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六 体质·2 体质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 六 体质·2 体质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

六 体质·2 体质的形成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系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并与十性十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一、先天因素

(一)先天因素的含义

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

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十性十,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

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十精十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十精十”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现代遗传学认为,遗传是生物按照亲代所经过的发育途径和方式,产生与亲代相似后代的过程,是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

在人类是通过生十殖细胞的物质与信息的传递,将亲代的个体体质特征传给子代的过程。

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即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之为变异。

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两者既是矛盾对立的,又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中医学的先天因素涵盖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先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十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在生命形成的过程中,男主十陽十施,女主十陰十受,男十女媾十精十,胎孕乃成。

父母生十殖之十精十气的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从而影响着子代的体质。

子代的形体始于父母,父母的体质是子代体质的基础。

父母体质的强弱,使子代禀赋有厚薄之分,表现出体质的差异,诸如身十体强弱、肥瘦、刚柔、长短、肤色,乃至先天十性十生理缺陷和遗传十性十疾病,如鸡胸、龟背、癫痫、哮喘、杨梅疮(梅毒)等。

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十性十的作用。

先天因素、人十体的遗传十性十状是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对于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对于人十体体质的强弱,具有重大的影响。

但是,先天因素、遗传十性十状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十性十,而体质强弱的现实十性十,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十体锻炼等。

二、后天因素

(一)后天因素的含义

后天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之前的生命历程。

后天因素是人出生之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后天因素可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

机体内在因素包括十性十别、年龄、心理因素,外界因素实际上就是环境因素。

环境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是生命科学中的重大课题,已经受到全球的关注。

人从胚胎到生命终结之前,始终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自然环境是与社会环境相对而言的,它涉及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食物链环境等一切客观环境。

社会环境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要素。

换言之,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一切有关事物,例如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劳动条件、卫生条件、社会制度、气候条件、生态平衡以及教育水平等。

(二)后天因素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

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

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饮食、起居,稳定的心理情绪,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甚至导致疾病。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

因此,如何保养一生的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

改善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从而达到以后天养先天,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

1.饮食营养:人以水谷为本,脾主运化水谷十精十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十习十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水平,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一样。

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应包含必需和适当两层含义。

长期营养不十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乃至于引起疾病。

《内经》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危害。

诸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会引起人十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

2.劳动和运动:劳动的十性十质和条件,对人们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

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

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可增强体质。

一般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十精十神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劳动,十操十作分工过细,促使身十体局部片面发展的劳动,等等,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反之,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而致体质虚弱多病。

故当有劳有逸,劳逸适度。

古往今来,人们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自然现象中体会出“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视体育锻炼为增强体质的法宝。

历代医家总结的“养生导引之法”,诸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便是以运动来调养体质的典范。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证明,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神经系统更为活跃和灵敏,增强肌肉的耐力与收缩强度,调整内分十泌十系统的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更为旺盛,废物的排十泄更为顺利,这样就可使病理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

3.年龄: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十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十性十的变化。

从出生之日算起,按日历计算的年龄称之为历法年龄、时序年龄或实足年龄,简称年龄。

增龄,即年龄的增长,概括了一个人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全过程,包含十着成熟和衰老两重意义。

增龄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且每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与历法年龄也并不是刻板同步的,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未老先衰”,有的“老当益壮”,可相差十年左右。

所以,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年龄分期尚无统一的意见。

但总的来说,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从少儿、青年到中年,再转向老年。

中医学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天年》中深刻地论述了人十体脏腑气血盛衰与年龄的关系。

在生长、发育、壮十盛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中,脏腑气血由盛而衰,影响着人十体生理功能,决定着人十体的体质,从而决定着各年龄期对致病因素反应的能力与类型。

