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释
第07章 述而
.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FFFFEC; border:1px solid #666; padding:5px; margin-bottom:10px; }.yiwen { color:Teal; }.jiedu { color:#660000; }.comment { color:DarkSlateGray; }.yinyong { color: #3333CC; }.pingxi { color:#000000; }
【0!”】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
【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
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译文】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一爱一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相比。
【解读】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 。
之所以达而不作,是因为笃信而喜一爱一古代文化。
或者反过来说。
正因为笃信而喜一爱一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
从孔于的实际文化活动来看,删《诗》、《书》,定礼乐,赞 《周易》,修《春秋》,的确都是编辑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并没有哪 一项是他自己的创作。
可是,他的“述”却是非常不简单,用朱熹的话来说,是 “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
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矣。”
(《论语 集注》)
当然,绝对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编辑也好, 整理也好,总得反映出编辑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说 还有“删”、“定”、“赞”、“修”的工作在内了。
所以,所谓“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郭沫若语)实际上是有所“作”。
相反,倒是我们今天不少“作而不述”,专门“创作”的人, 不是空谷来风,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东拼西 凑,而以天才的创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盗名。
这种人,听听圣人自谦“过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为自己远在圣人之上呢?
【0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注释】①识(Zhi):记。
②何有:有什么,意思是没有什么了。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 倦。
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解读】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一个勤勤恳恳的教育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
不过, 真正能做到的,就没有多少人了。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子贡曾经问孔子说:“老师您称 得上是圣人了吗?”
孔子回答说:“圣人可称不上。
我不过是学不 厌而教不倦罢了。”
子贡说:“学不厌是智,教不倦是仁。
智仁兼 备.老师您的确是圣人了啊!”
可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确不是我们一般人容易做到 的、智仁兼备的圣人毕竟是凤一毛一麟角,千百年难遇一个的啊!
【0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注释】①徙(XI):迁移。
这里指向“义”靠拢,仗自己的行为符合“义”。
【译文】孔于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缺点 错误不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
【解读】圣人的忧虑当然都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 照,不然的话,他忧虑什么呢?
更进一步说,圣人所忧虑的四种现象实际上又不只是他所处 的那个时代才有,而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的过病。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正义的原则,不改正缺点错误,只讲金钱,只讲赚钱之术,唯利是图,有钱就是大哥。
这些现象,难道我们还见得少了吗?“读书热”在哪里?“学问热”在 哪里?“雷锋一精一神”又在哪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更不 用提了!
所以,圣人真是“一肩挑尽古今愁”,连他的忧虑也是“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
他的救世主义的一精一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吗?
【0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注释】①燕居:闲居,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
②申申如也:仪态舒展的样子。
如,形容词词尾,义同“然”。
③夭夭如也:和乐喜悦的样子。
【译文】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喜悦。
【解读】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孔子在家闲居时却仪态 舒展自如,神色和乐会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 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副愁眉苦脸,严肃庄重的样子。
这是因为他 虽然忧中忧民忧天下,但却不忧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上抱着以 平淡为乐的旷达态度,所以始终能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 心情。
说到底,就是他很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一精一神。
而不像我们 今天的人,急急如律令。
东奔西窜,疲于奔命。
电话有了要传呼, 传呼有了要手机,生怕失去了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却又逢 人便感叹:“唉,活得真累!’”难道这累不是你自找的吗?更何况 你累什么呢?不外乎是累财累名累地位,累一己之得失、个人的 利益,其结果是连“燕居”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用说什么“申 中如也,天天如也”。
与其如此,倒不如向圣人学习,甩开个人名 利之累,退而间居,保持舒展和乐的心态,平平淡淡,轻轻松松 过一生。
【0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解读】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0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
【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
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解读】《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0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注释】(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
