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经典摘抄》
1 .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2 .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3 .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4 .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5 .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6 .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7 .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8 .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9 .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之味。
10 .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11 .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2 .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13 . 人貌有好**,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14 .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5 . 写字如画**,越描越**。
16 .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17 .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8 .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19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20 .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21 .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22 .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3 .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24 . 202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5 .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26 .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7 .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28 .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29 .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30 .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1 .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32 .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33 .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34 .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
35 .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36 .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37 .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38 .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39 . 2025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40 .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41 .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42 .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43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4 .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45 .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46 .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47 .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48 .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49 .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50 .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Time:20250501