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暨字公至,南一陽一堵一陽一人也《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三国志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三国志

三国志 - 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三国志

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韩暨字公至,南一陽一堵一陽一人也。

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

暨一陽一不以为言,庸赁积资,一陰一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

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一陽一山中。

山民合一党一,欲行寇掠。

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

山民化之,终不为害。

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

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一爱一,而表深恨之。

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

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

文帝践阼,封宜城亭侯。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时新都洛一陽一,制度未备,而宗庙主杨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一陽一庙,四时蒸尝,亲奉粢盛。

祟明正礼,废去一婬一祀,多所匡正。

在官八年,以疾逊位。

景初二年春,诏曰:“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

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

其以暨为司徒。”

夏四月薨,遗令敛以时服,葬为土藏。

谥曰恭侯。

子肇嗣。

肇薨,于邦嗣。

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异之。

太祖定冀州,召除邬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

太祖征壶关,问长吏德政最者,并州刺史张陟以林对,于是擢为冀州主簿,徙署别驾、丞相掾属。

魏国既建,稍迁御史中丞。

文帝践阼,拜尚书,出为幽州刺史。

北中郎将吴质统河北军事,涿郡太守王雄谓林别驾曰:“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

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初不与相闻。

若以边塞不修斩卿,使君宁能护卿邪?”

别驾具以白林。

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此州与一胡一虏接,宜镇之以静,扰之则动其逆心,特为国家生北顾忧,以此为寄。”

在官一期,寇窃寝息。

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

迁大鸿胪。

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

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林恐所遗或非真的。

权取疏属贾一胡一,因通使命,利得印绶。

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

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囊时之所患也。

乃移书炖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

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

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是以去后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

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

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

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

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

且万目不张举其纲,众一毛一不整振其领。

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

五帝三王未必如一,而各以治乱。

《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太祖随宜设辟,以遗来今,不患不法古也。

以为今之制度,不为疏阔,惟在守一勿失而已。

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并缺,散骑侍郎孟康荐林,曰:“夫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

窃见司隶校尉崔林,禀自然之正一性一,体高雅之弘量。

论其所长以比古人,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清俭守约则季文之匹也。

牧守州郡,所在而治,及为外司,万里肃齐,诚台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

后年遂为司空,封安一陽一亭侯,邑六百户。

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

顷之,又进封安一陽一乡侯。

鲁相上言:“汉旧立孔子庙,褒成侯岁时奉嗣,辟雍行礼,必祭先师,王家出谷,春秋祭祀。

今宗圣侯奉嗣,未有命祭之礼,宜给牲牢,长吏奉祀,尊为贵神。

“制三府议,博士傅只以《春秋传》言立在祀典,则孔于是也。

宗圣适足继绝世,章盛德耳。

至于显立言,崇明德,则宜如鲁相所上。

林议以为”宗圣侯亦以王命祀,不为未有命也。

周武王封黄帝、尧、舜之后,及立三恪,禹、汤之世,不列于时,复特命他官祭也。

今周公已上,达于三皇,忽焉不祀,而其礼经亦存其言。

今独祀孔子者,以世近故也。

以大夫之后,特受无疆之祀,礼过古帝,义逾汤、武,可谓祟明报德矣,无复重祀于非族也。

明帝又分林邑,封一子列侯。

正始五年薨,谥曰孝侯。

子述嗣。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

父靖,为蜀郡都尉。

柔留乡里。

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

曹将军虽据兖州。

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

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

“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柔从兄干,袁绍甥也。

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

会靖卒于西州,时道路艰涩,兵寇纵横,而柔冒艰险诣蜀迎丧,辛苦荼毒、无所不尝,三年乃还。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

县中素闻其名,一奸一吏数人,皆自引去。

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

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以为刺一奸一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

太祖欲遣钟繇等讨张鲁,柔谏,以为: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

繇入关,遂、超等果反。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

转拜丞相理曹掾。

令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是以舜流四凶族,皋陶作士。

汉祖除秦苛法,萧何定律。

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

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已,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太祖曰:“善。”

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迁为颖川太守,复还为法曹掾。

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分职。

各有所司。

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一爱一擅作威福,宜检治之。”

大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

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

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

达等后一奸一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柔。

文帝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转加治书执法。

[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

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

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一奸一省讼,缉熙治道也。

昔周公作诰,称殷之祖宗,咸不顾小人之怨。

在汉太宗,亦除妖言诽谤之令。

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

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

于是遂绝。

校事刘慈等,自黄初初数年之间,举吏民一奸一罪以万数,柔皆请惩虚实;其余小小挂法者,不过罚金。

四年,迁为廷尉。

魏初,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

柔上疏曰:“天地以四时成功,元首以辅弼兴治;成汤仗阿衡之佐,文、武凭旦、望之力。

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此皆明王圣主任臣于上,贤相良辅股肱于下也。

今公铺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

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

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下。

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

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裨起天听,弘益大化。”

