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
常训解第三
题解:此篇讲民一习一 、民常的作用。
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可变,性在不改。
不改可因,因在好恶,好恶生变,变一习一 生常,常则生丑,丑命生德。
明王于是生,政以正之。
民生而有一习一 有常,以一习一 为常,以常为慎。
民若生于中,一习一 常为常。
夫一习一 民乃常,为自血气始。
明王自血气耳目之一习一 ,以明之丑。
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哀乐不一婬一,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
古者因民以顺民。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终之以古。
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政维今,法维古。
顽贪以疑,疑意以两,平两以参,参伍以权,权数以多,多宁以允,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
终乃不困。
困在坟,诱在王,民乃苟,苟乃不明,哀乐不时,四征不显,六极不服,把八政不顺,九德有奸,九奸不迁,万物不至。
夫礼非克不承,非乐不竟,民是复生□,好恶有四征,喜乐忧哀,动之以则,发之以文,成之以民,行之以化。
命、丑、福、赏、祸、罚,六极不嬴,八政和平。
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
八政不怩,九德纯恪。
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顺言曰政,顺政曰遂,遂伪曰奸,奸物在目,奸声在耳,耳目有疑。
疑言有枢,枢动有和,和意无等。
万民无法,□□在赦,□复在古,古者,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废法,则一人也,而绩功不同,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
译文:
上天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人有顺应自然而养成的行为。
人的行为在于可以变化,自然规律则不可改易。
不可改易就只能因循沿袭,而因循与否在于人的好恶。
好恶可以产生变化,改变原有习惯,产生新的恒常。
有恒常就可以产生耻丑,耻丑明就能生道德,英明君王因此而设立政教,借以修正人的习惯与常行。
民众生来就有习惯,有常行。
如果变习惯为常行,以常行为自然行为,人就如同生活在自然之中,人的习惯要变为常行,当从幼小时候开始。
英明君王从幼小时候的耳目习惯上让民众明白什么是耻丑。
耻丑明白就能喜爱合宜的行为。
喜爱合宜行为就能达于上司,上司就会多财而不匮乏。
哀乐不要过头,民众就会知道满足。
这种风气子孙相传,民众乃有古朴之风。
远古时候就是依靠百姓而使百姓顺服的。
群居而没有首领,就设立长官以治理他们。
开始治理用古法,最终也用古法。
行古法而治今事,是最好的政治。
即政令是现在的,而法规是古代的。
民众凶顽贪财,是由于思想糊涂;思想糊涂,是由于内心有矛盾。
要消除矛盾,得用外在的政令法律,一交一 错地使用权力。
这样,政令之类必多。
多了就难以允当。
要允当就应谨慎。
从谨慎细微处开始,认真对待结尾,最终才不致受困。
困顿在于政令繁多,君王以此诱民,民众就会苟且。
苟且就不知耻丑,哀乐就没有时限,四征就会不显明,六极就会不服从,八政就会不和顺,九德就会虚伪。
九种奸伪不去掉,万物就不会到来。
如同礼仪,非顺达不能奉行,非和谐不能终了。
民众由是缺乏活命之理。
人的好恶从四方面体现:欢喜、快乐、忧伤、悲哀。
按法规动作,从政令出发,顺民众办事,应变化而行。
六极是:命令、羞辱、赐福、奖赏、降祸、惩罚。
六极不过头,八政就会和谐平正。
八政是:夫为妻正,父为子正,兄为弟正,君为臣正。
八政不逆反,九德就能纯一恭敬。
九德是:忠实、诚信、恭敬、刚烈、柔和、和睦、坚定、忠贞、一温一 顺。
听从其言叫做“政”,顺从政令叫做“遂”,成其虚伪叫做“奸”。
奸物在眼中,奸声在耳中,耳目必有疑惑。
疑惑必有转轴,机枢转动,疑惑便可调和。
调和疑惑如不分等类,万民则无法依。
可治理之法在于政治,而法规则在于从古。
古代英明君王遵奉法规以明其昏暗,而昏王则奉守幽暗而废弃法规。
都是一样的遵奉,功绩却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