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十七卷汉护都水使者光禄《直斋书录解题》楚辞类

直斋书录解题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 - 楚辞类

直斋书录解题

楚辞类

△《楚辞》十七卷

汉护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集,后汉校书郎南郡王逸叔师注,知饶州曲阿洪祖兴庆善补注。

逸之注虽未能尽善,而自淮南王安以下为训传者今不复存,其目仅见于《隋》《唐志》,独逸《注》幸而尚传,兴祖从而补之,于是训诂名物详矣。

△《离骚释文》一卷

古本,无名氏。

洪氏得之吴郡林虙德祖。

其篇次不与今本同。

今本首《骚经》,次《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辨》、《招魂》、《大招》、《惜誓》、《招隐》、《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释文》亦首《骚经》,次《九辨》,而后《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隐士》、《招魂》、《九怀》、《七谏》、《九叹》、《哀时命》、《惜誓》、《大招》、《九思》。

洪氏按:王逸《九章注》云“皆解于《九辨》中”,则《释文》篇第盖旧本也,后人始以作者先后次序之耳。

朱侍讲按:天圣十年陈说之序以为旧本篇第混并,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第,然则今本说之所定也。

余按:《楚辞》刘向所集,王逸所注,而《九叹》、《九思》亦列其中,盖后人所益也欤。

△《楚辞考异》一卷

洪兴祖撰。

兴祖少时从柳展如得东坡手校《楚辞》十卷,凡诸本异同,皆两出之;后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参校,遂为定本。

始补王逸《章句》之未备者;书成,又得姚廷辉本,作《考异》,附古本《释文》之后,其末,又得欧阳永叔、孙莘老、苏子容本于关子东、叶少协,校正以补《考异》之遗。

洪于是书用力亦以勤矣。

△《重定楚辞》十六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

礼部郎中济北晁补之无咎撰。

去《九思》一篇入《续楚辞》,定着十六卷,篇次亦颇改易,又不与陈说之本同。

《续》、《变》二篇皆《楚辞》流派,其曰“变”者,又以其类《离骚》而少变也。

新序三篇述其意甚详,然其去取之际,或有不可尽晓者。

△《楚辞赘说》四卷

右司郎宣城周紫芝少隐撰。

尝为《哀湘累赋》,以反贾谊、扬雄之说;又为此书,颇有发明。

△《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

侍讲建安朱熹元晦撰。

以王氏、洪氏注或迂滞而远于事情,或迫切而害于义理,遂别为之注。

其训诂文义之外,有当考订者,则见于《辨证》,所以祛前注之蔽陋而明屈子微意于千载之下,忠魂义魄,顿有生气。

其于《九歌》、《九章》,尤为明白痛快。

至谓《山海经》、《淮南子》殆因《天问》而着书,说者反取二书以证《天问》,可谓高世绝识、毫发无遗恨者矣。

公为此《注》在庆元退归之时,序文所谓“放臣弃子、怨妻去妇”,盖有感而讬者也。

其生平于六经皆有训传,而其殚见洽闻、发露不尽者,萃见于此书。

呜呼伟矣!其篇第视旧本益贾谊二赋而去《谏》、《叹》、《怀》、《思》。

屈子所着二十五篇为《离骚》,而宋玉以下则曰《续离骚》。

其言“《七谏》以下辞意平缓、意不深切,如无所疾痛而强为呻吟者”,尤名言也。

△《楚辞后语》六卷

朱熹撰。

凡五十二篇。

以晁氏《续》、《变》二书刊定,而去取则严而有意矣。

△《龙冈楚辞说》五卷

永嘉林应辰渭起撰。

以《离骚》章分段释为二十段,《九歌》、《九章》诸篇亦随长短分之。

其推屈子不死于汨罗,比诸浮海居夷之意,其说甚新而有理。

以为《离骚》一篇辞虽哀痛而意则宏放,与夫直情径行、勇于踣河者,不可同日语;且其兴寄高远,登昆仑、历阆风、指西海、陟升皇,皆寓言也,世儒不以为实,顾独信其从彭咸葬鱼腹以为实者,何哉?然沉湘之事,传自司马迁,贾谊、扬雄,皆未尝有异说,汉去战国未远,决非虚语也。

△《校定楚辞》十卷、《翼骚》一卷、《洛阳九咏》一卷

秘书郎昭武黄伯思长睿撰。

其序言: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悲壮顿挫、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芷、蘅者,楚物也。

既以诸家本校定,又以太史公《屈原传》至陈说之序附以今序,别为一卷,目以《翼骚》。

《洛阳九咏者》,伯思所作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直斋书录解题》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楚辞》十七卷汉护都水使者光禄《直斋书录解题》楚辞类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