帝嘉纳焉。

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竟勋,勋死,乃遣柔还寺。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

时博士执经,柔上疏,曰:“臣闻遵道重学,圣人洪训。

褒文崇儒,帝者明义。

昔汉末陵迟,礼乐崩坏,雄战虎争,以战陈为务,遂使儒林之群,幽隐而不显。

太祖初兴,愍其如此,在于拨乱之际,并使郡县立教学之官。

高祖即使,遂阐其业,兴复辟雍,州立课试,于是天下之士,复闻庠序之教,亲俎豆之礼焉。

陛下临政,允迪睿哲,敷弘大猷,光济先轨,虽夏启之承基,周成之继业,诚无以加也。

然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而使迁除限不过长,惧非所以崇显儒术,帅励怠惰也。

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故楚礼申公,学士锐一精一,汉隆卓茂,搢绅竞慕。

臣以为博士者,道之渊薮,六艺所宗,宜随学行优劣,待以不次之位。

敦崇道教,以劝学者,于化为弘。

“帝纳之。

后大兴殿舍,百姓劳役。

广采众女,充盈后宫;后宫皇子连夭,继嗣未育。

柔上疏,曰:“二虏狡猾,潜自讲肄,谋动干戈,未图束手。

宜畜养将士,缮治甲兵,以逸待之,而顷兴造殿舍,上下劳扰;若使吴、蜀知人虚实,通谋并势,复俱送死,甚不易也。

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虑匈一奴一之害,不遑治第之事。

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狄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

乞罢作者,使得就农。

二方平定,复可徐兴。

昔轩辕以二十五子,传祚弥远。

周室以姬国四十,历年滋多。

陛下聪达,穷理尽一性一,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

群下之心,莫不悒戚。

《周礼》,天子后妃以下百二十人,嫔嫱之仪,既以盛矣。

窃闻后一庭之数,或复过之,圣嗣不昌,殆能由此。

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宫之数,其余尽遣还家。

且以育一精一养神,专静为宝。

如此,则螽斯之征,可庶而致矣。

“帝报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时猎法甚峻。

宜一陽一典农刘龟窃于禁内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

帝匿京名,收龟付狱。

柔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

送龟廷尉,廷尉便当考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柔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奏,辞指深切。

帝意寤,乃下京名。

即还讯,各当其罪。

时制,吏遭大丧者,百日后皆给役,有司徒吏解弘遭父丧,后有军事,受敕当行,以疾病为辞。

诏怒曰:“汝非曾、闵,何言毁邪?”

促收考竟。

柔见弘信甚羸劣,奏陈其事,宜加宽贷。

帝乃诏曰:“孝哉弘也!其原之。”

初,公孙渊兄晃,为叔父恭任内侍。

先渊未反,数陈其变。

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杀之。

柔上疏,曰:“《书》称‘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此王制之明典也。

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

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

夫仲尼亮司马牛之忧,祁奚明叔向之过,在昔之美义也。

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

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着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

“帝不听,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

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

柔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广农为务,俭用为资。

夫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畜,畜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

民虽障防,力不能御。

至如荧一陽一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

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

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

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愍稼穑之艰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久济,莫不悦豫矣。”

顷之,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

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一女为官一奴一婢。

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乃辞诣廷尉。

柔问曰:“汝何以知夫不亡?”

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

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有怨仇乎?”

对曰:“夫良善。

与人无仇。”

又曰:“汝夫不与人一交一钱财乎?”

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

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于文。

问所坐。

言次,曰:“汝颇曾举人钱不?”

干文曰:“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

柔察子文色动。

遂曰:“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

于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

柔曰:“汝己杀礼,便宜早服。”

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埋葬处所。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掘礼,即得其一尸一。

诏书复盈母于为平民。

班下天下,以礼为戒。

在官二十三年,转为太常,旬日迁司空,后徙司徒。

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

太傅谓柔曰:“君为周勃矣。”

爽诛,进封万岁乡侯。

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安国侯,转为太尉。

常道乡公即位,增邑,并前四千,前后封二子亭侯。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於日元侯。

孙浑嗣。

咸熙中,开建五等。

以柔等着勋前朝,改封浑昌陆子。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

太祖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

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

台后坐法当死,礼私导令逾狱自首,既而曰:“臣无逃亡之义。”

径诣刺一奸一主簿一温一恢。

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

后除河间郡丞,稍迁荧一陽一都尉。

鲁山中贼数百人,保固险阻,为民作害。

乃徙礼为鲁相。

礼至官,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使还为闲,应时平泰。

历山一陽一、平原、平昌、琅邪太守。

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口,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

