状如狮子,名曰犭恙之文。
则小学家已相援据,不但文人词藻,转相采摭已也。
《隋志》列之史部地理类,《唐志》又列之子部神仙类。
今核所言,多世外恍惚之事,既有异於舆图,亦无关於修炼,其分隶均属未安。
今从《文献通考》列《小说类》中,庶得其实焉。
△《海内十洲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汉东方朔撰。
十洲者,祖洲、瀛洲、悬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也。
又後附以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邱、昆仑五条。
其言或称臣朔,似对君之词;或称武帝,又似追记之文。
又盛称武帝不能尽朔之术,故不得长生,则似道家夸大之语。
大抵恍惚支离,不可究诘。
考刘向所录朔书无此名。
书中载武帝幸华林园射虎事,案《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李善注,引《洛阳图经》曰,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
武帝时安有是号?盖六朝词人所依托。
观其引卫叔卿事,知出《神仙传》。
後引五岳真形图事,知出《汉武内传》後也。
然自《隋志》已著於录,李善注张衡《南都赋》、宋玉《风赋》、鲍照《舞鹤赋》、张衡《思玄赋》、曹植《洛神赋》、郭璞《游仙诗》第一首、第七首、江淹《拟郭璞游仙诗》、夏侯玄《东方朔画赞》、陆亻垂《新刻漏铭》并引其文为证,足见其词条丰蔚,有助文章。
陆德明《经典释文》亦於《庄子·北冥》条下引此书曰:水黑色谓之冥海,无风洪波百丈。
则通儒训诂,且据其文矣。
唐人词赋,引用尤多,固录异者所不能废也。
诸家著录,或入地理,循名责实,未见其然。
今与《山海经》同退置小说家焉。
△《汉武故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汉班固撰,然史不云固有此书,《隋志》著录传记类中,亦不云固作。
晁公武《读书志》引张柬之《洞冥记跋》,谓出於王俭。
唐初去齐、梁未远,当有所考也。
所言亦多与《史记》、《汉书》相出入,而杂以妖妄之语。
然如《艺文类聚》、《三辅黄图》、《太平御览》诸书所引甲帐珠帘、王母青雀、茂陵玉碗诸事称出《汉武故事》者,乃皆无之。
又李善注《文选·西征赋》,引《汉武故事》二条,其一为柏谷亭事,此本亦无之;其一为卫子夫事,此本虽有之而文反略於善注。
考《隋志》载此书二卷,诸家著录并同。
钱曾《读书敏求记》亦尚作二卷,称所藏凡二本,一是锡山秦汝操绣石书堂本,一是陈文烛晦伯家本。
又与秦本互异,今两存之云云。
两本今皆未见,此本为明吴《古今逸史》所刻,并为一卷,仅寥寥七八页。
盖已经刊削,又非两家之本,以其六朝旧帙,姑存备古书之一种云尔。
△《汉武帝内传》·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汉班固撰。
《隋志》著录二卷,不注撰人,《宋志》亦注曰不知作者,此本题曰班固,不知何据。
殆後人因《汉武故事》伪题班固,遂并此书归之欤?《汉书·东方朔传赞》,称好事者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
此书乃载朔乘龙上,与传赞自相矛盾,其不出於固,灼然无疑。
其文排偶华丽,与王嘉《拾遗记》、陶宏景《真诰体格》相同。
考徐陵《玉台新咏序》有灵飞六甲高擅玉函之句,实用此传六甲灵飞十二事封以白玉函语,则其伪在齐、梁以前。
又考郭璞《游仙诗》,有汉武非仙才句,与传中王母所云殆恐非仙才语相合。
葛洪《神仙传》所载孔元方告冯遇语,与传中称受之者四十年传一人,无其人,八十年可顿授二人,非其人谓之泄天道,得其人不传是谓蔽天宝云云相合。
张华《博物志》载汉武帝好道,西王母七月七日漏七刻乘紫车来云云,与此传亦合。
今本《博物志》虽真伪相参,不足为证。
而李善注《文选·洛神赋》已引《博物志》此语,足信为张华之旧文,其殆魏、晋间文士所为乎?陆德明《庄子释文》注大宗师篇西王母,亦引《汉武内传》云,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事与今本所载同,而文句迥异。
或德明隐括其词欤?钱曾《读书敏求记》曰:《汉武内传》一卷,孱守居士空居阁校本。
(案:孱守居士,常熟冯舒之别号也。
)《广记》删去元灵二曲及十二事篇目,又脱朱鸟窗一段,对过始知此本为完书。
案李商隐诗曰: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又曰: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前觑阿环。
皆用朱鸟窗事,知古本当有此一段,李善注《文选·郭璞游仙诗》,引《汉武内传》西王母侍女歌曰:遂乘万龙盾,驰骋眄九野二句,正元灵曲中语。
知古本当有此二曲,钱曾所云良是。
今检此本,亦无元灵二曲及朱鸟窗一段,而有十二事之篇目,与曾所说又不同。
又《玉海》引《中兴书目》曰:《汉武帝内传》二卷,载西王母事。
後有淮南王公孙卿、稷邱君八事,乃唐终南玄都道士游岩所附,今亦无此八事。
盖明人删窜之本,非完书矣。
△《汉武洞冥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後汉郭宪撰。
宪字子横,汝南宋人。
官至光禄勋。
事迹具《後汉书·方术传》。
是书《隋志》止一卷,《唐志》始作四卷,《文献通考》有《拾遗》一卷。
晁公武《读书志》引宪自序,谓汉武明隽特异之主,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於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故曰洞冥。
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其《别录》又於御览中抄出。
则四卷亦非全书,《别录》当即《拾遗》也。
今宪序与《拾遗》俱已佚,惟存此四卷。
核以诸书所引,皆相符合,盖犹旧本。
考《范史》载,宪初以不臣王莽,至焚其所赐之衣,逃匿海滨。
