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
关汉卿故里在何处?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人物。
有人尊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是当之无愧的。
他不仅先于莎翁300年,且艺术造诣丝毫不逊于莎翁。
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和传统观念的偏见,有关这位戏剧大师身世的资料传世甚少,至今,关氏的籍贯身世仍是个谜。
据有关资料推断,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在历尽人间坎坷、著录了60余种杂剧和大量的散曲、小令之后,约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79—1307年)辞世。
大约30年之后,元人钟嗣成编纂的《录鬼簿》于元文宗至顺年间成书。
内中载有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一百余人的姓名,并附有小传及作品目录。
其中,“关汉卿”条目云:“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
(《录鬼簿》卷上,据曹氏《楝亭藏书十二种》刊本)另一位元人熊自得(字梦祥)所著《析津志。
名宦传》中载:“关一斋,字汉卿,燕人。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一流,为一时之冠。”
据《丰城县志。
人物志》介绍,熊自得“元末以茂才异等,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
著有《析津志》。”
显然,熊自得对大都的文士名流是相当熟谙的。
今人赵万里道:“考元代大都,就是现今首都北京,辽时名叫析津府。
宋宣和五年改名燕山府。
金天会元年复旧名,仍称析津府。”
(《关汉卿史料新得》)所以,熊自得所云关汉卿为燕人,亦即为大都人。
《析津志》问世,与《录鬼簿》相隔约十年,二者均在关汉卿谢世后不久,书中所言当去史实不远。
所以,今人多尊关汉卿为大都人之说。
但是,《祁州志》(清代王楷等修、张万铨等纂,乾隆二十一年刊本)“关汉卿故里”条目云:“汉卿,元时祁之伍仁村人也。
高才博学而艰于遇,因取《会真记》作《西厢》以寄愤,脱稿未完而死。
棺中每作哭涕之一声。
……此言虽云无稽,然伍仁村旁有高基一所,相传为汉卿故宅。
……至今竖子庸夫犹能道其遗事。
“元祁州伍仁村,今属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桥乡。
众所周知,在封建时代,从事戏曲艺术被视作下贱行当,为正统派文人墨客所不齿,所以,尽避关汉卿是位流芳千古的艺术大家,却只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鄙夷。
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倘不是有一定的史实资料可本,封建正统史志的编纂者们是绝不会拉关汉卿这位400余年前的“杂剧班头”来装点乡里的。
因此,关汉卿祖籍祁州说,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此外,《元史类编》卷三十六有关汉卿为解州(今山西解县)人之说。
虽述之不详,但亦同样不容忽视。
顾学颉曾撰文认为:关汉卿“原籍是山西解州;……也可能是先由晋南到了祁州,然后定居在大都的”(《元明杂剧》)。
顾先生的见解虽将上述三说撮合为一,但只是一种设想,尚无足够有力的佐证。
关于关汉卿的身世,也仍是个谜。
较为人们所看重的《录鬼簿》,除上面提到的曹氏《楝亭藏书十二种》本指关氏为“太医院尹”外,其他如天一阁本、《说集》本、孟称舜本等刊本均作“太医院户”。
考有元一代,虽有太医院及其藏书十二种》本指关氏为“太医院尹”外,其他如天一阁本、《说集》本、孟称舜本等刊本均作“太医院户”。
考有元一代,虽有太医院及其辖下的“医户”,却并无“太医院尹”之官职。
所以,许多专家推测,曹本中“尹”当为“户”字之误,关汉卿似是太医院属下的一个医户或一位普通医生。
此说不无道理。
然《析津志》却将关汉卿列入《名宦传》,由此看来他又并非寻常百姓。
另外,无代夏庭芝所著《青一楼集》的《序言》中也以关为金遗民,入元不仕。
《尧山堂外纪》亦云:“(关汉卿)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
这就是说,关汉卿确定做过“太医院尹”,只是时间上不在元,而在金。
倘以此几说,关汉卿曾经做过官,是无疑的了。
但从关汉卿所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巨,以及他那种“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倔强一性一格而论,似乎他又并未做过官。
孰是孰非,实难断言。
(龚法忠)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 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过西域吗? 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 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