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
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解读】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一精一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
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
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0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注释】①愤:指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一精一神 饱满如晶状态、②诽: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 词的状念。
③隅:方。
④反:反过来证明,也就是类推的意思。
⑤复:重复,反复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 想说什么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引导他;告诉他一方,他不能类推 其余的三方.也就不再重复告诉他了。”
【解读】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激励,诱导,启发。
关键在于把握住筐候,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一性一和积极一性一,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读《论语》,观察孔子教学的实例:学生各述其志,畅所 欲言,甚至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老师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课 堂气氛生动活泼,兴味盎然,的确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遗憾的是,后世儒生尊孔读经,居然没有学到圣人的教学方 法,而是死记硬背,搞填鸭式的硬填,流风所及,培养出了不少 ”陈最良”式的酸腐秀才。
现代教学。
方法推陈出新,电脑开始进入教室,与孔子的时 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 发式教学方法和一精一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依然值得我们为人师 表的人谨记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0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无
【译文】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从来没有吃饱过,不是人家不让他吃饱,也不是论不统计不 饱,而是他自己不愿意吃饱,不愿意在人家的丧事中大吃大喝。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
这是圣人一性一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家在丧 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 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
真心 哀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当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真像圣人那样,去参加人家的丧礼 沈连饭都不吃饱,甚至,与死了亲属的人在一起吃饭也不敢吃他 中是,我们又是不是该在人家的丧事中去大吃大喝,猜拳行令喝 匕日,麻将打到通天亮呢?
【!”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无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解读】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
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
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解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 “用舍行藏”,它最为一精一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 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
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 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一精一神气度。
孔子另外还多次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泰伯》) “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卫灵公》)孟子也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所有这些说法,其 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
问题在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 理,但真正面对现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不仅用舍不由你,新 是行藏也往往是你无可奈何的呀!
【!”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注释】①而:如,如果。
②执鞭之士:古代于拿皮鞭为达官贵人开道或为 市场守门的人,代指做下贱差事的人。
【译文】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得到的话,就是做那拿鞭子的 苦差事,我也去干。
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吧。”
【解读】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什么行当(比如说炒股票,炒房 地产,炒猫儿狗儿等)可以弄“发”的话,就是让我弃文经商下 “跳蚤市场”去,我也愿意干。
问题是哪能有这档子好事呢?须知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啊!所以,还是让我干自己的 老本行,做一个文人,研究我的诗、书、礼、乐吧。
这里的关键在于,“富而可求”只是一种虚拟,孔子压根儿就 没有拿它当真。
之所以这样说,正是为了强调富绝不可求得到。
但是,假如我们执意要问:富的确可求,下“跳蚤市场”或 别的什么“海”就是可以捞上一把,甚而至于成为大款,成为先 富起来的人,孔子又会不会改变回答呢? 对于我们今天面临“下海”困惑的读书人来说,选择的艰难 恰久是在这里啊!
【!”3】子之所慎:齐,战,疾。
【注释】(1)齐:同斋,斋戒。
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译文】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解读】无
【!”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
【注释】(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孔于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
于 是感叹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解读】哪种程度?如痴士如醉,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这种程度够得上是我们今天“发烧友”的程度了吗?