後以直谏忤光武帝,时有关东觥觥郭子横之语,盖亦刚正忠直之士。
徒以氵巽酒救火一事,遂抑之方术之中,其事之有无,已不可定。
至於此书所载,皆怪诞不根之谈,未必真出宪手。
又词句缛艳,亦迥异东京,或六朝人依托为之。
然所言影娥池事,唐上官仪用以入诗,时称博洽,後代文人词赋,引用尤多。
盖以字句妍华,足供采摭,至今不废,良以是耳。
若其中伏生受《尚书》於李克一条,悠谬支离,全乖事实。
朱彝尊乃采以入《经义考》,则嗜博贪奇,有失别择,非著书之体例矣。
△《拾遗记》·十卷(内府藏本)
秦王嘉撰。
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
事迹具《晋书·艺术传》。
故旧本系之晋代。
然嘉实苻秦方士,是时关中扰,与典午隔绝久矣。
称晋人者,非也。
其书本十九卷,二百二十篇。
後经乱亡残阙,梁萧绮搜罗补缀,定为十卷,并附著所论,命之曰录,即此本也。
绮序称文起羲、炎以来,事迄西晋之末。
然第九卷记石虎ㄡ龙至石氏破灭,则事在穆帝永和六年之後,入东晋久矣。
绮亦约略言之也。
嘉书盖仿郭宪《洞冥记》而作。
其言荒诞,证以史传皆不合。
如皇娥宴歌之事,赵高登仙之说,或上诬古圣,或下奖贼臣,尤为乖迕。
绮录亦附会其词,无所纠正。
然历代词人,取材不竭,亦刘勰所谓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者欤?《虞初》九百,汉人备录。
六朝旧笈,今亦存备采掇焉。
△《搜神记》·二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晋干宝撰。
宝字令升,新蔡人。
元帝时以著作郎领国史,迁散骑常侍。
事迹具《晋书·本传》。
史称宝感父婢再生事,遂撰集古今灵异神,人物变化为此书。
其自序一篇,亦载於传内。
《隋志》、新、旧唐志俱著录三十卷。
《宋志》作《搜神总记》十卷,亦云宝撰,《崇文总目》则云《搜神总记》十卷,不著撰人名氏,或云干宝撰,非也。
(案:此条见《玉海》。
)此本为胡震亨《秘册汇函》所刻,後以其版归毛晋,编入《津逮秘书》者。
考《太平广记》所引,一一与此本相同。
以古书所引证之,裴松之《三国志注》魏志明帝纪引其柳谷石一条,齐王芳纪引其火浣布一条,《蜀志·糜竺传》引其妇人寄载一条,《吴志·孙策传》引其于吉一条,吴夫人传引其梦月一条,朱夫人传引其朱主一条,皆具在此本中。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其卢充金碗一条,刘昭《续汉志》注《五行志·荆州童谣》条下引其华容女子一条,建安四年武陵充县女子重生条下引其李娥一条,桓帝延熹七年条下引其大蛇见德阳殿一条,《郡国志》马邑条下引其秦人筑城一条,故道条下引其旄头骑一条,李善注王粲赠文叔良诗引其文颖字叔良一条,注《思玄赋》引其张车子一条,注鲍照《拟古诗》引其太康帕头一条,刘知几《史通》引其王乔飞舄一条,亦皆具在此本中,似乎此本即宝原书。
惟《太平寰宇记》青陵台条下引其韩凭化蛱蝶一条,此本乃作化鸳鸯;郭忠恕《佩Δ》上篇称干宝《搜神记》以琵琶为频婆,此本吴赤乌三年豫章民杨度一条凡三见琵琶字,安阳城南亭一条亦有琵琶字,均不作频婆;又《续汉志》注《地理志》缑氏条下引其延寿亭一条,巴郡条下引其泽中有龙鸣鼓则雨一条,《五行志》建安七年醴陵山鸣条下引其论山鸣一条,李善《蜀都赋注》引其澹台子羽一条,陆机《皇太子宴元圃诗》引其程猗说石图一条,此本亦皆无之。
至於六卷、七卷全录《两汉书·五行志》,司马彪虽在宝前,《续汉书》宝应及见,似决无连篇钞录,一字不更之理,殊为可疑。
然其书叙事多古雅,而书中诸论亦非六朝人不能作,与他伪书不同。
疑其即诸书所引,缀合残文,傅以他说,亦与《博物志》、《述异记》等。
但辑二书者耳目隘陋,故罅漏百出。
辑此书者则多见古籍,颇明体例,故其文斐然可观,非细核之,不能辨耳。
观书中谢尚无子一条,《太平广记》三百二十二卷引之,注曰出《志怪录》,是则捃拾之明证。
胡震亨跋但称谢尚为镇西将军,在穆帝永和中,宝此书尝示刘忄炎,忄炎卒於明帝大宁中,则书在尚加镇西将军之前二十馀年,疑为後人所附益,犹未考此条之非本书也。
胡应麟《甲乙剩言》曰,姚叔祥见余家藏书目中有干宝《搜神记》,大骇。
曰果有是书乎?余应之曰,此不过从《法苑》、《御览》、《艺文》、《初学》、《书钞》诸书中录出耳,岂从金函石匮幽岩土窟掘得耶?大抵後出异书,皆此类也。
斯言允矣。
△《搜神後记》·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晋陶潜撰。
中记桃花源事一条,全录本集所载诗序,惟增注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
又载干宝父婢事,亦全录《晋书》。
剽掇之迹,显然可见。
明沈士龙跋,谓潜卒於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年两事。
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托,固不待辨。
然其书文词古雅,非唐以後人所能。
《隋书·经籍志》著录,已称陶潜,则赝撰嫁名,其来已久。
又陆羽《茶经》引其中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一条,与此本所载相合,《封演见闻记》引其中有人因病能饮一斛二斗,後吐一物一条,与此书桓宣武督将一条,仅文有详略;及牛肺字作土肚,茗瘕字作斛二瘕,其事亦与此本所载相合;知今所传刻犹古本矣。
其中丁令威化鹤阿香雷车,唐、宋词人并递相援引,承用至今。
题陶潜撰者固妄,要不可谓非六代遗书也。
△《异苑》·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刘敬叔撰。
敬叔,《宋书》、《南史》俱无传。
明胡震亨始采诸书补作之。
称敬叔,彭城人。
起家中兵参军,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卒。
又称尝为刘毅郎中令,以事忤毅,为所奏免官。
今案书中称毅镇江州,褊躁愈剧。
又载毅妻为桓玄所得,擅宠有身。
