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浙一江一水、斤一江一水、一江一以南至《水经注》卷四十

水经注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水经注

水经注 - 卷四十

水经注

卷四十

水经注 浙一江一 水、斤一江一 水、一江一 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原文】

浙一江一 又北迳新城县①,桐溪水②注之。

水出吴兴郡③於潜县北天目山。

山极高峻,崖岭竦迭④,西临峻涧。

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

东面有瀑布,下一注数亩深沼,名曰浣龙池。

池水南流迳县西,为县之西溪。

溪水又东南与紫溪⑤合,水出县西百丈山⑥,即潜山也。

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盘石,石长百余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⑦,盖以倒影在水故也。

紫溪又东南流迳白石山⑧之一陰一,山甚峻极,北临紫溪。

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一交一 峙,反项对石⑨,往往相捍。

十余里中,积石磊砢⑩,相挟而上。

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

水木相映,泉石争晖,名曰楼林。

【注释】

①浙一江一 :即钱塘一江一 ,上游指新安一江一 。

新城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富一陽一市西南。

②桐溪水:在今浙一江一 省桐庐县东北,发源于於潜县北的天目山,入桐庐县为桐溪。

③吴兴郡:古郡名,三国吴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湖州市。

④竦迭:高耸重叠。

竦:同“耸”。

⑤紫溪:熊会贞按,紫溪自今昌化县(今浙一江一 省临安市昌化镇)西东流,至於潜县南,入桐溪。

⑥百丈山:即潜山,在今浙一江一 省临安境内。

⑦赤濑(1ài):即紫溪。

濑:沙石上流过的水。

⑧白石山:在今浙一江一 省临安市於潜镇南。

⑨反项:背对。

项:脖颈。

⑩磊砢(lěi luǒ):壮大的样子。

【译文】

浙一江一 又北流经过新城县,桐溪水注入在此。

桐溪水发源于吴兴郡於潜县北的天目山。

此山十分高峻,悬崖绝岭,重重叠叠,其西陡峭,下有深涧。

山上有霜木,都有几百年的树龄,称为翔凤林。

东面有瀑布,注入广达数亩的深沼,称为浣龙池。

池水南流经过於潜县西,成为县的西溪。

西溪水又东南流,与紫溪汇合,紫溪发源于县西的百丈山,即潜山。

山水东南流,就是紫溪,溪两岸有紫色磐石,望去像朝霞一般,又称此水为赤濑,因为倒影映入水中紫溪又东南流,经过白石山北,山势十分高峻,北临紫溪。

又东南流,两岸山岳连绵,在双峰夹水耸峙之处,往往是岩崖石壁,项背相对。

在十多里的溪流中,礁石累累,相互扶持。

溪底是白沙细石,好像霜雪一样。

溪水与林木相映,泉流与山石争晖,这一段溪流称为楼林。

【原文】

浙一江一 又东迳乌伤县①北,王莽改曰乌孝,《郡国志》②谓之乌伤。

《异苑》③曰:东一陽一颜乌④,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助衔土块为坟,乌口皆伤。

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致慈乌⑤,欲令孝声远闻,又名其县曰乌伤矣。

【注释】

①乌伤县:古县名,汉置,在今浙一江一 省义乌市。

乌伤为古越语地名。

②《郡国志》:即《后汉郡国志》,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内容,五卷,见于范晔所撰《后汉书》中的“志”。

③《异苑》:《隋书·经籍志》收录:十卷,宋给事刘敬叔撰。

④东一陽一:古郡名,三国吴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金华市。

颜乌:汉乌伤(今浙一江一 省义乌市)人,以纯孝闻名。

⑤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译文】

浙一江一 又东北经过乌伤县北,王莽把县改为乌孝,《郡国志》称为乌伤。

《异苑》说:东一陽一有个名叫颜乌的人,他的纯洁的孝心,闻名于乡里,后来有大群乌鸦,衔了泥土帮助他修坟墓,以致乌鸦的口都受了伤。

乡里以为这是由于颜乌的无上孝心,所以才能招来慈祥的乌鸦,为了使他的孝声远闻,所以把县名称为乌伤。

【原文】

其水分纳①众流,混波②东逝,迳定一陽一县③。

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及芳枳④、木连,杂以霜菊、金橙。

白沙细石,状如凝雪⑤。

石溜湍波⑥,浮响无辍,山水之趣,尤深人情⑦。

【注释】

①分纳:分别接纳。

②混波:汇合的波浪。

③定一陽一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常山县。

④芳枳(zhǐ):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叫枸橘(ɡōu jú)。

⑤凝雪:固体雪粒。

⑥石溜:从石上流淌的水流。

湍波:急流。

⑦尤深人情:非常深入人心,这里指很受人们喜爱。

【译文】

定一陽一溪水接纳许多支流,汇合东流经过定一陽一县。

沿溪两岸,都生长着支竹、香枳、薛荔,并且夹杂着白色的菊花和黄色的橙橘。

溪滩上则是白沙和细石,看去宛如积雪。

急流刷石,潺潺不息。

游山玩水的乐趣,非常深入人心。

【原文】

《钱唐记》曰:防海大塘①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②,以防海水。

始开募有能致一斛③土者,即与钱一千。

旬月④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

【注释】

①塘:堤。

②议曹:郡守的属吏,掌言职。

华信家:人名,不详。

③斛(hú):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④旬月:一个月。

【译文】

《钱唐记》说,防海大塘约在县东一里,郡的议曹华信家,建议建造此塘以防御海水。

于是开始征募土石,凡挑来一斛土的,给钱一千。

一月之间,挑土的人云集而来,因为塘没有修筑而不给钱,人们只好抛掉土石回去,土石成堆,塘因而修成,所以改名为钱塘。

【原文】

浙一江一 又东与兰溪①合,湖南有天柱山②,湖口有亭,号曰兰亭③,亦曰兰上里。

太守王羲之④、谢安⑤兄弟,数往造焉⑥。

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⑦,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

