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
不言则已,言必有中
【原文】
鲁人为长府①。
闵子赛曰:“仍旧贯②,如之何?何必改作?”
子曰:“夫③人不言,言必有中④。”
【注释】
①为长府:改建长府。
长府,鲁国藏财货的地方。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
兽昭公曾经在长府抵抗季氏的进攻。
②仍旧贯:依照原来的样子。
仍,因,依照;贯,事。
③夫(fu):发语词,无义。
④中(Zhong):准。
【译文】
鲁国人改建长府。
闵子赛说:“照老样子,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
孔子说:“这人不说则已,一说就切中了要害。”
【读解】
据说因为公元前517年鲁昭公曾经以长府为防御抵抗过季氏.所以当季氏把鲁昭公赶走后,便要改建长府,以消除其防御作用。
闵子赛认为,关键不在于长府有无防御作用,而在于人是否正义有道,是否得民心。
孔子很欣赏他的见识,所以称赞他不言则已,“言必有中”。
不说就不说,一说就切中要害。
这是非常厉害的说话艺术。
闵子骞平时是“訚訚如也”,老老实实的,不多言多语,可这次却一说就打中了要点,就像射箭一样,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真不简单。
这种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有点像日本电一影明星高仓键塑造的那些形象,那可比那种唠唠叨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人厉害多了。
所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威信也就降低了,说上十句抵不上人家一句,让人不得要领。
其实,也正是孔子一向倡导的“谨言”一精一神。
敏于事而慎于言,少说几句,增加每一句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