多蓄憾诋毁之词,则震亨之言当为可信。
惟书中自称义熙十三年,余为长沙景王骠骑参军,以《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考之,时方以骠骑将军领荆州刺史,与敬叔所记相合,而震亨传中未之及,则偶疏也。
其书皆言神怪之事,卷数与《隋书·经籍志》所载相合。
刘知几《史通》谓《晋书》载武库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飞去,乃据此书载入,亦复相合,惟中间《太平御览》所引傅承亡饿一条,此本失载。
又称宋高祖为宋武帝裕、直举其国号名讳,亦不似当时臣子之词,疑已不免有所佚脱窜乱。
然核其大致,尚为完整,与《博物志》、《述异记》全出後人补缀者不同。
且其词旨简澹,无小说家猥琐之习,断非六朝以後所能作,故唐人多所引用。
如杜甫诗中陶侃胡奴事,据《世说新语》但知为侃子小名,勘验是书,乃知别有一事,甫之援引为精切。
则有裨於考证亦不少矣。
△《续齐谐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梁吴均撰。
均事迹具《梁书》本传。
《唐·艺文志》作吴筠。
案唐有道士吴筠,乃大历时人。
是书《隋志》著录,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欧阳询《艺文类聚》已先引其文,非筠明甚。
《唐志》盖传写之讹。
吴刊本有元陆友跋曰:《齐谐》志怪,盖庄生寓言。
今均所续,特取义云尔,前无其书也。
案《隋书·经籍志·杂传类》,均书之前有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齐谐记》七卷,《唐志》小说家亦并载之,然则均书实续无疑。
友谓前无其书,亦为失考。
所记皆神怪之说。
然李善注《文选》,於陆机豫章行,引其田氏三荆树一条,於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引其成武丁一条,韦绚刘禹锡《嘉话》引其霍光金凤辖一条,蒋潜通天犀导一条,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其徐邈画甾鱼一条,是在唐时已援为典据,亦小说之表表者矣。
惟刘阮天台一事,徐子光注李瀚《蒙求》引《续齐谐记》之文,述其始末甚备,而今本无此条。
岂原书久佚,後人於《太平广记》诸书内抄合成编,故偶有遗漏欤。
△《还冤志》·三卷(内府藏本)
隋颜之推撰。
之推有《家训》,已著录。
此书《隋志》不载,《唐书·艺文志》作《冤魂志》三卷,《文献通考》作《北齐还冤志》二卷。
考《宋史·艺文志》作颜之推《还冤志》,《太平广记》所引亦皆称《还冤志》,与今本合,则《唐志》为传写之证。
至书中所记,上始周宣王杜伯之事,不得目以北齐。
即之推亦始本梁人,後终隋代,观陆法言《切韵》序,则开皇之初,尚与刘臻等八人同时定韵,更不得目以北齐。
殆因旧本之首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遂误以冠於书名上欤?观《宋史》又载释庭藻《续北齐还冤志》一卷,则误称北齐,亦已久矣。
自梁武以後,佛教弥昌,士大夫率皈礼能仁,盛谈因果。
之推家训有《归心篇》,於罪福尤为笃信,故此书所述,皆释家报应之说。
然齐有彭生,晋有申生,郑有伯有,卫有浑良夫,其事并载《春秋传》。
赵氏之大厉,赵王如意之苍犬,以及魏其、武安之事,亦未尝不载於正史。
强魂毅魄,凭厉气而为变,理固有之,尚非天堂地狱,幻杳不可稽者比也。
其文词亦颇古雅,殊异小说之冗滥,存为鉴戒,固亦无害於义矣。
陈继儒尝刻入《秘笈》中,刊削不完,仅存一卷。
此本乃何钅堂《汉魏丛书》所刻,犹为原帙,今据以著录焉。
△《集异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薛用弱撰。
案《唐书·艺文志》载用弱字中胜,长庆光州刺史。
其里籍则未言。
此本卷首题曰河东。
然唐代士族,率题郡望。
刘必彭城,李必陇西,其确生何地则未之知。
《三水小牍》(案:此书今佚,此条见《太平广记》三百十二卷所引)载其大和中自仪曹郎出守弋阳,为政严而不残。
盖在当时称良吏,其事迹亦无考也。
是书所记凡十六条。
晁公武《读书志》称其首载徐佐卿化鹤事,此本正以此条为首,与晁氏所记合,盖犹旧本。
其叙述颇有文采,胜他小说之凡鄙。
世所传狄仁杰《集翠裘》、王维《郁轮袍》、王积薪《妇姑围棋》、王之涣《旗亭画壁》诸事,皆出此书。
其良《常山新宫铭》,洪迈《容斋随笔》推为奇作。
苏轼与子过诗所谓尔应奴隶蔡少霞,我亦伯仲山元卿者,即用其事。
卷帙虽狭,而历代词人恒所引据,亦小说家之表表者。
陈振孙《书录解题》谓是书一名《古异记》,然诸家著录,俱无此名,不知振孙何本。
又唐比部郎中陆勋亦有《集异记》二卷,与用弱此本名同。
故《文献通考》题勋书曰陆氏《集异记》,以别於用弱书焉。
△《博异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谷神子还古撰,不著姓氏。
考晁公武《读书志》载《老子指归》十三卷,亦题谷神子注,不著姓氏。
而《唐书·艺文志》有冯廓注《老子指归》十三卷,与公武所言书名卷数皆合,则谷神子其冯廓欤?胡应麟《二酉缀遗》则曰:唐有诗人郑还古,尝为殷七七作传。
其人正晚唐,而殷传文与事皆类,是书盖其作也。
其说亦似有依据。
然古无明文,阙所不知可矣。
其书载敬元颖、许汉阳、王昌龄、张竭忠、崔元微、阴隐客、岑文本、沈亚之、刘方元、马燧十人。
《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八卷载李全质一条,称会昌壬戌济阴大水,谷神子与全质同舟云云,此本无之。
盖亦钞合而成,非完帙也。
所记皆神怪之事,叙述雅赡。
而所录诗歌颇工致,视他小说为胜。
惟师旷镜铭一条,不似三代语尔。
陈振孙《书录解题》谓语触时忌,故隐其名。
前有自序,亦称非徒但资笑语,抑亦粗显箴规,或冀逆耳之词,稍获周身之戒。
今观所载,殊不见触忌之语。
而证以《太平广记》所引,又确为本书,非出依托。
未审其寓言之旨何在也。
△《杜阳杂编》·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唐苏鹗撰。
