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一一穴一,在发际直鼻上督脉,上一寸发际是也《铜人针灸经》卷三

铜人针灸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铜人针灸经

铜人针灸经 - 卷三

铜人针灸经

卷三

神庭一一穴一,在发际直鼻上督脉,上一寸发际是也。

足太一陽一、一陽一明之会。

主治肿气,风痫、颠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发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言语,惊悸不得安寝。

禁不可针。

日灸七壮至百壮。

若针,即发于其病在举火之时(按:似有缺、误)。

忌猪、羊、鱼肉、酒、面、热食。

曲差二一穴一,在神庭傍一寸半,(按:应缺“入”字)发际。

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

主心中烦满,汗不出、头项痛、身热,目视不明。

针入三分,灸三壮。

临泣二一穴一,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者中。

足太一陽一、少一陽一之会。

主卒不识人,风痫,鼻塞。

针入三分,留七呼。

眉冲二一穴一,一名“小竹”,在当两眉头直上,入发际(按:似有缺。

未言寸数,亦未言所属经脉。

另,据《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应为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一穴一在“神庭、曲差之间”。

)理目,五般痫,头痛,鼻塞。

不宜灸,针入三分。

(按:据《针灸资生经。

卷一》“明堂上经、有眉冲一穴一。

而铜人经、无之。

理、目、五般痫、头痛、鼻塞等疾所。

不可废者”)水沟一一穴一,在鼻柱下人中(按:据《针灸资生经。

卷一》作“一名人中”)。

督脉、手一陽一明之会。

主疗消渴、饮水无多少、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颠痫、语不识人、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叶叶肺风状如虫行(按:似有缺、误,难解。

据《针灸大成。

督脉考正一穴一法》作“面肿唇动,状如虫行”)。

针入四分,徐徐出之。

灸亦得,然不如针。

若是水气,唯有此一穴一可针,若针他一穴一,水尽即死。

承浆一一穴一,在颐前,下唇下。

足一陽一明(按:据《针灸甲乙经》,当缺“任脉”两字)之会。

主偏风口喎,面肿,消渴,面风口不开,口中生疮。

针入三分半,然后徐徐引气而出。

灸,亦任日灸七七壮。

若频灸,恐足一陽一明脉断,令风不差。

若停息、复灸,令其风通宣,应时立愈。

其艾炷,依小竹筋头大作之。

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亦能愈疾。

又有一途,如脉内疝、瘕、痃、癖块、伏梁气之徒,唯须大艾炷。

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支,则但除风邪而已。

如鸠尾以至头,皆不可多灸、及不可用大艾炷。”

俞府二一穴一,在巨骨下,去璇玑傍各二寸陷中。

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按:此处误。

据《针灸甲乙经》,当为“足少一陰一脉气所发”)主欬逆,上气,喘,呕吐,胸满不得食。

仰卧取之。

灸五壮,针入三分。

彧中二一穴一,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

仰卧取之。

足少一陰一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欬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能食。

灸五壮,针入三分。

神藏二一穴一,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仰而取之。

足少一陽一(按:应为“一陰一”)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咳逆不得食。

针入三分,灸五壮。

灵虚二一穴一,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

仰而取之。

足少一陽一(按:应为“一陰一”)脉所发。

主胸胁支满、引胸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食。

针入三分,灸五壮。

神封二一穴一,在灵墟下一寸六分(按:似有缺。

据《针灸甲乙经》,有“陷者中,足少一陰一脉气所发”)。

主胸满不得息,咳逆,一乳一痈、洒浙恶寒。

灸五壮,针入三分。

步郎(按:通作“廊”)二一穴一,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仰取之。

足少一陰一脉气所发。

主胸胁支满,鼻不通,呼吸少气,喘一息,不得举臂。

针入三分,灸五壮。

五处二一穴一,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

在头上督脉傍,去上星二寸半(按:据《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俱作“一寸五分”)。

主目不明,头眩风痹闷。

针入三分,灸五壮。

承光二一穴一,在五处后寸半(按:据《针灸甲乙经》作“二寸”,《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作“一寸五分”),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