我们应该是顶尖级的“发烧友”了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让孔子“发烧”的,既不是器材(那时 连立体声也没有,更不用说进口高级音箱了),也不是流行音乐 (那时的流行音乐是郑国(今河南一带)的音乐,孔子认为“郑声 一婬一”),而是被他认为“尽美尽善”(《八佾》)的《韶》乐。
实际 上,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经典音乐,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 曲》、《命运交响曲》之类。
如此看来,圣人不仅是“发烧友”,而且还是高品味的“发烧 友”哩。
以他“发烧”的程度和品味来衡量,就是选他做“烧 协”主席也不为过罢。
【!”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
【注释】(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
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
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
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嗯,我去问他。”
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解读】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久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
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
【注释】 ①饭疏食:饭,这里作动词用,指吃饭。
疏食,粗粮。
②水:古代 以“汤”和“水”对举.“汤”指热水,“水”就是冷水。
③肱(gong): 上臂,这用泛指胳膊。
④枕;用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 其中。
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飘浮的云一 样 。”
【解读】这一段夫子自道,我们在《雍也》篇里孔子赞美颜回时已经 说到过。
无论孔子还是颜回,都是安贫乐道的典范,这一段文字与《雍也》里孔子赞美颜回的那一段文字一样,也都成了安贫 尔迈一精一神的著名表述。
钱财如粪土,富贵如浮云。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才能够做到吃粗茶淡饭而乐在 其中,闲居而“申中如也,天天如也。”
具有旷达乐现的个人生活 情怀。
当然,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这种认识已受到了相当强 烈的冲击。
虽然人们也常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 去”,但多少都有一些勉强的成分在内,甚至有“狐狸吃不到葡萄 说葡萄酸”的嫌疑。
时代氛围如此,不是个人所能抗衡的。
所以, 与其说“钱财如粪土,富贵如浮云”,不如说“君子一爱一财,取之有 道”来得真实自然,来得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这样说,并没有否定圣人思想的意思,只不过是从实际出发, 承认时代的不同和个体的差异而已。
因为,孔子毕竟是生活在两 千多年前的人物,而圣人毕竟是圣人啊!
【!”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注释】加:与“假”通假,假借之意。
“易”:《易经。
》
【译文】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解读】夫子的自我鉴定。
发愤忘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寝忘食一精一神,但夫子的废寝 忘食不是打麻将,不是看足球,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追求学问,学而不厌。
乐以忘忧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或者如源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雍也》)所以,是安贫乐道,而不是“打起麻将来就忘 了做学问”或“唱起卡拉OK来就忘了工作”的那种“乐”以忘 “忧”。
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竞技状态良好,是自强 不息,而不是老顽童、老天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
【!”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
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解读】无
【!”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注释】(1)叶公:叶,音shè。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解读】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精一神面貌。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注释】无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一爱一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解读】孔子按智力和知识的不同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
(《李氏》)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人物。
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认为自 己是属于“学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过勤 奋努力的学习来求得知识。
至于学习的专业方向,则是“好古”, 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有些像我们今天的历史系学生,没 有什么外国文学课程可学。
孔子在这里的自述,一方面固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内,另一方 面也是勉励学生,告诉大家说,自己的一切关。
识都是勤奋学习的 结果。
既然圣人都是如此,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就更是只有 努力学习的份了吗广谁还敢自诩为“生而知之”的天才呢?
【2!”】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无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解读】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
但也不是绝对的。
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注释】无
【译文】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选择他们的 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解读】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 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老师 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 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
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 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
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罢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颓其如予何?」
【注释】(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解读】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
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
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
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注释】(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
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解读】无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
诚实的意思。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解读】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
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
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
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注释】(1)斯:就。
(2)恒:指恒心。
(3)约:穷困。
(4)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
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解读】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注释】(1)纲:大绳。
这里作动词用。
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
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解读】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
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注释】①盖:大概。
②作:创作。
③识(zhi):记。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能凭空创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 的才能。
我总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用 心记下来。
我是属于次一等的智力。”
【解读】所谓次一等的智力就是“学而知之者,次也”,相对于“生而 知之者,上也”(《季氏》)的天才而言。
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不是天才,所以要多闻多见,也就 是“敏而好学”。
也正因为是次一等的智力,需要“敏而好学”,所 以不能“不知而作”,而是“述而不作”。
可见,这一段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学风和做学问态度的概括 一性一自我介绍,包括了在其他地方谈到的“述而不作”、“敏而好 学”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好几方面的内容。