鹗有《演义》,已著录。
此编所记,上起代宗广德元年,下尽懿宗咸通十四年,凡十朝之事,皆以三字为标目。
其中述奇技宝物,类涉不经。
大抵祖述王嘉之《拾遗》、郭子横之《洞冥》,虽必举所闻之人以实之,殆亦俗语之为丹青也。
所称某物为某年某国所贡者,如日林、大林、文单、吴明、拘弭、大轸、南昌、淛东、条支、鬼谷、河陵、兜离,《唐书·外国传》皆无此名,诸帝本纪亦无其事。
即如夫馀国久并於渤海大氏,而云武宗会昌元年夫馀来贡;罽宾地接葱岭,《汉书》、《唐书》均有明文,而云在西海;尤舛迕之显然者矣。
然铺陈缛艳,词赋恒所取材,固小说家之以文采胜者。
读者挹其葩藻,遂亦忘其夸饰,至今沿用,殆以是欤。
其曰《杜阳杂编》者,晁公武《读书志》谓鹗居武功之杜阳,盖因地以名其书云。
△《前定录》·一卷、《续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唐锺辂撰。
辂,大和中人。
官崇文馆校书郎。
《唐书·艺文志》作锺。
未详孰是也。
是书所录前定之事,凡二十三则,与《书录解题》所言合。
前有自序,称庶达识之士知其不诬,奔竞之徒亦足以自警,校他小说为有劝戒。
高彦休《唐阙史》曰:世传《前定录》,所载事类实繁,其间亦有邻委曲以成其验者,盖即指此书。
然小说多不免附会,亦不能独为此书责也。
《续录》一卷,不题撰人名氏,《书录解题》亦载之。
观其以唐明皇与唐玄宗析为两条,知为杂采类书而成,失於删并。
又柳宗元一条,乃全引《龙城录》语。
《龙城录》为宋王钅至伪撰,则非唐以前书明矣。
△《桂苑丛谈》·一卷(内府藏本)
案《新唐书·艺文志》载《桂苑丛谈》一卷,注曰冯翊子子休撰,不著姓名。
晁公武引李淑《邯郸书目》云,姓严,疑冯翊子其号,而子休其字也。
陈继儒刻入《秘笈》,乃题为唐子休冯翊著,颠倒其文,误之甚矣。
其书前十条皆载咸通以後鬼神怪异及琐细之事,後为史遗十八条。
其十二条亦纪唐代杂事,馀六条则兼及南北朝。
然如高浟捕贼,高延宗纵恣,崔宏度酷虐诸事,齐、隋本史皆已载之,又似摘钞卷中未及刊削者。
疑已经後人窜乱,非原书也。
其甘露亭一条,称吴王收复浙右之岁者,当为昭宗天复二年,时始封杨行密为吴王,故子休以此称之。
然则作是书者,其江南人欤?
△《剧谈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康骈撰。
王定保《摭言》作唐,盖传写之讹。
《唐书·艺文志》作康,以其字驾言证之,二字义皆相合,未详孰是。
诸书引之,皆作骈,疑亦《唐志》误也。
骈,池阳人。
乾符四年登进士第,官至崇文馆校书郎。
是书成於乾宁二年,皆记天宝以来琐事,亦间以议论附之,凡四十条。
今以《太平广记》勘之,一一相合。
非当时全部收入,即後人从《广记》抄合也。
此本末有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刊行字,盖犹影抄宋本。
如潘将军一条,注中疑为潘鹘字。
今本《剑侠传》从《广记》剽掇,此条讹为潘鹤碎,遂不可解,知此本为善矣。
其中载元微之年老擢第,执贽谒李贺一条,《古夫于亭杂录》辨之曰,案元擢第,既非迟暮,於贺亦称前辈,讵容执贽造门,反遭轻薄,小说之不根如此。
其论最当。
然稗官所述,半出传闻。
真伪互陈,其风自古。
未可全以为据,亦未可全以为诬,在读者考证其得失耳。
不以是废此一家也。
△《宣室志》·十卷、《补遗》·一卷(内府藏本)
唐张读撰。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读字圣朋。
《唐书·艺文志》载读建中《西狩录》十卷,注曰读字圣用。
朋用字形相近,义亦两通,未详孰是也。
深州陆泽人。
《旧唐书》附见其祖张荐传中。
称其登进士第,有俊材。
累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典贡举,时称得士。
位终尚书左丞。
《新唐书·艺文志》则称为僖宗时吏部侍郎。
高彦休《唐阙史》亦称张侍郎读为员外郎张休复之子,(案:《旧唐书》作希复。
)牛僧孺之外孙。
年十九,登进士第。
不言其为吏部礼部。
以典贡举之文证之,盖《新唐志》为误矣。
是书所记,皆鬼神灵异之事。
岂以其外祖牛僧孺尝作《玄怪录》,读少而习见,故沿其流波欤?《补遗》一卷,旧本并题读撰。
然诸家书目皆无之。
疑刊刻者摭他书所引,载於後也。
宣室之义,盖取汉文帝宣室受,召贾谊问鬼神事。
然鬼神之对,虽在宣室,而宣室之名,实不因鬼神而立。
取以题志怪之书,於义未当,特久相沿习不觉耳。
今特附订其失,庶读者有考,无相沿用焉。
△《唐阙史》·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唐高彦休撰。
彦休始末未详。
书中郑少尹及第一条,有开成二年愚江夏伯祖再司文柄语。
考《旧唐书·高锴传》,锴於大和三年以吏部员外郎奉诏审定敕试《别头进士明经》,开成元年以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寻为礼部侍郎。
掌贡部者三年,出为鄂岳观察使而卒。
鄂岳正江夏之地,所言官品事迹俱合,则彦休当为锴之从孙。
惟新旧书皆失锴之里籍,遂不知彦休为何地人耳。
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彦休自号参寥子,《唐·艺文志》注亦同。
《宋史·艺文志》载《阙史》一卷,注曰参寥子述。
又载高彦休《阙史》三卷,分为两书两人,殊为舛误。
又黄伯思《东观馀论》有此书跋云,叙称甲辰岁编次,盖僖宗中和四年,而其间有已书僖号者,或後人追改之。
今考序中自言乾符甲子生,乾符无甲子,当为甲午之讹。
下距中和四年仅十年,不应即能著书。
由是以後,惟晋开运元年为甲辰,上推乾符元年甲午生,年当七十一岁,尚有著书之理。
然则彦休盖五代人也。
是书诸家著录皆三卷。
今止上、下二卷,似从他书抄撮而成,非其原本。
张耒《宛邱集》称贾长卿尝辨此书所载白居易母堕井事,此本无之,是亦不完之一证。
然自序言共五十一篇,分为上、下二卷,又似非有脱遗者,或後人并追改其序欤?王士祯《居易录》讥其首载李师道之党丁约献俘阙下,临刑幻化仙去事,以为导逆。
其说甚当。