主风眩头痛,欲呕吐,心烦。

针入三分,不可灸。

通天二一穴一,在承光后一寸半。

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

主项痛、暂起僵仆。

针入三分,灸三壮。

攒竹二一穴一,在两眉头陷中。

足太一陽一脉气所发。

主目视,视物不明,眼中热、疼及眼眶。

针入三分,不宜灸。

晴明二一穴一,在目内眦头上,畔(按:疑为“襻”)者中(按:据《针灸甲乙经》作“一名泪孔,在目眦外。”

《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作“一名泪孔,目内眦。

明堂云‘内眦头外一寸、宛宛中’”)。

手、足太一陽一陽一明之会(按:据《针灸甲乙经》并有“气府论注云‘手足太一陽一、足一陽一明、一陰一陽一跷,五脉之会”《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同)。

主肤翳(按:应有缺字。

《针灸大成。

足太一陽一膀一胱考证一穴一法》作“一婬一肤白翳”)白膜覆瞳子,眼暗、雀目,冷泪,眼视物不明、努肉。

针入一分半,不宜灸。

迎香二一穴一,在禾上一寸、鼻下孔傍。

手、足一陽一明之会。

针入三分。

主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

刺或在唇动(按:似有缺、误,不通)。

不宜灸。

承泣二一穴一,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中。

(按:应有缺字。

据《针灸甲乙经》有“一陽一”字)跷脉、任脉、足一陽一明之会。

主疗眼喎、目不正,口喎,目瞤,面动叶叶然、牵口眼热疼、赤痛,目视,冷泪,眼睑赤。

针入四分半,不宜灸。

若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大如拳息肉,日加长如桃许,至一月日,如五升大。

鸠尾一一穴一,在臆前,巨(按:《针灸甲乙经》作“蔽”,《针灸资生经。

卷一》同)骨下五分。

(按:《针灸甲乙经》此处尚有“任脉之别”。

)主心惊、烦,发状如乌乌,破心、吐血,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心痛,腹胀。

宜针,虽然,此处最难针,须是大好手。

方可下针。

如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死。

针入三分。

巨阙一一穴一,心之募。

在鸠尾下一寸。

任脉气所发。

主疗心中烦闷,热风风痫,一浪一言或作鸟声,不能食,无心力。

凡心痛有数种,冷、痛、蛔虫、毒、霍乱,不识人,针入六分,得气即差。

灸亦良。

上管(按:通作“脘”,下同。

)一一穴一,在巨阙下一寸、去巨(按:《针灸甲乙经》作“蔽”,《针灸资生经。

卷一》同)骨三寸。

任脉、足一陽一明、手太一陽一之会。

主心中热烦,贲豚气,胀满不能食,霍乱,心痛不可眠卧,吐利,心风,惊、悸不能食,心中闷,发哕,伏梁气、状如覆杯。

针入八分,得气,先补而后泻之,可为神验。

若是风痫、热痛,宣泻之后补,可为应其病。

灸亦良。

中管一一穴一,一名“太仓”。

是胃之募。

在上管下(按:应有缺字。

据《针灸甲乙经》有“一寸”两字)。

手太一陽一、少一陽一、足一陽一明所生,任脉之会。

主治心匿不能食反胃,霍乱,心痛热,温虐,痎虐,天行伤寒,因读书得奔豚气,心闷,伏梁气如覆杯,冷结气。

针入八分。

灸亦良。

建里一一穴一,在中管下一寸。

治肠中疼痛,呕逆,上气,心痛,身肿。

针入一寸三分。

灸亦良。

下管一一穴一,在建里下一寸。

足太一陰一、任脉之会。

主腹胃不调,腹内痛、不能食,小一便赤,腹坚一硬、癖瑰、脉厥厥动。

针入八分,灸亦佳。

神聪四一穴一,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

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

左手如花,右手如果(按:《针灸资生经。

卷一》作“左主如花、右主如果”),针入三分。

明堂一一穴一,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

理头风,多鼻涕,鼻塞。

三日一报,针入三分。

(按:《针灸资生经。

卷一》“按《铜人》、《明堂》及诸家针灸经,鼻直上、入发际一寸,皆云上星一穴一。

明堂经于此、复云明堂一穴一。

不知何所处、且附入于此。

所谓疑以存疑也。”

