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没有记载《千古之谜》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千古之谜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 - 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千古之谜

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没有记载。

但是从宋代开始,却有曾国出土的青铜器见于著录。

近10多年来,在河南、湖北的南一陽一盆地南部和湖北枣一陽一、随县一带的随枣地区,相继出土了不少曾国的青铜器。

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存在一曾国,确无疑义。

那么,这个曾国究竟在哪里?今天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曾国即是随国。

理由是:(一)存在时间相符。

《国语。

郑语第十六》记述西周末年周人史伯语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

说明随至迟在西周晚期即已立国。

而见于现存历史记载中的随国的最后一次活动,是与楚、陈、许等国联兵攻围蔡国。

时为春秋末年。

可见,随大约建于西周末年,亡于战国初期。

对于出土的曾国青铜器考证鉴定发现,这些器物均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时物。

曾侯乙墓在1978年出土,又进一步证明曾国在战国初期尚存。

据文献推知,汉淮间小一柄一能维持到战国初年不灭的,只有随国,然曾国尚存,可见曾即是随。

(二)所处地域相同。

曾国器物出土地点,迄今以随枣走廊东南端,今随县、安陆、京山之间较为密集。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相同时期,这一带为随国的所在地。

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又在随县附近。

随是随国国都所在地。

按国君之墓,应葬在国都,因此曾即是随。

(三)姓氏相吻。

随是姬姓之国,史有记载。

但1979年4月,距随县县城1.5公里处出土的季氏梁青铜器,中有一季怠瓣,上有记载物主国别、官职及其与周王室关系的铭文,证实曾国也是姬姓国。

(四)据《左传》记载,定公四年,吴、唐、蔡三国大举攻楚,打下楚之郢都,昭王败走奔随,随人庇护昭王,拒三国之兵。

而曾侯乙墓发现,楚惠王曾制一套编钟、镈放在曾国宗庙祭祀曾侯。

强大的楚国对小一柄一之君如此敬重,很可能是与随人保护昭王事有关,具有报德之意。

可见当时曾国之君,是保护过昭王的随人后裔。

(五)在古籍中,一国二名的记载很普遍。

如河南附近的吕国又称甫,山东附近的州国又称淳于,楚称荆,魏称梁,比比皆是。

所以,曾很可能即是随。

另一种说法不同意上述见解,他们认为,考古发现的曾国,显然不同于文献记载的随国,而是史籍上的缯国或鄫国。

他们不同意曾即是随的理由是:(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墓葬不一定都在国都。

许多小的诸侯国由于封地狭小,国君墓葬只能在国都附近。

较大的诸侯国则有特定的国君墓地。

如鲁国国君墓地不在国都曲阜而在阚(距曲阜100多公里)。

《史记。

秦始皇本纪》列举秦的国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国都。

曾侯乙墓在随,未必就能说是随地是曾的国都。

相反,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记载,楚惠王是得到来自西一陽一的讣告因而为曾侯乙制作宗庙用的编钟等礼器,送到西一陽一进行祭奠的。

可见战国初期曾的国都不在随而在西一陽一,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

(二)

从文献记载看,随国是汉东姬姓国中较大的诸侯国,可谓“汉东之国,随为大“。

但它从春秋前期起,逐渐沦为楚的附庸。

战国初期史料中随已消失,极可能已灭亡。

而曾国直到战国初期,还是个拥有较大经济力量的独立的诸侯国。

(三)楚惠王为曾侯乙铸造宗庙礼器,给曾以很高礼遇,决非因随人保护过昭王而报德,而是当时曾处的政治地位和楚王在政治斗争中的需要决定的。

(四)把曾与随当作一国二名的解释,不妥。

不能因商又称殷,吕又称甫,从而作出简单类比。

当时一国二名,都有它的原因。

多数是由于迁都,这在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

但所有文献在讲到随时一律称”随“,而所有出土的青铜器又一律称”曾“,丝毫看不出其中有一国二名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认为曾国即是文献记载中的缯国或鄫国呢?主要理由是:第一,古书上曾和缯、鄫相通。

缯、鄫两国,古籍有记载如”申、缯、西戎方强……“当时申为南方强国,又联合缯、西戎,力量强大。

《国语。

晋语一》记载史苏说:”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史记。

周本纪》也有类似记载。

所以,把曾国看作缯或鄫,是有道理的。

第二,古代有两个曾国,一为姒姓,就是春秋时代在今山东苍山西北的鄫国。

另一个姬姓,在南一陽一盆地南部,与申相邻。

(三)西周时代姬姓曾国的国都在后来楚国方城附近的缯关、缯丘一带。

后为日益强大的楚国的一逼一迫,曾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

因此,在今河南新野发现曾国铜器和文物,在随枣走廊及其东南端附近地带出现曾国文物,就都可以理解了。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

认为春秋时期楚随对立,楚武王三次伐随,第三次竟死于军中。

而从曾侯乙墓的发现看,年事已高的大国之君楚惠王竟为小一柄一之侯曾侯乙送了一份厚礼,说明楚曾关系很友好。

如果曾即是随,则很可能是曾人在楚王怂恿下,钻入随内,通过宫庭政变夺取随国,就像田氏伐齐一样。

三个“谜底”,当以何者为是?看来尚难以定于一说。

(沈敖大)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 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过西域吗? 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 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千古之谜》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没有记载《千古之谜》古代曾国到底在哪里?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