然所载如周墀之对文宗,崔阃之对宣宗,郑薰判宦官之荫子,卢携之议镇州,皆足与史传相参订。
李可及戏论三教一条,谓伶人不当授官,持论尤正。
他如皇甫作福先寺碑,刘蜕辨齐桓公器单长鸣非姓单诸事,亦足以资考证,不尽小说荒怪之谈也。
△《甘泽谣》·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袁郊撰。
晁公武《读书志》云,载谲异事九章,咸通中久雨卧疾所著。
陈振孙《书录解题》述其自序云,以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以名其书。
此本为毛晋所刊,云得之华阴杨仪。
篇数与《读书志》合,然但有仪序而无郊自序。
仪序称郊为唐祠部郎中。
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郊字子乾,官至虢州刺史,不知仪何所据也。
《书影》曰,甘泽谣别自有书。
今杨梦羽所传,皆从他书抄撮而成,伪本也。
或曰梦羽本未出时,已有抄《太平广记》二十馀条为《甘泽谣》以行者,则梦羽本又赝书中之重亻台矣。
今考《书影》所称梦羽,即仪之字。
其所称先出之一本,今未之见。
钱希言《犭会园薄明经》为鱼一条,称尝见唐人小说有《甘泽谣》,载《鱼服记》甚详。
今此本无《鱼服记》,岂希言所见乃先出一本耶?然据此本所载,与《太平广记》所引者一一相符。
则两本皆出《广记》,不得独指仪本为重亻台。
又裒辑散佚,重编成帙,亦不得谓之赝书。
所论殊为未允。
其书虽小说家流,而琐事轶闻,往往而在。
如杜甫《饮中八仙歌》,叶梦得《避暑录话》谓惟焦遂不见於书传,今考此书陶岘条中,实有布衣焦遂,而绝无口吃之说,足以证师古伪注之谬。
是亦足资考证,不尽为无益之谈矣。
△《开天传信记》·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唐郑綮撰。
綮字蕴武,荥阳人。
登进士第,累官右散骑常侍。
好以诗谣托讽昭宗,意其有所蕴蓄。
擢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谓歇後郑五作宰相,时事可知者,即其人也。
《旧唐书》本传称綮尝历监察,殿中、仓户二员外,金、刑、右司三郎,而是书原本首署其官为吏部员外郎,本传顾未之及。
或史文有所脱漏欤?书中皆记开元、天宝故事,凡三十二条。
自序称簿领之暇,搜求遗逸,期於必信,故以传信为名。
其纪明皇戏游城南,王琚延过其家,谋诛韦氏一条,据《唐书》琚传,乃琚选补主簿过谢太子乘机进说,以除太平公主,并无先过琚家之事。
司马光作《通鉴》,亦不从是书,惟《新唐书》兼采之。
然韦氏称制时,琚方以王同皎党亡命江都,安得复卜居韦杜?綮所记恐非事实,宜为《通鉴》所不取。
又如华阴见岳神、梦游月宫,罗公远隐形、叶法善符录诸事,亦语涉神怪,未能尽出雅驯。
然行世既久,诸书言唐事者多沿用之,故录以备小说之一种焉。
△《稽神录》·六卷(内府藏本)
宋徐铉撰。
铉字鼎臣,广陵人。
仕南唐为翰林学士。
随李煜归宋,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
淳化初,坐累谪静难军司马,卒於官。
事迹具《宋史》本传。
是编皆记神怪之事。
晁公武《读书志》载其自序,称自乙未岁至乙卯,凡二十年。
则始於後唐废帝清泰二年,迄於周世宗显德二年,犹未入宋时所作。
书中惟乾宁、天复、天、开成、同光书其年号,自後唐明宗以後则但书甲子。
考马永卿《懒真子》,称南唐自显德五年用中原正朔,士大夫以为耻,碑文但书甲子。
此书犹在李去帝号前三年,殆必原用南唐年号,入宋以後追改之。
其称杨行密曰伪吴,称南唐曰江南,其官亦称伪某官,亦入宋以後所追改欤?《读书志》云所载一百五十事。
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元本十卷,此无卷第,当是他书中录出者。
案今本止六卷,而反有一百七十四事,末又有拾遗十三事。
与晁氏、陈氏所云卷数,条数俱不合。
案《枫窗小牍》云,太宗命儒臣修《太平广记》,时徐铉实与编纂。
《稽神录》,铉所著也。
每欲采撷,不敢自专,辄示宋白,使问李。
曰:讵有徐率更言无稽者。
於是此录遂得见收。
疑是录全载《太平广记》中,後人录出成帙。
而三大书徵引浩博,门目丛杂,所列诸事,凡一名叠见者,《太平御览》皆作又字,《文苑英华》皆作前名字,《广记》皆作同上字。
其间前後相连,以甲蒙乙者,往往而是。
或缘此多录数十条,亦未可知也。
《读书志》又云,杨大年云,江东布衣蒯亮好大言夸诞,铉喜之,馆於门下,《稽神录》中事,多亮所言。
考铉《骑省集》中有送蒯参军亮诗,前四句云:昔年闻有蒯先生,二十年来道不行。
抵掌曾谈天下事,折腰犹忤俗人情。
则铉客实有蒯亮,然不言及说鬼事。
又书中载破瘤得棋子得针二章云,闻之於亮。
则不题亮名者,似非亮谏。
赵与[B081]《宾退录》备载洪迈《夷坚志》诸序,称其三志庚集序,考徐铉《稽神录》,辨杨文公《谈苑》所载蒯亮之事非是。
其说必有所考,今不得而见之矣。
△《江淮异人录》·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淑撰。
淑有《事类赋》,已著录。
是编所纪,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凡唐代二人,南唐二十三人。
徐铉尝积二十年之力,成《稽神录》一书。
淑为铉胥,殆耳濡目染,挹其流波,故亦喜语怪欤。
铉书说鬼,率诞漫不经。
淑书所记,则周礼所谓怪民,《史记》所谓方士,前史往往见之,尚为事之所有。
其中如耿先生之类,马令、陆游二《南唐书》皆采取之,则亦未尽凿空也。
尤袤《遂初堂书目》载此书,作《江淮异人传》,疑传写之讹。
又《宋史》淑本传载是书三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二卷,《宋·艺文志》亦同,则列传以二为三,由字误矣。
其书久无传本。
今从《永乐大典》中掇拾编次,适得二十五人之数,首尾全备,仍为完书。
谨依《宋志》,仍分为上、下二卷,以复其旧焉。
△《太平广记》·五百卷(内府藏本)
宋李奉敕监修,同修者扈蒙、李穆、汤悦、徐铉、宋白、王克贞、张洎、董淳、赵邻几、陈鄂、吕文仲、吴淑十二人也。