迁一陽一平太守,入为尚书。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

礼固争罢役。

诏曰:“敬纳谠言,促遣民作。”

时李惠监作,复奏留一月,有所成讫。

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

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诏令礼上马。

明帝临崩之时,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于一床一下受遗诏。

拜礼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待。

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

吴大将军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

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

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

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

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皆以绢付亡者家,无以入身。

征拜少府,出为荆州刺史,迁冀州牧。

太傅司马宣王谓礼曰:“今清河、平原争界八年,更二刺史,摩能决之。

虞、芮待文王而了,宜善令分明。”

礼曰:“讼者据墟墓为验,听者以先老为正,而老者不可加以榎楚,又墟墓或迁就高敞。

或徙避仇讐。

如今所闻,虽皋陶犹将为难。

若欲使必也无讼,当以烈祖初封平原时图决之。

何必推古问故,以益辞讼?昔成王以桐叶戏叔虞,周公便以封之。

今图藏在天府,便可于坐上断也,岂待到州乎?”

宣王曰:“是也。

当别下图。”

礼到,案图宜属平原。

而曹爽信清河言,下书云:“图不可用,当参异同。”

礼上疏曰:“管仲霸者之佐,其器又小,犹能夺伯氏骈邑,使没齿无怨言。

臣受牧伯之任,奉圣朝明图,验地着之界,界实以王翁河为限;而鄃以马丹候为验,诈以鸣犊河为界。

假虚讼诉,疑误台阁。

窃闻众口铄金,浮石沉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

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之者,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案擿校也。

平原在两河。

向东上,其间有爵提,爵堤在高唐西南,所争地在高唐西北,相去二十余里,可谓长叹息流涕者也。

案解与图奏而鄃不受诏。

此臣软弱不胜其任,臣亦何颜一尸一禄素餐。”

辄束带着履,驾车待放。

爽见礼奏,大怒。

劾礼怨望,结刑五岁。

在家期年,众人多以为言,除城门校尉。

时匈一奴一王刘靖部众强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特节,护匈一奴一中郎将。

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

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恚理分界失分乎?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何明公言之乖细也!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

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因涕泣横流。

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凡临七郡五州,皆有威信。

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户。

礼与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

为人虽互有长短,然名位略齐云。

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

孙元嗣。

王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也。

少孤贫励志,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出为高唐、一陽一泉、酂、任令。

所在称治,文帝践阼,入为尚书郎、廷尉监,出为南一陽一、源郡太守。

涿北接鲜卑,数有寇盗,观令边民十家已上,屯居,筑京候。

时或有不愿者,观乃假遣朝吏,使归助子弟,不与期会,但敕事讫各还。

于是吏民相率不督自劝,旬日之中,一时惧成。

守御有备,寇钞以息。

明帝即位,下诏书使郡县条为剧、中、平者。

主者欲言郡为中平,观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

主者曰:“若郡为外剧,恐于明府有任子。”

观曰:“夫君者,所以为民也。

今郡在外剧,则于役条当有降差。

岂可为太守之私而负一郡之民乎?”

遂言为外剧郡,后送任子诣邺。

时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

其公心如此。

观治身清素,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

明帝幸许昌,召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狱。

时多有仓卒喜怒,而观不阿意顺指。

太尉,司马宣王请观为从事中郎,迁为尚书,出为河南尹,徙少府。

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斫家屋材,及诸私用之物,观闻知。

皆录夺以没官。

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一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

司马宣王诛爽,使观行中领军,据爽弟羲营,赐爵关内侯,复为尚书,加驸马都尉。

高贵乡公即位,封中乡亭侯。

顷之,加光禄大夫,转为右仆射。

常道乡公即位,进封一陽一乡侯,增邑干户,并前二干五百户。

迁司空,固辞,不许,遣使即第拜授。

就官数日,上送印绶,辄自舆归里舍。

薨于家,遗令藏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不树。

谥曰肃侯。

子悝嗣。

咸熙中,开建五等,以观着勋前朝,改封悝胶东子。

评曰:韩暨处以静居行化,出以任职流称。

崔林简朴知能。

高柔明于法理。

孙礼刚断伉厉。

王观清劲贞白:咸克致公辅。

及暨年过八十,起家就列。

柔保官二十年,元老终位:比之徐邈、常林,于兹为疚矣。

魏书·武帝纪 魏书·文帝纪 魏书·明帝纪 魏书·少帝纪 魏书·后妃传 魏书·董二袁刘传 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 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 魏书·诸夏侯曹传 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志》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韩暨字公至,南一陽一堵一陽一人也《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