同时,孔子之所以这样自我介绍,也是针对当时存在的“不 知而作”现象有感而发的。
孔子的意思是说:那些自己不懂却能 够凭空创作的人一大概是天才吧,我可没有这样的天赋才能,我的 一切都是靠学习而得来的,所以,我的写作也好,我的教书也好, 都是言之有据的,不敢乱来。
“不知而作”的人却恰恰相反: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 冒充内行。
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 刚大民。
孔子正是看到了这种“不知而作”风气的严重危害,才 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反对“不知而作”的行为。
所以, 我们也绝不可以小看了它的危害一性一。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注释】(1)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2)与:赞许。
(3)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
(4)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
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
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
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
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注释】无
【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解读】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一性一,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
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一性一,有其重要意义。
【3!”】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一党一,君子亦一党一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注释】 ①陈司败:陈,陈国;司败,即司寇,官名,主管司法。
②昭公:即。
鲁昭公,鲁国的国君。
③司马期:孔于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
④一党一:这里是包庇,偏袒的意思。
⑤取:同“娶”。
6为同姓; 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姓姬。
7又吴孟子:当时国君大人的称 号一般是由她生长那个国家的国名加她的本一性一,如鲁娶于吴,这位夫人就应 叫吴姬,这样叫就明显地暴露出鲁昭公违反了”同姓不好”的礼法,所以改 称为“吴孟子”,回避了姓姬的问题。
“孟子”可能是这位夫人的字。
【译文】陈国的司寇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
孔子 走了以后,陈国的司寇向巫马期作一作揖,请他走到自己的面前 来,然后说道:“我听说君子不偏袒人,难道君子也偏袒人吗?鲁 君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因为是同姓,所以讳称她为吴孟子。
鲁 君这样做如果都算是懂得礼的话,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巫马期把 这番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孔丘算是有幸,一旦有了过错, 人家一定会知道。”
【解读】鲁昭公违背了同姓不通婚的规矩,所以被陈国的司寇认为不懂礼。
看来,古人还懂得同姓不通婚的优生学哩。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优生学的问题,而是讨论孔子闻 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高兴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跳起 八丈高,横眉一毛一竖眼睛就不错了。
哪里还会有什么“有幸”的感 觉呢?
不过,仔细想想孔子所说的话,想想他为什么会听到别人说 自己的过错便感到“有幸”,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能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有 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来好啊。
尤其是做领导的,做师尊的 如果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缺点错误,那你多半都已成 了孤家寡人了罢。
须知,“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高高在上 脱离群众,在这个早已废除了帝制的民一主时代,你能够生得下去吗?
所以,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你 的什么过错时,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学习圣 人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 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提意见的人。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注释】无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解读】无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注释】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一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解读】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
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
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
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说自己在身一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注释】(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2)为之:指圣与仁。
(3)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解读】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
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
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
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35】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
【注释】(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
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
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
《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解读】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
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
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甯固。
」
【注释】①孙:同“逊”。
②固:固陋,寒伧。
【译文】孔子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穿沧。
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解读】当鲁中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孔子也回答说:“礼 ,与其奢也,宁俭”与这里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奢与俭的问题,就通常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更 准确地说,是物质享受的问题。
这个问题大而言之受时代风气影 响,比如说,我们在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是提倡勤俭 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到80年代、gO年代,随着经济 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排场之风也就 滋长起来,以致到了令老一辈人咋舌的程度。
小而言之,这个问 题则受个体生活原则和世界观的来制约,一般说来,比较传统、保 守的人崇尚节俭,比较新潮、激进的人追求奢侈。
当然,这是从 主观方面说,从客观方面说,则还要受到经济能力的严格制约,对 于一个身无分文的叫化于来说,“奢侈”一词本身就太过奢侈了, 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节俭”了罢。
回到孔子本身的态度来看,他所代表的,显然是传统的节俭 的一精一神。
这种一精一神也许已不合于今天的时代氛围,因而不被一些 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所接受。
不过,有两句老话倒可以提一供给大 家参考,这就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抱定俭的态度. 偶尔奢一奢也无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习惯,要俭下来可就难 上加难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还真是节俭总比奢侈好哩。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注释】(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解读】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 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据说当年林彪很是欣赏孔子这两句名言,但他自己在历史上 却留下了一个“长戚戚”的形象,还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就我们今天来说,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所 谓现代病、世纪病,是否正是圣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算来算去算自己,
不如轻轻松松过一生。”
唱得好啊!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无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解读】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