以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奉诏,三年八月表进(此据《宋会要》之文。
《玉海》则作二年三月戊寅所集,八年十二月庚子书成。
未详孰是),六年正月敕雕版印行。
凡分五十五部,所采书三百四十五种,古来轶闻琐事,僻笈遗文咸在焉。
卷帙轻者往往全部收入,盖小说家之渊海也。
《玉海》称《广记》镂本颁天下,後以言者谓非後学所急,收版贮之太清楼,故北宋人多未及睹。
郑樵号为博洽,而《通志校雠略》中乃谓《太平广记》为《太平御览》中别出《广记》一书,专记异事,误合两书而一之,是樵亦未尝见矣。
其书虽多谈神怪,而采摭繁富。
名物典故,错出其间,词章家恒所采用,考证家亦多所取资。
又唐以前书,世所不传者,断简残编,尚间存其什一,尤足贵也。
此本为明嘉靖中右都御史谈恺所刊,卷页间有阙佚。
胡应麟《二酉缀遗》曰,谈於此书颇肆力校雠,第中阙嗤鄙类二卷,无赖类二卷,轻薄类一卷,而酷暴类阙胡氵制等五事,妇人类阙李诞等七事。
谈谓遍阅诸藏书家悉然,疑宋世已亡。
又曰,轻薄类刘祥、许敬宗等皆见六朝诸史及唐书杂说,谈已考补。
馀目中有名姓者,尚多互见诸书。
惟出小说中而其书今亡者,难悉究矣云云。
则书在当时已非完帙,今亦姑仍旧本录之焉。
△《茆亭客话》·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黄休复撰。
休复有《益州名画录》,已著录。
是编乃杂录其所见闻。
始王、孟二氏,终於宋真宗时,皆蜀中轶事,无一条旁涉他郡。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所记多蜀事,似未遍检其书,但约略言之也。
李畋作《益州名画录》序,称其通春秋学,又称其鬻丹养亲。
书中李处士一条,极论杜预以《左传》合经之误,足徵其深於《春秋》。
其他论烧炼服饵导引之术,胪列道家灵迹者,居全书之大半,足徵其娴於丹法。
馀虽多及神怪,而往往借以劝戒,在小说之中最为近理。
其记吴王客省使高弼以王羲之石本兰亭一轴献伪蜀太子,当时识者谓是羲之撰序之後,刻石兰亭之本。
其说为自古录金石者所未闻。
(案:《宾退录》引蔡绦之言曰,定武本乃江左所传晋会稽石也,其说殆即因此事而附会。
)又记唐德宗疑韦{白本}有异志,阴遣僧行勤诱之饵丹,至贞元二十年,丹毒发而死,亦《唐史》所不载。
又记雷琴所以为异者,岳虽高而低,虽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无铉,吟振之,则有馀韵。
皆足以广异闻。
其驳《北梦琐言》所记高骈镇蜀时术士王剑换福感寺塔金相轮事,谓淳化五年相轮坠地,实铜铁所铸,证孙光宪为诬。
亦足订小说之讹也。
△《分门古今类事》·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未著录。
卷首题蜀本二字。
第八卷内载有先大夫龙泉梦记一篇。
记中称崇宁乙酉拔漕解,次年叨第。
末署政和七年三月宋如璋记,是作此书者即如璋之子。
特前後无序跋,其名已不可考矣。
书分十二类,凡帝王运兆门二卷,异兆门三卷,梦兆门三卷,相兆门二卷,卜兆门二卷,谶兆门二卷,祥兆门一卷,婚兆门一卷,墓兆杂志门一卷,为善而增门一卷,为恶而损门一卷。
大旨在徵引故事,以明事有定数,无容妄觊,而又推及於天人迪吉从逆之所以然。
虽采摭丛琐,不无涉於诞幻,而警发世俗,意颇切至,盖亦《前定录》、《乐善录》之类。
且其书成於南渡之初,中间所引,如《成都广记》、《该闻录》、《广德神异录》、《唐宋遗史》、《宾仙传》、《蜀异记》、《绅脞说》、《灵验记》、《灵应集》诸书,皆後世所不传,亦可以资博识之助也。
△《陶朱新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马纯撰。
纯字子约,自号朴敕翁。
单州武城人。
绍兴中为江西漕使。
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
居越之陶朱乡,搜辑见闻,著是书,因名曰《陶朱新录》。
纯事迹不概见。
惟《会稽志》载其题能仁寺壁一诗,以讥僧宗昂有黄纸除书犹到汝,定知清世不遗贤之句,为当时传诵。
是书自宋以来,史志及各家书目亦皆不著录。
然周《清波杂志》引其中韩南一条,称为朴敕翁陶朱集,又称朴敕翁单父人,尝宦於宣、政间,盖即此书。
知实出宋人,非後来依托也。
所载皆宋时杂事。
大抵涉於怪异者十之七八,亦洪迈《夷坚志》之流。
末附元党籍一碑,与全书体例颇为不类。
考录中所记马默思、郭真人诗,纯盖默之诸孙。
默在神宗朝,以户部侍郎宝文阁待制致仕奉祠,後人党籍。
南渡以後,力反宣和之政,以收人心,凡党人子孙皆从优叙。
故张纲《华阳集》中有论其除授太滥一疏,然士大夫终以为劳。
纯载是碑,盖以其祖之故,亦陆游自称元党家之意云。
△《睽车志》·六卷(内府藏本)
宋郭彖撰。
彖字伯象,和州人。
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
是书皆纪鬼怪神异之事,为当时耳目所见闻者。
其名《睽车志》,盖取易睽卦,上六,载鬼一车之语也。
张端义《贵耳集》曰:宪圣在南内,爱鬼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洪景卢《夷坚志》继之。
似此书尝经进御矣。
《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载有是书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五卷,而明商维刻人《碑海》者又作六卷,参错不一。
考《夷坚志》载赵三翁得道事,有张俦朋父为作传,郭彖伯象得其文,载於《睽车志》末云云。
今勘检此本,惟张俦作张寿,传写异文,其在卷末,则与洪说相应,知犹旧本。
特後人屡有分析,故卷目多寡互异耳。
书中所载,多建炎、绍兴、乾道、淳熙间事,而《汴京旧闻》亦间为录入。
各条之末,悉分注某人所说,盖用《杜阳杂编》之例。
其大旨亦主於阐明因果,以资劝戒。
特摭拾既广,亦往往缘饰附会,有乖事实。
如米芾本北宋名流,而疑为蟒精。
程迥亦南渡宿儒,多所著述,而以为其家奉玉真娘子,由此致富。