当一陽一二一穴一,在当瞳人直上,入发际一寸。

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

入针三分。

(按:《针灸资生经。

卷一》“《铜人》无当一陽一穴一。

而明堂下经、有之。

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等疾。

亦不可废者。”

前关二一穴一,在目后半寸。

亦名“太一陽一”之一穴一。

理风赤眼痛,头目眩,目涩。

针入三分。

(按:《针灸资生经。

卷一》“《铜人》有上关、下关各二一穴一。

《素问》亦同。

但《明堂》上、下经,有上关而无下关。

惟上经有前关一穴一。

又不与下关一穴一。

同在上关之下。

恐别自是。

前关一穴一一名太一陽一穴一。

理风赤眼、头痛、目眩涩等疾,不可废。

四白二一穴一,在目下一寸。

足一陽一明脉气所发。

主头痛目眩。

针入三分。

灸七壮。

巨阙(按:应为或)二一穴一,在鼻孔下,侠水沟傍(按:《针灸甲乙经》作“在侠鼻孔傍八分、直瞳子”,《针灸资生经。

卷一》同)。

一陽一跷脉、足一陽一明之会。

主治面风寒鼻频音准上肿痈痛招摇视占(按:有缺、误,不通),瘈瘲,口噼。

针入三分,灸七壮止。

地仓二一穴一,在侠口傍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动者是。

一陽一跷脉、手足一陽一明之交。

主疗大患风者,其脉亦有动时,亦有不动时。

多主偏风、口喎,失音不言、不得饮水、浆食漏落、脉(按:《针灸大成。

足一陽一明胃考证一穴一法》作“眼”,应是。

)瞤动,患左针右,患右针左。

针入三分半。

灸亦得,日二七壮,其艾壮如粗钗脚。

忌毒物及行一房一事。

廉泉一一穴一,在颔下、结喉上、舌本间。

一陰一维、任脉之会。

主舌下肿、难言,舌瘲设多(按:《针灸大成。

足一陽一明胃考证一穴一法》作“涎出”,应是。

),咳嗽,少气,喘一息,呕沫禁断。

灸三壮,针入三分。

一陰一交一一穴一,在脐下一寸。

任脉气所发。

主脐下热、小一便赤,气痛状如刀搅、作块状如覆杯,妇人断绪,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一露不止,绕脐冷痛。

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后宜补。

灸亦得,然不及针。

水分一一穴一,在管(按:通作“脘”,下同。

)下,脐上一寸。

任脉气所发。

主腹痛不能食,肠坚腹痛,胃管不调、坚一硬。

针入八分。

若是水病,灸之大良。

巨阙一一穴一,《甲乙经》云“一名利机,一名一精一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

在脐下二寸。

是三焦之募。

任脉气所发。

针入八分。

主腹痛、坚一硬,妇人因产、恶一露不止、遂成结块,崩中,断绪。

灸亦良。

控元一一穴一,是小肠募。

一名“次门”在脐下三寸。

足三一陰一、任脉之会。

脐下绞痛,小一便赤淋、不觉遗沥、小一便处痛状如散火,尿如血色,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因产、露不止,并妇人断绪,产道冷。

针入八分。

若怀胎,必不针,若针必落胎胎多不出,而针外昆仑即出。

灸亦良,然不及针。

中极一一穴一,一名“玉泉”,一名“气原”。

在关元下一寸。

是膀一胱募。

任脉足三一陰一之会。

主妇人断绪,四度针、针即有子,故却时任针也。

主淋,小一便赤、尿道痛,脐下结块如覆杯,或因产、得恶一露不止、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调、血结成块。

针入八分。

灸亦得,然不及针。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铜人针灸经》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神庭一一穴一,在发际直鼻上督脉,上一寸发际是也《铜人针灸经》卷三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