如小儿体质为“稚十陰十稚十陽十”之体,所谓“小儿稚十陽十未充,稚十陰十未长者也”(《十温十病条辨·解儿难》)。

到了青春期则体质渐趋成熟,至青春期末,体质基本定型;青壮年是人十体脏腑气血十陰十陽十最旺盛时期,因而也是体质最强健阶段;及至老年,脏腑生理机能减退,体质日趋下降,逐渐呈现“老态龙钟”的衰老征象。

这里应当强调两个环节,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

以十性十成熟过程为特征的青春期是人十体内机能、代谢与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时期,体内各种生理活动进行着整体十性十的调整。

更年期则是从成年期转入老年期时,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十性十衰退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第二个转折时期。

若能处理好这两个时期,则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4.十性十别:十性十别通常所指的是男十性十与女十性十。

男为十陽十,女为十陰十。

男十性十多禀十陽十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十性十多具十陰十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

男子以气(十精十)为本,女子以血为先,女十性十又有经带胎产的特点。

所以说,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

“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

所以男子病多在气分,女子病多在血分”(《医门法律》)。

“男子之病,多由伤十精十;女子之病,多由伤血”(《妇科玉尺》)。

可见,男十女十性十别不同,其遗传十性十征、身十体形态、脏腑结构与生理功能、物质代谢乃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不同,体质上也必然存在着十性十别差异。

5.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

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整个地壳。

狭义的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受着不同水土十性十质、气候类型,以及由水土和气候而形成的生活十习十惯等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

现代科学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

因为不同地域的水质与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同,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元素通过水的溶解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其他动物的食用,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十体,从而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十性十差异。

中国幅员广大,人十体体质的地区十性十差异颇为明显。

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曾详细地论述过东西南北中各地人的体质特征。

地理环境及其资源的均一十性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不同地域人类的发育,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十性十差异。

环境科学表明:当自然环境中,地壳、空气、水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超过了人十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时,就会影响人的体质,甚至会形成某些地方病和流行病。

因此,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善疗疾病者,必先别方土”。

在地理环境中,气象因素给人类体质以极大的影响。

中医学的运气学说,包括中国古代朴素的气象学和医学气象学两部分。

运气学说,详细地论述了气候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人十体的影响,以及气候和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关系,强调“因时制宜”。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构成各种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其运动变化构成了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形成季节岁时的变迁。

人与天地相应,四时六气万物为一体。

人的体质寿天与人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气象因素也密切相关。

一般地说,恶劣的气候环境培养了人的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气质,舒适的气候环境则造就了人的娇十弱的体质和十温十顺的十性十格。

我国的地理条件,南方多湿十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十性十气候,西部内地为大十陆十性十气候。

因此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东南方人,体型多瘦弱,腠理偏疏松。

6.心理因素:心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十性十格、能力等的总称。

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十性十的总和,它规定或影响着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过程。

如,同遇挫折,有人能坦然处之,有人却灰心丧气,这便是不同气质的表现。

气质作为体质的内涵,反映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体质是气质的基础,气质是在体质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气质与体质虽分别与生理、心理有关,相互间却又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一定的体质及生理特十性十,易使个体表现出某种气质类型,而个十性十气质特征又影响着其生理特十性十和体质的形成及演化。

所以说,“气质不同,形色亦异”。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如,遇顺意之事则喜,遭佛愿之事易怒等。

中医学的情志,泛指人的情绪、情感活动。

七情的变化,每每伴随着脏腑形体的变化,从而给体质以影响。

情志活动感物而发,既不可不及,又不可太过,“贵乎中节”。

否则,不仅影响体质,还会导致疾病。

总之,根据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我们对体质的综合评价,必然包括生理(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心理过程和个十性十特征)两个主要方面,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出人的体质水平。

看一个人十体质的好坏,不仅要看他的机体各器官有无疾病,机能是否正常,而且还要看他的心理和十精十神上有无缺陷,只有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称得上体质健全。

由于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着居民的体质。

各国都很重视这一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图保护人的体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此外,不同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条件、卫生设施等的不同,也是影响人的体质的重要因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医基础理论》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六 体质·2 体质的形成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