张{角}能斥奸平乱,志操甚正,身後尚庙食邵武,而以为挟嫌杀人,白昼见鬼而卒。
皆灼然可知其妄。
其他亦多涉荒诞。
然小说家言,自古如是,不能尽绳以史传,取其勉人为善之大旨可矣。
△《夷坚支志》·五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洪迈撰。
迈所著《容斋随笔》,已著录。
是书所记,皆神怪之说,故以《列子》夷坚事为名。
考《列子》谓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正谓珍禽异兽,如《山海经》之类。
迈杂录仙鬼诸事,而名取於斯,非其本义。
然唐华原尉张慎素已有《夷坚录》之名,则迈亦有所本也。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夷坚志》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乙二十卷,共四百二十卷。
赵与[B081]《宾退录》亦载《夷坚志》三十二编,凡三十一序,不相重复。
各节录其序之大略,颇为详备。
此本仅存自甲至戊五十卷,标题但曰《夷坚志》。
以其序文校与[B081]之所载,乃支甲至支戊非其正集。
惟与[B081]记支丙作支景,谓避其曾祖之嫌名,而此仍作丙,殆传写者所改欤?胡应麟《笔丛》谓所藏之本有百卷。
核其卷目次第,乃支甲至三甲共十一帙。
此殆胡氏之本,又佚其半也。
朱国桢《涌幢小品》不知为志中之一集,乃云《夷坚志》本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
盖病其烦芜删之,则误之甚矣。
陈振孙讥迈为谬用其心,其说颇正。
陈栎《勤有堂随录》则谓迈欲修国史,借此练习其笔,似乎曲为之词。
然其中诗词之类,往往可资采录,而遗闻琐事,亦多足为劝戒,非尽无益於人心者。
小说一家,历来著录,亦何必拘於方隅,独为迈书责欤?──右“小说家类”异闻之属,三十二部,七百二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
△《博物志》·十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晋张华撰。
考王嘉《拾遗记》,称华好观秘异图纬之部,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闾里所说,造《博物志》四百卷,奏於武帝。
帝诏诘问,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然记事采言,亦多浮妄,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云云。
是其书作於武帝时。
今第四卷物性类中称武帝泰始中武库火,则武帝以後语矣。
《书影》有谓《艺文类聚》引《博物志》子贡说社树一条,今本不载者。
案此条实在第八卷中,《书影》盖偶然未检。
然考裴松之《三国志注·魏志》太祖纪、文帝纪、传,《吴志·孙贲传》引《博物志》四条,今本惟有太祖纪所引一条,而佚其前半,馀三条皆无之。
又江淹《古铜剑赞》引张华《博物志》曰:铸铜之工,不可复得,惟蜀地羌中时有解者。
今本无此语,足证非宋、齐、梁时所见之本。
又《唐会要》载显庆三年太常丞吕才奏,案张华《博物志》曰,白雪是泰帝使素女鼓五铉曲名,以其调高,人遂和寡,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张华《博物志》曰,刘褒,汉桓帝时人,曾画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今本皆无此语。
李善注《文选》引张华《博物志》十二条,见今本者九条。
其《西京赋》注引王孙公子皆古人相推敬之词一条,《闲居赋注》引张骞使大夏得石榴、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得蒲陶一条,七命注引橙似橘而非、若柚而有芬香一条,则今本皆无此语。
段公路《北户录》引《博物志》五条,见今本者三条。
其鸺留一名鸡鸺一条,金鱼脑中有麸金出邛婆塞江一条,则今本皆无此语,足证亦非唐人所见之本,《太平广记》引《博物志》郑宏沉酿川一条,赵彦卫《麓漫钞》引《博物志》黄蓝张骞得自西域一条,今本皆无之。
晁公武《读书志》称卷首有理略,後有赞文,今本卷首第一条为地理,称地理略。
自魏氏曰以前云云,无所谓理略,赞文惟地理有之,亦不在卷後。
又赵与[B081]《宾退录》称张华《博物志》卷末载湘夫人事,亦误以为尧女,今本此条乃在八卷之首,不在卷末。
皆相矛盾,则并非宋人所见之本。
或原书散佚,好事者掇取诸书所引《博物志》,而杂采他小说以足之。
故证以《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亦往往相符。
其馀为他书所未引者,则大抵剽刂《大戴礼》、《春秋繁露》、《孔子家语》、《本草经》、《山海经》、《拾遗记》、《搜神记》、《异苑》、《西京杂记》、《汉武内传》、《列子》诸书,成帙,不尽华之原文也。
又刘昭《续汉志注·律历志》引《博物记》一条,《舆服志》引《博物记》一条,《五行志》引《博物记》二条,《郡国志》引《博物记》二十九条。
《齐东野语》引其中日南野女一条,谓《博物记》当是秦、汉间古书,张华取其名而为志,杨慎《丹铅录》亦称据《後汉书注》,《博物记》乃唐蒙所作。
今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博物记》四条,又於《魏志·凉茂传》中引《博物记》一条,灼然二书,更无疑义。
此本惟载江河水赤一条,又载汉末关中女子及范明友奴发冢重生,一条而分为两条,又载日南野女一条,讹群行不见夫句为群行见丈夫,讹其状且白句为状晶目。
其馀三十一条,则悉遗漏。
岂非偶於他书见此三条,以博物二字相同,不辨为两书而贸贸采入乎?至於杂说下所载豫章衣冠人有数妇一条,乃《隋书·地理志》之文。
唐人所撰,华何自见之?尤杂合成编之明证矣。
书中间有附注,或称卢氏,或称周日用。
案《文献通考》载周卢注《博物志》十卷,又卢氏注《博物志》六卷,此所载寥寥数条,殆非完本,或亦後人偶为摘附欤?
