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彖传上·坤
【原文】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一牝一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至极呵坤元,万物依赖它而生成,故顺承天道。
坤用厚德载养万物,德一性一(与天)相合而无边无际,(坤道)能包含宽厚而广大,众物全得“亨通”。
“一牝一马”属于地类,奔行于地而无边,(它)柔顺而宜于守正,君子有所往,“先迷”而失其道,“后”柔顺而得其道。
“西南得到朋友”,则是与朋友同行,“东北丧失朋友”,最终将有吉庆。
“安于守正”之吉,是因为(天道)应合地道而无边。
【注释】
此释《坤》卦卦辞“元亨”。
至:极。
《说文》:“鸟飞从高至地也。
从一,一犹地也”。
故《坤》“元”曰“至”。
承:受。
疆:一本作“壃”。
指边际。
含弘光大:此言坤动静之一性一。
游酢曰:“静翕故含弘,动辟故广大。”
(《周易费氏学》引)此说合《系辞》“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弘,大。
光,广。
此释《坤》卦卦辞:“利一牝一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一牝一马地类:指一牝一马属坤一陰一类。
一牝一马,母马。
马本为一陽一性一,坤言一牝一马则属一陰一性一,故称“地类”。
坤为地:地类即坤类也。
失道:失去坤道。
乃与类行:是对“西南得朋”的解释。
案《说卦》西南为坤位,故往西南与一陰一类同行。
类,指一陰一类,即“西南得朋”。
乃终有庆“是对东北丧朋”的解释。
东北虽然丧朋,但案《说卦》东北为艮位,艮有“成终”之义;又东北艮为一陽一,故坤往东北,即是一陰一从一陽一,故有“庆”。
应:合。
虞翻以月体纳甲之说释“乃与类行”,“乃终有庆”。
虞氏曰:“谓一陽一得其类,月朔至望。
从震至乾,与时偕行,故‘乃与类行’。”
“一陽一丧灭坤,坤终复生,谓月三日震象出庚,故‘乃终有庆’。
此指说易道一陰一陽一消息之大要也。
谓一陽一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兑见丁,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谓二一陽一为朋,故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之。
《文言》曰:‘敬义立而德不孤。
’《彖》曰:‘乃与类行。
’二十九日消乙入坤,灭藏于癸,乙东癸北,故‘东北丧朋’,谓之以坤灭乾,坤为丧故也。”
引虞氏之说以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