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
大开武解第二十七
题解:启也。
开武,启导武王。
与下篇主旨同,一大一小,前为大,后为小。
维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
访于周公旦,曰:“呜呼!余夙夜维商,密不显,谁知。
告岁之有秋。
今余不获其落,若何?”
周公曰:“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
远戚无十,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
佚不可还,维文考恪勤,战战何敬,何好何恶,时不敬,殆哉!”
王拜曰:“允哉!余闻国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一婬一。
非不敬,不知。
今而言维格,余非废善以自塞,维明戒是祗。”
周公拜曰:“兹顺天,天降寤于程,程降因于商。
商今生葛,葛右有周。
维王其明用老和之言,言孰敢不格。
四戚:一内同外,二外婚姻,三官同师,四哀同劳。
五和:一有天维国,二有地维义,三同好维乐,四同恶维哀,五远方不争。
七失:一离在废,二废在祗,三比在门,四谄在内,五私在外,六私在公,七公不违。
九因:一神有不飨,二德有不守,三才有不官,四事有不均,五两有必争,六富有别,七贪有匮,八好有遂,九敌有胜。
十一婬一:一一婬一政破国,动不时,民不保;二一婬一好破义,言不协,民乃不和;三一婬一乐破德,德不纯,民乃失常;四一婬一动破丑,丑不足,民乃不让;五一婬一中破礼,礼不同,民乃不协;六一婬一采破服,服不度,民乃不顺;七一婬一文破典,典不式教,民乃不类;八一婬一权破故,故不法,官民乃无法;九一婬一贷破职,百官令不承;十一婬一巧破用,用不足,百意不成。
呜呼,十一婬一不违,危哉!今商维兹,其唯第兹命不承,殆哉!若人之有政令,废令无赦。
乃废天之命,讫文考之功绪,忍民之苦,不祥。
若农之服田务耕而不耨,维草其宅,既秋而不获,维禽其飨之,人而获饥,云谁哀之。”
王拜曰:“格乃言。
呜呼,夙夜战战,何畏非道,何恶非是。
不敬,殆哉!”
译文:
武王元年二月,武王在丰邑。
暗地里询问周公说:“啊呀!我日夜在想灭商之事,保密而不公开,诸侯有谁响应呢?如同庄稼成熟季节,现在我不去收割,颗粒落地怎么办?”
周公说:“这就在敬重道德。
周的存在,那是天命,大王要敬重天命。
远近诸侯都不得罪,已和好的不再失去。
要想到修明道德不图安逸,图安逸就不可逆转。
要想到先父文王勤恳谨慎的样子,想到他敬重什么、爱好什么、厌恶什么。
这些方面不予重视,就危险了。
武王行礼道:“好啊!我听说国家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一婬一,并非不重视,只是不明白。
如今你讲的都是格言,我不会废弃善言而自我满足,我只敬重你的明戒。”
周公行礼道:“这样就顺从了天意。
上天曾在程邑降梦于太姒,程邑降梦是由于商之将亡。
现在商庭果真生了葛藤,生葛藤,是上天佑助周人。
只要大王英明,能用《开和》中的话,采用那些话,诸侯谁敢不来?
四戚是:一,亲近国内的同姓;二,亲近国外的姻亲;三,任用同出师门的人为官;四,哀怜与自己共同劳作过的人。
五和是:一,得天助则有德;二,得地利则有义;三,有共.同爱好就高兴;四,有共同厌恶就哀伤;五,与远方人不争斗。
七失是:一,所设立的正是该废弃的;二,所废弃的正是当敬重的;三,结一党一 在家门;四,谄谀之人在朝内;五,有外一宠一 ,假公济私;七,公物不爱护。
九因:一,神灵不祭祀;二,道德不遵守;三,才能之士不任用;四,力役之事不均等;五,势均力敌者相争斗;六,富人背离;七,穷人逃亡;八,私欲得以满足;九,敌人争强好胜。
“十一婬一是:一,频繁的赋税徭役破国家。
役使百姓不分季节,百姓就会流失。
二,过度的嗜好破义。
义不协洽,百姓就不和睦。
三,过度的享乐败坏道德。
道德不纯正,百姓就失去常态。
四,举止过分败坏廉耻。
廉耻不足,百姓就不谦让。
五,过分讲求礼仪则坏了礼仪。
礼仪不一,百姓就不合洽。
六,穿戴过分鲜艳有损服饰。
服饰不合法度,百姓就不顺从。
七,过于华丽的文字有害典籍。
典籍不能用于教化,百姓就不善良。
八,过分的权势坏了制度。
制度不能规范官吏,百姓就没有法规。
九,过多的代职有损于正职。
[正职没有权威],百官号令就不被接受。
十,过度的工巧消耗财用。
财用不足,百事不成。
啊呀!十一婬一不去,就危险了。
如今商朝人正是这样,那是要取代它啊。
这是上天之命,不承受的话,危险啊!如同人有政令,废弃政令就不可赦免,何况废弃上天之命?终止先父文王的功业,忍看百姓受苦,不吉利。
如同农夫种田,从事耕作而不锄草,任草长在庄稼地,庄稼已经成熟而不去收获,任禽一兽 去吃它,人却受到饥饿,叫谁去可怜他?”
武王行礼道:“你的话太好了!啊呀!我得日夜谨慎,何必惧那法则,何必厌恶那世道?我不重视这些,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