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旧调君休唱,听取新翻杨柳枝《千古之谜》词起源于什么时候?

千古之谜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 - 词起源于什么时候?

千古之谜

词起源于什么时候?

“古歌旧调君休唱,听取新翻杨柳枝。”

曲子词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的诗坛注入了一股优美芬芳的气息。

词以它美妙的韵一律,丰富的色彩,委婉的情调,不仅能作为一种重要文体而与五七言诗抗衡,而且还以比诗更高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今天的读者。

可是,这条艺术长河的源头何在?从古到今众说纷坛。

由于词与五七言诗最显著的外部区别是它那长短不一的句式,因此,大量的探源者们便在这里大做文章,千年来争论不休,通常的讲法有四种:第一,诗词同源,古已有之。

清代著名词论家汪森指出:“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

《南风》之一操一,《五子之歌》是已。

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是非词之源乎!”(《词综序》)他认为《诗经》中长短句相杂的诗就是词的雏型,有诗就有词。

这种提法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注意了长短句这一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不少人把词视为“小道”的传统偏见,提高词的地位。

第二,词源于汉乐府。

因为词与乐府诗歌都具备句式参差不一和能够入乐歌唱两大特点。

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词的直接源头应该是汉乐府。

宋人王灼认为:“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实一也。”

(《碧鸡漫志》)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也说:“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这一说法在清代词论家中尤为盛行。

第三,词产生于齐梁时代。

持这种观点者为数不少,不但古人作此论,不少现代学者也这么认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和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都持这一观点。

他们把粱武帝的《江南弄》和隋炀帝的《纪辽东》作为词的雏型。

齐梁时代,诗的平仄声律得到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各种清乐和雅乐的传唱也日益普遍,因此诸如《江南弄》这类入乐合律的长短句的诗与词有更多的相似处,所以不少人便认为这就是最初的词了。

第四种说法最流行,即认为词产生于初盛唐,主要从近体诗发展而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唐初多五七言,唐中后渐变为长短句。”

他们认为词中严密的平仄声律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律诗的高度成熟才会导致词的形成,早期的词都以五七言律诗的句式为主便是一个力证。

《全唐诗》卷三十二就是这样解释的:“唐一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并其和声作实字,长短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

词的别称“诗余”也说明了词对诗的继承关系。

“诗余”说有两种意义:一是有诗以后才有词;一是作诗之闲余

去作词。

不管哪种解释都符合词产生于近体诗这一说法。

除了“诗余”、“长短句”外,词的别称还有很多,如“曲子词”、“乐府”等,这些别称揭示了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因此,许多现代学者便纷纷从音乐史入手去探究词的来龙去脉。

目前比较多的学者认为,词的形成与隋唐时期产生的燕乐有重要联系。

燕乐是西域音乐结合中原民间音乐而形成的一种流行音乐,它一出现便迅速地取代了中原旧乐而风一靡一一时,而“配合燕乐乐曲的歌辞就是词”。

(唐圭璋《论词的起源》)同时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诗与音乐结合的某些规律:汉以前是按诗谱乐,汉唐之际是采诗入乐,唐以后是倚声填词。

因此倚声填词也是词用以区别其他长短句诗的标记之一。

总的来说,注意到词与燕乐关系的学者,在起源时间上一般都倾向于前述第四说,因为这与燕乐流行发展的时代正吻合。

然而,就目前而论,不管从句式、格律、音乐哪方面说,对词的起源问题都还没有一个定论,对词史研究者来说这仍是一个重大课题,对读者来说也还是一个“谜”。

但随着新的史料的发现和对文学艺术史的进一步研究,解一开这个谜一团一的希望不是不存在的。

(耿百鸣)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 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过西域吗? 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 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千古之谜》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古歌旧调君休唱,听取新翻杨柳枝《千古之谜》词起源于什么时候?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