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做人句子》
1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 .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8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 .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0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 .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 .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5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6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7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8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9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0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1 .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2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23 .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4 . 20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25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小人反是。
26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7 .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28 .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29 .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0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2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3 . 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4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5 .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36 .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37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8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9 . "见义不为,无勇也。"
40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1 .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42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44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5 . 唯仁者能好人,能**人。
46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7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8 . 202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9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50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Time: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