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白话文
刘杳传
刘杳字士深,平原郡平原县人。
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
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一陽一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
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一摸一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
十三岁。
父亲去世守丧,每次痛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
天监初年,任太子博士、宣惠豫章王行参军。
刘杳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群书,沈约、任窻等人,每遇到有些遗忘、记不起来的史事诗句,都来问刘杳。
曾与沈约坐在一起谈到宗庙祭祀用的酒杯,沈约说:“郑玄曾回答张逸,说在酒杯上画凤凰尾巴摇曳的样子。
现在没有这样的器皿,所以不仿照古代。”
刘杳说:“这话未必有参考价值。
古代的杯子器皿,都将木头刻成鸟兽的形状,在其背部或头部凿一个洞,以便倒出内装的酒。
前不久魏朝鲁郡地下发掘出齐大夫子尾送给女儿的器物,有酒壶呈牺牛形状。
晋朝永嘉年间盗贼曹嶷在青州挖齐景公的墓,又得到相同的二只樽,形状也像牛。
这两处都是前人留下的器物,想必不是假的。”
沈约特别同意他的看法。
沈约又说:“何承天的《纂文》奇异广博,书中记载了张仲师和长颈王两件事,出处在哪里呢?”
刘杳说:“张仲师身长一尺二寸,出自《论衡》。
长颈指毗骞王。
朱建安在《扶南以南记》中说:‘从古至今这里的人长寿不死。
’”沈约随即找来这两本书查对,完全和刘杳讲的相同。
沈约在乡间修的居宅落成时又新建书房,刘杳写了两首诗祝贺他,并将诗文给沈约。
沈约立即让擅长书法的人将他的诗题写在墙壁上,还专门写信回谢说:“我生平一爱一好嗜欲不在于常人所盼的荣华富贵,喜欢山川林泽,自然山水,又多被世事夺挤。
老之将至,这种心一性一快没有了,但仍然有些闲情逸志,留恋清静的旷野,在乡下修建居室,不是为了停止工作,而是为了了却夙愿,偶尔能得到休息。
仲长游居的地方,休琏记述的美景,盼望、羡慕很久却不能亲临其境,怎能相比。
你寄情山水,惠寄两首诗,文采丰富妍丽。
叙述议论并举,字里行间,音韵对仗工整,有声有色,经你这一写,此地似乎真的变美了十倍。
我深知华丽的辞章让人受益不浅,这种事的确很多,所以应当放在高处,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能吟诵观赏。
其他几篇文章,也都是极好的作品,加上寒舍既有了这样的好诗,诸贤士来访时自然有高见奇论,治病解闷,都可做到。
他日叙谈会面,再一起讨论赏析。”
沈约对他竟如此赏识。
又有一次与任窻在一起,有人招待任窻螦酒而误作木展字。
任窻问刘杳:“这个字对吗?”
刘杳回答说:“葛洪在《字苑》中写作木旁的..。”
任窻又问:“酒能让人醉千日,肯定是假话。”
刘杳:“桂一陽一程乡有千里酒,喝了后回到家里便醉了,也是这样的例子。”
任窻大惊说:“我自己一定是忘了,的确不记得这件事。”
刘杳说:“此典出自杨元凤所写的《置郡事》。
元凤是魏朝人,此书还记载了这样的赋说:三重五品,商溪揆里。”
任窻当即找杨元凤的书查对,与刘杳讲的一字不差。
王僧孺受命撰写家谱,问刘杳的血缘关系。
刘杳说:“桓谭在《新论》中说:‘太史《三代世表》旁系都有记载,都仿效周谱。
’以此类推,当发源于周代。”
王僧孺感叹地说:“真是前所未闻。”
周舍又问刘杳:“尚书官穿紫衣,戴橐帽,相传称‘挈囊’,究竟典出何处呢?”
刘杳说:“《张安世传》说:‘手持橐握笔,侍奉孝武帝几十年。
’韦昭、张晏注释说:‘橐,囊也。
近臣持笔,以备顾问。
’”范岫撰写《字书音训》,也求教刘杳。
他博闻强记,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不久皇帝又让他帮助周舍撰写国史。
出任临津县令,政绩很好,任期满后,临津县三百多人到朝请求他留任,皇帝下诏同意了百姓的请求。
刘杳因病请求离职,回京后任云麾晋安王府参军。
詹事徐勉推举刘杳和顾协等五人进华林院撰写《遍略》,该书完成后,以原任职官兼任廷尉正,又因脚疾解职。
因此有闲暇著《林庭赋》。
王僧孺看了后赞叹地说:“沈约的《郊居》以后,便没有这样好的作品。”
普通元年(520),又任建康县令,提升为尚书驾部郎,几个月后改任署仪曹郎,仆射徐勉将台阁文议交由刘杳负责。
出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
回京后任宣惠湘东王记室参军,母亲去世后去职离任。
服丧期满,恢复王府记室官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
大通元年(527),提升为步兵校尉,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
昭明太子对刘杳说:“酒不是你所喜欢的,但任酒厨之官,完全是为了不愧古人。”
不久有诏令让他代替裴子野负责著作郎的事务。
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按旧例原东宫人员都要离职调任,皇帝下诏特留刘杳仍在太子一宫任职。
继续注释昭明太子的《徂归赋》,人称他知识广博。
仆射何敬容奏请刘杳转任王府咨议,高祖说:“刘杳必须先经过中书。”
于是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不久任平西湘东王咨议参军,仍然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和著作郎。
提升为尚书左丞。
大同二年(536),死在官任上,年龄五十岁。
刘杳为人清廉俭朴,没有过多的嗜欲。
生一性一不自暴自弃,不评论别人的长短是非,看了佛家的经典后,时常做善事,忍让克己。
天监十七年(518),自从为母亲守孝,便长期不食荤腥,专吃素菜。
临死时,遗言用僧服装殓,用敞车运载,还乡安葬,随便选择一片墓地,只需安放下棺材就够了,不要设灵台祭筵。
其子按他的遗愿办理了丧事。
刘杳从小到大,著作很多。
撰写《要雅》五卷,《楚辞草木疏》一卷,《高士传》二卷,《东宫新旧记》三十卷,《古今四部书目》五卷,都流传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