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

晋司空何无忌⑧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⑨,极高尽眺矣。

亭宇⑩虽坏,基陛尚存。

【注释】

①兰溪:在今浙一江一 省绍兴市西。

②天柱山:在浙一江一 省绍兴市境内。

③兰亭:亦名兰上里,在今浙一江一 省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

④太守:古代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号为“书圣”。

⑤谢安:字安石,东晋时著名的能臣。

⑥数(shuò):屡次,多次。

往造:前往。

⑦吴郡:古郡名,东汉置,治今一江一 苏省苏州市。

谢勖(xù):人名,具体不详。

⑧何无忌:晋东海剡(山东省郯城县)人。

⑨山椒(jiāo):山顶。

⑩亭宇:亭台屋宇。

基陛:地基和台阶。

【译文】

浙一江一 又东流与兰溪汇合,湖以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称为兰亭,也叫兰上里。

太守王羲之和谢安兄弟曾多次到那里。

吴郡太守谢勖被封为兰亭侯,即以此亭作为封号。

太守王廙之把亭移到湖中。

晋朝的司空何无忌到此郡做官,把亭修在天柱山山顶,登亭远眺,一望无余了。

现在亭宇虽已塌废,但基础仍然存在。

【原文】

浙一江一 又东北得长湖口①,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

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②,下溉田万顷,北泻长一江一 。

【注释】

①得:到。

长湖口:即后来的镜湖、鉴湖,在今浙一江一 省绍兴市西南。

②所:处。

【译文】

浙一江一 东北流,和长湖口汇合,此湖宽五里,东西长一百三十里。

沿湖开水门六十九处,可以灌溉湖下万顷农田,向北注入长一江一 。

【原文】

昔大禹①即位十年,东巡狩②,崩于会稽③,因而葬之。

有鸟来,为之耘④,春拔草根,秋啄其秽⑤。

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⑥。

【注释】

①大禹: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曾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期间有“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②巡狩:天子出行视察邦国。

③会稽:郡名,秦置,治今一江一 苏省苏州市,后移治所,在今浙一江一 省绍兴市。

④耘:耕耘。

⑤秽:杂草。

⑥刑无赦:施加刑罚而不赦免。

【译文】

从前,大禹即帝位十年,到东方巡视邦国,死于会稽,就葬在这里。

从此就有鸟飞来耕耘,春天拔除草根,秋天又啄除杂草。

因此,县官禁止百姓捕杀此鸟,否则就判刑不赦。

【原文】

一江一 水导源乌伤县①,东迳诸暨县②,与泄溪③合。

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④,凡有五泄⑤。

下泄悬三十余丈,广十丈;中三泄不可得至,登山远望,乃得见之,悬百余丈,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泄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

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

【注释】

①乌伤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义乌市。

乌伤为古越语地名。

②诸暨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浙一江一 省诸暨市。

③泄溪:在今浙一江一 省诸暨市。

④造云:直插云霄。

壁立:像墙壁一样耸立。

⑤五泄:五道瀑布。

泄:当时当地人把“瀑布”叫做“泄”。

为古越语。

【译文】

浦一陽一江一 发源于乌伤县,东流经过诸暨与泄溪汇合。

泄溪宽达数丈,沿岸两旁有陡峭的高山耸入云霄,像墙壁一样耸立,共有五道瀑布。

下泄高悬三十多丈,宽十丈;其中有三泄不能到达,攀登到山上远望,才能看见,水悬挂达百余丈,山高水急,水声震耳,响及溪外;上泄悬流二百多丈,看去好像是白云下垂。

这其实就是瀑布,当地人称为“泄”。

【原文】

居延泽①在其县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②者也。

形如月生五日也。

弱水③入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

【注释】

①居延泽:在今内蒙古西北部额尔济纳旗境内。

②流沙:古代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

③弱水:上源指今甘肃省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

【译文】

居延泽在居延县旧城东北,就是《尚书》中所称的“流沙”。

它的形状像五日的新月。

弱水注入流沙,所谓流沙,就是河流与沙一起流动。

【评析】

这是《水经注》的最后一卷。

内容与别卷相比颇不相同,而其中《浙一江一 水》是一个整篇。

其余其实都具有附录的形式。

浙一江一 水就是今钱塘一江一 。

古称浙一江一 (浙一江一 省名即因此一江一 而得),因为这个地区原是越人居住的地方,通行越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越语地名。

《山海经》称此水为浙一江一 ,大部分古籍也都称浙一江一 ,而《汉书·地理志》《说文解字》《水经》则称渐一江一 ,《庄子·外物篇》称涮河。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水经注》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水经注浙一江一水、斤一江一水、一江一以南至《水经注》卷四十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