△《述异记》·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梁任撰。
字彦升,乐安人。
官至新安太守。
事迹具《梁书·本传》。
此书《宋志》始著录,卷数与今本相符。
晁公武《读书志》曰:家藏书三万卷。
天监中采辑先世之事,纂新述异,皆时所未闻,将以资後来属文之用,亦《博物志》之意。
《唐志》以为祖冲之所作,误也。
案《隋志》先有祖冲之《述异记》十卷,《唐志》盖沿其旧文,以为别自一书,则可;以为误题祖冲之,则史不误而公武反误矣。
其书文颇冗杂,大抵剽刂诸小说而成。
如开卷盘古氏一条,即采徐整《三五历记》。
其馀精卫诸条,则采《山海经》。
图客诸条,则采《列仙传》。
龟历诸条,则采《拾遗记》。
老桑诸条,则采《异苑》。
以及防风氏、蚩尤、夜郎王之类,皆非僻事,不得云世所未闻。
其武陵源一条,则袭陶潜所记,而於桃外增李,移其地於吴中。
周礼孤竹之管、空桑之琴瑟二条,则附会竹生东海,空桑生大野山,尤为拙文陋识。
考本传,称著《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志》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不及此书。
且卒於梁武帝时,而下卷地生毛一条云,北齐武成河清年中。
案河清元年壬午,当陈天嘉三年,周保定二年,後梁萧岿天保元年,距之卒久矣,安得而记之?其为後人依托,盖无疑义。
姚宽《西溪丛语》,谓潘岳《闲居赋》房陵朱仲之李句,李善注朱仲未详。
此书中乃有其事,抚以补善注之逸。
今考李善《闲居赋注》,此句下引《荆州记》曰:房陵县有朱仲者,家有缥李,代所希有,并无未详之语。
宽偶读误本,不知此书之剽《文选注》,反谓选注未见此书,舛误甚矣。
考《太平广记》所引《述异记》,皆与此本相同,则其伪在宋以前。
其中桃都天鸡事,温庭筠鸡鸣埭歌用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事,白居易《六帖》引之;则其书似出中唐前。
蛇珠龙珠之谚乃剽窃《灌畦暇语》,则其书又似出中唐後。
或後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亦如世所传张华《博物志》欤?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内府藏本)
唐段成式撰。
成式字柯古,临淄人。
宰相文昌之子。
官至太常卿。
事迹具《唐书·本传》。
是书首有自序云,凡三十篇,为二十卷。
今自忠志至肉攫部,凡二十九篇,尚阙其一。
考语资篇後有云,客徵鼠虱事,余戏摭作《破虱录》。
今无所谓《破虱录》者,盖脱其一篇,独存其篇首引语,缀前篇之末耳。
至其续集六篇十卷,合前集为三十卷,诸史志及诸家书目并同。
而胡应麟《笔丛》云,《酉阳杂俎》世有二本,皆二十卷,无所谓续者。
近於《太平广记》中抄出续记,不及十卷,而前集漏轶者甚多。
悉抄入续记中为十卷,俟好事者刻之。
又似乎其书已佚,应麟复为抄合者然。
不知应麟何以得其篇目,岂以意为之耶?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
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
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
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
其曰《酉阳杂俎》者,盖取梁元帝赋访酉阳之逸典语。
二酉,藏书之义也。
其子目有曰诺皋记者,吴曾《能改斋漫录》以为诺皋太阴神名,语本《抱朴子》,未知确否。
至其贝编、玉格、天咫、壶史诸名,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盖莫得而深考矣。
△《清异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陶撰。
字秀实,州新平人。
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陶氏。
仕晋为知制诰,仓部郎中。
仕汉为给事中。
仕周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
入宋仍原官,加户部尚书。
事迹具《宋史》本传。
是书皆采摭唐及五代新颖之语,分三十七门,各为标题,而注事实缘起於其下。
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不类宋初人语,胡应麟《笔丛》尝辨之。
今案虽入宋,实五代旧人,当时文格不过如是,应麟所云良是。
惟本北人,仅一使南唐,而花九品九命一条云,张翊者世本长安,因乱南来,先主擢置上列。
乃似江南人语,是则稍不可解耳。
岂亦杂录旧文,删除未尽耶?所记诸事,如出一手。
大抵即所造,亦《仙散录》之流,而独不伪造书名,故後人颇引为词藻之用。
楼钥《攻鬼集》有白醉轩诗,据其自序,亦引此书。
则宋代名流即已用为故实。
相沿既久,遂亦不可废焉。
△《续博物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晋李石撰。
然第二卷称今上於前朝作镇睢阳,洎开国,号大宋,是宋太祖时人矣。
而又称曾公亮得龙之脊,王安石得龙之睛,全摭陆佃《埤雅》之说。
又引《子华子》、陈正敏《Т斋闲览》、曾忄造《集仙传》,均南北宋间之书,则并非北宋初人。
别本末有其门人迪功郎眉山簿黄宗泰跋,称为方舟先生。
方舟为宋李石之号,所作《诗如例》,已著录经部中。
则称晋李石误也。
然石为绍兴、乾道间人,亦不应称太祖为今上,殆亦剽掇说部以为之,仍其旧文,未及削改欤。
其书以补张华所未备。
惟华书首地理此首天象,体例小异。
其馀虽不分门目,然大致略同。
故自序谓次第仿华说,一事续一事。
然龟巢莲叶一条,与华说复出,竟不及检。
又王士祯《香祖笔记》摘其既云刘亮合仙丹,得白蝙蝠,服之立死。
又云陈子真得蝙蝠,大如鸦,食之,一夕大泄而死。
乃更云丹水石穴蝙蝠,百岁者倒悬,得而服之,使人神仙。
自相矛盾。
又摘其以文帝使掌故欧阳生受伏生尚书,以伏生墓为在漯水,以溪为在汲郡,皆附会舛误。
特以宋人旧笈,轶闻琐语,间有存焉。
姑录以备参考云尔。
──右“小说家类”琐语之属,五部,五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